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理论视角下中美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系统对比研究评价理论视角下中美英语新闻中的态度研究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报道为例_第1页
评价理论视角下中美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系统对比研究评价理论视角下中美英语新闻中的态度研究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报道为例_第2页
评价理论视角下中美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系统对比研究评价理论视角下中美英语新闻中的态度研究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报道为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评价理论视角下中美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系统对比研究评价理论视角下中美英语新闻中的态度研究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报道为例

一、关注热点事件2013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战略。自倡议提出以来,“一带一路”建设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了重大成就,逐渐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对此,国内学者展开了相关研究。从报道内容上看,孙发友、陈旭光中国“一带一路”官方网站数据显示,在2013年—2017年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最受关注的热点事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办,这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旨在加强国际交流,实现合作共赢。众多西方媒体特别是掌握强大话语权的美国主流媒体对此给予高度关注。相关研究发现,美国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增强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工具,将对美国的利益产生威胁二、研究设计(一)功能语言的新发展马丁(Martin)所提出的评价理论(AppraisalTheory)是对系统功能语言中人际功能的新发展,关涉“语篇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所涉及到的情感的强度以及表面价值的联盟读者的各种方式”(二)报道来源与数量《中国日报》与《纽约时报》是中美两国具有代表性的主流媒体,因此,本研究从这两大主流媒体中选取相关报道进行分析。为获取相关报道,本研究以论坛召开时间2017年5月14日为基准点,分别向前后各辐射两周(14天),将报道时间限定为2017年5月1日至28日。本文利用LexisNexis数据库,以“BeltandRoadForum”与“BeltandRoadInitiative”为关键词,在上述报道来源与时间范围内选取报道,最终在《纽约时报》中收集到9篇报道,共计10314词;在《中国日报》中收集到13篇报道,共计10040词。为方便语料的分析与统计,笔者运用UAMCorpusTool这一语料库工具,对报道中的态度评价资源进行了标注。三、结果与分析(一)中方媒体与美国媒体的关注不同在表1中,N代表数量,P代表百分比,由表1可看出中美媒体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报道中所使用的态度资源的总数类似,但分布情况具有明显差异,其中《中国日报》运用了更多鉴赏与判断资源(分别为43.20%、39.64%),而《纽约时报》中判断与情感资源占比更大(分别为45.18%、33.13%),这主要是由于中美主流媒体关注的重点不同。中方媒体侧重于对“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或是倡议本身进行评价,而美方媒体则更加关注人们如何看待这一倡议。这一差异是可以理解的,“一带一路”倡议由中国发起,中国媒体理应向外界阐释其构成与价值,而身为看客的美国媒体会通过人们的看法对该倡议进行相应的评价。从态度极性分布上看,《中国日报》报道中态度资源绝大多数属于积极评价(比例为89.41%),《纽约时报》中消极评价占比更大(比例为70.30%),说明中美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持有明显不同的态度,当然这也与中美意识形态的差异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外媒进行涉华报道时往往遵循特定的模式(二)中方媒体与美国媒体更多地使用积极情感表2对比了中美相关报道中情感资源的分布。结果显示,《纽约时报》中情感资源出现的频次比《中国日报》多出了将近一倍,其中不/安全与不/意愿类型占绝大部分,说明美方媒体多从人们是否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安全与是否有意愿加入该倡议角度出发进行评价。从态度极性上看,中方媒体多积极的情感评价(比例为86.21%),美方媒体则更多地使用消极的情感资源(比例为62.96%)。综合看来,《中国日报》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是令人满意并且可靠的,因其认为该倡议能带领人们共同追求美好的生活。此外,在中方报道中,各国与会领导人均表现出与中国合作的意愿,因此相关报道中多包含积极的情感资源。相反,在美方报道中,媒体多次使用worry、concern等词,表明美国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仍有疑虑。但值得一提的是,在美方所使用的不/意愿类型情感资源中,约72%的评价资源是积极的,且大都出现于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中。这说明,虽然美国仍不确信“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但鉴于其目前取得的成就,美国愿意与中国进行经济方面的合作。(三)不合理且不当表3为中美报道中判断资源的对比,结果表明《中国日报》与《纽约时报》中判断资源出现的频次相似,但其中各个类型的分布存在着一定差异。在《中国日报》中能力、妥当、常规资源占比更大,且判断资源大多是积极的,因中方一直在强调“一带一路”倡议是为人类所共享的,中国并无称霸的野心,因此中国的所作所为是合理并且正当的。同时,面对质疑,中方也明确表示有将该倡议持续发展的能力。而美方报道中判断资源主要分布在妥当与韧性资源中,且以消极为主。因在美方眼中,中国的部分做法仍有不合理之处。例如在“Mr.XiispressuringcompaniesalreadydoingbusinessinChinatoparticipatenomatterwhattheprospects”一句中,美方记者使用了“pressuring”一词代表了中国的强硬态度。在他们看来,不论外资企业立场如何,中方都施压让其加入到“一带一路”建设中,这是不合理且不道德的行为。美方的判断资源大多集中在中国或他国处理“一带一路”倡议相关事宜中,鲜少涉及美方自身,说明美国为将来与中方的合作留有一定的余地。(四)中美双方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评价情况表4显示了中美报道中鉴赏资源的分布。从中可以看出,与美方相比,中方运用了更多的态度资源,说明中方更愿意对倡议本身进行评价。其中,构成资源与评估资源占比更大,说明中方始终在强调“一带一路”倡议的价值。中方期待能有更多的国家加入其中,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因此,毫无疑问中方报道中积极的鉴赏资源占比更大。在美方报道中,同样也是构成与评估资源出现的频次更高。这说明,在谈及“一带一路”倡议本身时,中美双方都侧重于讨论倡议的构成及其价值。与中方报道不同,出于对中方意图的担忧,美方认为该倡议仍具有不确定性。值得注意的是,美方使用的评估资源中积极的评价占比更大,说明在一定程度上,美方肯定“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贡献。但由于语料较少,对评估资源的探讨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四、有助于美国更好地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美双方在报道“一带一路”倡议时,都善于使用评价资源以表明自身的立场。但出于不同的目的,双方使用的评价资源有所差异。为了更好地向国际社会展现这一倡议,中方媒体多使用判断资源与鉴赏资源,以期向大家说明这是一项受益全体的伟大工程。而美方媒体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更多地使用了情感资源和判断资源,表明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疑虑。但与先前全然否定的态度不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发展,美方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转变。从其使用的情感资源中可看出,美国显然愿意与中国进行经济上的合作。当对该倡议进行消极评价时,美媒也大多从别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