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货币供给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24d1504263ced07cda461d47de11c73/024d1504263ced07cda461d47de11c731.gif)
![第二讲货币供给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24d1504263ced07cda461d47de11c73/024d1504263ced07cda461d47de11c732.gif)
![第二讲货币供给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24d1504263ced07cda461d47de11c73/024d1504263ced07cda461d47de11c733.gif)
![第二讲货币供给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24d1504263ced07cda461d47de11c73/024d1504263ced07cda461d47de11c734.gif)
![第二讲货币供给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24d1504263ced07cda461d47de11c73/024d1504263ced07cda461d47de11c7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货币供给中所指的货币关系到货币供给的具体内容,但经济理论界没有统一认识。2、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概念。货币供给量是指一国某一时点上的货币存量,银行是供给和改变货币存量大小的金融机构。
关于货币供给的定义需要说明几点:3、货币供给是实实在在反映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一定时点上的银行负债总额。具体地说,存款量是商业银行的负债,而货币发行量是中央银行的负债。
4、确定货币供给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实际提供的货币量能够与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的货币需求相吻合。对货币供给的确定价值不是实际的货币供给量,而是合理的货币供给量。
5、货币供给首先是一个外生变量,因为其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所左右。但同时,它又是一个内生变量,决定于经济社会中其他主体的货币收付行为。
两对重要概念:货币供给量:一国经济中可用于各种交易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给: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或机制。内生货币供应论:在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和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外生货币供应论:在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货币当局的政策和操作手段。一、货币供给理论
(一)凯恩斯及凯恩斯学派的货币供给分析
1、凯恩斯的货币供给分析
凯恩斯认为,货币供给量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其变化影响经济运行,但自身并不受经济因素制约。理由:货币的生产(货币供应的来源)对私人企业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第一,对于商品货币(金属币)来说,其生产受自然力量限制(资源稀缺性),在非产金国中,私人企业生产货币的成本与收益悬殊太大。第二,对于管理货币和法定货币,更不是私人企业生产出来的,而是依靠国家的权力才发行流通的。
结论:
货币供给的控制权由政府通过中央银行掌握。中央银行根据政府和金融政策、经济形势变化需要,人为进行调控,增减货币供应量。2、新剑桥学派对货币供给的分析
新剑桥学派从两方面对凯恩斯的外生货币供应论提出不同观点。
第一,从形式上看,现有的货币供应量都是从中央银行渠道出发的,但实质上这个量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央银行被动地适应公众货币需求的结果。
因为公众的货币需求经常大量的表现为贷款需求,而贷款需求和货币供应量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经济前景好企业贷款需求增加银行放款增加贷款转成存款存款者可随时支取兑现(货币供应量增加)
所以对现有货币供应量发生决定性影响的主要是货币需求,它取决于经济的胜衰和人们的预期。第二,他赞同凯恩斯的中央银行能够控制货币供应的观点,但主张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是有限度的。
原因一,当MD旺盛时,银行体系设法逃避中央银行的控制,主动增加贷款,扩大货币供应。原因二,中央银行在MS方面存在漏区,这使中央银行不可能严密地控制住MS总量。
比如当经济高涨时,中央银行企图收缩MS,但金融体系中,银行可利用商业信用等形式变相增加MS。非银行金融机构以高利率从银行夺取存款,再高利率贷款,使货币供应量紧而不缩。原因三,中央银行在对货币供应的控制能力,在MS的增加与减少两方面分布不均匀,增加货币供应的能力远远大于减少货币供应的能力。
所以,对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控制力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能把期望值定得太高。
(二)新古典综合学派对货币供给论的发展
——有别于凯恩斯货币供给理论的“内在货币供应论”
认为货币供应量由银行和企业的行为所决定,而银行和企业的行为又取决于经济体系内的许多变量。中央银行不可能有效的限制银行和企业的支出,更不可能支配他们的行动,因此,货币供应量是内生的。原因一,在存贷关系上,认为资产决定负债,只要有贷款需求银行就提供信贷,并由此制造出存款货币,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
原因二,金融创新能起到动用闲置资金、节约头寸、改变货币流通速度的作用。如果中央银行只是部分地提供所需货币,通过金融创新也可相对地扩大货币供应量。原因三,企业可以创造非银行形式的支付,扩大信用规模。如企业通过发行或交换期票,甚至于通过不履行还款义务等创造出“非自愿”商业信贷方式来“支付”投资项目。
(三)货币学派的货币供给理论研究方法:以货币供给基本公式为基础,
借助数理方法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货币供给量的变动90%左右由B的变动引起结论:货币供给量是一个由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定的外生变量弗里德曼的外生货币供应论广义货币:“购买力暂栖所”
构成:公众持有通货
货币活期存款商业银行存款定期存款
储蓄存款
弗里德曼的外生货币供应论复杂的乘数模型政策意义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没有可控性货币政策可能无效。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具有可控性货币政策是有效的。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供给是重点,货币政策应该是一切经济政策中唯一重要的法宝,其他经济政策如果不通过货币政策或没有货币政策配合,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
他认为控制货币供给量的最佳选择是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即公开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第一,如何界定货币数量的范围——M2(通货+所有商行存款)
第二,关于货币增长率的确定——与经济增长率大体一致
第三,关于货币增长率在年内或季节内是否允许波动——不能任意波动
(四)新经济自由主义学派的货币供应理论
德国新经济自由主义者认为,要保证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协调和稳定,必须首先稳定货币,保证币值的稳定,货币供应必须与商品相联系。
货币供应的总原则是保证币值稳定,具体为:
第一,
货币供应与社会生产能力相适应
一个国家社会生产能力可以生产出多少商品需要多少货币来交易
所以以现行计算的社会生产能力除以货币流通速度就是货币供应的最佳量。第二,
保持商品追逐货币的局面。
因为商品和货币存在对应关系,如果货币过多,商品少,就会出现货币追逐商品的局面,表现为物价上涨,商品短缺,市场紧张。如果使货币量略少于商品,吸引商品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场,通过公众所投的货币来判断商品的优劣,以此来提高商品的质量和数量,这将形成商品追逐货币的局面,这为开展自由竟争和提高社会市场经济效率提供了必要环境。
在实施中,德国新经济主义将公开的货币供应增长由原来的固定在一个具体的数值发展到一个特定范围,“区间论”使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时有了回旋的余地,把握了主动权。
二、货币供给的运行机制
(一)中央银行的货币创造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币负债资产流通中的通货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款贴现和放款外汇和黄金储备政府债券和财政借款基础货币(二)现金通货运行机制
收兑金银、外汇
贷款或支付利息
专归还贷款或存款个人
中央入库业购支付
银行出库银买报酬
行送存
提现单位
出库(发行)现金投放
发行库业务库市场人民币(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存量
入库(回笼)现金回行流
现金通货运行机制有三大特点:
1、现金通货主要在银行之外流通。
2、如果银行体系既不增加现金投入,也不组织现金回笼,那么无论现金如何流通,它只会发生持有人结构的变化,而不会有数量上的增减。
3、现金通货流通一般主要对应于小宗商品即消费品的交易。
(二)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
1、存款运行的特点
(1)存款运行都在银行体系内进行。
(2)存款在运行过程中能自行扩大,即存款运行的结果不仅会引起结构的变化,还会导致总量的增加。
2、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原始存款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现金和中央银行的支票所形成的存款,它是指商业银行吸收到的所增加其储备金的存款。
商业银行库存现金
的法定的准备金
储备金形式在央行的存款
超额准备金
中央银行开支票商行向中央银行
贷款或贴现
的两种情况在公开市场上央行
购入证券
原始存款特点:不会增加货币供应量。
派生存款指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通过贷款投资而引申出来超过当初存款的存款。
派生存款会增加货币供应量。3、派生存款的创造
假定:(1)客户不提款,全都转帐。
(2)没有定期存款
(3)商行不持超额准备金
(4)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Rd=10%
举例:甲把现金100万元(R=20)存入A行,A行贷款80万元给乙,乙支付80万元给丙存入B行……
R+R*(1-Rd)+R(1-Rd)2+……+R(1-Rd)n
=R[1+(1-Rd)+(1-Rd)2+……+(1-Rd)n]
令q=1-Rd
则上式=R(1+q+q2+……+qn)
由Sn=a1/1-q
则=R/1-(1-Rd)=R/Rd=10万元/10%=100万元从派生存款的创造可总结出:
(1)在信用货币流通中,货币最初都是通过银行信贷方式投放到流通中的,所以银行信贷是调节货币流通的闸门,银行可以通过信贷扩张或紧缩来调节货币流通量。
(2)原始存款是创造派生存款的基础,派生存款是通过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创造的。
(3)创造派生存款需要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
部分准备金制度
第二,
非现金结算制度
4、存款货币创造在量上的限制因素
客观因素为:客观经济过程对货币的需求要求银行体系必须适度创造。
主观因素为:法定准备金率高低、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定期存款准备金率
四、货币供给的决定机制
(一)活期存款乘数的修正——货币供应的一般理论模式如果流通中现金C=c(提款率)D
超额准备金E=e(超额准备金率)D
定期存款T=t(定期存款比率)D
准备金R=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
=RdD+RttD+eD
=D(Rd+Rtt+e)
K=1/Rd+c+Rtt+e
因为B=C(流通中的现金)+R(存款准备金)
=cD+(Rd+Rtt+e)D
=(c+Rd+Rtt+e)D
则D=B/c+Rd+Rtt+e
又因为M1=M0+各种活期存款
=C+D
=cD+D
=D(c+1)
=(B/c+Rd+Rtt+e)*(1+c)
=B(1+c/c+Rd+Rtt+e)
令K1=1+c/c+Rd+Rtt+e
则M1=B(基础货币)*K1(货币乘数)
(二)基础货币B=R+C
1、概念:具有创造存款货币作用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中的现金之和。
2、特点:
(1)是中央银行的负债
(2)流通性很强,即持有者可自主运用。
(3)派生性
(4)与货币供给的各相关层次有较多的相关度
(5)可控性,即中央银行能够控制它(通过资产负债业务改变它)
3、为什么将公众手持的现金看作是基础货币
一方面,从现金与存款可相互转化的事实,流通中现金量的大小与银行准备金量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可以通过对银行准备金的影响间接的制约银行货币创造能力。
另一方面,中央银行手中掌握的现金发行权对控制一定时期货币供给量有重要作用。
如果当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失误造成MS失控,必然会造成存款的虚假和现金的过多,在有效供给不足的情况下,相当部分现金转化为存款,其中部分以存款准备金的形式上交中央银行,又可进行信用创造。
将流通的现金纳入基础货币是从现金与整个货币供应量的关系即它在信用创造货币中所起作用来谈的。4、为什么将超额准备金纳入基础货币
原因一,从派生存款的形成过程来看,原始存款的组成中既有法定存款准备金,又有超额存款准备金。
原因二,超额存款准备金是基础货币的转化形式,它直接进入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其派生能力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相同。
5、基础货币的决定
(1)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
第一,财政收支状况
美国的基础货币公式对货币供给的决定机制
B=(S+L+F+G+TCD)-(TCH+TD+OD)
S:美国证券持有量L:向商业银行的贷款
F:在途票据G:黄金和特别提款权
TCD:财政部发行的通货
TCH:财政部持有的通货
TD:财政部在联储的存款
OD:其他在联储的存款财政收支可以通过TCD、TD、TCH三项数据反映
如果财政出现赤字,TCH、TD下降
弥补赤字的办法有三种:
增发通货TCD增加
向中央银行透支TD下降B增加
增发政府债券S增加第二,黄金的增减和国际收支状况
中央银行持有黄金增加本币投放增加B增加
中央银行持有黄金减少收回本币B减少
国际收支逆差黄金外流外国官方存款增加B减少
国际收支顺差黄金流入外国官方存款下降B增加
第三,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及货币政策行为
S增加
中央银行
信用投放增加B增加
L减少
TCH增加
中央银行
负债增加TD增加B减少
OD增加
(2)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能力
从基础货币公式中可以看出有些变量中央银行无法控制,如TCH(财政部持有的通货)、TD(财政部在联储的存款)等变量取决于一国的财政收支状况,L(向商业银行贷款)的变动很大程度上受商业银行经营决策的影响,F(在途票据)受一国结算制度的影响。
但是,在基础货币所有变量中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S(证券)却是中央银行实际所控制的,通过控制S,中央银行可以控制整个基础货币。(三)货币乘数
1、货币乘数原理
所谓货币乘数是指一定量的基础货币发挥作用的倍数。
根据M1=K1B
K1=M1/
B
因为M1=C+DB=C+R
所以K1=(C+D)/(C+R)
分子分母都除以D则K1=(C/D+1)/(C/D+R/D)
分子分母都乘以D/CR则
K1=(D/R+D2/CR)/(D/R+D/C)
=(D/R)(1+D/C)/(D/R+D/C)
D/R为准备存款比率,取决于存款货币银行的行为
D/C为现金比率,取决于企业策略和个人的行为
2、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分析
(1)法定准备金率(RdRt)
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意向:放松导致R下降,紧缩导致R上升
②商业银行存款负债的结构
③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和处所
(2)现金比率(h)
指非银行部门所持有的中央银行现金负债与非银行部门所持有的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负债之间的比例。①非银行部门的可支配收入(Y),h是Y的增函数
②非银行部门持有的机会成本(Pn),h是Pn的减函数
③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Fm,h是Fm的减函数
④其他非经济因素(u),社会越不稳定,h值越大(3)定期存款比率(t)
指非银行部门所持有的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负债与活期存款负债的比例关系。
①非银行部门的可支配收入(Y),t是Y的增函数
②持有定期存款的机会成本(Pt),t是Pt的减函数
③定期存款的利率(i),t是i的增函数
(4)超额准备金率(e)
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准备金与非银行部门所持有的商业银行活期存款负债之间的比例关系。①商业银行持有e的机会成本(Pe),Pe是e的减函数
②商业银行借入准备金的代价(ie),ie是e的减函数
③非银行部门对现金的偏好(ce),ce是e的增函数
④非银行部门对定期存款的偏好Te,Te是e的减函数
⑤中央银行政策取向
⑥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环境,环境越安全,e值越大3、货币乘数的计算
(1)因素法,先求出影响货币乘数变化的信用因素数值,依据计算公式求出。
(2)倒推法,这种方法的基础原理是存款准备率的倒数乘以存款占银行各项存款和现金的比率等于整个货币的创造乘数。五、货币供给的调控机制
(一)货币供给宏观调控模式的转换
货币供给宏观调控模式是指中央银行在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中,具有明确的最终目标,采取有效的政策工具,选择具体的调控对象,运用合适的调控形式,以及诸部分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调控系统。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宏观经济目标
工具调控形式
1、直接型
指令性计划为主信贷总规模经济增长
以及利率手段等物价稳定
指标管理必要的行政命令
特点:
(1)信贷计划从属于实物分配计划
(2)信贷杠杆无法有效的调节经济
(3)管理办法僵死
2、间接型(以美国为例)
公开市场业务货币供给量经济增长
贴现政策利率失业率降低
存款准备金率物价稳定
国际收支平衡
联邦基金市场
国库券市场
法律形式
特点:运用市场机制来调控经济,在正常情况下,中间目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和宏观经济目标的连接器,起到了抑制经济波动的缓冲作用。
3、过渡型
即由直接型向间接型过渡,发展中国家一般采取这种模式。(二)货币供给调控机制的组成
1、调控主体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经济部门(发动主体)(放大主体)(目标主体)决定B的多少倍数放大2、基本因素(基础货币、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
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货币供应量
倍数放大效应
3、若干金融变量
现金漏损率
非银行
中央银行
法定存款比率
倍数放大效应
定期存款比率
经济
财政性存款率
部门
超额准备金比率
商业银行
(三)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量的困难性和复杂性
1、困难性
(1)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高低商行成本效益
(2)调整存款准备率伴随的紧缩措施加大商行筹资难度
(3)存款准备率的作用面大、影响大,必须慎用2、复杂性
影响倍数放大效应(货币乘数)的诸因素(亦称若干金融变量)不完全是中央银行的意向所决定,而现金漏损率、定期存款比率、财政性存款比率由非经济部门的经济行为决定。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处于异常复杂的境地。
一方面中央银行可充分发挥其直接掌握和操纵的调控工具,达到直接减少或增加基础货币的目的。
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对来自非银行部门的外部因素的变动进行预测,如变动利率、完善金融市场,使非银行部门的经济行为纳入自己的轨道,为实现有效的宏观调控创造必要条件。
六、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我国基础货币的内生性是指两个方面,即中央银行内生债权与国外净资产的内生性问题。
(一)对中央政府债权的内生性和软约束问题
1998年末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亿元
资产负债
项目金额比重%项目金额比重%
国外资产(净)13560.343.37储备货币31335.3100.22
外汇13087.941.86发行货币12064.138.58
黄金12.00.04金融机构14744.747.16
国外金融460.41.47存款
机构资产非金融机构4526.514.48
对中央政府1582.85.06存款
债权债券118.90.38
对存款货币13058.041.76中央政府存款1726.15.52
银行债权
对非货币金融2962.89.48自有资本366.81.17
机构债权
对非金融部门103.80.33其他-2279.4-7.29
债权
资产总额31267.7100负债总额31267.7100
存款货币银行净负债957.6亿1、基础货币对中央银行债权内生性
我国基础货币对中央银行债权的内生性主要反映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预算借款与财政预算存款的差额。
对中央政府债权内生性问题实质体现在财政预算借款净额占每年基础货币投放比重的多少。
当中央银行的资产运用方对其他各方面债权都无弹性可言时,因财政预算借款净额增加而增加的中央银行资产数额最后都反映在负债方的增加货币发行上。
对政府贷款直接影响Ms
对中央政府债权
持有的政府债券总额间接影响Ms
间接影响表现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雨水管渠系统设计》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中铬合金钢衬板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餐厅用塑胶地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语文作文巧点题》课件
- 重度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研究课件
- 服务礼仪培训I课件
- 管理创新复习测试附答案
- 环境监测复习测试附答案
- 二手车经济师复习测试有答案
- 《追涨停板法》课件
- 集成电路研究报告-集成电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4年
- 教师师德专题培训
- 2024年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成都市2024-2025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一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教育局财务工作计划
-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科学教案+教材分析
- 广东2024年广东金融学院招聘工作人员1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解
- T-WSJD 18.22-2024 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因素测定 双氯甲醚的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法
-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英语试题 含解析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权威完整改进版
- 各施工阶段安全管理的重点及安全保证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