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cmB.教室门的高度大约为2dmC.眨眼一次的时间约为10s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2、如图是液态氮置于试管中的场景,我们可以看到有大量“白气”并且筷子上有霜形成。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白气”是氮气液化形成的C.霜的形成需要吸热D.“白气”的形成需要吸热
3、关于动与静的描述,正确的是()A.要描述火车内乘客的运动情况,必须以火车为参照物B.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歼击机加油时,相对于地面它们都是静止的C.载人飞船正在加速上升,以飞船为参照物,飞船内的宇航员是静止的D.无论以什么为参照物,太阳都是静止的
4、关于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黄光属于三原色光之一
B.入射角为30°,反射角可能为20°C.紫光属于三原色之一
D.入射角为30°,折射角可能为20°
5、为了安全,有些轿车装有倒车雷达,当轿车倒车时,尾部在非安全距离内遇到人或障碍物,雷达就会发出警报,方便司机判断车尾与后部障碍物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在倒车雷达工作过程中,应用了大量的物理知识,下列知识没有得到应用的是()
A.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回声D.超声波
6、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A.甲图: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钢尺振动得越快,响度就越大B.乙图:乒乓球被发声的音叉弹开表明音叉在振动C.丙图: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D.丁图: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7、患有近视眼的小明检查视力时,小明通过观察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来完成检查。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比实际视力表小B.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太弱C.视力表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D.近视眼应该用度数合适凸透镜来矫正
8、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A.“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浓阴”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C.“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中的“彩云”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形成的像
9、五一佳节,在常州紫荆公园月季花展上,小明将红色滤色镜(即红色玻璃)挡在照相机镜头前给一株绿叶黄花的月季拍照,照片上该花卉的颜色是A.绿叶黄花B.黑叶红花C.黑叶黑花D.红叶红花
10、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漫反射现象的反射光线虽然杂乱无章,但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人们常说的“天狗吃月”,这一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C.炎热夏天沙漠中出现的海市蜃楼景象,它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D.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1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放上另一支相同的蜡烛B并与A的像重合(如图),在此实验中下面观点不正确的是()
A.选用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探究,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从而便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B.把镜前A远离玻璃板一些,蜡烛B需靠近玻璃板方能再次重合C.实验时,玻璃板需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D.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
12、下面能描述减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A.B.C.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3、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求驾驶员和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如图所示,汽车匀速行驶时,坐在座位上的乘客相对于路面是_______的。如果不系安全带,汽车一旦发生碰撞突然停止运动,乘客由于_______继续向前运动,就会与车身发生碰撞,对人身造成伤害。行驶的汽车受到碰撞停止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
14、物态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的间距会发生变化,如图1;
(1)我国古代就掌握了高超的铸铁技术,图2是某环境下铸造铁器过程中铁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根据图像回答;
①铁是_________(选填“晶体”“非晶体”),在该环境下,铁的熔点是_________℃;
②整个过程,铁的物质分子(原子)间距是如何变化的_________(选填“ABC”“ABCBA”“ABA”);
(2)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海水吸热汽化后其分子排列是图中的_________(选填“A”“B”“C”);小明阅读了关于水循环的材料,做出示意图如图3,则括号中的物态变化是:①为_________,②为_________。
15、如图所示,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再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________现象.然后推动活塞,可观察到又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________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此过程要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6、我们敲击琴键不同键时,发出的声音不同,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不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钢琴的同一个键时,听起来声音也不同,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不同;我们可以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
17、在研究光的色散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两位同学进行了实验操作,在白纸做成的光屏上获得了一条彩色的光带,并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示意图。
(1)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太阳光是由______混合而成的。在示意图中,彩色光带中的红光靠近光带的______处(填“A”或“B”),因为这种色光通过玻璃时的折射程度较______(选填“大”“小”);
(2)如果用红纸做的光屏来接收,则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彩色光带。
18、小明同学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如图所示,他看到的“虾”并不是真正的虾,其实是由于光的_________而形成的_________(填“实”或“虚”)像,真正的虾在水中_________(填“C”“D”“E”或“F”)点,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_________(填“B”“C”“D”“E”或“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
19、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______是入射光线,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_,界面MM′的______是空气(选填“左侧”或“右侧”)。
20、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5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_____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_____(选填“衣领”或“平面镜”)。三、作图题
21、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22、一束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传播方向。
四、实验题
23、如图所示,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实验中,每次都让小车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开始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接触面小车运动的距离s/cm毛巾18.00棉布26.58木板
(1)若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3s后停止,位置如图所示.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2)小车在铺有毛巾表面上滑行距离最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地推理,可以得到:一切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它将_________.
24、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应选用_______(玻璃板、平面镜)来进行实验,原因是便于_______;
(2)实验环境应选放在较_______(暗、亮)的地方;
(3)取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目的是:______;
(4)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烛焰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5)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_______。
25、小娟和小宝在探究物体放热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先在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放入100克和200克的温水,然后让它们自然冷却(设两杯水每分钟放出的热量相等),并将观察到的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1)小娟仔细观察表一后发现,第一列第三行的项目名称“放出的热量(焦)”与实际测量的事实不符,便将它修改为“_____________”.
表一质量(克)100200100200100200放出的热量(焦)2448612降低的温度(℃)112233
(2)为了便于分析物体放出热量与降低温度的关系,小宝将表一拆成表二和表三,并将表一中的数据对应着填入表二和表三中,请你帮她补充完整._____
表二m1=100克水放热时间(分)0降低温度(℃)0123
表三m2=200克水放热时间(分)0降低温度(℃)0123
(3)分析比较表二(或表三)中第一行和第二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
(4)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二和表三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放出热量与质量和降低温度乘积的比值是______.
(5)小娟和小宝发现上面的数据不能分析归纳得到“放出热量与_________的关系”.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又合作设计了实验方案,以及用于填写实验数据的表四.
表四_______________放热时间(分)0降低温度(℃)0123
(a)请完成表四表头的填写.
(b)完成表四数据的实验采集后,他们应该将这组数据与表_________对应数据进行比较,从而能分析得出这两者间的关系.
26、为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乙两组实验。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_来反映小球动能大小的;
(2)如图,甲组实验是为了探究小球动能与_______的关系;
(3)观察乙组实验,可得结论:__________;
(4)完成实验后,老师展示图丙,问:“质量不同的车限速也不一样,质量和速度哪个对动能影响更大?”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组利用上述器材重新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得到如下表的数据:实验序号小球的质量小球自由滚下的高度h/cm木块被撞后运动的距离s/cm1301040230201603601080(a)为了探究“超载”安全隐患,应选择________两个序号的实验进行比较;
(b)为了探究“超速”安全隐患,应选择________两个序号的实验进行比较;
(c)分析表格中对应的实验数据可知:________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
(d)图丙不同车型的车限速却不一样,限制车速实际上是限制车的______。五、计算题
27、一个底面积为100cm2的薄壁柱形容器放在水平电子秤上,向容器中缓慢注入液体,停止注入液体时,容器中液体的深度为4cm;将均匀实心柱体缓慢放入液体中,放手后,柱体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整个过程,电子秤的示数与容器内液体深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部分数据没有标识)。求:
(1)液体的密度;
(2)停止注入液体时,容器的总质量;
(3)该实心柱体的密度。
28、如图是某科技小组设计的在岸边打捞水中金属块的装置示意图,每个滑轮重为100N,均匀实心金属块的密度为8×103kg/m3,金属块的质量为80kg.绳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工程全包合同书
- 净化车间装饰装修合同
- 国际航空运输合同
- 互联网汽车租赁服务合作合同
- 大型货物运输合同
- 19大象的耳朵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房屋抵押私人合同范本
- 清表工程合同范本
- 沿海运输合同范本
- 卤菜合同范本
- 中华武术-太极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 商场改造施工方案范本
- 2025春夏童装童鞋行业趋势白皮书
- 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
- 《铁路信号基础(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 幼教培训课件:《幼儿园思维共享的组织与实施》
- 2025年安徽池州东至安东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幼儿园清明节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专升本大学计算机基础考试大纲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汽车座椅腿托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4年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