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专业强制条文_第1页
道路专业强制条文_第2页
道路专业强制条文_第3页
道路专业强制条文_第4页
道路专业强制条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路专业强制性条文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道路专业强制性条文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2《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3《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4《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6《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与设计规程》DGJ08-96-20017《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技术规程》DBJ08-39-948《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9《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10《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全文)JTGB01-20031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13《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14《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JTJ005-9615《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006-9816《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JTJ074-941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18《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19《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2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2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2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2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2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25《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2-8526《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27《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7.1.1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应满足客、货车流和人流的安全与畅通;反映城市风貌、城市历史和文化传统;为地上地下工程管线和其他市政公用设施提供空间;满足城市救灾避难和日照通风的要求。7.1.4城市道路用地面积应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8%~15%。对规划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宜为15%~20%。7.1.6城市道路中各类道路的规划指标应符合表7.1.6-1和表7.1.6-2的规定。表7.1.6-1大、中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项目城市规模与人口(万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机动车设计速度(km/h)大城市>20080604030≤20060~8040~604030中等城市-404030道路网密度(km/km2)大城市>2000.4~0.50.8~1.21.2~1.43~4≤2000.3~0.40.8~1.21.2~1.43~4中等城市-1.0~1.21.2~1.43~4道路中机动车车道条数(条)大城市>2006~86~84~63~4≤2004~64~64~62中等城市-42~42道路宽度(m)大城市>20040~4545~5540~5015~30≤20035~4040~5030~4515~20中等城市-35~4530~4015~20

表7.1.6-2小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项目城市人口(万人)干路支路机动车设计速度(km/h)>540201~5<140402020道路网密度(km/km2)>53~43~51~5<14~55~64~66~8道路中机动车车道条数(条)>52~421~5<12~42~322道路宽度(m)>525~3512~151~5<125~3525~3012~1512~157.2.5城市主要出入口每个方向应有两条对外放射的道路。七度抗震设防的城市每个方向应有不少于两条对外放射的道路。7.2.9当旧城道路网改造时,在满足道路交通的情况下,应兼顾旧城的历史文化、地方特色和原有道路网形成的历史;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道应适当加以保护。7.2.12道路网节点上相交道路的条数宜为4条,并不得超过5条。道路宜垂直相交,最小夹角不得小于45°。7.3.1快速路规划应符合下列要求:7.3.1.1规划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和长度超过30km的带形城市应设置快速路。快速路应与其他干路构成系统,与城市对外公路有便捷的联系;7.3.1.2快速路上的机动车道两侧不应设置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应设置中央隔离带;7.3.1.3与快速路交汇的道路数量应严格控制。相交道路的交叉口形式应符合表7.2.14-1的规定;

表7.2.14-1大、中城市道路交叉口的形式相交道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快速路AAA,B-主干路A,BB,CB,D次干路C,DC,D支路D,E注:A为立体交叉口;B为展宽式信号灯管理平面交叉口;C为平面环形交叉口;D为信号灯管理平面交叉口;E为不设信号灯的平面交叉口。7.3.1.4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公共建筑出入口。快速路穿过人流集中的地区,应设置人行天桥或地道。7.3.5城市道路规划,应与城市防灾规划相结合,并应符合下列规定:7.3.5.1抗震设防的城市,应保证震后城市道路和对外公路的交通畅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干路两侧的高层建筑应由道路红线向后退10~15m;(5)应结合道路两侧的绿地,划定疏散避难用地。7.3.5.2山区或湖区定期受洪水侵害的城市,应设置通向高地的防灾疏散道路,并适当增加疏散方向的道路网密度。3.3.1公共交通的站距应符合表3.3.1的规定。表3.3.1公共交通站距公共交通方式市区线(m)郊区线(m)公共汽车与电车500~800800~1000公共汽车大站快车1500~20001500~2500中运量快速轨道交通800~10001000~1500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1000~12001500~20003.3.2公共交通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得小于城市用地面积的50%;以500m半径计算,不得小于90%。3.3.4公共交通车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3.3.4.1在路段上,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导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应在车辆前进方向迎面错开30m;3.3.4.2在道路平面交叉口和立体交叉口上设置的车站,换乘距离不得大于200m;3.3.4.3长途客运汽车站、火车站、客运码头主要出入口50m范围内应设公共交通车站。3.3.5快速轨道交通车站和轮渡站应设自行车存车换乘停车场(库)。5.1.3步行交通设施应符合无障碍交通的要求。5.2.3人行道宽度应按人行带的倍数计算,最小宽度不得小于1.5m。人行带的宽度和通行能力应符合表5.2.3的规定。表5.2.3人行带宽度和最大通行能力所在地点宽度(m)最大通行能力(人/h)城市道路上0.751800车站码头、人行天桥和地道0.9014005.3.1商业步行区的紧急安全疏散出口间隔距离不得大于160m。5.3.2商业步行区的道路应满足送货车、清扫车和消防车通行的要求。5.3.5商业步行区附近应有相应规模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或多层停车库,其距步行街进出口的距离不得大于200m。6.4.2当城市道路上高峰小时货运交通量大于600辆标准货车,或每天货运交通量大于5000辆标准货车时,应设置货车专用车道。8.1.8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出入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8.1.8.1出入口应符合行车视距的要求,并应右转出入车道;8.1.8.2出入口应距离交叉口、桥隧坡道起止线50m以远。8.1.9自行车公共停车场应符合下列规定:8.1.9.2500个车位以上的停车场,出入口数不得少于两个;8.1.9.31500个车位以上的停车场,应分组设置,每组应设500个停车位,并应各设有一对出入口;8.1.9.4大型体育设施和大型文娱设施的机动车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场应分组布置。其停车场出口的机动车和自行车的流线不应交叉,并应与城市道路顺向衔接。8.2.2城市公共加油站应大、中、小相结合,以小型站为主,其用地面积应符合表8.2.2的规定。表8.2.2公共加油站的用地面积(万m2)昼夜加油的车次数3005008001000用地面积(万m2)0.120.180.250.308.2.5附设机械化洗车的加油站,应增加用地面积160~200m2。

2、《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3.1.2城市道路绿地率应符合下列规定:3.1.2.1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3.1.2.2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3.1.2.3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3.1.2.4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3.2.1.1道路绿地布局中,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m;主干路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2.5m;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m。5.1.2中心岛绿地应保持各路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5.2.2公共活动广场周边宜种植高大乔木。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面积的25%。5.2.3车站、码头、机场的集散广场绿化应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树种。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面积的10%。5.3.2停车场种植的庇荫乔木树枝下高度应符合停车位净高度的规定:小型汽车为2.5m;中型汽车为3.5m;载货汽车为4.5m。6.1.1在分车绿带和行道树绿带上方必须设置架空线时,应保持架空线下有不小于9m的树木生成长空间。架空线下配置的乔木应选择开放形树冠或耐修剪的树种。6.1.2树木与架空电力线路导线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表6.1.2的规定。表6.1.2树木与架空电力线路导线的最小垂直距离电压(kV)1~1035~110154~220330最小垂直距离(m)1.53.03.54.56.2.1行道树绿带下方不得敷设管线。6.3.1树木与其他设施的最小水平距离应符合表6.3.1的规定。

表6.3.1树木与其他设置最小水平距离设施名称至乔木中心距离(m)至灌木中心距离(m)低于2m的围墙1.0-挡土墙1.0-路灯杆柱2.0-电力、电信杆柱1.5-消防龙头1.52.0测量水准点2.02.0

3、《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3.0.7同一城市的用地竖向规划应采用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水准高程系统换算应符合表3.0.7的规定。表3.0.7水准高程系统换算转换者被转换者56黄海高程85高程基准吴淞高程基准珠江高程基准56黄海高程+0.029m-1.688m+0.586m85高程基准-0.029m-1.717m+0.557m吴淞高程基准+1.688m+1.717m+2.274珠江高程基准-0.586m-0.557m-2.274m备注:高程基准之间的差值为各地区精密水准网点之间的差值平均值。5.0.3挡土墙、护坡与建筑的最小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居住区内的挡土墙与住宅建筑的间距应满足住宅日照和通风的要求;2高度大于2m的挡土墙和护坡的上缘与建筑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其下缘与建筑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7.0.2道路规划纵坡和横坡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机动车车行道规划纵坡应符合表7.0.2-1的规定;海拔3000~4000m的高原城市道路的最大纵坡不得大于6%;表7.0.2-1机动车车行道规划纵坡道路类别最小纵坡(%)最大纵坡(%)最小坡长(m)快速路0.24290主干路5170次干路6110支(街坊)路8602非机动车车行道规划纵坡宜小于2.5%。大于或等于2.5%时,应按表7.0.2-2的规定限制坡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道路,其纵坡应按非机动车车行道的纵坡取值;

表7.0.2-2非机动车车行道规划纵坡与限制坡长(m)车种限制坡长(m)坡度(%)自行车三轮车、板车3.5150-3.02001002.53001503道路的横坡应为1%~2%。7.0.4广场竖向规划除满足自身功能要求外,尚应与相邻道路和建筑物相衔接。广场的最小坡度应为0.3%;最大坡度平原地区应为1%,丘陵和山区应为3%。7.0.5山区城市竖向规划应满足建设完善的步行系统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人行梯道按其功能和规模可分三级:一级梯道为交通枢纽地段的梯道和城市景观性梯道;二级梯道为连接小区间步行交通的梯道;三级梯道为连接组团间步行交通或入户的梯道;2梯道每升高1.2~1.5m宜设置休息平台;二、三级梯道连续升高超过5.0m,除应设置休息平台外,还应设置转折平台,且转折平台的宽度不宜小于梯道宽度;3各级梯道的规划指标宜符合表7.0.5-3的规定。表7.0.5-3梯道的规划指标项目规划指标级别宽度(m)坡比值休息平台宽度(m)一≥10.0≤0.25≥2.0二4.0~10.0≤0.30≥1.5三1.5~4.0≤0.35≥1.28.0.2城市用地地面排水应符合下列规定:2地块的规划高程应比周边道路的最低路段高程高出0.2m以上;3用地的规划高程应高于多年平均地下水位。9.0.3用地防护工程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街区用地的防护应与其外围道路工程的防护相结合;2台阶式用地的台阶之间应用护坡或挡土墙联接,相邻台地间高差大于1.5m时,应在挡土墙或坡比值大于0.5的护坡顶加设安全防护设施;4在建(构)筑物密度、用地紧张区域及有装卸作业要求的台阶应采用挡土墙防护。

4、《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1.0.3在道路设计中应考虑残疾人的使用要求。2.1.2除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在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I、II、III。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I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II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III级标准。有特殊情况变更级别时,应做技术经济论证,报规划审批部门批准。2.2.1计算行车速度的规定见表2.2.1。当旧路改建有特殊困难,如商业街、文化街等,经技术经济比较认为合理时,可适当降低计算行车速度,但应考虑夜间行车安全。表2.2.1各类各级道路计算行车速度道路类别快速路主干路次干支路道路级别-IIIIIIIIIIIIIIIIII计算行车速度(km/h)80,6060,5050,4040,3050,4040,3030,2040,3030,2020注:条件许可时,宜采用大值。2.4.1城市道路建筑限界见图2.4.1。顶角抹角宽度应与机动车道侧向净宽一致。最小净高见表2.4.1。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何物体侵入。图2.4.1道路建设限界图中Wsm-中间分车带宽度(m);Wdm-中间分隔带宽度(m);Wc-机动车车道宽度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车行道宽度(m);W1-侧向净宽(m);Wmc-机动车道路缘带宽度(m);Wmb-非机动车道路路缘带宽度(m);Wsc-机动车车行道安全带宽度(m);Wb-非机动车车行道宽度(m);Wa-路侧带宽度(m);Wf-设施带宽度(m);Wp-人行道宽度(m);hb-自行车道、人行道及其他非机动车车行道的最小净高(m);-机动车车行道最小净高(m);e-顶角抹角宽度(m)。表2.4.1最小净高车行道路种类机动车非机动车行驶车辆种类各种汽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自行车、行人其他非机动车最小净高(m)4.55.05.52.53.52.5.1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规定如下:快速路、主干路为20a;次干路为15a;支路为10~15a。(a代表年)2.5.2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规定如下:二、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碎石路面与沥青贯入式碎(砾)石路面为15a,支路修筑沥青混凝土等高级路面时,可采用10a。三、沥青表面处治路面为8a。四、粒料路面为5a。2.6.1地震区的道路工程及重要的附属构筑物应按国家规定工程所在地区的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设防。4.3.2快速路应设中间分车带,不得采用双黄线。4.5.2路侧带各组成部分的宽度确定如下:一、人行道宽度必须满足行人通行的安全和顺畅。5.1.3道路的圆曲线半径应采用大于或等于表5.1.3规定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值。5.1.6圆曲线半径小于表5.1.3中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在圆曲线范围内应设超高。表5.1.3圆曲线半径计算行车速度(km/h)806050403020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100060040030015070设超高推荐半径(m)4003002001508540设超高最小半径(m)250150100704020表5.1.6最大超高横坡度计算行车速度(km/h)8060,5040,30,20最大超高横坡度(%)645.1.9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时,应在圆曲线内侧按表5.1.9的规定加宽。表5.1.9圆曲线每条车道的加宽值(m)圆曲线半径(m)车型200<R≤250150<R≤200100<R≤15060<R≤10050<R≤6040<R≤5030<R≤4020<R≤3015<R≤20小型汽车0.280.300.320.350.390.400.450.600.70普通汽车0.400.450.600.700.901.001.301.802.40铰接车0.450.550.750.951.251.501.902.803.505.1.11视距的规定如下:一、道路平面、纵断面上的停车视距应大于或等于表5.1.11-1规定值。寒冷积雪地区应另行计算。二、车行道上对向行驶的车辆有会车可能时,应采用会车视距。其值为表5.1.11-1中停车视距的两倍。表5.1.11-1停车视距计算行车速度(km/h)8060504540353025201510停车视距(m)11070604540353025201510三、地于凸形竖曲线和立交桥下凹形竖曲线等可能影响行车视距,危及行车安全的地方,均需验算行车视距。验算时,物高为0.1m;目高在凸形竖曲线时为1.2m,在桥下凹形竖曲线时为1.9m。四、平曲线内侧的边坡、建筑物、树木等均不应妨碍视线。5.1.13设置分隔带及缘石断口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快速路上无信号灯管制交叉口的中间分隔带不应设断口。快速路上两侧分隔带的断口间距应大于或等于400m。二、应严格控制快速路、主干路的路侧带缘石断口。缘石断口位置应离开交叉口,间距应大于60m。5.1.14计算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50km/h的路段需加速合流或减速分流时,应设变速车道。5.1.15路段内人行横道应布设在人流集中处。人行横道应设在通视良好的地点,并应设醒目标志。快速路上行人过街应采用人行天桥或人行地道。5.2.2机动车车行道最大纵坡度限制值应符合表5.2.2的规定。表5.2.2最大纵坡度计算行车速度(km/h)806050403020最大纵坡度限制值(%)6789注:①海拔3000~4000m的高原城市道路的最大纵坡度推荐值按表列数值减小1%。②积雪寒冷地区最大纵坡度推荐值不得超过6%。5.2.3坡长限制规定如下:一、设计纵坡度大于表5.2.2所列推荐值时,可按表5.2.3-1的规定值时,设纵坡缓和段。缓和段的坡度为3%,长度应符合本条二的规定。

表5.2.3-1纵坡限制坡长计算行车速度(km/h)80605040纵坡度(%)55.5666.5766.576.578纵坡限制坡长(m)400500400400350300350300250300250200二、各级道路纵坡最小长度应大于或等于表5.2.3-2的数值,并大于相邻两个曲线切线长度之和。表5.2.3-2纵坡坡段最小长度计算行车速度(km/h)806050403020坡段最小长度(m)29017014011085605.2.4在设有超高的平曲线上,超高横坡度与道路纵坡度的合成坡度应小于或等于表5.2.4规定值。表5.2.4合成坡度计算行车速度(km/h)806050403020合成速度(%)76.578注: 积雪地区各级道路的合成坡度应小于或等于6%。5.2.6各级道路纵坡变更处庆设置竖曲线。竖曲线采用圆曲线。竖曲线半径及最小长度应符合表5.2.6的规定。设计中应采用大于或等于表5.2.6规定的一般最小半径值;特殊困难时,应大于或等于极限最小半径值。非机动车车行道的竖曲线的最小半径为500m。表5.2.6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m)计算行车速度(km/h)项目80605045403530252015凸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3000120090050040030025015010060一般最小半径45001800135075060045040025015090凹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1800100070055045035025017010060一般最小半径27001500105085070055040025015090竖曲线最小长度70504040353025202015注: 按竖曲线半径计算竖曲线长度小于表列数值时,应采用本表最小长度。5.2.7桥梁引道设竖曲线时,竖曲线切点距桥端应保持适当距离,大、中桥为10~15m,工程困难地段可减为5m。隧道洞口外应保持一段与隧道内相同的纵坡。5.3.3平曲线与竖曲线应避免下列几种组合:一、在凸形竖曲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插入急转的平曲线或反向曲线。三、在长直线段内,插入小于一般最小半径的凹形竖曲线。6.1.8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如下:二、高速公路与城市各级道路交叉时,必须采用立体交叉。三、快速路与快速路交叉,必须采用立体交叉;快速路与主干路交叉,应采用立体交叉。6.2.5平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妨碍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应清除。6.2.10快速路或交通量大的主干路上均不应采用环形平面交叉。6.3.7立体交叉范围内的视距除应符合5.1.11的规定外,尚应对不设集散车道的立本交叉匝道出入口处平面及竖向视距进行验算,并应避免立体交叉桥的栏板遮挡驾驶员视经。7.1.2道路与铁路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如下:一、快速路与铁路交叉,必须设置立体交叉。二、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与铁路交叉,当道口交通量大或铁路调车作业繁忙而封闭道口累计时间较长时,应设置立体交叉。三、主干路、次干路与铁路交叉,在道路交通高峰时间内经常发生一次封闭时间较长时,应设置立体交叉。四、行驶有轨电车或无轨电车的道路与铁路交叉,应设置立体交叉。7.2.1道路与铁路平面交叉时,道路线形应为直线。直线段从最外侧钢轨外缘算起应大于或等于30m。道路平面交叉口的缘石转弯曲线切点距最外侧钢轨外缘应大于或等于30m。无栏木设施的铁路道口,停止线位置距最外侧钢轨外缘应大于或等于5m。7.2.3道口两侧应设置平台。自最外侧钢轨外缘到最近竖曲线切点间的平台长度规定如下:通行铰接车和拖挂车的道口应大于或等于20m;通行普通汽车的道口应大于或等于16m。平台纵坡度应小于或等于0.5%。连接道口平台两端的道路纵坡度,对于汽车与自行车混合交通的道路应小于或等于2.5%,困难地段应小于或等于3.5%;机动车车行道应小于或等于5%。7.2.7无人看守或未设置自动信号的道口,在距道口停止线相当于该路的停车视距,并不小于50m处,应能看到两侧各不小于表7.2.7规定道口侧向视距Sc处的火车。表7.2.7道口侧向视距铁路等级火车速度(km/h)道口侧向视距(m)I级120400II级100340III级80270工业企业I级70240工业企业II级55190工业企业III级40140注:表中道口侧向视距系按道路视距50m计算的,道路视距大于50m时,应另行计算。8.1.2路槽底面土基设计回弹模量值宜大于或等于20MPa。特殊情况不得小于15NMPa。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措施提高土基强度。8.4.1土质路基压实应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控制。确有困难时,可采用轻型击实标准控制。土质路基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8.4.1的规定。表8.4.1土质路基压实度填挖类型深度范围(cm)压实度(%)快速路及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填方0~8095/9893/9590/92>8093/9590/9287/89挖方0~3095/9893/9590/92注:1表中数字,分子为重型击实标准,分母为轻型击实标准。两者均以相应的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为100%。2表列深度范围均由路槽底算起。3填方高度小于80cm及不填不挖路段,原地面以下0~30cm范围内土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列挖方要求。8.4.2由于土质湿度等条件限制,路基压实度达不到表8.4.1的要求时,应采取加固与稳定处理措施。8.4.3路基范围内管道沟槽回填土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8.4.1所列填方要求。沟槽回填土的压实度达不到上述要求,近期铺筑路面时,必须采取防止沉陷的措施。9.3.3基层的要求与基层材料(3)石灰土石灰土适用于各种路面的基层,特别是底基层。石灰土不能在低温季节施工,并不能在水文不良地段采用。9.6.1路面抗滑标准不得低于表9.6.1规定值。表9.6.1路面抗滑标准道路类别一般路段环境不良路段摆式仪测定值构造深度TD(mm)石料磨光值PSV摆式仪测定值构造深度TD(mm)石料磨光值PSVF0FF0F快速路及计算行车速度≥50km/h的主干路47~5037~400.4~0.637~4052~5542~450.3~0.5(1.0~1.2)42~45计算行车速度<50km/h的主干路及各级次干路≥45≥350.2~0.4≥35≥50≥400.2~0.4(1.0~1.2)≥40注:1Fo为路面竣工验收值,F为路面设计年限内之值。TD和PSV为设计、施工与路面竣工验收值。2环境不良路段,对快速路为接近立体交叉或变速车道,对其他各类道路为急弯、陡坡、交叉口附近。3括号内的数值用于湿度大、气温接近0℃易形成薄冰的路段。10.2.6水泥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以龄期28d的弯拉强度为准,其值不得低于表10.2.6-1的规定值。表10.2.6-1水泥混凝土设计强度交通等级特重重中等轻设计强度fcm(MPa)54.54.5410.3.1混凝土路面下的土基的回弹模量值应符合8.1.2规定。埋设地下公用设施沟槽的回填土应与周围土的性质相同,并分层压实到符合8.4.3规定的压实度。10.3.4混凝土板表面应平整、耐磨,并且有一定粗糙度。抗滑标准见9.6.1。混凝土板的最小厚度为18cm。10.5.2混凝土板长度应通过验算混凝土板的温度翘曲应力后确定,最大应不超过6m。10.5.4混凝土板的纵缝必须与道路中线平行。纵缝间距按车道宽度选用,最大为4.0m。10.6.2混凝土路面中的雨水口及各种市政公用设施的检查井,应设置胀缝与混凝土板完全隔开,并在其周围加设防裂钢筋。防裂钢筋采用4根直径10或12mm的钢筋。10.6.4混凝土路面与桥台相接时,应设桥头搭板。11.1.4在广场通道与道路街接的出入口处,应满足行车视距要求。11.2.5停车场平面设计应有效地利用场地,合理安排停车区及通道,便于车辆进出,满足防火安全要求,并留出布设附属设施的位置。11.2.9停车场内车位布置可按纵向或横向排列分组安排,每组停车不应超过50veh。各组之间无通道时,亦应留出大于或等于6m的防火道。停车场出入口不应少于两个。停车场出入口应有良好的通视件。11.3.2专用回车场应设在客流集散的主流方向同侧,共出入口不得直接与快速路、主干路相连。12.1.1设计范围及原则如下:五、快速路的路面水应排泄迅速,以防止路面形成水膜影响行车安全。12.1.2道路排水设计标准如下:一、城区道路排水设计重现期见表12.1.2,重现期高于地区排水标准时,应增设必要的排水设施。二、当郊区道路所在地区有城市排水管网设施或排水规划时,应按表12.1.2规定选用适当的重期期。

表12.1.2城市道路排水设计重现期道路类别城市级别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广场停车场立体交叉大城市设计重现期(a)2~51~30.5~20.5~11~32~5中、小城市设计重现期(a)0.5~20.5~10.33~0.51~314.2.2道路照明标准应根据城市的规模、性质、道路分类按表14.2.2选用。中、小城市可视其道路分类降低一级使用,但路面平均照度应大于或等于1lx(相应亮度约为0.1cd/m2)。表14.2.2道路照明标准道路类别照明水平均匀度眩光限制平均亮度La(cd/m2)平均照度Ea(lx)亮度均匀度Lmin/La照度均匀度Emin/Ea快速路1.5200.400.40严禁采用非截光型灯具主干路1.0150.350.35严禁采用非截光型灯具次干路0.580.350.35不得采用非截光灯具支路0.350.300.30不得采用非截光灯具注:1表中所列的平均亮度(照度)为维持值。新安装灯具,路面初始亮度(照度)值应比表中数值高30%~50%。2表中所列亮度(照度)值均为机动车车行道上的数值。三幅路、四幅路中非机动车车行道上的亮度(照度)值,可采用机动车车行道亮度(照度)值的1/2。3表中平均照度值适用于沥青路面。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可降低30%。4表中各项数值适用于干燥路面。5通向大型公共建筑(如体育场、展览馆、大型剧场等)的主要道路、市中心或商业区中心的道路、大型交通枢纽等处的照明可采用主干路的标准。6Lmin-最小亮度(cd/m2);La-平均亮度(cd/m2);Emin-最小照度(lx);Ea-平均照度(lx)。14.4.2曲线路线照明应符合下列规定:二、道路转弯处的灯具不得安装在直线路段灯具的延长线上。三、在急转弯处的灯具应使驾驶员能看清缘石、护栏以及周围环境。14.4.7铁路道口照明应符合以下规定:一、铁路道口应有足够的照明,其照明方向和照明水平应能识别道口、交通标志、路面标线与其他障碍物。灯光颜色不得与信号灯颜色混淆。二、铁路道口铁轨两侧各30m范围内路面的亮度(照度)与均匀度应高于所在道路。7.3.5道路上跨铁路时,桥下净空应符合现行的《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GB146.2)的规定。道路下穿铁路时,桥下净空见第2.4.1条(见1.1道路几何设计)。15.3.4人行天桥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人行天桥宽度应根据设计年限人流量及人行天桥的通行能力计算确定。当计算值小于3m时采用3m。二、桥上护栏高度应大于或等于1.1m。三、桥面及梯道踏步应采用轻质、富于弹性、防滑、无噪声并对结构有减震作用的铺装材料。四、桥下净空见2.4.1及7.3.5。15.3.5人行地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人行地道宽度应根据设计年限人流量,人行地道的通行能力计算确定。当计算值小于3m时采用3m。二、人行地道净高应大于或等于2.5m。16.2.3热力管道不得在快速路与主干路上空架设。16.2.4架空电线与路面(或地面)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以下规定:一、通讯线的规定见表16.2.4-1。二、架空电力线的规定见表16.2.4-2。表16.2.4-1市内通讯线与路面(或地面)垂直空距与道路平行时,线至路面(地面)的最小垂直空距(m)与道路交叉时,线至路面(或地面)的最小垂直空距(m)4.55.5注:线路与道路平行时,垂直空距是最低线条与路侧带地面最小垂直间距;与道路交叉时,是最低线条与路面的最小垂直间距。表16.2.4-2架空电力线距地面的最小垂直距离(m)地区线路电压(kV)配电线送电线<11~103560~110154~220330居民区6.06.57.07.07.58.5非居民区5.05.56.06.06.57.5

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3.2.1人行道路的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应符合表3.2.1的规定。表3.2.1人行道路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序号设施类别设计要求1缘石坡道人行道在交叉路口、街坊路口、单位出口、广场入口、人行横道及桥梁、隧道、立体交叉等路口应设缘石坡道。2坡道与梯道城市主要道路、建筑物和居住区的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应设轮椅坡道和安全梯道;在坡道和梯道两侧应设扶手。城市中心地区可设垂直升降梯取代轮椅坡道。3盲道1.城市中心区道路、广场、步行街、商业街、桥梁、隧道、立体交叉及主要建筑物地段的人行道应设盲道。2.人行天桥、人行地道、人行横道及主要公交车站应设提示盲道。4人行横道1.人行横道的安全岛应能使轮椅通行。2.城市主要道路的人行横道宜设过街音响信号。5标志1.在城市广场、步行街、商业街、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等无障碍设施的位置,应设国际通用无障碍标志牌。2.城市主要地段的道路和建筑物宜设盲文位置图。4.1.2单面坡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面坡缘石坡道可采用方形、长方形或扇形;2方形、长方形单面坡缘石坡道应与人行道的宽度相对应(图4.1.2-1,图4.1.2-2,图4.1.2-3);3扇形单面坡缘石坡道下口宽度不应小于1.50m(图4.1.2-4);4设在道路转角处单面坡缘石坡道上口宽度不宜小于2.00m(图4.1.2-5)。5单面坡缘石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20。图4.1.2-1交叉路口单面坡缘石坡道图4.1.2-2街坊路口单面坡缘石坡道图4.1.2-3人行横道单面坡缘石坡道图4.1.2-4扇形单面坡缘石坡道图4.1.2-5转角处单面直线坡缘石坡道4.2.1盲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人行道设置的盲道位置和走向,应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施位置;2指引残疾者向前行走的盲道应为条形的行进盲道(图4.2.1-1);在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及拐弯处应设圆点形的提示盲道(图4.2.1-2)。图4.2.1-1行进盲道图4.2.1-2提示盲道3盲道表面触感部分以下的厚度应与人行道砖一道(图4.2.1-3);4盲道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图4.2.1-3人行道砖与盲道砖的连接1-人行道砖;2-盲道砖的触感部分凸出表面5盲道宜避开井盖铺设;6盲道的颜色宜为中黄色。4.3.1城市主要道路和居住区的公交车站,应设提示盲道和盲文站牌。4.4.10人行天桥下面的三角空间区,在2m高度以下应安装防护栅栏,并应在结构边缘外设宽0.30~0.60m提示盲道(图4.4.10-1,图4.4.10-2)。

图4.4.10-1人行天桥防护栅栏图4.4.10-2人行天桥防护提示盲道5.1.1办公、科研建筑进行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应符合表5.1.1的规定。表5.1.1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建筑类别设计部位办公、科研建筑·各级政府办公建筑·各级司法部门建筑·企、事业办公建筑·各类科研建筑·其他招商、办公、社区服务建筑1.建筑基地(人行通路、停车车位)2.建筑入口、入口平台及门3.水平与垂直交通4.接待用房(一般接待室、贵宾接待室)5.公共用房(会议室、报告厅、审判厅等)6.公共厕所7.服务台、公共电话、饮水器等相应设施注:县级及县级以上的政府机关与司法部门,必须设无障碍专用厕所。5.1.2商业、服务建筑进行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应符合表5.1.2的规定。表5.1.2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建筑类别设计部位商业建筑·百货商店、综合商场建筑·自选超市、菜市场类建筑·餐馆、饮食店、食品店建筑1.建筑入口及门2.水平与垂直交通3.普通营业区、自选营业区4.饮食厅、游乐用房5.顾客休息与服务用房6.公共厕所、公共浴室7.宾馆、饭店、招待所的公共部分与客房部分8.总服务台、业务台、取款机、查询台、结算通道、公用电话、饮水器、停车车位等相应设施服务建筑·金融、邮电建筑·招待所、培训中心建筑·宾馆、饭店、旅馆·洗浴、美容美发建筑·殡仪馆建筑等注:1商业与服务建筑的入口宜设无障碍入口。2设有公共厕所的大型商业与服务建筑,必须无障碍专用厕所。3有楼层的大型商业与服务建筑应设无障碍电梯。5.1.3文化、纪念建筑进行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应符合表5.1.3的规定。表5.1.3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建筑类别设计部位文化建筑·文化馆建筑·图书馆建筑·科技馆建筑·博物馆、展览馆建筑·档案馆建筑等1.建筑基地(庭院、人行通路、停车车位)2.建筑入口、入口平台及门3.水平与垂直交通4.接待室、休息室、信息及查询服务5.出纳、目录厅、阅览室、阅读室6.展览厅、报告厅、陈列室、视听室等7.公共厕所8.售票处、总服务台、公共电话、饮水器等相应设施纪念性建筑·纪念馆·纪念塔·纪念碑·纪念物等注:1设有公共厕所的大型文化与纪念建筑,必须设无障碍专用厕所。2有楼层的大型文化与纪念建筑应设无障碍电梯。

5.1.4观演、体育建筑进行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应符合5.1.4的规定。表5.1.4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建筑类别设计部位观演建筑·剧场、剧院建筑·电影院建筑·音乐厅建筑·礼堂、会议中心建筑1.建筑基地(人行通路、停车车位)2.建筑入口、入口平台及门3.水平与垂直交通4.前厅、休息厅、观众席5.主席台、贵宾休息室6.舞台、后台、排练房、化妆室7.训练场地、比赛场地8.观众厕所9.演员、运动员厕所与浴室10.售票处、公共电话、饮水器等相应设施体育建筑·体育场、体育馆建筑·游泳馆建筑·溜冰馆、溜冰场建筑·健身房(风雨操场)注:1观演与体育建筑的观众席、听众席和主席台,必须设轮椅席位。2大型观演与体育建筑的观众厕所和贵宾室,必须设无障碍专用厕所。5.1.5交通、医疗建筑进行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应符合表5.1.5的规定。表5.1.5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建筑类别设计部位交通建筑·空港航站楼建筑·铁路旅客客运站建筑·汽车客运站建筑·地铁客运站建筑·港口客运站建筑1.站前广场、人行通路、庭院、停车车位2.建筑入口及门3.水平与垂直交通4.售票,联检通道,旅客候机、车、船厅及中转区5.行李托运、提取、寄存及商业服务区6.登机桥、天桥、地道、站台、引桥及旅客到达区7.门诊用房、急诊用房、住院病房、疗养用房8.放射、检验及功能检查用房、理疗用房等9.公共厕所10.服务台、挂号、取药公共电话、饮水器及查询台等医疗建筑·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建筑·疗养院建筑·康复中心建筑·急救中心建筑·其他医疗、休养建筑注:1交通与医疗建筑的入口应设无障碍入口。2交通与医疗建筑必须设无障碍专用厕所。3有楼层的交通与医疗建筑应设无障碍电梯。5.1.6学校、园林建筑进行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应符合表5.1.6的规定。表5.1.6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建筑类别设计部位学校建筑·高等院校·专业学校·职业高中与中、小学及托幼建筑·培智学校·聋哑学校·盲人学校1.建筑基地(人行通路、停车车位)2.建筑入口、入口平台及门3.水平与垂直交通4.普通教室、合班教室、电教室5.实验室、图书阅览室6.自然、史地、美术、书法、音乐教室7.风雨操场、游泳馆8.观展区、表演区、儿童活动区9.室内外公共厕所10.售票处、服务台、公共电话、饮水器等相应设施园林建筑·城市广场·城市公园·街心花园·动物园、植物园·海洋馆·游乐园与旅游景点注:大型园林建筑及主要旅游地段必须设无障碍专用厕所。5.2.1高层、中高层住宅及公寓建筑进行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应符合表5.2.1的规定。表5.2.1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建筑类别设计部位·高层住宅·中高层住宅·高层公寓·中高层公寓1.建筑入口2.入口平台3.候梯厅4.电梯轿厢5.公共走道6.无障碍住房注:高层、中高层住宅及公寓建筑,每50套住房宜设两套符合乘轮椅者居住的无障碍住房套型。6.1.1居住区道路进行无障碍设计应包括以下范围:1居住区路的人行道(居住区级);2小区路的人行道(小区级);3组团路的人行道(组团级);4宅间小路的人行道。6.2.1居住区公共绿地进行无障碍设计应包括以下范围:1居住区公园(居住区级);2小游园(小区级);3组团绿地(组团级);4儿童活动场。7.1.2公共建筑与高层、中高层居住建筑入口设台阶时,必须设轮椅坡道和扶手。7.1.3建筑入口轮椅通行平台最小宽度应符合表7.1.3的规定。表7.1.3入口平台宽度建筑类别入口平台最小宽度(m)1.大、中型公共建筑≥2.002.小型公共建筑≥1.503.中、高层建筑、公寓建筑≥2.004.多、低层无障碍住宅、公寓建筑≥1.505.无障碍宿舍建筑≥1.507.2.5坡道在不同坡度的情况下,坡道高度和水平长度应符合表7.2.5的规定(图7.2.5)。图7.2.51:12坡道高度和水平长度表7.2.5不同坡度高度和水平长度坡度1:201:161:121:101:8最大高度(m)1.501.000.750.600.35水平长度(m)30.0016.009.006.002.807.3.1乘轮椅者通行的走道和通路最小宽度应符合表7.3.1的规定(图7.3.1)。表7.3.1轮椅通行最小宽度建筑类别最小宽度(m)1.大型公共建筑走道≥1.802.中小型公共建筑走道≥1.503.检票口、结算口轮椅通道≥0.904.居住建筑走廊≥1.205.建筑基地人行通路≥1.507.4.1供残疾人使用的门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自动门,也可采用推拉门、折叠门或平开门,不应采用力度大的弹簧门;2在旋转门一侧应另设残疾人使用的门;3轮椅通行门的净宽应符合表7.4.1的规定。表7.4.1门的净宽建筑类别最小宽度(m)1.自动门≥1.002.推拉门、折叠门≥0.803.平开门≥0.804.弹簧门(小力度)≥0.804乘轮椅者开启的推拉门和平开门,在门把手一侧的墙面,应留有不小于0.5m的墙面宽度(图7.4.1-1);5乘轮椅者开启的门扇,应安装视线观察玻璃、横执把手和关门拉手,在门扇的下方应安装高0.35m的护门板(图7.4.1-2);6门扇在一只手操纵下应易于开启,门槛高度及门内外地面高差不应大于15mm,并应以斜面过渡。图7.4.1-1门把手一侧墙面宽度(mm)图7.4.1-2门扇关门拉手7.7.1在公共建筑中配备电梯时,必须设无障碍电梯。7.8.1公共厕所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应符合表7.8.1的规定。表7.8.1公共厕所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设施类别设计要求入口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1节的有关规定。门扇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4节的有关规定。通道地面应防滑和不积水,宽度不应小于1.50m。洗手盆1.距洗手盆两侧和前缘50mm应设安全抓杆。2.洗手盆前应有1.10m×0.80m乘轮椅者使用面积。男厕所1.小便器两侧和上方,应设宽0.60~0.70m、高1.20m的安全抓杆(图7.8.1-1)。2.小便器下口距地面不应大于0.50m(图7.8.1-2)。无障碍厕位1.男、女公共厕所应各设一个无障碍隔间厕位。2.新建无障碍厕位面积不应小于1.80m×1.40m(图7.8.1-3)。3.改建无障碍厕位面积不应小于2.00m×1.00m(图7.8.1-4)4.厕位门扇向外开启后,入口净宽不应小于0.80m,门扇内侧应设关门拉手。5.坐便器高0.45m,两侧应设高0.70m水平抓杆,在墙面一侧应设高1.40m的垂直抓杆(图7.8.1-5)。安全抓杆1.安全抓杆直径应为30~40mm。2.安全抓杆内侧应距墙面40mm。3.抓杆应安装坚固。图7.8.1-1落地式小便器安全抓杆图7.8.1-2悬壁式小便器安全抓杆图7.8.1-3新建无障碍厕位图7.8.1-4改建无障碍厕位图7.8.1-5坐便器两侧固定式安全抓杆7.8.2专用厕所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应符合表7.8.2的规定(图7.8.2)。表7.8.2专用厕所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设施类别设计要求设置位置政府机关和大型公共建筑及城市的主要地段,应设无障碍专用厕所。入口应符合无规范第7章第1节的有关规定。门扇1.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4节的有关规定。2.应采用门外可紧急开启的门插销。面积≥2.00m×2.00m(图7.8.2)坐便器坐便器高应为0.45m,两侧应设高0.70m水平抓杆,在墙面一侧应加设高1.40m的垂直抓杆。洗手盆两侧和前缘50mm处应设置安全抓杆。放物台长、宽、高为0.80m×0.50m×0.60m,台面宜设木制品或革制品。挂衣钩可设高1.20m的挂衣钩。呼叫按钮距地面高0.40~0.50m处应设求助呼叫按钮。安全抓杆符合本规范第7.8.1条的有关规定。图7.8.2专用厕所(2.00m×2.00m)

7.9.1设有观众席和听众席的公共建筑,应设轮椅席位。7.10.1设有客房的公共建筑应设无障碍客房,其设施与设计要求应符合表7.10.1的规定。表7.8.2专用厕所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类别设计要求客房位置1.应便于到达、疏散和进出方便。2.餐厅、购物和康乐等设施的公共通道应方便轮椅到达。客房数量(标准间)1.100间以下,应设1~2间无障碍客房。2.100-400间,应设2~4间无障碍客房。3.400间以上,应设3间以上无障碍客房。客房内过道1.出口及床前过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50m(图7.10.1)。2.床间距离不应小于1.20m。客房门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4节有关规定。卫生间1.门扇向外开启,净宽不应小于0.80m。2.轮椅回转直径不应小于1.50m。3.浴盆、坐便器、洗面盆及安全抓杆等应符合本规范第7章第8节的有关规定。电器与家具1.位置和高度应方便乘轮椅者近和使用。2.床、坐便器、浴盆高度应为0.45m。3.客房及卫生间应设求助呼叫按钮。图7.10.1无障碍客房

6、《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与设计规程》DGJ08-96-20013.0.6平面交叉口进口道车道及渠化设计:2应根据交通的流量、流向及相交道路类别确定进口道车道数、划分车道功能,并作渠化设计。3.0.10新建平面交叉口的规划不得出现超过四个进口道的多路交叉口、畸形交叉口;斜交交叉口的交角不得小于45°;II级支路以下的道路不应与城市主干路相交。4.0.4平面交叉口转角处规划红线应做成圆曲线或切角斜线、并须满足视距三角形要求。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高出道路平面标高1.2m的视线障碍物。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见图4.0.4-1及图4.0.4-2。图4.0.4-1十字形平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

图4.0.4-2畸形平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4.0.8新建平面交叉口进出道规划红线的宽度增加值及展宽长度须根据表4.0.8确定。表4.0.8新建平面交叉口进口道规划红线宽度增加值和展宽长度相交道路交叉口规划红线宽度增加值(m)进口道规划红线长度(m)展宽段长度(m)展宽渐变段长度(m)主干路次干路支路I主干路次干路支路I主干路次干路支路I主-主交叉口10~15--80~120--30~50--主-次交叉口5~105~10-70~10050~70-20~4020~40-主-支交叉口3~5-3~550~70-30~4015~30-15~30次-次交叉口-5~1050~7015~30主-支交叉口-3~53~5-40~6030~40-15~3015~30支-支交叉口3~520~4015~30注:1相邻两交叉口之间展宽段和展宽渐变段长度之和接近或超过两交叉口的距离时,应将本路段作一体化展宽;2跨河桥梁两侧亦应作相应展宽,展宽段和展宽渐变段长度,按道路类别执行。4.0.9平面交叉口出口道规划红线应增宽3m,增宽长度视道路等级取60~80m,渐变段为30~50m,干路取上限,支路取下限。当相邻两交叉口之间展宽段和展宽渐变段长度之和接近和超过两交叉口的距离时,应将本路段作一体化展宽。4.0.13地面公交终点站的规划和设置:1新建平面交叉口,进出口道为主、次干路的交叉口范围内,不得规划、设置公交终点站;5.3.5进口道长度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原则:2无交通流量数据时,新、改建交叉口进口道长度应按本规程表4.0.8设计。5.3.6交叉口出口道设计应尊循以下原则:1新建及改建交叉口的出口道车道数应与上游各进口道同一信号相位流入的最大进口车道数相匹配,并按出口道总宽展宽;出口道每一车道宽不应小于3.5m;治理性交叉口,条件受限制时,出口车道数只可比上游进口道的直行车道数少一条,治理性交叉口出口道每一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25m;2出口道为干路,相邻进口道有右转专用车道时,出口道必须设置展宽段;4出口道的总长度由出口道展宽段和展宽渐变段组成。出口道展宽段长度由缘石转弯曲线的端点向下游方向计算,不设公交停靠站时,长度为60~80m;设置停靠站时,再加上公交停靠站所需长度,并须满足视距三角形的要求。出口道展宽渐变段长度应按式(5.3.6)计算: (5.3.6)条件受限制时,不应小于30m。5.4.2新建交叉口,公交停靠站必须布置在交叉口的下游。5.6.1行人过街横道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2进出口道机动车道达6条时,应在中间设置行人安全岛;新建交叉口岛宽应大于2.0m,改建、治理交叉口应大于1.0m;图5.6.1-2Y形交叉口行人横道设置示意6.1.3交叉口绿化设计不得影响交通安全与通畅;交叉口范围内以及机非分隔带、中央分隔带的绿化不得影响视距三角形;绿化布置不得影响行人过街;行道树的树干及枝叶不得侵入道路界限,不得遮挡驾驶员对交通信号灯与交通标志的视线。6.3.1平面交叉口应采用交通岛、路面标线及交通流向标志作渠化设计;行人安全岛上应按行人横道线宽度铺设人行道铺面。

7、《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技术规程》DBJ08-39-941.2.2设施设置必须以交通组织方案为依据,应考虑道路状况、交通状况、道路周围环境状况、行人和车辆驾驶员的心理状况。1.2.3设施设置除了考虑新建、改建道路工程范围内交通管理需要外,还必须考虑相连、相交道路交通管理的需要。

8、《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1.0.4设计活载分为两个等级,即城-A级和城-B级。3.1.1城市桥梁设计荷载可分为: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和偶然荷载三类。3.1.2主要为承受某种其他可变荷载而设置的构件,计算其所承受的荷载时,应作为基本可变荷载。3.2.1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根据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选择下列荷载组合:3.2.1.1组合I:一种或几种基本可变荷载与一种或几种永久荷载相结合;3.2.1.2组合II:一种或几种基本可变荷载和一种或几种永久荷载叠加后与一种或几种其他可变荷载相组合;当设计弯桥并采用离心力与制动力组合时,制动力应按70%计算;3.2.1.3组合III:一种或几种基本可变荷载和一种或几种永久荷载叠加后与偶然荷载中的船只或漂流物撞击力相结合;3.2.1.4组合IV:桥梁在进行施工阶段的验算时,根据可能出现的结构重力、脚手架、材料机具、人群、风力以及拱桥的单向推力等施工荷载进行组合;当桥梁构件在施工吊装时或运输时所产生的冲击力,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和设计经验,计入构件的动力系数;3.2.1.5组合V:结构重力、预加力、土重及土侧压力,其中的一种或几种与地震力相结合。3.2.2不同时参与组合的其他可变荷载应符合表3.2.2的规定。表3.2.2不同时参与组合的其他可变荷载荷载名称不与该荷载同时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汽车制动力流水压力、冰压力、支座摩阻力流水压力汽车制动力、冰压力冰压力汽车制动力、流水压力支座摩阻力汽车制动力3.2.3当桥梁采用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的荷载组合,采用不同的荷载分项系数,分别验算变形、裂缝宽度、施工阶段的应力及预应力状态。其荷载组合及荷载安全系数的采用,均应符合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3.2.4对钢木结构构件仍按容许应力进行设计。其荷载组合,材料容许应力取值应符合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4.1.2汽车荷载可分为车辆荷载和车道荷载。桥梁的横隔梁、行车道板、桥台或挡土墙后土压力的计算应采用车辆荷载。桥梁的主梁、主拱和主桁架等的计算应采用车道荷载。当桥面车行道内有轻轨车辆混合运行时,尚应按有关轻轨荷载规定进行验算,并取其最不利者进行设计。当进行桥梁结构计算时不得将车辆荷载和车道荷载的作用叠加。4.1.3城-A级车辆荷载和城-B级车辆荷载的标准载重汽车应符合下列规定:4.1.3.1城-A级标准载重汽车应采用五轴式货车加载,总重700kN,前后轴距为18.0m,行车限界横向宽度为3.0m(图4.1.3-1)。车轴编号12345轴重(kN)60140140200160轮重(kN)30707010080总重(70kN)图4.1.3-1城-A级标准车辆纵、平面布置4.1.3.2城-B级标准载重汽车应采用三轴式货车加载,总重300kN,前后轴为4.8m,行车限界横向宽度为3.0m(图4.1.3-2);车轴编号123轴重(kN)60120120轮重(kN)306060总重(300kN)图4.1.3-2城-B级标准车辆纵、平面布置4.1.3.3城-A级和城-B级标准载重汽车的横断面尺寸相同,其横桥向布置应符合图4.1.3-3的规定。图4.1.3-3车辆荷载横桥向布置4.1.4城-A级车道荷载和城-B级车道荷载应按均布荷载加一个集中荷载计算。计算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4.1.9人群荷载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4.1.9.1城市桥梁的人群荷载:(1)人行道板(局部构件)的人群荷载应按5kPa的均布荷载或1.5kN的竖向集中力分别计算。4.1.9.4计算桥上人行道栏杆时,作用在栏杆扶手上的活载:竖向荷载采用1.2kN/m;水平向外荷载采用1.0kN/m。两者应分别考虑,不得同时作用。作用在栏杆立柱柱顶的水平推力应为1.0kN/m。防撞栏杆应采用80kN横向集中力进行验算。作用点应在防撞栏杆板的中心。

9、《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4.4.1新建桥梁的桥面净空限界应符合图4.4.1的要求。(1)快速路桥可按图4.4.1-2(b)或图4.4.1-4(b)布置。快速道中间分车带Wsm,在特大桥和大桥中,可用划线代替。但快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快车道和人行道之间必须设置分隔带或分隔栏栅,必须时还应改设防护栏。图中设施带宽度Wf的数仅视具体需要而定。(2)主干路桥可按图4.4.1-4布置,中间分车带Wsm也可用划线代替,也可按4.4.1-3布置。(3)次干路桥可按图4.4.1-1、图4.4.1-3(a)或图4.4.1-2(a)布置,中间分车带Wsm可用划线代替。(4)支路桥可按图4.4.1-1布置。(5)对特大桥和大桥,除快速路桥外,凡符合本准则5.0.5规定的,车道布置可参照图4.4.1-1或图4.4.1-2布置,中间分车带Wsm可用划线代替。图4.4.1-1无中间分隔带的净空限界图4.4.1-2有一个中间分隔带的净空限界(二幅)图4.4.1-3有一个中间分隔带的净空限界(二幅)图4.4.1-4有三个或五个分隔带的净空限界(四幅)图4.4.1桥面净空限界机动车道净高H按行车要求不得小于4.5m,行驶电车时可采用5m。非机动车道净高h可取3.5m。人行道净高宜不小于2.5m。图中:Wa-路侧带宽度(m);Wb-非机动车车行道宽度(m);Wc-机动车车行道宽度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车行道宽度(m);Wdb-两侧分隔带宽度(m);Wdm-中间分隔带宽度(m);Wf-设施带宽度(m);Wl-侧向净宽(m);Wmb-非机动车道路缘带宽度(m);Wmc-机动车道路缘带宽度(m);Wp-人行道宽度(m);Wpb-非机动车道路面宽度(m);Wpc-机动车道路面宽度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路面宽度(m);Wsh-两侧分车带宽度(m);Wsc-机动车车行道安全带宽度(m);Wsm-中间分车带宽度(m);H-机动车道净高(m);h-非机动车道净高(m)。5.0.5特大桥、大桥所处路段具有下列条件之一时,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可按混合行驶考虑:(1)每一车道平均交通量少于300辆/h(当量小客车);(2)同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高峰小时流量不在同一时间;(3)双向的交通流量高峰不在同一时间;(4)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在同一时间交通量相差较大;(5)机动车设计行车速度小于30km/h;(6)设计的两端连接的车道本身是混合车道。其宽度应按现行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有关规定计算。

10、《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2.3.1天桥桥下净高应符合下列规定:2.3.1.1天桥桥下为机动车道时,最小净高为4.5m,行驶电车时,最小净高为5.0m。2.3.1.3天桥桥下为非机动车道时,最小净高为3.5m,如有从道路两侧的建筑物内驶出的普通汽车需经桥下非机动车道通行时,其最小净高为4.0m。2.3.1.4天桥、梯道或坡道下面为人行道时,净高为2.5m,最小净高为2.3m。2.3.1.5考虑维修或改建道路可能提高路面标高时,其净高应适当提高。2.3.2地道的最小净高应符合下列规定:2.3.2.1地道通道的最小净高为2.5m。2.3.2.2地道梯道踏步中间位置的最小垂直净高为2.4m,坡道的最小垂直净高为2.5m,极限为2.2m。2.3.3天桥桥面净高应符合下列规定:2.3.3.1最小净高为2.5m。2.3.3.2各级架空电缆与天桥、梯(坡)道面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表2.3.3规定。3.1.11栏杆水平推力水平荷载为2.5kN/m,竖向荷载为1.2kN/m,不与其他活载迭加。

1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4.0.3禁入栅栏设置条件4.0.3.1设置范围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段两侧公路用地边界处;2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停车场、公共汽车停靠站等设施的周围;3不设置收费站的互通式立体交叉,根据需要自匝道与被交公路相交处起向被交公路方向延伸适当长度;4一级公路设置平面交叉处,应处交叉口向被交公路方向延伸适当长度;5公路保留用地的边界线;6其它有特殊要求的区段。6.6.1公路建筑限界是为了保证公路上各种车辆的正常运行与安全,在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范围。在公路横断面设计中,公路标志、护栏、照明灯柱、电杆、行道树以及跨线桥的桥台、桥墩等的任何部分不得侵入公路建筑限界之内。6.6.2各级公路的建筑限界规定如图66..2。6.7.2公路用地范围6.7.2.1新建公路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无排水沟时为路堤或护坡道坡脚)以外,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无截水沟为坡顶)以外不少于1m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在有条件地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少于3m,汽车专用二级公路、二级公路不少于2m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图6.6.2各级公路建筑限界(尺寸单位:m)图中W-行车道宽度;L1-左侧硬路肩宽度;L2-右侧硬路肩或紧急停车带宽度;-侧向宽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侧向宽度为硬路肩宽度(L1、L2);其它各级公路的侧向宽度为路肩宽度减去0.25m;C-当计算行车速度等于或大于100km/h时为0.5m,小于100km/h时为0.25m;S1-左侧路缘带宽度;S2-右侧路级带宽度;M1-中间带宽度;M2-中央分隔带或交通岛宽度;E-建筑限界顶角宽度,当L≤1m时,E=L;当L>1m时,E=1m;G-设置路上设施的宽度;F-人行道、自行车道宽度;H-净空高度,见本规范6.6.4条的规定。注:①桥梁、隧道设置的人行道宽度大于侧向宽度时,建筑限界应包括所增加的宽度;②人行道、自行车道与行车道分开设置时,其净高一般为2.5m。6.7.3公路用地范围内的建筑物规定公路用地范围内,不得修建非路用建筑物,如开挖渠道,埋设管道、电缆、电杆及其它设施。7.5.1当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时,应在曲线上设置超高。7.9.1各级公路的每一条车道均应保证有大于规定的停车视距。8.1.2沿河及受水浸淹的路线,路基设计标高一般应高出规定洪水频率计算水位0.5m以上。沿水库上游岸边的路线,路基设计标高应考虑水库水位升高后地下水位壅升,以及水库淤积后壅水曲线抬高及浪高的影响;在寒冷地区还应考虑冰塞壅水对水位增高的影响。大、中桥桥头引道(在洪水泛滥范围内)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应高于该桥设计洪水位(并包括壅水和浪高)至少0.5m;小桥涵附近的路基设计标高应高于桥(涵)前壅水水位至少0.5m(不计浪高)。9.5.2隧道洞口连接线与隧道线形的配合9.5.2.5凡上、下行分离的隧道洞口两端,应选择适当位置在洞口连接线间设置出口和联络线,供转向和抢险救灾用。11.4.5主要公路上跨时设计要点11.4.5.2当桥下的公路中间带设中墩时,其两侧应设防撞护栏,并不得侵入公路建筑限界。桥下为双车道公路时,不得在行车道中间设置桥墩。

13、《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3.1.4勘察评价准则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评价,应对路线走廊、桥位、隧址等工程地质条件做出论证。并结合全线工程地质特征,做出总体评价。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评价的内容主要有稳定性、经济性、适宜性等,同时还应注意对公路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的评价。5.2.2路线初勘1工程地质选线1)选择路线方案,应十分重视工程地质条件。当区域稳定条件差,有不良地质现象和特殊性岩土存在,山体或基底有可能失稳时,尤应衡量地质条件对工程稳定、施工条件和安全及营运养护的长期影响,合理选定路线方案。5.2.3路基初勘4深路堑1)勘察重点(1)对于初拟的路堑边坡高度大于或等于20m者,或边坡高度虽小于20m,但需要特殊处理,均应对开挖边坡的土层、岩层及沿软弱结构面滑动的稳定性进行调查。5.3桥位初勘5.3.2勘察要求1应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意见,在工程可行性研究地质勘察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初勘。对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特大桥和大桥,必要时,增加技术设计阶段勘察(技勘),对初勘作进一步补充勘察工作。3初勘阶段,应对各桥位方案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并对建桥适宜性和稳定性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结论性评价。5.4隧道初勘5.4.6初勘要求1应在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检验或复查隧道位置的最佳方案。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绘、勘察,对隧道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作出正确评价和地质论证。4要求分段确定隧道通过地段的围岩类别,为隧道的初步设计提供必要的地质资料。6.2.2路基详勘4深路堑1)勘察重点(1)对已确定存在开挖边坡稳定问题路段的设计方案,应查明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可能滑坍影响范围。(2)对可能滑坍的边坡土体和岩体的结构面的测试,应掌握设计所需的各种物理力学指标,重点是抗剪、抗滑指标。2)调查与测绘(3)综合调绘资料,核定控制横断面位置及数量,一般应每100m设1个。根据地层变化和边坡高度可以加密到50m或放宽到200m设1个,或每个工段不少于2个。3)勘探每一个控制横断面上至少应设1个钻探孔,或每个工段至少应设2个钻孔,辅以触探、挖探、简便钻探等在内。每个控制横断面上应不少于3个勘探点。6.3桥位详勘6.3.1勘察重点1查明桥位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及工程地质特性。3测试岩土的物理力学、化学特性,提供地基的基本承载力、桩壁摩阻力、钻孔桩极限摩阻力,作出定量评价。5对地质复杂的桥基或特大的塔墩、锚锭基础应采用综合勘探,并根据设计需要,可现场鉴定岩土地基特性以补充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不足。6.4隧道详勘6.4.1详勘要求2要求对隧道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作出详细的评价。3根据控制隧道围岩稳定的各项因素,分段确定隧道围岩类别。

14、《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JTJ005-961.0.6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经过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保护区、经济林带、大中城市的二级汽车专用公路,以及有特殊意义的公路,应编制《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和《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3.4.3评价内容:施工期污水、生活服务区污水和洗车污水,不得排入《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所规定的I、II类水域。排入其它水域时,必须符合相应的水质标准,不符合时要进行水质处理。

15、《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006-981.0.3本规范适用于新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有特殊要求的公路工程项目环境保护设计。1.0.5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必须做好环境保护设计。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初步设计阶段应针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中的环境保护评价意见,拟定环境保护总体设计方案并进行论证;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应根据审定意见作出环境保护工程设计。4.3.3不得占用居民集中地区的饮用水体;当路基边缘距饮用水体小于100m、距养殖水体小于20m时,应采取绿化带或者其它隔离防护措施。5.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