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西校高一上学期第二次线上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西校高一上学期第二次线上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西校高一上学期第二次线上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西校高一上学期第二次线上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西校高一上学期第二次线上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西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线上考试地理试题一、单选题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神舟十三号等构成的四舱(船)组合体所属的最低级天体系统是(

)A.银河系 B.太阳系 C.地月系 D.其他行星系2.下列各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3.最可能干扰神舟十三号与地面指挥系统之间通信联系的是(

)A.云雾 B.太阳活动 C.流星 D.太阳辐射【答案】1.C2.B3.B【解析】1.神舟十三号等构成的四舱(船)组合体都属于地球卫星,C正确,排除ABD。故选C。2.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总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比太阳系再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河外星系与银河系是同一级别,所以太阳系包含地月系,但河外星系不包括太阳系,B正确,ACD错误。故选B。3.太阳活动中的耀斑会扰动电离层,干扰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讯,B对;云雾、流星和太阳辐射对无线电短波通讯没有影响,故ACD错。故选B。内蒙古太仆寺旗的石条山是我国七大火山岩石柱群之一,约两亿三千万年前,因为纬度高、海水冷,火山喷发的熔岩被海水迅速冷却,形成了柱状节理。下面左图是石柱群景观图,右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形成石柱群的高温岩浆主要发源地是(

)A.① B.② C.③ D.④5.关于石柱群所在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是有岩石分布的地方 B.岩石圈包括②圈层和③所在圈层的一部分C.生物圈渗透于全部的岩石圈 D.岩石圈包括①圈层和②所在圈层的一部分【答案】4.C5.B【解析】4.读图可知,根据右侧四点的海拔高度、深度范围可以判断,①为平流层,②为地壳,③为软流层,④为外核,形成石柱群的高温岩浆主要发源地是③软流层,C正确,ABD错误。故选C。5.地壳全部和上地幔顶部构成岩石圈,A错;岩石圈包括地壳及地幔软流层以上部分,对应图中应该是包括②圈层和③所在圈层的一部分,B对,D错;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顶部,不是渗透于全部岩石圈,C错。故选B。读某地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地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下列关于生物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古生代寒武纪出现了鱼类 B.中生代侏罗纪恐龙繁盛C.新生代第四纪出现了哺乳动物 D.古生代早期出现了森林生态系统8.图中(

)A.①地层最老,形成时间早于②地层 B.③地层形成于元古宙的主要成矿期C.④地层化石可用于推测寒武纪环境 D.⑤地层形成中伴随着青藏高原隆起【答案】6.D7.B8.C【解析】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叶虫是一种海生无脊椎动物,生活在古生代早期,④地层为古生代地层;鱼类繁盛于泥盆纪,即古生代中期,③地层为古生代地层;恐龙生活在中生代,①地层不属于古生代地层;裸子植物出现在二叠纪,即古生代末期,繁盛于三叠纪和侏罗纪,即中生代,不完全在古生代,主要时期在中生代,②地层不主要是古生代地层。综上所述③④正确,①②错误。所以选D。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生代早期的寒武纪出现的是三叶虫,鱼类出现在古生代的奥陶纪,A错误;中生代侏罗纪恐龙繁盛,B正确;新生代第三纪出现了哺乳动物,C错误;古生代中后期出现森林生态系统,D错误。所以选B。8.图中①地层位于所有岩层的最上部,形成的时间最晚,A错误。③地层中含有鱼类化石,形成于古生代,B错误。④地层中含有三叶虫化石,形成于寒武纪时期,可以用于推测寒武纪环境,C正确。⑤地层位于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岩层下方,形成于前寒武纪时期,青藏高原在晚新生代地质时期强烈隆起,D错误。所以选C。下图在北半球5000米的等高面上,图中等值线是该等高面与对应近地面的垂直气压差值线(只考虑温度因素),近地面不考虑地形起伏。读图回答下列各题。9.F点空气运动方向是:A.西北风 B.东南风 C.北风 D.南风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对应近地面此刻是阴雨天气 B.甲的温度比乙要高C.甲在垂直方向上空气下沉运动 D.乙对应近地面可能是冬季海洋【答案】9.C10.B【分析】该题考查等值线图和大气运动。9.该题根据题干,判定该平面是北半球5000米等高面,在5000米高空甲是高压,且高空不考虑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所以应该是吹北风。10.乙对应近地面是冷却下沉,故天气晴朗;甲对应近地面是热源,温度高于乙地对应近地面,只考虑温度因素,升高相同的高度,降温一样,故甲的温度比乙要高;甲在垂直方向上空气应该是上升运动;乙对应近地面冬季如果是海洋,则为热源,空气上升形成应该是低压。下图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完成下面小题。11.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近地面N点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12.下图中与M、P、N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11.B12.C【分析】11.如果只考虑温度因素,P点附近此时出现了一个高温中心,气温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往往造成地面为低压,即风从四周吹向P点。但是由于此图是北半球,所以要考虑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近地面向右偏转30°-45°,所以原来的东风就变成了东南风,B正确,ACD错误;故选B。12.由上题分析可知,M、P、N一线中P地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属于热低压的中心区,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凹陷,对应的上空等压面向上凸,③图画法符合,①②④图画法不符合;因此C正确,ABD错误;故选C。北方冬季大棚顶上常常结满露珠,影响棚内蔬菜光合作用,同时,较冷的水滴滴到蔬菜上,还容易导致蔬菜腐烂,造成减产。所以,大棚设计要尽量减小棚内湿度,并且有利于露水的收集。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3.水滴由棚顶到集水容器的过程相当于水循环环节中的(

)A.下渗 B.降水 C.水汽输送 D.地下径流14.除棚内空气湿度外,影响集水量的因素还有(

)A.大棚内外温差 B.棚内昼夜温差 C.棚外风力大小 D.棚顶倾斜角度【答案】13.B14.A【分析】13.由所学知识可知,棚内的水汽蒸发,遇到冷的玻璃顶凝结,然后在重力作用下水滴由棚顶到集水容器。根据水循环的环节可知,水滴由棚顶到集水容器的过程相当于水循环环节中的降水,B正确,ACD错误。故选B。14.由所学知识可知,凝结量的大小与棚内的空气湿度和大棚内外温差。大棚内的空气遇到冷的玻璃顶,就会凝结形成小水滴,大棚内的空气湿度越大,大棚内外温差越大,玻璃顶的温度越低,水气凝结越多,A正确,B错误。集水量与棚外风力大小、棚顶倾斜角度关系不大,CD错误。故选A。读某海域等盐度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5.图示海域盐度普遍较高,最主要的原因是(

)A.河流径流量小,与海洋的海水交换量大B.该区域降水少,蒸发强C.通过运河流失多,天然降水对河流补给少D.海水淡化量大,人为造成高盐度16.该海域盐度分布规律可以表明(

)A.印度洋是这里海水交换的主要水源B.北回归线处降水最少C.两岸国家都是无流国D.沿海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答案】15.B16.A【分析】15.从海陆轮廓、陆地河流形状、纬度等因素可判断该海域为红海,红海成为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主要是因为位于副热带地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其次还有周围陆地上无淡水注入、海域较封闭等原因。正确答案选B。河流径流量小,与海洋的海水交换的量小;虽然海水淡化量大,但自然原因是造成高盐度的主要原因,通过运河流失多,天然降水对河流补给少,不是盐度高的原因,ACD错误。故选B。16.从图上看,红海的盐度北部高于南部,主要原因是南部通过海峡与印度洋相通,有一些水体交换,盐度略低。降水基本相差不大,两岸国家都是无流国会影响整体盐度较高,跟南低北高无关,沿海地区人口并不稠密,也无关,正确答案选A,CBD错误。故选A。垄作是一种农田改造方式,人们在农田中堆土起垄,在垄与垄之间开沟。在坡地开垦中,根据朝向,垄可以分为顺坡垄和横坡垄(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采用顺坡垄种植的地区(

)A.蒸发旺盛 B.以陆地内循环为主 C.水汽输送量小 D.少暴雨18.与顺坡垄相比,采用横坡垄可以(

)①减少地下径流②削减地表径流③增加下渗④抑制蒸发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17.D18.C【分析】17.顺坡垄的垄走向与地势走向一致,对地表水没有阻挡作用,所以不能安排在降水量大且降水量比较集中的地区,否则会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D正确。蒸发量、水汽输送、水循环的方式和坡向没有关系,ABC错误。故本题选D。18.横坡垄的走向大致与等高线平行,对地表径流有一定的阻挡作用,具有削弱流水流失的现象。横坡垄对地表径流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下渗增强,地表径流减少,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垄的走向与蒸发无关,④错误。故本题选C。美洲大陆被认为是古代意大利著名航海家哥伦布发现的。下图是哥伦布分别于1492年和1493年从欧洲航行至美洲的线路图,两次航行用时有明显差异。读图,完成下面问题。19.哥伦布沿L1、L2线路航行时间差异较大的最可能原因是(

)A.L1航行是逆北太平洋暖流而行,速度慢B.L1航行途中轮船损坏,维修时间长C.L2航行时用到了更为先进的柴油发电机,用时短D.L2航行时先顺寒流,再顺暖流,速度快20.2022年7月,刘英铭一家乘坐某大型国际邮轮由地中海沿岸的巴塞罗那到大西洋沿岸的里斯本,途径直布罗陀海峡时(

)A.顺风顺水 B.逆风顺水 C.无风逆水 D.逆风逆水21.下列对上右图中四处海水温度、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A.盐度①<④、温度③>④、密度①<②B.盐度①>④、温度①>②、密度③>④C.盐度③>④、温度①<②、密度①<②D.盐度①>②、温度③<④、密度③>④【答案】19.D20.C21.B【解析】19.由航海线路图可知,L2航行时先顺加那利寒流航行,再顺北赤道暖流航行,速度快,用时短,D正确。L1航行逆北大西洋暖流而行,速度慢,用时长,A错误。两次航行时间的差异主要是由顺水或逆水使航行速度不同而造成的,与航行途中轮船维修时长关系较小,B不符合题意。1493年并没有柴油发电机,C错误。故选D。20.直布罗陀海峡7月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处于无风或微风状态,由右图可知,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故该邮轮逆水航行,C正确,ABD错误。故选C。21.地中海位于亚热带,蒸发量大,与临近的大西洋海区相比较,盐度高,海水密度大,盐度①>④,A错误;海水温度自表层向深层降低(到一定深度水温变化极小),所以①水温高于②,③水温低于④,C错误;地中海高盐度高密度的海水下沉,由直布罗陀海峡底层流入大西洋,故③处盐度高于④,③处密度高于④,B正确。因为地中海海水下沉,所以大西洋表层海水由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使①处盐度低于②处,①处密度低于②处,D错误。故选B。下左图为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右图为云南省昆明市内的路南石林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图示两区域高大植被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森林破坏 B.降水量少 C.土层浅薄 D.气候不适23.与路南石林相比,造成柳江喀斯特地貌区内石林、石芽矮小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少,流水溶蚀作用较弱 B.石灰岩岩层已全部侵蚀C.风力沉积物掩埋石灰岩 D.风力侵蚀作用较强【答案】22.C23.A【解析】22.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构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岩石是石端,这种岩石非常容易受到水的溶蚀作用而分解,土壤表层的有机物质很容易随着水流进入河流、地下河以及其他水系,造成严重的营养物质流失,以致土层浅薄贫瘠,故植披很难发育,高大植被稀少,C正确;森林破坏属人为原因,A错误;云南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较高,气候湿润,降水丰富,BD错误;故选C。23.云南石林和柳江喀斯特地貌的形态差别主要在云南气候湿润,降水量大,流水溶蚀作用强,而河北降水量少,流冰溶蚀作用较弱,所以柳江喀斯特地貌区内石林、石芽矮小,A正确;石林、石芽并非风力侵蚀和风力沉积,CD错误;石灰岩岩层并未被全部侵蚀,B错误;故选A。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4.②坡是(

)A.迎水坡,流速慢 B.迎水坡,流速快C.背水坡,流速慢 D.背水坡,流速快25.图示沙波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是(

)A.①坡和②坡 B.③坡和④坡 C.②坡和④坡 D.①坡和③坡26.图示沙波的移动方向是(

)A.向上游移动 B.向下游移动 C.维持在原地 D.往复摆动【答案】24.D25.D26.A【解析】24.根据材料,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根据图中水流方向可知,②坡背水坡,背水坡以侵蚀为主,流速较快,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25.根据图中水流方向,可知①坡和③坡为迎水坡,水流速度较慢,以堆积为主,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26.根据材料,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所以泥沙不断在迎水坡堆积,背水坡不断侵蚀,沙波会不断向上游方向移动,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抛物线状沙丘是在常年单向风或几个近似方向风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风积地貌,形态特征与新月形沙丘相反,它的两个翼角(丘骨)指向上风向,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呈弧形凸出,轮呈抛物线状,读库布齐沙漠南某地物线状沙丘示意国。完成下面小题27.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A.东风 B.西风 C.南风 D.北风28.该抛物线状沙丘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部位是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丙29.抛物线状沙丘表面常有耐旱植被着生,不同部位的植被覆盖度各不相同,植被覆盖度往往与不同部位所受的外力作用密切相关。图示沙丘植被覆盖度最低的部位最可能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27.B28.D29.A【解析】27.本题主要考查风向的判读。根据材料可知,抛物线形沙丘与新月形沙丘相反,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凸出。根据图示可知,该沙丘向东凸出,说明该地主导风是西风,B正确。28.本题主要考查沙丘地貌图的判读。根据图示沙脊线所在位置可判断,甲、丁位于迎风坡一侧,应以侵蚀作用为主;乙、丙位于沙脊线的背风坡一侧,因此以沉积作用为主,D正确。29.本题主要考查风力作用大小的判读。根据题意可知,植被覆盖度与外力作用密切相关。本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为风力作用。风力侵蚀作用越大,植被越稀疏。从图示来看,沙丘向西开口,受西风影响,甲、丁位于迎风坡一侧,以侵蚀作用为主,翻过沙脊线后,在背风坡一侧沉积,乙、丙位于背风坡一侧,故以沉积作用为主,B、C错误。相对于甲处,丁处地势低,风力侵蚀作用小于甲处,且坡度较缓,故甲处植被覆盖度最低,A正确,D错误。故选A。边石堤是在坡地或沟谷中形成的小型梯田状或堤状的堆积物。它们呈弧形向外弯曲,并由上往下呈阶梯状下降,堤内积水成池。其形成与地表水流运动受阻、水体中二氧化碳逸出、碳酸钙沉积等因素有关。下图示意边石堤的纵剖面。据此回答下面各题。30.下列因素中,对边石堤的形成影响最小的是(

)A.粗糙或不规则的地表 B.较高的植被覆盖率C.可溶性岩石广布 D.湿润多雨的气候31.关于边石堤与水流的关系,以下说法可信的是(

)A.水流量越大,边石堤规模越大B.水质越好,边石堤的生长速度越快C.水温越高,边石堤的生长速度越慢D.流速越慢,边石堤规模越大【答案】30.B31.A【分析】30.由材料“其形成与地表水流运动受阻、水体中二氧化碳逸出、碳酸钙沉积等因素有关”可知,粗糙或不规则的地表使水流受阻,而碳酸钙沉积与当地可溶性岩石广布有关,A、C项影响较大,A、C错误;根据“堤内积水成池”“地表水流运动受阻”等信息可知当地气候湿润多雨,D项影响较大,D错误;植被覆盖率较高时,碳酸钙堆积物在地表分布较为均匀,对边石堤的形成作用小,所以B项影响较小,B正确。故选B。31.结合上题分析,当地可溶性岩石分布广,水流量越大,沉积的泥沙和碳酸钙物质越多,边石堤的规模越大,A可信。流速越慢,搬运能力越差,挟带的泥沙等沉积物越少,边石堤规模越小,B不可信;水质越好,流水挟带的泥沙和碳酸氢钙物质越少,边石堤的生长速度越慢,C不可信;水温越高,水体中二氧化碳逸出越多,碳酸钙沉积物越多,边石堤的生长速度越快,D不可信。故选A。“壶穴”是指自然外力对基岩表面侵蚀而形成的凹坑,壶穴易在强急流或瀑布前方形成。我国贵州省绥阳县境内的阴河洞内发育着数量众多的壶穴。阴河洞内碳酸盐岩广布,气温常年保持在10-14℃,。下图为“阴河洞壶穴的演变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2.壶穴发育的过程是(

)A.a→b→c→d B.b→d→a→c C.c→b→d→a D.d→a→b→c33.水流含沙量大有利于d阶段壶穴的形成,主要原因是水流挟带的砾石和粗颗粒物质(

)A.增大流速 B.改变基岩性质 C.对基岩磨蚀强 D.增加地势落差【答案】32.C33.C【解析】32.c图中下游河床岩石表面未被侵蚀,基岩存在节理和裂隙,随着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溶蚀作用,基岩被破坏的程度不断加深,壶穴的深度和面积不断扩大,顺序应为c→b→d→a,C正确,ABD错误。故选C。33.d阶段壶穴的形状表现为基岩受到严重的侵蚀,故水流含沙量大有利于d阶段壶穴的形成,主要原因是水流挟带的砾石和粗颗粒物质对基岩磨蚀强,C选项正确;没有增大流速、没有增加地势落差,A、D选项错误;基岩性质是不能改变的,B选项错误。故选C。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一猎人到该地打猎。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34.猎人登上山顶,可能看到猎物的地点是A.甲 B.乙 C.丙 D.丁35.猎人熟悉动物习性,知道山羊喜欢在陡峻的山崖活动,而水鹿被追赶过后,会寻找有水的地方喝水。在这次打猎中,他捕获了山羊和水鹿,请问他最有可能分别在图中哪两处捕获这两种动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34.C35.C【解析】34.A.山顶到甲处有陡崖,甲在陡崖下方不远处,不能看到,A不对。B.山顶到乙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不能看到猎物,B不对。C.山顶到丙地之间等高线先密集后稀疏,为凹形坡,能看到猎物,C正确。D.山顶到丁地之间等高线先稀疏后密集,为凸形坡,不能看到猎物,D不对。故答案为C。35.根据图示信息,①为山麓地带,②为陡崖附近,③为山谷,④为山脊。根据材料,“山羊喜欢在陡峻的山崖活动”,则图中②处是陡崖,最可能捕到山羊;“水鹿被追赶过后,会寻找有水的地方喝水”,则在图中③处为山谷,最可能有河流发育,则最可能捕到水鹿,故答案选C。二、综合题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为中国局部区域示意图。图2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1)由图2可知,拉萨受山谷风影响,拉萨降水日变化特点是夜晚降水(多或少),并分析原因。(2)图3为某日某时刻青海湖与附近陆地的等压面分布图,①②③④位置中,气压最大的是,此时刻吹(湖风或陆风)。(3)图4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景观图,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横断面呈形谷,简述其成因。【答案】(1)多夜间,山地降温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气流抬升;加上谷地降温慢,同一水平面上,谷地气温较高,气流上升,水汽容易遇冷凝结成雨,因此拉萨夜晚降水多。(2)②陆风(3)V形成原因是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青藏高原隆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河流在上游地区,河流向下深切河谷,流水侵蚀形成V型谷地。【详解】(1)由图2可知,拉萨降水日变化特点是夜晚降水多。根据山地和山谷的热力作用差异,夜间,山地降温快,谷地降温慢,同一水平面上,谷地气温较高,气流上升,另外山地降温快,导致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气流被迫抬升,水汽容易遇冷凝结成雨,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