浅谈唐朝诗歌的社会价值_第1页
浅谈唐朝诗歌的社会价值_第2页
浅谈唐朝诗歌的社会价值_第3页
浅谈唐朝诗歌的社会价值_第4页
浅谈唐朝诗歌的社会价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唐朝诗歌的社会价值

唐代末年,由于朝廷腐败、国库空虚、国力衰落,外族不断入侵和频繁战争,人们负担着巨大的税收和兵役,人们生活艰难。晚唐诗人作为时代衰败的见证者,通过诗歌这一文学体裁,真实的记录着晚唐历史。诗歌内容包罗万象,但正如马克思所说:“个性是受非常具体的阶级关系所制约和决定的”1以生态条件为中心的县的建置唐中后期,土地兼并日趋激烈,封建地主手中聚集大量土地,国家控制的土地屈指可数,百姓授田不足情况普遍。僖宗初年,老百姓生活贫困,吃草根树皮,官吏却苛捐杂税,骄奢腐败。执掌大权的官吏卖官鬻爵,无限制向人民搜刮,当时的官吏多飞扬跋扈,“骠骑大将军,判元帅行军司马程元振专权自恣,人畏之甚于李辅国。……王甫自称京兆尹,聚众两千人,署置官属,暴横长安中”1.1封建剥削恶劣曹邺《官仓鼠》曹邺这首诗很好地运用了讽喻,以老鼠比喻贪官污吏,非常形象地描写了统治者的贪婪和对百姓的压榨,与此相对应的却是百姓连基本的温饱都不能满足,这样的统治秩序难以为继。又如《田翁叹》老翁辛苦种植的桑树,文杏做梁的房子,这些自己辛苦换来的成果,转眼之间都是富人的了。这是作者对土地兼并制度的不满,更是对封建剥削残酷的揭露,百姓因为这样的制度走向破败,生活困苦。另有于濆的《山村叟》《古宴曲》等诗篇都描述了富贵人家的奢侈生活都建立在劳动人民的血汗之上,把阶级剥削的本质做了深刻揭露。1.2《民若其重,多回流》晚唐不合理的土地兼并制度为统治者剥削百姓提供了途径,而他们剥削百姓的渠道便是通过苛捐杂税,向百姓索取。当时的情况是:“京兆尹第五琦什一税法,民若其重,多流亡。”此诗以独白的口吻,通过农民艰苦劳作却因服徭役造成田园荒芜的事实,和对他恋乡不忍逃的矛盾心理的描述,揭露了唐末繁重的赋税徭役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反映了当时百姓的贫苦生活和阶级矛盾日趋尖锐的现实。同样的,聂夷中的《田家》:“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苍。”1.3关于南方地区的经济安史之乱后,贫富分化日益加剧。富者骄奢淫逸的状态如聂夷中《公子家》中:“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安史之乱使得北方地区的经济遭到了破坏,而南方地区的经济随着西晋永嘉南渡的终结和东晋建立以来的不断开发,经济有所发展。诗中提到,收成本不错,但是贫穷的百姓却依旧没什么收获,因为百姓的辛苦劳作全都被统治阶级剥削去了。正是这种不合理的土地兼并制度,造成了贫富分化加剧的现象,百姓成了受害者,生活困苦不堪,统治者成了受益人,压榨着百姓,阶级矛盾愈加尖锐,政治上与此同时走向下坡路。2懿宗封卫,宗多将土地剥削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盛转衰。晚唐社会,官场黑暗,宦官当权,朋党交争,每况愈下。剥削严重,阶级矛盾激烈,黄巢起义爆发。这时,王朝疆域一再缩小,朝廷无力回天。懿宗昏暴,佞佛,亲迎佛骨,大事铺张,祈求太平。又重亲戚,轻国法。在这样内忧外患的统治环境下,唐王朝是不能延续其繁华的。2.1变动阶段,培养官府为官府的权利唐后期的朝政已是浑浊,随着宦官集团的强大,宦官干政局面出现,随着对军权的掌握,地位巩固。唐代的朝廷官僚在这样的政局下,与宦官进行着权利斗争,斗争的结果却是朝政腐朽的加剧。当时的朝政状况:“自上有疾,守澄专治国事,势倾中外;注日夜出入其家,与之谋议,语必通夕,关通赂遗,人莫能窥其迹。识则有微贱巧宦之士,或因以求进,数年之后,达官车马满其门矣。”2.2政策的消极下第,内省后,三第而下“勇怯,势也。”(司马迁《报任安书》)晚唐朝堂之上,朝政黑暗,科场腐败,卖官鬻爵司空见惯。朝政上的腐败,导致了国力衰微,内部叛乱,外部侵扰,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重武轻文的现象。这种倾向最直接的导致了文人寒士的入仕道路充满了坎坷,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场的黑暗让他们无处安身,心态由积极转向消极。政策上的偏向,让文人寒士不得不比常人更加努力,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他们的努力换来的却是无果。晚唐诗人许浑二十余岁便进入科场,却屡试不中,直到四十五岁才中进士。即使中了进士,还有层层选拔,前途渺茫,他感叹道:“一尉沧州已白头”诗中可见,诗人的际遇是无奈的,与他一样,大多文人寒士皆有因为科场失意而留下的诗篇,对自己入仕的艰难满是无奈,可官场的黑暗又迫使他们接受残酷的现实。而像李商隐这样著名的诗人也只是得到别人提携才得以中第,曹邺也是得到中书舍人的提携,才中进士。而曹邺的好友刘驾,亦是坎坷不断。其下第后,满心的羞耻,感觉连做鬼都不光彩。最后,在曹邺的疏通努力下,终于使刘驾名满长安,得以中第。从相关诗篇,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晚唐的政治上层早已不具备权威,统治阶级骄奢淫逸,不懂得体会民间疾苦,而科场黑暗,科考却在寒士文人心中占有重要的分量,使得文化人对政治黑暗的书写更为贴切。3动荡的社会混乱3.1称雄地位的对比“安史之乱期间,中原各地新设了许多藩镇,在战后不曾罢去,大量军队亦未销兵归农,从而出现了‘天下尽裂于藩镇’的局面”《新唐书·方镇表》共列方镇42个,实际还不止此。且当时的藩镇各自为政,成为唐王朝的分散力量:“珲城镇河中,尽得李怀光之众,朔方军自是分居邠蒲矣。”这首诗大多运用典故,一方面揭露藩镇叛将李克用的叛乱中央的野心,也暗示唐王朝无力镇压藩镇割据的现实。因为叛乱的军队,早在与黄巢作战之际,就已趁机攻入长安,另一方面,运用周朝辛有的典故,使得诗人在藩镇割据的混战中,预感到唐王朝必将灭亡的命运。晚唐的边塞诗歌真实的反映着那个时代割据兼并战乱和战争残酷的现实。如诗人许浑,他对统治者不厌其烦的战争也进行了鞭挞,如《塞下》诗中交代,在桑乾河北又已经发生了战争,而一番夜战之后,士兵中的半数却牺牲了。第二天早晨有家信寄来给士兵,信中告诉他御寒的衣服已经寄出。可这个士兵作为征战士兵中的一个,早在战乱中牺牲了。战火纷飞,遭殃的却是无辜百姓,可见战争的残酷本质。3.2社会经济政治的历史维度在阶级矛盾尖锐的背景之下,人民饱受剥削,最终被迫奋起反抗,但农民起义却由于阶级的局限性以及各种原因,走向了失败,义军战败后,人民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晚唐社会一片衰败。黄巢是晚唐社会重压下奋起反抗的人,在他的《菊花》全诗都在展现着黄巢作为革命者,想要推翻旧有势力的革命信心,并坚信着自己作为新生力量一定能扭转乾坤。但是革命终究是失败了,唐末王仙芝、黄巢起义失败后,军阀连年混战,兵戈不息,人民依旧是社会动乱的受害者,杜荀鹤的《乱后逢村叟》起义失败,晚唐社会并没有什么好转,经济破败,统治黑暗,压榨的人民依旧一无所有,而且战争和赋役,也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衰退。藩镇割据成为唐王朝的离心力量,终日威胁着国家的统一,与此同时,奋起反抗的起义军使统治者雪上加霜,动乱及破败不堪的社会现状,让唐王朝整体走向了衰落,唐王朝已像垂死的老人一样,奄奄一息。晚唐历史终究不可避免的走向了终结,但是它留给我们的教训和反思是无尽的。晚唐诗人通过诗歌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描述,我们看到了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映着经济政治。而从诗人这个文化团体的诗歌创作中,我们又领略到了我国历史悠久的诗歌文化的精华。每个朝代的发展都遵循着历史规律,我们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面对现在和未来。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手植千树桑,文杏作中梁。频年徭役重,尽属富家郎。富家田业广,用此买金章。昨日门前过,轩车满垂杨。归来说向家,儿孙竟咨嗟。不见千树桑,一浦芙蓉花。种田望雨多,雨多长蓬蒿。亦念官赋急,宁知荷锄劳。亭午霁日明,邻翁醉陶陶。乡吏不到门,禾黍苗自高。独有辛苦者,屡为州县徭。罢锄田又废,恋乡不忍逃。山门吏相促,邻家满仓谷。邻翁不可告,尽日向田哭。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伛偻黄发媪,拾之践晨霜。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高祖誓功衣带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