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课文《大禹治水》教案_第1页
2023年课文《大禹治水》教案_第2页
2023年课文《大禹治水》教案_第3页
2023年课文《大禹治水》教案_第4页
2023年课文《大禹治水》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课文《大禹治水》教案课文《大禹治水》教案1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闻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2、知道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如入”的缘由,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3、留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想像大禹一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会是怎样感人的情景。

4、识字11个,写字11个。积累运用。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读文,绽开联想,体会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搜集大禹的资料。

教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16大禹治水。

2、学生简介大禹。请学生在课文中是怎么介绍大禹的?读一读。

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3、请学生对课题质疑。(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大禹是怎样治水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看这些问题在那些自然段告知我们了?(1、3、4自然段)

2、检查自读状况,出示生词认读。(订正字音。)

三、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探讨:

(1)这一自然段主要告知我们什么?

(3)“四处逃荒”是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

要用急迫的语气读出洪水猛烈的态势。

四、过渡

洪水如此猛烈,造成的灾难如此严峻,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凄惨生活。为挽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苦、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我们就一起来看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五、细读课文三、四、五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出示自读要求:

(1)用喜爱的方法读,找出大禹治水时表示动作的词语,结合其次自然段想一想大禹治水与父亲什么不同?这说明白什么?

(2)依据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段。

(3)同桌就以上问题探讨一下,然后再试着读一读。

2、汇报学习结果,出示第三自然段。(表示动作的词语用红色标注)

3)指导朗读。想像大禹治水时的千辛万苦和聪慧才智。

学生练读,齐读。

3、默读第四自然段,完成下面的填空。

为了治水,大禹三十岁(才)结婚,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告辞了妻子。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这些词和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假如没有这些词,行不行呢?

想像一下他三次过家门时感人的情景,说说当时他会想什么?指导朗读。

4、细读第五自然段。

(1)齐读。

(2)小组探讨:大禹为什么会成为人们世世代代仰慕和爱戴的英雄?(联系三、四自然段探讨。)出示探讨的提纲:

在长达十年的治水是建设中,他“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是怎样的奉献精神?

(3)汇报探讨结果。

六、总结课文。

课文《大禹治水》教案2

一、教学目标:

认知:1、了解黄帝、炎帝的主要事迹。知道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

2、说出大禹的主要事迹和治水胜利的缘由。

技能:说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情感:学习大禹公而忘私的精神,培育人定胜天的信念。

二、教材分析:

重点:大禹治水的事迹和精神。

难点:对部落和部落联盟的理解。

三、课前打算:

1、大禹像挂图,大禹陵照片。

2、大禹治水的挂图。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绍兴有个禹陵,还有禹庙,你们去过吗?是纪念什么人的?禹是我国古代一位治水英雄,世世代代被后人称颂。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大禹治水的故事。

(二)讲授新课:

1、黄帝和炎帝的事迹:

(1)老师讲解并描述黄帝和炎帝的故事。然后提问:祖国境内原始社会的遗址主要有哪几个?为什么我们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2)师生归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2、大禹治水:

(1)老师让学生观看课中大禹像,将大禹治水的故事,然后提问:鲧治水为什么未胜利?禹依据实际采纳了什么治水方法?

(2)师生归纳:禹依据山脉地形,采纳疏导的方法,开沟掘渠,使洪水从江河流入大海。

(3)请学生视察大禹治水插图,老师简介禹与群众同甘共苦,顶风冒雨,他三过家门而不入,艰苦劳动十三年,最终把洪水限制住。反映了中华民族战胜自然灾难的聪慧才智和人定胜天的气概。

(4)组织学生探讨: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5)归纳:这种公而忘私的`精神受到百姓的赞颂,人们为了感谢禹的功劳,称他为大禹。他的精神值得后人继承发扬。

(6)讲一讲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同桌同学讲)

3、大禹陵和夏朝的建立。

(1)老师出示大禹陵、禹庙的照片,介绍大禹陵(也可以让去过大禹陵的学生讲)。

(2)老师讲解夏朝是怎样建立的。

(三)学问反馈

1、课后填空题。

2、请几个学生讲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四)全课总结。学了这篇课文,你获得了哪些学问,懂得了什么道理?

五、板书设计:

疏导法

大禹治水

公而忘私

人定胜天

同甘共苦

课文《大禹治水》教案3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细读第一自然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闻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打算: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日,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闻,课文中的主子翁是我国古代传闻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

板书课题,指名读大禹。

简介大禹: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练读课文。

2、检查自读状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订正读错的地方。

有些句子比较长,提示学生留意句中的停顿。

3、范读课文,思索探讨: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4、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是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索:这一自然段主要告知我们什么?

洪水给老百姓带来了严峻的灾难。

从哪儿可以看出洪水很猛烈?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这些状况发生在什么时候?

2、指导朗读。

要用急迫的语气读出洪水猛烈的态势,其中滔滔、沉没、冲倒、无家可归要重读。

指名试读。

学生自由练读。

集体齐读。

四、洪水如此猛烈,造成的灾难如此严峻,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凄惨生活。为挽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苦,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其次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闻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难点:

体会大禹的英雄形象。

教学打算: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按要求说出本课生字。

翘舌音的字;前鼻音的字;后鼻音的字;边音的字。

3、说说治、洪、姓的结构和偏旁。

二、接着细读课文。

学习其次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共有几句话?哪一句是写大禹想的?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

2、指名读其次、三句,说说大禹是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先了解状况,后治理洪水。

哪些词语告知我们大禹治水的艰辛?(走遍、吃近)

走遍吃尽说明白什么?(说明大禹了解状况走的路多,范围很广,什么苦都吃到了)

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九条大河九座大山这几个数字都不是表示数字,而是表示许多。

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课文中,说大禹吃尽千辛万苦。小挚友们想一想:他可能会吃哪些苦呢?

学生自由想象,充分体会大禹的英雄形象。

3、指导朗读。

决心、走遍、细致、吃尽、带领、挖通、劈开要重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思索: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知我们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自然段中表示数量的词。

(13年三次一次十多岁)

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

3、指导朗读。

上述数量词要重读。

自由练读,集体齐读。

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想: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宏大英雄呢?

引导学生联系其次、三自然段探讨。

2、老百姓会怎样感谢大禹?启发想象。

3、齐读,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

三、练习背诵课文。

1、引导背诵。

2、自由练背。

3、指名背诵。

4、齐背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生字词,课堂练习。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

2、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打算: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给多音字组词。

2、扩词。

二、教学部分字形,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引导自学下列生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