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园霸凌的内涵及后果校园霸凌的社会生态和协同治理
一、关注校园霸凌系统的必要性近年来,网络上传播的校园欺凌视频和报纸上常见的校园欺凌事件报道已成为一个普遍而广泛的社会现象,并已进入公众视野(在中国,媒体和科学研究的媒体并没有统一校园欺凌的概念,因此有许多说法。比如,校园霸凌、校园欺凌、学生欺凌、学生欺负、凌虐等,我们在进行整理和回顾时,一般都将以上的各种表述等同对待,且在文中统一表述为校园霸凌)。其实,除了由媒体渠道传播出来的情节恶劣和结果严重的事件之外,一定还有大量的此类事件并未被公众知晓。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才有媒体呼吁“对校园霸凌不能继续回避,而应该将其上升为国家议题”公众对校园霸凌的关注、热议甚至焦虑实际上是其通过传媒了解相关情节后产生的一种必然反应,而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点。首先,校园霸凌行为的恶劣性颠覆了公众的常识性认知并使其产生了一种惊愕。因为当围殴、暴打、脚踹、烟头烫、性凌辱和粗言鄙语等行为真实发生在学龄期的青少年身上时,大家都无法想象这些行为竟是由一直被认为单纯、文明、礼貌和以学业为主的学生们实施的;其次,与这种惊愕反应相伴随的可能是公众对于自己的子女,或者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而言,是对未来一代的隐忧。再次,在这种惊愕和隐忧之余,更多的则是强烈的问题解决期盼。公众希望从整体社会层面对校园霸凌进行积极应对和科学干预,为包括自己子女在内的青少年学习成长创造一个安全而和谐的校园环境。如果媒体的传播和公众的议论使校园霸凌被空前关注而成为一个社会议题的话,那么对其进行科学干预和有效治理则有赖于系统而严谨的学术探讨。我们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关于校园霸凌的研究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存在时间上和数量上的较大分异。总体而言,英国、挪威、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相关的研究不仅起步早而且成果也较为丰富,国内大陆地区的研究事实上在近年才开始。我国学者一般将“bullyingatschool”或“schoolbullying”译为“校园欺凌”或“校园霸凌”,从中国知网(CNKI)的检索结果来看,使用“校园欺凌”的表述更为普遍一些;另外,无论是使用哪种表述,可以发现最近两年的研究成果较之于以前大大增加了。而就国内目前的整体研究状况而言,至少存在两方面的缺憾:一是导向性和政策性分析偏多,且碎片化特征突出,缺乏对于基础知识和本土干预实践的系统性探究;二是研究多集中于心理学、教育学和法学领域,用社会学视角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事实上,校园霸凌不仅是一种受多重社会因素影响的客观事实,而且其在近年来呈现出的严峻态势,也与急剧的社会变迁以及由此引致的一系列社会环境的变化紧密相连,因而对校园霸凌的分析和治理就应秉持一种社会生态的视角,系统性地探究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和治理之路。我们采用一种社会学视野下的综合分析方法,既希望在知识面探讨校园霸凌的基本内涵和产生原因,又抱守上文所述的问题解决期盼,以期在实践面结合国外经验探索本土性的治理方案。二、校园霸权及其社会结果1.校园霸凌的类型虽然在媒体和公众的表达中,校园霸凌的称谓早已相当普遍,但对其内涵和形式却缺乏统一而准确的认识。根据亚娜·尤沃宁(JaanaJuvonen)和桑德拉·格雷厄姆(SandraGraham)的说法,霸凌主要包括对目标对象的威胁(intimidation)和羞辱(humiliation),典型的情形是指一个身体较为强壮或者在其他条件或特征上占有优势的个体使用其所拥有的这些能量去恐吓、贬低和侮辱另一个体的行为这一定义的内涵及特征如下。首先,校园霸凌的发生是基于校园情景的(basedonschoolcontext)。一方面,霸凌的酝酿和发生基于特定的校内场所,比如教室、操场和食堂等;另一方面,即使是发生在校外的霸凌事件,也与施霸者和受害者在校内的互动和情绪积聚联系在一起,总之与校园情景有关。第二,霸凌之所以发生,背后一定有特定的触发理由。比如,施霸者或因学业表现不佳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转而希望通过霸凌行为获得关注;又或是仅仅为了表现其在某些方面,尤其是体力上的优势;抑或因为目标对象曾经不经意的冒犯而寻求报复等,一般总是有一些特定的触发理由。第三,霸凌的参与双方不管是个人还是群体,身份都应是在校学生。如果是学生与其他社会个体和群体或者非学生身份的个体或群体之间发生的类似行为,则不应归于校园霸凌的范畴。第四,施霸方的行为是主动和故意的,而不是被动和无辜的。这就是说霸凌行为具有蓄意性或者故意性的特点。第五,霸凌的目的是明确的,即造成对方的身体或者心理伤害,迫使对方示弱、难过和屈服。第六,从其性质而言,校园霸凌属于越轨行为。因为这一行为不仅为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所不允,也一定为学校的管理规则所明令禁止,其性质是违反规范悖逆规则的偏差行为。综上,我们认为这一定义基本上反映了校园霸凌的特征和实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那么校园霸凌有哪些类型呢?按其发生介质和表现形态来看,大致可分为五类,即身体伤害(Physicalabuse)、精神虐待(Psychologicalabuse)、言语中伤(Verbalabuse)、网络霸凌(Cyber-bullying)和性霸凌(Sexualbullying)。当然,用这种类型化的方法划分出的类别之间并非界限分明,而是肯定存在一定的交叉和重叠。实际上,运用一种较为简单的二分法,可以将校园霸凌分为直接性霸凌和间接性霸凌。其中,直接性霸凌往往体现为一种直接的激烈对抗,具体表现形式包括身体攻击、威胁、恐吓、辱骂等;而间接性霸凌的具体表现形式则包括传播谣言、群内排斥、骚扰以及暗中伤害等一般而言,采取间接形式的施霸者,其主要目的是在不暴露自己身份的情况下损害目标对象的声誉并降低其在某一群内的地位,所以在这种类型的霸凌中,施霸者往往会刻意隐蔽自己的身份而采取更为隐蔽的手段或方式,间接性、匿名性和单向性是此类行为的特点。而在直接性霸凌中,施霸者通常是在一群支持者或者围观者面前恐吓、羞辱和攻击目标对象,以炫耀和显示其在某种能力上的优势,达到提升其在群体中地位或者形象的目的,因此,直接性、具名性和对抗性是其特点。毫无疑问,不管是哪一种形式,都会让受害人产生诸多的身心困扰和消极体验。2.对校园霸凌后果的评估对校园霸凌的后果分析应该超出关注特定霸凌事件给受害人造成的具体身心伤害,而从整体上对其进行一种全面、辩证和历时的分析。事实上,校园霸凌的负面影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长期性,施霸者换个角度来看也是受害者,现代社会的网络普及和信息传播的快速迅捷又致使这种伤害持续放大。因此,我们将从三个相互对应的维度或者视角,即“即时性—历时性”视角、“受害者—施霸者”视角和“传统性—现代性”视角对其后果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即时性—历时性”视角。考量校园霸凌对受害人产生的负面影响,不仅应关注这一行为在短时间内对其造成的身心伤害,更应将这种伤害置于整个生命历程中,重视其长久影响。就校园霸凌的即时性影响而言,既有的一些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结果表明,学龄个体长期遭受霸凌将会对其产生诸多负面结果,这包括焦虑、沮丧、避世、孤独、自尊感降低、自我效能感下降、注意力受损以及学业成绩下降等如果我们将霸凌对受害人影响的时间跨度拉长,即对其后果进行历时性考量的话,就会发现这种遭受霸凌的经历会对被凌辱者产生持久的消极体验,并有可能影响其未来的生活轨迹。例如,在工作和生活中遭受经常性忧郁、产生低自尊感和难以信任他人等影响“受害者—施霸者”视角。同样采用即时性和历时性相结合的方法来考察其影响。表面上,从霸凌事件产生的即时性效果来看,施霸者通过某种霸凌形式达到了贬抑对方或迫使对方屈服,以及提高自身地位和形象的目的,毫无疑问是“赢家”。另外,这种“赢”的结果也会使其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和心理满足感,从而促使其更频繁地针对特定或不特定对象实施霸凌行为。从这个角度而言,施霸者似乎不会有何损失。但实际的情形远非如此,因为当评估校园霸凌对施霸者造成的长期影响时,就会发现对别人施霸同样会对自身造成非常严重的消极后果。已有研究表明,较之于无霸凌经历的个体,施霸者极易走上酗酒、吸毒、违法、犯罪等道路,实施大量的越轨行为甚至反社会行为正因如此,可以说无论对于受害者还是施霸者而言,校园霸凌都会深刻地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状态,而且这些影响具有一定的潜伏性和长期性。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可以认为霸凌双方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受害者”,因为施霸者一时的满足和“得势”并不意味着其就会成为所谓“赢家”,长期来看这种霸凌的行为惯性同样会对其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传统性—现代性”视角。如果传统的霸凌行为就足以给受害者造成较为严重的身心困扰的话,社会变迁以及互联网应用造成的传播手段翻新,使得这一行为造成的后果比以往更为严重且难以控制。施霸者往往会借助网络空间,使基于校园情景的传统霸凌与网络霸凌形成一种组合样态,导致其后果的叠加和扩大。事实上,如果观察和对比国内最近几年通过媒体曝出的霸凌案例,就可发现其共同特点即是施霸者首先对受害者实施霸凌并同时进行拍照或录影,然后接着将这些拍摄的视频和照片发布在网上,形成了一种“学校是战场,网络是工具”的新型霸凌形态。更为严重的是,此种形式的霸凌大多因施霸者着意突出“表演性”和刻意追求“传播性”在手段上更为大胆,情节上也更为恶劣这就致使受害者在经历了现实世界中的痛苦之外,还要承受来自网络世界的“二次伤害”,而实际上后者的伤害因为网络传播的规模效应往往会更大,这就是一部分被欺辱者因为遭受了这样的双重身心打击而最终选择自杀的真正原因三、由中国校园霸权形成的社会生态和管理挑战1.社会规范的调整与学校对霸凌的注重当媒体、公众和学者都将关注点集中于应该拿什么方法来干预和防范校园霸凌之时,其前提无疑是较为准确而系统地探究霸凌的形成原因及其发生机制。事实上,如果我们把校园霸凌看作是由施霸者实施的对其而言有意义的社会行动的话,那么导致这一行动生发的原因必然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表现为个体原因。当然,有研究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谁”更容易遭受霸凌侵害或者倾向于实施霸凌行为另外,既然校园霸凌是发生在校园情景中的由学生个体或群体一方因特定原因蓄意施加于学生个体或群体另一方的意在造成后者身心损伤的越轨行为,那么越轨社会学的基本观点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分析思路。实际上,与社会学在解释其他社会现象时所秉持的理论分野一样,越轨社会学对越轨行为或者偏差行为的解释也有实证主义(positivism)和建构主义(constructionism)之分。按照实证主义的观点,越轨行为真实地存在于社会之中并具有违反主流社会规范的某些特征,其本身被个人力量之外的外部力量所控制,因此研究越轨行为时应将其当作客观事实来看待。而在建构论者看来,实证主义把偏差行为看作是不道德、反传统并应该加以控制和矫正的客观存在,实际上是在远离行为偏差者以及偏差行为本身,难免有无法进入越轨者内心世界和单纯依靠先入之见进行批评的嫌疑,最终的结论也只是诸如偏差者贫穷、缺乏教育和胸无大志等表象的大杂烩,因而应该采用一种主观式和理解性的方式来研究越轨行为及对待越轨者众所周知,社会现代化带来了物质的极大丰富并促发了个体理性的生长,但同时也对传统社会用来规范社会行为和调整社会关系的价值规范带来诸多冲击。这种变化不仅改变了人们之间的交往方式,还使个体对不特定他人的情感变得更为冷漠。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近些年来社会上屡屡发生的自私自利、恃强凌弱和道德失守等现象,或许可以算是这种传统规范失调的一种注脚。那么,学校作为一种承载教育功能的小型社区,必然不会处于“真空”状态,这种规范失调及其导致的社会结果,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认知,引发同学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各类紧张和冲突,校园霸凌的屡屡发生即是表现之一。正是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认为虽然导致霸凌行为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社会规范的失调必是其中之一。惩治失当和预防不力应该说是导致校园霸凌事态多发频发且日益严重的一体两面,且都因涉及相关责任主体的职能使二者关系更加紧密。前文已经述及,无论霸凌发生的场所是校内还是校外,都是基于校园情景;也无论是施霸者还是受害者,其身份都是在校学生。那么这就自然涉及学校在处理校园霸凌时的责任和职能问题。从现实情况来看,学校不仅是最为了解霸凌双方的诸如学习成绩、在校表现等具体情况的教育主体,同时也是最先发现、调查和处理这类事件的管理主体,所以学校在应对霸凌事件时应该是更为方便且更具优势的(当然,处理校园霸凌等学生越轨行为是否应该属于学校的职能范围是另一个问题。但就目前的学生管理体制以及相应干预机构不健全的情形下,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本身,都将此类事件的处理视为学校育人框架下的重要职责)。但从当下学校处理霸凌行为的方式来看,几乎都是温和应对和模糊处置的。显然,学校如此的处置方法自然遭受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诟病,但其背后似乎也有某些不得已的“情由”。第一,由于大多数霸凌都是在事件发生之后向学校的一种事后报告,在没有充足调查的情况下,学校一般会将其视为学生间的普通冲突来对待,加之学校的教育属性也强化了其在处理这类事件时习惯性地采取批评教育手段而非惩戒处罚手段。第二,考虑到学校声誉和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学校更愿意采取低调处理的方式,并尽可能在学校内部完成事件的处置。第三,学校面临着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问责和考核压力,当发生较为严重的霸凌事件时,学校可能会面临来自教育行政部门问责的风险。应该说,以上的“情由”正是学校更愿意采取上述的温和模糊处理方式的重要原因,但无论如何,这样的处理方式一定是不恰当的。除了学校之外,霸凌的惩治和预防还涉及教育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当下霸凌事件的愈演愈烈之势,与上述主体的治理之能未有效发挥有关。其实,从国家层面将校园霸凌治理当作专门事件予以重视始于去年。面对各地日益严重的校园霸凌事态,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在2016年4月28日向各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发布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整治的通知,要求在全国中小学中分两个阶段开展自查和整治,并表明将对整治期间仍发生校园霸凌事件且造成恶劣影响的学校进行通报和追责如果说教育部门对校园霸凌的治理因其职能惯性而更多采用批评和教育方式的话,那么司法部门则侧重于惩治和威慑。但是,许多霸凌事件的处理根本到不了司法干预的层面,使法律的威慑和惩戒功能无法彰显,即使到了司法层面,虑及霸凌当事人的身份和年龄因素,司法机关仍然主要诉诸批评教育手段,而不是惩戒和处罚。这里的原因在于,霸凌行为的当事人一般都为在校学生,且是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受到现有法律的保护。而或许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目前尚无专门针对校园霸凌的法律,使得司法部门在处理霸凌事件时陷入一种“无法可依”的尴尬。可以说,正是这种法律的缺位以及司法部门同样的温和态度,不仅不能使施霸者因其霸凌行为而承担相应的惩罚,反而会因为这样的处置结果,使其行为变得变本加厉。另外,家庭的教育方式以及监管方式也与子女是否可能遭遇霸凌或者成为施霸者有密切关系。英国的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行为结果之间有很强的关联,在使用权威型教养方式(authoritativeparenting)的家庭中,子代的自尊感和主观幸福感更高,更可能获得较高的学业成就,与那些吸烟、打架以及吸毒的伙伴为伍的可能性也更低;而当家庭教养方式为专制型(authoritarianparenting)和放任型(permissiveparenting)时,子代则会更多地参与以上的越轨行为,且具有较低的自尊感、较低的主观幸福感以及不太理想的学业成绩最后,个体所处的社群环境对其是否可能卷入校园霸凌密切相关。实际上,一个人所处的社群环境随着生命历程的推进通常不会是单一的,但对尚处于学龄阶段的学生而言,对他们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的外部环境除了学校之外无非就是两个,一是其家庭所在社区,二是同辈群体。具体而言,社区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及其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诸如“孟母三迁”的典籍故事中,而且也为一些实证研究所证实2.校园霸凌治理的现实困境除了上述的社会生态使得校园霸凌治理具有复杂性之外,我国当下的霸凌治理实践还面临一些挑战。确切地说,这种挑战指的就是校园霸凌治理过程中不得不重视的有可能影响治理成效的传统因素,以及由于社会发展产生的不同于以往的新情况或新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些挑战也是构成当下校园霸凌事态日益严重的另一“生态”。就目前的情形而言,挑战至少来自于以下的四个方面,即治理机制或者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还没有成熟的实践经验可供借鉴、固有观念的根深蒂固以及信息时代的治理难度加大。其中,治理机制的不健全和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这两个挑战,都与我国以往对校园霸凌的治理问题重视不足有关。事实上,校园霸凌绝非一种新的社会现象,但在我国之所以表现出一种“新”的面貌,就是因为没有给予其应有的重视。应该说,在我国真正将校园霸凌视为一种社会问题并积极寻求治理之策,始于两三年前媒体的大量报道及其产生的“唤醒”效应,正是由于从国家到地方,从媒体到学界,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各级各类学校,之前并没有将校园霸凌作为重要的“问题”来对待,才使目前整体的霸凌治理现状处于一种起步阶段。而其后果,便是在治理方式上欠缺针对性和专业性,导致霸凌事件中施霸者和受害者没有办法获得及时的矫治或者救助。实际上,相较于欧美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在校园霸凌的系统性研究以及校园“反霸凌项目”(anti-bullyingprogram)实践方面起步较早和经验丰富的明显优势,我国无论是从学校层面、国家层面,还是从相关的社会组织层面,都还没有形成具有某种普适性或者具有推广价值的治理经验可供借鉴。因此,我国在校园霸凌研究上的欠缺以及在治理经验上的无所积累,成了当下校园霸凌治理实践中的最大“短板”。还有,长期以来在我国民众的固有观念中并没有严肃对待校园霸凌并关注其潜在后果的传统。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恃强凌弱甚至打架斗殴事件,人们一般都习惯性地将其视为正常不过的“闹着玩”和“孩子戏”,只有当事件性质较为恶劣或造成重大后果时,才会被迫重视并介入处理。而这背后的原因,则与我们以往的文化传统对学龄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爱护和包容不无关系。这就使得人们在面对实质上的校园霸凌时,更倾向于将其视为孩子之间的“不懂事”和“调皮捣蛋”,而不是将关注点置于施霸者的责任和受害者的损失方面。因此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如果受害者的监护人以及相关的管理主体要严肃追究施霸者的责任时,倒显得过于“较真”和缺乏“同理心”了。但是,社会对施霸者的这种宽容并没有平等地转移到受害者身上,因为后者有可能因为被霸凌而被其他人视为“失败者”和“声誉受损者”而遭受重大的身心打击。因此,如果将社会对施霸者的这种宽容和霸凌本身给受害者造成的身心伤害进行对比的话,就会发现这种传统观念和舆论环境对受害者而言是极不友好的。最后,信息时代背景下校园霸凌借助网络平台的规模性传播不仅使其消极影响显著增大,与此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治理难度。如果传统霸凌能使治理主体得以在掌握较为明确的情节并准确评估其后果的情况下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置的话,当下传统霸凌和网络霸凌相结合的这种新型校园霸凌形式,不仅显著增加了治理主体准确评估其影响的困难,而且也因这种霸凌形式所具有的间接性和匿名性等特性进一步加大了治理难度。四、干预策略和学校管理计划1.校园霸凌治理的计理念探究校园霸凌的社会生态和治理挑战不仅是为了对这一现象有更为深入的认识,从其现实性上而言更是为了寻求治理霸凌的适宜方法。在我国当前治理经验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国外的某些做法可以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总体来看,欧美一些国家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关于校园霸凌干预的理论研究,而且同时也倡导并实施了一批反霸凌项目。在这些项目中,有的面向学校的所有学生,有的针对霸凌事件的当事个体,有的旨在训练学生的社会交往技能使其免遭霸凌伤害,有的则聚焦于施霸者行为的微观矫治。实际上,虽然这些项目在其针对的目标对象和具体方法上有所差异,但如果追溯其背后的设计理念,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干预理路或策略,一种可称为基于学校情景的整体干预策略(Whole-schoolinterventionapproach),另一种则是目标导向性的干预策略(Targetedinterventionapproach)基于学校情景的整体干预策略要求所有与学校运行有关的和潜在的行为主体,都参与到校园霸凌的干预行动之中,包括学生、家长、管理人员以及授课老师等。其背后的基本假定是校园霸凌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问题,有效的干预需要改变整个学校的“气候”或者“氛围”,而不是将关注点仅仅放在特定的霸凌事件上或者与霸凌事件有关的个人或群体上,所以有效的校园霸凌治理需要上述多元主体承担一种“共同责任”。目标导向性的干预策略则关注校园霸凌的当事主体,主要就是施霸者和受害者。这一策略的背后也有一个基本的假定,即个体之所以成为施霸者或者受害者,是与其自律、认知、阶层、种族,以及生理等诸多因素分不开的,以上的这些因素既有可能独立作用也有可能混合作用,结果导致个体成为施霸者或者受害者。所以,目标导向性干预在其具体手段和方法设计上,提倡着重考虑行为当事人的个体性和特殊性原因,而不是要进行整体性干预和普遍性预防。事实上,两种干预策略的背后体现的是不同的治理思路,各有其优势和缺点。基于学校情景的整体干预策略是一种针对不特定个体的全面性和普遍性干预,其目的是事前预防,而第二种干预策略则有着明确的干预目标,属于有针对性的事后介入。就其优劣而言,相较于目标导向性干预策略的精准性强、程序简单以及容易跟踪等特点,基于学校情景的整体干预策略则具有覆盖面广、影响范围大以及有较强的警示教育意义的优点。因而,在探索适于我国本土的校园霸凌治理之路时,就可以借鉴以上两种策略的理念及其优劣,并参照一些反霸凌项目的开展和实施情况,寻求一种具备某种普遍适用性和推行意义的治理方案。2.校园霸凌治理的司法干预需要多考虑到的环境前文已经详述,校园霸凌的形成和频发具有复杂而多元的社会原因,且当下的霸凌治理又面临新的挑战,所以在找寻适宜我国本土语境的校园霸凌治理方案时,就应结合以上情形进行综合探究。总体而言,我们希望超越对特定霸凌类型以及潜在霸凌当事人的具象关注而探索一种具有普遍性和整体性的本土方案。正如史密斯认为的那样,反霸凌策略的设定需将霸凌视为一种由多层次、多元化原因导致的系统问题,干预手段的设计务必要考虑霸凌行为嵌入的整体校园环境,而不是仅仅针对霸凌实施者和受害人按照当前的学生管理体制,学校始终应该在校园霸凌的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这不仅是因为校园霸凌的酝酿和发生与学校环境密切相关,而且也是由于学校能够较为准确地掌握施霸者和受害者在诸如学业成绩、在校表现、同学关系等方面的具体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学校较之于其他主体更有条件、资源和环境开展相关的反霸凌活动。实际上,现在欧美国家被证明卓有成效的大多数反霸凌项目,就是由学校发起并负责实施的,而其采取的正是基于学校情景的整体干预策略。例如,前文提及的奥维斯在挪威创制并实施的OBPP(OlweusBullyingPreventionProgram)项目,被认为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综合性和大规模校园霸凌干预项目,且被证明在降低霸凌发生率以及创造和谐校园环境方面效果显著实际上,当每一次校园霸凌事件因情节恶劣或者后果严重而引起全民关注之时,民众除了抱怨学校的管理失当之外,也有很大一部分声音是主张对施霸者进行严厉的法律制裁的,而不是总以施霸者的未成年特征和学生身份为由对其进行保护性处置。当然,从保护学生的角度而言,这样的做法实乃无可厚非,但是这种处理方式不仅不能使施霸者的行为有所收敛,反而有可能因为实施霸凌代价不高而进一步放纵其行为。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柔性的处理手段及其造成的结果,对被欺辱者来说是极为不公平的,或许会进一步加剧其身心负担。应当说,无论从以上的哪个角度而言,都表明需要在这种“软约束”和“柔处理”之外,探索一种适宜的司法干预路径。无论从当前校园霸凌治理的现实需求来看,还是从国外处理霸凌事件的司法经验分析,都表明我国应迫切重视校园霸凌的专门立法工作,并积极探索针对校园霸凌治理的司法干预可能。因为当老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会议邀请函(集合15篇)
- 疫情防控年度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文本
- 大学学生实习报告范文锦集七篇
- 安全责任划分
- 开学典礼老师演讲稿集锦15篇
- 泊船瓜洲的课件教学
- 事业单位个人年度工作总结参考范文
- 房地产销售试用期工作总结18篇
- 政工工作计划模板集锦六篇
- 买卖合同范文合集六篇
- 2023年医科医学计算机应用题库
- (正式版)SHT 3070-2024 石油化工管式炉钢结构设计规范
- 发生心脏骤停的应急预案
- 咸阳中心医院门诊综合楼装修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 全国高考数学新课标Ⅱ卷第11题说题课件
- 2024年荆州市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冲上云霄-飞机鉴赏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建筑防雷与接地-等电位连接
- 2024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论述题
- 国际货运代理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以KX公司为例
- 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处罚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