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武帝对匈奴的财政政策_第1页
论汉武帝对匈奴的财政政策_第2页
论汉武帝对匈奴的财政政策_第3页
论汉武帝对匈奴的财政政策_第4页
论汉武帝对匈奴的财政政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汉武帝对匈奴的财政政策

关于汉武帝的财政改革和边境经济,许多学术界都存在否定态度。他们认为,这是“穷人的武术”和“工人的书籍”的体现,破坏了经济发展规律,损害了西汉社会发展。一、汉武帝需要通过西北边境才能到达西汉王朝经过“文景之治”后,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西汉初的国中之世匈奴是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秦汉时期其势力逐渐发展壮大,发展到东至辽东,西到塔里木盆地东北,南至今河北北部、辽宁西南和宁夏等地区,拥有“控弦之士三十余万”由于秦末汉初的战乱,西汉初创时期国力衰弱。汉高祖六年(前200)“白登之围”后,汉王朝被迫对匈奴采取和亲之计,“明和亲约束,厚遇关市,饶给之”西域战争期的性质自秦汉以来的二千余年中,历代中原王朝的威胁主要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如秦汉时期的匈奴,魏晋时期的鲜卑,隋唐时期的突厥,宋元时期的契丹、女真等。西域地处中国西北边陲,通过河西走廊与关中连接在一起,是中国西北的重要屏障,也是牵制北方游牧民族侵扰中原的战略后方。西汉文帝六年(前174)匈奴“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武帝时期农业和商业发展的特点经高祖“白登之围”后,西汉在政治上实行无为而治,在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中间经历“文景之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到汉武帝时期,财政实力与社会发展情况已与汉初不可同日而语: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兮。经过六、七十年的发展,武帝时期,国库充盈、人民生活富裕,农业和商业发展迅速。“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二、政策原因及其反映的文为了解除匈奴威胁,实现“广地万里”、“威德遍于四海”的雄心,汉武帝改变了“文景之治”以来“无为而治”的政策,决定武力讨伐匈奴。但是,在讨伐匈奴的过程中,由于庞大的军政耗费使西汉财政出现运转困难。为了达到继续进行西北边疆经略的目标,汉武帝及时进行了财政改革,改革的目标是把社会财富处于政府控制之下,由政府统一调配。汉武帝的财政改革使财政危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保障了汉武帝西北边疆战略计划的继续进行。元光二年至元朔二年,汉匈奴战争爆发,武帝为加强北方防御匈奴的作用战争双方的较量更多的是双方实力的竞争。面对匈奴的不断侵扰,凭借汉初近七十余年的积累,汉武帝一方面派遣汉使通大月氏、乌孙等西域诸国共抗匈奴;另一方面,直接对匈奴展开正面战争,拉开了汉匈战争的帷幕。元光二年(前132),西汉政府开始了大规模反击匈奴的战役,此后“兵连而不解,天下共其劳;干戈日滋,行者赉,居者送,中外骚扰相奉。”数次反击匈奴的征战,消耗了西汉政府多年来积聚的财富。元朔二年(前127),武帝为加强北方防御筑朔方城“费数十百巨万,府库益虚。”此时的财政危机影响到汉武帝继续对匈奴的战争和西北边疆经略目标的实现。汉武帝多次对匈奴用兵,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西汉边疆向西、向北推进数百千里,匈奴势力大衰,“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深化财政体制汉武帝的财政改革主要通过由国家控制经济领域的活动,任用桑弘羊等人,广开财源、壮大国家财政,制定有利于政府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财税制度,使汉兴以来积聚的大量社会流动财富集中到政府的掌控之下。大盐商、大铁商汉初国家不干预经济活动,山海之利往往被富商大贾所独占,大盐商、大铁商很快成为“富至巨万”的地方豪强。在武帝与匈奴战事频仍、财政吃紧时,“富商大贾”仍然“不佐国家之急”国家财政收入改革措施均输平准,是国家垄断商品的运输、买卖、商品价格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改革措施。均输是由大司农派出属官去各地郡国对上缴朝廷的货物沿途出售,买回朝廷所需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通过买卖货物盈利赚钱,“输者既便而官有利”汉武帝为商人提供交易权限算缗、告缗是针对大商人的一种经济剥夺行为,元狩四年(前119),汉武帝开始实行对商人及手工业者征收千分之二十至四十的赋税。并针对商人隐藏财产、规避税赋的现象,武帝又颁布告缗之令,“中家以上大抵皆遇告”此外,汉武帝还建立了稳定的货币制度,中央牢牢控制铸币权,并根据经济及军事需要及时进行货币政策的调整。同时,扩大税基、拓宽财源,增加算赋和口赋的征收数量和范围,如开始对商贾和奴婢课以重税,并使口赋从十二钱增加到二十三钱,据估算,仅当时全国的口赋收入就“约占岁入总额的7.5%”三、屯垦戍边的主要策略汉武帝的财政改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西汉王朝的财政危机,使西北边疆经略得以继续进行。为节约军事支出,以战养战,武帝在西域逐步实行边战争、边屯垦的策略,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屯垦戍边活动;此后,由于国内局势变化,武帝在政治上又适时发布了“罪己诏”和“罢轮台屯田诏”,这些措施都体现了汉武帝经略西北边疆的策略性。节省军事开支,稳定边境在攻击匈奴和经略西北边疆的过程中,武帝开创了“以战养战,屯垦戍边”的边疆经略措施,戍卒亦农亦战,节省了大量的军事开支,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西汉经略西北边疆以来的财政压力,对稳定前线形势,具有重要意义。西域距离中原路途遥远,战事一起,“道远多乏食;且士卒不患战,患饥。”同时,汉政府还先后组织了数次大规模的移民进行屯田戍边。元狩三年(前120),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万口”汉武帝继续经略西北边疆的经营经过财政改革与实施屯垦戍边策略后,增强了西汉与匈奴争夺西域的能力,进一步拓展了西汉在西北边疆向前推移的空间。但是,常年征战损耗了西汉的国力,再进行大规模的征战并非明智之举,此后武帝在西汉已有财政实力的基础上,实行以稳为进、巩固已有战果的策略。财政改革后,汉武帝继续经略西北边疆,经营西域。在卫青、霍去病等攻击匈奴的第一阶段,已经重创匈奴势力,并征服了楼兰、姑师。与匈奴决定性的战争已经结束,汉在西域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因此,打击和拉拢西域诸国,进一步消除匈奴对西域的影响,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目标。此时,西汉对西域最为著名战役是攻略大宛,“大宛以西皆自恃远,尚骄恣,未可诎以礼羁縻而使也”因此,汉武帝无论从地理上还是心理攻势上,都完成了对西北边疆经略的后期目标,“汉既诛大宛,威震外国,天子意欲遂困胡,乃下诏曰:‘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高后时单于书绝悖逆。昔齐襄公复九世之雠,《春秋》大之。’”所以,即使在搜粟都尉桑弘羊适时提出“遣屯田卒诣故轮台以东,……募民壮健有累重敢徙者诣田所,就畜积为本业,益垦溉田,稍筑列亭,连城而西,以威西国”四、西汉财政改革的结果—结语班固对武帝反击匈奴、经略西北边疆之事云:孝武之世,图制匈奴,患其兼从西国,结党南羌,乃表河,列郡,开玉门,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单于失援,由是远遁,而幕南无王庭。……师旅之费,不可胜计。至于用度不足,乃榷酒酤,筦盐铁,铸白金,造皮币,算至车船,租及六畜。民力屈,财用竭,因之以凶年,寇盗并起,道路不通,直指之使始出,衣绣杖斧,断斩于郡国,然后胜之。是以末年遂弃轮台之地,而下哀痛之诏,岂非仁圣之所悔哉!且通西域,近有龙堆,远则葱岭,……非上威服致其贡物也。西域诸国,……与汉隔绝,道里又远,得之不为益,弃之不为损。盛德在我,无取于彼。故自建武以来,西域思汉威德,咸乐内属。唯其小邑鄯善、车师,界迫匈奴,尚为所拘。而其大国莎车、于阗之属,数遣使置质于汉,愿请属都护。圣上远览古今,因时之宜,羁縻不绝,辞而未许。虽大禹之序西戎,周公之让白雉,太宗之却走马,义兼之矣,亦何以尚兹!其实从汉武帝为维护西北边疆安全的财政改革分析,班氏之言有失偏颇,虽然他肯定了汉武帝为图制匈奴,消除其对西汉威胁,乃“开玉门,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达到了“单于失援,由是远遁,而幕南无王庭”的战略目标,也中肯地评价了由此造成了“财力屈,财用竭,因之以凶年,寇盗并起,道路不通”的财政与社会困难局面,但班氏对“西域诸国……与汉隔绝,道里又远,得之不为益,弃之不为损”的认知则与历史发展趋势大相径庭。如果没有武帝时期对西北边疆的经略,使西域诸国成为西汉的战略后方和对抗匈奴的基地,如果没有及时进行财政改革和巩固西北边疆战果,就不会有西汉世界大国地位的奠基,更不会有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的开辟与繁荣,其后中西文明对话的渠道、商贸往来的通道何时畅通更无法可知。所以,班氏“虽大禹之序西戎,周公之让白雉,太宗之却走马,义兼之矣,亦何以尚兹”的义理之论,只是时代局限下的弱视之陈词,与汉武帝外树大国威仪、内修政治、经济一统的目标不可一日而语。总之,正是由于汉武帝及时进行了财政改革,使西汉经略西北边疆的目标没有中途搁浅,而汉武帝在伐大宛胜利及西域屯垦稳定后,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发布“罢轮台屯田诏”,“下哀痛之诏”,从而将国家发展重心及时调整到养民、休养生息的道路上来,体现了武帝高明的政治策略,“仁圣之所悔”,挽回了西汉的将颓之势,促使了其后“昭宣中兴”局面的出现。值得玩味的是,虽然武帝“罢轮台屯田”使西域屯田暂告段落,但是武帝之后西汉在西北边疆经略仍未中断,而且始终是一种进取的姿态。元凤四年(前77),昭帝采纳桑弘羊前议,命赖丹屯田轮台,同年又命傅介子刺杀楼兰王,并屯田伊循。宣帝即位后,即发兵十五万骑,与乌孙联合攻击匈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