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河县南明镇拉洞采石场扩建项目环评报告_第1页
剑河县南明镇拉洞采石场扩建项目环评报告_第2页
剑河县南明镇拉洞采石场扩建项目环评报告_第3页
剑河县南明镇拉洞采石场扩建项目环评报告_第4页
剑河县南明镇拉洞采石场扩建项目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稿)建设单位:贵州省剑河县南明镇拉洞采石场国家生态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附表1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本信息表附表2施工环境监理一览表附表3环境保护措施一览表附表4主要环保设施验收一览表附表5环境设施投资一览表附件1企业营业执照附件2采矿许可证附件3备案文件附件4项目委托书附件5环评合同附件6专家意见及修改说明附件7报件材料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附图3周边环境关系图附图4项目周边土地利用现状图1项目名称剑河县南明镇拉洞采石场扩建项目建设单位贵州省剑河县南明镇拉洞采石场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剑河县南明镇河口村联系电话邮政编码建设地点剑河县南明镇河口村部门剑河县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口行业类别及代码粘土及其他土砂石开采占地面积矿区面积:0.0405km²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投资(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评价经费(万元)1预期投产日期2020年9月“剑河县南明镇拉洞采石场”前称为“剑河县南明镇河口拉洞采石场”,于2013年3月11日取得剑河县环保局《关于南明镇河口拉洞采石场的审批意见》(剑环表审批[2013]5号)批复,生产规模为0.4万m³/a。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贵州省经续登记有关工作的通知》(黔国土资发〔2013〕16号)及贵州省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砂石土资源开发管理的通知》(黔府办函[2014]5号)等文件规定,全省砂石土矿山最低产量为6万立方米/年,因此,剑河县南明镇拉洞采石场于2017年进行改扩建,生产规模为6万m³/a,并项目名称由“剑河县南明镇河口拉洞采石场”改名为“剑河县南明镇拉洞采石场”,于2017年6月29日取得剑河县环保局《关于2明镇拉洞采石场投资500万元进行扩建,扩建后规模为60.0万m³/a,于2020年3月12日取得剑河县发展和改革局颁发的《贵州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明》(项目编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修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生态环境部2018年第1号令)的要求,该项目需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贵州省剑河县南明镇拉洞采石场委托(见附件1),贵州隆晟环3项目扩建前内容:原有工作用房和生产用房共5间共60m²,高压输电线路320m,变压器1台,打砂设备1套,含传送带5条,碎石机1台、打砂机2台、摇筛1套、装分类现有工程内容改扩建内容改扩建后工程内容备注矿区面积:0.0405km²无原有60.0万m³/a60.0万m³/a替代工场地:1500m2无原有堆砂场:2500m2新增1000m2新增辅助配电房(10m2)无配电房(10m2)原有高压输电线路320m,变压器1台。更换输电线320m,更换变压器1台。高压输电线路320m,变更换工作和生产用房5间60m²(不设食堂、宿舍)间500m²工作和生产用房10间500m2(设食堂、宿舍)替代排土场2000m2新增1000m²排土场3000m2新增蓄水池200m³无原有无原有沉淀池2个(共100m³)无原有无原有垃圾收集池,容积5m³无原有旱厕(2m²)无原有无原有危险废物暂存间无原有喷水喷水+集尘罩+布袋除尘新增4(1)矿区范围拐点西安80坐标XY1234(2)平面布置序号项目名称备注1矿体赋存于寒武系下统变马冲组(∈1bm)、九门冲(∈1jm)、留茶坡组(Lc)、震旦系下统陡山沱组(Z1d)之泥岩、页岩、硅质岩、白云质灰岩等建筑原料,呈单斜层状产出。矿体走向北东,倾向南东东,倾角34--40°。矿层厚度稳定。2矿区面积3m4简单5/6回采率%7/8剥采比(体积比)9采石场生产能力万m³/年限年515露天1露天台阶高度m4阶段坡面角11终了坡面角1小于55°1项目工作制度班/日185、主要设备本项目生产过程主要由石料开采和破碎组成,项目主要采矿设备见表1-4。表1-4主要开采设备一览表型号1台2242台1233水泵台2024东风辆4045降尘喷水个6066半封闭式降尘室组1017水炮喷雾除套1018台1119KQ-150台202台202空压机台202(16~台101皮带机台112打砂机800×1000台2136、主要原辅及能源消耗本项目生产线的主要原辅材料、能源及动力消耗见表1-5。表1-5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一览表序6号160万规划开采2改性铵油炸药公司负责提供并进行爆破作34水矿区生产用水来自蓄水池,5电当地电网10KV接入,自建配电房(1)产品方案序号产品备注1根据客户需求生产60.0万m³/a县(2)矿石质量7(6)炮孔填塞长度(L2)取4.5m;孔,每次14炮,达到设计年产量所需炮孔量417个;(1)项目用排水量排水量(m³/d)8102生产0304/050(2)水平衡图:66图1-1项目水平衡图单位m³/d供电:矿山主电源由当地10kV农网T接,用于安装动力线路及设施设备,根据矿山电力负荷,矿山设置100kW变压器1台,主要用于照明、破碎等。通讯设施:项目区地势开阔,通讯网络覆盖于项9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1)山石爆破废气(2)矿山采掘粉尘(3)砂石加工粉尘(4)道路扬尘80%,排放量为0.13t/a。(5)堆砂粉尘(1)夹石(3)旱厕污物(4)废机油废暂存间(面积3m²,体积9m³)暂存后定期交由有资质的相关单位处理。(5)剥离表土①大气污染物:湿式作业、水封爆破、道路洒水、堆砂场洒水;破碎机、筛机等生填埋场集中处置;废机油在厂区的危废暂存间(面积3m²,体积9m³)暂存后定期交由1、大气污染物:在破碎机入口处、皮带传送出口处均设置了洒水喷头(共2个);在破碎机、筛机修建了半封闭的降尘室,共2组;在皮带机上方进行了密封,共2套;2、水污染物:淋滤水建设了一个容积50m³的沉淀池,清洗废水建设了1m³的沉交由有资质的相关单位处理。经过上述方式处理后,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小。根据改扩建前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可知现有污染物排放情况详见表1-7。大气物山石爆破水封爆破,对爆破岩面进行洒水降尘,可降低《大气污染标准》996)无组织矿山采掘水炮喷雾设备,在破碎水污染物办公生活生活污水0经沉淀,沉淀后回用作回用,不外排固体采掘夹石0回用于砂石生产综合利用表土剥离泥土0运至剥离表土临时综合利用办公生活0旱厕污物旱厕污物0废机油废机油0暂存间收集,交由资质阳210公里(高速公路)。总面积2176平方公里,辖1街道11镇1乡。本项目(1)地形、地貌高差90m。(2)地质厚度112m。(3)地震(1)地表水业人口占81%左右。(2)地下水②碳酸盐岩类溶裂隙水:清虚洞组一段(∈1q1)灰岩为主,厚度112m。岩溶裂隙(1)植被马尾松、杉树、枫木等。剑河县森林覆盖率为70.81%。(2)动物建设项目周围为山坡地带,项目区的森林属于次生林,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项目周边区域的植被类型比较齐全,有西南米楮-黄连木-锈鳞苔草常绿阔叶林、漆树+美脉琼楠+大花枇杷-蚊母树+高丛珍珠梅+鸢尾常绿落叶阔叶林、白栎+麻栎+枫香-芒箕落叶阔叶林、马尾松+白栎+枫香+油桐-白栎针阔混交林、马尾松和杉木针叶林、白栎-金星厥灌丛等。未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无名胜古迹与风景旅游资源。根据调查项目占地区域内无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分布,同时也无省级野生动分布。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南明镇以山区地形为主,国土面积136平方公里,辖31个村、4个社区,159个村民小组;11509户,44057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94%。2018年,剑河县生产总值完成36.35亿元,同比增长16.57%;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9亿元,同比增长3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1亿元,同贵阳210公里(高速公路),南距黎平支线机场130公里(二级油路),北距湘黔铁路(复线)镇远50公里(二级油路)。国家65号干线、国道320经镇境20多公里。剑河县有各类学校172所,其中幼儿园23所,普通小学68所,教学点64个,普通中学15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各类学校在校生42040人,其中幼儿园6630根据《黔东南州2018年环境状况公报》,16个县(市)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开展监测和评价16个县(市)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开展监测和评价。剑河县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结果如表3-1所示。O₃O59年均值二级标准限值年均值均小于其标准值。项目位于农村地区环境空气质量优于2、水环境质量(1)地表水根据《黔东南州水功能区划》(2019),六洞河本项目段水质为Ⅱ类水质标准。根据现(2)地下水项目场地内未发现地下水井泉出露点。根据现场勘查,区域该区域属于农村地区,项目四面为山坡,声环境现状良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2类标准。4、生态环境现状本项目建设周围区域属于典型的农村生态环境。项目所在农田植被和森林植被覆盖率较高,分布较广,是项目所在地生态环境质量的控制性组统基本稳定,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较好。5、土壤环境现状根据调查,项目区域主要为黄壤,pH6.5~9,土地利用类型为灌木林地,土壤类型为Ⅲ类土壤,土壤质量能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控管标准》(GB15618-2018)标准。项目处于剑河县拉洞村,矿区东、西、北均为山体,东侧(隔山)约500m为拉洞村,北侧(隔山)约690米为大坪村,西南侧约740m为登凡,东南侧约1800m为六洞目标名称规模及功能保护级别经度纬度境六洞河1区域主水《地表水环空气环境E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准N人登凡人境同一地质单元《地下水质量标准》8-2017)Ⅲ类植被、野生动等生态—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二级标准浓度限值小时平均24小时平均年平均小时平均24小时平均年平均小时平均24小时平均4臭氧(O₃)日最大8小时平均年平均24小时平均年平均24小时平均年平均时段声环境功能区类别昼间夜间2溶解氧II类标准≤硫酸盐≤氯化物≤氟化物≤氰化物≤区域土壤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控管标准》表4-5(GB15618-2018)(单位:mg/kg)镉汞砷铅铬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³(1)施工期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5(GB12523-2011)噪声限值;噪声限值(2)运营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表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单位:dB(A)时段厂界外声环境功能区类别昼间夜间2类爆破噪声施工作业区4、固体废物本项目产生的表土属于一类渣,执行(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及2013年修改单标准;生活垃圾执行《生活垃圾产生源分类及其排放》(CJ/T368-2011)中相关标准;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标准及2013年修改单。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无新增废水,废气主要为粉尘,矿石加工粉尘采用喷水+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由15m排气筒排放,其他为无组织排放,采用洒水降尘。故不用设置总量指标。工艺流程简述一、施工期项目施工期为3个月,施工建设内容主要为新建生活及办公用房、更换变压器和输电线、新增安装生产设备等。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噪声、固废、废水、废气噪声、固废、废水、废气新建生活及办公用房更换输电线、变压器新设备安装图5-1项目施工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二、运营期开采工艺流程简述项目开采工艺流程见图5-2。表士檗声、粉尘壁声、粉尘壁声、粉尘、弃士檗声、毛石成品毛石-表示产污环节图5-2项目开采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矿山开采方式主要为爆破开采,清除表层土后,按10m一个台阶自上而下进行浅孔松动爆破开采,开采工艺顺序如下:(1)剥离表土;(2)钻孔、爆破;(3)一次爆破或分段爆破;(4)用汽车运输至加工场;(5)对矿石进行破碎、筛分得到碎石;(6)开采过程中的少量剥离表土堆放至剥离表土临时堆场,以备垦、恢复植被。主要污染工序(2)矿山采掘尘,此类扬尘主要受气候干燥情况和风力的影响,通过类比分析产尘量约为0.02kg/t(产品),扩建项目年产60万m³砂石,即矿山采掘粉尘产生量为12t/a。在天气干燥情况下,通过对采掘面上方进行水炮喷雾增湿,可减低约90%的粉尘排放量,故矿山采掘粉尘排放量(3))砂石加工(4)运输过程平均值取10t。10(km/h)20(km/h)(5)堆砂场起尘(1)生活清洗废水(2)矿区雨水(1)剥离表土采石场排出的固体废弃物有矿体中的夹石及剥离表土,夹石产生量(按1‰)约(5)废机油序号噪声源名称声级(dB)1中深孔爆破约101(距爆破源50m处,瞬间)234空压机56自卸式载重汽车7以新带老削0000000000废气矿山采掘00固体废物00旱厕污物0000废机油0内容及产生量(单位)及排放量(单位)施工期无组织排放尾气无组织排放运营期矿山采掘砂石加工堆场施工期生活污水0运营期生活废水0000生活垃圾生活垃圾0建筑垃圾建筑垃圾0更换输电线和变压废电线及废0运营期剥离表土0夹石0生活垃圾0旱厕污物旱厕污物0收尘0设备维修废机油0噪声施工期噪声来源于施工机械,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减小对环境的影响。运营期噪声来源于开采爆破、破碎筛选、铲装、汽车运输、水泵运行等,其中开采爆破还伴随着振动。爆破源中心瞬间最大噪声可达110dB,其他噪声最大约为90dB。主要生态影响:本次改扩建修建工作用房及更换输电线和变压器,在矿区原有的工业场地内进行,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37成影响。为降低施工噪声对厂界的影响,应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对产生高噪声的设备建议在其外加盖简易棚,搅拌机应尽量布置在远离敏感点的区域。另外施工期机械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虽不大,但主要影响到作业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高噪机械设备作业区的人员必须实施劳动卫生防护措施(如防噪耳套、耳塞等)。施工期固废主要为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及更换的废电线和废变压约为150kg,利用厂区现有的垃圾收集池收集,及时清运处置;建设过程中进行混泥土浇筑线及废旧变压器约1.2t,外售给废旧回收单位。综上述,施工期间污染环境的因素,可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或减轻其污染,使其达标排放,采取本报告提出的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施工噪声和扬尘对周围保护目标的影响较小,且这些影响随着施工期结束,施工噪声、扬尘等问题也会消失。项目为改扩建项目,主要为新建工作用房和更换输电线、变压器。不新增暂用土地,生态影响较小。(2)评价等级判别表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一级评价二级评价1%≤Pmax<10%三级评价Pmax<1%(3)污染物评价标准功能区取值时间二类限区时均(4)污染因子污染因子污染环节矿石采掘砂石堆场(5)污染源参数名称坐标(o)经度经度高度内径温度砂石加工污染源名称左下角坐标(o)高度污染物名称率经度经度长度宽度高度矿石采掘5产品堆场3(6)项目参数城市农村/选项人口数(城市人口数)最高环境温度最低环境温度-5.0°C土地利用类型农田区域湿度条件中等湿度是否考虑地形考虑地形是地形数据分辨率(m)是否考虑岸线熏烟考虑岸线熏烟否(7)评价等级确定有组织无组织矿山采掘堆砂场本项目无组织排放Pmax最大值出现为堆砂场过程排放的TSP,Pmax值为0.62%,Cmax(8)大气评价范围按《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HJ2.2-2018)中“5.4评价范围的确定”(9)大气污染源调查情况表6-9。表6-8现有污染源调查表内容污染物处理前产生量或浓度处理后排放量或浓度山石爆破矿山采掘产品堆场表6-9新增污染源调查表内容污染物处理前产生量或浓度处理后排放量或浓度山石爆破矿山采掘产品堆场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矿山为山坡露天开采,大气污染物主要为粉尘,其主要来源于采掘、爆破、堆砂、运输过程等,均属无组织排放。砂石加工为有组织排放。(1)有组织排放粉尘(产品),二级破碎和过筛粉尘产生量为0.30kg/t(产品)。通过计算,本项目砂石加工(破碎与增湿降尘,粉尘排放量可综合降低约85%,则排放量为40.5t/a,不能满足排放要求。因此要求在利用原有的措施基础上,在破碎机进料口上方安装集尘罩通过风机(风量为8000m3/h)管道送至袋式除尘器集中进行除尘处理后,再由15m排气筒排放,根据查阅资料布袋除尘器处理效率可达95%以上。本项目加工粉尘经喷水+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粉尘排放量为2.03t/a,排放速率为0.85kg/h,排放浓度为106mg/m3。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极限值(120mg/m3)。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不应低于15m,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内的建筑5m以上。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废气经15m高排气筒排放,周围200m半径范围内的建筑以本项目办公楼为最高,约3m左右,故项目设置15m高排气筒可行,排放粉尘浓度及速率能够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最高允许排放要求(最高充许排放浓度120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3.5kg/h)。①爆破过程粉尘排放量可减少约80%,排放量为0.252t/a。矿山工场地和储矿场(含生活区)修建围墙、截排水沟措施;矿山工场地、储矿场应进行硬化,产品堆场采取封闭+洒水措施。根据表6-7可知,本项目无组织排放粉尘采取上述措施后,Pmax最大值出现为堆砂场过程排放的TSP,Pmax值为0.62%,Cmax为2.3ug/m3。本扩建项目无组织排放的粉尘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结论:根据上述分析,项目各污染环节采取以上措施后,对周边环境及敏感点影响较二、水环境(一)地表水影响分析1、评价等级扩建项目无生产废水,无新增员工,无新增生活废水。现有项废水。现有项目设旱厕,无冲厕污水产生。职工生活清洗污水产生较小,生活污水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道路洒水降尘,不外排。项目处理后的废水全部综合利用不外排。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表1中注10:建设项目生产工艺中有废水产生,但作为回水利用,不排放到外环境的,按三级B评价。因此本项目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三级B。2、废水环境分析扩建项目无生产废水,无新增员工,无新增生活废水。现有项废水和矿区雨水。(1)矿区雨水矿区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受大气降水影响将产生堆场淋滤水及采形,采坑不能形成封闭凹坑,现有项目已在开采区东、西面各设置1个沉淀池(容积约50m3/个),将堆场淋滤水及采坑集水引至沉淀池,淋滤水及采坑集水经沉淀后用于矿区的洒水抑尘。通过上述分析,本项目产生的矿区雨水对环境影响较小。矿山采场边界外开挖雨水沟渠,防止雨水进入采场。(2)生活清洗废水扩建项目无新增员工,无新增生活废水。现有项目设旱厕,无冲厕污水产生,生活清洗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用作道路洒水降尘,无废水排放,生活废水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二)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根据查阅《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附录A,本项目属于IV类建设项目,可不对地下水进行预测。本次评价只对地下水进行简单分析。矿区范围小,且为山坡地形,开采底板为+510m,高于当地村民住宅及侵蚀基准面,矿山开采不会对地下水流场产生影响;同时,本项目开采的矿石石灰或成分;同时,开采活动产生的废水全部回用或蒸发损耗,故不会污染地下水;本项目不(1)噪声源序号噪声源噪声源强dB(A)1开采工作面2开采工作面3空压机开采工作面4凿岩机开采工作面5破碎加工区6振动筛破碎加工区LA(r)=LA(r0)-Ader=LA(r0)-201序号设备噪声值(1m处)噪声级12空压机3凿岩机45振动筛6叠加值声级(源强1m处)约70dB(A),不同距离处接受的噪声量见表6-12。距离(m)15车辆噪声值dB(A)30(1)剥离表土(2)生活垃圾47生活垃圾经过收集后运送到南明镇垃圾中转站由环卫部门清运至剑河县(6)布袋除尘器收尘(5)废机油家危险废物名录》废机油及废润滑油属于属于危险废物(HW08废动变速器油、齿轮油等废润滑油)。现有项目建设有一个建筑面8m2,容积8m3(4m×2m渗层为大于1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厘米/秒),并且设置了防雨、防晒、防风措施。废机油暂存区建设了10cm高的围堰。新增废机油利用现有暂存暂存。定期交给有相关资要求加强暂存管理,各贮存区做好标识、写明名称、危险类别、代险废物贮存前应进行检验,确保桶预定接受危(一)、评价等级(二)、生态现状调查种数量有所差异。总覆盖度在45~75%,植株平均胸径25cm左右。除了楸树、香椿、胡(9)香叶树、圆果化香、青冈群系Form.Linderacommunis,Platycaryalongipes,繁干扰而形成。群落的总覆盖度多在50~90%,部分地此类灌草丛植被是评价区内常见的植被类型,分布各地荒坡、路旁、田埂、村寨附近及弃耕地。群落的总覆盖度多在50~90%,部分地段可达95%以上。灌草丛的优势种为菊科蒿属植物以及禾本科芒,其叶层高度一般为80cm左右,生殖层高度可达100~120cm。(14)农田植被1)玉米(马铃薯)、小麦(油菜)为主的一年两熟作物组合以水稻和小麦(或油菜)为主要作物组合。2、植物组成引用其他项目资料,该项目评价区域共有维管束植物128科363属566种(包数占贵州省维管束植物总数的6.787%,种类组成相对较为贫乏。(1)植物种类组成相对贫乏开发历史较为久远,人为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较为频繁扰影响下,多发生严重的逆向演替,地带性植被类型几乎绝叶林和灌丛、灌草丛,因此,亚热带地区生长种类繁多的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种数只及贵州省总数的5.876%、6.776%。反映出本区种,占7.14%。鸟类有59种,其中东洋界种(33种)是主要的区系成分,是古北界种(11种)和广布种(15种),分别占18.64%和25.42%。在鸟类的居留类型中,留鸟类型(49种)占绝对优势,占该区鸟类总种数(59种)的83.05%。留鸟均为本地区的有21种,区系是以东洋界成分(14种)为主体,占66.67%;广布种(6种)古北界种最少(1种),只占4.76%。在东洋界成分中,又以东洋界广布种(7种)为主体,占本区兽类东洋界成分总种数(14种)的50.00%;其次是西南区种(3种),华中华南区种第5节的要求。项目排土场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本项目排土场选址合理。根据项目生态恢复措施图,项目复垦面积9.2717公顷,复垦率大于97%。其中终边坡采复林地3.4公顷,种植杉木、白杨等原有的植被树木,终采平台复垦旱地5.6公顷,推土场、储料场、工场地复垦旱地0.24公顷,种植杉木、白杨等。并建筑排水沟。总体①土地利用影响分析根据《剑河县南明镇拉洞采石场扩建项目开采方案设计》,矿区面积0.0405km2,由4个拐点组成,准采标高+585~+510m;当地地震烈度小于VI疲,区内未见滑坡、坍塌、危石等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根剥离后,采用本环评所提开采方式采矿可大幅提高开采强度和矿项目建设占用土地以未利用地为主,无农田耕地和经济林,原的林业等经济损失相对较小。项目矿区开采为露天开采方式,开采深度为60m。根据矿石排土场的地形主要为矿区北侧的山谷洼地(未利用土地),面积为3000m2,最大堆积高度为8m、堆积坡度为55度、总堆积方量约21000m3,对该地的土石环过修建足够厚度和高度的挡土墙(应修至沟底地下稳定的持力层上,两边应嵌入基岩内,确保未来废石堆放不会向下游扩展而形成泥石流),可将影响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并消除泥貌的出现,对当地的景观美学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使得景观破碎性有大植被景观斑块中出现部分小的人工裸露景观斑块,这在一定连通性,对景观的视觉美、心理舒适感和协调性将会产生一定程④水土流失影响分析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项目区域的水将流失进入地表水体,会造成地表水混浊,影响其水质并可能造成渠遇到暴雨,加速地表径流,易造成洪涝灾害,遇干旱季c定期采场、监测边坡、边坡的稳定状况,及时清理松动浮石,对稳定性较差的软弱f开采过程中,在形成终了安全平台后应在平台上适时覆少平台暴露面积;g矿山开采终了时,应对采坑进行覆土植树。h排土场、工场地及生活区应设置截排水沟,将雨水和区域积水排至境外。此外,该项目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实施条例》和水利部第2号令《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认真做好水土保持的工作。开采矿区周边应设置排水导流沟,将雨淀池经沉淀后回用作为生产补充用水。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GB5043-2008)的规定,建设单位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水土流失保护内容应包括开挖区水土流失保护、弃土区水土保持、退役期的土地复垦和水土保持等。在采取了以上措施以后,水土流失现象将会受到较大抑制,土壤流失量会得到很大程度地削减。总之,建设单位在矿山服务期内应按照工程需要,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安排生态保护工程的建设时间,要与矿山基建工程同时开始废石场的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矿山投入运行期间逐步落实生态恢复和补偿的工作,边开采边有序恢复,通过采取表土回铺及场地周围绿化等措施,可加快生态系统恢复和正向演替的过程,对矿山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进行有效的补偿。(5)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项目工程区内没有发现国家及省级重点保护珍稀植物,特有珍稀、濒危植物种类分布。评价区域的树种主要是一些常见的树种(杉树等),对植物的生长分布规律和动物的迁徙、栖息活动规律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因此项目征地对项目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影响不大,不会导致某个物种的消失。工程完工后进行复垦时做好环境管理工作,保证复垦绿化资金到位,另外一方面在树种选择上考虑选择乡土树种进行生态的恢复,并且在绿化植树后要进行管理维护,保证一定的成活率,在这种条件下可保证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恢复。(6)土壤结构的影响开采过程对原有生态环境最为显著的影响,是对占地部分原有土壤结构的改变,使其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在开采过程中,要注意表层土的剥离、保护和储存,做为矿区今后土地复垦所用。生态影响型时段盐化酸化运行期项目类别敏感程度I类II类III类敏感一级二级三级较敏感二级二级三级不敏感二级三级因此,本项目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建设目名称剑河县南明镇拉洞采石场扩建项目建设地点剑河县萃文街道展山经度:108.9076,纬度:26.6568°主要危险物及分布柴油:柴油贮存间间;废机油:危废暂存间。环境影响途径及危害后果柴油泄漏污染地下水环境和可能引发火灾爆炸;危险废物泄漏污染地下水。风险防范措施要求柴油贮存间及危废暂存间采取基础防渗措施,防渗层为至少1米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厘米/秒),并且暂存间采取防雨、防晒、防风设计,暂存区建设围堰,围堰高度10cm。暂存间禁止明火,禁止抽烟,贴上防火防爆标识。填表说明:项目建设在剑河县萃文街道展山,项目矿区范围0.0405km2,总投资500万元,环保投资51.7万元。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为简单分析。(1)选址合理性(2)规划合理性(1)生态红线符合性保护红线的通知》(黔府发〔2018〕16号),“全省(2)环境质量底线采取湿法钻孔,场地洒水抑尘,排放的粉尘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3)资源利用上线根据《贵州省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清单管理办法(试行)》,本项目境准入从严审查(黄线)和绿色通道类(绿线)清单”中绿色通道类(绿线)项目,项目(1)环境管理5)建立环保岗位责任制,并将环保奖惩考核列入日常管理体系之中。③管理计划本项目环境监督计划见表6-15,环境管理计划见表6-16。为了切实减轻环境影响,落生产阶段:拟建项目管理部门成立专职的环保管理机构,负责日常阶段机构监督内容监督目的生产期态环境局、剑河县公安消防部门和建检查生产期环保管理及监测计一步的环保措施(或能出现原来未估计到的环境问题)落实环保管理及监测计划的实施内容,切实保护环境,使工程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检查关心点的环境质量是否满足其相应质量标准要求除危险消除事故隐患,避免发生地质灾害事件态环境局、剑河县自然资源局、财政局态恢复、消除地质灾害消除地质灾害,工业广场生态恢复、闭表6-16项目环境管理计划一览表潜在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实施机构构一、生产期1、矿山开采、运输产生的环境空气污染、噪声污染;2、水土流失;3、固体废物的堆放;4、产生的风险事故,由此可导致影响1、控制上路车辆的技术状况,降低噪声影响及粉尘对空气环境的污染,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减振隔声措施;2、绿化、排水与防护工程;3、构和管理程序,遏制意外事故产生的损害位位、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二、闭矿期1、矿山闭坑申请报告2、工业广场生态恢复3、消除地质灾害1、阐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程度;必须标明剩余资源的位置、数量、质量和开采条件,为剩余资源再次利用制定开发利用方案和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方案提供依据2、开采区及废渣堆场生态恢复3、消除地质灾害位自然资源局(2)环保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500万元人,其中环保投资51.7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10.34%,本项目环保投资情况见附表5。单位名称(1)贵州省黔露健康水有限公司省份(2)贵州省地市(3)自治州区县(4)注册地址(5)生产经营场所地址(6)行业类别(7)土砂石开采101其他行业类别生产经营场所中心经度(8)中心纬度(9)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0)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实际负责人(12)生产工艺名称(13)主要产品(14)主要产品产能60万涉VOCs辅料使用信息(使用涉VOCs辅料1吨/年以上填写)(15)有口无废气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无废气污染治理设施(16)治理工艺喷水+布袋除尘器1喷水装置1废水污染治理设施(18)治理工艺3工业固体废物名称是否属于危险废物(20)去向夹石是口否资质单位☑利用:□本单位/口送剥离表土是☑否□处置:□本单位/口送有相关资质单位四利用:口本单位/口送是口否口处置:□本单位/口送口利用:口本单位/口送是☑否口贮存:口本单位/□送□处置:□本单位/回送垃圾中转站□利用:□本单位/口送旱厕污物是口否☑贮存:□本单位/口送口处置:□本单位/口送环卫部口利用:□本单位/口送废机油☑是口否☑贮存:□本单位/口送口处置:口本单位/口送危废处利用:□本单位/口送是否应当申领排污许可证,但长期停产是□否其他需要说明的信息内容类型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预期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施工期建筑机械、运输车辆等机动车尾气械尾气使用尾气排放合格的施工机械和车辆、减速慢行;洒水降低扬尘随着施工的结束而结束,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运营期采掘洒水抑尘GB16297-1996表2限值水封爆破+洒水砂石加工喷水+集气罩+布袋除尘+排气筒堆砂场地面硬化、设棚防雨+三面围挡防风+洒水装置洒水装置水污染物施工期旱厕收集后用于农肥不外排沉淀后回用综合利用,不外排运营期矿区初期雨水、淋滤水将初期雨水、淋滤水全部引入沉淀池,经沉淀处理,沉淀后的废水综合利用于生产或洒水抑尘综合利用员工后,作为场地抑尘。综合利用固体废弃施工期的建筑垃圾;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废申线、废外售矿区合理处置,不影响物营期景观和水土流失、崩塌矿区夹石回用于生产收尘定期清理布袋,运至排土场填埋,填埋过程浇水使其凝固,防止二次起尘。员工生活垃圾定点收集、密闭贮存、及时外运至剑河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旱厕粪污旱厕污物清掏作为农肥使用设备维修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