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院前急救_第1页
创伤院前急救_第2页
创伤院前急救_第3页
创伤院前急救_第4页
创伤院前急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3醫院急診科

創傷的院前急救什么是院前急救?

顾名思义院前急救是指从病人发病开始到医院急诊科为止救治的全过程。院前急救包括呼救、自救互救、现场救护、伤病员搬运、途中监护救治及与院内急救的衔接等环节。它使急救医学向前延伸,救治反应时间缩短,救治更加及时,使早期救治成为可能。从而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院前急救快速发展是近年来急救医学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院前急救基本特点

院前急救基本特点是不确定因素多。被救助对象发病地点可以发生不确定的任何地方;男女老少不定;内、外、妇、儿各科不定;病情轻重缓急不同;被救助的人来自不同的群体,救援环境复杂不可预料。因此要求院前医生不仅要有综合的全面的临床各科急救知识和经验,还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院前急救规范的定位

院前急救规范的定位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临床各科院前急救的基本内容,定位过高达不到要求就会形同虚设,定位过低就会阻碍业务的发展。当前国内外急救医疗大致有4个定位等级,即①基本生命支持(basiclifesupport,BLS)、②进一步生命支持(advancedlifesupport,ALS)、③急诊科常规④急诊监护病房常规。把院前急救基本内容定位在BLS、ALS等级水平。急救医生必须掌握的操作技术

急救医生要熟练掌握BLS和ALS的操作技术。

BLS和ALS都有A、B、C、D4项。BLS的A为气道(airway),即开放气道;B为呼吸(breathing),即口对面罩或口对口人工呼吸;C为血液循环(circulation),即胸外心脏按压;D为除颤(defibrillation),即进行心脏除颤。ALS的A同样为开放气道,但用气管插管;B同样是人工呼吸,但用气囊面罩人工呼吸机;C为开放静脉通道,并应用药物加强血液循环;D为进行心脏除颤和鉴别诊断(differentialdiagnosis)。执行规范的现场时间

由于院前急救的特点和目的定位,在现场原则上以完成操作程序为限,尽量快速,不要超过30min。不要强调等待患者病情稳定再运送,若时间已经超过30min,而病情仍无好转时,要边运送边急救。什么是创伤院前急救?创伤院前急救是特指各种创伤后的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的基本内容BLS、ALS

创伤院前急救的基本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开放气道、心肺复苏、抗休克。

随着社会文明进步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WHO的一项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预测,从1990年-2020年将发生以下变化,(1)在全球死亡排序中,道路交通伤害将上升为第6死因,(2)因道路交通伤害所损失的伤残调整寿命年数将上升至第3位(伤残调整寿命年数指疾病从发生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数,亦即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数加上伤残所致寿命损失年数),而在中低收入国家将上升至第2位,今天这种预测早已变为现实。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城市化建设加速,一座座高楼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私人轿车成几何数字增加,高速公路飞速联网,坠落伤、交通事故伤等创伤几乎在一夜间陡然激增,短短几年中在急诊的病人中创伤病人占了主流。这种急剧的急诊病谱变换,改变了急诊救治的旧格局。使得以内科为主的急诊科难以适应。交通事故伤触目惊心

我国1995年交通事故25.8万起,伤15.6万人,死亡5万多人,经济损失30多亿人民币。

2002年我国共发生交通事故77.3万起,造成10.9万人死亡,56.2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3.2亿元。

2007年我国共发生各类事故506376起,死亡101480人。4.28铁路交通事故

事故的概况:时间:2008年4月28日4时40分地点: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境内伤亡情况:412伤,亡72。严重自然灾害不断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9级地震,引起人类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海啸,波及东南亚、北非20多个国家和地区,死亡人数达27万人。2008年5月12日14:28分,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受伤38万多人,死亡近7万人,1.8万多人失踪,因伤住院9万余人。4千多万人生活受到影响。2008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7795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88928人,是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因灾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年。造成经济损失1110亿美元。

2008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65204起,造成73484人死亡、304919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0.1亿元各类创伤事故居高不下

据郑州市紧急救援中心统计2005年—2008年,因创伤经救援中心派诊出车急救,占当年急诊出诊总数分别是

2005年44.7%2006年45.8%2007年45.4%2008年44.1%创伤早期救治水平急待提高07年省急诊急救工作检查组在某市二甲医院,现场调出救护车。以“右胫腓骨闭合性骨折”为题,请出诊该医生处理。医生回答“我是内科医生不会做骨折固定。”我们还遇到8岁儿童因车祸致左小腿下1/3毁损伤,家长要求接肢,但因止血不彻底,途中持续出血到医院时该患儿已重度休克。类似这样的事件,我们不能不对我们的创伤早期救治工作进行反思。加强急诊全科医师培养势在必行

医学分科越来越细,但人体是一个整体,局部不能反应整体,所以需要一个整体的平台,培养急诊全科医师,建立急诊全科医师的准入制度,强化急诊学科建设,使临床各科创伤病人的救治上有一共同交融的平台,必将减少各科间的推诿,使创伤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提高抢救成功率,但目前只有少数医学院开展急诊急救专业医师的培训,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的临床需要。创伤死亡三个高峰分布50%死于创伤现场(伤后1小时内)30%死于创伤早期(伤后1-4小时内)20%死于创伤后期并发症(伤后几天-4周内)第一个死亡高峰在伤后1h内

现场死亡占创伤死亡的50%。原因:严重颅脑损伤、严重多发伤、高位脊髓损伤、心脏、主动脉及其它大血管破裂、呼吸道阻塞等,这类病人多在现场死亡。及时救治个别病人可获救。 气道异物梗阻的处理

腹部冲击法(Heimlich手法:坐位、立位或卧位)在膈肌下,腹部快速挤压法,5次后用手清除异物。第二死亡高峰伤后1-4小时

占创伤死亡的30%,称早期死亡。原因:多为重度脑挫伤、颅内血肿、胸、腹实质脏器破裂、严重多发伤、骨盆骨折盆腔出血、严重骨折等致大量出血。此类伤员是创伤早期急救的主要对象,其现场急救、途中转运、救治思路方法,决定救治效果。第三死亡高峰伤后1-4周

占创伤死亡20%称后期死亡原因:严重感染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危重症研究领域)急救工作者的任务挽救生命减轻病人痛苦,防止继发损伤降低伤残率关键在于伤后早期救治进行现场急救应遵循的原则

进行现场急救要有时间概念,即要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做到:快速准确判断病情迅速进行现场处理及时转送医院创伤院前急救流程

1.接120出诊命令了解伤员所处位置、数量、伤情、进一步确定救治病人所需特殊物品,带齐所需急救器材物品。创伤院前急救流程2.出发时向120报告出车时间.确定出诊时间接受监督与指导留下录音作为法律依据.(目前救护车出诊被120指挥中心的GPS定位系统监控)创伤院前急救流程3.与创伤现场联系

进一步了解伤员位置、人数、伤情。进行必要的自救互救指导;同时计划到达现场要采取的急救措施;司机要对乘车人员的安全及路况充分估计(关好车门,扎好安全带,恶劣天气,复杂路况)确保安全快速。

4.到达现场对现场进行安全性评估(塌方、高速公路、火灾、电击伤)向120报告到达时间病人大体情况及需要获得的帮助(110119)。创伤院前急救流程创伤院前急救流程

5.判断伤情采集病史首先必须明确患者是否存在或潜在威胁生命的问题,必须立即采取那些措施稳定病情,预防可能出现的危险。注意:伤情体位面色意识瞳孔TPRBP简要了解致伤原因。同时进行CPR打开呼吸道吸痰止血开放静脉等急救处理。创伤院前急救流程6.边救治边查体创伤急救不能按临床医学各科的诊疗常规进行采集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的程序。而是边救治边查体,抢救和诊断同时进行。在前述判断伤情的基础上按照胸、腹、头、脊柱、骨盆、四肢的顺序查体尽量避免漏诊、误诊。创伤院前急救流程多发伤的早期诊断应在不耽误必要的抢救前提下,诊断方法要求简便,尽量少搬动伤员,并能在最短时间内明确脑、胸、腹哪个是致命性的损伤,也可能全部都是致命性的损伤,要判断哪个致命性的损伤需要最先处理。创伤院前急救流程7.向病人亲属告知病情在对伤情初步判断后,边救治边客观地向病人亲属告知病情,可能出现的危险性及预后,注意留有余地。就地抢救?还是拉起就跑?就地抢救:

心跳呼吸停止,呼吸道异物窒息,四肢、体表活动性大出血等。拉起就跑心脏刺伤,胸腹主动脉瘤破裂,肝脾破裂大出血,骨盆骨折盆腔大出血,体表大面积撕脱及脱套伤等。根据对伤情的判断正确灵活处置。快速转运到院内救治

8.简化现场救治操作,尽快转送到医院作进一步确定性处理。要注意病人的固定搬运、途中监护救治、同时向医院急诊科报告伤情,做好相应的会诊、救治准备,填写院前病历等。9.病人送达医院后要做好以下工作a向120紧急救援中心报告到达时间、伤情救治情况。

b向院内医师交接病情及救治情况。

c填写完善院前病历。

d协助院内医师救治。院前院内急救无缝衔接1.院前院内快速有效衔接可节约时间,提高急救时效。2.急救人员对衔接重视程度与急救体系软硬件设备是否配套,影响了衔接工作的有效进行,可造成治疗延迟与纠纷。3.院前院内急救人员需加强沟通协调。创伤的早期处理原则创伤治疗的总目标是恢复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早期处理,首先是维护病人的生命,其次是减轻病人的痛苦和防止继发再损伤。例如大血管损伤,出血必须迅速控制出血;开放性气胸,应迅速闭合胸壁伤口。只有处理好危及生命的损伤,才可能进行其他治疗。优先抢救生命和及早恢复生理功能是创伤早期处理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院前急救的重要任务。

创伤现场急救基本技术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开放气道、心肺复苏、抗休克。即刻复苏与延迟复苏(抗休克)

传统观点认为,创伤休克低血压,应立即进行液体复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尽快提升血压(即刻复苏)。但现在的概念却是延迟复苏,即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特别是有活动性出血的休克病人,不主张快速给予大量的液体进行即刻复苏,而主张在到达手术室彻底止血前,只给予少量的平衡盐液维持机体基本需要,在手术彻底止血处理后再进行大量液体复苏。若过早地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或大量液体提升血压,并不能提高患者的活存率,事实上还有增加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危险。即刻复苏的危险性1.即刻复苏可能延误决定性治疗(手术)

2.在出血未控制的情况下,大量液体复苏和提升血压可以导致持续出血,血液稀释和体温下降,

3进而造成氧输送不足低氧代谢致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碍和低体温(死亡三角)。造成了对休克病员生命的最大威胁。战场休克复苏方案(美国)

1.评估伤员是否需要复苏主要依据伤员意识和脉搏状态。2.如果意识清楚、桡动脉搏动有力,便不需给予任何输液;3.对脉搏弱和意识水平降低者应给予输液;4.复苏应使收缩压维持在80~85mmHg;5.复苏应给予小剂量的高渗晶体或人工胶体。开放静脉不是可有可无

“如果意识清楚、桡动脉搏动有力,便不需给予任何输液”;不代表不开放静脉,开放静脉的目的不单纯是补液抗休克,重要的是在发生病情变化是能及时临床抢救用药。在我国也是医护人员自我保护的措施。一.出血与止血

创伤后大量出血往往是导致休克或死亡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救护过程中,必须迅速准确地进行止血,才能有效地抢救伤员。止血与包扎技术操作程序1、物品准备:绷带、三角巾、纱布块、手套、动脉止血带、敷料剪刀、止血标记卡、笔1支。

2、评估现场环境:环顾四周,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

3、安慰伤者,戴乳胶手套。

判断出血的种类:

1.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呈喷射状。2.静脉出血:血色暗红,呈缓慢涌流状。3.毛细血管出血:呈片状渗出,血色鲜红。判断出血程度:注意伤员全身情况变化,出血多者常有以下特征:(1)皮肤和粘膜呈苍白色。(2)脉搏细速,四肢发凉。(3)皮肤潮湿,全身衰竭。(4)躁动不安,伴有烦渴。(5)严重者有时可出现昏迷等。常用止血方法1.指压止血法。2.止血带止血法3.绞棒止血法4.加压包扎止血法5.填塞加压包扎止血法6.止血钳止血法(一)指压止血法:

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临时止血法,多用于头部,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其方法是:根据动脉走形位置,在伤口的近心端,用手指将动脉压在邻近的骨面上而止血:亦可用无菌纱布直接压于伤口而止血。然后再换加压包扎法,或用止血带进行止血。1.颈总动脉压迫法:

用于同侧头颈部出血。在胸锁乳突肌中点的前缘,将伤侧颈总动脉向后压于颈椎横突上。但必须注意,此法仅用于紧急情况下。一要避开气管:二严禁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以防脑缺血:三不可高于环状软骨,以免颈动脉窦受压而引起血压突然下降。(颈总动脉压迫点:胸锁乳突肌中点的前缘,环状软骨平面以下)。2.面动脉压迫法:

用于眼以下的面部出血。在下颌角前约2cm处,将面动脉压在下颌角上。有时需两侧同时压迫,才能止住出血。(面动脉压迫点:下颌角前约2cm处)3.颞浅动脉压迫法

用于同侧前额部,颞部出血。在耳前对准下颌关节上方加压(颞浅动脉压迫点:耳前下颌关节上方)。4.肱动脉压迫法:

用于同侧上臂下1/3,前臂和手部出血。于上臂内侧中点,肱二头肌内侧沟处,将肱动脉向外压在肱骨上。(肱动脉压迫点:上臂内侧中点,肱二头肌内侧沟处)

5.尺桡动脉压迫法:

由于手部出血。在腕部,以两手拇指同时压于尺桡动脉上。6.指动脉压迫法:

由于指动脉走形于手指的两侧,故手指出血时,应捏住指根的两侧而止血。(指动脉压迫点:指根的两侧)。7.锁骨下动脉压迫法:

用于同侧肩部和上肢出血。在锁骨上窝,胸锁乳突肌下端后缘,将锁骨下动脉向下方压于第一肋间上。(锁骨下动脉压迫点:胸锁乳突肌下端后缘)8.股动脉压迫法:

用于两侧下肢出血。在腹股沟中点稍内下方处,将股动脉用力压在股骨上。(股动脉压迫点:腹股沟中点稍内下方处)(二)止血带止血法

战伤救护中对出血伤员常用的止血方法。多用于四肢较大的动脉出血。此外,尚可用三角巾,绷带等物,进行絞棒止血。橡皮止血带止血法:

先在出血处的近心端用纱布垫或衣服,毛巾等物垫好,然后再扎橡皮止血带。其方法是:用左手(或右手)拇,食,中指夹持止血带头端,将尾段绕肢体一圈后压住止血带头端和手指:再绕肢体一圈,用左手食,中指夹住尾端,抽出手指即成一活结。(三)绞棒止血法:

在无制式止血带的情况下,可用三角巾,绷带,手帕,纱布等就便材料,折叠成带状,缠绕在伤口近心端,并在动脉走形的背侧打结:然后用小木棒,笔杆等插入绞紧,直至不再出血不止。其步骤是:一提,二绞,三固定。使用止血带注意事项:

止血带止血法操作简便,效果确实:但使用不当,可增加伤员痛苦,甚至造成残废。故使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先扎止血带后包扎。若能用加压包扎等其他方法止血的,最好不用止血带止血。2.扎止血带要松紧适度,以达到压迫动脉为目的。太松,仅仅压迫了静脉,使血液回流受阻,反而出血更多,并会引起组织淤血,水肿:太紧,可导致组织,血管和神经损伤。上止血带注意事项:3.扎止血带的部位应该加衬垫,而不能直接扎在皮肤上,以免损伤皮肤。4.止血带必须扎在靠近近心端,而不强求标准位置,前臂和小腿扎止血带不能达到止血目的,故不宜进行。上止血带注意事项:5.必须注明扎止血带的时间,以便在后送途中按时松解止血带.通常以每隔2~3小时松一次为宜,每次送5~10分钟.放松时,要用指压法止血。在松解止血带是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防止再次突然出血而导致血压急速下降,尤其是已经大量失血的伤员更危险:二是松解止血带后,容易使扎止血带以下的组织分解突然被大量吸收入血,引起或加重休克.因此,不能轻率的松解止血带.如需要放松时,则要轻慢,且不能完全解除.总之,扎止血带的时间越短越好,最好不超过5小时.如需外伤性截肢,而止血带又是扎在最靠近伤口处,则中途可以不松解止血带。上止血带注意事项:6.对上止血带的伤员,必须挂有明显的标志,并应优先后送.上止血带的肢体应行固定,寒冷季节应注意保暖,以免发生冻伤。(四)加压包扎止血法:

一般用于局部出血。此法可止血,又可达到包扎伤口的目的.其方法:取纱布、棉花等物做好垫子,放在出血伤口敷料的外层,然后加压包扎即可。(填塞加压包扎止血法)正确使用加压包扎止血方法,不仅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又可减少对肢体远端血循环的影响,防止神经损伤和肢体坏死。因此是我们应该熟练掌握灵活使用的止血方法。加压包扎止血法注意事项

压迫及加压部位要准确止血才能可靠。压迫止血部位不准确往往导致止血失败。企图在已被大量血液浸湿的敷料上加盖纱布来完成止血,其结果往往的不理想,还可能掩盖出血,造成严重后果。如果能正确、灵活掌握使用加压包扎止血,有时会收到意外的止血效果。病例讨论

男性,46岁,施工中因意外墙体倒塌砸伤右肩部,当即倒地不省人事,约数分钟后清醒,受伤部位出血,在当地医院简单止血包扎、输液,4h后转来我院。查体:BP:78/50mmHg,P:130次/min,意识淡漠,面色苍白,右肩部畸形,锁骨塌陷,锁骨中部皮肤可见约2cm不规则伤口出血,肩峰至腋窝部可见12cm长挫裂伤口涌血,右腕部尺挠动脉波动消失,右手苍白。给予腋窝伤口填塞止血包扎,开放静脉快速补液。但患者病情继续恶化,意识模糊,BP:50/0mmHg,R:30次/分,脉搏摸不清,心音不清,右肺呼吸音低,血色素3.7g。快速输液、输血1500mml,血压不升,病人意识丧失,可见锁骨中部皮肤伤口出血,右侧颈、肩、胸及背肩部肿胀隆起,可触及捻发感。如何诊断?初步诊断1右锁骨下动静脉损伤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2多发肋骨骨折血气胸(右)3腋部皮肤挫裂伤(右)4臂丛神经损伤(右)5右颈、肩、胸部皮下积血积气6锁骨骨折(右)怎么处理?急救措施

立即在锁骨中部皮肤伤口近端用厚约8cm的重叠无菌纱布块加压并用绷带缠绕压迫止血,快速输血、输液,病人血压逐渐回升。约20min后血压达到107/76mmHg,心率:92次/min,R:25次/min,意识恢复。

拍片示:右肩锁关节脱位、肩胛骨粉碎性骨折,右侧多发肋骨骨折伴少量胸腔积液。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收入手外科。(5)止血钳止血法:

用止血钳直接夹住较大开放伤口内出血的血管,出血停止后,将止血钳端留于伤口内,用急救包包扎,此法损伤组织少。二.包扎:包扎有止血、保护伤口、防止感染、扶托伤肢,以及固定敷料、夹板等作用.常用的包扎材料:有急救包、三角巾、绷带、四头带等.紧急情况下亦可就地取材.包扎的注意事项:1、快(发现、暴露、检查、包扎伤口可快).2、准(部位要准确).3、轻(动作要轻,以免增加疼痛和伤口流血).4、牢(牢靠、松紧适度、打结时要避开伤口和不宜压迫的部位).5、处理伤口要仔细(异物不能随意拔除,脱出内脏不能随意还纳)四肢包扎时,指(趾)端应漏出,以便随时观察局部血液循环情况。三角巾包扎法:

三角巾应用范围最广,简单迅速,易于掌握,包扎面大,效果确实。尤其是是用于大面积烧伤与软组织创面的包扎。三角巾的用法:在撕开胶合边一侧的剪口,取出三角巾后再将敷料放于伤口处,然后用三角巾包扎。三角巾各部名称1.头面部包扎法:

冒式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折叠约2指宽,放于前额眉上。顶角拉至枕后,左右两底角沿两耳上方往后,拉至枕外隆凸下方交叉,并压紧顶角,再绕至前额打结,然后将顶角拉紧向上反折塞进两底角交叉处。面具式包扎法:

将三角巾顶角打一结,套住下颌和罩住头面部,拉紧两底角交叉绕至前额打结。包扎后,根据伤情可在眼、口、鼻部位,将布提起,小心剪洞,使眼、口、鼻外漏。毛巾包扎

用毛巾包扎,即将毛巾横放,盖住面部,毛巾两端向后拉紧,在健侧耳前,上下角交叉打结。在眼、口、鼻部位分别剪孔,使眼、口、鼻外露。绷带包扎法

头部帽式包扎法:用绷带自前额沿耳上至枕外隆凸绕头两圈固定,然后再前额中央开始将绷带反折到枕后,并向左右两侧依次回返包扎,但需每次压盖前次1/2,直至头顶全部遮盖为止。必要时,伤处可重复1~2圈,最后环行扎两圈固定。2.单眼或双眼带式包扎法

把三角巾折叠成约四指宽的带形,将2/3向下斜放于伤侧眼部,从耳下绕至枕后,经健侧上至前额,压住上端绕头一周打结。可将上端反折向下,压住另一伤眼,再经耳下至对侧耳上打结,成8字形。胸(背)部包扎法1.胸(背)部一般包扎法:

三角巾底边横放在胸部,顶角从伤侧越过肩上折向背部;三角巾的中部盖在胸部的伤处,两底角拉向背部打结。顶角结带也和这两底角结打在一起。(背部包扎侧和胸部相反,即两底角于胸部打结固定)。

胸(背)部一般包扎法胸(背)部包扎法2.胸(背)部燕尾式包扎法:

先将三角巾折成燕尾式,置于胸前,两燕尾底角分别结上系带背后打结,然后将两燕尾较分别放于两肩上,并拉向背后,于前结余头打结固定。背部包扎与胸部相反,即两底边角在胸部打结。

胸(背)部燕尾式包扎法腹部包扎法

腹部兜式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朝下,底边横放于上腹部,两底角拉紧于腰部打结;顶角结一小带,经会阴拉至后面,同两底角的余头打结。上肢悬吊法

(1)大悬臂带:用于前臂伤和骨折(肱骨骨折时不能用),将肘关节屈曲吊于胸前,以防骨折端错位、疼痛和出血。(2)小悬臂带:用于锁骨和肱骨骨折、肩关节和上臂伤,将三角巾折成带状吊起前臂(不要托肘)。

大悬臂带

小悬臂带三.固定

骨折的固定在现场救治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院前一线能否对骨折及时、正确地处理,将影响伤员的预后和伤肢的功能恢复,若处理不当,除了会增加伤员的痛苦外,更严重的是会造成伤员的死亡和终身残疾。

肱骨骨折固定法

(1)夹板固定法:可用1~3块夹板固定.如用一块夹板时,夹板放在上臂外侧:如用两块夹板时,则放在上臂的内,外两侧:用三块夹板时,则在上臂的前,后外侧各放一块。然后用两条折叠成带状的三角巾或绷带,在骨折的上,下端扎紧,肘关节屈曲90度,前臂用腰带或三角巾悬吊于胸前。必要时再以绷带将上臂固定于躯干上,以加强固定。1.肱骨骨折固定法(2)三角巾固定法:将三角巾折叠成约10~15cm宽的条带,将肱骨固定在躯干上。屈肘90度,再用三角巾将前臂悬吊于胸前。2.前臂骨折固定法(1)夹板固定法:在前臂掌、背侧各放夹板一块,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前臂于中间位,屈肘90度。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前臂骨折固定法

(2)三角巾固定法:先用三角巾将伤臂悬吊后,再用一条三角巾条带或一条绷带将伤臂固定于胸前。3.股骨骨折固定法

夹板固定法:用一块长木板,放在伤肢的外侧。木板的长度必须上至腋下,下至足跟。在骨突出部、关节处和空隙部位需加衬垫,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等,分别在骨折上下端、腋下、腰部、髋部和踝关节等处打结固定。4.小腿骨折固定法(1)夹板固定法:用两块相当于大腿中部到足跟长的木板,分别放在小腿的内、外侧(如只有一块木板,放在小腿外侧)。骨突出部加垫,用三角巾分别于骨折的上、下端,大腿中部膝下和踝关节部打结固定。足部最好用三角巾条带作“8”字形固定,使足尖与小腿成直角。(2)三角巾固定法:用三角巾条带,在骨折上下端、膝关节、踝关节和足部,分别将伤肢与健侧固定在一起(两腿之间应用纱布或衣服充填)。四.搬运

搬运病人注意事项:

昏迷伤员在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颈椎伤应有人协助牵引、并使用颈托固定头颈部.脊椎、脊髓伤要避身体弯曲的扭转,平抬平放,并将伤员固定于担架床上,以免因道路颠簸或急刹车坠床加重损伤。搬运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伤情的变化,如发现面色苍白、头昏、眼花、血压低,脉膊减弱、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应暂停后送,就地抢救。搬运伤病员的方法

首先,将担架放在伤病员的伤侧,将其坚硬物品从口袋中取除。由2名担架人员,单腿跪在伤员健侧,一人托住伤员的头部和肩背部,另一人托住伤员腰臀部和膝下部。伤员能合作者,嘱其双手抱住担架人员颈部。这样互相协作,同时起立,将伤员轻放在担架上。伤员躺在担架上,体位舒适为宜,最好用被褥垫平,空隙处用衣物等填实,以免在途中摇晃。担架上的扣带应当固定拴好。铲式担架

搬运时要善于使用铲式担架,将铲式担架分解,从病人两侧轻轻放入其身下托起,既减少对病人不刺激和损伤,减少对医护人员的污染,又减轻工作量。抬担架行进时的注意事项1.抬担架行进时,伤员的头部应在后,脚在前,这样后面的担架员可随时观察伤情变化,发现异常变化,应及时妥善处理

2.行走时,尽可能使担架平稳,防止颠簸;寒冷季节要注意保暖,防止伤员受凉和冻伤;

3.上坡时,伤员头部朝前;下坡时相反;

4.后送途中,担架人员要保证伤员的安全,不让伤员再次负伤。

危重伤员的后送体位和注意事项(1)昏迷和颅脑损伤的伤员,应安置侧卧位或俯卧位,便于口腔、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防止舌后坠,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为避免脑水肿,头部应用衣服垫高,不能低于身体的其他部位,并略加固定,以防途中震荡。(2)胸部损伤的伤员,应斜坡卧位或侧卧位后送。侧卧位是,应伤侧在下,健侧在上,以免影响呼吸。(3)腹部损伤的伤员,一般用仰卧位,亦可用斜坡卧位。为减少腹壁张力,可将伤员膝下用衣物垫高,髋关节和膝关节均处于半屈曲位置。危重伤员的后送体位和注意事项(4)骨盆骨折的伤员,用先用三角巾将骨盆包扎固定,然后仰卧于担架上,膝下稍垫高,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两下肢略外展。(5)脊柱与脊髓损伤的病员,搬运时后送都要特别注意,不可使颈部和躯干部前屈和扭转,应是脊柱保持伸直的姿势;绝对禁止一人抬肩,一人抬腿的搬运法,以免使伤员发生脊髓损伤或加重脊髓损伤。颈椎骨折的伤员,如搬运不小心,有时可造成伤员立即死亡。故在搬运时应有3~4人,一人专管头部牵引固定,使头部保持与躯干成直线的位置,保持颈部不动,以免脊柱弯曲而损伤脊髓。其余三人蹲在伤员同侧,二人托住躯干,一人抱住下肢,要求齐心协力动作一致,将伤员抬上担架,取仰卧位,头颈两侧垫以沙袋、衣物、被卷等物固定,防止头部左右摇摆。(铲式担架)正确的伤情判断,恰当的处理可减少伤残的发生。头部损伤

包括头皮血肿、头皮挫裂伤、颅骨骨折、颅内血肿、脑挫裂伤.脑组织受损出现意识障碍.颅内血肿及脑组织损伤可继发脑水肿,导致ICP升高,严重是时形成脑疝,出现瞳孔改变、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死亡率较高。

1、头皮血肿一般不需包扎,但应护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进一步排除颅骨骨折和颅脑损伤.2、头皮裂伤迅速包扎伤口.包扎后用手压迫伤口以促进止血.应护送至医院清创缝合.肌注TAT进一步检查.3、颅骨骨折及脑挫裂伤颅骨骨折常伴有颅内血肿或脑挫裂伤,并出现意识障碍.颅底骨折时常有耳、鼻CSF漏.

头部损伤现场急救1、病人平卧休息.2、迅速包扎伤口.3、解开领扣、裤带以利呼吸.4、昏迷伤员颈部后仰,头偏向一侧,以防窒息.5、呼吸、心跳停止时行人工呼吸,进行紧急抢救.6、耳、鼻有溢液时不要现场堵塞,以防颅内感染.7、迅速转送.8、既使无昏迷也应禁食禁水.①颅脑伤后血糖越高,死残率越高②平衡液与葡萄糖溶液治疗颅脑伤对比研究发现葡萄糖溶液动物死残率高于平衡液③胰岛素治疗能提高颅脑伤救治效果④颅脑伤后葡萄糖溶液治疗会增加脑组织内乳酸堆积,加重脑水肿和神经元损害

高血糖对颅脑伤的影响胸部损伤

包括胸壁挫伤、裂伤、肋骨骨折、气胸、血胸、肺挫伤.有时合并腹部损伤。(一)胸部挫伤的处理胸部挫伤仅表现局部血肿、青紫、皮损,现场不需处理.但要注意是否存在肋骨骨折及脏器损伤.(二)胸壁裂伤胸壁伤口要立即包扎.伤口如与胸腔相通,伤口有气泡或“吱吱”声,为开放气胸.最好用凡士林纱条堵塞伤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