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管理制度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编号:ZD-001版本号XHJT-A/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河北鑫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年1月7日实施 编制:霍斌李家策审核:付之永批准:王之全前言石油石化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有害、连续作业、点多线长等特点。随着中国石化的改革和发展,油田勘探开发区域不断扩大,炼油装置、化工装置、油品储运正在向大型化发展,油品销售站点大多设置在人口密集地区和交通要道,因此安全生产是石油石化企业永恒的主题。在近几年国家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公司原有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公司安全部组织人员制订了《河北鑫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在修订《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过程中,我们注重建立长效安全管理机制,努力处理好普遍与特殊、安全要求与经济承受能力的关系,尽可能使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既符合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标准,又使其符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先进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由于时间紧迫,《河北鑫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望使用者发现问题及时向公司安全部反映。第一章总则一、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明确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各项法律法规,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保障员工和国家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等法规,特制订本制度。二、本制度适用于河北鑫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所属部门。三、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在总经理领导下,负责研究部署、指导协调全系统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决策解决全系统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安全部,安全部作为安委会的办事机构,负责全系统安全工作的归口管理,公司其它职能部门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负责相应的安全工作。四、企业各级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总责,应认真落实《河北鑫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五、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控制风险、关注健康;厚德诚信、持续发展。”,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监督管理原则。六、公司各级领导和员工应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观念,增强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和谐发展的科学观,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抓好安全工作。七、本制度未作出要求和规定的,执行国家有关的规定和要求。八、各单位根据本制度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第二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第一条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1.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保障职工的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度。2..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预防为主,安全发展”的方针,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的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安全部负责责任制的管理并拟定、完善并严格督促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3.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总经理是公司安全第一责任人,对公司安全工作负总的责任。各部门高层管理人员是本部门安全事务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部门安全工作。各部门负责人(车间主任)为本部门/车间安全事务直接责任人,直接管理本部门/车间的安全工作。各部门/车间主管在经理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区域的安全工作,是所辖区域的安全直接责任人。各班组长是本班组的安全事务直接责任人。各岗位员工(包括职员)是本岗位的安全直接责任人4.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4.1凡在下列事故之一中负有直接责任(含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的人员和发生事故的单位,当年不能授予任何荣誉称号:4.1.1发生因公一般;4.1.2发生因工一次重伤1人以上的责任事故:4.1.3发生一次性直接经济损失2万元以上的责任事故。4.2对评定当年至授予荣誉称号之前这段时间内发生…般以上安全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取消当年已经获得的各种荣誉称号。4.3对事故单位和责任人员按本规定实施安全否决,不能代替事故处理和处罚,事故处理和处罚仍按有关规定执行。5.安全生产实行行政责任追究制。5.1凡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一级单位责令下一级单位立即整改,通报批评或责令做出书丽检查。5.1.1未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例会,研究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5.1.2未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并组织考核奖惩,以及未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的。5.1.3未部署、督促在本年度内开展规定次数以内安全生产大检查的。5.1.4对检查或发现的安全隐患不及时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5.2对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对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撤职处分。5.3对检举、揭发事故的单位或个人打击报复的,对直接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撤职或开除的行政处分。5.4对重大、特大安全事故隐患未按规定进行防范、监控、整治的,依法追究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5.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依法给予降级、撤职或开除的行政处分:5.5.1对事故处理不及时,造成事故损失扩大的;5.5.2干涉、阻挠事故调查处理及行政责任追究的;事故发生后,有关责任人员能够迅速采取措施,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的,可对其从轻处分。6.奖惩6.1各部门、班组应该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保持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有效,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完成生产计划,职工有下列成绩的,给予表彰和奖励:6.1.1模范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规,认真执行本责任制,在组织管理安全、文明生产或本职安全工作方面做出显著成绩者:6.1.2发现事故隐患,立即采取措施或及时报告上级,以及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因而避免了事故,或显著减轻事故危害程度者;6.1.3事故抢救有功者;6.1.4在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方面有重大创造创造和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对改进劳动条件做出重大贡献者。6.2凡不认真执行本责任制,发生责任事故的,追究有关领导人和当事人的责任,由单位、部门、班组按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处理,给予责任者以经济处罚、纪律处分,后果严重、触犯刑律者,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第二条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修、维修制度一、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制度对化工生产的安全设施、设备包括特种设备及其它设备的安全设施与防护器具的范围、管理分工、维修检验、使用、保管等做了具体规定。建立检修组织并对准备、检修、拆除、完工验收等工作程序进行安全管理。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检修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二、范围1生产设施:是指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设备、设施如罐、釜、管道、泵、电机等。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危险化学品容器、设备、电葫芦等及其安全设施等。2安全设施: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的监控、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世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设施设备;3防护器具:化工防护器具,是指作业过程中佩戴和使用的保护人体安全的器具,包括:1)-般劳动保护用品,如各种防护服、工作帽、各种手套、口罩、各种防护眼镜、各种工作鞋等。2)特殊劳动保护用具,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毒面具、防化服、空气呼吸器、防爆工具等。3)防护专用器具,如电气绝缘工具、绝缘台、验电笔等。三、管理分工1设备部负责机械上的安全装置、生产设施包括特种设备的检验、管理及报废。2电工车间负责电器安全和绝缘器具的管理。3安全部负责公司内灭火装置、特殊劳动防护用品的验收、发放、配备、监管。4仪表车间负责公司内所有仪表、仪器的安全管理。四、维修与检验l生产设施的日常使用、检查及维护保养工作由使用车间负责。生产部根据国家的有关规范、标准,制定检修计划,定期组织检查、检修和维护保养。2特种设备上的安全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因检修拆除的,检修完毕后应立即复原。特种设备及其安全装置的日常维护保养检查由使用单位负责,并作出记录。设备部要建立特种设备档案,对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监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表定期进行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根据相关规定组织对设备进行大中小修和报废更换。3仪表由仪表车间负责检查维修和校验或送检。4公司内灭火装置、个人防护器材的日常维护保养由所属车间负责,安全部负责监管。五、防护器具选用和保管1绝缘器具由电工车间负责人根据作业条件进行配备,并由电工车间负责保管,定期检查。2重点岗位配备一定数量的防毒面具,并由本车间岗位进行保管和维护。3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三证一标”,是国家合格的产品。六、安全装置和防护器具的正确使用1生产部对包括特种设备及其它设备的生产设施的安全负责,应制定特种设备维护保养、报废及检测检修制度,并监督实施,并建立特种设备台帐和档案,定期检测,证件齐全。特柙设备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其它生产设施生产部也要根据相关要求建立相应的台账,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负责组织车间实施。2使用单位必须经常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安全装置的有效使用。3安全部对车间安全员及班组长进行特殊防护用具的有效使用培训,各车间安全员及班组长对本车间员工进行培训,确保每个人会正确使用。4每个职工都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各种劳动防护器具,否则根据公司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七、内容1、安全设备设施检维修应实行日常检维修和定期检维修管理。(1)日常检维修管理。①车间班组负责设备的日常检维修管理,包括设备运转故障处理、设备跑、冒、滴、漏异常现象处理及设备的正常维护保养等。②发现异常和故障时应马上停机排除,不能立即排除的应及时汇报班组长通知维修人员处理。(2)定期检维修管理①车间每年12月根据生产情况预测及设备额定检修周期制定年度检修计划。②生产部负责本公司级停产大修计划的制定。●停产大修计划报生产部审批经过后,安全部留档保存,同时将计划抄送各相关部门,由各部门根据本部门实际情况制定更加详细的大修计划。●各部门制定停产大修计划及大修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2、检修准备(1)检维修时必须依据检修项目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检修过程安全进行。(2)检维修时对有关检修项目安全措施,必须严格执行,不能马虎。(3)检修负责人在检修前,要组织检修人员做好检修机具准备,做到机具齐全、安全可靠,对起重吊装工具等设备进行检查试验,确保整个检修过程的安全。(4)检修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物质的设备,检修前的清洗置换工作由各班组负责。(5)清洗置换的设备要视具体情况选定,对易燃易爆物质必须采用惰性气体,蒸汽、水进行清洗置换。(6)清洗置换的设备,清洗后,必须进行分析检验,取样要有代表性,确保清洗达到标准。(7)清洗置换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对进入设备检修时,除按规定清洗外,尚须用空气进彳置换,其氧气含量在18-21%,有毒气体不得超过有关规定。(8)有毒、有腐蚀性的物质和蒸汽设备管道检修,必须切断物料出入口阀门。(9)检修设备管路与生产中所需的设备管路连通时,中间必须加盲板隔离。(10)设备管路外部检修必须切断出、入口阀门。3、检修安全规定(1)检修人员对检修项目要进行检查、核对,由岗位班组长介绍情况,全部符合要求,才可进行施工。(2)检修人员在检修中,必须严格遵守检修规程和各种安全技术规程。(高空作业、动火作业、吊装作业等)。(3)凡贮罐、设备管道检修,要在己切断的物料管道阀门设”禁止开启”的警告牌。(4)检修使用临时行灯必须采用低压36伏。贮罐、设施、沟道、潮湿场所要用12伏,绝缘要良好,使用电动工具要可靠接地。(5)-切参加检修人员必须服从指挥,做到”四不施工”:①检修安全措施不落实不施工;无合格的火票不施工。②起重设备、工具不合格不施工;⑧高空作业和多层次交叉作业无防护措施不施工:④没有明确检修任务不施工。(6)做到”四不拆”:①设备带压不拆;②传动设备电源未断不拆;③设备高温过冷不拆;④工具不合格不拆。(7)从事有毒有害系统检修和事故抢修,要备好防护器具和急救药品,以备急用,并要有专门的监护人员。(8)检修现场的器材物品要放置整齐、稳固、保持通道畅通;预留孔洞、坑沟要设护栏或盖板;因施工需要被破坏的安全防护装置及其它设施要及时修复。第三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公司消防、防火、禁烟管理,贯彻消防工作”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加强和提高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发现和查纠在消防管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危险因素与缺陷,确保企业的消防安全,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部门、车间、班组和从业人员3职责3.1安全部负责组织本制度的编制、审核、修订,安全生产副总经理负责本制度的审批。3.2安全部负责本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负责编制消防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定期组织进行演练,编制、完善相关管理台账。3.3消防员、安全员、安全保卫员巡检内容应包括消防、防火、禁烟,并检查出入人员有无携带火种、易燃易爆物品进公司,监督入公司车辆安装阻火器。3.4安全部消防队是公司消防、防火、防爆、安全管理的归口部门,全面负责公司消防、防火、防爆的安全管理,并负责监督各单位落实消防安全工作的主体责任。3.5各部门第一负责人为本部门消防、防火、防爆、禁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并应制定出本单位各级消防管理负责人的责任制。3.6各车间、部门负责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维护保养好消防设施。主任、副主任、安全员负责指导、培训班组的消防工作。3.7公司所有从业人员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和参加灭火的义务。4控制程序4.1分类4.1.1生产过程中物质火灾危险性分类:按照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4.1.1.1甲类:(1)闪点<28℃,爆炸下限<10%的气体。(2)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3)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4)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爆炸的强氧化剂。(5)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6)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等于或超过本身自燃点的物质。4.1.1.2乙类:(1)闪点≥28℃至<60℃的液体。(2)爆炸下限≥10%的气体和助燃气体。(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和化学易燃危险固体。(4)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燃物品。4.1.13丙类(1)闪点≥60℃的液体。(2)可燃固体4.1.1.4丁类:(1)对非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热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物质。(2)利用气体、液体或固体进行燃烧或作其它用途的各种物质。(3)常温下使用或加工时难燃烧的物质。4.1.1.5戊类:常温下使用或加工时非燃烧的物质。4.1.2爆炸危险场所分为气体爆炸危险场所和粉尘爆炸危险场所。4.1.2.1气体爆炸危险场所分为三个等级:(1)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为一级;(2)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为二级;(3)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为三级。4.1.2.2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分为二个等级:(1)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粉尘环境为一级;(2)有时会将积留下的粉尘扬起而偶然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环境为二级。4.1.3火灾危险场所分为三个等级(1)一级:具有闪点高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2)二级:具有悬浮状、堆积状的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虽不可能形成爆炸混合物,但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3)三级:具有固体状可燃物质,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4.1.4公司禁烟(火)区公司办公楼办公室内以外的所有区域。4.2预防4.2.1着火源的控制与消除4.2.1.1加热用火加热易燃液体时,应尽可能避免采用明火而改用蒸汽等加热,若在高温反应或蒸馏操作中,须使用明火或加热易燃液体时,应尽可能避免采用明火而改用蒸汽等加热,若在高温反应或蒸馏操作中,须使用明火或烟道气时,燃烧室应与设备分开或隔离,封闭外露明火,并定期检查,防治泄漏。4.2.1.2检修动火禁火区除生产用固定火源外,所有动火作业必须按《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办理动火证。4.2.1.3流动火花和飞火(1)在易燃易爆区域和贮罐区等地点严禁电瓶车进入。(2)允许车辆进入的区域,车辆排气管上必须装有火星熄火器等安全装置。(3)在易燃易爆区域,禁止穿着不符合静电安全要求的化纤工作服。4.2.1.4其它火源(1)防止易燃易爆物料与高温设备、管道表面相接触,可燃的排放口应远离高温表面。(2)严禁在高温管道和设备上烘烤衣服或放置可燃化学品。(3)避免摩擦撞击产生火花和危险温度。(4)消除电气火花和危险温度。(5)根据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和爆炸性物质的性质,对公司内所有电气动力设备、仪器仪表、照明装置和电气线路等,分别采用防爆、封闭、隔离等措施。4.2.1.5导除静电(1)生产、贮存和装卸可燃气、液体的设备和管道应有导静电接地装置。(2)在绝缘管道上配置的金属附件应有导静电装置。(3)防止雷电火花,根据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等级,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4.2.2工艺过程的安全控制4.2.2.1采用安全合理的工艺过程(1)按物质的危险性采取相应的措施,经过工艺改革以火灾爆炸危险性小的物质代替危险性大的物质,以减小火灾爆炸的危险性。(2)系统密闭及负压操作,设备应尽可能无泄漏。(3)生产过程中实现连续化和自动控制,以有利于安全生产。(4)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4.2.2.2加强工艺参数控制,正确控制各种工艺参数,防止超温,超压和溢料、跑料。4.2.3其它预防措施4.2.3.1建筑物的防爆应有以下措施:(1)生产装置的平面布置及防火间距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易燃生产装置与生产用固定火源的距离不得少于30米。(2)生产过程中有易爆物质或压力容器的公司房应采用敞开式或半敞开式建筑,泄压比应符合要求。(3)散发可燃气体的公司房应有防火花地面和良好的通风设备。(4)安装一类防火防爆设备的生产场所应有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器。4.2.3.2设备防爆及防止爆炸扩展有以下措施:(1)对因反应物料爆聚、分解造成超温、超压、能引起火灾爆炸危险的设备,应有报警装置,应有手动、自动紧急泄压、排放等措施。(2)对突然超压或瞬间分解爆炸危险的设备,应装防爆板,有条件的操作室应有防爆墙。(3)生产和贮存有压可燃气体的设备,应设置封闭式安全阀。(4)可燃气体输送管线和放空管的末端。必须安装阻火器、水封和防静电装置。(5)受压设备和盛装易燃物质的设备之间应有一段安全距离(大于30米),距离不够的必须设防爆墙。4.2.3.3可燃气体排放要求(1)可燃气体的排空管应高于有人操作的设备2米以上。(2)靠建筑物的排空管应高于建筑物两米以上。(3)排空管必须在避雷器的有效范围内,且尽可能避免雷雨时排空。4.3组织(1)公司实行消防区域负责制,根据工作需要和成员的具体条件加以适当分工,建立必要的会议、汇报、防火检查及学习培训制度,不断提高业务能力。(2)划分防火责任区,指定区域防火负责人,明确职责,并落实防火任务,各部门第一负责人为防火负责人,负责所管辖区内的防火工作。(3)公司配备消防员和义务消防队。(4)公司消防员、安全员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切实做好各单位的防火、灭火、救援工作。(5)公司防火负责人的确定及变动应报当地消防监督机关备案。(6)消防队由公司自行管理,并接受公安消防队的监督和地方政府的监督,接受其公司安全部的领导。(7)公司义务消防队要积极参与消防培训活动,加强公司义务消防队的业务技术水平,由安全部定期进行考核,确保义务消防队的抢险救援能力。(8)公司安全部应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消防常识,推动消防安全制度的贯彻落实。4.4设施4.4.1规划与设计(1)公司消防设施规划作为公司消防规划的一部分,应纳入公司总体建设规划,公司消防设施建设应当与公司建设同步进行。(2)公司消防设施规划编制应包括:公司内消防设施现状图、公司内消防设施规划图、公司内消防设施规划说明书、基础资料和附件。4.4.2管理与维护(1)新、改、扩建的建筑工程项目必须按照消防法律、法规的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防火设计、安装、配置建筑消防设施,并报公安机关审批。(2)建设、建筑工程投入使用后,使用者或各单位的管理者须建立消防设施日常检查维修保养制度,负责日常检查维修保养。(3)公司安全部消防队对建筑消防的日常使用和维护保养进行监督管理,保证建筑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4)消防器材的维护和保养器材所在区域单位负责,若有损坏或其它问题时,应及时与消防队联系恢复,本着”谁损坏谁负责”的原则承担修复费用。(5)办公楼区域、生活区域的消防器材的维护和保养器材由消防队负责,若有损坏或其它问题时,应及时联系恢复,本着”谁损坏谁负责”的原则承担修复费用。(5)公司若需要安装消防设施时,应先向县安全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并得到相关部门同意后,方可安装。(6)生产部动力车间负责全公司消防水供应,定期维护好消防水泵,保持完好状态。消防柴油发电机具备随时启用状态,保持消防水罐液位,保证消防水系统压力。(7)生产部电气车间做好定期检查,确保消防水泵供电系统正常,电机处于绝缘、干燥良好运行状态;(8)地下消防管线、消防栓、消防炮、灭火器等,坚持”谁使用、谁受益、谁维护”的原则,由属地单位负责日常监管和维护,地下水管泄漏由调度负责联系土建部门或专门队伍紧急处理,保证发现泄漏不过夜;(9)有火灾自动报警及固定灭火系统的单位,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高层建筑消防管理规则》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设置专人负责管理和值班,并定期进行试验、检验、维护、检修保养,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10)各类消防器材应认真执行定人、定点、定型号、定期检查维修的”四定”管理原则,并建立检修更换记录和配置台账。(11)非因火灾事故或未经安全部的允许,禁止任何部门个人擅自启用公司消防设施。4.5台账管理4.5.1消防会议台账(1)每年不定时召开消防安全会议,总结消防工作,并布置下一步消防工作的开展计划。(2)会议决定的事项一定要落实,并定期检查落实情况。(3)记录内容要包括每一次会议参加人员的姓名、时间、会议地点、会议内容、会议决定的事项。4.5.2巡查台帐(1)各部门要定期进行巡查。(2)巡查形式不能走形式,要切实地查出问题,及时整改。(3)记录内容应包括每一次巡查参加人员的姓名、时间、地点、内容、巡查出的问题及整改情况,整改人要签字。4.5.3防火检查台帐(1)各部门要定期进行防火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要及时整改。(2)记录内容应包括每一次检查的参加人员姓名、时间、地点、内容、检查出的问题及整改情况,整改人要签字。4.5.4动火台帐(1)对辖区内的每一次动火要经过分析室分析取样,合格并取得动火证之后才能动火。(2)记录内容应包括每一次动火的过程、动火人员姓名、时间、地点、动火之前消防器材的准备以及动火原因等必须记录在案。4.5.5火灾隐患整改台帐(1)对辖区内的火灾隐患要做出详细的整改措施,做到有患必改。(2)记录内容应包括发现隐患的地点、什么原因、什么时候检查到、什么时候整改完毕以及整改效果等,整改人要签字。4.5.6消防奖惩台帐(1)对在消防工作中有突出贡献或者成绩显著的个人,应当予以奖惩,反之则惩罚。(2)记录内容应包括什么原因受奖(受罚)、受奖(受罚)的时间等,都要有详细的记录。4.5.7建筑消防设施定期检查台帐(1)对本公司内建筑消防设施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对有问题的消防设施要进行及时的维修或更换。(2)记录内容应包括每一次检查参加人员的名单、时间、建筑名称、检查出的问题及维修、更换情况、维修或更换人要签字。4.5.8火灾事故台帐(1)对本公司的每一次火灾事故都要进行原因分析,总结教训。(2)安全部消防队负责火灾事故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火灾事故台帐的建立和完善。(3)记录内容应包括火灾事故的时间、地点、经过、伤亡损失、事故原因及总结的教训。4.5.9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台帐(1)对本公司内的员工要定期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加强员工们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员工们的消防安全技能,使每一位员工都具有较强的处理初步火灾事故的能力。(2)记录内容应包括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的内容、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及效果,考过试的还要有分数记录,授课人要在记录上签字。4.6演练与抢险4.6.1演练(1)各部门、职能部门按照灭火和抢险救援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两次演练。(2)演练的同时要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3)其它岗位要结合本岗位实际,参照相应的抢险救援方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4)消防演练时,应当设置明显标识并事先告知演练范围内的人员。4.6.2抢险(1)公司应成立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对机构人员的设置要做出确定,分工要明确。(2)公司若出现火灾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抢险救援指挥机制,而且指挥机构里的人员要根据各自的分工完成任务,达到抢险救援的最佳效果。(3)公司消防应急救援指挥部遵照公司《全厂应急救援预案》设置、建立机构。4.7对吸烟行为处理4.7.1公司员工违反规定,在禁烟区吸烟者,罚款500元;中层管理人员在禁烟区抽烟一次罚款800元,公司级管理人员在禁烟区抽烟一次罚款1000元,对违章吸烟三次(含三次)以上将予以除名。4.7.2外来施工队在公司禁烟区内吸烟的个人,罚款200元,并罚所在部门200元。外来学习培训人员、联系洽谈工作业务人员、外单位驾驶员、临时工等,在禁烟区内吸烟每人/次罚款200元,与上述人员有业务工作关系,并负有管理职责的单位,安全部应及时向她们讲清公司禁烟规定,若未向她们做交代而发生违章吸烟,罚接待部门200元。4.7.3各部门行政管理责任区发现烟头的,每个烟头处罚该部门50元,生产区域发现烟头的,处罚该烟头所在位置的当班员工每个50元。5相关/支持文件5.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5.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3《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5.4公司相关安全管理制度第四条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一、目的:加强工业卫生管理和职业病防治工作,防止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维护经济良性发展。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宣传工作。三、内容 1、基本要求(1)工作原则:工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执行国家劳动保护法规和卫生标准,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消除和减少各种有害因素对员工健康的影响。(2)各级领导要把关心职工安全、健康和关心生产统一起来,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时,要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工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公司每年在工业卫生、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所需的经费应列入年度计划。(3)在新建、改建、扩建时,必须按三同时的原则,对劳动保护和工业卫生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4)安全部门要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设计参加审查和竣工验收,发现不符合工业卫生设计要求者,不得投入使用。(5)必须为职工提供洗浴、饮食、如厕、急救以及防护设施,女员工在孕期、哺乳期间不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6)凡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尘毒物质和其它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岗位,生产部门要采取有效改进措施。如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机械化、连续化、密闭化、隔离操作等措施。(7)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对散发和排放出的有毒有害物质和粉尘,要采取回收综合利用和净化处理等措施,纳入生产管理,使有害气体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对职工造成的伤害。(8)有粉尘和毒物的岗位应设有洗手和应急冲洗设备。(9)加强设备计划检修,提高检修质量,消除设备、管路跑、冒、滴、漏。(10)对有毒有害物质的设备、管道、容器等进行检修时,应进行安全隔绝、置换、通风、现场分析,由专人监护、正确佩戴防护用品等。(11)生产中使用的有毒有害物质,必须包装完整、严禁漏撒,拆包装时应佩戴符合使用要求的防护用品。(12)对防尘排毒的通风、排风装置等劳动防护设施,要保持运行良好。因保养不善造成劳动防护设施损坏和报废者,要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13)有毒有害岗位要设置防毒器材专柜并指派专人保管。存放防毒面具、急救药品、泄露处理用具等专用应急用品。(14)各部门必须对职工宣传国家、企业、部门工业卫生、职业健康方面的动态,使职工了解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15)各部门安全主管负责制定本部门各种应急救援设施检查计划及要求,并对相关责任人的检查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16)各班组必须熟知岗位的生产特点、工艺、设备情况和职业卫生安全注意事项,防尘防毒安全装置、工具、器具及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方法,本岗位发生过的事故及其教训,本岗位的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操作法等。(17)干部、职工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及培训①各车间部室对所属职工必须经常进行各种形式的职业卫生健康促进教育和本部门职工进行生产(工作)的特点、工艺、机械设备状况、工业卫生预防事故的措施以及本单位的事故教训和职业健康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培训。②凡参加有毒有害作业的员工,必须事先进行防毒知识教育,掌握有毒物质的毒性、中毒急救互救知识、防护器材的使用知识,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车间员工由车间安全员负责进行职业卫生健康培训。③贯彻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经常性的工业卫生检查。(18)发生急性中毒事故应立即向安全部门报告,三日内写出书面现场调查报告书及急性职业中毒患者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表。报告书内应有分析、有结论、有改进措施。(19)被确诊为职业病并经劳动部门鉴定取得伤残等级的员工,享受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2、职业卫生监测管理(1)作业环境劳动卫生监测数据是评价生产场所的劳动卫生条件及诊断职业病、职业中毒的重要依据,也是判断新建、改建、扩建、引进工程项目和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是否符合投产使用要求的重要依据。(2)公司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必须联系有资质的监测机构,定期对公司重点毒害岗位进行检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应组织有关部门对企业的职业卫生环境状况进行分析评价。(3)监测点以及监测周期,按国家有关规定由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确定并备案并定期公布;各部门如工作环境发生变化认为可能对职工造成伤害时,要及时联系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予以确认并积极进行改进。(4)监测方法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卫生监测检验方法和标准,按照采样规范进行监测。(5)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工业卫生评价,并整理分析结果建立技术档案;对不符合国家工业卫生标准的,禁止投产使用直至符合要求。(6)监测数据要存档保存,监测结果必须及时报有关领导审阅,并向公司公布;对检测出不符合工业卫生要求的部门要制定专门的管理方案并加以实施,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督促整改。(7)各部门应对本部门工业卫生环境进行经常性检查,对不符合国家要求的岗位应及时建立管理方案并按计划实施。3、职业健康(1)所有作业场所人员按要求进行健康体检。(2)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对公司所有职工的日常健康监护和一般性健康体检,毒害岗位职工、特种作业人员体检,每年联系有资质的体检医院进行健康体检。(3)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应建立毒害岗位职工体检台帐,对查出有问题的职工应及时联系有关部门复检,情况严重的应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调岗或外出治疗。(4)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制订公司级职业病、急性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及此类事故的应急处理,并定期组织演练填写相关演练记录;指导各部门制订本部门职业病、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工作及演练。(5)各部门组织职工进行职业病法律法规教育,检查本部门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情况及时落实改正;配合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组织毒害岗位职工体检工作;(6)体检结果要向职工反馈,保证职工对职业健康的知情度。(7)体检后,应及时将体检情况小结,整理归档,实行分档管理。第五条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和管理制度一、目的:保证劳动保护用品和保健品按需、按时发放,确保员工身心健康。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劳动保护用品和保健品的采购、检验、发放、使用、更换、保养、管理、报废三、内容1、劳动保护用品和保健品的发放原则和范围根据劳动条件制定,对于劳动条件相同的工种发给相同的防护用品,条件不同的则发给不同的防护用品,采购部必须购买有备案单位的劳保防护用品,对于特种防护用品必须要有”三证一标”。2、新进公司职工经三级安全教育后按标准办理领用劳动保护用品和保健品手续,由所在车间进行统一编号并登记防护用品发放记录。3、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参加抢险事故、火灾等严重损坏防护用品而不能使用的由所在部门报安全部门,安全部门落实情况后审批补发。4、在易燃、易爆场所作业的员工,禁止发放、使用化纤防护用品。5、禁止将劳动保护用品和保健品折合现金发放给个人,发放的防护用品不准转卖、租借、赠与或随意改变其用途、结构。6、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应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和保健品,预防事故发生,对不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的职工,各级领导和班组长有权令其穿戴好以后再进行工作,否则按违章处罚。7、防护用品属公司所有,职工只有使用权,无所有权,职工在调离本公司时使用周期在一年以上而未到期的防护用品交原所在部门;使用周期在一年以内的工作服等有公司标志的防护用品均交安全部门处理,否则不予办理调出手续。8、新建、扩建的新工种,其所在单位必须向安全部门提出申请,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发放所需的防护用品。9、职工凡病假、产假、事假或其它原因离岗一个月以上停发防护用品;对离、退休职工不再发放防护用品。10、对防护用品保管不善而丢失或无故损坏者,按工种使用期限折价扣款后,方可领新的用品。11、各部门对失效防护用品统一进行处理。12、各部门应对本部门职工劳保卡进行统一管理。13、安全部门应不定期对供应采购的劳动保护用品和保健品质量进行检查并对职工关于劳动保护用品和保健品意见进行调查、整改。14、各部门每年必须对职工进行防护用品使用、保养的专业培训。15、员工必须了解防护用品适用性和防护功能,正确选用和使用呼吸道防护(毒)用品。16、员工每次进入危害环境前,应正确佩戴好呼吸防护用品,并检查完好后方可进人,进入危害环境后应始终坚持佩戴直至离开危害环境。17、不得使用失效的呼吸道防护(毒)用品,对失效防护用品应及时更换。18、员工严格按照规定佩戴防护用品,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将防护用品改为她用,严禁使用失效、报废的防护用品。19、凡是从事多种作业或在多种劳动环境中作业的人员,应按其主要作业的工种和劳动环境配备劳动保护用品和保健品。如配备的劳动保护用品和保健品在从事其它工种作业时或在其它劳动环境中确实不能适用的,应另配或借用所需的其它劳动保护用品和保健品。20、生产车间应配备少量公用的防护用品,供外来参观、学习、检查工作人员临时借用。公用的劳动保护用品和保健品应保持整洁,专人保管。21、对有毒有害气体可能泄漏的作业场所,应配备应急所必须的防毒护具,以备逃生、抢救时应急使用。各部门应有专人和专门措施,保证其处于良好待用状态。22、凡发给车间、工段、班组公用的劳动保护用品和保健品,应指定专人管理。如有丢失,要查清责任,折价赔偿。属于借用的,应按时交还。23、维修岗位及其它部门等有关人员,应根据其其工作性质配备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和保健品。24、员工从本岗位调离或长期休假(3个月)后,自调离或休假之日起不再发放原岗位劳动保护用品和保健品。按新调入岗位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发放并与原岗位进行防护用品交接;25、工程项目所需劳动保护用品和保健品必须设专人管理,在工程结束后必须同生产车间交接清楚并双方签字确认。26、劳动保护用品和保健品发放程序:(1)劳动保护用品和保健品到货后经验收合格后通知各领用部门领用。(2)按月发放公用劳动保护用品和保健品;(3)领料人员领取劳动保护用品和保健品时,应携带各类台帐进行登记管理。(4)夏季防暑工作根据工作条件做具体安排,发放合理的防暑用品。(5)不得发放过期的不合格的劳保用品。(6)劳保用品到期后由单位提出申请,经批准对其进行重新更换。27、劳保用品发放标准(1)工作服一年一身;特种工一年两身。(2)工作鞋一年两双(棉单各一双)(3)安全帽四年一顶(棉的);单的三年一顶(4)手套(每月两副)(5)雨衣(五年一身);雨鞋(三年一双)(6)绝缘鞋(每季度一双)(7)防尘、防毒口罩(每月一副)(8)护目镜(每季度一副)第六条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明确安全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统一检查内容和要求,提高检查效果,逐步实现检查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车间。3术语安全生产检查是上级机关或生产单位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实地察看、检测、分析、评估等活动。其目的是为了督促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揭露和排除事故隐患,防止从业人员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避免公司生产设施、设备的损坏和财产损失,保证公司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4职责4.1公司综合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由安全生产副总经理负责,由安全部组织实施,有关部门(企划部、生产部、技术部、设备部、车间安全员、消防员)负责人组成检查组,每月对公司进行一次检查。4.2各部门安全检查工作由各部门第一负责人负责,车间安全员、设备员、工艺员等组成检查组,每半月1次进行检查。4.3各部门主管负责组织实施专业范围内的安全专项检查,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检查组,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专项检查。4.4由班组长每周组织一次安全检查,检查整改情况由班组长向各部门相关负责人汇报,各班组认真进行巡检和交接班。4.5公司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应根据职责范围内进行日常巡检,并有巡检记录。4.6安全部是隐患整改工作的监督部门,负责对公司存在的隐患进行登记,发现重大隐患及时上报给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5控制程序5.1安全生产检查主要内容:(1)检查各级职能部门是否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法规制度,检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等修订完善情况以及各项管理制度、安全基础工作落实情况。(2)检查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法律法规教育和安全生产管理的资格教育是否达到要求,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教育以及特种作业的安全技术知识教育是否达标。(3)按照工艺、设备、储运、电气、仪表、消防、检维修、职业健康等专业的标准、规范、制度等,检查生产,施工现场是否落实,是否存在安全隐患;(4)检查公司各级机构和个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落实,检查员是否认真执行各项安全生产纪律和操作规程;(5)检查生产、检修、施工等直接作业环节各项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是否落实。5.2安全检查分外部检查和内部检查,外部检查是指按照国家职业安全健康法规要求进行的法定监督、检测、检查和政府部门组织的安全督查;内部检查是集团公司、公司内部根据生产情况开展的计划性和临时性自查活动,主要分为综合性检查、日常检查、季节性检查和专项检查等形式。(1)综合性检查:即对公司各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行为、安全生产状态进行全面检查、考核或评价。(2)日常检查:日常检查包括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认真执行设备定时翻牌制度。负责人和工艺、设备、安全等专业技术人员的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并做好记录。(3)季节性检查是根据各季节特点开展的专项检查。根据我公司所处的地理情况和气候特点,重点进行以防暑降温、防洪防汛、防雷电为重点的夏季安全大检查。(3)专业性检查主要对锅炉、压力容器、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安全装备、检测仪器、危险物品、运输车辆等系统分别进行的专业检查,及在装置开、停车前、新装置竣工及试运转等时期进行的专项安全检查。5.3安全生产检查的依据(1)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2)公司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制度;(3)各专业和工种的安全技术规程和要求;(4)安全技术标准、规程、守则;5.4认真对待各种形式的安全检查,正确处理内、外部安全检查的关系,坚持综合检查、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组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安全检查制度化、标准化、经常化。5.5安全生产检查要编制安全检查表,按照安全检查表科学、规范地开展检查活动,检查情况,检测数据要如实记录,检查评价结论要通知被查部门,检查结束后应向上级写出书面报告,落实安全奖惩,做好安全检查总结,并按要求报安全部。5.6隐患整改应本着”四定、三不推”的原则进行。即:定整改措施、定整改期限、定负责人、定整改资金。班组能整改的隐患不推给生产部,部门能整改的不推给公司。5.7对发现的隐患,检查人员要尽快通知隐患所在单位,指出隐患部位,内容及影响,提出整改意见及整改期限并进行登记,对于重大隐患,检查人员要以书面的形式发出《隐患整改通知书》及时送达隐患所在部门。5.8公司各职能部门、班组是隐患整改工作实施的责任单位,在实施整改中要坚持分级管理,分级管理的”四定原则”。5.9排除隐患所需费用,可根据项目的内容,分别列入大修、基建、技改和隐患整改费用中解决。(1)隐患所在单位接到隐患整改通知后,必须对隐患进行整改,不得拖延;(2)对当时不能整改的,必须定出计划,在大修期限内限期整改,同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和特殊管理办法,报安全生产副经理批准,实行现场监护。(3)整改措施实施后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检查、验收、认可。(4)单位和个人在安全生产巡检中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对隐患报告人应给予相应奖励。第七条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1目的确认公司从业人员所必须的能力,并对从事与危险化学品生产相关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从业人员培训教育能满足公司公司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的要求。2适用范围适用于全公司安全培训教育工作。3职责3.1总经理确保公司培训管理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并为人员能力的提高提供必要的培训条件;3.2安全部负责制定年度安全培训计划;3.3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在年度从业人员培训计划中纳入安全培训项目;3.4安全部负责安全培训计划的组织实施、考核;3.5各责任部门负责配合安全部、公司综合管理部实施公司级的安全培训计划;3.6各部门负责组织实施部门内人员日常安全培训与考核。4控制程序4.1安全培训的编制和审批根据国家安全管理方针政策、公司生产经营发展及安全标准规范体系的要求,由安全部负责在每年年底编制次年安全培训计划,明确安全培训工作的目标、任务及具体培训项目。4.2管理人员培训4.2.1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公司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参加由国家安全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取得由国家有关资质部门颁发的《安全管理资格证》,以证明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后方能聘用。4.2.2其它安全管理人员及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其它安全管理人员(指职能部门负责人、生产单位负责人)及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由安全部负责组织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其它安全管理人员需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考核不合格者继续进行培训,经过补考合格后方能上岗。4.2.3从业人员培训4.2.3.1一般从业人员(含:操作工、班组长、工段长)培训:(1)一般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岗位基本功训练和安全知识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2)各部门应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制订班组安全活动计划,并组织班组实施。班组活动应作好记录台帐。活动形式包括:学习、讲座、讨论、竞赛等。活动内容包括:学习法律法规、公司安全生产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术知识,典型事例及经验,进行消防等应急演练、技术比武、查隐患活动、熟悉工段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等内容。4.2.3.2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1)对特种作业人员(电工、焊工、锅炉工、计量检定人员、危险化学品作业员、压力容器操作工、天车工、叉车工等),按国家和行业规定进行《特种行业上岗证》的取证培训和定期换证培训。由安全部审核和备案,生产部具体组织实施;(2)以上特殊工作人员的取(换)证情况由安全部建立取证、换证档案。4.2.3.3”五新”教育培训如果有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投产,相关部门应组织相应人员进行安全操作规程等适应性培训。相关人员未接受专门培训并考核的,不能上岗操作。4.2.3.4新从业人员培训(1)新进人员(包括大中专生、复员退伍军人、外聘人员等)入公司时,由公司综合管理部组织,安全部配合,进行公司级安全培训(内容包括:有关法律、法规;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基本知识;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劳动纪律;作业现场存在的风险、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关事故案例),并进行考核。公司级安全培训时间不低于24学时,考核合格者方能进行分配;(2)各部门负责组织对分配的新进人员进行二级安全培训(内容包括:本部门安全生产特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典型案例及事故应急措施等),并进行考核。二级安全培训时间不低于24学时,考核合格者方能进行分配;(3)各班组组织对分配人员进行三级安全培训(内容包括:岗位工艺流程、设备、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装置、防护用品的性能、作用及使用方法;岗位事故预防措施、事故案例等),并进行上岗考核前操作技能考核。三级安全培训时间不低于24学时,方能上岗。(4)新进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卡、试卷,由安全部整理、存档。4.2.3.5其它人员培训(1)转岗、复岗、管理人员顶岗应由相关部门进行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2)外来实习学生、参观人员由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组织、各单位配合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外来学习人员由相关部门负责安全教育培训;(3)外来施工人员、民工、临时工由安全部负责组织、各部门配合,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合格后方能开展工作。4.2.3.6培训教育管理(1)安全部负责制订年度安全培训计划。每半年根据安全生产形势,制订新增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2)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在公司年度从业人员培训计划中纳入安全培训项目;(3)安全部负责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存档。第八条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规范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及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工作,防止人员伤亡事故,促进安全生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涉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3职责3.1生产部负责审核公司内所有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计划,登记培训记录并对培训成绩或效果建档备案。3.2安全部负责建立特种作业人员的取、换证情况档案。3.3各部门负责所属特种作业人员的取证、换证培训的实施,并进行所属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3.4为便于管理,预防证件遗失,公司所有特种作业证件原件一律由公司设备部统一保存,综合管理部负责为特种作业人员提供特种作业证复印件。3.5特种作业人员工作期间必须携带特种作业证复印件。4控制程序4.1本制度所指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身、她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公司特种作业人员包括:(1)电工作业;(2)金属切割、焊接作业;(3)起重机械操作作业;(4)压力容器操作作业;(5)电梯操作作业;(6)锅炉操作作业;(7)辐射安全与防护作业;(8)其它特种作业。4.2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适应本岗位的身体条件和文化程度,而且经市相关部门或其委托单位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以下简称”操作证”),方可独立作业。4.3特种作业”操作证”由市市相关部门统一印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涂改、转让。4.4公司的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和发证,根据市相关部门审查认定的单位进行。考核不合格者可进行补考,补考费用自理,补考仍不合格者需重新培训,费用自理。4.5取得”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期限进行复审,复审不合格或未复审的,不得继续独立从事特种作业。4.6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在”操作证”规定的工种范围内作业,并随身携带”操作证”或其复印件。4.7对违章作业和造成事故者,安全部门根据情况有权扣证12个月,对其进行教育,并将违章作业和事故情况记入”操作证内”;对情节严重者,由发证部门吊销”操作证”,并追究责任。4.8特种作业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不准随便调离,如需要调离,必须经公司主管部门同意,并进行再教育。第九条岗位标准化操作制度一、目的:确保我公司安全生产按照标准化操作规程操作。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安全生产过程中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三、内容1、各岗位标准化操作制度经生产车间起草,由生产、技术部审核,总经理签发。2、标准化操作规程一经签发,各部门要认真遵照执行。3、在相关人员执行标准化操作规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映到上级主管部门,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经讨论落实后,走文件变更手续进行变更,对提出整改意见的人员和组织进行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4、标准化操作规程每年进行一次审核,对不适用的操作规程进行整理。5、对在生产过程中不执行标准化操作规程进行违规操作的现象,一经发现进行相应的处罚,对由于未执行标准化操作规程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加倍处罚。第十条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建立强有力的安全生产经营指挥系统和良好的安全会议秩序,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公司各类安全工作会议的筹备、召开程序。3职责3.1安全生产委员会副主任或安全委员会主任委派人员主持公司级安全会议。3.2综合管理部负责公司级会议后勤。3.3安全部负责公司级安全生产会议的管理,并对各部门的安全会议和现场安全会议进行监督。3.4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安全会议的组织与管理。4控制程序4.1会议分类4.1.1公司级安全会议:公司或公司指派职能部门组织召开的安全会议,包括政府部门及安监部门在我公司的工作会议等。4.1.2部门级安全会议:部门或部门指派下属班组组织召开的安全会议。包括部门安全例会,事故报告会等。4.1.3现场会议:在生产现场召开的安全会议。包括调度会议,现场事故分析会等。4.2会议内容4.2.1公司级安全会议内容包括:集中学习新的安全生产法规、条例,总结前期安全工作,安排下期安全工作任务,上级指示传达,重大事故案例分析等。4.2.2部门级安全会议内容包括:集中学习新的安全生产法规、条例、公司规章制度,总结部门前期安全工作,安排下期部门安全工作任务,公司最新指示,事故案例分析等。4.2.3现场安全工作会议内容根据安全生产情况,可自行安排。4.3会议要求4.3.1会议要求讲求实效,主持人要在会前充分准备,确定议题,提出意见。4.3.2发言和交换意见要内容具体,语言简明扼要。4.3.3会议内容要有记录,形成决议的问题要由相关部门迅速付诸实施。4.3.4参会人员应准时到会,因事不能到会(或不能准时到会)应提前向会议组织部门请假。会议组织人员应在开会前5分钟到达会议地点,与会人员应在开会前3~5分钟到达会议地点。在会议室举行会议应有考勤,由会议组织部门进行考勤。4.3.5会议组织单位应邀请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列席参加安全工作会议。4.3.6公司安委会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例会。公司安委会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部门每月召开一次,部门和班组的安全工作例会能够和其它会议合并召开。4.3.7公司级安全例会由总经理主持,调度安全会议由安全生产副总经理主持,部门级安全会议由部门负责人主持,其它现场安全会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4.3.8会议本着勤俭高效的原则,一般不延长会议时间。第十一条安全事故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我公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及时报告公司各类事故,妥善处理各类事故,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公司范围内各职能部门进行各类事故的监督管理、报送、档案管理、调查和处理工作。3职责3.1安全生产副总经理负责各类事故的管理,重大事故由总经理主持。3.2相关职能部门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分工管理的事故负责调查、登记、统计和报告。3.3安全部负责对公司存在的隐患进行登记,发现重大隐患及时上报给地方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并负责对隐患整改实施项目进行监督、检查。4控制程序4.1事故分类4.1.1在生产操作中,因违反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等造成原料、半成品或成品损失的,为生产事故。4.1.2生产装置、动力机械、电气及仪表装置、输送设备、管道、建筑物、构筑物等发生故障损坏,造成损失或减产的,为设备事故。4.1.3产品或半成品不符合国家或公司规定的质量标准,基建工程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机电设备检修不符合要求,原料或产品因保管不当、包装不良而变质等,为质量事故。4.1.4违反交通运输规则,造成车辆损坏、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为交通运输事故。4.1.5发生着火,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为火灾事故。4.1.6发生化学或物理爆炸,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为爆炸事故。4.1.7公司从业人员在生产活动所涉及到的区域内,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影响,突然使人体受到损伤以致负伤人员立即中断工作,经医务部门诊断,需休息一个工作日以上者,为伤亡事故。4.1.8因”三废”超标准排放,造成严重环境污染,为环保事故。4.1.9因操作不当,维护不周等原因,已构成发生事故的条件,幸被及时发现,未造成后果的,为未遂事故。4.2事故等级的划分4.2.1特别重大伤亡事故:一次死亡30人以上或者死亡10人以上但社会影响特别恶劣、性质特别严重的事故。4.2.2重大伤亡事故:一次事故死亡10~29人的事故。4.2.3较大伤亡事故:一次事故死亡3~9人的事故。4.2.4一般事故:一次事故死亡1~2人的事故。4.2.5重伤事故:只有重伤没有死亡的事故。4.2.6轻伤事故:只有轻伤但没有重伤和死亡的事故。4.2.7非伤亡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但造成财产损失或设备损坏或生产中断的事故。4.3管理分工4.3.1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根据事故情况启动应急救援程序,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4.3.2设备事故由设备部负责管理,生产事故由生产部负责管理,爆炸及伤亡事故由安全部负责管理,火灾事故由安全部负责管理,交通事故由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管理。4.3.3发生事故的部门,应按规定填写事故报告,报事故分管领导,安全部负责公司各类事故的综合统计,发生事故的部门组织同时应将事故报告抄送安全部,以便汇总和存档,报告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重大事故不超过七天。4.4事故报告4.4.1事故报告内容(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或个人;(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5)事故报告部门。4.4.2内部报告程序(1)一般事故、重大伤亡事故、特大伤亡事故、特别重大伤亡事故发生,由现场相关人员立即报告班长和部门领导,同时报告值班领导,值班领导应上报公司安全部、公司安全生产副总经理。(2)重伤事故,由现场相关人员或部门立即报告安全生产副经理、立即上报公司领导,并通知安全部,安全部7天之内写出安全事故报告,报公司安全生产副总经理,并报总经理审批。(3)轻伤事故的发生,由现场相关人员立即报告班长和部门领导,同时报安全部,安全部写出事故调查报告,根据事故报告书内容作出处理意见,报公司安全生产副总经理、总经理审批。(4)非伤亡事故由现场相关人员立即报告班长、同时报告生产部,生产部在24小时内根据事故分类(4.1)写出安全事故报告书上报事故管理部门(4.3.2),同时抄送公司安全部。事故管理部门根据事故报告书内容作出处理意见,报公司安全生产副总经理审批。4.4.3外部报告程序4.5事故调查与处理4.5.1事故部门应严肃、认真地调查和分析事故,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查明责任,确定改进措施,并指定专人限期贯彻执行。4.5.2对微小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两天内,由班组单位组织安全等相关人员参加事故调查组,按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处理。4.5.3对伤亡事故,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开展事故调查,找出原因,查明责任,制定防范措施,并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4.5.4公司应建立事故档案,各职能部门分工整理、登记和保管好事故资料。对所有事故调查分析的资料,如现场检查记录、照片、技术鉴定、化验分析、会议记录、旁证材料、综合调查材料及登记、报告书等,应交档案室妥善保管。4.5.5各类事故登记表,应写明事故单位名称、部位、原因、伤亡情况、作业概要、事故概况及事故分析图等内容。4.5.6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玩忽职守或由于渎职造成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及主管负责人,应给予行政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4.5.7对蓄意制造事故,造成严重后果,需追究刑事责任的,应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4.5.8伤亡事故处理工作应当在九十天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一百八十天,伤亡事故处理结案后,应当公开宣布处理结果。4.5.9对防止和挽救事故有功的单位或个人,公司应给予表彰和奖励。4.6事故隐患报告登记管理4.6.1安全部是隐患整改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公司存在的隐患进行登记,发现重大隐患及时上报给地方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隐患整改实施项目进行监督、检查。4.6.2公司各职能部门是隐患整改工作实施的责任单位。在实施整改的工作中,要坚持”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4.6.3对发现的隐患,检查人员要尽快通知隐患所在单位,指出隐患部位、内容及影响,提出整改意见及整改期限并进行登记。对于重大隐患,检查人员要以书面的形式发出《隐患整改通知书》,及时送达隐患所在部门。4.6.4隐患所在单位接到整改通知后,对所存在的隐患问题必须整改,不得拖延。对当时不能整改的,必须订出计划,分别纳入安全措施、技措项目中去,并在大检修期内限期整改;同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和特殊管理办法,报主管副总批准,实行现场监护。整改措施实施后须经过相关部门的检查、验收、认可、效果评价。4.6.5隐患所在单位接到整改通知后,对所存在的隐患问题未按本制度4.6.4条进行整改导致造成事故的按4.5进行执行。第十二条管理部门、基层班组安全活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提高各层级人员的安全意识及更好的掌握安全知识,本单位定期开展安全活动。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部门、车间。三、内容1、安全活动分为管理部门、基层班组两个层次。2、安全部门根据管理部门和基层班组的特点制定安全活动计划,规定活动形式、内容和要求。3、管理部门安全活动每月1次,每次活动时间2学时,每次活动要有记录。4、班组安全活动每月2次,每次活动时间1学时;具体活动时间各班组根据生产情况自行安排;每次安全活动要有负责人、有内容、有记录。5、企业负责人应每月参加1次班组安全活动,车间主任每月参加2次班组安全活动。6、安全部门每月对安全活动记录进行检查,并签字。第十三条防火防爆管理制度一、目的:加强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管理,杜绝恶性事故的发生。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防火防爆管理。三、内容:1、消防组织管理(1)逐级建立领导防火责任制,总经理为消防安全第一责任者,领导企业消防安全工作。各部门、车间、班组的主要领导负责消防安全工作,各级负责人要尽职尽责,各级负责人变动时,要做好交接工作。(2)生产岗位实行防火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每个职工必须明确并认真履行自己岗位的防火职责。(3)企业组建义务消防队,每年都要进行消防业务学习训练,熟悉防火、灭火知识。(4)按照《建筑灭火器配制设计规范》,根据防火和灭火的需要,配置相应种类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设备和设施。各类消防器材必须放在取用方便的固定地点,有明显标志,并勤检查、勤维护、勤擦拭,不许将消防器材挪作她用。消防用供水系统均应有可靠的取水设施,确保消防用水量和压力要求,保证消防通道畅通。(5)对火险隐患及时发现并立案整顿,公司级每季组织检查一次,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心小学考试评价制度
- 能源环境工程课程设计
- 小学书香校园创建实施方案
- 湖北工业大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课程设计教招美术
- 家居装饰国画课程设计
- 身体素质训练课程设计
- 电气控制mcgs课课程设计
- 湖北工程学院《高频电子线路》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课程设计论文模板软件app
- 理工学院大一新生动员大会PPT课件
- 【行业】电动车动力电池包高清大图赏析
- 机械设备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PPT课件
- F1等级砝码标准报告
- 医院物资管理规定
- 漆黑的魅影5.0二周目图文攻略
- 土地利用现状上色标准表
- 超声波—微波辅助酸浸提纯硅藻土的试验研究
- 康复医学科治疗范围和收费
- kk 2mw控制系统结构(version 40)
- 最新药品检验收费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