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安全操作与管理_第1页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安全操作与管理_第2页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安全操作与管理_第3页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安全操作与管理_第4页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安全操作与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安全操作与管理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了解火灾的基本概念,灭火的基本方法,火灾发展的过程,易燃易爆场所的管理要求及事故处理方法。培训课时:1课时一、易燃易爆场所

消防安全管理知识

案例一、2007年11月24日,在检修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位于地面下的储气罐进行加压,但储气罐内残留部分油气,加上施工人员加压过度,储气罐遂

发生爆炸。造成4人死亡、40多人受伤。案例二、2005年11月14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造成5人死亡、1人失踪、60多人受伤。吉林双苯厂火灾第一章基础知识一、火灾的基本概念1.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2.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现象.

3.燃烧必须具备下列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二、火灾的种类

火灾的种类在我国可分为五类

固体物质类(A类)

火灾:如木材、纸张、棉布等固体物质所引起的火灾.

液体火灾和可溶性的固体物质类(B类)火灾:如:气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腊火灾等气体类(C类)

火灾:凡是由气体燃烧、爆炸引起的火灾都称为气体火灾.如:天燃气、甲烷、乙烷、氢气、煤气火灾等.

金属类(D类)

火灾:如钾、钠、镁等活泼金属火灾等.电器类(E类)

火灾:凡是由电器老化、短路等引起的火灾称为电器火灾.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自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三、灭火的四种基本方法隔离灭火法:是将燃烧物与附近可燃物质隔离或者疏散开,从而使燃烧停止.窒息灭火法:即采取适当的措施,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或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中的氧含量,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

抑制灭火法:是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参与燃烧反应,中止链反应而使燃烧反应停止火灾的起因是多种多样,归纳起來大致有以下六类:生活和生产用火不慎.违反生产安全制度.

人为纵火.四、火灾起火原因

电器设备设计、安裝、使用维护不当.自然雷击、静电、地震等自然灾害引起.建筑布局不合理,建築结构材料使用不当,裝修采用大量的易燃可燃材料.初起/6min发展猛烈/15min下降熄灭

五、火灾发展变化的5阶段火灾通常都有一个从小到大,逐渐发展,直到熄灭的过程,可以用一个变化的曲线來表示。

初起阶段一般可燃物质着火燃烧后,在15分钟内,燃烧面积不大,火焰不高,辐射热不强,烟和气体流动缓慢,燃烧速度不快

是扑救的最好时机,只要发现及时,用较少的人力和应急的消防器材工具就能将火控制住或扑灭.

由于初起火灾没有及时发现,扑灭,随着燃烧时间

延长,温度升高,周围的可燃物质或建筑构件被迅速加热,气体对

发展阶段

流增强,燃烧速度加快,燃烧面积迅速扩大,形成了燃烧发展阶段.从灭火角度看,这是关键性阶段.在燃烧发展阶段内,必须投入相当的力量,采取正确

的措施,来控制火势的发展,以便进一步加以扑灭.

如果火势在发展阶段没有得到控制,由于燃烧时间继续延长,燃烧速度不断加快,燃烧面积迅速扩大,燃烧温度急剧上升,气体对流达到最快的

猛烈燃烧阶段速度,辐射热最强,建筑构件的承重能力急剧下降.

下降和熄灭阶段:

下降和熄灭阶段是火场火势被控制以后,由于灭火剂的作用或因燃烧材料已烧尽,火势逐渐减弱直到火熄灭这一过程.第二章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

火灾危险特性一、危险物品的分类及标志所谓危险物品系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贮存保管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

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而其中的化学物品则称为化学危险品。品名和编号

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第9类:杂类。

如上列九类中的毒害品和腐蚀品,就其分类名称来看,似与防火关系不大,其实不然。首先这两类化学物品大多数是有机化合物,而绝大多数以碳、氢为母体的有机化合物均为可燃、易燃物,这是有机化合物的特性之一。大多数有机毒害品不但有毒性,而且易燃烧,有的闪点还很低(如烯丙基氰、烯丙基硫、乙基吡啶等),但因其毒性较突出故列入毒害品;也有剧毒的有机化合物(如丙烯腈)因其燃烧的危险性更大而列入易燃液体类;有机腐蚀品中同时具有腐蚀性和易燃性的也很多,亦因其腐蚀性比较显著而列入腐蚀品。再看这两类中的无机化合物,有的本身虽不燃,但因同时具有氧化作用(如硝酸、高氯酸、双氧水、漂白粉等),能促进使可燃、易燃物燃烧甚至爆炸;或因遇酸分解放出易燃、剧毒气体(如氰化物等);或因遇水分,酸类产生剧毒亦能自燃的气体(如磷的金属化合物等),都直接或间接与防火有关。此外,有些化学品如剧毒的氰化氢、液氯,易燃的氢、液态烃气,助燃的压缩空气、氧气,不燃低毒的多种致冷剂氟里昂,甚至不燃无毒的二氧化碳、氮等,都必须储存在耐压钢瓶中,一旦钢瓶受热,瓶内压力增大,就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所以不管它原来具有哪些特性,一概列入化学危险物品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类。易燃易爆品特性1.易燃烧爆炸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品名表》中列举的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超过半数是易燃气体,易燃气体的主要危险特性就是易燃易爆,处于燃烧浓度范围之内的易燃气体,遇着火源都能着火或爆炸,有的甚至只需极微小能量就可燃爆。易燃气体与易燃液体、固体相比,更容易燃烧,且燃烧速度快,一燃即尽。简单成分组成的气体比复杂成分组成的气体易燃、燃速快、火焰温度高、着火爆炸危险性大。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的爆炸极限的范围分别为:4.1%~74.2%、12.5%~74%、5.3%~15%。同时,由于充装容器为压力容器,受热或在火场上受热辐射时还易发生物理性爆炸。2.扩散性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由于气体的分子间距大,相互作用力小,所以非常容易扩散,能自发地充满任何容器。气体的扩散性受比重影响:比空气轻的气体在空气中可以无限制地扩散,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比空气重的气体扩散后,往往聚集在地表、沟渠、隧道、厂房死角等处,长时间不散,遇着火源发生燃烧或爆炸。掌握气体的比重及其扩散性,对指导消防监督检查,评定火灾危险性大小,

确定防火间距,选择通风口的位置都有实际意义。3.可缩性和膨胀性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热胀冷缩比液体、固体大得多,其体积随温度升降而胀缩。因此容器(钢瓶)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火、防晒、隔热,在向容器(钢瓶)内充装气体时,要注意极限温度压力,严格控制充装,防止超装、超温、超压造成事故。4.静电性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从管口或破损处高速喷出时,由于强烈的摩擦作用,会产生静电。带电性也是评定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火灾危险性的参数之一,掌握其带电性有助于在实际消防监督检查中,指导检查设备接地、流速控制等防范措施是否落实。5.腐蚀毒害性主要是一些含氢、硫元素的气体具有腐蚀作用。如氢、氨、硫化氢等

都能腐蚀设备,严重时可导致设备裂缝、漏气。对这类气体的容器,要采取一定的防腐措施,要定期检验其耐压强度,以防万一。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除了氧气和压缩空气外,大都具有一定的毒害性。6.窒息性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都有一定的窒息性(氧气和压缩空气除外)。易燃易爆性和毒害性易引起注意,而窒息性往往被忽视,尤其是那些不燃无毒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氦、氩等惰性气体,一旦发生泄漏,均能使人窒息死亡。7.氧化性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氧化性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明确列为助燃气体的,如:氧气、压缩空气、一氧化二氮;一种是列为有毒气体,本身不燃,但氧化性很强,与可燃气体混合后能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气体,如氯气与乙炔混合即可爆炸,氯气与氢气混合见光可爆炸,氟气遇氢气即爆炸,油脂接触氧气能自燃,铁在氧气、

氯气中也能燃烧。因此,在消防监督中不能忽视气体的氧化性,尤其是列为有毒气体的氯气、氟气,除了注意其毒害性外,还应注意其氧化性,在储存、运输和使用中要与其它可燃气体分开。二、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一)分类

易燃气体、助燃气体、可燃的毒性气体(二)火灾危险特性

物理性爆炸、易燃易爆性、氧化性、扩散性、(带电性)、毒害、腐蚀和窒息性.三、天然气的成分和特点

天然气是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气体混合物,同时含有少量的其他物质。含硫化氢的天然气略带臭鸡蛋味,油田气却带汽油味。天然气一般无色,比空气轻。其特点是:①热值高(平均热值为8000千卡/立方米),燃烧稳定;安全性高,天然气的燃爆浓度范围为5%~15%,而煤气为4%-35%,液化石油气为4%一24%;比液化石油气安全;③性能优良,价格又比煤气和液化石油气低;④方便、卫生。

第三章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安全操作管理一、储存和经营中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

火源管理不严、性质相抵触的物品混存、养护管理不善、包装物损坏或不符合要求、雷击及其它原因第四章事故处置一、易燃易爆气体泄露类型

生产设备发生泄露;输送气体的各种管道发生泄露;贮气容器的法门、法兰以及容器的焊缝、接口等部位因年久失修或质量故障发生露;气体运输过程中发生泄露;人为因素致使气体泄露。

二、泄露特点

扩散范围广,且难以控制;易发生爆燃;液化气体泄露易产生白雾;易产生静电,并因静电放电而引起爆燃;易造成人员中毒;易形成大面积火灾。三、泄露处置方法迅速堵漏杜绝一切火源及时疏散人员雾状水流稀释驱散引火点燃

四、注意事项1、发生泄露事故后应迅速向公安消防队报警;2、及时成立指挥部,查明事故险情,研究制定抢险方案,切记盲目蛮干;3、抢险人员要一切行动听从指挥,按照分工迅速实施抢险方案;4、密切注视险情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抢险工作方案;5、抢险人员应搞好安全防护,防止中毒;6、根据气体泄露情况划定警戒范围,并随气体扩散及时扩大警戒范围;7、险情基本排除后,用可燃气体浓度检测仪进行检查,确认已无危险,方可解除警戒。五、易燃易爆气体火灾特点

1、易造成大面积燃烧爆炸;

2、燃烧往往引起储罐、气瓶爆炸;

3、储罐爆炸会引起相邻储罐发生连锁爆炸,导致灾情扩大,引发大面积火灾;

4、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5、火灾扑救难度大。六、扑救方法及注意事项

化工品仓库集中存放着许多化工产品,这些物品性质复杂,多数有易爆、易燃、有毒、有腐蚀性的特点,扑救这类化工品的火灾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不能用水(包括水蒸气和含水的泡沫剂)扑救的化工品有金属钠、钾、钙、镁、钻、铝粉、铝镁合金、氰化钠、硼氢化物、电石、磷化钙、发烟硫酸、氯磺酸、三氯化磷、五氯化二磷、无水氯化铝、过氧化钠、氯化硫酰、四氯化

硅、五氨化锑、氯乙酰、苯基氯硅烷等忌水物质。易燃与可燃液体根据与水共处性质不同,分三类不同液体:

(1)比水轻不溶于水的如石油烃类化合物和苯及其他芳香族化合物。对于这一类液体的火灾必须用化学泡沫灭火,数量不多时可用雾状水和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

(2)溶解于水或微溶于水的如醇类(甲醇、乙醇)、醚类(乙醚、异丙醚)、酯类(醋酸甲酯、醋酸酯)、酮类(丙酮、丁酮)等。扑救这类液体火灾,如数量不多可用雾状水、化学泡沫、皂化泡沫、二氧化碳或干粉。如用化学泡沫灭火,泡沫强度须比一类液体火灾大3~5倍。(3)不溶于水、比重大于水的液体这类液体火灾可用水扑救,因为水能浮在其上。如储存二硫化碳时须用水盖在上面加以保护,输送二硫化碳亦是利用水压送。

扑救气体火灾,一般是堵塞气体来源。当易燃气体从设备或管道中溢出着火,必须首先设法制止气体来源(如关闭气阀)并用密集水流或二氧化碳、氮气喷射,切断火焰与喷出的气流,火焰即可扑灭。在灭火时应同时冷却附近设施及建筑物,修补漏气的工作须迅速进行,否则可能引起二次着火或爆炸。如果气体压力不大也可使用雾状水、水蒸气、干粉或浸湿的编织物(如石棉毯、湿布、湿麻袋等)灭火。

贮存、输送、使用易燃气体的设备由于燃气外泄而着火时,应特别注意防止系统回火产生爆炸。存在回火爆炸危险的火灾不能立即切断气源。除对着火部位施行灭火外,还要向系统内充进惰性气,在足以保证设备正压不致回火的情况下才可截断燃气气源。

化学危险品火灾的扑救原则

扑救化学危险物品火灾扑救人员必须佩带防毒面具。许多化学物品燃烧时会产生有毒烟雾。部分有毒物品燃烧时,如使用的灭火剂不当,也会产生有毒或剧毒气体,扑救人员如不注意很容易发生中毒。大量烟雾或使用二氧化碳等窒息法灭火时,火场附近空气中氧含量降低可能引起窒息。因此,在扑救化学危险品火灾时还应特别注意防中毒、防窒息:在扑救有毒物品时要正确选用灭火剂,以避免产生有毒或剧毒气体,扑救时人应尽可能站在上风向,以防发生中毒或窒息。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

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易燃易爆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查,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a)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项目的消防行政许可情况;b)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措施及消防安全操作规程落实情况;c)消防(控制室)值班、建筑消防设施运行情况;d)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和用火用电、防火防爆管理情况;e)防火检查、巡查及火灾隐患整改情况;f)员工消防教育培训、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落实情况;g)消防安全管理档案记录情况;h)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易燃易爆场所每日应进行防火巡查,生产和使用场所可以结合工艺巡检进行防火巡查。巡查包括下列内容:a)动火、用电有无违章;b)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各种工艺指标是否正常;c)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d)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e)设备、管道、阀门有无跑、冒、滴、漏;f)库房物品储存和管理是否到位;g)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易燃易爆场所各部门负责人应每周组织开展防火检查,检查包括下列内容:a)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和落实情况;b)电气线路、设备是否符合防火防爆要求、有无违章使用情况;c)有无违章动火情况;d)工艺装置和管道的色标和安全警示标志是否完好、醒目,各种设备、管道、阀门及连接处有无跑、冒、滴、漏;e)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完好;f)员工消防知识掌握情况;g)其他消防安全情况。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组织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制定的预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其他单位参照制订:a)明确组织机构和任务分工,组织机构包括组织指挥和通讯联络组、灭火行动组、堵漏组、疏散引导组、安全救护组、现场警戒组;b)报警、接警处置、通讯联络程序和措施;c)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d)扑救初起火灾、处置危险化学品的程序和措施;e)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员工发现火灾应立即呼救并向企业专职消防队或公安消防队报警,起火部位现场员工在1分钟内形成第一灭火力量,采取如下措施:a)靠近消防设施、器材附近的员工使用现场灭火器、消火栓等器材、设施灭火;b)靠近火灾报警按钮或电话附近的员工立即摁下按钮或电话通知消防控制室和值班人员;c)采取控制泄漏、防爆炸、防毒、防蔓延等措施。火灾确认后,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应立即向“119”报警,并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应在3分钟内形成第二灭火力量,采取如下措施:a)控制室操作人员应立即启动相关消防设施设备,通知相关车间(控制室)启停有关设备,迅速向单位负责人报告;b)易燃易爆场所负责人迅速展开指挥,召集各行动小组按程序实施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c)通讯联络组通知员工到

场扑救,并与公安消防队保持联络,向火场指挥员报告火灾情况,传达火场指挥员的指令;d)灭火行动组立即佩带个人防护装备器材,使用消防器材、设施扑救火灾;e)堵漏组穿着专业防护服装实施堵漏作业;f)疏散引导组组织人员、物资疏散;g)安全救护组负责抢救、护送受伤人员;h)现场警戒组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维持火场秩序。

单位应按规定设置消防设施,充分发挥消防设施在火灾扑救中的作用:a)加强消防设施日常维护保养,自动消防设施由专门人员操作,确保完好有效;b)设有消防控制室的,消控室必须每日24小时专人值班,每班不少于2人,值班人员和操作人员应取得消防特

有工种职业资格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