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德高区域化与本土化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若干视角与对策_第1页
郑德高区域化与本土化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若干视角与对策_第2页
郑德高区域化与本土化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若干视角与对策_第3页
郑德高区域化与本土化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若干视角与对策_第4页
郑德高区域化与本土化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若干视角与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域化现象----核心地区的转型发展本土化现象----县城地区特色化发展概念区域化:一种半全球化现象。全球化的3.0版本本土化:一种“从底层开始”,“自下而上”并且根植于地方的经济活动。城镇化:区域化伴随着资本大范围的流动与人口的“异地城镇化”,主要流向那些具有竞争力的地区。本土化则表象为人口的回流与本地的城镇化,主要是指那些相对落后的地区而言。一、国家层面人口区域化发展特征1)全国人口流动性增强流动人口总量规模大幅增加。2000-2010,全国跨省流动的人口规模从4241.86万人增加到8587.63万人。2000年、2010年全国人口跨省流动方向与数量示意图(50万规模以上)2010年2000年人口流入活跃区域广东(外来人口2150万人)上海、浙江、江苏(外来人口2818万人)北京、天津(外来人口1004万人)人口流入较次活跃区域福建、山东人口流出活跃区域安徽、江西、湖南、河南、湖北、四川、重庆人口流出次活跃区域贵州、广西、黑龙江、河北、陕西、吉林、甘肃人口流动不活跃地区新疆、内蒙古、辽宁、山西、宁夏、青海、西藏、云南、海南地区类型人口流动

总数人口流动/户籍人口人口流入活跃地区>500万或>20%次活跃地区>200万或>10%人口流出活跃地区>500万或>10%次活跃地区>200万>5%不活跃地区其他地区2)人口流入地区呈现明显的区域化特征3)人口流出地区逐渐呈现方向单一与区域化特征2010年主要流出型省份流向分布2000年主要流出型省份流向分布主导方向明确地区两大主导方向地区方向多样化地区4)省内或区内的区域性流动成为主流三大区域流向省外的人口中,在区域内流动占主导。江浙沪皖:流向省外总人口1478万,其中区域内占70%粤湘桂:流向省外总人口1230万,其中区域内占70%京津冀:流向省外总人口404万,其中区域内占63%来自区内的流动人口占区域全部流入人口的比重在10年内普遍上升。二、泛长三角地区区域化与转型发展泛长三角是全国区域化最为成熟的地区,主要体现为人口区域化、产业区域化和空间区域化三大特征泛长三角地区有多种定义,更趋向于三省一市这个空间范畴。包含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以及安徽省四省一市的范围,面积总计为35万平方公里。1、人口流动的区域化:1)跨省流动区域化上海超过一半(56%)的外出人口流向江浙皖流向江苏:33%(8万人)流向浙江:15%(4万人)流向安徽:8%(2万人)江苏三分之二(64%)的外出人口流向浙沪皖流向上海:49%(150万人)流向浙江:11%(34万人)流向安徽:4%(11万人)浙江接近四成(38%)的外出人口流向上海、江苏流向上海:24%(45万人)流向江苏:15%(27万人)安徽四分之三(78%)的外出人口流向江浙沪皖流向江苏:27%(257万人)流向浙江:24%(229万人)流向上海:27%(260万人)2)省内流动成主流1)企业的价值链组织决定于物流成本。以300KM-500KM为半径(3小时经济圈),正在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区域市场。

距离

成本300km500km300KM500KM3小时经济圈的拓展300KM->500KM2、产业组织的区域化雪佛兰汽车零部件企业分布上海烟台沈阳武汉<300km<500km>500km数量(个)占比上海8652%300公里以内4628%300-500公里1811%500公里以上149%合计164100%重要物流企业的区域配送中心布局上海北京天津成都武汉广州深圳无锡苏州普洛斯沃尔玛安博宁波杭州大连沈阳重庆南京嘉兴2)生产体系在区域内出现重构(两集聚一扩散)高端服务业、企业总部向沪杭等核心城市集聚一般产业从传统发达地区向苏北、安徽等外围地区转移高端制造业在传统发达地区出现新的集聚3)区域化的理论背景文化距离;行政距离;经济距离;空间距离4.区域化发展的空间特征:

1)国家层面:经济板块化、钻石结构

2)区域层面:核心区、潜力地区与边远地区华北板块华东板块华南板块西南板块区域化的空间结构麦肯锡城市群(ClusterMap)方法将中国城市分为22个城市群,每个城市群围绕1到2个中心城市发展。为了确保这种方法是可行并适用的,所有的卫星城距离1个中心城市不超过300公里,并且每个城市群的GDP都超过中国城市总GDP的1%(图表1)。。经济区划:从都市圈转向经济区的角度认识区域化2)空间体系区域化表现为核心区、潜力区与外围区构成完整的空间体系核心区经济较发达、产业结构较优、城镇化水平高、人口净注入、高素质人才比重高。潜力区代表未来发展趋势,具有发展成为核心地区重要组成的潜力。指标类别具体指标核心区标准1经济指标人均GDP>=4万2产业指标非农产业化率>=90%3城镇化指标城镇化率>=45%4人口集聚指标净流入人口数>=05人才指标大专以上人才比重>=5%1、按现状经济增速,五年内能达到核心地区经济发展标准的城市2、按现状产业趋势,五年内能达到核心地区产业结构的城市3、按现状城镇化趋势,五年内能达到核心地区城镇化率的城市4、投资比重上升的地区(代表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核心地区沿长江、杭州湾、温台潜力地区浙江:浙赣线、甬台之间、金温之间江苏:陇海、南沿海安徽:皖南沿江外围地区苏北、安徽大部分县市及浙江省中部县市识别出城市圈,发展轴;构筑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识别出本土化地区;实施整体政策与分区政策;合理引导人口的流动与产业的流动。5)区域化与不同地区的转型发展方向区域化其实是一种竞争力的重组。不同圈层的不同发展政策:后工业化;再工业化本土特色化后工业化与上海:转型发展,创新驱动四个中心建设与后工业化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发展的“壮士断腕”。“两头在沪”空间结构:大虹桥地区与大浦东地区

再工业化:转型的动力源泉“再工业化”不是一个新概念,20世纪70年代,“再工业化”是针对德国鲁尔地区、法国洛林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和日本九州地区等重工业基地改造问题提出的。韦伯斯特词典对“再工业化”的解释是“一种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特别是通过政府的帮助来实现旧工业部门的复兴的现代化并鼓励新兴工业部门的增长”;RoyRothwell和WaiterZegveld把“再工业化”定义为产业的结构转型面向高附加值、知识密集要素和产品以及服务于新市场以新技术创新为主的产业等。再工业化在中国的观察工业化“M”型曲线:二三产比重差额二产比重开始超过三产,二三产共同发展。开始差值先不断增大,而后又有所降低。工业化加速,二产增速加快,增速超过三产三产比重开始上升,二三产共同发展三产比重高于二产,差值趋于稳定三产高于二产且差值减少二三产比重差额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前工业化工业化前期后工业化农业0

实例:浙江、江苏、安徽的“M”型曲线,多次循环的见证

规律:十年,一个工业化周期十年一个轮回,完成一轮工业化进程10年~10年10年周期相关:大:产业周期:10年中:园区转型周期:10年(苏州工业园区1994-2003)小:企业生命周期:10年一个工业化周期的完成,不代表工业化的结束,而是寻求新一轮质的提升的开始小结:新一轮周期结束后,大规模的腾笼换鸟不可取,而应当更注重转型提升江苏:三个周期,三轮提质80年代:乡镇企业带动的工业化发展90年代:外资企业带来的工业化发展00年代:创新带动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每一个周期:寻找新的工业化动力,不断提升工业化品质。2010年,江苏工业比重仍占45%左右,制造业仍然是经济的重要主导乡镇企业时期外资企业时期自主创新时期四、本土化现象与县城发展研究两种理论一是以倡导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为主导的“新地区主义”,伴随着权力下放到一个地区级规模,而这个规模是对经济实施政策干预的最佳规模(CrouchandMarquand,1989),夏弗(Scharpf)认为较小规模的行政单位能够完全了解自身的能力与不足,从而能够制定可行且有效的政策选择。Stohr(1990)把本土模型定义为“从底层开始的发展”,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持类似观点还有张五常,他在《中国经济制度》中认为中国经济的奇迹在于承包制,实际上是经济发展放权到县一级行政单位,而县是彼此独立的、又相互竞争的。另外,本土化与“草根”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有着强烈的共鸣(HaughtonandCounsell,2004;Morgan,2004),草根式发展有着很强的灵活性与调适能力,不是简单依赖固有的比较优势与资源禀赋,而是创建本地化的竞争优势以及经济活动集群的可能性(Poter,2000)。本土城镇化是相对“异地城镇化”而言,指主要依托本地人口实现城镇化的过程。主要发生“外来人口少”,“人口外流多”特征明显的地区。长三角:皖西北、苏北、浙西南等。1)县城人口比例增长案例:湖北城镇化战略县城人口增速在省内各级城市中最高。1999-2009年,县级城市城市人口增长287.7万人,占同期省内人口增长总量的50.4%,年均增速4.4%。教育、服务等生活因素在县级城市人口集聚中的作用相对突出。34湖北各级城镇占全省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案例:安徽省域城镇体系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快速上升;县城城镇人口比重在上升352)县城消费能力增强住房销售面积增长县城用电量增长GDP总量与社会零售品总额增速(05-10)城镇人口的县城集中,促进了县城基本消费的增长。长三角消费增长较快的地区主要是安徽及苏北地区,但消费增长与GDP增长并不完全对应。这是因为消费增长的原因有可能是这些地区外出打工人口带回的资金促进了当地的消费发展,并不直接转化为当地的GDP基本消费表现为:商品零售额教育与医疗等安徽及苏北地区

基本消费增长较快安徽省2005年及2010年中学生在校人数统计县城教育资源等公共服务设施品质明显优于镇村,能够吸引镇、村人口集聚从2005-2010年中小学生的在校生人数变化来看,安徽省城市在校人数变化不大,农村在校人数减少明显,而县镇有一定增加,说明更多学生转移到了县镇中教育趋势:小学进镇中学进县教育对城镇化的意义:1.家长进城陪读,增加常住人口2.城镇入学及就业,培育城镇化意识3.弥补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城镇化质量3)县城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增强基于本土模型角度:县城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以生活型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为主导;进可攻退可守,兼顾城与乡,兼顾工业与农业的发展;着眼于下一代城镇化,把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多种类型的城镇化,是一种城镇化快于工业化的现象;位于边缘地区县城特征:外出打工动力强异地城镇化+本土城镇化以本地消费带动经济发展路径:1)鼓励异地城镇化2)完善教育、医疗、商业服务等基本公共设施,吸引异地收入的本土消费,加速本土城镇化3)适当县城的人口回流,以及回乡创业皖西北皖东北皖西苏北

县城经济比重下降县城发展路径:

(1)“链接县城”:介于本土化与区域化模式

之间的合理解决方案空间的链接:武汉1+8的启示。经济的链接:北川发展的启示。人口的链接:合理的流动来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升,提升人口红利的质量。(2)特色化方向发展县城发展的2+X模式。(工业化、城镇化与某种新型产业。昆山:X为以花桥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临安:X为以科技城为代表的2.5产业;天台:X以宗教、心灵家园为代表的休闲旅游产业;昆山总体规划目标:打造组合型城市格局推动临安由“两城夹一湖”空间结构向“一心三城”组合型城市空间架构的跨越临安:成功的组合城市,品质青山湖,创新科技城高新产业城(高虹—横畈)创新科技城宜居生活城(锦城)2、基于资源特征的发展策略——功能感知佛宗道源地心灵瑜伽园品质天台城保持品质,恢复古道养生进山,旅游靠山产业东进,城市西进功能定位发展策略天台县城案例设计“规划”小结十八大报告提出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