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论通种论_第1页
柏拉图论通种论_第2页
柏拉图论通种论_第3页
柏拉图论通种论_第4页
柏拉图论通种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柏拉图论通种论

“普遍理论”是柏树在晚年对话智力的一章中提出的一个主题。在《巴曼尼德斯》第二部分的八个结论中,柏树提出了“物种”(即范畴)的结合,并进行了初步奠定工作。《智者篇》中的阐述则是那八组推论的完成。通种论标志着柏拉图辩证法演变的完成阶段。通种论的基本思想是:每一个最普遍的“种”既同对立的“种”相通(即联系),又与其他最普遍的“种”相通。它是对概念本性深刻的分析研究,是柏拉图辩证思维的一个杰出成果,是概念辩证法的最早形式。历史地来看,柏拉图所从事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试图对柏拉图的“通种论”进一步作具体的解析,期望专家、同行批评指正。1柏拉图建立“通种论”的针对性是什么?这是我们在理解中首先会遇到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涉及到正确理解“通种论”的客观意义的问题。仔细阅读《智者篇》,它激烈的论战性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看到。柏拉图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智者派和巴门尼德。正如黑格尔已经指出的,柏拉图论战的目的是:1、反对当时、特别是诡辩派的观念和概念;2、反对纯粹的范畴和反思规定①。关于后者,熟悉黑格尔语言的人都明白,那是指反对巴门尼德知性的抽象思维,反对他把范畴孤立、分离开来的形而上学观点的。在哲学史上,正是柏拉图首先意识到知性思维的有限性和局限性,并对巴门尼德把知性思维成果绝对化的形而上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关于前者,有的研究者或者完全忽视它,或者简单地把它看作是《智者篇》的“形式主题”,即外在表面的东西。其实不然。我们看到,柏拉图直接批判智者派,差不多占了本篇“谈话”的一半。他运用一分为二的概念分析方法(参见严群的中译本第131页所引康氏之表解),讨论智者是什么人,追寻智者的特点。至本篇“谈话”结束,柏拉图为智者勾勒出这样一付脸谱:他们是周游列城,以语言和知识作心灵上生意的商人;在方法上,他们运用分辩盘诘的技术专找矛盾,耍语言上的把戏,从而成为言论上竞争的能手,诡辩术的专家。按照柏拉图的理解,智者的诡辩术就是空洞的辩证法。他们在论辩中使确定的概念发生动摇,从不同角度进行往返的辩难。如他们说存在是一,反过来又说它是多;异有时是同,同有时是异;同样,大有时是小,相似有时是不似,如此等等在正、反两者之间兜圈子②。就是说,主观随意地运用概念的灵活性,正是智者派空洞辩证法的本质特征。在《智者篇》中,“诡证术的专家”这样严重的结论并不是简单的断言。柏拉图对此作了严谨的逻辑论证。他建立“通种论”揭示了概念辩证的灵活性,批判了智者派空洞的辩证法。可以说,正是与智者派的斗争推动了“通种论”的建立,而“通种论”的建立又完成了对智者派的批判。“概念游戏”论者恰恰没有看到这一点,也没有看到柏拉图批判智者派与批判巴门尼德二者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虽然说,智者派主观随意地运用概念灵活性的相对主义观点,与巴门尼德承认存在、否定非存在的僵化观点之间有着重大区别,但二者之间本质上仍有共同之处。这就是智者派同样坚持思维的抽象规定,只不过是片面地时而坚持这一规定,时而坚持那一规定罢了。更重要的是,柏拉图批判智者派和巴门尼德环绕着的中心就是存在和非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不仅是古希腊哲学中一个长期争论的重大理论问题,而且是智者派臆造真理时一道最高的防线。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巴门尼德坚持:“非存在”存在的话绝不可听,你穷理的心要躲开这条小道,要证明“非存在”,是根本不可能的③。巴门尼德的绝对的非存在论成为智者诡辩的理论根据.从理论上真正驳倒智者,说他们所言并非真理,是假的,总是充满困难。而所谓假,就是以存在为非存在,非存在为存在,除此以外,再没有其他理由可以成假。可见,正是这个枢纽点构成了柏拉图批判的灵魂,使他对二者的批判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简略地说,柏拉图批判的逻辑进程是:他首先充分辩析“存在”和“非存在”这两个概念的涵义,从逻辑的角度分别从正、反方面提出三个反驳的推论,证明巴门尼德绝对的非存在论的教条站不住脚;他的存在不动论的严重后果是取消了认识,抹煞了知识;而且指明巴门尼德坚持抽象的同一律是谬误的根源,从而完成了破的工作。柏拉图进而建立“通种论”,考察存在、动、静、同、异这五个最普遍的“种”的性质、渗透能力,论证“种”的本性是相通的。在此基础上,由异的性质推导出“非存在”,得出了“非存在”稳然存在的结论。这是立的工作.破中有立是本篇“谈话”的显著特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柏拉图的逻辑进程,作为严格的逻辑证明,“非存在”这个范畴并不是现成地摆出来的,而是概念分析、逻辑推导的结果。柏拉图考察五个而不是六个范畴,这不是疏忽。恰恰表明他要在概念的逻辑中证明“非存在”存在,以解决这个真实的而非虚构的难题。不言而喻,要证明的东西绝不能事先摆出来。在柏拉图研究中,那种现成地摆出六个范畴,解说它们如何结合,并发掘其合理的辩证法思想的作法,是与柏拉图论证的逻辑进程相背的。这种阐释不仅悖理,而且也把柏拉图要克服的难题简单化了。这样也就缩小了“通种论”的理论意义。我们知道,在早期希腊哲学中,伟大的赫拉克利特首先提出了“存在与非存在既同一又不同一”这个辩证的命题。然而,由于它缺乏逻辑证明而遭到了巴门尼德直接了当的反对。巴门尼德把赫拉克利特的辩证命题看作是违反了同一律的谬误,坚持绝对的存在论。而我们也知道,从巴门尼德到柏拉图,从初级的抽象思维进展到高级的辩证思维,并在概念的逻辑中阐明存在与非存在的辩证法,其所需时间之长竟达一个半世纪!理论思维之难由此可见一斑。柏拉图建立了“通种论”,阐明了存在与非存在的辩证法,似乎完成了他的批判。然而,柏拉图又进而考察了语言。考察的必要性就在于,虽然说智者已无法否认“非存在”,但他们仍可以“非存在”不可言说、不能入语言的范围,由此而坚持语言无假,继续布下防线强辩。这样,证明语言中有假便成为柏拉图批判的有机构成部分。而完成这个证明则是通过分析语言结构、语言性质的途径实现的。柏拉图指明,思想和语言是同一的。思想是内心无声的谈话,从心里、由嘴上发出有声的“流”便叫语言,即思想表现为语言,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由此看来,柏拉图由探究概念的本性进到对语言作分析,决不是节外生枝。他批判论证的逻辑进程是相当严谨的。柏拉图证明了语言中有假,从而就得出了有说服力的结论:智者专在语言上耍把戏,是言论上竞争的能手,诡辩术的专家。2柏拉图探究概念的本性,建立“通种论”,是从分析如何对待概念这一问题出发的。按照柏拉图的归纳,对概念、范畴之间关系的理解,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把它们(范畴)各归各,使存在与动、静以及其一切,彼此不相通,即孤立地坚执着概念的确定性。这样所造成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不仅所有的理论马上会天翻地覆,被一扫而空,而且等于断绝语言,无法开口说话。第二种观点是把它们(范畴)无条件地拢在一起,认为它们有不可解的相通处,即无条件地坚持概念的灵活性。这样一来,它们彼此可以完全渗透,动完全是静,静完全是动,同就是异,异就是同,等等。这样无条件地结合就抹煞了它们的区别,是极其幼稚可笑的④。第三种观点认为,有的范畴彼此渗透,有的彼此相拒,有的范畴同少数的渗透,有的同多数的渗透;有的范畴毫无障碍地同所有的渗透而贯穿其中,即相对地坚持概念的灵活性和确定性。其情形与字母拼合一样,有的能够彼此相拼,有的彼此不能相拼。如元音和元音、元音和辅音可以拼合,辅音与辅音有的可以拼合,有的不可以拼合。这也同音调是否和谐的情形一样。知道字母拼合规则的是文字家,懂规则的音乐家能辨和谐之音与不和谐之音。辩证术家的任务则是:第一,正确地按类划分范畴,不以同类为异类,异类为同类,不使其相混淆,即确立每类范畴的独立性,保持概念的确定性。第二,指明各类在什么情况下渗透,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渗透,即确定概念灵活性的条件。第三,揭示贯穿于完全分立的、界限清楚的各类之中的那一类范畴,即找出普遍性最大的范畴。第四,揭示彼此互异的众类统属于一个较高的类,即指明由独立范畴的隶属关系所构成的体系。第五,“困难而真实的工作在于揭示出:是别一个的,也就是这一个,是这一个的也就是别一个,而且完全是处在同一关系中的;按照同一立场指出事物中有了某一规定,它们就有着另一规定”,即揭示概念的辩证的灵活性概括地说,柏拉图的讨论是分成三步进行的:首先研究这五个“种”的独立性、确定性;然后解决它们的结合问题;最后证明“存在”异于本身而成“非存在”。通过三步讨论,柏拉图论证了“种”的本性是相通的;提出了相对的非存在论。这两个方面便构成了他的“通种论”。为了便于清晰的理解和说明柏拉图的逻辑分析过程,本文拟用图解法作辅助性的解说,以=表示相通,←→表示相拒。下面依次来阐释。“种”的本性的相通问题。柏拉图指出,最主要的“种”首先有三个:存在、动、静,如图一。其中,动不是静,静不是动,因各有确定性,彼此相反而不能结合。如图一(1)所示。存在既是真正的存在,它不是动的,就是静的。这样,存在可以分别和动、静相通,因为动、静都是存在,如图一(2)所示。从图中中还可以看到,这三个“种”之中的每一个都与另外两个相异,而与自己相同。那么应该问一下,所谓同与异是什么意思呢?是存在、动、静这三个“种”以外又加上两个?还是以同与异的名称来指称那三个“种”之一?柏拉图提出的问题是:同与异是否是独立的范畴?他认为,同与异不是名称,而是独立的范畴。分解其讨论如下:同、异不是动与静这两个“种”的名称。证明:如果说,同与异是用来指那三个“种”之一的,那么便可以称同就是动,异也是动;同就是静,异也是静。这样一来,同就是动与静这两个“种”的共名,即:同不是存在的名称。证明:如果同是存在的名称,那么旧话重提,前面曾肯定动与静是存在,这样一来,岂不是承认动与静是同。但这是不可能的(已证)。结论:同是第四个“种”。异是第五个“种”。证明:存在有自在的存在和依他而存在两种方式;如果异也象存在那样,有自在的异和相对于他物的异,那么,自在的异是什么呢?自在的异当然就是不与它的他物相对即可为异,即在自身具有“异”的性质。但是,这与异的本性相矛盾。凡异之所以为异,必定与他物相对。真正的异者只是相对于他物而异的。可见,存在与异截然有别,故异是第五个“种”⑦。柏拉图证明了同、异是两个最普遍的独立的“种”,意在指明,它们象动、静一样,也是“存在”最基本的性质。这就是任何一个存在,一方面同于自身(如一生中我始终是我),另一方面异于其他的(如我异于他人);一方面异于自身(如年老的我异于年少的我),另一方面同于其他的(如我与他都是人)。由此可见,柏拉图坚持同、异是两个最普遍的“种”,是符合实际的,从而也就肯定了事物的变异。任何一个存在,既同于它自身,又异于它自身.同与异既是两个独立的“种”,那么,同不是异,异也不是同,二者相拒,如图二(3)所示。既然这五个“种”都是独立的,各有其确定性,那么,每一个“种”都与其他的“种”不同。这表明“异”的性质渗透于其中(参见《巴曼尼德斯篇》译注205(2):异是一个最普遍的关系,它将万有中任何一个和其余的一切联结)。这样,动与异相通;静亦然,如图二(4)所示。从动本身着眼,它一定同于自身,即动是同;从静本身着眼,静亦然,如图二(5)所示。从动与静的关系着眼,因动是绝对异于静,如图二(1)所示,那么,同与异也是相拒的,如图二(6)所示在五个“种”结合的基础上,柏拉图天才地抓住异的性质,很容易地推导出“非存在”。其理由是:第一,从图四(1)、(3)、(6)、(2)中可以看到,动,因其与存在不同一,相异、相拒,但它又与存在相通、渗透,所以动真地不是存在,而又是存在;那么,“非存在”就必然存在,既存在于动中,也存在于每一个“种”中。之所以如此,还因为,第二,从图四(2)、(4)、(5)、(8)中可以看到,既然五个“种”是相通的、渗透的,那么,“异”的性质存在于每一个“种”里,使每一个异于存在而成“非存在”,即它们相对于存在而言都是“非存在”,如图四(9)所示12。至此,我们看到,除存在以外的其他四个“种”异于存在而成“非存在”是一目了然的。可是,“非存在”的性质是什么,仍然是模糊不清的;存在异于本身而成“非存在”,也没有得到说明。可见,推导出的“非存在”只不过是柏拉图逻辑证明一个新的起点而已。正因为如此,柏拉图便从性质、数量两方面进一步展开他的论证,提出了相对的非存在论.从性质上来说,异的本性是一个,而又可以分为各部分。既然“异”的性质属于存在范围(已证),它在各部分也必定是存在的。渗透在存在中的异,不等于它所渗透的。它是异于存在的东西。它所具有的存在性并不比存在本身少,而是一样多。简言之,从性质上来说,非存在并不是存在的反面——绝对的不存在,或绝对的假,而只是异于存在的东西,即存在的一种。这就是柏拉图提出的相对的非存在论。值得注意的是,柏拉图从语言分析的角度进一步提出两个旁证,补充他所作的性质上的逻辑分析。这就是柏拉图深刻地指出,“不”和“非”这两个虚词只表示与后面实词不一样的东西,不能把否定理解为肯定词的反面,严格地说,只表示与实词有联系的东西。旁证一:说某物不大,难道指小的意思会多于中等吗?柏拉图这一设问的意思是指,不能把不大理解为大的反面——绝对地小;说某物不大,并非绝对地指小,而可以是不大亦不小——中等。中等与大相比较,只是相对地小而已。我们看到,柏拉图在大与小的对立面之间,引进了中介环节——中等是大与小之间某种中间的东西。由于存在着中介环节,因此对对立面才能有辩证的理解,不至于把对立面绝对地理解为相反者。正如敦尼克所指出的,引进对立面之间的中介环节,这是柏拉图辩证法根本不同于赫拉克利特辩证法的地方13。旁证二:不美是什么?不美非他,只是异于美的本性的东西。并且,不能说美多存在些,不美少存在些,二者是同等存在;不美就是一个“存在”与另一个“存在”的对立。对大和非大,正义和非正义等等都应如此看待。至此,非存在的性质是什么,得到了一个更明确的答案;正是存在的每一部分与存在相对立,构成了非存在14。从数量上来说,存在和非存在为数相等15。柏拉图的这个论断同样使人感到困惑。究竟怎样理解“为数相等”?柏拉图是否作出了明确的解说?这是值得讨论的问题。有的研究者认为柏拉图未明确解说这一结论,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解说:“其意思是说,设有ABC……由于它们分有异,所以有非A非B非C……这个数目与存在的数目是相等的。于是,非存在的普遍性亦得证。”16深思柏拉图的论述,可知并非如此。柏拉图对“为数相等”的真实含义明确地作出两点解释。第一,“有多少个和‘存在’不一样的‘种’,‘存在’就有多少次是没有的。因为‘存在’是一个,不是所有的这些‘种’,而跟‘存在’不一样的、不是‘存在’的‘种’是数目无穷的”17。可见,柏拉图此处明确强调的是,存在是一个,即它自身,并非指ABC……这样,也就不发生非A非B非C……与ABC……数目相等的问题。柏拉图虽然坚持存在是一个,但是,他在此处并不是讨论一中有多,即有ABC……的问题。柏拉图的着眼点是批判巴门尼德的绝对的存在论。这就是从数量上来说,因异于“存在”的“种”的数目是无穷的,故“存在”就有多少次是不存在的,即“存在”不存在的次数也是无穷的。这就是柏拉图所坚持的观点。换言之,柏拉图坚持相对的存在论。第二,同样,其他所有的“种”,在许多情况下是存在的,在许多情况下也是不存的18。这就指明,异于“存在”的所有的“种”,其存在与不存在的次数也是相对的。可见,所谓的“为数相等”并不是指非存在的数目与存在的数目是相等的。柏拉图强调的是,存在这个“种”与异于存在的“种”,二者是与不是的次数都是相对的,存在与非存在(所有的异于存在的“种”)是转化的。这也意味着,存在和所有其他的“种”是一个联结的范畴体系。柏拉图坚持相对的存在论与相对的非存在论,这就是实质所在。由于柏拉图从性质、数量两方面阐明“非存在”是相对的,它所具有的存在性质并不比“存在”少,而且“存在”不存在的次数也是无穷的,故它和存在是相通的,如图五(10)所示,根据上述论证,柏拉图自豪地宣布:非存在稳然存在。这是它固有的本性。在万有中有它的一席之地。3在对《智者篇》的初步研究中,柏拉图给我们留下的形象与《斐多篇》、《国家篇》中的截然不同。他所达到的辩证思维的水平使我们感到惊奇。因而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柏拉图是古代世界辩证思维的杰出代表。《智者篇》强烈的论战性与柏拉图所从事的艰巨论证工作也告诉我们:“通种论”决不是柏拉图无病呻吟之作,也不是他有“烦琐论证”、“概念游戏”的癖好。恰恰相反,“通种论”是严肃的理论斗争的产物,是柏拉图对巴门尼德的形而上学思维、特别是对智者派空洞辩证法批判的成果。“通种论”包含着深刻的认识论内容。这就是柏拉图对非存在范畴给予新的解释,对存在和非存在的关系作出了逻辑证明,从而解决了古希腊哲学中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通种论”积极的客观的意义就在于,它是对时代的认识成果的概括和总结。这种总结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这种总结只有伟大深刻的思想家才能完成。古希腊哲学经过三个多世纪的曲折发展,以“通种论”为标志,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出现了自觉的辩证法理论。这是古希腊哲学史上的一次质变、飞跃。“通种论”标志着人类认识从抽象思维的初级阶段发展到了辩证思维的高级阶段,从自发的辩证思维阶段发展到了自觉的辩证思维阶段。“通种论”是柏拉图自觉地对概念论本性研究的成果。它所具有的客观意义不仅在于解决了古希腊哲学中一个根本问题,更重要的在于揭示出了规律性的东西。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希腊人对概念本性的研究“预示着后来研究工作的巨大成果!”19不言而喻,这是指预示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然而,在柏拉图那里,究竟作出了哪些具体的预示呢?通观本篇“谈话”,我们看到,柏拉图已完成了他所规定的对概念本性分析任务的五分之四。“通种论”所预示、提出来的新东西是: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