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代诗词诵读《四块玉-别情》一等奖创新教案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_第1页
课外古代诗词诵读《四块玉-别情》一等奖创新教案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_第2页
课外古代诗词诵读《四块玉-别情》一等奖创新教案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_第3页
课外古代诗词诵读《四块玉-别情》一等奖创新教案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_第4页
课外古代诗词诵读《四块玉-别情》一等奖创新教案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古代诗词诵读《四块玉-别情》一等奖创新教案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四块玉·别情》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诵读和鉴赏元曲的能力。

2.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怀,领悟元曲中隽永的意蕴。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蕴涵在元曲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的领悟。

教学难点

感受元曲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方法朗诵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

正当南宋诗人在浅吟低唱祸慷慨悲歌的时候,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所喜爱的胡乐与中原地区的里巷之歌相结合,形成了词以后的又一种变体诗歌形式-------“曲”。

曲萌生于金,繁盛于元,故称“元曲”,元曲代表着一个时代文学作品的最高成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汉卿的[南吕]《四块玉别情》。

走近元曲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2、元曲的组成

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

一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

二是散曲,包括套曲和小令。

“散曲”是和“杂剧”相对存在的。杂剧是用于表演的剧本,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

动作等;散曲则是广义的诗歌,分抒情和叙事两大类。

从形式上看,散曲和词很相近,不过在语言上,词要典雅含蓄,而散曲要通俗活泼;在格律上,词要求得严格,而散曲就更自由些。

散曲从体式分两类:“小令”和“散套”。小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独立的曲子(少数包含二三支曲子)。散套则由多支曲子组成,而且要求始终用一个韵。

元杂剧:

主要代表作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等

主要代表作品:《窦娥冤》、《汉宫秋》、《西厢记》等

散曲:包括套曲和小令

主要代表作家:马致远、张可久等

主要代表作品:《四块玉别情》、《天净沙秋思》等

元曲四大家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山西临汾附近)人。是元杂剧后期的重要作家。《录鬼簿》说他曾“以儒补杭州路吏,为人方直,不妄与人交。名闻天下,声彻闺阁,伶伦辈称郑老先生者,皆知为德辉也”。他写过杂剧十八种。今存《迷青琐倩女离魂》、《刍梅香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等八种。

关汉卿。号已斋。大都人。亦说祁州、解州人。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白朴,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卒年不详。祖籍奥州(山西河曲)。他幼年时值金国覆亡,饱经兵乱,赖诗人元好问多方扶持,并教他读书。金亡后流寓真定。真定是当时北方一个重要戏剧演出地点。在大都时,他曾和关汉卿共同参加过玉京书会,并到过汴梁、杭州等戏剧演出较盛的地方。晚年寄居南京。今存有杂剧《墙头马上》、《梧桐雨》二种。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人。他少年时追求功名,未能得志。曾参加元贞书会,与李时中、红字李二、花李郎等合写《黄粱梦》杂剧。明初贾仲明为他写的《凌波仙》吊词,说他是“万花丛里马神仙”。元人称道士做神仙,他实际是当时在北方流行的全真教的信徒。《录鬼簿》说他曾“任江浙行省务官”。晚年退隐田园,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间友”的生活。他的逃避现实的厌世的态度大大影响了他的创作成就。作品除散曲外,今存杂剧《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等七种。

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采,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

三、作者简介

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一作一斋)。大都(今北京市)人,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曾任太医院尹。与戏曲作家杨显之,散曲作家王和卿、杂剧女演员珠帘秀等交游,系大都杂剧写作组织玉京书会的最重要作家,也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戏剧家。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

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另有小令五十七首,套数十三篇。

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后世称关汉卿为“曲圣”。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

1、元初为杂剧之始;

2、关汉卿的杂剧创作从数量、质量方面奠定了元杂剧繁荣的基础;

3、关汉卿强烈的现实性、战斗性奠定了基础;

4、关汉卿杰出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元杂剧完全成熟的基础。

关汉卿是位伟大的戏曲家,后人列为元曲四大家之首。1958年,曾作为世界文化名人,在中外展开了关汉卿创作700周年纪念活动。同年6月28日晚,国内至少100种不同的戏剧形式,1500个职业剧团,同时上演关汉卿的剧本。他的剧作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

关汉卿杂剧的艺术特色:

1、从人物的形象塑造看,他在杂剧里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为元

杂剧的人物画廊增添了色彩。

2、关汉卿善于通过尖锐矛盾冲突,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道德情操。

3、关汉卿善于扣紧人物的身份、地位、遭遇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并在突出人物性格的主

要方面的同时,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4、从结构布局看,关汉卿善于紧扣作品的主题,采用环环紧扣和步步进逼的结构手法设

计场面和安排人物。如《救风尘》

5、从语言运用看,语言大都从有利于演出和观赏着眼,追求自然质朴、真切美听的风格。

对关汉卿的评价

伟大的戏剧家

著名的杂剧作家高文秀被称为“小汉卿”,杭州名作家沈和甫被称为“蛮子汉卿”。

元杂剧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有人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卓越的散曲家

他一生共写小令六十二首,套曲十八套,都是元曲的佳品。后世称关汉卿为“曲圣”

四、解题

我国古代音乐把调节器式叫保重宫调。曲的宫调出于隋唐燕乐,以琵琶四弦定为宫、商、角、羽四声,每弦上构成七调,宫声的七调叫“宫”,其他的都调,共得二十八宫调。

但在元曲中常用的,只有仙吕宫、南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小石调、般涉调、商调、商角调、双调、越调十二种。每一种宫调均有其音律风格,故对于调子的选择,往往有一定的习惯。

四块玉·别情曲牌名+(曲名、曲的题目)

初读课文

[南吕]四块玉·别情

元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1.注释:杨花雪:形容杨花像雪一样飘洒而洁白。

2.大意:

自从那天送你远去,我心里总是对你难舍难分,对你的满腔思念的情意在心中萦绕。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与你相见,好让我不在相思。记得送别时我斜倚着柳树下的栏干目送你远行。片片像雪一样洁白的柳絮,落在我向你挥别的衣袖上。你的身影已看不见了,只见弯弯曲曲的小溪向东流去,重重的山峦遮住了你运得的道路,心上的人他真的走远了。

五、赏析

1、“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抒发了该女子怎样的情感?作者如何来表现该女子的情感的?

明确:直抒胸臆的方法。

“自送别”交代所写事件。“难舍”刻画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从别后说起,点明送别爱人之后难以割舍的心境。

以”一点“与”几时“对举,表现女子爱得深、爱得真、爱得缠绵。

作者以主人公——一名与爱人分离的女子口吻写来,直抒其缠绵的相思、真挚的爱情。曲从别后说起,口气虽平易,然送别的当时,既觉“难舍”,过后思量,心绪自然无法平静。说“相思”只“一点”,似乎不多,但又不知“几时”能绝,这就强调了别情缠绵的一面。

2、“凭栏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飞絮的杨花,描绘了一幅感伤凄迷的氛围。运用了“以景衬情”的表现手法。

这四句情景交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四句寄情于景描绘了一幅令人心痛欲碎的情境。女子痴立目送爱人离去,无奈杨花飘落挡住她的视线,她用衣袖拂去杨花。“拂”的动作流露出女子目送爱人急切的心情。然而杨花虽被拂去了,但“溪又斜,山又遮”,曲折的小溪、重叠的高山挡住了女子的视线,终于看不到爱人远去的身影。离别的沉痛之情,全凝聚在“人去也”这一离愁之痛的长叹中。

表达了对爱人想见而不可及的情感离别的沉痛之情。

“凭阑袖拂杨花雪”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一语双关。“杨花雪”明写如白雪般的柳絮,暗写萦绕心头的对情人的相思之情。此曲写女子对情人的相思之情。女主人公送别自己的情人后,情人在心中仍驻留难忘,令人痛苦欲绝。想登高眺望他离去的背影,但终被关山阻隔,这更使她肝肠寸断,在此处,外在自然景物并非主人公心情的寄托,它只是更加强化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5、同样是抒发依依惜别之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与后四句“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在抒情形式上有什么区别?

明确:前三句:直接抒情——直抒其缠绵的相思、真挚的爱情。

后四句: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层层设障,强化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6、这首曲子,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写了杨花、溪、山等景物。

7、这首曲子,是怎样描写景物的?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以景衬情,化情入景。作者通过层层设障的方法,不断变换景物,动态地表现出女

子无限哀愁的心境。

8、这首小令可分为几个层次,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在表达思想感情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明确:第一层写女子藕断丝连难以割舍的相思之苦,用直抒胸臆的方法。

第二层是写女子惆怅痴立极目远送的眷念之愁。用以景托情的方法,言尽而意不尽。

作用:不用静止的叙述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而是运用语言、行动来表现人物的相思之深相思之苦;亦不用静态的景来衬情,而是不断地变换景物来表现人物的相思之愁。

六、深入探究

从句式运用的角度分析《四块玉·别情》首句与尾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首句用问句形式,表明女子相思之苦“几时绝”突出相思的缠绵,无法忘怀。尾句用感叹句肯定句式,仿佛女子在痴立等待中遥望完全无望的痛苦哀叹。

教师总结主旨:

这首小令描写离别情绪,表现了多情女主人公送别情人凭栏望远、依依不舍的相思之情。

七、拓展训练

1.“杨花雪”的含义是____________。

2.关于这首散曲的理解,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抒写离别之情的散曲。

B.“难舍”、“相思”等词语点明了离别后女子的感情。

C.两处“又”强调了女子的相思之情。

D.写“杨花雪”、“溪”、“山”,是为了点明女子看到的景物。

参考答案:1.如雪花般飞舞的杨花2.D

八、课堂小结

这首小令,用准确、凝练的文字写已别、刚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