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政府微信公众平台建设运营解决方案_第1页
互联网+政府微信公众平台建设运营解决方案_第2页
互联网+政府微信公众平台建设运营解决方案_第3页
互联网+政府微信公众平台建设运营解决方案_第4页
互联网+政府微信公众平台建设运营解决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互联网+政府微信公众平台建设运行处理方案TOC\o"1-3"\h\u168191、项目背景与可行性分析 3218721.1、项目背景 3176741.1.1、政府信息化总体情况 3184881.1.2、微信公众平台 444631.1.3、微信网站比电脑版网站更有优势 590791.2、政务微信使用现实状况分析 6129331.3、政府微信网站建设可行性分析 8192891.3.1、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 9119261.3.2、是紧跟微信发展新形势需要 10155171.3.3、具备网站构架基础 10267521.3.4、可提升政府公信力 10111061.4、政府微信网站价值分析 11301561.5、政府微信网站对政府工作益处 12269521.5.1、有利于政府抢占舆论阵地 12130171.5.2、有利于提升政务信息辐射力 13218971.5.3、提升政务信息传送有效性 13279031.5.4、参加熟人圈更多 13284152、项目建设目标 14314992.1、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化 1579832.2、促进政府职能服务化 1578332.3、实现便民服务便捷化 1543、项目建设意义 1674253.1、开阔传输渠道、传递权威声音 1759883.2、树立政府、扩大区域影响 17135623.3、促进政务公开、提升工作效率 17171323.4、倾听群众声音、了解群众需求 18322963.5、引导网络舆论、化解社会矛盾 1845243.6、处理诉求路径、提升服务质量 18271734、项目建设关键点 19162834.1、稳定、安全系统架构 1968564.2、灵活、方便可扩展性设计 19199714.3、综合多媒体信息技术伎俩应用 1981214.4、政务信息与民生服务资源整合 20315684.4.1、应用系统整合,实现交流与协作 20321484.4.2、信息资源整合,实现共享与互通 20251204.4.3、外部资源整合,实现集中与利用 20130924.5、加大安全建设力度,确保信息安全性 20169164.6、集中突出当地政府形象特点 21218885、功效建设 21184235.1、栏目模块 23251075.1.1、新闻动态 2461865.1.2、政务公开 2576345.1.3、特色服务 26136975.2、技术应用 27212925.2.1、UI设计 27286585.2.2、UI设计遵照标准 2831965.3、后台管理系统及其优势 2986395.3.1、整合式管理系统 2958885.3.2、技术优势表现 31304775.3.3、各模块后台管理功效说明 32150176、技术选型与性能指标 3369096.1、总体设计标准 33136276.2、技术选型 35160666.3、性能指标 36152547、推广方式 37210767.1、手机微信关注 3766867.2、工作人员内部宣传 37173127.3、海报宣传 3755397.4、领导名片加印二维码 381147.5、取得认证资格 38307687.6、媒体宣传 3862457.7、官方网站增加微信版块 38209067.8、政府活动宣传 3819508、费用计算 39292329、总结 39

1、项目背景与可行性分析1.1、项目背景1.1.1、政府信息化总体情况伴随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特是互联网技术普及与应用,推进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以及全方面信息共享已是大势所趋。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提出“深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升对虚拟社会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5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胡锦涛再次强调,要“完善信息网络服务管理,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党“十七大”汇报中提出,要“全方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面临新课题、新矛盾”,说明中央对信息化给予了高度重视。10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意见》公布,意见从平台建设、机制建设和保障方法方面提出要求。其中要求,各地域各部门应主动探索利用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及时公布各类权威政务信息,尤其是包括公众重大关切公共事件和政策法规方面信息,并充分利用新媒体互动功效,以及时、便捷方式与公众进行互动交流。同时还明确要求,加强政府信息上网公布工作,以数字化、图表、音频、视频等方式给予展现,使政府信息传输愈加可视、可读、可感,深入增强政府网站吸引力、亲和力。由上可见,中国政务信息化在信息化时代中是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着不少需要改进之处。现在,政府信息系统大多建立在独立封闭体系中,从而造成了信息服务落后、办公业务事务处理迟缓、信息和技术屏障等问题,这就需要一个无缝、协同技术形态,从而建立能够沟通、联动、兼容移动政务平台。1.1.2、微信公众平台微信是腾讯企业推出一款经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手机软件,具备零资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功效,也更灵活、智能,且节约资费。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企业在微信基础上新增功效模块,这一平台一大特点在手机订阅账号,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仅需经过自主“关注”“订阅”,信息就可直达用户手机桌面,更适合“一对一”精准传递消息。因为微信可发送语音、文字、表情、图片、视频等各种信息,表现形式活泼多样,为人们表示提供了多个方式。1.1.3、微信网站比电脑版网站更有优势微信网站就是基于微信可浏览网站,它能够方便与微信、微博等应用链接,是适应现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客户端对浏览体验与交互性能要求新一代网站。若将微信网站相比于电脑版网站二者进行比较,微信网站存在较大优势:(1)它是应移动互联网大环境而生,移动互联网为微信网站搭建了一个随时可供浏览大平台;(2)相对了电脑版网站,它省去了很多操作步骤,快节奏生活环境,人们更偏向与方便快捷体验,微信网站恰好适宜;(3)电脑版网页有功效,在手机、平板等手持终端一样都是能够实现,甚至优于电脑终端,省去了电脑网站购置空间、网站立案等过程,能够方便植入微信这么热门微工具;(4)微信网站完全适合手机、平板等手持终端,能够自动识别客户屏幕大小,精简网站内容,页面资源非常小,加载速度非常快,能够和微信公共平台完美结合。由此可见,微信网站作为一个充满活力互动平台,一旦作用于政务微信,就会冲着切实处理问题方向去发展与完善。开通这么政务平台,有利于深入改进政府部门在民众心目中形象,拉近政府与民众之间距离。另外,微信经过社会化传输功效,能够实现用户在线求援、咨询等功效,便民功效显著。总而言之,政府微信网站作为创新电子政务服务新模式,它必将会成为政府门户网站发展新方向。政府微信网站在手机和手持终端上应用,经过手机和智能终端等新载体为公众提供更加快服务,扩大了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拓展了政府服务渠道,为公众提供最有用、最快捷、最方便政府服务。这种能够放在口袋里门户网站,能够实现对政府门户网站真正随时、随地、随身访问,堪称公众随身携带政府服务手册。1.2、政务微信使用现实状况分析自8月微信公共帐号正式推出后,截至8月15日,全国政务微信数量已超出2600个。公安机关当年曾是政务微博“吃螃蟹者”,在政务微信上也没有落后。广东省肇庆市公安局继推出全国公安机关首个政务微博“平安肇庆”后,9月又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公安政务微信“平安肇庆”。随即,广州、江苏淮安、福建厦门等多地警方都推出了公安政务微信,公安政务微信成为亲密警民关系新“法宝”。3月11日,北京市公安局正式开通“平安北京”微信公共账号,成为首个经过腾讯微信认证省级公安机关官方微信。政务微信发展现实状况据了解,政务微信推出一年多来发展迅猛,现在总量已达3000多个,覆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尤其行政区。在政务微信推广使用过程中,交通、气象、纪检、司法、文化等多领域与时俱进,涌现出一大批政务微信标杆。在中央国家机关中除了“国务院公报”、“中国政府网”外,中国外交部开通“外交小灵通”、国家统计局开通“统计微讯”等也在日常政务服务中发挥了极大作用。在地方政务微信更是成遍地开花之势,如“厦门智能交通指挥中心”、“广东省博物馆”、“吉林气象”、“洞头纪律举报平台”、“守护梧村”、“南京公布”、“黄石法律援助”、“武汉交警”、“商丘公安局”、“罗湖法院”、“平安北京”等等,使网民能够利用微信在线求援、咨询、投诉等。“南海共青团”更是打出“率先以‘微博+微信’为双核强化团务信息化,探索睿智团务新模式”口号。伴随越来越多官方机构顺应时代时尚,入住微信平台,政务微信正悄然兴起,破土生芽。政务微信渐成网络问政新平台。政务微信:问政新平台1.3、政府微信网站建设可行性分析微信网站是由一个跨移动平台网站。系统要采取先进设计理念,业界领先技术来开发。使整个微信网站系统能够集中布署,确保了系统具备很好可维护性。微信网站访问速度快,能够自动识别客户端,智能选择最好浏览大小,使用户取得最好浏览体验;操作便捷,所具备一键分享等功效大大提升互动性;还能降低网页大小,让网页体积变得更小;易于链接微信、微博等推广平台,为微网站推广奠定基础。政府微信网站界面展示1.3.1、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需要近年来,伴随微信以不可阻挡之势快速发展,微信网站已成为新兴社会信息聚合平台,政务动态、政务互动均能聚集于此,形成有别于传统社会虚拟社会。政务微信网站开通,正是将政府在虚拟社会中缺席变为在场,有利于深入推进虚拟社会中政务公开、服务创新和良性互动,提长党政部门执行力和公信力,为营造健康良好网上舆论环境打下坚实基础。1.3.2、是紧跟微信发展新形势需要微信网站,名“微”力不微,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舆论原子弹”生产车间。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一系列重大公共舆论时间都是在微信网站首先得到公开,并继而形成轰动全国、猛烈冲击显示社会特级舆情时间已由“微信息”快速生成“大舆论”。作为社会化媒体经典代表,微信网站已经成为新兴社会信息聚合平台。政府微信网站开通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趋势和时尚。1.3.3、具备网站构架基础政府微信网站建立事架构在原有门户网站基础上,是利用云计算、移动互联、微门户技术,按移动门户展现标准,对现有门户网站框架、栏目、信息进行整合并同时导各类移动设备,同时还能够兼容IOS、android、WP等各大操作系统。1.3.4、可提升政府公信力开通政府微信网站,是及时准确公布当地新闻、政务公开、社会民生等相关信息,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妥善回应普通民众关切主要渠道;是展现政府在推进当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成晨主要窗口和平台;是掌握网上舆情动态、树立政府形象、提升政府执政能力和公信力主要伎俩。伴随当地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城市管理工作已包括到城市和市民生活方方面面,工作繁琐、点多面广。我国经济和社会事业不停发展,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城市功效和规模快速扩大,现有城市管理伎俩已显得相对滞后,并开始制约城市管理水平提升。主要包含“管理粗放、职责不清、信息滞后、处置被动”等。利用高科技伎俩、高效能方式管理城市,是未来城市管理必定趋势。微信网站出现恰恰能够实现这种高效能方式来管理城市。1.4、政府微信网站价值分析自初,微信进入大众视野至今,经短短三年迅猛发展,微信用户已经突破6亿人,直逼拥有4亿用户新浪微博。微信是腾讯企业推出一款经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手机软件。用户能够经过微信与挚友进行形式上愈加丰富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联络。与传统短信沟通方式相比,微信具备零资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功效,也更灵活、智能,且节约资费。以“庐山地震”为例,地震造成当地通讯中止,微信成为信息流动主要媒介。许多用户就经过手机将自己地理位置、求援内容、现场照片等发给“庐山地震救助”等官方微信平台。然后,腾讯再经过“庐山地震救助”微博官号将求援信息对外公布。微信与微博平台间信息互通,使得微信成为灾区内外沟通主要纽带。有教授指出:“在通信资源稀缺下,充分发挥微信点对点信息达成、LBS手机定位、语音传送、查看附近人等功效,形成地震救援各步骤中主要拉力”。庐山地震救助微信平台界面展示1.5、政府微信网站对政府工作益处1.5.1、有利于政府抢占舆论阵地信息网络技术发展,更新了信息原有传输模式,分散化、多渠道传输成为一大趋势。整合信息资源,拓展传输空间和渠道,实现从单一媒介平台为主向立体化功效平台转型,促进政务信息不停外延,是接下来政府可能面临时代要求。进入,移动互联网成长带来内容、产品、圈子移动化,基于平台为媒介话语圈正走向多元化,政府信息公布将可能面临移动互联网趋势下全媒体环境挑战。政府主动进军微信,是做好全媒体战略布局尝试,有利于拓展网络问政深度与广度,使获取社情民意路径愈加多样,是扩大政府影响力,塑造政府“威信”,站稳舆论阵地主要保障。1.5.2、有利于提升政务信息辐射力现在,微信用户已达6亿,并继续保持快速增加。伴随微信深入联通用户手机通讯录、朋友网、QQ挚友(群)、位置社交(附近人)等人际关系圈,未来微信将可能成为用户最为主要“手中名片集装箱”“可移动信息中心”“有价值沟通工具”,并由此相互链接而形成无数个密集分布圈子网络。政府开通政务微信,对拓展新用户人群,提升政务信息受众面具备主动意义。1.5.3、提升政务信息传送有效性不一样于微博海量碎片化信息,政务微信信息公布具备用户导向精准性功效。这些信息必将比其余渠道更有个性,取得公众认同和网络舆论认可度也会更高。对培养一批优质用户塑造稳定用户,提升政府账号公信力具备促进作用。1.5.4、参加熟人圈更多在突发事件中,基于“优先关心身边人”人性特征,相关信息在熟人圈子之间传输将比在公共平台更为迅捷;同时,基于圈子本身相互“高信任感”,观点整合时间更短,将加速“态度同时”过渡到“行为协同”,并直接作用于现实施为。反过来也一样,哪怕政府信息投送只抵达某圈子某名组员,经过该组员二次转播,一样具备快速阻止不实信息传输与不良情绪蔓延正导向功效。在此过程中,政务微信及时介入,将有力防止微信用户转向第三方平台“求证”,赢得舆情控制关键时间。在微信这个具备较高互信熟人圈子,“影响了某名组员即能影响整个圈子”,具备较高高效益价值。当然,这对政务信息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2、项目建设目标建设政府微信网站以高安全与高可靠性为基础,为当地政府统一规划,量身打造出一套适合本身特点微网站,既要满足现有办公网络现实状况,也要迎合未来业务发展综合需求。并为当地政府建立完善安全机制,做到事前预警,事中防护,事后取证高安全性网络,对手机等手持终端上网用户行为做到可控可管,有据可查。建设政府微信网站将成为提升政府服务能力质飞跃,是政府充分把握互联网发展新趋势利用新网络技术伎俩、新网络终端,实现具备前瞻性发展创新。政府微信网站以提升服务社会公众水平为目标,以当代信息技术为伎俩,以面向业务需求、安全运行、稳定可靠、实用适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充分考虑系统安全性、可扩展性、先进性、易操作性等性能,建设优质高效政府微信网站。2.1、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化实现政府官网“政务之窗”中政务信息、新闻动态、通知公告、政府文件、政策解读、民生热点、便民提醒等相关讯息原文内容在政府微信网站公开。确保政务信息、新闻动态、民生热点、便民提醒等分类信息在前端页面栏目展示中能实现按目录类别进行展示。2.2、促进政府职能服务化应实现政府公众信息在手机、平板等手持终端上公布,所建立政府微信网站,能够准确明细地公开政府部门政务信息、政府文件、办事指南等。从而进行政务信息公开化、透明化,使普通民众及企业用户了解当地政府职能,经过公开哪个政府部站处理什么样详细问题,从而指导个人及企业循章办事。2.3、实现便民服务便捷化在基本实现首府要闻、区县动态、政务信息公开基础上,实现首府政府行政职能,让过去跑衙门办事车马劳顿变成现在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终端前轻松完成,不但改进了首府政府形象,提升了政府机办事效率,所设置“政民互动”专栏还为广大普通民众提供诉求路径以及行使民主监督权利提供便利条件。3、项目建设意义政府信息化不但能够实现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动态性数据科学管理,还能为政府领导宏观管理和科学决议提供灵敏、快捷服务;使政府部门掌握着大量有价值信息资源得以最大程度共享,发挥社会和经济效益,推进经济发展;引导新消费热点和经济增加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营造有利于信息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加速全区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信息化发展,提升全区综合实力;扩大对外宣传,招商引资,推进国际间经济技术合作和国内东西部合作与交流。政府微信网站建设意义3.1、开阔传输渠道、传递权威声音政府微信网站填补了传统政府网站、电视、电台公布政府信息时在即时性和再传输上不足。微信网站不但可经过手机实时接收,更可经过朋友圈分享进行数次再传输,具备大众媒体无可比拟快速便捷性,使政府公布信息在弹指之间传向千千万万普通民众,极大方便了广大民众在第一时间了解政府公开政务信息。3.2、树立政府、扩大区域影响政府微信网站经过其特有裂变式传输特征将政府影响力经过数次再传输呈几何倍数扩大。利用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公布功效,将现实中政府“搬”到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终端上,在拉近和普通民众距离过程中,深入提升政府透明度和公信力,树立政府良好形象,扩大政府社会影响力,成为党政机构进行形象展示、扩大政府影响力新窗口。3.3、促进政务公开、提升工作效率政府微信网站不但有利于促进政务公开,推进廉政建设,拓宽人民群众联络政府和参政议政渠道,亲密党、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络;有利于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增值,实现全社会共享,进而提升工作效率。3.4、倾听群众声音、了解群众需求政府微信网站不不过政务信息公布平台,更是政府与群众之间舆论沟通平台。“听”民声、“答”民疑、“解”民忧,政府经过微信网站采取普通民众“看得到、听得懂、能监督”方式回应关切、释疑解惑,了解民生、关注民意、处理民愿。从而主动拓展倾听民声信息渠道、建立服务于民便利路径。3.5、引导网络舆论、化解社会矛盾经过微信平台,政府能够在互动过程中实时了解信息公开之后详细效果怎样,社会影响怎样,群众关注焦点,从而寻找出工作中需要改进加强地方,最大程度地消除误解,降低甚至消除虚假信息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及时解答群众存在疑惑,加紧处理政策实施过程中产生矛盾和问题,引导网络舆论,促进社会共识,增强民众凝聚力。3.6、处理诉求路径、提升服务质量针对不一样政务部门需求,政府微信网站可经过后期技术开发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在线服务,将政府办事窗口“搬”到手机等手持终端上。普通民众只需要经过一台手机,即能够移动中完成过去需要在多地多个职能部门才能完成政务处理任务,还可依照自己需求偏好自由选择实用自己功效服务排在最方便位置,极大地提升了政府服务质量。4、项目建设关键点4.1、稳定、安全系统架构系统具备良好健壮性,能承受用户使用需求。系统应该采取分布式布署,静态网页公布模式,并建立快速容灾备份和恢复机制。4.2、灵活、方便可扩展性设计微网站建设具备阶段性特点,在应用中,即使维护人员不知道任何开发语言知识,只要会使用鼠标就能够生成栏目、公布信息。内容信息编辑也是采取了可视化设计,所以能够让用户更关注于内容本身,而不是在于内容公布和显示上。系统采取了内容与变现完全分离方式,依照需要,对微网站进行改版、增设专题、栏目、更换格调等,完全由网页设计人员在可视化环境中自由发挥,而不需要顾虑程序要求。4.3、综合多媒体信息技术伎俩应用传统文字内容管理已经无法满足人们需求,微网站基于图片和视频系统,愈加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政府微网站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等将以其强烈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得到人们更多青睐。4.4、政务信息与民生服务资源整合4.4.1、应用系统整合,实现交流与协作经过微信公众平台,信息公布系统、查询系统、展示系统、会员系统等不一样应用系统,为建立扁平化统一入口平台提供接口。4.4.2、信息资源整合,实现共享与互通处理信息资源分散性,实现政府官方网站与微网站之间协作共享,建立起内外网及不一样系统之间有效信息交换机制,实现一次公布多点应用。4.4.3、外部资源整合,实现集中与利用在门户微网站等信息建设应用中,应该考虑到信息与服务资源整合,为其提供或预留扩展性接口,这对于今后整体信息化建设具备主要作用。4.5、加大安全建设力度,确保信息安全性微信网站不但重视构建硬件防火墙等安全防护方法,在此基础上,愈加重视系统后台安全防护,主要形成以下三层防护能力:其一,微网站挂马防范:预防网马扫描与攻击;其二,用户信息保护能力:主要栏目身份判别,MYSQL注入攻击;其三,后台管理入口安全保护能力:后台管理入口安全检验与身份判别强度。4.6、集中突出当地政府形象特点微网站布局采取DIV+CSS技术,简练大方。设计以典雅视觉表现形式,简练明快色彩效果,平实亲和页面制作来设计微网站页面,重点突出“服务政务、服务民生”理念,并保持统一微网站设计格调;同时采取HTM5等网页效果使网页愈加生动。微网站在结构和版面设计规范化同时,还将重视栏目结构和层次逻辑性,利用色彩层次丰富,从而确保版面设计简练大方美观,所展示导航栏与二级栏目标页面均保持统一格调,并在局部处理上进行改变和调整。5、功效建设政府微信网站主要包括“新闻动态”、“政务公开”、“特色服务”三个导航栏。前端页面主要经过点击三个导航栏包含“政务信息”、“首府要闻”、“县区动态”、“图看首府”、“主要通告”、“政府文件”、“走进首府”、“领导之窗”、“民生热点”、“便民提醒”、“菜篮子”、“办事指南”、“互动小区”等共13个二级栏目。后台主要为微信管理后台,微信公众平台管理。程序是和服务器都是独立开发直接与服务器对接,不使用任何第三方转接,而且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有做信息加密,保障信息安全。政府微网站首页栏目导航栏二级栏目栏目介绍及功效新闻动态政务信息公布政务活动中反应政务工作及其相关事物情况、资料、数据、图表、文字材料等首府要闻公布市政府管理城市过程中事务性工作信息县区动态公布乌市辖区内各区县新近发生动态新闻图看首府经过单幅或多幅新闻照片组接并配以文字讲解展现乌市万象政务公开主要通告因市政府开展业务工作需要,公布一定范围内公民应该恪守或周知事项时使用公文政府文件公布政府最近公布工作实施方案、方法、通报等文件走进首府经过介绍首府概况、自然地理、人口民族、自然资源、经济建设、行政区划、公共事业、历史沿革等信息,展示乌市在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民族文化等方面特色领导之窗主要介绍市委领导、市人大领导、市政府领导、市政协领导特色服务民生热点公布与民众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相关热点信息便民提醒为方便民众,便利生活而公布提醒和解释菜篮子公布《乌市小区蔬菜肉食品直销点昨日肉菜销售政府限价表》办事指南为个人和企业到政府各部门办事提供指导性资料或信息互动小区能够发帖、回帖,实现政府与民众之间、民众与民众之间互动“乌政务之窗”各栏目名称及功效介绍5.1、栏目模块经过微信,在通讯录“服务号”中查询微信公众账号“政务之窗”,在查询到结果中找到“政务之窗”,点击“关注”;亦或用手机等手持终端直接扫描微信公众号“政务之窗”二维码,然后点击扫出来结果点击“关注”,即可获取更多服务和资讯。经过微信公众账号,关注政务之窗5.1.1、新闻动态新闻动态是政府向外公布信息主要平台,也是外界了解政府主要窗口。保持对新闻资讯更新,能够让普通民众增强对政府信任和支持。新闻内容锁定与当地息息相关新闻信息。“新闻动态”主要包含“政务信息”、“首府要闻”、“县区动态”、“图看首府”四个二级栏目。“政务信息”可查看政府政务工作情况;“首府要闻”主要提供当地每日最新要闻动态;“县区动态”可获取当地各个区县动态信息,“图看首府”可查看与首府相关图片新闻。查看“新闻动态”相关信息5.1.2、政务公开政务公开,就是为了使行使权力者接收监督,使民众参加权力行使过程。是政府经过向社会公开政务活动方式,让人民群众了解、知情,使一些行政行为在社会监督下进行。“政务公开”包含“主要通告”、“政府文件”、“走进首府”、“领导之窗”、“更多”五个二级栏目。“走进首府”包括首府概况、自然资源、经济建设等信息;“主要通告”主要公布当地政府公布主要通知、公告;“政府文件”公布当地政府关于政策、理论等方面文章。查看“政务公开”相关资讯5.1.3、特色服务“特色服务”包含“民生热点”、“便民提醒”、“菜篮子”、“办事指南”、“互动小区”五个二级栏目。“便民提醒”显示当前乌市民生热点信息,“菜篮子”公布乌鲁木齐市小区菜肉食品直销点昨日肉菜销售政府限价表,“办事指南”主要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办事指南,“互动小区”作为特色服务中颇为新奇栏目,经过普通民众发帖、政府及民众均能回帖功效,实现政府与普通民众之间、普通民众之间互动。查看“特色服务”相关资讯5.2、技术应用5.2.1、UI设计微网站UI即微网站视觉形象,事实证实,微网站能否第一时间吸引访客,主要取决于微网站UI。我们微网站UI在界面设计中一直保持界面一致性。一致性既包含使用标准控件,也指使用相同信息表现方法,如在字体、格调、颜色、术语、提醒信息等方面确保一致。首页既是政府形象展示区也是给民众提供最简便快捷获取信息区域。精简有序界面包含全部需求栏目,符合当代网页设计趋势。我们将利用最新技术及最完美创意设计制作出符合当地政府形象及服务理念界面。5.2.2、UI设计遵照标准(1)显示信息一致性标准坚持图形用户界面(GUI)设计标准,界面直观、对用户透明:用户接触系统后对界面上对应功效一目了然、不需要多少培训就能够方便使用本应用系统。明确用户是全部处理关键,没有应用程序来决定处理过程,所以用户界面应该由用户来控制应用怎样工作、怎样响应,不是由开发者按自己意愿把操作流程强加给用户。(2)布局合理化标准在一个窗口内部全部控件布局和信息组织艺术性,使得用户界面美观,布局力争简练、有序、易于操作。(3)信息显示标准只显示与当前用户语境环境关于信息;不用数据将用户包围,使用便于用必须快速吸收信息方式表现信息;使用一致标识、标准缩写和颜色,显示信息含义应该非常明确;④用户无须再参加其它信息源;⑤产生有意义犯错信息;⑥使用缩进和文原来辅助了解;⑦使用窗口分隔控件分隔不一样类型信息;⑧高效地使用显示器显示空间,但要防止空间过于拥挤。(4)数据输入标准降低用户输入动作数量;维护信息显示和数据输入一致性;交互时对键盘和鼠标输入灵活性提供支持;④在当前动作语境中使不宜命令不起作用;⑤让用户控制交互流,用户能够跳过无须要动作、改变所需动作次序(假如允许话)以及在不退出系统情况下从错误状态中恢复;⑥为全部输入动作提供帮助;⑦消除冗余输入。可能话提供默认值、绝不要让用户提供程序中能够自动获取或计算出来信息。5.3、后台管理系统及其优势5.3.1、整合式管理系统微信公众平台——微网站内容管理系统集成了内容公布管理、多点管理、单点登录、高级公布、全文检索等多项强大功效,是一个功效齐全、性能优异、规模庞大、扩展性良好管理平台。微信公众平台后台管理界面—1其内容管理系统采取了统一信息组织方法,对信息进行分类。每一类信息都能够进行新建、查看、编辑和删除四种不一样操作。除了使用分类方式组织信息以外,又采取了统一用户和权限管理对信息使用进行控制,组成了一个完整信息组织和管理体系,除了能够对现有类型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如首府要闻、政务信息等,还能够自定义需要信息类型,实现各类信息数据库存放、管理和公布。微信公众平台后台管理界面—25.3.2、技术优势表现(1)内容和表现形式相分离后台各种子系统内容管理逻辑和前台表现/公布分离后,前台和后台各个子系统之间只是数据传递关系:前台页面只决定后台各个子系统数据取舍和表现,而后台各个子系统也都非常轻易插拔。(2)用户傻瓜式操作在应用中,即使维护人员不知道任何代码、模板等知识,只要会使用鼠标就能够生成栏目、公布信息。内容信息编辑也是采取了可视化设计,所以能够让用户更关注于内容本身,而不是在于内容公布和显示上。网站内容管理主要包含静态界面、动态信息栏目,数据库内容以及多媒体信息。系统操作具备严格权限控制,支持信息采编、审核、公布、回复,查询等操作流程。5.3.3、各模块后台管理功效说明模块名称后台管理功效说明动态新闻1、提供多个信息、统计入库修改方式。2、支持静态公布。3、具备能够调整统计显示先后次序功效。4、对重大新闻要能满足在制订位置进行公布要求。5、自动实现相关信息链接显示。政务公开1、具备公告宣传管理功效,管理员能够自由设定控制不一样形式、位置、大小,支持图片、文字公布,可任意增加多张图片。2、支持多个图片格式,支持图片放大。3、支持图片与文字任意组合编辑(包含重合、水印)。4、能够自主添加、修改、更换不一样内容,进行轮换设置。5、具备检索,查阅功效和统计分析功效。特色服务1、提供多个信息、统计入库修改方式。2、支持静态公布。3、具备公告宣传管理功效,管理员能够自由设定控制不一样形式、位置、大小,支持图片、文字公布,可任意增加多张图片。4、能够自主添加、修改、更换不一样内容,进行轮换设置。网站后台用户管理系统1、添加用户帐号。2、分配用户不一样管理权限3、用户权限管理各个模块后台管理功效说明6、技术选型与性能指标6.1、总体设计标准1、先进性微信网站是由一个跨移动平台网站。系统要采取先进设计理念,业界领先技术来开发。使整个微信网站系统能够集中布署,确保了系统具备很好可维护性。微信网站访问速度快,能够自动识别客户端,智能选择最好浏览大小,使用户取得最好浏览体验;操作便捷,所具备一键分享等功效大大提升互动性;还能降低网页大小,让网页体积变得更小;易于链接微信、微博等推广平台,为微网站推广奠定基础。2、安全性经过各种安全伎俩确保信息安全与可靠,能够有效地预防恶意攻击与人为破坏;具备完善权限管理和日志统计功效;提供完备应用级备份方案以确保数据丢失时微网站能够快速恢复。3、稳定性系统能够可靠运行,经过压力测试,具备系统恢复能力,确保系统能够支持每七天7天,天天二十四小时系统运作模式。4、拓展性系统能够方便地对微网站栏目内容进行调整;具备开放式接口,可依照需求改变和技术发展要求,方便地挂接各类扩充功效;集成统一应用平台,能够为其它第三方应用系统提供集成接口;数据采取标准数据格式(XML),方便数据与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系统、其它业务应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共享。5、可管理性微网站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要方便易用,符合业务工作特点和实际需要。能够方便有效进行微网站信息采集、编辑、组织和公布管理,支持各种微网站信息公布功效、交互功效实现。6、开放性系统具备跨平台特征,能够运行在当前多个主流软硬件支撑平台上,不但如此系统一样支持各种操作系统及数据库。7、实用性从实际出发,使系统具备很好应用效果。8、易操作性系统操作简单、界面友好,只需要会日常文字录入等办公人员即可进行系统维护更新;系统开发目标使用为非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图形化按钮及菜单,部分功效实现人机交互操作;系统功效界面布局遵照用户操作习惯,向导式操作引导,完备在线帮助,可能使您轻松熟悉系统操作流程。9、可维护性系统设计考虑到用户对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工作难度,尽可能自动完成一些维护管理工作,并完成全系统数据及应用统一管理目标。6.2、技术选型稳定、安全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是一个强大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支持多个处理器架构系统。6.3、性能指标1、良好系统设计对全部处理数据操作进行良好流程和代码优化,符适用户操作使用习惯,快速提升用户处理效率。2、良好人机界面系统具备良好操作亲和力,系统经过程序智能简化了大量烦琐操作,并同时从用户使用习惯等出发,设计流程符适用户高效、便捷操作流程。3、实时性支持数据即时、快速公布,确保了数据信息实时性。4、可靠性充分确保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5、良好扩展性系统采取构件化、对象化设计思想与方法,能够进行灵活扩展,对其它系统具备充分扩展接口。6、性能参数在网络稳定(带宽128K)环境下操作性界面单一操作系统响应时间小于5秒;微网站全文检索时间小于3秒;数据库查询时间少于3秒;支持不少于500个访问并发连接,正常200个并发用户性能要求;支持年数据量为500万统计数、50GB字节数据库数据;系统提供7*二十四小时连续运行,平均年故障时间:<1天,平均故障修复时间:<30分钟。7、推广方式7.1、手机微信关注手机支持微信普通民众关注公众账号,并将公众账号推荐给自己微信挚友。打开微信,在通讯录中“公众账号”分类中找到“政务之窗”,在查询到结果中找到“政务之窗”,点击“关注”;亦或用手机等手持终端直接扫描微信公众号“政务之窗”二维码,然后点击扫出来结果点击“关注”,即可获取更多相关服务和资讯;7.2、工作人员内部宣传政府工作人员经过自己QQ里面QQ群将“政务之窗”微信公众二维码进行群发或者发给自己QQ挚友,并附言“扫描关注官方微信“政务之窗”,即可获取更多所提供服务与咨询等”;7.3、海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