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的力量与制度变迁天下观的移转与秦隋间都官的变迁_第1页
观念的力量与制度变迁天下观的移转与秦隋间都官的变迁_第2页
观念的力量与制度变迁天下观的移转与秦隋间都官的变迁_第3页
观念的力量与制度变迁天下观的移转与秦隋间都官的变迁_第4页
观念的力量与制度变迁天下观的移转与秦隋间都官的变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观念的力量与制度变迁天下观的移转与秦隋间都官的变迁

“都官”是秦汉隋唐之间的一个常见词。宋代的残余,在元朝之后消失。秦汉之际,它是一个集合名词,之后不断窄化,在南北朝时期成了一个专有名词。就其所标识的官制而论,都官在秦汉之际主要与经济事务有关;两汉时期,开始与监察挂钩;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又逐渐演变为司法机关;经过隋代改革,又基本“去司法化”了。这究竟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趋向”?还是尚未解决的问题。到目前为止,相关研究均集中在秦及汉初,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使用了“公天下”“家天下”“私天下”与“共天下”等说法,从现代民主政治的角度看,在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公天下”,而两千年帝制时代的天下均可视为一家一姓的“家天下”。当然,也不存在绝对的“私天下”。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任何一个王朝,只要想长治久安,就不能不从众民的视角着眼,为他们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与服务,以此来标榜政权的合法性,从而就使国家权力带有了相当程度之“公”的色彩。另外,本文所说的“公天下”“家天下”“私天下”与“共天下”等词汇,既是一种观念,又指示一定的社会状态,这种状态并不纯粹,而是彼此交错,并与各种具体的制度相勾连,且通过这些制度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包括“都官”在内的一些和官制相关的历史名词,其内涵的不断变化就和这种状况有关。一“公世界”概念和秦朝“都城官僚”的行政取向(一)“都官”的含义对于“都官”一词的含义,历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该词由“都”与“官”这两个在中国传统政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词汇组成,是对中国古代政治演进过程某一阶段的反映,故应首先从“都”与“官”的关系探究其内涵。关于“都”的涵义,《左传》《管子》《周礼》《说文》等文献说法不同。对此,木村正雄认为,诸侯居住的邑称为“国”,诸侯一族因被分封形成的邑称为“都”,其他的邑则为“鄙”。“官”与“都”的这种紧密关系,是“都官”一词产生的客观条件。“都官”的涵义即是在都城内由君主直接统属的官署、官员。“官”虽在君主的统辖下,但他们承担众多的公共事务,具有较为鲜明的“公”的色彩。《增韵》释“官”曰:“职也,使也,公也。”官乃一种“职”与“使”,其本质的含义便是“公”。从这个角度看,“都官”亦具有明显的行政指向,公的色彩甚浓,反映了秦制中“公天下”的一面。柳宗元即云:“公天下之端自秦始。”这种制度上的“公天下”色彩又与当时流行的公天下观念有关。在政治的基本原则上,《吕氏春秋》就尽力发挥“天下为公”的思想,《贵公》篇即云:“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万民之主,不私一人。”(二)“公权”至“私权”秦每兼并一地,一般均会将之设为郡县,由中央直接任命官吏统治。然而,当时的郡县乃由封建制脱胎而来,权力大,自主性强,在秦代,“海内为郡县”的理想虽在表面上实现,可二重政治关系的存在,说明在实际的政治运作中,中央集权离其全面落实尚有距离。在当时各地之习俗、文化尚有重大差异,反秦情绪仍强的情况下,要想维持对广土众民的控制,落实“法令由一统”的要求并不容易,绝非仅仅通过郡县制就能实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秦在官制上采取了纵横交错的办法:一方面通过郡县进行横向块状控制,另一方面又通过将中央官署向地方关键地域派驻机构的方式实行纵向条状控制。“都官”就是此种纵向条状的控制机构。“都官”一词最早出现于睡虎地秦简,它在秦简中共出现了14处,其中有11处和“县”并称。它是一个集合名词,指称的是中央官府与官员。都官既然是国家官僚机构的正式组成部分,因而也就是对广土众民实行的一种“公”的统治,是一种行政性的治理模式。它与同属行政系统的郡县,特别是县,形成了一种行政体系内的分工与制衡关系,通过控制县的关键事务对之进行牵制。质言之,都官是封建制崩溃、官僚系统出现中央与地方两分格局下的产物,是地方官府与官员这一集合体的对应物,是从战国时期开始的日益明显的由分权性质之“封建制”向中央集权制过渡的产物,是中央权力向地方延伸的结果。因其“公”的性质与指向,都官与县既制衡,又分工配合:县负行政之总责,都官则控制以经济资源为主的关键性资源。由于都官是中央派出的控制关键性经济资源的机构,故不能如县那样成为一种普遍性组织,而只能设在资源富集,或易于控制关键性资源的区域,以及对这些资源进行储集与管理的区域(主要是京畿地区),它们的对口机构主要是中央的大司农。二在“家庭与世界”的概念下,西汉的司里约翰奇取代了“都城官僚”(一)汉家“公”的属性工藤元男和刘森都认为,都官“至秦末汉初便悄然消亡了”,如果说具有贵族制传统的秦受战国风气的影响,仍怀有“公天下”之理想的话,那么,继起的汉王朝却是由出身底层的“芒砀群盗”集团为了树立政权的合法性,西汉统治集团亦不得不通过谶纬等手段标榜刘氏“汉家”之“公”的属性,《史记》卷160《吴王濞传》:“上患吴、会稽轻悍,无壮王以填之,诸子少,乃立濞于沛为吴王,王三郡五十三城。已拜受印,高帝召濞相之,谓曰:‘若状有反相。’心独悔,业已拜,因拊其背,告曰:‘汉后五十年东南有乱者,岂若邪?然天下同姓为一家也,慎无反!’濞顿首曰:‘不敢。’”汉初,对“家天下”真正形成制约的是“共天下”的事实与观念,而这主要因为西汉帝国是由刘邦及其军功集团所共创,集团中人对于帝国当然拥有一定的“初始权利”所致。高祖五年十月,张良对刘邦说:“楚兵且破,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天下,可立致也。”但“家天下”与“共天下”毕竟不能共存,结果异姓王灭,同姓王立,家天下取代了共天下,但情况仍不乐观。在汉文帝之前,仍是汉郡行汉法,诸侯国各行其法,汉法对王国的干涉相当有限。(二)都官“公”“私”汉武帝时期,诸侯王问题基本解决,“一人专制”与此同时,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深入,资源向中央与京畿地区集中,都官系统又有了继续存在下去的价值。1993年出土的尹湾汉简,反映的是西汉成帝永始到元延年间(公元前19—公元前6)的史实,其中就出现了“都官”的词汇。《集簿》第一行:“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其廿四有堠(?),都官二。”在这种情势下,按说无论是在权力上,还是在组织上,都官系统都应膨胀才是,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简单。首先,在基本解决诸侯问题后,皇权开始将矛头对准官僚群体,官制因此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明显的表现就是监察制度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内外朝日渐分化的情况下,都官系统“公”的色彩日浓,自主性日强,从而产生了皇权对这些机构的信任与控制问题,以爪牙性质的监察组织替代都官系统就成了一种合理的选择。何况从皇权的角度看,此种方式更经济、更有效,故以“都官”为代表的纵向机构出现了萎缩的趋势,司隶校尉与刺史逐渐取代了它们的位置。《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司隶校尉……持节从中都官徒千二百人,捕巫蛊,督大奸猾,后罢其兵,察三辅、三河、弘农。”由于司隶校尉乃皇帝的“私臣”,故“称使者”“持节”。《后汉书》志第27《百官四》:“司隶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孝武帝初置,持节。”皇权对官僚集团控制的需要,使司隶校尉这一临时性机构逐渐变成了以“察三辅、三河、弘农”为主要监察区三东汉“私世界”和“都城官僚”的含义发生了变化(一)“以法治理国家”的理念更为人所尊。“天下为公的”,是汉东汉建立后,皇权在统治方式上做了较大调整。史载:“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在此背景下,精英阶层对“天下”的看法也开始发生变化。在西汉,天下为公的思想,一直为大儒们所尊奉。天下观的变化亦是对当时现实政治的反映。据日本学者东晋次研究,光武帝和汉明帝的统治理念是在抑制外戚、功臣势力的同时,通过对文吏性质官吏的驱使,建立皇帝一元的支配体制。在天下观及与之相随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化之时,国家控制经济的方式亦逐渐不被奉行,行政指向的具有“公天下”色彩的都官系统便只剩下被撤并与整合的命运。《汉书》对“都官”和“中都官”不做严密区分,原因当就在于东汉时期的班固,对于“中都官”为在京师的官府,“都官”为中央机构在京师之外的派出机构这样的区分意识已经非常薄弱了。(二)请调诸司隶校尉武帝以降,司隶校尉开始发生融入正式官僚体制的“变质”。自汉武帝时,司隶校尉的职责便逐渐被认定为“督察公卿”。当时,“丞相、御史请遣掾史与司隶校尉、部刺史并力逐捕,察无状者。”司隶校尉涓勋奏言:“春秋之义,王人微者序乎诸侯之上,尊王命也。臣幸得奉使,以督察公卿以下为职,今丞相宣请遣掾史,以宰士督察天子奉使命大夫,甚悖逆顺之理。”首先,“中都官”指司隶校尉。《后汉书》卷77《酷吏列传》:“阳球……既诛甫,复欲以次表曹节等,乃敕中都官从事曰:‘且先去大猾,当次案豪右。’权门闻之,莫不屏气……京师畏震。”四“共天下”和“公天下”的划分(一)都官从事的内涵《续汉书·百官志》:“建武十八年,复为刺史,十二人各主一州,其一州属司隶校尉。”熹平六年(177),蔡邕上奏:“夫司隶校尉、诸州刺史,所以督察奸枉,分别白黑者也。”在东汉末年的政治斗争中,司隶校尉的作用倍受瞩目。因都官曹之名和“都官从事”的历史联系,王朝对其职权的定位又逐渐转向司法。《宋书》卷39《百官上》:“宋高祖初,又增都官尚书……魏世……青龙二年有军事,尚书令陈矫奏置都官……晋西……都官……都兵……南主客为三十四曹郎……晋江左初……康、穆以来……犹有殿中……都官……余十五曹。宋高祖……三十年,又置功论郎,次都官之下……都官主军事刑狱。”为何从曹魏开始,“都官”会成为一个以军事与司法为主要执掌之机构的名称呢?首先,这当和随着离秦汉时代愈远,人们对“都官”一词的原意愈发不清,望文生义有关。如前文所言,秦汉时,有不少带有“都”的官职与机构,其中的“都”多为主管、总管之意,当然,这种转化可能也和“兵刑合一”的学说有关。军事活动与法律、法令的制定与执行密不可分,在汉末三国的战乱年代,司法的重点应在军法,相关机构转化起来更为容易。(二)廷尉的重要性:新制下的都官参与都官曹在魏晋时期的某些时段,由于尚书省系统中自汉代以来掌司法的三公曹仍存,继续主管地方提交疑难案件的监督与考核,故都官所掌司法事务便大致承袭了前代都官从事的职权范围,以京畿地区为主,与三公曹形成了一定的分工关系。魏晋南朝都官之“掌刑狱”,并非说它已成了一个审判机关,可对案件行使审判权。当时,这一权力仍属廷尉,都官尚书的主要任务是对司法事务进行监督与复核。刘宋大明元年(457),谢庄被任命为都官尚书,奏“改定刑狱”云:“自今入重之囚,县考正毕,以事言郡,并送囚身,委二千石亲临核辩,必收声吞衅,然后就戮。若二千石不能决,乃度廷尉。神州统外,移之刺史,刺史有疑,亦归台狱。”谢庄在大明元年的奏文又云:“旧官长竟囚毕,郡遣督邮案验,仍就施刑。督邮贱吏,非能异于官长,有案验之名,而无研究之实。”都官的职权在性质上应与督邮近似,只不过督邮辅佐的是郡守,监督的是郡之属县的司法事务;而都官辅佐的是皇帝,监督的是全国的司法事务,特别是廷尉与郡的司法事务。《陈书》卷33《沈洙传》:及比部郎范泉删定律令,以旧法测立时久,非人所堪,分其刻数,日再上。廷尉以为新制过轻,请集八座丞郎并祭酒孔奂、行事沈洙五舍人会尚书省详议。时高宗录尚书,集众议之,都官尚书周弘正曰:“未知狱所测人,有几人款?几人不款?须前责取人名及数并其罪目,然后更集。”得廷尉监沈仲由列称……弘正议曰:“凡小大之狱,必应以情,正言依准五听,验其虚实,岂可全恣考掠,以判刑罪。”都官尚书周弘正的议论便是从监督的角度出发,对象正是廷尉。《宋书》卷100《自序》:“太祖称其能,入为尚书都官郎。”因都官的司法权逐渐被设定在司法过程的末端,从而就具有了决定案件最终结果的权力。陈后主祯明元年(587),徐孝克被任命为都官尚书,“自晋以来,尚书官僚皆携家属居省。省在台城内下舍门……其第一即都官之省……多有鬼怪……居省者多死亡,尚书周确卒于此省,孝克代确,便即居之,经涉两载,妖变皆息,时人咸以为贞正所致”。受魏晋南朝制度影响,在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的尚书省系统中,亦有都官尚书与都官曹。北朝都官曹的职权,与南朝有较大差别,司法权日益向审判权的前端延伸是其最大特点。《魏书》卷75《尔朱彦伯附尔朱世隆传》:“忽有河内太守田怗家奴告省门亭长云……此奴固陈不已,公文列诉。尚书都令史谢远疑谓妄有假借,白世隆付曹推检。时都官郎穆子容穷究之……”《金石萃编》载东魏兴和二年《敬史君碑》:“俄迁都官尚书……纠废奸慝,宿滞必申。”西魏、北周在宇文泰的主持下,依周礼实行六官制,六官和其下属机构的统属关系比北魏—北齐官制下之尚书与郎曹的关系更为紧密。以掌司法的大司寇而论,其属官有司宪中大夫,“掌丞司寇之法,已左右刑罚”。这种说法也为其他史料所证实。史载裴政任刑部下大夫:“用法宽平,无有冤滥。囚徒犯极刑者,乃许其妻子入狱就之,至冬,将行决,皆曰:‘裴大夫致我于死,死无所恨。’其处法详平如此。”隋代周后,以恢复汉魏旧制为标榜,所谓汉魏旧制,实际上就是北魏—北齐一系的制度。除都官之外,汉代以来在司法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三公曹、二千石曹等机构迅速没落,连名称都未保留。之所以如此,在于随着尚书省的完全政务化、诸卿的事务化,以及两者关系的厘清,需根据政务的实际内容与性质对前代以来的各种机构命名,以做到名实相符。其实,都官之名同样已名不副实,只是靠内涵的转换才得以保留。北周的“刑部”之所以被保留并在以后的官制演化中胜出,主要就在于这一名称比较准确地揭示了它所针对的那个部门之政务的主要内容与实质。开皇元年官制改革的目的之一,在于通过简化官制以精简官僚队伍。然而,这一工程,由于政治利益的纠葛,在短时期内不易完成。在司法领域,北周的刑部与北齐的都官,执掌类似,可它们均被吸收入六部体制,关系并未理顺。特别是因为要凸显“汉魏旧制”的色彩,开皇元年在整合北周、北齐制度时,存在北齐制度优先的倾向,专业法律部门被命名为“都官”即是其体现,使得名实不符———都官实际上是因秦之名,行隋之职。由于此次改革的目的乃在彻底整合六部与诸卿的关系,实现行政一体化,故在六部的司法组织内,都官和刑部也必须整合。结果是改都官为刑部,都官司的职权也被进行了转化,其所负之司法事务完全交给了刑部司。《唐六典》卷六《刑部》都官郎中员外郎条:“开皇三年,改都官尚书曹曰刑部,其都官郎曹遂改掌簿录配没官私奴婢并良贱诉竞、俘囚之事。”(三)“公天下”观及以气候变化为基本立场的隋污群体历史的演进是复杂而不可预知的,往往出现与历史“主动者”意图相反的结果。东汉肇建,开始了天下的“去家化”,努力构建一个“更加一元化的皇帝权力”,在魏晋南朝,“都官”一词之所以能从监察性质的“都官从事”的代称,转而成为尚书省中专掌司法之机构的名称,除上文所言天下“去家化”后官制向“公”的方向演化的原因外,也和汉末以来“天下”由皇权的“私天下”转向士族与皇权“共天下”的背景有关。东汉末年以来的一系列社会变动,使皇权决定性地衰落了,皇权不得不倚靠士族才能勉强生存,出现了皇权与士族“共天下”的局面。《晋书》卷98《王敦传》:“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到了南朝时期,皇权虽有所提升,但门阀士族的势力依然强劲。在此种舆论与观念环境中,汉武帝以来发展起来的那套伸君抑臣的制度开始发生变化———从前作为皇帝私臣性质的一些重要机构逐渐行政化,发生了由“私”向“公”的转化,尚书机构、司隶校尉、刺史等机构的演变均是如此。在三公九卿制不断衰落的情况下,魏晋南朝“公”的代表性机构主要是尚书省,都官亦逐渐转化为尚书省一个部门的名称。与此同时,都官的权力也日益专门化。东汉时期,司隶校尉与都官从事凭借强大的监察权,攫取了除审判权之外的大部分司法权。这些权力主要集中于关键性的司法过程的前端,是审判之前的权力。在皇权衰落,“共天下”的局面形成后,“都官”作为尚书省系统中一个以掌司法为主的机构,其权力开始专门化,且位于审判权之后,是一项后端的权力,提供司法公正与公平之类公共产品的性质非常明确,中央政府的司法权出现了明显的审判与复核分离的趋势,侦查、逮捕与审讯权,审判权,复核权约略三分的格局出现了,这是我国法制史上的一个重大进展。比之南朝,北朝的皇权更为强大。北朝的强大皇权“逐渐重振了官僚政治”。“北朝的官僚政治在运作上更富有效能,而且在制度上赢得了众多进步。”到了隋代,随着一统帝国的重铸,皇权政治下的官僚制度更为合理,能够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而其观念基础即是北朝以来的“公天下”观。文帝追求的目标便是儒家公天下理想下的“天下大同”。开皇十四年四月,他下诏说:“在昔圣人,作乐崇德,移风易俗……赖上天鉴临……天下大同,归于治理。”在公天下观及与之相应的社会与政治结构的影响下,以三省六部、郡县制为代表的隋代基本政治架构,主要是以公天下为基本底色,比之秦制,更为彻底与合理。在此语境下,公共指向、行政指向、行政的合理化便成了隋及唐初制度建设的主流,都官的演进不过是这一巨流的一个侧面而已。“公天下”的历史轨迹本文的论述主要展示了“观念的力量”,及皇权对此种观念的顺应、利用与主导。观念、制度与作为历史主动者的皇权,彼此之间复杂互动,使历史向难以预知的方向发展。观念与权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