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中国土壤分布与土壤分类教学目的、要求:
世界土壤分类系统;中国土壤分类系统;土壤分布的纬度地带性规律和纬度地带性规律,中国土壤分布的水平模式;各地带性土壤和地方性土壤的特点。
教学重点:土壤发生分类和系统分类的异同;中国的土壤分类系统;土壤的水平分布规律。2023/9/11土壤的地理分布,既有与生物气候条件相适应,表现为广域的(地带性)水平分布规律和垂直分布规律,也有与地方性(地域性)的母质、地形、水文、成土年龄相适应,表现为地域性的分布规律。第一节土壤分布规律2023/9/12一、地带性土壤的概念
★
地带性土壤(zonalsoil)由生物气候条件决定而发育的土壤。这种土壤是广域(广大空间)分布的土壤(黄壤、棕壤、暗棕壤…)2023/9/13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
★地带性土壤分布的函数表达式:S=f(wjg)
2023/9/14二、土壤的地带性分布规律1.土壤的纬度地带性(水平地带性)土壤的纬度地带性:指地带性土类(亚类)大致沿经线(东西)延伸,按纬度(南北)逐渐变化的分布规律(热量差异引起的)。2023/9/15这种分布规律在欧亚大陆的西部表现最为明显。2023/9/16我国的土壤分布规律基本符合纬度地带性,即东部沿海地区从温带至热带森林土壤分布呈现有规律的更替:棕壤—黄棕壤—红壤、黄壤—赤红壤—砖红壤。
2023/9/17灰化土剖面图2023/9/18暗棕壤剖面图2023/9/19棕壤剖面2023/9/110褐土剖面图2023/9/111黄棕壤剖面2023/9/112红壤剖面图2023/9/1132023/9/114黄壤剖面图2023/9/115但也出现例外:
青藏高原:高大山体阻碍了亚热带森林土壤向西部延伸,高原特有的草毡土、莎嘎土代替了红壤或黄壤,只在高原边缘山地保留了此类土壤的痕迹。2023/9/116
东北地区:从山东半岛以北至东北的黑龙江,由于受山体走向的影响,使东西方向延伸的土壤发生偏移,呈北东---南西走向,从西北向东南依次分布着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和棕色森林土。2023/9/117这就是说,我国东北地区、东部沿海地区,从北至南森林土壤纬度地带性分布的规律是:
棕色针叶林土(棕色泰加林土、灰化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红壤、黄壤—赤红壤—砖红壤。
2023/9/118土壤的经度地带性:指地带性土类(亚类)大致沿纬度(南北)延伸,按经度(东西)方向由沿海向内陆变化的规律(水分差异引起的)。2.土壤的经度地带性2023/9/119例如在我国温带内陆地区,从东至西分布的土壤有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钙土---灰漠土----棕漠土---最后是戈壁大沙漠。这种分布,反映了因距海洋远近而产生的大气湿度的差异,故有人称作土壤气候相,有的称作省性。2023/9/120黑钙土剖面图2023/9/121栗钙土剖面图2023/9/122灰钙土剖面图2023/9/123石膏盐盘
棕漠土剖面图2023/9/124
★我国的土壤水平分布规律,基本上是由以下两个地带谱构成:
棕色针叶林土/灰化土
暗棕壤
褐土、棕壤
黄褐土、黄棕壤
赤红壤
砖红壤
红壤黄壤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钙土灰漠土棕漠土2023/9/125★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山区的土壤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呈现有规律的更替。一是海拔100米/0.6℃二是植被分布随之变化土壤是成土因素作用的产物。3.土壤的垂直地带性(1)土壤的正向垂直地带性2023/9/126
★土壤垂直分布与水平分布的关系(如下图):
2023/9/127★山地土壤的特点
山地土壤的垂直带谱与其以北的纬度带谱虽然有类似的特征,但由于地形条件、水热条件和植被条件等差异较大,土壤的发育过程、土壤特性有较大的差异。一般说来,山地土壤具有粗骨性、薄层性、层次过渡不明显等特点,是与之对应的纬度地带性土壤的一种特殊变态。所以,在命名时,都在前面冠以“山地”二字。例如:棕壤(纬度)---山地棕壤(垂直)。2023/9/128(2)土壤的负向垂直地带性土壤的负向垂直地带性是指从基带土壤向下(由高原面向谷底)随生物气候发生变化而土壤依次发生变化的规律。这是我国青藏高原所特有的现象(如下图)。2023/9/129区分土壤正/负向垂直地带性依据:基带基带正向垂直负向垂直2023/9/130★影响山地土壤垂直分布的因素
◆山地的位置◆山地的高度
◆山地的坡向
◆山地的形状第二节中国山区的土壤垂直分布规律2023/9/131★中国主要山地土壤垂直地带谱地理位置不同,基带土壤不同,山地土壤垂直带谱亦不同(如下图)。2023/9/132第三节土壤的地域性分布规律
土壤的地域性是指在同一土壤地带范围内的一个地区,由于地形、水文条件、成土母质等所引起的不同土壤组合与复域的变化。2023/9/133
★
隐地带性土壤和非地带性土壤◆
隐地带性土壤(IntrazonalSoil)
在相同的土壤带内(生物气候带内),由于母质、地形、水文等因子变化所发育的土壤。这种土壤由于置于同一生物气候带内,所以它不可能是广大空间分布的土壤。例如潜育土,白浆土等。
2023/9/134◆非地带性土壤(AzonalSoil)
没有明显的发生层次,具有AC或A(B)C土体构型的土壤。这种土壤是相对年幼的土壤。例如紫色土等。2023/9/135◆
值得注意的问题
★
在任一土壤带内(生物气候带),可能有几类土壤同时存在。但其中必有一个优势土类,也就是在相应的生物气候条件制约下发育的土壤---地带性土壤,土壤带也是据此而命名的。其他分布的土壤,或者是该地带性土壤的低级分类单元(亚类)的土壤,或者是隐地带性、非地带性土壤。2023/9/136潮土剖面图2023/9/137砂姜黑土剖面2023/9/138黄绵土剖面图2023/9/139龟裂性土剖面2023/9/140灌淤土剖面图2023/9/141石灰土剖面图2023/9/142磷质石灰土剖面2023/9/143海滨盐土剖面图2023/9/144◆研究土壤地域分布★区分出不同的中地貌、小地貌类型★区分出不同的母质类型★特殊的成土因素(气候因素)2023/9/145第四节安徽土壤一、安徽概况1.气候: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夏季湿热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雪,四季分明2.地形:分为淮河与长江沿岸两大平原区、皖西大别山河皖南山区和江淮丘陵2023/9/1463.水文:水资源较丰富,北有淮河,南有长江横贯,天然的将全省划分为淮北、江淮和江南三个自然区4.母质:有河流冲积物、湖积物、黄土、红土残留物、坡积物和洪积物等2023/9/147二、主要土壤
1.红壤与黄壤2.黄棕壤与黄褐土3.砂姜黑土4.潮土5.水稻土2023/9/148第五节土壤分类一、土壤分类
1.土壤分类土壤分类: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将土壤进行归类和排队。土壤分类是土壤科学知识的有机融汇、系统组织和科学表达,它是土壤科学水平的体现。同时土壤分类也是土壤调查制图的基础,农业技术转让的依据,环境质量评价的因子。
2023/9/149
土壤分类或许是土壤科学中最有争议的问题。原因:
主观上:土壤分类的基本理论---分类的原则,尚未或难以取得共识。2.分类的困难性2023/9/150客观上:
⑴对土壤本身认识了解得很不够的,还没有建立起大家公认的分类制度;⑵土壤不象动物、植物那样,可以分成单个体,而从山顶至山麓的土壤,是连续的,变化是逐渐的;⑶土壤学家分类的立足点不同。2023/9/151二、世界上主要的土壤分类制度
我国是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土壤分类的最早国家。
近代的土壤分类是1883年前苏联学者道库恰耶夫和他的学生们开始的。自那以后各国学者相继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形成了以下几种主要的土壤分类制度。
2023/9/152
★前苏联的土壤分类制(发生分类)
进行土壤分类的着眼点是气候和植被,提出土壤地带性概念。具体内容是:以土类作为土壤分类的基本单位,从上往下逐渐演译,按土壤发生上的质量变化,逐级细分(亚类、土属、土种、变种)。发生分类学观点,在土壤科学的发展中,是有一定影响的,甚至至今还占统治地位。2023/9/153
★美国的土壤分类制(土壤性状分类)以诊断层作为分类的依据,各级分类的基础是野外可以定量和查核的土壤性状,以土系作为分类的基础,从下往上归纳而成。目前该分类在世界上流传较广。2023/9/154
★西欧土壤形态发生分类
由古比亚纳(W·L·Kubiena)创立。其特点是:重视水成(半水成)土壤的分类、土壤发育程度和人为土壤的研究.
★联合国FAO-UNESCO世界土壤图的土壤单元从1961年起,FAO和UNESCO开展了一项协作计划,进行世界土壤普查,编制世界土壤图,采用美国新土壤分类制和其他分类制中的诊断指标划分土壤单元。
2023/9/155三、中国现行的土壤分类制如前所述,我国是世界上从事土壤分类最早的国家。自20世纪30年代至解放初期,受美国土壤分类的影响;解放后至20世纪80年代,全面学习苏联的土壤分类。20世纪末叶,借鉴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经验,拟定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2023/9/156
◆分类级别土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与变种六级分类制。★
1978年拟定《中国土壤分类暂行草案》
发生学分类原则
2023/9/157★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特点
(1)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2)面向世界,与国际接轨(3)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依据
以诊断层、诊断特性和诊断现象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