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_第1页
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_第2页
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_第3页
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

对司法部门人格的否定是为了防止司法部门人格的独立性,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即社会公共利益。根据具体法律关系的具体情况,个别公司及其子公司的授权权益,以及股东的决策权,它规定了公司及其子公司的独立所有权和法人实体的责任。为了实现公平和正义的目标,制定了一些法律措施。该法理最早源于美国判例,1809年美国最高法院为了保持联邦管辖权,而揭开被告人的法人面纱以确认公司背后的自然人身份,因此公司法的人格否定又称为“揭开公司面纱”法理。一、滥用公司法人格的当事人公司法人否定法理的主体要件包括两方面,一是滥用公司法人格的当事人;二是因公司法人格被滥用受到损害,有资格提起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之诉的当事人。1.对显色剂的初步探索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是否适用,首先应该考虑是否存在滥用公司法人格的当事人,如果不存在公司法人格的滥用者,则公司法人格否定法理无适用对象。当然并非所有的股东都是能够滥用公司法人格,通常只有那些积极参与公司决策,对公司重大事件起决定作用的支配股东(或控制股东)才有可能成为公司法人格的滥用者。在一人公司,母子公司和集团公司中,支配股东(或控制股东)滥用公司人格,过度控制公司的情况更为明显。那么,拥有公司多数股份的股东被选为公司董事或经理,而该董事或经理滥用公司人格,其行为是否导致公司法人格否定的适用呢?有的学者认为:公司董事或经理滥用公司人格造成债权人损害也应该同股东一样适用公司法人格否定的法理。反对者认为:股东身份应该与董事或经理的身份严格区分开,只有以股东身份滥用公司人格时才适用该法理。笔者认为这上述两种观点都略为不妥。前者将公司人格否认理论扩大化,将非股东身份的董事或经理纳入主体范围,那么不是股东,就不存在利用“公司面纱”遮盖之必要,更谈不上揭开“公司面纱”问题了。后者过分要求只有以“股东”的这一表面的身份滥用公司法人格才导致该法理适用,这必然会导致股东仅仅因挂有“董事”、“经理”之名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免于债权人追索的后果。那些手握公司多数股份的董事或经理其实质为“支配股东”,股东和董事或经理这两种不同的身份应该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作为公司董事或经理,其不当行为导致的赔偿责任都是以承认公司人格为前提的,先由公司向债权人赔偿再由公司向该董事或经理追偿。同时董事或经理的赔偿责任在多国法律中无论从承担责任条件及赔偿数额都有严格限制,因而是较为有限的。相反运用公司法人格否定理论,作为股东,债权人可向其直接追索债务,无视公司人格独立,在此时公司承担的人格是无限的,这种责任是一种严格责任,能够更有利于保护债权人或公共利益。2.增设存在损害受害者的纠纷公司人格否定法理是针对股东滥用公司法人格制度而设立的一种严格责任制度,其适用必须经过司法途径,通过诉讼方式对公司法人格滥用而受到损害的当事人进行救济,因此必须有原告(即受害者)提出适用该法理的诉讼请求。没有受损害的当事人,自然就不会产生该法理的适用问题。公司法人格滥用的受害者通常是公司的自愿债权人和非自愿债权人,有时是代表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政府部门。因此,只有他们有权提起揭开公司面纱之诉。必须明确,这些受害者皆是因为股东滥用公司法律人格的行为而受到损害。实践中常有公司自己或公司股东,为某种利益适用公司法人格否定法理之请求的情况,这是不允许的。二、公司法人格的滥用—公司法人否定法理的行为要件前文已述,并非所有的公司股东都是滥用公司法人格的主体,即使是支配股东,如果没有参与公司带有欺诈性的公司业务活动,滥用公司法人格,其有限责任仍为法律所保护。因此,公司股东是否实际参与了滥用公司法人格之行为,是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行为要件。何谓“滥用公司法律人格的行为”?笔者结合各国相关立法,将支配股东滥用公司法律人格的行为总结如下:1.商业风险不符也是导致债权人承担过大的风险基于义务与权利的相对应,利益与风险相一致原则,公司在设立时,应该有足够的资产来承担公司将来正常的债务和风险。如果公司在设立时资金就显著不足,与公司所从事的事业的性质以及其承担的商业风险不符,就会使债权人承担过大的风险,因此遭受经济利益的损失。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出资不符”,并不是指公司设立时股东的出资属于低于法定最低资本的虚假出资情形,而是根据客观上该公司的实际资产不能满足相对公司所从事的事业的性质以及该事业所需要承担的商业风险。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衡量公司资金是否充足应以公司设立时为准。因为公司合法成立后尽管会因亏损或其他原因导致资金不足,但只要股东没有欺骗交易的恶意,债权人不得主张否认公司人格,因为资金不足是与公司进行交易的债权人可以预测的正常商业风险,债权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保护自己的权益。2.公司支配股东利用公司法人格回避契约义务的行为具体表现在:(1)负有契约上特定的不作为义务(如竟业禁止的义务、不制造特定商品的义务等)的当事人,为规避这一义务而设立新公司,或利用旧公司掩盖真实行为。(2)赋有交易上巨额债务的公司支配股东,往往通过抽逃资金或解散公司或宣告公司破产,再以原有的经营场所、董事会、顾主、从业人员等另设一公司,且经营目的也完全相同,至使公司空壳化,来达到逃脱原来公司巨额债务之不当目的。(3)利用公司对债权人进行欺诈以逃避合同义务。利用公司法人格规避法律义务,通常是指受强制性法律规范制约的特定主体,应承担作为或不作为之义务,但其利用新设公司或者既存公司的法人格,人为地改变了强制性法律规范的适用前提,达到规避法律义务的真正目的,从而使法律规范的本来目的落空。强制性法律规范一般是以调整社会整体利益为目的的,当事人规避法律,不仅该行为具有主观故意和欺诈性,而且使社会整体利益的调整难以实现,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遭到破坏,有违法人制度之根本宗旨。3.公司与股东财产、业务的混同财产混同是对公司与股东分离原则的背离,极易导致公司财产的隐匿、非法转移或被股东私吞、挪做他用。财产混同一方面可以表现在公司营业场所或居所等完全同一,公司与股东使用同一办公设施;公司与股东的资本或其他财产混合,公司资本或财产转移为非公司使用,或两个实体拥有同一的所有权;公司缺乏独立财产,或与公司经营风险相比资金显著不足;公司财产无记录或记录不实,公司账簿与股东账簿不分或合一等。另一方面也可以表现在公司与股东或一个公司与其他公司利益的一体化上,这样,股东自己就可以将公司的盈利当作自己的财产随意调用,或转化为股东个人财产,或转化为另一公司的。因为财产混同无法保证公司贯彻资本维持资本不变原则,进而影响到公司对外承担清偿债务的物质基础,所以财产混同是法院揭开面纱重点要考虑的内容。业务混同具体表现为公司与股东或不同公司之间从事相同的业务活动;具体交易行为不单独进行,而是受同一控制股东或同一董事会指挥、支配、组织;公司集团内部实施大量的交易活动,交易行为、交易方式、交易价等都以母公司或公司集团的整体利益的需要为准,根本无独立、自由竞争可言,资金也因此在公司之间随意流动;公司对业务活动无真实记录或连续记录等。以上种种足以使公司与股东之间或母子公司、姐妹公司之间在外观上的独立性几乎丧失。组织机构上的混同行为一般包括:公司集团中公司之间董事会成员的相互兼任,总经理及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统一调配、聘任和任命;公司与股东或两个不同实体的董事或经理的完全一致;一人公司中不召开董事会,公司在人事任免、发展计划等重大事项决策上不履行必要程序或无必要记录;无视公司的法律形式,不保持公司必要的记录或根本没有记录等。三、公司法人格的滥用与第三人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结果要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公司股东滥用公司人格给公司债权人及其他社会群体造成客观上的实际损害;二是滥用公司人格的行为与造成的损害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公司的债权人或其他相关利益人,并不关注也无法关注公司股东是否滥用公司法人格,他们所关注的只是自己遭受了损失,而这种损失与公司滥用公司法人格有关。如果公司股东的行为有悖于公司法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的宗旨,但没有造成任何第一人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则不能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之法理。当然,判断滥用公司法人格之行为所造成的损失,既要考虑已经发生的现实的损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