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工艺对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_第1页
热处理工艺对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_第2页
热处理工艺对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_第3页
热处理工艺对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_第4页
热处理工艺对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处理工艺对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

热处理工艺对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α-分子式:12-++16-,为金属离子因具有较高的硬度、耐磨性、抗热震性以及抗氧化性等优点,成为理想高温构造材料之一,美中缺乏的是其等轴状晶粒微观构造导致其韧性较差。

争论发觉局部稀土金属离子+3、+3、+3、+3、+3、+3等掺杂α-后可以有效转变其结晶性,使局部晶粒形成长柱状晶,起到了自增韧作用,有效地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

增韧效果随掺杂离子不同存在确定的差异,其中轻稀土元素、和等掺杂的α-陶瓷简洁形成瘦长柱状晶粒形貌,但晶粒热稳定性不好,简洁通过分解转变成β”相,因此其在高温条件下使用性能不稳定;重稀土元素+3、+3和+3等掺杂使基体在形成α”相动力学上具有优势,且材料有很好的高温热稳定性,但所形成的α-晶粒一般呈短柱状,对提高材料的韧性效果不明显。

本文选用典型轻稀土氧化物23和重稀土23共同掺杂,以期通过轻、重稀土的协同作用,生成高温稳定型的长柱状晶体,在提高材料韧性的同时能有效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

通过中间保温顺后期高温热处理等工艺,进一步改善材料的组成和显微构造,以便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

1试验依据α-形成的组成条件要求及课题组前期争论结果,本试验选取1其中为和作为配料点,接受分析纯超细34、、23、23和23作为试验用原料,依照设计的组份进展称量34和外表吸附的氧含量未加以考虑后,置于玛瑙研钵中,用无水乙醇作为研磨介质,手工研磨2,待原料混合充分均匀后进展红外枯燥。

枯燥后原料粉体以10的压力预压成Φ4010的圆柱坯体进展热压烧结,烧结爱惜气体为氮气,最终热压压力为20。

烧成温度曲线设置为室温至800℃升温速率为20℃,800℃至最终烧结温度升温速率为15℃。

热压烧结后的样品经切割、粗磨、细磨、抛光等后期加工,再进展性能检测。

利用德国生产的8射线衍射仪对样品的物相组成进展分析;依据阿基米德原理接受排水法进展体积密度测定;接受-6700型场放射扫描电镜进展显微构造分析,并结合能谱系统对样品进展微区成分分析[4]。

--的晶核数量能促进α-的异向生长即形成长柱状晶型构造。

图1中、分别为未经中间保温顺经1450℃保温1样品的照片。

两种样品的微观晶粒都为柱状,与未经中间保温样品微观构造相比,经中间保温样品的长径比明显更大,但微观构造均匀性较差,长柱状晶粒和短小颗粒状晶体共存。

消逝这一差异的主要缘由是中间保温温度点1450℃是配料中主要原料34的始熔温度点,也是α-晶核形成的初期阶段,此温度点可供应α-形核的液相量较少,仅有少量的α-核胚形成,在保温过程中这些核胚渐渐长大形成热力学稳定的晶核。

在之后升温过程中新的液相不断生成,为晶核的生长供应了足够的元素组元;另外在升温过程中坯体未熟化,材料构造较为疏松,为晶核长大供应了足够的生长空间,保温阶段形成的晶核得以充分长大,形成样品中长径比拟大的晶粒。

而保温后升温过程中所形成的α-晶核在与较大晶粒竞争液相组元过程中并不占优,得不到长大需要的组元,只形成细小的晶粒,从而造成显微构造不均匀的现象。

而未中间保温样品在整个烧成过程中所形成的α-晶核并无明显大小差异,晶核对液相元素组元竞争力相当,故生长成大小相当的晶粒,显微构造相对均匀。

为进一步确定和的掺杂位置,对图1中α-晶粒进展了测试。

从图2可见,晶粒中同时消逝了元素和元素的峰,但峰强明显高于的峰强度,可见元素更多的存在于粗大α-晶粒外表。

可能是因在1450℃保温过程中材料中形成-α-、-α-两种晶核,但-α-晶核很不稳定,只有-α-能稳定的存在,大量的元素在保温过程中因形成-α-晶核而被消耗。

在随后的升温过程中,相对含量较多的元素则用于促进α-晶核的生长,导致最终α-晶粒外表的元素比元素多。

图3为经过1450℃保温1和未经中间保温系列掺杂样品体积密度和力学性能比照图,可见在1450℃保温1后样品的密度、硬度、抗折强度都有所降低,唯有断裂韧性值变化不明显。

本系统材料的烧结致密化过程主要是液相烧结,1450℃保温的样品在保温过程中形成确定量稳定的晶核,在升温过程中稳定长大,不断消耗新生成的液相,导致液相消耗过快,样品致密化过程来不及完成,样品的密度相对下降。

密度下降,晶粒间距加大,相互间作用力降低,材料硬度下降。

虽然密度和硬度都有降低,但韧性却有所提高,可能是由于其内部生成了大量的长柱状晶粒起到增韧的作用,比起构造不均匀对材料韧性的负面影响更加明显。

由此可见本系统在1450℃保温1对样品断裂韧性的提高效果不明显,反而导致样品密度、硬度和强度的下降。

,导致材料的高温性能恶化。

对样品进展高温热处理可使晶间玻璃相析晶,有效提高材料高温性能;另外析晶造成的体积转变有可能使晶界弱化,到达长柱状晶粒增韧的目的;高温热处理对α-晶粒的显微构造形貌和晶界相也有显著的影响,可以促进α-晶粒的各向异性生长,增大晶粒的长径比,进一步强化自增韧效果。

图3为样品1800℃热处理1小时前后的照片。

照片清晰说明热处理后样品中晶间相明显削减,进一步证明白该样品在1800℃高温热处理能到达使晶间玻璃相晶化的目的;另外,热处理后晶粒的长径比也明显提高,长径比能到达12,比处理前样品的长径比5左右增大两倍多,可见原先存在的长晶粒,在热处理的过程中会沿长度方向连续生长。

图4为热处理前后样品的图谱。

可以发觉经热处理后样品中”相和β相的含量有所增加,而α相的峰值则有所减弱。

引起相组成变化缘由之一是晶间玻璃相直接析出”相或和β相;依据α相削减推断另一缘由可能是热处理前稀土含量高的α-相在热处理过程中变成稀土含量低的α-相,分解出的稀土与基体中其它组元形成”相,同时α-与液相反响生成α-,即α1高稀土相+液相→α2低稀土相+”系列样品1800℃热处理前、后的力学性能如表2所示。

热处理后样品的体积密度、硬度变化不明显,但抗折强度和断裂韧性却较为明显地提高。

结合照片可知,1800℃保温过程中晶粒得到足够液相量和生长空间,各向异性生长特性得到进一步表达。

通常认为在确定晶粒尺寸范围内,晶粒径向方向的增大对于晶粒拔出提高韧性有利,而长径比的增大则对实现裂纹偏转提高韧性等有奉献。

图5是经热处理后材料裂纹扩展图,图裂纹扩展过程中长柱状晶体在基体中明显起到桥联作用,桥联使裂纹外表产生压应力抵消外应力的作用,使裂纹难以进一步扩展,起到增韧作用;图中长柱状晶体使裂纹沿晶体与基体的界面发生偏转,偏转增长了裂纹扩展路途,增大断裂面,从而消耗更多的裂纹扩展能,起到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