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咸水歌的文化内涵_第1页
珠江咸水歌的文化内涵_第2页
珠江咸水歌的文化内涵_第3页
珠江咸水歌的文化内涵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珠江咸水歌的文化内涵

一、露山屏障和严格限制阳阳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东与恩平河和台海河接壤,北与云浮市罗定市、新兴县和新水市接壤,西与大明高州市和电白县接壤,南与南海接壤。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依山临海,它的东北边有露山屏障,西边有云雾山环绕,在古代这样与世隔绝的地理形势铸造了阳江地区独特的生活环境和语言特色。阳江市是一个使用汉字书写记载的地方,它并不像其他少数民族一样使用自己民族独特的书写。纵然这样,但阳江市却还是有着自己独特的地方方言。阳江方言是属于粤方言的一种,主要受到俚燎文化、中原汉文化、闽客文化和海外四种文化的影响。阳江方言的音调有十一个之多,与广州话在语音上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比广州话要高昂、尖锐许多。但在声母上,阳江话既与广州话差异不大,还有普通话的缩影。阳江市是一个具有独特语言的城市,它的文化艺术也会因而有所不同,因此学会阳江话便是了解阳江咸水歌的一大起点。二、汉江东平仙水歌的音乐特色(一)理想国里的语言阳江咸水歌一般用阳江话演唱,即兴创作和吟唱,曲调清新,韵律天然,唱、叹流畅,委婉抒情,充满了纯朴真实和乡土气息。其中阳江东平咸水歌的曲调也较为简单易唱,一般的曲子都是以C大调为基本调的五声民族羽调式和徵调式为主,结构一般由上下两句组成单乐段,或由四个乐句组成复乐段,演唱者在演唱时最大的特点是音乐旋律不变,歌词可由演唱者随心而填。然而,阳江东平咸水歌在很久之前并没有音乐引子和伴奏,而是在歌曲的每一句开头设有一句呼语,以引起听者注意,如“哥兄呀”“细妹呀”等都是阳江话对哥哥和妹妹的称谓。如词例1《刀鲤红三一夜埕》女问:“哥兄呀,乜鱼清蒸味道正,乜鱼能成一夜埕?”男答:“细妹呀,白鲳清蒸味道正,刀鲤红三能成一夜埕呀。”后来,由于社会各界咸水歌爱好者对阳江东平咸水歌的越发关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咸水歌学习爱好者都切身深入阳江东平当地进行了解、学习,再加上当地一些具有权威的东平咸水歌继承者和一些具有一定创作水准的艺人们也竭尽全力对阳江东平咸水歌进行保护与革新,使得阳江东平咸水歌原本单调的曲式风格更加具有感染力,让阳江东平咸水歌得到了一个从无伴奏到有伴奏的历史性创新,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数阳江东平当代民间歌王陈昌爱先生。再者东平咸水歌的曲子原本就具有节奏自由,经常变换节拍型,并常有活动句的特点,因而同一首歌,同一音乐旋律,由不同的人演唱则有不同的唱法。(二)演唱咸水歌的题材有数人之歌、浚道、水歌、自由刑之间的上条件“咸水歌”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中形成的文化产物,其形成和发展源于三个原因:一是劳动生产,这类型的咸水歌跟劳动号子差不多;二是生活交流,如男女恋爱、事情问答,主要以对唱形式为主;三是民俗活动,如“哭嫁”“哭奶”,调子有点怪异。因此,咸水歌的音乐题材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渔民通过男女对唱的形式来表达对对方的爱恋思念之情。二是哭嫁之歌,即将出嫁的女儿及其家人对她的依依不舍,和对她美好婚姻的祝福。三是在出海扑鱼之时,用来鼓舞人心,缓解疲劳所唱的劳动之歌,展现了渔民乐观向上,不辞劳苦的劳动精神。四是时政歌。其中,劳动之歌和男女对唱情歌这两种题材在咸水歌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陈昌爱先生和冯少丽小姐演唱的咸水歌《返航人月两团圆》,则是以丈夫出海捕鱼在中秋月圆之夜归家,与妻子团圆相聚的情景来拉开帷幕的。接下来就是丈夫以简单质朴的地方方言唱述出海捕鱼的一切经历,其中包括丈夫捕到的白鲳、鲈鱼、马鲛等各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鱼类,拿回家与家人共享的画面。其中渔歌前两部分处处流露出夫妻之间恩爱甜蜜的感情,以及表达出妻子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和丈夫归家的期盼之情,而丈夫却以唱的形式倾述了经过长期在海上劳作而归家后与妻子相见的喜出望外之情。在夫妻演唱的整首咸水歌中,无不一一体现夫妻之间相互爱惜、担忧和相互思念的真切情感。除此之外,曲子即将结束时,通过两夫妻的对唱来体现了当时渔民对于国家改过开放令老百姓致富的喜悦欣慰之情,同时也歌颂了祖国改过开放令社会更加和谐进步,使渔民过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三)男女学生的情感凝聚东平咸水歌的演唱形式主要有独唱和对唱两种,其中对唱中则以男女问答对唱最为突出,通常男女问答双方的曲式结构是一样的,男唱前两句,女唱后两句,而男方的结束语一般为“姑妹嘿”,女方一般为“哥兄”。男女情歌对唱在疍民咸水歌中占了很大一部分的比例,疍民一起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生活、劳作,所有的生活写照都与大海息息相连。疍民在海上劳作时常常会对唱渔歌,以增进疍民之间的情感,特别是一些弱冠之年的男女之间往往也会在劳作的闲暇时光互相互动,以渔歌对唱的形式增加彼此之间的感情。如词例2:女:“哥兄哩,大浪来时呀高过天,在家阿妹呀好挂牵呀哩。”男:“妹呀哩,哥稳把舵呀哩抬头望呀,心胸阔阔敢撑船呀哩。”在浩瀚的海洋中共同劳作产生的情感好比天上闪烁的星星,照耀着疍民青年男女的情感天堂,甜蜜悠扬的歌声透露出丝丝的柔情和暖暖的爱。再如疍家午匀之年的男女在劳作中对唱则表达了他们对对方情窦初开的情感。如词例3女问:“乜野玩玩照九洲?乜野跳跳海中游?乜野双双不离影?乜人陪妹抛虾网罗哩?”男答:“月儿弯弯照九洲,鱼儿条条海中游,比目双双不离影,我愿陪美抛虾网罗哩。”还有一种男女情歌对唱则是女方送男方出海作业的情歌,这类型情歌大多是表达女方对男方的种种不舍、盼君早归和担忧之情。在旧社会,疍家备受欺凌,就连渔民们上岸都不能穿着鞋子,更别期待疍家子女结婚时的婚礼能有多大场面了。当时疍家子女一旦到了婚嫁年龄都是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定下婚嫁之事的,根本就没有现如今所谓的自由恋爱,而且疍家女需在出嫁前几天悲悲戚戚地唱起哭嫁调,按照习俗疍家女哭的越悲则代表疍家女方有教养,反之则反。在古老的疍家婚嫁中有一个甚是开心的环节,那就是迎娶双方船队互唱咸水歌,且都是即兴吟唱的,通常会把“哭嫁”调改为“叹”调祝福。(四)艺术特色1.言来显示“呼语”由于咸水歌源于疍家人民日常劳作或生活中,并用当地地方方言来进行即兴创作和吟唱,每一句都是以“呼语”开头。比如“细妹呀”,“家兄呀”之类的,以引起听着的注意,也通俗易懂,几乎每个渔家人都能听懂并理会其中所表达的意思。2.不同基本前充下的演唱在咸水歌演唱中,演唱者经常变换曲子的拍子,且歌曲没有固定的音乐引子和伴奏,并常有活动句,因而同一首歌曲由不同的人演唱则有不同的唱腔,至今名人唱法不同,唱腔则已达十余种。3.两木淋淋,各受限制咸水歌所用艺术手法包括比兴、借喻、夸张手法。如“灯盏无油灯无亮,劝哥换油莫换新”“两木挨埋三点水,一双大眼泪淋淋”;又如“两人分别苦心头,一江春水向东流。哪有利刀能割水,哪有利剑能斩愁”。在歌曲中,咸水歌还运用了大自然日月星辰的各种意象,去深化和表达心中丰富的情感,以物喻人,以景叙情,使人触景生情。4.咸水歌的艺术美咸水歌曲调优美,歌词生动形象,通过歌唱的手段唱事、人和物,塑造了一系列生动优美的形象,具有强力的感染力和渗透力,扣人心弦,悦人耳目,使人们心里洋溢起一种难以形容的喜悦,精神振奋,舒畅越快,这是咸水歌美的愉悦性。咸水歌的艺术美是以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疍家人民的点点滴滴的。如“哥兄哩,牙带出身打面粉呀,黄花出身打金银哩,鸡鲳出身鱼的引呀,墨鱼出身有阵烟尘呀哩”“妹呀哩,白鲳出身如肉鸡呀,花鰷出身含泥哩,门鳝有胶鲨有翅呀,马鲛牙利无鳞鱼呀哩”。这些咸水歌对唱都是以海中能见能触的海洋世界动物去体现疍家人民的种种生活写照。咸水歌是一种能以不同风格和不同内容的唱词和音调特色,阐述不同事物,表达不同人的思想情感,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和人物情绪变化的一种艺术。三、江苏咸水歌的改革创新谈到阳江渔歌,怎能不论及我们的“民间歌王”陈昌爱(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县东平镇人、广东省民间文艺协会会员),有“广东民间歌王”之称。陈昌爱老人退休以后,发挥其专长,出任东平镇老人文化活动中心负责人,经常在东平进行渔歌创作,举办渔歌演唱活动,为活跃当地的本土文化做出了大量的贡献。除此之外,他还听取专家的意见,对阳江渔歌进行了一些改革创新,在原生态的基础上改变了调式,增加了音乐锣鼓,使渔歌变得欢快、通俗易懂,广受人民群众的欢迎与好评。陈昌爱表示:阳江咸水歌注重在原生态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演唱中融合表演元素,再配以表演服饰、道具和配乐等的革新,使以往的阳江咸水歌更通俗易懂,而且也具有可听可观性。所以,就现如今阳江咸水歌的发展状况而言,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阳江当地咸水歌,我个人建议我们应该:(1)捉紧把阳江咸水歌申请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2)鼓励更多的年轻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