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黄土高填方地基技术规程_第1页
2023黄土高填方地基技术规程_第2页
2023黄土高填方地基技术规程_第3页
2023黄土高填方地基技术规程_第4页
2023黄土高填方地基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 岩土工程学报 2020年9场地建筑工程9.1一般规定9.1.1黄土高填方场地各项建筑工程在勘察、设计工作开始前,应对场地的形成过程和地区经验进行调查和总结。【条文说明】黄土高填方场地不同于一般自然场地,挖方、填方具有地质年代的差异,应对场地的形成过程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针对性的勘察、设计方案。应重视地区经验,因地制宜,以土力学基本原理为基础,针对性开展勘察设计工作,才能解决好高填方场地的特殊性技术问题。勘察、设计与施工单位之间应紧密配合,分析研究解决各个阶段遇到的技术问题。由于黄土高填方场地的特殊性,在勘察阶段,设计单位要参与勘察单位的勘察方案制定,勘察单位提出地基基础处理建议方案时,也要与设计单位充分的沟通讨论。施工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需要勘察单位现场查勘做出判断,必要时通过适当的施工勘察来查明地质问题,为设计提供可靠依据。施工现场面临的一些问题,需要设计进行必要的优化调整,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勘察、设计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密切配合,应该贯穿黄土高填方场地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项目规划阶段、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结构专业人员应当参与,配合规划专业和建筑专业人员确定填方区建筑位置。对于重大工程,岩土专业人员也应参与。对挖填场地的特殊性,规划专业和建筑专业人员一般难以把握,必须要有具备一定工程经验的结构专业人员参与,评判规划建筑位置的可实施性。由于建筑位置不合理,存在结构设计措施难以防范的安全风险,会造成已完成的施工图无法实施。9.1.2勘察、设计前应收集与场地相关的下列资料:1场地原始地形和现状地形等测绘资料;2高填方工程实施以前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3场地形成过程的施工标段划分及搭接区域等资料;4地下排水盲沟的位置、断面、尺寸、坡度、标高及使用材料等资料;5周边邻近场地的勘察成果、监测数据和工程经验等。【条文说明】原场地地形图对挖填建设尤为重要。通过原场地地形图和现状地形图比对,不仅可以了解场地形成基本情况,还可以初步判别后期勘察、设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地下排水盲沟是挖填方场地的一个关键设施,承担疏排地下水的重要作用。如延安新区在沟谷中设置了树枝状的盲沟排水系统,勘探孔和桩基础都应避开盲沟,设计的技术措施也不得影响盲沟的使用功能。邻近场地勘察成果、监测数据和建筑经验,对勘察、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指导作用。9.1.3填方区可布置多层建筑,当采用穿透填土层至可靠持力层的桩基础时可布置高层建筑。【条文说明】关于填方场地上的建筑工程,延安新区积累了以下工程经验:(1)填方区建筑层数不得超过8层,且总高度不超过24m;(2)当原场地地形及地质条件较好时,建筑层数可适当增加,但不得超过11层,总高度不超过36m,且形体应当规则;(3)当填土经充分压(夯)实处理时,采用穿透填土层至可靠持力层的桩基础时,建筑层数和高度不作限制,但若填土未经充分压(夯)实处理,应经过专门论证。延安新区在进行黄土高填方地基设计时,为了修建多层建筑时不再进行地基处理,对填土采取了分层压(夯)实处理,并对填方地基做了大量的平板载荷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220kPa,可以满足11层房屋(不包括1~2层地下室)的要求,若原地形平缓及地质条件较好,不均匀沉降可有效控制。一般而言,在压实填土上采用桩基础的技术经济合理性较差,因为要考虑在绝对沉降基本稳定之前可能出现的负摩阻力,但这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少,目前难以定量评判。9.1.4填方区建筑物布置应根据压实填土地基差异沉降敏感度合理确定,并采取相应的地基基础处理方案,压实填土地基差异沉降敏感度的划分应符合表9.1.5的规定。当填方区填土地基差异沉降敏感度很强时,建筑物宜避让;当为剧烈时,建筑物应当避让。表9.1.5压实填土地基差异沉降敏感度填土厚度h敏感度原始地形坡度αh≤20m20m<h≤40mh>40mα≤8°较弱较弱较弱8°<α≤15°弱弱~较弱较弱15°<α≤30°较强较强~弱弱30°<α≤45°强强~较强较弱45°<α≤60°很强很强~强强α>60°剧烈剧烈很强【条文说明】根据近几年西北地区完成的黄土高填方地基工程实际经验,地基均匀性是建筑物变形控制的重要因素,对压实填土场地而言,影响地基均匀性的因素更为复杂,难以定性判定,但是在建筑有限的基底面积范围之内,通常情况下压实填土的施工质量控制(即均匀性)基本一致,差异沉降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填方厚度和原场地地形坡度,容易进行评判,故引入压实填土地基差异沉降敏感度概念,以定性评价压实填土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可能性大小和程度,为建筑总平面布置、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等提供依据。建筑物应当避开差异沉降敏感度剧烈的区域,这是防范风险的要求。9.1.5填方区场地建筑宜按性能目标设计。建筑地基变形允许值应根据上部结构对地基变形的适应能力和使用要求确定,可按下列目标进行控制:1高度不超过24m的多层建筑整体倾斜不大于0.005;2高度不超过36m的高层建筑整体倾斜不大于0.004;3砌体结构基础的局部倾斜不大于0.003;4挖填交界区建筑基础的平均沉降量不大于200mm;5建筑基础与室外地面的平均沉降差不大于200mm。【条文说明】在填土厚度较大填方区场地进行房屋建设,按现行设计规范,设计单位是难以进行下去的。本次结合实际工程经验,提出性能目标设计概念,即根据上部结构对地基变形的适应能力和使用上的要求,合理地确定填方区建筑物地基变形性能目标及设计指标,并采用相应的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措施进行设计。设计单位按设定的性能目标控制,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实现房屋建筑的正常使用功能。本次根据延安新区结合工程场地实际,参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5.3.4条规定,提出了一些适宜于大厚度压实填土场地的建筑地基变形控制指标,经实践证明能够保证房屋建筑安全和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是对现行规范的补充和细化。本规程没有对填方区建筑物的绝对沉降量作出规定,这是因为建筑与室外地面都在下沉,为此提出建筑基础与室外地面的平均沉降差和挖填交界区建筑基础的平均沉降量200mm,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规定一致。9.1.6建筑地基的变形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挖方区应考虑地基土的应力历史,宜考虑回弹再压缩变形,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2填方区建筑与室外地面的沉降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3对位于挖填交界区的建筑地基变形计算时,填方区原场地地基面以上的填土应作为附加荷载考虑,并应考虑前期已发生的固结影响。【条文说明】本条分别对不同场地上建筑物地基的变形计算提出了基本原则。挖方区回弹再压缩变形应考虑两部分内容:一是挖方卸荷形成场地时的自由回弹量;二是开挖基坑卸荷并在四周土压力作用下的约束回弹量,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中仅考虑了开挖基坑的这一部分。填方区基础沉降估算应考虑室外地面回填以及周边区域堆载的影响,由于相关研究和工程经验不足,目前尚无法进行准确计算,但建筑与室外地面的沉降按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规定的方法进行计算是基本合理的。挖填交界区应当以原地面为对象,计算在房屋建筑(挖方一侧)和房屋建筑与场地填土(填方一侧)共同作用下的变形协调问题。特别注意的是,挖填交界区填方一侧建筑物所在区域之外存在厚度更大的填方区,其空间作用引起的附加沉降不容忽视。工程实践表明,二次回填区应考虑二次回填时间对场地沉降稳定的滞后效应影响。室外地面回填土以及建筑周边区域堆载对填方区沉降十分敏感,项目用地红线之外的填方区堆载,同样会对场地及建筑沉降造成影响,但这些是项目所无法预估和管控的。二次回填与一次回填至同一高度沉降稳定的时间不同,但是总沉降量可以参照已有场地沉降监测结果进行估算。9.1.7填方区的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以消除或减小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为控制目标;2考虑填方区场地周边环境,特别是水环境变化对建筑及场地的不利影响,应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条文说明】大厚度压实填土的固结沉降需要较长时间,所述的沉降稳定通常指相对稳定(如沉降速率小于0.04mm/d,且沉降曲线趋于平缓),而绝对沉降稳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场地与建筑物都在下沉,控制建筑物不均匀沉降以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是经济、合理、可行的目标。黄土高填方地基上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对压实填土的处理应有明确的目标:采取措施减小的沉降量与填土自身的沉降量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地基处理的技术经济合理性和必要性。虽然压实填土湿陷性消除,但水敏性依然存在,地基一旦浸水,会引起压实填土增湿沉降。原场地沟壑上游浸水,在相当长时间的水分运移过程中,可能对下游场地造成影响。提高建筑物在全生命周期内适应沉降和抵抗不均匀沉降的能力是技术人员应该把握的一个基本原则。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应采取综合处理的措施:加强基础刚度、设沉降缝是防止不均匀沉降的有效措施。防止建筑物开裂、合理控制各独立沉降结构单元倾斜是性能目标。9.1.8挖方区建筑布置应考虑场地的应力历史,宜将高层建筑、重要建筑和体型复杂建筑布置在挖方厚度较大的区域。填方区建筑布置应考虑场地原始地形地貌和填土厚度变化,宜将建筑设置地形变化较缓和填方厚度变化小的区域,并应在适当位置设置沉降缝,形成若干独立沉降的建筑单元。【条文说明】延安新区的工程实践表明,考虑场地的应力历史,将承载力要求高、变形控制较为严格的建筑布置在挖方厚度较大的区域,可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填方区建筑布置最基本的原则是考虑挖填场地特殊性,提出的防范建筑风险的要求。一般场地,设计人员只是按照现状地形图进行房屋建筑布置,而由挖填造地形成的填方场地,受纵横起伏的原场地地形地貌等制约,建筑布置并不能随心所欲。强调综合考虑,是指在原地形地貌这一决定性因素之外,还要考虑建筑功能、施工水平、投资效益、社会影响等因素。填方区较大的差异沉降会导致房屋开裂、倾斜等,而通过设置沉降缝把较长的房屋划分成若干刚度较好的独立沉降单元,在较小的基底范围内,差异沉降可大大减小,能够防止建筑物开裂,倾斜也容易控制在合理的范围。9.1.9在填方区地面沉降稳定之前,填方区勘察设计应考虑时效性。【条文说明】在沉降稳定之前,填方区的自重压密作用一直存在,填土的土力学指标不断变化,局部上层滞水的运移也变化较快,因此填方区勘察具有时效性,而且这种时效性在填方场地形成后的最初几年更为显著。工程设计时要深刻认识这种时效性,针对工后不同时间阶段采用不同的设计技术措施,设计人员要对设计技术措施未来作用的发挥和变化趋势有基本的把握。9.2地基勘察9.2.1岩土工程勘察应按不同的勘察阶段进行,对工程规模较小、场地条件简单或有工程经验的场地,可合并勘察阶段。【条文说明】当拟建工程总平面布置已经确定,且场地或其附近已有岩土工程资料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进行详细勘察。9.2.2场地等级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场地(复杂场地):1)黄土洞穴、裂缝等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2)场地内存在挖填交界区或施工工作面搭接区;3)填方区原始地形地貌复杂;4)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影响工程的上层滞水、多层地下水等。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1)黄土洞穴、裂缝等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2)填方区原始地形地貌较复杂;3)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仅存在局部上层滞水等。3符合下列条件者为三级场地(简单场地):1)无不良地质作用;2)全部位于挖方区或填方区原始地形地貌简单;3)水位地质条件简单,不存在地下水或地下水对工程无影响。注:从一级开始,向二级、三级推定,以最先满足的为准,其中若场地内挖方区面积占总面积超过70%应判定为二级场地;第9.2.3条亦按本方法确定地基等级。【条文说明】挖填交界区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一般较差,具体体现在地基土局部可能仍具湿陷性、局部存在上层滞水等,因此挖填交界区应重点考虑。原场地地形地貌的复杂程度主要通过原始地形坡度、微地形情况等综合判定。9.2.3地基等级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地基(复杂地基):1)岩土种类多,很不均匀,性质变化大,需特殊处理;2)具严重湿陷性的黄土,以及其他情况复杂,需作专门处理的岩土;3)二次回填土;4)超挖回填土较厚且回填质量一般。2符合下列条件者为三级地基(简单地基):1)岩土种类单一,较均匀,性质变化不大;2)无特殊性岩土。3不符合第1款和第2款条件的均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条文说明】中等复杂地基一般符合以下条件: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具一般湿陷性的黄土;场地填土存在超挖回填土,且回填质量一般等。9.2.4勘探点布置和勘探孔深度,应根据建筑物特性、建设场地分区和岩土工程条件等确定。对土质地基,应符合第9.2.5条~第9.2.8条的规定。9.2.5建筑物地基详细勘察的勘探点间距应符合表9.2.5的规定。表9.2.5详细勘察的勘探点间距(m)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勘探点间距挖方区挖填交界区填方区一级(复杂)-8~1515~25二级(中等复杂)15~35-25~40三级(简单)35~50--【条文说明】表9.2.5中建筑物地基的详细勘察阶段的勘探点间距,参考了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工程经验制定。当深挖方区地质情况较好时,可取表中较大值;厚填方区较薄填方区的地层更为简单、均匀时,可取表中较大的值;挖填交界区情况复杂,较现行规范更为严格。9.2.6建筑物勘探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结合建筑物所在场地的建设场地分区布置,每个分区不少于1个勘探孔。2当建筑物横跨挖填零线时,宜在理论挖填零线两侧布置勘探孔,查明从现地面起算的实际挖填零线位置和挖填交界区范围、土层分布及湿陷性情况等。3钻探过程中如在原状土中遇黄土陷穴或填土中遇异常松散区时,宜适当加密勘探孔或采用物探手段查明空洞范围和深度。4在填方区对沉降变形有特殊要求时应有钻穿填土的特殊控制性勘探孔。5具微地形、微地貌的填方区应适当加密钻穿填土的勘探孔。6填方区的勘探孔避开盲沟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m,不宜小于5m。【条文说明】黄土微地貌是规模相对比较微小的地貌形态,如滑坡、崩塌、陷穴、局部的窄小冲沟和突出的山脊等,对于这类具微地形、微地貌的填方区应适当加密,在窄小冲沟内各布置了一个勘探孔(图9.2.6),以查明填土土质情况。图9.2.6窄小冲沟处的加密勘探孔示例1—加密勘探孔;2—常规勘探孔9.2.7建筑物勘探孔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挖填交界区的勘探孔应穿透湿陷性土层,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满足地基变形计算的要求;2填方区控制性勘探孔应钻穿填土层进入原场地地基面以下的稳定岩土层5m~10m,数量不宜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10,当工程规模较大时不宜小于3个;对于多层建筑,厚填方区一般性勘探孔深度可取15~25m;3当需进行地基处理时,勘探孔的深度应满足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要求。【条文说明】位于挖方区的勘探孔深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的有关规定,但深挖方区可适当放宽。通过现状地形图和原场地地形图的对比,可以方便的计算填土厚度,故通过勘探孔查明填土厚度并不是填方区勘察的重点,填方区钻穿填土的特殊控制性勘探孔不必太多,填方区一般性勘探孔深度取15~25m即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太深意义不大。9.2.8道路勘探点的间距确定应符合表9.2.8的规定。公交场站、公共停车场和城市广场的道路与地面可按方格网布置勘探孔,勘探孔的水平间距宜为30m~50m。表9.2.8详细勘察的勘探点间距(m)场地及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勘探点间距挖方区挖填交界区填方区一级(复杂)-10~3050~100二级(中等复杂)100~250-100~200三级(简单)250~350-200~3009.2.9道路的勘探孔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挖方区的路基、城市广场和公园的道路与地面的一般性勘探孔深度宜达到地面以下5m,控制性勘探孔宜达到地面以下10m;管涵与道路同时修建时,勘探孔深度还应满足管涵设计的要求;2挖填交界区路基的勘探孔深度应按钻穿湿陷性黄土层控制,一般性勘探孔深度不小于15m,控制性勘探孔深度不小于20m,并应满足湿陷性评价及路基处理设计的要求;3填方区路基的一般性勘探孔深度不小于10m,控制性勘探孔深度不小于15m;4对于拟采用桩基的路段,勘探孔深度应符合桩基设计的要求。9.2.10勘察钻孔、探井及探槽用完后应及时妥善回填密实,宜采用流动性水泥土或灰土夯实回填进行封孔,避免雨水流入。【条文说明】挖填交界区附近场地往往存在湿陷性黄土,为避免雨水流入,影响地基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探井及探槽施工结束后应立即采用原土妥善分层回填密实,顶部采用1:8(体积比)流动性水泥土或3:7(体积比)灰土回填封孔,钻孔完成取样及原位测试后宜整孔从下到上采用1:10(体积比)流动性水泥土回填。9.2.11根据原位测试成果,利用地区性经验估算岩土工程特性参数和对岩土工程问题做出评价时,应与室内试验数据和工程反算参数进行对比,判断其可靠性。9.2.12深挖方区黄土天然地基承载力宜通过现场载荷试验并经专门研究后确定。载荷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验点布置应考虑挖方厚度影响。每栋建筑物下试验点不少于3处,其中挖方厚度小的部位不少于2处,挖方厚度大的部位不少于1处,且整体均匀布置;2试验应在基底标高处进行;3试验应加载至破坏或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承载力特征值的2.4倍。【条文说明】原场地地基的上覆土压力与挖方厚度有关,挖方厚度小则上覆土压力小,相应的地基承载能力也小,因此当挖方厚度较小区域的地基承载力能到达预定荷载要求,则挖方厚度较大区域的地基承载力更能达到要求。平板载荷试验是模拟建筑上部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与变形情况,反映承压板下地基土的承载能力,故在基底标高处进行平板载荷试验确定的承载力更能反应基底处实际承载力,更为可靠。9.2.13黄土高填方场地应区分挖方区地下潜水、盲沟附近地下潜水和局部上层滞水等三种不同地下水类型,并应分析挖填交界区上层滞水对建筑场地的影响。【条文说明】黄土高填方场地内局部原始黄土梁峁挖方区分布有黄土孔隙、裂隙型潜水,水位呈规律性变化,且与原场地地形起伏密切相关;地下排水盲沟附近的原场地沟底分布有黄土孔隙潜水,水位一般低于排水盲沟的沟顶标高,含水层厚度较小,土层呈软塑~流塑状态;场地局部存在上层滞水,情况复杂多样,特别是挖填交界区由于地表水沿挖填交界面下渗或由挖方区下渗侧向运移至挖填交界面形成上层滞水。三种类型的地下水一般水量都较小,但其中挖填交界区上层滞水可能造成填方区的局部下沉,对场地和建筑物造成不利影响,应重点关注。9.2.14黄土高填方场地各类工程的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1工程建设场地尤其是高填方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评价;2场地内及场地附近的不良地质作用与工程建设的相互影响及其治理措施建议;3建设场地分区的分析评价;4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其与工程建设的相互影响;5场地地震动参数及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分析评价;6湿陷性黄土的分布及地基湿陷等级的判定;7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8地基承载力评价及变形计算;9地基均匀性评价、压(夯)实填土地基差异沉降敏感度评价;10天然地基的可行性分析,地基处理方案的选用和可行性分析,桩基础的选用和分析;11基坑支护措施和设计参数值的选取建议;12工程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影响预测分析及地质环境的保护、治理措施建议;13沉降观测建议。【条文说明】当进行黄土高填方场地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时,首先应进行工程建设场地尤其是高填方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评价,接着应进行不同建设场地分区的分析评价,然后根据场地湿陷性情况、挖填方厚度和地基承载能力等分析评价地基均匀性,最后根据勘察技术要求及相关规范,提供地基基础方案的建议和相应参数等。9.2.15湿陷性评价及判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进行湿陷性分区,并按每栋建筑进行湿陷等级评价;2湿陷性评价应根据建设场地分区、土层的基本物理力学指标、浸水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场地周边地质环境等综合判定;3当压实填土中具湿陷性的土样分布不连续时,用于湿陷量计算的湿陷性指标应根据取样位置、室内试验和相邻勘探孔等情况合理采用。【条文说明】黄土高填方地基工程中的填土经过分层压(夯)实而成,与一般素填土不同,也与自然沉积的湿陷性黄土不同,目前在黄土高填方地基工程中黄土的湿陷性评价尚无相应规范可依。当不具备条件进行现场浸水载荷试验时,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50025执行。挖方区湿陷性及压(夯)实填土较薄的区域应当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50025进行评价。较厚的压(夯)实填土中,局部勘探孔中的个别土样具有湿陷性,地基的湿陷性评价应综合考虑,即考虑建设场地分区、土层的基本物理力学指标、浸水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场地周边地质环境等各种因素综合进行判定,不应简单的按个别勘探孔的湿陷量计算值对整个建筑物地基甚至对场地进行评价。9.2.16地基承载力应按建设场地分区,根据土工试验、载荷试验和湿陷性情况并考虑应力历史等进行综合确定。【条文说明】黄土高填方场地的地基承载力不同于原场地地基,特别是挖方区,还应当考虑地基土的应力历史。根据室内土工试验指标及现场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结果等查阅相关规范手册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一般都偏小。因此,地基承载力评价应在搜集邻近场地静载荷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建设场地分区、湿陷性情况综合考虑,必要时可进行现场平板载荷试验来确定。9.2.17场地的地震效应评价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以下规定:1位于边坡坡顶附近的场地应按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考虑。2对尚未沉降稳定的挖填交界区,应按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考虑。当沉降稳定后,挖填交界区宜按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考虑。【条文说明】本条根据延安新区工程实践经验编写。延安新区黄土高填方地基工程属于“半挖半填”场地,但与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4.1.1中划分的“不利地段”中的“半挖半填地基”有本质区别。挖方区和填方区压(夯)实填土的土质条件接近,甚至填土经过充分压(夯)实处理后,其力学性质还要好于挖方区天然土,故总体属于抗震一般地段。当挖填交界区压实填土沉降尚未稳定时,其对原场地斜坡约束作用有限,应属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当沉降稳定后,挖填交界区可区分具体情况,宜按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划分,是比较保守的做法。9.2.18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和现行国家标准《工程勘察通用规范》GB55017的有关规定,图件宜包括下列内容:1勘探点在现状地形和原始地形上的平面位置图;2工程地质剖面图;3工程地质柱状图;4原位测试成果图;5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图;6场地条件影像图;7建设场地分区图、高程等值线图和湿陷性分区图等其它所需的图件。【条文说明】勘探点平面位置除在现状地面地形图上布置外,尚应在原地形图上布置,特别是填方区。建设场地分区图、湿陷性分区图、挖填厚度等值线图等是针对挖填场地特点而提出的。为更直观的了解挖填方实际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超挖现象,填方区场地工程地质剖面图上应根据原始地形和每个勘探点的原始标高绘制原始地形线。平面图上应绘制深、浅挖方区和薄、厚填方区分界线,并清晰注明分区的名称。这个分界线可以现状地面为基准标示出具体建筑工程,由设计人员自行根据基底标高分析判断。为满足地基评价需要,必要时应提供场地实际挖填方厚度等值线图。9.3地基与基础9.3.1当基底下浅部压实填土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可采用强夯法、挤密法和垫层法等进行处理,对压实填土的处理参数指标可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条文说明】对压(夯)实填土的处理是地基补强手段,与软弱地基处理不同。以往用于软弱土的地基处理方法、指标、参数等不能直接用于压(夯)实填土地基。9.3.2填方区建筑应在基底下满铺厚度不少于1.0m的3:7灰土或水泥土隔水层,隔水层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7。【条文说明】灰土隔水层由第三方严格跟踪进行压实系数检测,避免以平板载荷试验结果掩盖灰土隔水层密实度问题,如确有必要以平板载荷试验作为检测项目之一时,对3:7灰土垫层,建议承载力特征值按不小于300kPa提出检测要求。9.3.3填方区建筑宜采用筏形基础,筏板厚度不宜小于400mm。当填方区沉降基本稳定时,单层地下车库可采用混凝土条形基础与构造防水底板相结合的方式,构造防水底板厚度不宜小于300mm,配筋应适当加强。【条文说明】填方区建筑采用筏形基础(片筏或梁筏)等抵抗不均匀沉降能力强的基础形式,以保障房屋建筑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正常使用功能。9.3.4地基处理及基础施工时严禁破坏盲沟。当填方区采用桩基础时,避让盲沟的水平净距离应不小于2.5m。9.3.5挖填交界区宜采用桩基础,桩底应置于原场地地基面以下的可靠持力层中。【条文说明】本条根据以往工程经验提出,桩基础是解决挖填交界区差异沉降首选的基础形式,当基底下原场地地形起伏大、沟壑交错分布时,应采用桩基础。9.3.6挖填交界区室外设计地面高于现状填方区域地面时,应先回填至室外设计标高,再进行建筑物地基处理施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室外设计地面高于现状填方区域地面超过2.5m时,宜放置3个月后再进行建筑物地基处理施工;2建筑物填方区一侧室外可采用架空地面,挖方区一侧室外严禁采用架空地面;3建筑物主体完成之后严禁再进行填方区域的室外地面大面积土方回填。【条文说明】回填土对挖填交界区的差异沉降更为敏感。回填土厚度超过2.5m时,放置3个月以上,避开沉降活跃期,有利于沉降变形控制。当无法设置放置期时,应采取可靠的减少或消除差异沉降的措施,并经专项研究论证后,方可进行后续建筑物地基处理施工。以往工程经验表明,建筑物主体完成之后再进行填方区域的室外地面大面积土方回填,对挖填交界区影响很大,建筑整体倾斜在短期内变化很大,难以实现性能目标控制要求,应严格禁止。9.4填方区建筑结构措施9.4.1在满足使用和其他要求的前提下,填方区建筑体型应力求简单。当建筑体型比较复杂时,宜根据其平面形状和高度差异情况,在适当部位设置沉降缝将其划分成若干个刚度较好的单元。通过设置沉降缝划分的结构单元最大长度应结合填方完工后时间和压实填土地基差异沉降敏感度综合考虑。同一结构单元基底下填方厚度差异应控制在一定范围。【条文说明】对压实填土地基,沉降缝处变形协调一致,两侧结构变形主要为转动而不是错动。基础筏板沉降缝宽度减小,有利于防水处理。当为软弱地基时,特别是地基压缩性有显著差异的部位,两侧结构变形可能表现为以错动为主的情形,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2第7.3.2条规定。设置沉降缝后,尚应满足抗震缝的要求。9.4.2当建筑物设置沉降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填方区建筑物沉降缝的设置部位应结合原地形地貌和地基沉降观测结果综合考虑;2沉降缝宽度应按房屋结构单元总高的0.5%控制。当沉降缝两侧结构单元倾斜方向可能相反时,缝宽按较低沉降结构单元总高的1%控制。基础筏板之间的沉降缝宽度可适当减小,净宽可取30mm~100mm。当为软弱地基时,沉降缝宽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3沉降缝的装饰构造应能适应调整变形的设计目标;4沉降缝应自基础至上部完全断开,严禁地下部分采用沉降后浇带的做法;5沉降缝处应采取防水构造措施:地下室底板和外墙沉降缝处应采取加强防水措施;地下室顶板为覆土地面时,应采取防止土中渗透水在沉降缝处集聚的措施;屋面沉降缝处应采取防止雨水渗入的措施。【条文说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2第7.3.2条规定了软弱地基设置沉降缝的部位。压实填土并非软弱土,沉降缝设置的部位主要应结合原地形地貌和工后地基沉降观测结果考虑。通过设置沉降缝,将较长的建筑物划分为刚度较好、可独立沉降变形的结构单元,以实现各单元整体变形,适度倾斜而不开裂的性能目标。根据延安新区的工程经验,填方区建筑物通过设置沉降缝划分的结构单元,混凝土结构最大长度宜为45m~55m;砌体结构最大长度宜为30m~45m;地下车库结构最大长度宜为55m~65m。同一结构单元基底下填方厚度最大差异值宜为20m~25m。填方完工后时间较短的应取小值,反之可取大值;压实填土地基差异沉降敏感度较低的可取大值,反之应取小值。在以往的场地建筑工程中调查发现,沉降缝处装饰构造很不规范甚至错误,相当一部分稍许变形即引起装饰构造破坏,影响观瞻。与一般场地不同,沉降缝处倾斜转动可能使建筑上部缝宽加大,构造应能适应这种较大的自由变形。沉降缝处理应符合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变形缝建筑构造》14J936的有关构造做法的规定,并结合场地工程实际作必要的加强处理。例如,增大墙体变形缝装置的尺寸以适应较大的变形量,如图9.4.2-1所示。图9.4.2-1增大变形缝装置尺寸示意(单位:mm)W—变形缝宽度在延安新区建设过程中,发现有个别设计人员习惯采用地下部分沉降后浇带的做法来代替沉降缝,这显然是错误的。设置沉降缝是为了保证建筑物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正常使用。即使压(夯)实填土达到最后100d平均沉降速率0.04mm/d或更严格的0.01mm/d稳定标准,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后,大厚度压实填土底部地下水位出现或上升,或出现局部上层滞水,可能还会发生很大的变形,沉降缝还要发挥作用。设置沉降缝后不利于防水,需要对防水构造采取加强措施。一些设计单位在黄土高填方场地因不重视防水问题或实施“海绵城市”而防水构造不当引起本不应该出现的渗漏。与沉降缝防水构造相关的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包括《变形缝建筑构造》14J936、《种植屋面建筑构造》14J206、《平屋面建筑构造》12J201和《地下室建筑防水构造》10J301等,建筑专业应认真查阅分析构造做法并与结构专业紧密配合进行必要的补充修改,不能简单从标准图中选用。图9.4.2-2、图9.4.2-3为沉降缝的示例,供设计单位参考并结合具体工程优化提升。图9.4.2-2地下室顶板(种植屋面)沉降缝示意(单位:mm)1—预制混凝土保护板;2—3:7灰土;3—种植土图9.4.2-3地下室外墙沉降缝处加强示意(单位:mm)1—1:8流动性水泥土;2—120砖保护墙;3—2:8灰土;4—附加防水层;5—地下室外墙9.4.3带地下室的结构设置沉降缝后,基础埋深和结构计算总高度应自地下室地面算起。【条文说明】本条经常被结构设计人员忽视。除沉降缝双墙并填充中砂层或压实填土外(沉降缝之间距离较大时),地下室设缝一侧为临空面无约束,相当于室外地面,故基础埋深和结构计算总高度应自地下室地面算起。9.4.4地下结构顶板为室外地面或覆土地面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顶板应采用梁板式现浇混凝土楼盖,严禁采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及叠合板。顶板应采用抗渗混凝土,现浇板的厚度不应小于250mm;2覆土与周界地面相连时,应设置盲沟排水将水引出场地之外;3应设置过滤层和排水层;4顶板应设置找坡层或结构找坡形成一定坡度;5顶板面积较大时,应分区设置水落口、盲沟、渗排水管等内排水系统;6当为种植地面时,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的有关规定。【条文说明】由于地下空间的充分利用,整个小区几乎全部为地下室是普遍做法,室外地面内排水问题十分突出。一般设计人员对屋面排水较为熟悉,但对室外地面内排水不了解、不重视,经常出现问题,严重影响正常使用功能。本规程强调室外地面内排水的重要性,不仅是正常使用的需要,更是高填方场地长期稳定安全的需要。设计人应认真查阅分析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种植屋面建筑构造》14J206的构造做法,并结合工程实际作必要的加强处理。图9.4.4为地下室顶板内排水的一个示例,供设计单位参考并结合具体工程优化提升。图9.4.4地下室顶板内排水平面图示意1—主楼9.4.5地下室中的水池应与主体结构脱开。【条文说明】水池与主体结构脱开,当地下室底板开裂时,水池结构可保证完好,不引起渗漏。9.5室外场地措施9.5.1沿挖填交界线附近应布设不小于5m宽的素土挤密桩隔水带,桩长宜为5m~10m,顶部铺设0.3m~0.6m的灰土隔水层。当挖填交界线附近有建筑物时,应与建筑物挤密桩或灰土垫层连为一体。【条文说明】在室外地面沿挖填交界线附近布设素土挤密桩隔水带,可阻止地表雨水自挖方区渗入填方区引起地面下沉。隔水带挤密桩与建筑物挤密桩或灰土垫层连为一体,地面的灰土(隔水)垫层应与房屋建筑地基处理的隔水垫层连为一体。9.5.2填方区室外地面应铺设厚度不小于0.3m的3:7灰土隔水垫层。【条文说明】本条较一般室外地面构造做法的3:7灰土垫层厚度适当加大。9.5.3挖填交界区路基宜采用素土挤密桩进行处理,并宜结合原始地形通过改变桩长或桩距调整地基刚度。9.5.4严禁将建筑物散水埋置于覆土以下。【条文说明】散水主要目的是将雨水排往建筑物外侧,防止雨水侵入建筑基础内。将散水埋置在覆土以下的种植散水(也称暗散水)做法,不适于黄土高填方地基。下渗的雨水实际上造成了黄土软化、地面下陷,甚至对黄土高填方地基上的建筑物地基基础造成不利影响,应严格禁止。9.5.5填方区室外涉水管道应置于管沟内。管沟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GB50025的有关规定。一般区域应设置检漏管沟和检漏井。挖填交界区和薄填方区的陡坎区域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管沟。【条文说明】挖填交界区和薄填方区的陡坎区域为变形突变区域,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管沟保护涉水管道。检漏井不宜设在挖填交界线附近。9.5.6填方区管道的接口应采用柔性连接。9.5.7位于填方区的电缆管沟等非涉水管沟应设置检漏管沟,沟底坡度宜大于2%,每30m设集水井或接入雨水检查井。【条文说明】雨水自检查井井盖孔进入电缆管沟难以避免,特别是道路等基础设施修建阶段,雨水混泥沙进入电缆管沟造成淤堵的现象时有发生。设集水井的做法是针对基础设施已建成的城市正常使用阶段。接入临近雨水检查井可避免管沟淤堵。9.5.8位于场地中的水池应避让挖填交界线50m以上,宜布置在挖方区,可布置在填方厚度不小于30m的厚填方区,禁止在挖填交界区设置。【条文说明】本条主要从水池渗漏对挖填特殊场地的危害程度考虑,对水池位置提出的要求。9.5.9在填方沉降稳定前,水池不应采用混凝土等刚性防水结构;当采用柔性结构时,应设多道防渗漏措施,并经专门研究后实施。【条文说明】在填方沉降稳定前,特别是填方完工后时间较短时,采用混凝土等刚性防水结构的水池容易开裂渗漏,应当采用具有多道防线的柔性结构水池以适应填方区场地的变形。图9.5.9为柔性防水措施,可供设计单位参考。图9.5.9水池柔性防水做法示意图(单位:mm)1—黄土(厚度≥250);2—土工布;3—HDPE膜;4—GCL钠基膨润土防水毯;5—1000厚3:7灰土;6—压实填土9.5.10填方区水池下应铺设不小于1.0m的3:7灰土垫层,外放尺寸不应小于2.0m。9.5.11当受条件限制,水池无法避开第9.5.8条规定之外的位置时,应采取以下加强措施:13:7灰土垫层厚度不得小于2.0m;挖填交界区不得小于2.5m厚,当地基土有裂缝(垂直节理)或孔洞时,不得小于3.0m厚;垫层的外放尺寸不应小于4.0m;2采用多道防线防止水下渗;3水池采用双层结构或将水池架空设置在地面以上;4水池容量宜控制在100m³以内。【条文说明】当无法避免在不利位置设置水池时,应采取具有多道防线的防渗漏措施。图9.5.11为双层结构水池示意图,可供设计单位参考。图9.5.11双层结构水池示意图(单位:mm)1—水池;2—检查井;3—砂石层9.6变形监测9.6.1设计文件应对建筑工程、特殊地质和施工环境下的内部道路、管涵等变形监测提出明确的要求。【条文说明】黄土高填方地基工程通过挖填造地形成,与天然场地相比,具有其特殊性,为及时掌握和控制各类工程进展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应对特殊区域内的建(构)筑物、道路、管涵、基坑等工程的变形监测提出明确要求。9.6.2下列区域的建筑物,除按现行规范监测外,尚应进行沉降观测:1填方区建筑物;2横跨挖填交界区的建筑物;3距挖填交界线50m范围内的挖方区高层建筑物;4采用天然地基且基底压力较大的挖方区建筑物。【条文说明】针对黄土高填方地基工程的特殊性,加强沉降敏感区域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工作十分重要。采用天然地基且基底压力较大的挖方区建筑物,一般指采用由平板载荷试验确定的远超过常规勘察手段提供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建筑。9.6.3建筑物的监测应满足下列规定:1与场地监测相结合,应保持沉降观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2每栋建筑至少应有3个特征监测点,坐标应与原地形图坐标系一致。3当建筑物外墙有较厚装饰层时,应设计监测点专用的外挑结构构件。【条文说明】每栋建筑设置3个与原场地地形图坐标一致的特征监测点,可确保对建筑的监测成果能够与场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