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裴矩传》补论_第1页
《隋书裴矩传》补论_第2页
《隋书裴矩传》补论_第3页
《隋书裴矩传》补论_第4页
《隋书裴矩传》补论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隋书裴矩传》补论

自《丝路花雨》一文演出以来,它在国内外引起了公众的一致好评。它的成功,不仅是因为它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历史上丝绸之路盛况的戏剧,而且还因为它借鉴了敦煌壁画中的舞姿,再现了盛唐时期的繁荣景象,从而为我国音乐、舞蹈艺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在《丝》剧中,最后是以二十七国盛大的交易会而结束的。这一题材,原来是取之于隋代的历史。据《隋书·裴矩传》的记载,隋炀帝大业五年(公元609年),炀帝西巡,由大斗拔谷(即今甘肃民乐县扁都口)而“次燕支山,高昌王、伊吾设等,及西番胡二十七国谒于道左。皆令佩金玉,被锦罽,焚香奏乐,歌舞喧噪。复令武威、张掖士女盛饰縱观,骑乘嗔咽,周亘数十里,以示中国之盛。”对于裴矩,过去有些封建史家曾把他看成是个大奸臣,给予严厉的指责。我最近翻阅了一些史籍,却认为这种指责不够公允。故就裴矩在历史上的功过问题,提出自己一点不成熟的看法。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河东裴氏,自东汉末年裴茂以后即多出显宦。裴茂在灵帝时历任郡守、尚书等官。茂子潜,历任曹魏的兖州刺史、河南尹、大司农等职。潜弟徽,亦为冀州刺史。故史称裴氏“世为著姓。”裴矩九世祖铣,在晋为太常卿,因永嘉之乱,避地凉州。后来苻坚灭前凉,才东徙居于解县。史称其家“世以文学显,五举秀才,再举孝廉,时人美之。”裴矩虽“襁褓而孤”,但因出身于以文学传家的世族家庭,年轻时即好学多智,加以留心时事,稍长即进入仕途。初时,北齐北平王高贞为司州牧,以裴矩为兵曹从事,后来,北齐高平王高仁英为定州刺史,转裴矩为“高平王文学”。北周灭北齐后,他不得调选。杨坚为定州总管,为了拉拢关东士族,曾聘裴矩为其幕下之记室,主录书记及章表。杨坚受禅建隋,裴矩因原系幕下旧人,随至长安为内史省给事郎。開皇八年,杨坚发兵平陈,又以裴矩为晋王杨广元帅府的记室,受命与高颎同收陈朝的图籍。裴矩在文帝初年虽然参加了一些重大的活动,但其官位仍是比较低的,还不足以引起杨坚的重视。引起杨坚对他重视的,是他在平定岭南王仲宣、周师举叛乱中所表现出的过人的见识和才干。原来在平陈后不久,江南就发生了高智慧、汪文进的叛乱。在岭南,番禺首领王仲宣也乘机起兵,引军包围了广州总管韋洸的军队,“洸勒兵拒之,中流矢而卒。”裴矩平定了岭南的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这是符合当时人民的要求和历史发展进程的。因此,我们认为这是裴矩的一个功绩,应给予肯定。不仅如此,裴矩在隋初抵御突厥侵扰方面也作出过重要的貢献。突厥自从北魏末年兴起以后,就不断发兵侵扰中原,北朝周、齐分据时,两国的统治者都不得不结好突厥,给突厥贵族送去大量的财帛。突厥的佗钵可汗曾骄傲地说过:“但使我在南两个儿孝顺,何忧无物邪!”但是,大义公主对隋的灭周总是心怀不平。开皇十三年(公元893年),隋人杨钦亡入突厥,与大义公主私宠安遂迦共同鼓动继位的都蓝可汗出兵攻隋;她还与西突厥的泥利可汗勾结,鼓动其出兵侵袭隋之西北边境。不过这一计划被长孙晟识破,隋以长孙晟为使,向都蓝揭发了大义公主与安遂迦的私事,并袭杀了安遂迦和杨钦。在隋与东突厥的斗争中,如果说实行长孙晟的远交近攻,离间政策是使东突厥不断走向衰败的重要原因,那么,具体执行这一策略並加以发展的则是裴矩。在杨钦等被杀以后,沙钵略之子突利向隋求婚,裴矩即建议利用此事来离间都蓝与突利之间的关系。杨坚便以裴矩为使去突厥活动。裴矩一到突厥,便以下嫁公主为条件,鼓动突利去告发大义公主,促使都蓝可汗杀死大义,从而消除了突厥最高统治集团内部的反隋势力。接着,裴矩又策划了以宗女安义公主嫁给突利以激怒都蓝的计谋,使都蓝因嫉生怒,加深与突利之间的矛盾。果然,突利尚主并受到隋的优待,都蓝以为大可汗反不如突利,因之出兵进攻突利。突利战败,引众南下依附于隋,被封为启民可汗。而都蓝虽战胜了突利,但也因连年战争,人心离散,不久为其部下所杀。东突厥经过这一场变乱,其势渐衰,有隋一代,再也无力扰边了。在隋与东突厥的斗争中,裴矩出使突厥,纵行离间,不仅瓦解了突厥内部的反隋势力,而且挑起了它内部的斗争,对于安定隋王朝北部的边境起了重要的作用。裴矩的这一功绩,我们也应给予肯定。二《西域图记》一卷裴矩作为隋代的一个重要人物,其主要活动还在于加强了隋王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关系。自张骞凿空之后,西域与中原的联系日趋紧密。到了隋代,因采用长孙晟的方略促使东西突厥的分裂,后来又由于裴矩的活动,使东突厥内附于隋,但在隋文帝统治时期,西突厥仍是强盛的。《隋书·西突厥传》说:“西突厥者,木杆可汗之子大逻便也。与沙钵略有隙,因分为二,渐以强盛。东拒都斤,西越金山,龟兹、铁勒、伊吾及西域诸胡悉附之。”东突厥都蓝可汗被杀时,西突厥的达头可汗即乘机占领谟北,企图重建统一的突厥汗国。文帝末年,达头可汗率军南下,进攻代郡的恒安以及五原等地,隋遣杨广、史万岁等出兵反击,达头战败退去。后来西突厥发生内乱,达头逃至青海,不知所终。但继立的泥利可汗和处罗可汗,仍然控制着西域。炀帝初年,铁勒又占据伊吾、高昌,不断出兵侵扰隋边。在隋王朝西部,除了西厥以外,居于青海一带的吐谷浑亦常为边患。北周的时候,吐谷浑虽曾多次入贡,“然犹寇抄不止,缘边多被其害。”从上述可知,解除西部的边患,继两汉以来加强对西域的经营,是隋王朝在统一南北以后所必须进行的事业。隋王朝对西边的经营,在大业初年炀帝命裴矩至张掖主持与诸胡交市时才正式开始。为了经营西域,裴矩在至张掖以后,即利用与胡商接近的便利条件,了解西域各国的山川险阻,风俗人情,并撰写出了《西域图记》三卷,上奏朝廷。此书现今已佚,但《隋书·裴矩传》、《北史·裴矩传》均保留了它的序言。裴矩在序言中首先追述了自汉至隋西域与中原王朝关系的历史,并指出由于时代的变迁,部落的兴亡更迭,“部民交错,封疆移改”,现在已多“不可记识”。至于“诸国山川”,“姓氏风土,服章物产”,亦“全无纂录,世所弗闻”。因此,他根据自己的访闻和史籍记载,作成《西域图记》一书。其次,裴矩在序言中记录了当时通西域的几条道路,即北道(又叫新北道)、中道(汉代的北道)和南道。这是我国最早最系统地丝绸之路通道的记载。这三条通道是:南道:出敦煌,经鄯善(今新疆若羌)、于阗(今和阗)、朱俱波(在今叶城南)、渴盘陀(今塔什库而干),过葱岭,又经阿富汗、巴基斯坦而至印度各地。在我国境内大致是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而至帕米尔高原。中道:出敦煌至高昌(今吐鲁番),经焉耆、龟兹(今库车)、疏勒(今喀什),度葱岭,再经今苏联费尔干纳、乌拉提尤别等地而至波斯(今伊朗)。在我国境内大致是沿着天山南麓而至葱岭。北道:出敦煌至伊吾(今哈密),再经蒲类(今巴里坤)、铁勒部(指今萨斯克湖、阿拉湖至乌鲁木齐一带)、突厥可汗庭(今新源西),度北流河水(今楚河、锡尔河)而达于西海(今地中海)。在我国境内大致是沿天山北麓而至中亚。三道的出发点分别是鄯善、高昌和伊吾,而三个出发点皆得先过敦煌,所以裴矩说:“故知伊吾、高昌、鄯善并西域之门户也。总凑敦煌,是其咽喉之地。”再次,在序言中,裴矩分析了西域的形势和提出了经营西域的方略。他认为西域各国早就願意交好中原王朝,只是由于吐谷浑和西突厥的阻挠,“故朝贡不通”。因而经营西域,必须采取“服而抚之,务存安辑”的办法,具体地说,就是“皇华遣使,弗动兵车,诸蕃既从,浑、厥可灭”,即通过派遣使臣,交好西域各国,然后运用西域各国的力量,共同翦灭吐谷浑和西突厥在西域的势力。最后,裴矩所撰的《西域图记》,顾名思义,不仅有文字,还有西域各国人民的服饰和山川地理图籍。在序言中裴矩写道:“臣既因抚纳,监知关市,寻讨书传,访采胡人,或有所疑,即详众口,依其本国服饰仪形,王及庶人,各显容止,即丹青摸写,为《西域图记》,共成三卷,合四十四国。仍别制地图,窮其要害。从西顷以去,北海之南,纵横所亘,将二万里。”可见此书原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作品。裴矩在书中提出的方略,得到了以炀帝为首的杨隋最高统治集团的极大赏识,并逐步付诸实施。隋王朝经营西域,首先要遇到吐谷浑的势力。为了对付吐谷浑,隋王朝曾借助于高昌铁勒的力量。上面曾经说到,炀帝即位之初,铁勒即发兵扰边。可是,为时不久,铁勒又遣使谢罪,通好于隋。隋因此以裴矩为使,“讽令击吐谷浑以自效。”铁勒出兵攻打吐谷浑。吐谷浑大败,其王伏允东逃,退保西平(今青海乐都)。大业三年,炀帝又命观王雄出浇河,宇文述出西平以掩袭之,伏允逃走,部落来降者十余万口。史称“自西平临羌城以西,且末以东,祁连以南,雪山以北,东西千里,南北二千里,皆为隋有。”在击灭吐谷浑以后,炀帝进而以薛世雄为玉门道行军大将,与裴矩一起进军西域。他们越过莫贺延碛掩袭伊吾,史称“伊吾初谓隋军不能至,皆不设备,及闻世雄兵已度碛,大惧请降。”占有伊吾只是打通西域的第一步,而要控制西域,关键还在于击败西突厥的势力。对此,裴矩运用了一系列外交手段,最终达到了瓦解西突厥的目的。文帝末年,西突厥泥撅处罗可汗在位。其母向氏,原是汉人,于开皇末年入朝,因乱而留居长安。至炀即位之初,由于西突厥统治者重敛诸部,引起了铁勒的激烈反抗。史称:“大业元年,突厥处罗可汗击铁勒诸部,厚税敛其物,又猜忌薛延陀等,恐为变,逐集其魁帅数百人,尽诛之。由是一时反叛,拒处罗,遂立俟利发俟斤契弊歌楞为易勿真莫何可汗,居贪汗山。……处罗既败,莫何可汗始大。”从上述可见,不仅是吐谷浑、西突厥贵族对隋王朝西部边境的寇掠,直接威胁着当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西突厥贵族对西域各部的重敛,也阻碍着西域各国经济的发展。所以隋王朝抵御西突厥及经营西域的方略都是得到中原和西域人民拥护的。裴矩在《西域图记》中说,在西突厥统治之下,西域各国“因商人密送诚款,引领翘首,愿为臣妾”,其中虽有其夸張的成份,但却也说出了西域人民力求摆脱西突厥统治的愿望。在隋王朝与吐谷浑、西突厥的斗争中,裴矩从撰写《西域图记》到运用一系列的外交、军事手段,最终达到了吐谷浑和西突厥归附的目的,应当说他是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三裴矩的大1年—四十二岁在隋代,裴矩不仅以博学多才、善于处理外交事务著称,而且为官亦比较请廉。《隋书》本传说,炀帝末年,“于时皇纲不振,人皆变节,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内史侍郎虞世基等用事,文武多以贿闻。唯矩守常,无赃秽之响,以是为世所称。”隋亡之后,裴矩为窦建德所获,“为创制朝仪,权设法律,宪章颇备”,当然,我们也应当指出,裴矩作为一个封建统治阶级的官吏,他身上也必然存在着一些历史上统治阶级所特有的弊病。首先,裴矩出谋打击突厥,经营西域,客观上的确是符合于历史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人民安定生活的,但从他的本意来说,目的却在于巩固杨隋政权的统治,夸耀隋王朝的强盛。也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他身上统治阶级所固有的那种奢侈浪费的本性,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如在二十七国交易会以后,他又在洛阳举行了更大的集会,进行了一次更大的挥霍。矫饰夸张,讲究排场,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其次,裴矩虽然博学多才,然而他也同历史上的许多封建官吏一样,只知取悦于君主,保住自己的爵位,根本不顾人民的死活。特别到隋炀帝统治后期,《旧唐书·裴矩传》说:“是时,帝既昏侈逾甚,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再次,裴矩为要迎合炀帝贪得无厌、好大喜功的要求,在突厥内附之后,又提出了用东突厥的力量迫胁高丽入贡的计划。结果高丽不从,炀帝于是接连发动侵略高丽的战争,更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炀帝发动侵略高丽的战争虽不能由裴矩负全部的责任,但始谋之罪却是推卸不了的。我们纵观裴矩的一生,他的确有许多过失和罪责,但就其主要活动来看,如他解除边患,开通西域,为官清廉守法,仍不失为我国封建社会中一位有才干的政治家。在他死后,唐王朝谥曰“敬”,按谥法所定,“夙夜警戒曰敬”,“合善典法曰敬”,裴矩谨慎通变,廉洁守身,给予这样的谥号是符合实际的。但对于裴矩的评价,历代的封建史家并不是一致的。总的来说,隋唐时对裴矩评价尚好,而到宋以后,则完全将他看成是一个大奸臣了。唐代初年,魏征撰写的《隋书》虽然把裴矩同虞世基等佞臣同列一传,但其评论却还是公允的:“裴矩学涉经史,颇有干局,至于恪勤匪懈,夙夜在公,求诸古人,殆未之有,与闻政事,多历年岁,虽处危乱之中,未亏廉谨之节,美矣。然望风承旨,与时消息,使高昌入朝,伊吾献地,聚粮且末,师出玉门,关右骚然,颇亦矩之由也。”可是,到了宋代以后,对裴矩的评论却与以前大不相同。《新唐书》的作者并没有增加足以说明裴矩是个大奸臣的材料,但其评论却是极其严厉的:“封伦、裴矩,其奸足以亡隋,其知反以佐唐,何哉?惟奸人多才能,与时而成败也。妖禽蘖狐,当昼则伏自如,得夜乃为之祥。”到司马光修《通鉴》时,即直接把炀帝亡隋说成是由于裴矩引导的缘故。他说,裴矩通西域,“自是西域胡往来相继,所经郡县,疲于迎送,糜费以万万计,卒令中国疲弊以至于亡,皆矩之唱导也。”又说,大业中,“是时矩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