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200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2006-06-2000:02:00广东省财政厅厅长刘昆各位代表: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提出广东省200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一、2004年预算执行情况2004年,我省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省委九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按照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预算,坚持“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用财有规”的原则,严格依法理财,积极组织财政收入,继续调整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需要;继续深化完善各项财政改革,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强化财政监督,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提高财政收支管理效益,确保“外向带动、科教兴粤、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预算完成情况良好,财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据财政快报统计,2004年全省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16.87亿元,为省代编预算1319.3亿元的107.4%,超收97.57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收211.91亿元,增长16.14%。2004年全省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852.59亿元,为省代编预算的99.83%,比上年增支157.66亿元,增长9.3%.。2004年全省一般预算收入加上中央税收返还、各项补助款和预算结转、结余,减去支出以及上解中央款项后,全省一般预算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2004年省级财政总收入完成453.76亿元,比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预算423.76亿元超收30亿元。超收的主要项目是:(1)省级一般预算收入超收24.97亿元;(2)上下级结算及中央返还收入增加3.27亿元;(3)上年结余增加1.76亿元。省级财政总支出完成452.24亿元,比预算423.18亿元超支29.06亿元。超支的主要项目是:(1)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2003年净结余安排1.76亿元;(2)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当年超收安排18.56亿元;(3)按“收支两条线”要求列收列支非税收入7.4亿元以及上下级结算项目列收列支1.34亿元。2004年省级财政总收入453.76亿元,总支出452.24亿元,收支相抵,结余1.52亿元,全部结转下年使用(详见附件一)。2004年,为确保预算任务的顺利完成,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大力加强收入监管,确保顺利完成年度预算任务。针对2004年第一季度我省财政特别是省级财政收入完成情况欠佳,收支矛盾突出的严峻形势,各级财政部门及时更新理财观念,坚持收支两手抓,不断采取措施加强收入监管,建立省级财税收入完成情况分析联席会议制度,改进预算执行分析工作,加强财税部门的沟通和协调,落实收入征管责任;建立财税部门专人负责分片抓收入的制度,指导和督促各市抓紧收入的征管,做到应征尽收;按季度分解省级收入计划,落实征管责任;进一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和落实《预算法》的宣传活动,促进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确保预算收入的完整、真实、可靠。同时,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把未纳入财政管理的非税收入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范围,壮大地方财力,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要重点抓好的十项民心工程和十件大事、十项工程,认真落实各项任务,积极筹措资金,确保重点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我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投入62.94亿元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一是安排农业投入39.43亿元,主要项目包括:扶持农业生产各项投入12.11亿元,潮州供水枢纽工程建设资金2.5亿元,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议案资金4亿元,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项目11.35亿元,贫困地区农村机电排灌议案资金1.2亿元,渔业转产转业议案资金0.7亿元,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议案资金0.70亿元等。二是安排23.51亿元保障农村税费改革的顺利推行,其中,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22亿元,比上年增加9.83亿元,另安排农业税减免补助1.51亿元,为农村税费改革后镇级机构和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落实提供了资金保障。投入72.93亿元支持实施科教兴粤战略。其中,安排科学事业费4.46亿元,科技专项投入9.06亿元;教育事业费33.41亿元;教育专项投入26亿元,包括困难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5亿元,农村困难家庭子女免收书杂费4.08亿元,高校基建贷款贴息专项资金8亿元,高校“211工程”专项资金2.4亿元,省部共建“985”工程省级补助资金2亿元,职业教育经费0.6亿元等。投入17.07亿元构筑公共卫生体系。其中:安排卫生事业费7.03亿元,卫生专项投入10.04亿元。卫生专项投入主要包括:医改及公费医疗款等3.55亿元,农村卫生专项投入1.5亿元,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1.43亿元,职业病、结核病、乙脑等防治专项经费0.62亿元,市县企业离休干部医疗补助0.3亿元等。投入34.51亿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其中:安排省属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经费16.15亿元,扩大就业和再就业专项经费6.29亿元,省属企业离退休干部补助1.11亿元,关闭煤矿一次性缴交医疗保险资金补助3.70亿元,农垦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纳入统筹缺口补助0.51亿元,军转干安置、培训及退伍军人补助等0.77亿元,提高重点优抚对象生活和医疗补贴标准1亿元,补充省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专项资金1.80亿元。投入9.87亿元开展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其中:安排生态公益林补偿费4.14亿元,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等0.80亿元,环保专项投入2.1亿元,东江、西江、北江、韩江流域涵养林建设0.40亿元,人工鱼礁议案资金0.50亿元,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0.25亿元,珠江水质保护专项资金0.4亿元。建立激励型财政机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逐步均衡区域间的公共服务水平。2004年省对市县的转移支付按12%和14%比例增长,增加安排5.26亿元;二是引入激励机制,将省对市县转移支付与市县收入增长挂钩,增强市县发展经济、壮大财力的动力,推动市县财政收入增长。省财政相应增加安排转移支付资金1.5亿元;三是安排补助资金3亿元,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帮助基层政权维持运转等。(三)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各级财政部门围绕重规范、重实效、重配套,通过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着力解决财政运行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积极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深化和完善部门预算改革。在做好2004年部门预算批复工作的基础上,及时开展2005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制定了《2005年省级部门预算改革工作意见》、《2005年省级部门预算编制手册》等,调整了人员经费定员定额标准,提出了2005年部门预算改革的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明确了2005年部门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工作程序、报送和审批时限等,并将定员定额标准下达各部门。同时,加强项目支出预算管理,选择了省信息产业厅和省残联作为试点,实行项目预算滚动管理;开发了面向省人大代表的预算查询系统,使人大代表随时查询了解部门预算安排情况。加快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步伐。省级分4批先后将103个部门、169个基层预算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范围,除个别工作性质特殊的部门外,省级改革已覆盖到所有一级预算单位;省级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初步实现了与省人大财经委的联网。同时,各级财政部门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陆续开展改革试点,2004年地级以上市已全部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积极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认真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积极推进政府采购机构建设,实现政府采购监督管理职能和执行职能相分离;重点抓了制度建设,加强了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政府采购计划、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完善专家库建设等四项政府采购基础工作。2004年,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全省政府采购完成采购规模172亿元,增长34.87%,资金节约率为9.47%.积极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下达了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强化财政资金使用效果的考核,进一步提高科学理财水平。联合省人大财经委对2002-2003年16个市共2000所山区老区小学改造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的绩效评价,对2001-2003年16个贫困重点县公路建设专项补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的绩效评价,取得大量的数据,对财政资金使用直接效果及社会效益量化评价,找出了资金使用过程中的不足及存在问题。认真开展省级机关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清理工作。先后组织了11个核查小组,按照“全面核对、突出重点、统一标准、实地核查、重新丈量、拍照存档”的要求,对省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进行了全面清理核查,为解决机关事业单位物业、资产进行经营获利问题和杜绝私设小金库、乱发滥发钱物的现象,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奠定了基础。(四)加强财政管理和监督,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各级财政部门在积极推进各项改革的同时,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抓源头的高度,健全制度,加强管理,确保了财政的平稳、健康、有序运行,进一步推进财经秩序的好转。进一步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规范政府收费行为。结合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做好我省行政事业性收费清理工作;逐步推广以政府公物仓统一管理罚没物品为主的罚没物品管理试点工作;选择了收入金额大、涉及群众较多的全省工商行政部门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开展年度稽查,对违反“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的进行严肃查处。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认真组织对6个地市以及部分省属单位使用的87.85亿元省级财政专项资金进行了检查。同时,加强对省财政拨款兴建的重大工程项目的财务监督、跟踪检查,委托市县财政部门对省财政拨款的19项重大工程(总金额14.54亿元)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确保专款专用和资金节约。加强财政内部监督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省级财政内部循环监督工作系统(试行)、内部监督检查工作规则(试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监督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了省级财政内部循环监督体系,进一步完善了财政资金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与事后检查、稽核相制约的监督机制,保障了财政资金的安全。切实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和彩票市场的监管。根据《注册会计师法》和《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及时制定了《会计师事务所设立条件和申报程序》,使审批工作更公开透明;加大对少数社会影响恶劣的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保护大多数诚信守法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整顿和规范会计秩序,促进和保障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全省彩票市场和彩票销售机构的监管,严格按规定审核审批彩票游戏规则、销售方式、设奖方案、促销策略、对外宣传和信息披露等事宜,并认真做好彩票市场和彩票机构财务活动和销售行为的监管。二、2005年预算草案综观2005年我省面临的财政经济形势,世界经济继续复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加快,将有效地支撑我国工业生产和投资增长。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和扶持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协调增长,宏观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省经济的发展,并为财政收入的平稳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也应该看到,2005年我省财政仍将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首先,从省级看,减收增支因素很多。收入方面,所得税分享改革继续集中了地方收入增量,电力体制改革、金融保险营业税抵扣、落实再就业、支持农村信用社发展等政策性减收因素较多,省级收入增长慢于全省的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支出方面,2003-2005年省财政连续三年实行一般性支出零增长,行政事业单位经费较为紧张,增支要求日益迫切。同时,为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也需要财政不断加大保障力度。而基本支出的固定性和项目支出的长期性造成财政调控余地不断缩小,盘活存量、调节增量的能力受到限制。其次,从市县看,县区财政困难问题相当突出。目前我省市级财力状况一般较好,但县区财力则普遍不足,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所属县区财力相当薄弱,加上财政性债务负担沉重,造成县区运转困难,许多县区陷入借款、扣款、再借款的恶性循环。在解决县区财政困难方面,省财政的负担不断加重。最后,从政策层面看,各项改革尤其是出口退税改革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将逐步显现。2004年由于中央集中力量解决了出口退税旧欠问题,而新增出口退税退付进度较慢,并且将有部分应退税转到下年办理,加上财政扶持政策及中央免抵调资金足额到位,因此地方财政退税压力并未完全体现出来。2005年,随着外贸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以及出口退税进度的加快,地方财政负担将明显加重,对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影响将进一步体现。此外,根据中央下一步税制改革的思路,企业所得税将实行并轨、增值税将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这些改革都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综上所述,2005年我省财政经济形势虽然总体上存在一定的有利因素,但财政收支矛盾仍将十分突出。2005年必须大力做好增收节支工作,收支安排应积极稳妥,要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一)2005年全省一般预算草案。2005年我省财政收支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委九届五次、六次全会要求,牢固树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化财政改革,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坚持依法治税理财,做到“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用财有规”;坚持“两个务必”,大力增收节支;坚持量入为出,确保收支平衡。继续推行激励型财政机制及其配套措施,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努力促进财政增收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协调,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强财政调控能力,坚持保运转、保重点、保稳定、促发展,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按照2005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05年全省一般预算收入按1534亿元安排,按可比口径增长10%。全省一般预算收入加上中央税收返还、预算结转、结余和中央专项补助,减除各项上缴中央款项后,全省可支配财力为2028.8亿元,按照《预算法》的规定和“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2005年全省一般预算支出计划相应安排2028.8亿元,比2004年增长9.5%(详见附件一)。(二)2005年省级一般预算草案。根据2005年中央财政政策取向及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编制2005年省级预算安排的原则和重点是:(1)依法编制预算,坚持应征尽收、量入为出。(2)一般性支出继续实行零增长。(3)按照公共财政要求调整优化支出结构。(4)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为确保政权正常运转提供财力保障。(5)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确保重点支出需要。(6)确保深化改革和维护社会稳定。(7)实行零基预算,规范预算管理。1、2005年省级财政收入。2005年省级财政总收入安排482.92亿元,其中:省本级一般预算收入375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9.5%;各市净上交收入29.04亿元,比2004年预计数增加0.82亿元;中央税收返还省级收入101.55亿元(包括上划“两税”返还收入71.06亿元和所得税基数返还30.49亿元),比2004年预计数增加6.32亿元;上年结余1.52亿元;上交中央财政收入24.19亿元。2、2005年省级财政支出。根据2005年省级财政总收入,2005年可安排新增支出的财力为66.59亿元,来源构成是:省本级收入增收22.82亿元;上划中央“两税”增量返还增收6.32亿元;各市上交收入增收0.82亿元;上年结余减少0.8亿元;收回到期支出资金35.91亿元;2004年结余1.52亿元。根据以上预算安排原则及新增财力情况,拟安排新增支出65.61亿元,加上继续安排的支出416.33亿元,2005年省级财政支出481.94亿元,收支相抵,净结余0.98亿元。2005年省级财政支出的构成是:(1)省级一般预算支出364.45亿元,其中扶持经济及基本建设支出40.43亿元,占11.09%;农林水利支出50.44亿元,占13.84%;科教文卫体育等事业费支出123.54亿元,占33.9%;行政政法支出71.96亿元,占19.74%;社会保障支出33.51亿元,占9.19%;预备费及金融风险准备金28亿元,占7.68%;专项及其他支出16.57亿元,占4.55%.。2)补助市县支出117.49亿元,其中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26.87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及调资补助等80.62亿元,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补助10亿元。2005年省级财政支出安排的具体情况如下:(1)逐步加大支农力度,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安排农业投入47.59亿元。其中:农林水部门正常事业费5.35亿元,专项投入42.24亿元。农林水专项投入主要包括: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免征农业税省级补助4.87亿元,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项目省级补助资金12.35亿元,小型水库隐患人大议案资金4亿元,中央农业综合开发省级配套资金2.01亿元,贫困地区农村机电排灌议案资金1.2亿元,渔民转产转业议案资金1.02亿元,贫困村“两委”干部补助1.78亿元,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议案资金0.7亿元,“大禹杯”专项资金0.5亿元,农技推广议案资金0.5亿元等。按可比口径,2005年农业投入增加8.39亿元,增长22.40%。(2)保证社会保障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安排资金33.69亿元。其中:省属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经费18.67亿元,扩大就业和再就业专项经费等5.29亿元,省属企业离退休干部补助1.11亿元,补充省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专项资金1.8亿元,省农垦、华侨企业养老保险纳入统筹补助0.8亿元,军转干部、退役士兵生活及就业安置及伤残士兵医疗补助0.84亿元,农村劳动力开发培训转移就业补助0.85亿元。按可比口径,2005年社会保障投入比上年增加2.88亿元,增长8.35%。(3)保证教育投入,建设教育强省,安排资金63.06亿元。其中:正常事业费36.51亿元;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专项投入15.71亿元,包括高校基建贷款贴息专项资金8亿元,高校“211工程”专项资金2.4亿元,省部共建“985工程”建设资金1亿元,职业教育经费0.6亿元等;农村教育投入10.84亿元,包括困难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5亿元,农村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5.07亿元,困难家庭子女技工教育0.35亿元;山区中小学英语和信息化试点经费0.3亿元等。按可比口径,2005年教育投入比上年增加7.32亿元,增长13.15%。(4)保证科技投入,提高科技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安排资金13.79亿元。其中:正常事业费4.46亿元,科技专项投入9.33亿元。科技专项投入主要包括科技三项费用3.61亿元,科技专款1.36亿元,省科学中心建设1亿元,高科技发展资金0.50亿元,自然科学基金0.20亿元,院士、博士后专项补贴0.24亿元等。按可比口径,2005年科技投入增加1.35亿元,增长10.87%。(5)保证文化投入,建设文化大省,安排9.4亿元。其中:文体广播正常事业费及专项4.28亿元,省博物馆建设0.5亿元,中山图书馆建设0.2亿元,“村村通”广播电视设备经费0.37亿元,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0.3亿元,跨世纪高层人才培训0.2亿元,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劳模补贴0.2亿元,省广播电视微波电路数字化改造0.15亿元,贫困地区和欠发达地级市党校建设专项0.1亿元,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1.12亿元,其他文化大省建设专项资金1.98亿元。(6)加大计生投入,确保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安排资金2.34亿元。其中:计生专项经费0.57亿元,计生后进地区经费缺口补助0.2亿元,计生技术服务经费0.4亿元,其他计生经费等0.9亿元。按可比口径,2005年计生投入增加0.15亿元,增长6.62%。(7)保证卫生投入,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安排资金18.6亿元。其中:正常事业费6.87亿元,卫生专项投入11.73亿元。卫生专项投入主要包括:农村卫生专项投入1.5亿元,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1.77亿元,预留医改及公费医疗超支款3.55亿元,结核病、艾滋病、乙肝等防治专项经费0.67亿元,市县企业离休干部医疗补助0.3亿元,动物防疫专项资金0.3亿元,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贴息0.2亿元,职业病防治经费0.1亿元等。按可比口径,2005年卫生投入增加1.56亿元,增长9.13%.(8)加大环境资源保护投入,推进循环经济,建设“绿色广东”,安排资金10.7亿元。其中:生态公益林补偿费4.14亿元,治污保洁专项资金0.6亿元,营造生物防火林带等0.23亿元,环保专项投入2.2亿元,东江、西江、北江、韩江流域涵养林建设0.40亿元,人工鱼礁议案资金0.50亿元,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0.25亿元,珠江水质保护专项资金0.4亿元,自然保护区建设议案资金0.16亿元,林业防灾减灾及绿色通道专项0.3亿元。按可比口径,2005年环保投入增加0.84亿元,增长8.54%.(9)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安排转移支付资金80.62亿元(不含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增加13.54亿元。(10)保证行政政法部门(含省垂直管理系统)正常运转支出,安排71.96亿元。其中,安排公检法(含监狱、劳教)支出28.83亿元。(11)预备费安排5亿元。(12)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准备金安排23亿元,其中农村信用社改革扶持及化解金融风险准备金4亿元。(三)2005年省级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按照财政部《2005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的规定,纳入省级政府性基金预算项目有9项,包括:养路费、公路客票附加费、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文化事业建设费、育林基金、森林植被恢复费、残疾人就业保障基金、水利建设基金、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根据《2005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的规定,地方税务机关征收并缴入国库的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才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由于省级的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目前仍按《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国务院令259号)的规定,纳入财政专户管理,未缴入国库。因此,2005年省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未涵盖社会保险基金。按上述基金范围,2005年省级政府性基金收入93.73亿元,比2004年增加14.27亿元,增长17.97%;支出安排93.73亿元,收支平衡(详见附件二)。(四)2005年省级部门预算草案。按照编制部门预算的原则和方法,2005年省级部门预算由120个单位组成,列入部门预算的支出总计为253.22亿元(详见附件三)。三、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努力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任务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的关键一年。做好2005年的经济财政工作,圆满完成2005年预算任务,对于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为“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第九次党代会的部署和省委九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提出的要求,紧紧围绕全省中心工作,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切实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坚持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级财政部门要把增收节支、收支平衡作为财政工作的重点之一,从狠抓收入和提高支出效益两方面入手,在确保财政收支平衡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财政对社会经济的调控作用。一是要根据中央财政政策的取向,进一步调整国债项目资金使用方向和结构,更好地利用财政政策和财政引导资金,促进经济发展,大力培育财源,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二是要继续贯彻落实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改革。密切关注出口退税的规模和进度,及时分析研究其对地方预算的影响程度。对欠发达地区,省财政将适当增加资金安排,加大“以奖代补”扶持力度,减轻地方财政负担;同时,根据各地出口退税进度和超基数负担情况,将结转使用的免抵未调库资金,专门用于解决各市的超基数负担。三是要加大省市级财政对县乡的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贯彻落实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财政性措施,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做好2004年转移支付补助和返还奖励等政策的兑现,坚持实行省财政对县(市)每月的综合增长率通报制度,促使各地保持收入的均衡增长,对综合增长率波动较大的县(市)进行审计抽查,进一步发挥财政激励型机制的效用。(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收入管理,确保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一是要坚持省级财税收入完成情况分析联席会议制度,深化预算执行分析工作,建立财税收入增长监测分析新机制,确保实现财税增长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工作责任制,坚持专人负责分片抓收入制度。三是要依法加强税收收入征管,做到应征尽收。四是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2004〕40号文,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按规定将应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等,足额纳入预算管理。五是要建立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抓紧出台国有资产经营收益收缴管理办法,加强国有资产收入管理。同时,要认真做好税制改革的准备工作。对增值税转型、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等项改革要抓紧做好调查研究和测算工作,深入分析研究税源、税收结构及其变化情况,深入分析税制改革对地方财力的影响,尽快研究应对措施,把握工作的主动权。(三)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需要。一是财政资金的使用要逐步转移到满足政府履行职能和社会公共需要上来,突出财政公共性特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解决财政“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二是始终牢记坚持“两个务必”,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过“紧日子”,坚持不懈地做好财政节支工作,做到办一切事情都遵循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原则,反对铺张浪费,对各项支出都要精打细算,量力而行,讲求实效。三是要坚持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严格按照预算的范围和内容执行支出预算,严格控制各项预算追加,严禁越权调整、改变预算用途。四是整合省级对地方专项资金补助,逐步实行省级财政对地方专项拨款的直接支付,集中投入加快发挥效益,切实帮助市县解决一些突出问题。五是在维持政权正常运转的基础上,集中财力办好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大事,保障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项目建设,保障社会稳定和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加大社会公共服务投入。六是要逐步加大支农力度,大力支持解决“三农”问题,确保把各项财税支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全省免征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同时,全面落实各项配套改革,加大“并镇”、“并村”的力度,做好“并校”工作,搞好县乡公共财政制度改革,积极开展乡财县管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对种粮大户的直接补贴政策,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全面落实教育、卫生、文化新增支出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完善全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四)坚决落实科技、教育、人才发展战略,不断增强全省综合竞争力。围绕增强我省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目标,积极支持建设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一是要大力支持建立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发展高新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解构交叉学科
- 教育研究脉络揭秘
- 2024年版商务咨询与服务合同
- 3我不拖拉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统编版
- 25 少年闰土(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金融科技项目投资与风险管理合同
- 美丽人生故事解读
- 2024水利工程设计咨询合同 for 水电站项目
- 企业并购的100%股权转让协议
- 个人与物流公司2024年度运输合同3篇
- 2024-2025年度村支书工作述职报告范文二
-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综合素养评价(三)化学试卷(含答案)
- 继电保护多选试题库与参考答案
- 品管圈PDCA改善案例-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 2024版健康医疗服务机构合作协议范本3篇
- 公务车辆定点加油服务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DB21∕T 3240-2020 芹菜农药安全使用生产技术规程
- 科研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
- 《交换机基本原理》课件
- 向电网申请光伏容量的申请书
- 1-27届希望杯数学竞赛初一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