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山东省宁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统测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学年山东省宁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统测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学年山东省宁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统测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学年山东省宁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统测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学年山东省宁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统测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山东省宁阳市高三教学质量统测生物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1为适宜温度下小球藻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2表示将小球藻放在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容器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1中光照强度为8时叶绿体产生O2的最大速率为8B.图1中光照强度为2时.小球藻细胞内叶绿体产生的O2全部被线拉体消耗C.若图2实验中有两个小时处于黑暗中。则没有光照的时间段应是2~4hD.图2实验过程中,4~6h的平均光照强度小于8~10h的平均光照强度2.科学研究表明,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变化会对细胞某些生理过程带来一定的影响。下列有关温度对细胞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定范围内升高温度会使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速率增大B.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因此低温不会影响被动运输速率C.在探究温度对水分子通过半透膜速率的影响时至少需要设三组实验D.胞吞、胞吐过程受温度变化的影响3.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不正确的是()A.用荧光标记法研究生物膜的流动性B.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分子结构特点C.用3H标记胸腺嘧啶研究基因的表达过程D.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中的不同的细胞器4.某实验小组用一定浓度的萘乙酸(NAA)溶液和激动素(KT)溶液探究二者对棉花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单独施用NAA或KT均能使棉花主根长度及侧根数增加B.NAA能一定程度地消除根的顶端优势,而KT能增强根的顶端优势C.NAA能抑制主根生长,KT能促进主根生长,且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D.一定浓度的NAA对KT促进侧根数增加的效应具有增强作用5.下列有关遗传、变异、进化、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倍体香蕉某一性状发生了变异,其变异可能来自基因重组B.生物的各种变异均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若体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存在等位基因,则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D.花药离体培养所获得的新个体即为纯合子6.植物体内生长素(IAA)与脂溶性小分子IAA甲酯(MeIAA)可以相互转化。在黑暗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IAA和MeIAA分别处理拟南芥的种子,种子萌发后形成的下胚轴相对长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1AA对下胚轴生长的影响具有两重性B.IAA对下胚轴生长的抑制作用比MelAA更显著C.MeIAA进入细胞需要膜上载体协助并需要消耗能量D.若在生长素浓度0~1μmol·L–1之间再设置实验组,下胚轴相对长度可能大于1.0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对某昆虫进行研究时,科研人员在正常翅群体中发现了卷翅突变体(相关基因用B、b表示)。为研究卷翅突变体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相关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用正常翅与卷翅正反交,F1雌雄个体中卷翅∶正常翅均为1∶1,F1卷翅雌雄个体杂交,所得F2卷翅∶正常翅=2∶1。回答下列问题:(1)该种群中卷翅昆虫的基因型为________;卷翅雌雄个体杂交,后代中出现正常翅个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F2卷翅∶正常翅出现2∶1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2)进一步研究得知,该昆虫的另一对相对性状中红眼对紫眼为显性,由等位基因A、a控制。现有四个品系:①红眼正常翅、②紫眼正常翅、③红眼卷翅和④紫眼卷翅,已知品系①和②为纯合品种,品系③和④中均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若只考虑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假定不发生突变和交叉互换,请从上述①~④中选择2种品系做材料,设计实验确定A、a和B、b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松毛虫是马尾松林的害虫,能取食马尾松针叶。松毛虫种群的爆发会引起马尾松林成片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后果,人们通过向马尾松林引入灰喜鹊,从而有效控制虫害,维持马尾松林的生态平衡。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引入灰喜鹊来控制虫害的方法属于________防治,与利用化学防治相比,其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2)人造马尾松林比天然马尾松林更容易遭受松毛虫危害,原因是____________。(3)有人说引入灰喜鹊防治松毛虫属于物种入侵,你同意这一观点吗?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下图一是一年内Wisconsin绿湾中藻类数量随环境的变化曲线图。图二是美国佛罗里达州银泉的能量流动分析图(其中GP代表总生产量,NP代表净生产量:单位:J/m1.a)。请回答下列问题:(l)据图一分析,Wisconsin绿湾中各种藻类的种群数量变化属于_________类型,就环境因素分析,其种群数量变化主要是由于藻类对_________和营养物质等的变化敏感而造成的。(1)科学家对Wisconsin绿湾的调查还发现,藻类某一时刻的生物量比浮游动物少,其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3)根据图二分析,“V”和“X”代表的含义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4)图二中最高营养级和前一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在实际调查中发现银泉的能量输入,除了来自银泉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外,还会来自各条支流和陆地的_________的补给。10.(10分)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被称为“SARS-CoV-2”。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出现的症状类似非典,感染者会出现急性、严重呼吸道疾病,伴有发热、咳嗽、气短及呼吸困难,严重的病例会出现肾功能衰竭和死亡,请回答下列问题:(1)冠状病毒能将人细胞膜上的ACE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作为受体从而入侵细胞,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的功能,这也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的结构特点。(2)新型冠状病毒为单股正链的RNA病毒,属于RNA复制病毒,其RNA复制时所需要的酶是在_____合成的,其RNA可以直接作为_____的模板。(3)人体免疫系统对新冠病毒反应相对迟钝,其容易突破第一、二道防线后大量繁殖,原因是_____。(4)结合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阐述人体通过自身免疫功能清除新冠病毒的机理:_____。11.(15分)植物甲为常见阳生植物,植物乙为常见阴生植物,阳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光照强度)一般大于阴生植物,回答下列问题:(1)叶绿素分布于植物乙叶绿体基粒的___薄膜上,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NADPH将直接参与暗反应阶段中的____过程。(2)实验过程中,给植物甲浇灌H2l8O,发现叶肉细胞中出现了(CH218O)。分析其最可能的转化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乙净光合速率为0时,植物甲净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填大于0、等于0、小于0)。(3)若将植物甲密闭在无O2、但其他条件适宜的小室中,遮光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该植物细胞无氧呼吸过程中除第一阶段有少量ATP生成外,第二阶段并未有ATP生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解题分析】图1中纵坐标氧气释放速率代表表观光合速率,光照强度为8时叶绿体释放02的最大速率为8,呼吸速率为2,则叶绿体产生02的最大速率为10,A项错误;图1中光照强度为2时,氧气释放速率为0,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则小球藻细胞内叶绿体产生的02全部被线粒体消耗,B项正确;若图2实验中有两个小时处于黑暗中,则此时只进行呼吸作用,密闭容器内C02浓度上升,对应的时间段是2〜4h,C项正确;图2实验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进行,呼吸速率一定,4〜6hCO2浓度较高,8〜10hCO2浓度较低,二者CO2浓度保持不变,说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4〜6h平均光照强度应小于8〜10h的平均光照强度,D项正确。【题目点拨】本题易错选D项,容易判断4〜6h的平均光照强度等于8〜10h的平均光照强度。较高二氧化碳浓度下,达到同样大小的光合速率,只需要较小的光照强度。2、B【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温度对细胞生理过程的影响。一定范围内升高温度会使膜的流动性增强,物质运输速率增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虽然不消耗能量,但温度会影响磷脂和蛋白质的运动,从而影响被动运输速率。胞吞、胞吐需要能量,温度会影响呼吸酶的活性,改变呼吸速率,进而影响胞吞、胞吐。【题目详解】A、温度会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温度,会加快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速率,降低温度则会减慢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速率,A正确;B、对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来说,低温会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影响物质运输速率,B错误;C、在探究温度对水分子通过半透膜速率的影响时,至少需要设置高温组、低温组和处于常温状态下的对照组,C正确;D、胞吞、胞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而温度可影响细胞呼吸速率,从而影响能量供应,故胞吞、胞吐过程受温度变化的影响,D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实验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对照、单一变量和等量原则。3、C【解题分析】

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形成RNA的过程,需要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需要氨基酸为原料。DNA特有的碱基为T,RNA特有的碱基为U。【题目详解】A、由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因此可以用红、绿荧光染料标记膜蛋白研究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B、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发现了DNA分子结构为双螺旋结构,B正确;C、胸腺嘧啶只存在于DNA中,只有DNA复制过程中才会利用胸腺嘧啶,基因表达过程涉及转录和翻译,不涉及DNA复制,因此应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不能研究基因的表达过程,C错误;D、由于各种细胞器的质量和密度不同,所以运用差速离心法可以将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相互分离开来,D正确。故选C。4、B【解题分析】

分析柱形图: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施加试剂的种类,因变量是主根长度和侧根数,甲乙组对比来看,NAA能抑制主根生长,甲丙组对比来看,KT能促进主根生长;乙、丁组对比可知,一定浓度的KT对NAA促进侧根生长的效应具有增强作用。【题目详解】A、对比甲、乙、丙柱形图可知,NAA和KT对主根和侧根的生长效应不同,其中NAA促进侧根的生长,抑制主根的生长,而KT则相反,A错误;B、对比甲和乙柱形图可知,NAA促进侧根的生长,能一定程度地消除根的顶端忧势,对比甲和丙柱形图可知,KT促进主根的生长,抑制侧根生长,说明KT能增强根的顶端优势,B正确;C、本实验没有不同浓度的KT和NAA作对比,不能证明KT和NAA浓度变化对主根生长的影响,C错误;D、乙、丁组对比可知,一定浓度的KT对NAA促进侧根生长的效应具有增强作用,D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α-萘乙酸(NAA)溶液和激动素(KT)对棉花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柱形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难度适中。5、C【解题分析】

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2)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题目详解】A、三倍体香蕉是不可育的,因此其变异不可能来自基因重组,A错误;B、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错误;C、由于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不进行减数分裂,若体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存在等位基因,则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C正确;D、花药离体培养所获得的新个体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D错误。故选C。6、D【解题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与没有IAA、MeIAA的空白对照相比,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IAA、MeIAA浓度的增大,下胚轴长度逐渐缩短,说明IAA、MeIAA抑制下胚轴伸长,与IAA相比,在相同浓度条件下,MeIAA条件下培养的下胚轴更短,说明MeIAA的抑制作用更强。【题目详解】AB、据图分析可知,用不同浓度IAA处理,几组实验组的下胚轴相对长度均小于对照组的下胚轴相对长度,说明实验组的IAA对下胚轴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不能体现其对下胚轴生长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并且MeIAA比IAA的抑制作用更强,AB错误;C、MeIAA为脂溶性小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应为自由扩散,C错误;D、低浓度IAA促进生长,高浓度IAA抑制生长,图中IAA浓度为1μmol·L–1时已经具有抑制作用了,说明IAA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应在0~1μmol·L–1之间;若在最适浓度附近再设置实验组,IAA会促进下胚轴生长,其相对长度应大于空白对照组,而图中将空白对照组的下胚轴长度设为1,即适宜浓度时下胚轴相对长度可能大于1.0,D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从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两重性的含义是解题关键。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Bb等位基因分离导致性状分离卷翅基因(B)纯合致死选择①与④杂交(或②与③杂交)得到F1,F1中红眼卷翅雌雄个体杂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四种表现型,则可确定A、a与B、b不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出现其他结果,则可确定A、a与B、b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解题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正常翅与卷翅正反交,后代为卷翅:正常翅=1:1,说明与性别无关,在常染色体上;卷翅个体相互杂交,后代为卷翅:正常翅=2:1,说明卷翅为显性性状,且卷翅BB纯合致死,存活下来的卷翅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Bb。【题目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卷翅昆虫的基因型为Bb,卷翅雌雄个体杂交,后代中出现正常翅个体等位基因分离导致性状分离,在上述实验中,F2卷翅:正常翅出现2:1的原因可能是卷翅基因(B)纯合致死。要确定A/a和B/b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可以利用这对性状都是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根据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进行判断,因此实验过程为:选择①与④杂交(或②与③杂交或③与④杂交)得到F1,F1中红眼卷翅雌雄个体杂交得到F2,若F2中出现四种表现型,则可确定A/a与B/b不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现出其他结果,则可确定A/a与B/b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8、生物减少环境污染、能将松毛虫数量长期控制在较低水平、不会导致松毛虫种群抗药基因频率增加人造马尾松林生物种类单一,自我调节能力差不同意外来物种入侵会影响本地物种生存,破坏当地生态平衡,而引入灰喜鹊防治松毛虫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平衡【解题分析】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成本低,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外来物种入侵主要是指外来的或者非本地的物种对农林牧渔业的生产、自然环境、人畜健康造成的危害。【题目详解】(1)向马尾松林引入松毛虫的天敌灰喜鹊,可以通过捕食关系有效的控制虫害,这种防治方法属于生物防治,与利用化学防治相比,其优点是:可减少环境污染、能将松毛虫数量长期控制在较低水平、不会导致松毛虫种群抗药基因频率增加。(2)由于人造马尾松林生物种类单一,营养结构单一,自我调节能力差,所以人造马尾松林比天然马尾松林更容易遭受松毛虫危害。(3)外来物种入侵会影响本地物种生存,使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当地生态平衡被破坏,而引入灰喜鹊防治松毛虫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平衡,所以引入灰喜鹊防治松毛虫不属于物种入侵。【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生物防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外来物种入侵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9、波动温度藻类个体小、代谢快、寿命短分解者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5.53%有机物质【解题分析】

分析表格:图二表示对美国佛罗里达州的银泉进行能量流动的分析结果,其中Gp表示生物同化的能量,X表示呼吸散失的能量,NP表示每个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表中Ⅰ是生产者、Ⅱ是初级消费者、Ⅲ是次级消费者、Ⅳ是三级消费者,Ⅴ是分解者,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时,其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题目详解】(1)从图中看出种群数量呈现波动变化,图中数量的变化在4月份最高,然后不断下降,至7月份达到一个高峰后,种群数量降低,所以可以推测是温度和营养物质发生变化造成的。(1)在某一时刻藻类的生物量比浮游动物少,可能是藻类个体小、代谢快、寿命短。(3)图中Ⅰ、Ⅱ、Ⅲ、Ⅳ都有部分能量传递给Ⅴ,所以推测Ⅴ是分解者,X是呼吸作用过程中以热能散失的能量。(4)Ⅳ是最高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0.88×105,Ⅲ同化的能量是15.91×105,所以二者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为0.88/15.91=5.53%,在各条支流和陆地都有有机物质流向银泉,其中也含有能量。【题目点拨】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及营养结构;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掌握能量流动的特点及能量流动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能结合表中数据准确答题。10、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或识别)(一定的)流动性(宿主细胞)核糖体翻译由于新冠病毒侵染性较强,而免疫系统的第一、二道防线为非特异性免疫,不具有针对性通过效应T细胞识别被新冠病毒寄生的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而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米,可以与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结合,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解题分析】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必须借助于活细胞才能代谢和繁殖。常见的病毒有:艾滋病毒、流感病毒、SARS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等等。病毒的成分包括蛋白质和核酸(DNA或RNA)。2、类似SARS的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是单链的,所以容易发生变异。3、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题目详解】(1)冠状病毒和细胞膜上的结合位点ACE2结合从而入侵细胞说明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病毒通过胞吞方式入侵细胞也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RNA复制时需要的酶在宿主细胞内的核糖体上合成,正链的RNA病毒中的RNA可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合成病毒蛋白。(3)由于新冠病毒侵染性较强,而免疫系统的第一、二道防线为非特异性免疫,不具有针对性,因此新冠病毒很容易突破第一、二道防线。(4)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内寄生在宿主细胞中,效应T细胞能识别被寄生的寄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而使其裂解死亡,新型冠状病毒被释放出来,而后会被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所凝集,使之失去浸染能力,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题目点拨】本题的知识点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