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下河地区生态种养人工湿地模式的构建_第1页
里下河地区生态种养人工湿地模式的构建_第2页
里下河地区生态种养人工湿地模式的构建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里下河地区生态种养人工湿地模式的构建

1“四水”生态种养人工湿地建设的重要意义“四水”生态养殖湿地是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与沼泽一样,人工建立和控制着一个与沼泽相连的生态循环农业保护区。水产养殖池的肥料和水分分布在湿地中,利用土壤、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联合作用,对水产养殖池的肥料和水分进行处理。“四水”生态种养人工湿地是一个生产性的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在促进废弃物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农业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农业生态环境的再污染,实现养殖肥水资源化循环利用的目的江苏里下河地区凭江(扬子江)临海(黄海),通湖(高宝邵伯湖)贯河(京杭大运河),水资源十分丰富,因水而兴的“四水”(水稻、水产、水禽、水生蔬菜)种养业异常发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但长期的农业结构不合理、种养脱节、生产过于单一等造成水资源过度消耗和污染的现象尤其严重2“四水”生态养殖湿地的建设以及资源配置和系统技术的支持2.1构建生态种养人工湿地依据江苏里下河地区“四水”资源禀赋,可以构建6类生态种养人工湿地(如图1所示)。在四选二中构建了“水生蔬菜+水禽”“水生蔬菜+水产”“水稻+水产”“水稻+水禽”等4类生态种养人工湿地类型;在四选三中构建了“水稻+鸭+鱼”“水生蔬菜+鸭+鱼”等两种生态种养人工湿地类型。2.2“四水”生态种养人工湿地建设方案“水稻+水禽”“水生蔬菜+水禽”生态种养人工湿地类型:四周围网,在水稻、水生蔬菜种植田块四周围网。为防止鸭子在各田块间乱窜或逃离种植区以及防范天敌入侵危害,田埂四周应用尼龙网围栏,每隔2~3m打一根桩固定,围网下端埋入土中,地上网高50cm左右;搭建鸭舍,在田头空地按每亩养鸭30只、每平方米容纳6~8只鸭搭建简易鸭舍。鸭舍四周用竹、木围筑,石棉瓦盖顶,外围再用尼龙网围起;灌溉水源,根据水产养殖池塘面积和供水量,一般按每亩200~300t灌溉水量,规划人工湿地面积和生产规模;鸭的饮用水为清洁水源,养殖规模较大时应接通自来水。“水生蔬菜+水产”“水稻+水产”生态种养人工湿地类型:围网设置,如养殖四大家鱼等则不需围网,养殖克氏原螯虾、中华绒螯蟹等甲壳类鱼类则需围网。一般用硬质塑料薄膜埋入土中20cm,地表露出50cm,塑料薄膜外侧,每隔(1~2)m用竹片或木桩固定;开挖渔沟,一般根据市场行情先确定以种植还是养殖为主,甚至两者兼备,再决定在种植田块四周开挖渔沟大小,渔沟深浅应根据养殖品种需求决定,一般为1~2m;灌溉水源,根据水产养殖池塘面积和供水量,一般按每亩200~300t灌溉水量,规划人工湿地面积和生产规模。“水稻+鸭+鱼”生态种养人工湿地类型:为实施好“水稻+鸭+鱼”循环农业模式,达到规模化、集约化生态种养目的,需对模式实施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和资源配置。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提出如下建设方案。区域面积为10hm“水生蔬菜+鸭+鱼”生态种养人工湿地类型:搭建鸭舍,由于该模式在同一片池塘中运行,应在附近塘埂空地搭建鸭舍。四周用竹、木围筑,石棉瓦盖顶,地面铺上塑料薄膜,鸭舍前按0.5m3富营养化水能力不同的人工湿地,消纳的养殖池塘的富营养化水量也不一样。2014~2015年试验示范结果见表1,水生作物的适宜水深及蒸腾量决定了消纳的富营养化水总量大小。其中“鸭+莲藕”最大,达到267t/667m4构建生态种养人工湿地技术标准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水资源丰富,水稻和水生蔬菜种植、水禽和水产养殖等“四水”种养业异常发达,形成了宝应荷藕和有机稻米、高邮麻鸭、盱眙和江都龙虾等各具地方特色的种植养殖带。在传统的种养基础上,嫁接生态循环的现代农业理念,研究集成了水产-水生蔬菜、水禽-水产、水稻-水产、水稻-水禽等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并研究制定相应技术标准。目前已颁布实施的“四水”种养模式有10个,其中省标7个,市标3个,初步形成了“四水”生态种养人工湿地技术标准体系(如图2所示)。它们分别是:《克氏原螯虾-水稻共作技术规程》5“四水”生态养殖湿地的标准化示范5.1建立克氏原螯虾育苗基地,扩大农业生产基地的规模与标准化为了快速推进“四水”生态种养人工湿地示范推广步伐,应在实施集中区建设标准化示范区,其主要目的就是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让周边的农户看得到、学得会、用得上。如: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在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支持下,2010年在邗江区公道镇现代渔业产业园,建立了江苏省克氏原螯虾繁育与规模养殖标准化示范区;2013年在高邮市送桥镇江苏普兴循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开始建设江苏省牧草-畜(禽)-渔标准化示范区5.2创建“四水”生态种养人工湿地目前,我国分散的、千家万户式的自主生产经营体制限制了规模农业的发展。为达到“四水”生态种养人工湿地的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经营,必须创建良好的产业化运行机制,将农户组织起来,将土地集中起来,发展规模的“四水”生态种养人工湿地产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示范区+农户”的运行机制,有利于推动“四水”生态种养人工湿地产业规模升级。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联合科研单位创办示范区,以示范区为样板带动周边农户参与5.3“四水”生态种养人工湿地建设,促进农产品安全发展发展“四水”生态种养人工湿地的根本目的是节约水资源、发展减肥增效低碳环保的生态农业产业,生产出高附加值、有“品牌”的生态农产品,如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四水”生态种养人工湿地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最终目的就是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