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与年轻人游叙弗伦_第1页
苏格拉底与年轻人游叙弗伦_第2页
苏格拉底与年轻人游叙弗伦_第3页
苏格拉底与年轻人游叙弗伦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格拉底与年轻人游叙弗伦

一、《游叙弗伦》的“论正义”公元前397年,一位名叫苏格拉底的年轻人因“不相信上帝”和“堕落青年”而被起诉。因此,他不得不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但他不能说服大多数优雅的人,最终被判处死刑。柏拉图的四篇对话——《游叙弗伦》(Euthyphro)、《苏格拉底的申辩》(ApologyofSocrates)、《克里同》(Crito)和《斐多》(Phaedo)生动地记述了苏格拉底从被审判到死亡的全过程,因此这四篇对话常以四联剧的形式被广泛阅读。《游叙弗伦》据拉尔修(DiogenesLaertius)记载,忒拉叙洛斯(Thrasyllos)为本篇对话所加的副标题是“论虔敬”(περὶὁσίου)。首先,关于《游叙弗伦》中的虔敬主题,施特劳斯(LeoStrauss)指出:“《游叙弗伦》探讨虔敬,即一种特定的德性。因此,它与探讨勇气的《拉克斯》(Laches)、探讨节制的《卡尔米德》(Charmides)以及探讨正义的《王制》(Republic)属于同一类。我们知道有四枢德——勇气、节制、正义及智慧。没有一部柏拉图的对话致力于探讨智慧……我们倒是有一部柏拉图对话探讨虔敬。那么,智慧要为虔敬所取代吗?”其次,虽然这篇对话以苏格拉底和游叙弗伦在国王门廊外相遇并互诉各自的官司开头,但对话得以进行下去,并不是因为苏格拉底对游叙弗伦的官司感兴趣,而是因为游叙弗伦在向苏格拉底介绍他的官司时,宣称他懂得什么是虔敬。苏格拉底自认为不知道什么是虔敬,于是他请求做游叙弗伦的学生,跟他学习何为虔敬(5a4)。总而言之,在《游叙弗伦》中,“什么是虔敬”这一表层问题背后隐含着一个更重要的主题,即对苏格拉底的两项罪名的回应。因此,与上述脱离整篇对话的语境、孤立地探讨其中虔敬问题的研究方式不同,本文将立足于对话整体,试图从苏格拉底的虔敬观来及他对游叙弗伦教育的角度来重新阅读这篇对话,重新审视他的两项罪名。二、苏格拉底的正义观要判断苏格拉底是否不虔敬,首先得知道什么是虔敬。在本篇对话中,苏格拉底并没有直接界定什么是虔敬,但他反驳了游叙弗伦提出的三个关于虔敬的定义,从这些反驳中大致可以了解苏格拉底对虔敬的看法以及他是否不虔敬。游叙弗伦提出的第一个虔敬定义是:“虔敬就是我现在所做的事情”,即控告其父亲杀害他们家的一个雇工(5d8)。上述三个定义中,只有后两个定义在形式上符合苏格拉底的要求,而其内容基本上就是雅典普通民众所持的传统虔敬观:虔敬就是做神所喜欢的事情,即按祖传的习俗崇拜城邦诸神、向诸神献祭和祈祷以求得家庭幸福和城邦安宁。苏格拉底指出了这种传统虔敬观可能面临的问题:做神所喜欢的事情可能会因为诸神之争而陷入困境;向神献祭和祈祷的实质是想要与神做交易,但神并不需要从人那里得到什么好处。其实,这些问题都还只是表面上的,更根本的问题是,按照苏格拉底的理解,这些虔敬观都没有说出虔敬本身“是什么”,或者说没有说出虔敬的本质或理念。如果传统虔敬观在根本上是有问题的,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苏格拉底要完全否弃它们,从而支持游叙弗伦抛开这些传统观念,大胆地去控告其父亲呢?实际上,在该对话中苏格拉底并没有这样做。相反,他对游叙弗伦的行为充满怀疑,并不断地要求他对其行为作出合理性证明,警告他不要因为这件事情而落得个不虔敬的罪名。除这篇对话外,在其他柏拉图对话(如《斐多》117c)和色诺芬(Xenophon)的作品(如《回忆苏格拉底》1.1.2)中,然而,就此认定哲人苏格拉底像雅典普通民众一样虔敬、一样地崇拜城邦诸神,似乎令人难以接受。那么,苏格拉底到底是否虔敬呢?或者说,究竟该如何理解苏格拉底的虔敬呢?在《游叙弗伦》的开头部分,苏格拉底提到了他被控告的罪名:“制造新神,不信原先的神”(3b2),如果一定要回答苏格拉底是否不虔敬,就只能说:从城邦的角度看,苏格拉底无疑是不虔敬的,因为他所信奉的那个“δαιμόνιον”并不是雅典普通民众所信的神;但从哲学的角度看,苏格拉底是虔敬的,因为他无限忠诚于那个作为哲学化身的“δαιμόνιον”,因而他有着一种“哲学式的虔敬”。相对于哲学式的虔敬观,传统的虔敬观只是一些似是而非的大众意见,所以哲学式虔敬观必然有反传统的一面。既然如此,那么苏格拉底为何又要阻止游叙弗伦根据其反传统的虔敬观来控告其父亲呢?这是因为,在苏格拉底看来,大多数像游叙弗伦那样自称拥有虔敬知识的人,其实拥有的不过是另一种意见,而且多半还是一种更加不可靠的意见,轻易地用这种意见取代传统意见是不可取的。哲学式的虔敬观以追求关于神的知识为目标,但它从不敢宣称完全掌握了关于神的知识,所以它不会、也不可能宣称要以其所掌握的关于神的知识直接去取代传统虔敬观关于神的意见。哲学式虔敬观固然有反传统的一面,但其目的也仅限于在言辞的范围内促使传统自我更新,而对于在行动上彻底变革传统,它总是保持着极大的节制。如果说对于“不虔敬”这一罪名,苏格拉底需要为自己作一次政治的辩护,那么或许这就是他的政治辩护,即辨明哲学式的虔敬并不必然导致对传统的破坏。三、苏格拉底的冲突要想理解苏格拉底对游叙弗伦究竟实施了何种教育,以及这种教育是否败坏了游叙弗伦,首先要搞清楚游叙弗伦的身份和他在这篇对话所扮演的角色。这篇对话的主要人物是苏格拉底和游叙弗伦,除了这两个直接参与对话的人物外,对话中提到的重要人物还有王者执政官、苏格拉底的控告者梅勒图斯(Meletus)以及游叙弗伦的父亲等,这些人物都是城邦传统宗教伦理观的维护者。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梅勒图斯和游叙弗伦的父亲,前者控告苏格拉底不信城邦诸神,后者指责游叙弗伦不虔敬,他们的控告或指责无疑都是基于城邦的传统宗教伦理。游叙弗伦在这篇对话中所扮演的角色似乎是他们的对立面,即传统宗教伦理的挑战者。这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控告自己的父亲,而按照传统的看法,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不虔敬的(4e1);那么,苏格拉底是否与游叙弗伦一致呢?至少从苏格拉底的角度看并非如此。首先,苏格拉底对游叙弗伦控告其父亲的行为表示怀疑,他反复要求后者对此作出正当性证明,但后者始终无法证明;其次,苏格拉底并不宣称自己知道什么是虔敬,他对游叙弗伦宣称拥有关于诸神的知识、知道何为虔敬也表示怀疑,而且经其考察后者确实不知道何为虔敬;第三,苏格拉底并不认为自己被控告与游叙弗伦被人嫉恨是一回事,他愿意与后者继续进行对话是为了让后者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总之,如果将梅勒图斯看作传统虔敬观的代表,并认为苏格拉底对于虔敬有着更高明的看法,那么游叙弗伦就是介于梅勒图斯和苏格拉底之间的一个角色:这个人物企图超出传统,宣称在关于诸神的事情上具有比传统虔敬观更加高明的知识,但这些知识最终被证明并没有完全超出传统的虔敬观,而且可能比传统的虔敬观更加有害。因此,在自己父亲眼里,游叙弗伦是一位离经叛道、完全败坏了的“愣头青”;而在苏格拉底眼里,他则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半吊子”。那么,面对这样一个“愣头青”和“半吊子”,苏格拉底是如何教育他的呢?苏格拉底对游叙弗伦的教育集中体现在他与游叙弗伦关于什么是虔敬的对话之中,也就是上述三个虔敬定义之中。施特劳斯敏锐地指出,与一般柏拉图对话不同,《游叙弗伦》中的这三个定义呈现出的不是一个逐步上升,而是逐步下降的序列,即从一种超出传统的观点逐步回归到传统的观点。与此相应,游叙弗伦在对话中的身份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在对话的前半部分,游叙弗伦是一位年轻气盛、极为自负的预言家,自信拥有关于诸神的丰富知识,而且认为他在这方面所拥有的知识优于其父亲所持有的传统观点。正是基于这种“自信”,他接受了苏格拉底的“请求”,当起了苏格拉底的老师。但是,经过一番对话,特别是在第二个虔敬定义遭到苏格拉底反驳后,他的心态和身份慢慢发生了变化,以至于反过来请求苏格拉底告诉他什么是虔敬。至此,他与的角色完全颠倒过来:苏格拉底从学生变成了老师,游叙弗伦从老师则成了有待教化的学生。在对话后半部分,游叙弗伦在回答苏格拉底的提问时,已经完全不如其在上半部分那样自信,而是变得反应迟钝、犹疑不决,甚至很不耐烦。在第三个虔敬定义遭到反驳后,游叙弗伦便彻失去耐心:当苏格拉底再次“请求”游叙弗伦教他关于虔敬的“真理”,以便帮助他摆脱梅勒图斯的指控时,他断然拒绝,并借故逃走。游叙弗伦理直气壮地控告其父亲,从传统的观点看,他已然是一位败坏了的青年。虽然直到对话结束,苏格拉底也并没有教给游叙弗伦关于虔敬的确切知识,但起码他破除了游叙弗伦先前关于虔敬的那些错误意见。虽然我们并不能完全肯定,通过苏格拉底的这番教育,游叙弗伦一定会放弃控告其父亲,但至少他已经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了怀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理直气壮。当然,苏格拉底也向游叙弗伦揭示了传统虔敬观的成问题之处,并试图通过不断地“从头开始”(11b2,15c11),四、苏格拉底的生活方式在《申辩》中,苏格拉底虽然为自己作了辩护,但就其辩护方式而言,与其说他在为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