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唐代道家柱顶构件考_第1页
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唐代道家柱顶构件考_第2页
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唐代道家柱顶构件考_第3页
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唐代道家柱顶构件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唐代道家柱顶构件考

一、唐代道德书文设计道教石柱97f3:1有5行5个完整的字。据报道,他的文章“隋宋时期的丹儿县法官、唐代高州州政府省长尤王的参与、和田陵区法官”(图2,1)。97F3:1铭文第四行“参”之前的“王”字释读恐不正确,该字远较其他字体小,显然是某字局部。考《唐六典》,唐代都督府下设录事参军事,功、仓、户、田、兵、法、士曹参军事神道石柱97F3:2现存铭文4行,满行7字,《报告》释文为“月戊寅朔十五日壬寅,广州安县,故前儋州万安县,承清河郡张府君”(图二,2)。97F3:2石柱刻字左侧缺失1行,大致内容应是朝代年份干支等信息。97F3:2现存第一行第五字,《报告》定为“十”字。观察拓片,该字明显偏左。联系上下文,此处可能系交代墓主的死亡时间,该月朔日为戊寅,壬寅日当为廿五日。“十”应为“廿”。97F3:2第三行第五字较模糊,《报告》定为“万”字。观察拓片,该字似为“吉”字之右上部。隋大业六年(610),置珠崖郡,下有吉安县。二、神道石雕的年龄与墓主人的分析(一)两汉提升林朝:发挥重要郡的作用97F3:1涉及儋耳郡、感恩县、高州都督府、杜陵县等行政区划。儋耳郡建制可追溯至西汉,武帝平南越后,建儋耳郡,昭帝时废高州都督府原称高州总管府,系武德五年(622)置97F3:1的墓主隋时为儋耳郡感恩县令,后任唐高州都督府录事参军,其后转任杜陵县令。唐代高州为下州,都督府应为下都督府(二)f3/2研究对象97F3:2涉及广州宝安县、儋州吉安县等行政区划。唐平萧铣,统一岭南,改郡为州,武德四年(621)改南海郡为广州因此,推测97F3:2的年代属唐代前期或中期。其形制及铭文字体与97F3:1较为接近,可为佐证。97F3:2的墓主张氏,籍贯在清河郡(今河北省清河县)。曾在儋州吉安、广州宝安任职县丞。唐宝安为中县,县丞为从八品下,吉安为下县,县丞为正九品下三、秦君神兽所装饰的柱身形制神道石柱的形制与铭文内容与传世遗物和文献记载的“神道石柱”相符。神道石柱一般成对设置于墓葬神道两侧,作为标志,不晚于东汉出现并流行。《水经注》“济水”载范巨卿冢、“清水”载桂阳太守赵越墓、“洧水”载弘农太守张伯雅墓、“滍水”载安邑长尹俭墓等东汉墓葬都设置了石柱。唐代以前的神道石柱,仍存实物者有北京秦君石柱从石柱形制来看,东汉至南北朝的神道石柱一脉相承。石柱整体有向上收杀的趋势,柱身分段,柱身装饰瓜棱纹并周饰绳状纹、箍状饰或者装饰瓦楞纹,方形双螭柱础等因素一直得到体现。东汉至两晋,这些因素已经显现,柱身分段使用瓜棱纹或瓦楞纹,高浮雕神兽托举石榜。南朝尤其南梁一代,王侯一级墓葬所用石柱似有较稳定的制度:顶为覆莲圆盖上饰神兽,柱身分段,上段饰较细的瓜棱纹并饰三周绳状纹饰,下段饰较粗瓦楞纹。础为方形饰双螭,石榜大多为扁长方形,置于柱身上段之中部,或有力士在下托举。有学者认为瓜棱纹并周饰绳状纹象征“束木(竹)”瓦楞纹石柱东汉时已流行。秦君石柱饰瓦楞纹。山东安丘东汉墓后室中有一画像柱,分作二段,上段为瓜棱纹,下段为瓦楞纹,两端有绳状饰。唐代,神道石柱有了显著的变化。唐代陵墓及陪葬墓多见神道石柱,胡春勃曾做过系统的梳理有学者认为唐代的神道石柱为帝王陵和高级陪葬墓神道专用宋代以后,帝陵沿用唐制,置神道石柱,其他各级墓葬仍有使用石柱标识神道的制度,称“石望柱”四、棱木/石柱八棱柱以神道石柱为载体,突然成规模地出现在唐代帝王陵墓的神道上应有原因。作为纪念性建筑的八棱柱,可追溯至河北定兴的北齐义慈惠石柱。该柱柱首有方盘,盘上有一殿,方盘为其基座。柱身分为二段,两段均为八棱形,其截面为方形稍削去四角但非正八边形,柱上有竖长方形石榜。柱础下层为方座,上层状如覆盆饰莲瓣纹。其结构与同时代的神道石柱较为接近,特别是柱身分段,使用石榜等设计。而早至西汉前期,南越国宫苑出土有八棱石柱及双层方座,《报告》称之为望柱,推测为纪念、装饰用途,与前述石柱似可类比在其他建筑形式中,八棱石柱较多见。东汉时期的石室、石室墓、崖墓中多见八棱石柱。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前檐三柱均为八棱柱,其上有斗、其下有础,础为覆斗,下层方形南北朝时期,麦积山、云冈、响堂山、天龙山等地的石窟寺中多见八棱石柱,同时石柱的构件、纹饰等出现了明显的西方因素因此,八棱木/石柱作为一种建筑技法,自东汉至唐代传承与发展的脉络颇为清晰,在唐代新出现的八棱形神道石柱柱身有自己的形式、技术基础。北朝及唐代,八棱柱虽常见于佛教类建筑(包括经幢),但东汉时其就与斗拱等木构件(形象)共存,甚至早在西汉早期即出现八棱形的石望柱,因此八棱柱的起源应与南北朝以来佛教的流行无涉。五、蒋王故妃元氏墓的道教铭文东汉以来,神道石柱一般多见于等级较高的墓葬,现存铭文内容主要包括墓主生前的身份(职官)、籍贯、死亡时间等信息(见前表)。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两件唐代石柱的墓主是县令或县丞,等级较低,石柱铭文主要描述墓主生前迁转的官职。低级地方官吏的墓葬何以使用神道石柱,尚待材料的积累与进一步的研究。唐代陵墓神道石柱大多不刻铭文,唯永康陵神道石柱的铭文为“唐永康之陵”,单行,楷书;蒋王妃元氏墓神道石柱的铭文为“蒋王故妃元氏墓/石柱一双显庆元/年十一月卅日葬”,3行,每行7字,楷书。其内容与东汉以来的制度不同,可能系铭文渐趋式微的体现。除现存的神道石柱实物以外,其铭文常脱离载体,而见诸历代著录。《金石录》著录有“汉故博士赵傅逢府君神道”,云其为“石柱篆文”以上5条著录均明确记录了神道石柱。结合现存的神道石柱铭文,可分析其内容及行文方式:石柱的作用系标识神道,所以上述石柱铭文通常包含“神道”二字。铭文无论多寡,均分多行书写,行字较少,以适应石榜。部分神道石阙的铭文中亦见“某某神道”的格式,如现存四川渠县的沈君阙、冯焕阙。沈君东阙铭为“汉谒者北屯司马左都侯沈府君神道”,西阙铭“汉新丰令交趾都尉沈府君神道”,均单行。根据包含“神道”二字,铭文分多行书写,行字较少的特征,可进一步将仅存石榜的石刻实物、历代著录中未明确说明铭刻载体者归为神道石柱。山西芮城曾有一件“墓志”见诸报道,其实系脱自神道石柱的石榜,铭“晋故金/城长河/东侯君/之神道”,4行,每行3字,篆书《续纂江宁金石志》《江苏金石记》著录“唐故国师/太平观王/法主师之/神道”摹本,4行,满行4字,其文由左向右读。唐及南北朝时期的道教置石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的两件神道石柱为唐代遗物,仍存八棱柱及石榜等构件,石榜有铭文,内容大致包括墓主生平、历官、死亡时间、籍贯等内容。根据出土、传世及著录的神道石柱来看,神道石柱最早见于东汉,柱身分段,流行瓜棱纹、瓦楞纹等纹饰,上段有神兽托举石榜,石榜篆刻铭文。两晋延续汉代传统,形制逐渐稳定。南北朝时期皇陵或高级贵族墓上最为多见,且似已形成制度:顶为覆莲圆盖上饰神兽,柱身分段,上段饰较细的瓜棱纹并饰3周绳状纹饰,下段饰较粗瓦楞纹,础为方形饰双螭,石榜大多为扁长方形,置于柱身上段之中部,或有力士在下托举。唐代帝陵石柱一改前制,转而使用八棱柱,柱首饰宝珠,柱础素面或饰以莲瓣,帝皇陵墓及高级随葬墓已不使用石榜,大多不刻文字,此制在后代帝皇陵墓得到延续。同时,其他墓葬仍然使用神道石柱,其柱身为八角形,石柱设置石榜,并铭文以标识神道,格式亦延续了东汉以来的传统。宋代以后,皇陵及其他墓葬神道继续使用石柱,大体沿用唐陵石柱的形制。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的这两件石柱仍有诸多问题未能明晰。两件石柱以及“王法师神道阙”证明唐代初期神道石柱仍用于帝陵以外的墓葬,但其演变轨迹仍未明了。神道石柱在南北朝时期多为帝陵和高等级贵族墓葬使用,唐代陈设石柱也有成为帝陵制度的倾向,它们何以用于县令、县丞级别官员的墓葬,尚待进一步研究。南越国宫署遗址的曲流石渠发掘区出土神道石柱两件,《南越宫苑遗址1995、1997年考古发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之为墓表石。《报告》指出,两件石柱均出自97F3。97F3开口于97(4)b下,属宋代二期,即北宋晚期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