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官僚体系中的爵系统_第1页
秦汉官僚体系中的爵系统_第2页
秦汉官僚体系中的爵系统_第3页
秦汉官僚体系中的爵系统_第4页
秦汉官僚体系中的爵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秦汉官僚体系中的爵系统

一、秦汉官僚体系中的公约罪秦汉时期,人们常把公务员、大臣、医生和学者视为“官”。最典型的是《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和《续汉书·百官志》,都明确记载了某些职官的“位”。如《百官表》说御史大夫“位上卿”,前后左右将军“位上卿”以上现象表明,秦汉官僚体系中除了以石数排列的禄秩系统之外,还存在着以“公卿大夫士”序列排列的“位”的系统众所周知,公卿大夫士的说法起源于先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已有“公卿大夫相继于朝”的记载然而,在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巨变和秦始皇建立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之后,秦汉官僚体系中的公卿大夫士爵位系统到底还具有怎样的意义呢?笔者认为:秦及西汉时期的官僚体系是由公卿大夫士爵位系统和以石数标称秩级的禄秩系统共同构成的,它们又与二十等爵系统共同组成支撑秦汉官僚政治社会的三个支架。其中,公卿大夫士爵位系统是核心和基准系统,其他两个系统均是从这一系统衍生发展演变而来,三者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秦汉时期,公卿大夫士爵位系统仍处在不断完善过程中,并不断调整与其他两个系统的关系,汉代几次大的官制改革都因此而起。二、秦汉的公务、卿位正如前文所揭,《百官表》和《百官志》明确记载了汉代的公卿,因此,对于秦汉时存在公、卿位应当不存在太大疑问。成问题的倒是大夫、士位。士位问题较为复杂,须专文讨论。本文着重讨论大夫位(一)在罪刑中,须先请,和载其贤材。至西汉后期又至东汉初,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中有一问答:可(何)谓“宦者显大夫?”·宦及智(知)于王,及六百石吏以上,皆为“显大夫”。整理小组《注释》说:《汉书·惠帝纪》:“爵五大夫、吏六百石以上,及宦皇帝而知名者,有罪当盗械者,皆颂系。”与本条可参看。简文中的“大夫”与二十等爵的大夫爵或五大夫爵没有关系,而是指公卿大夫士的大夫位。此简出于秦简《法律答问》,因此它对“显大夫”的界说应当视为秦代的法律规定,大夫即“宦及智(知)于王,及六百石吏以上”,大夫的起始禄秩为六百石。我们在汉代文献中尚未发现像上述秦简那样直接的法律规定,而《汉书·律历志上》的下列记载:元凤三年,太史令张寿王上书欲改历,六年“诏劾寿王吏八百石,古之大夫,服儒衣,诵不详之辞,作祅言欲乱制度,不道。”(21似乎意味着大夫位在汉代已经成为古代制度的遗存,人们只是习惯于将某些官秩与古代的大夫位相对照而已。然而,若仔细爬梳史籍,我们不难发现西汉时期大夫位仍是具有明确内涵和指向的切实存在,试举典型事例以证之:前揭《汉书·宣帝纪》载宣帝在黄龙元年诏中说:举廉吏,诚欲得其真也。吏六百石位大夫,有罪先请,秩禄上通,足以效其贤材,自今以来毋得举。(8宣帝在诏书中明确说“吏六百石位大夫”,这一说法与前揭秦简一脉相承。在古代,诏书即是法律。此诏表明,直至宣帝时“吏六百石位大夫”的法律规定仍在发挥作用。居延新简中有这样一枚简:君吏六百石大夫位当有E.P.T52:164居延新简所出简的年代为武帝末至东汉初。此简在边境地区发现,可以进一步证明它是确实施行的法令。根据宣帝诏,我们还了解到位大夫者,享有“有罪先请,秩禄上通”的特权。“有罪先请”指一定身分之人有罪必先请议而后论罪,不得直接劾之有司《汉书·朱博传》载成帝时大司空何武与丞相翟方进奏言:古选诸侯贤者以为州伯……今部刺史居牧伯之位,秉一州之统,选第大吏,所荐位高至九卿,所恶立退,任重职大。《春秋》之义,用贵治贱,不以卑临尊。刺史位下大夫,而临二千石,轻重不相准,失位次之序。臣请罢刺史,更置州牧,以应古制。(83奏言称“刺史位下大夫”。刺史秩为六百石《汉书·司马迁传》载司马迁报任安书,其中有曰:乡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62司马迁受腐刑前任太史令。颜师古注引韦昭曰:“《周官》太史位下大夫也。”臣瓒曰:“汉太史令千石,故比下大夫。”《汉书补注》引沈钦韩说:“百官志太史令六百石。宣帝黄龙元年诏曰:吏六百石位大夫,有罪先请。瓒以太史令为千石非也。”《汉书·礼乐志》:至成帝时,谒者常山王禹世受河间乐,能说其义,其弟子宋晔等上书言之,下大夫博士平当等考试。(22《汉书·龚胜传》载御史中丞劾奏龚胜说:胜吏二千石,(夏侯)常位大夫,皆幸得给事中,与论议……。(72时夏侯常为博士(72《史记·太史公自序》载有“上大夫壶遂”。司马贞《索隐》案:遂为詹事,秩二千石,故为上大夫也。(130壶遂任詹事之事见于《史记·韩长孺列传》:“壶遂官至詹事,天子方倚以为汉相,会遂卒。”(108《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上大夫董仲舒推《春秋》义,颇著文焉。(14据《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因对策得武帝赏识,“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事易王”。因言灾异,“中废为中大夫”,后又启用为胶西王相(56前揭《汉书·翟方进传》:丞相、御史请遣掾史与司隶校尉、部刺史并力逐捕,察无状者,奏可。司隶校尉涓勋奏言:“《春秋》之义,王人微者序乎诸侯之上,尊王命也。臣幸得奉使,以督察公卿以下为职,今丞相宣请遣掾史,以宰士督察天子奉使命大夫,甚颜师古注曰:谓丞相掾史为宰士者,言其宰相之属官,而位为士也。奉使命大夫,谓司隶也。(84司隶校尉涓勋对丞相、御史大夫掾史监督司隶校尉和部刺史逐捕一事不满,故对皇上上奏发牢骚,说这是“以宰士督察天子奉使命大夫”,违背尊卑之礼。据《百官表》,司隶校尉秩二千石(19上《汉旧注》东西曹掾比四百石,余掾比三百石,属比二百石,故曰公府掾,比古元士三命者也。或曰,汉初掾史辟,皆上言之,故有秩比命士。其所不言,则为百石属。其后皆自辟除,故通为百石云。(志24将太尉东西曹掾比二百石至比四百石比之古元士,或将有秩比作命士。“比”的说法表明当时可能并没有对“士”的范畴做出明确规定,故存在几种不同说法。《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孝景帝季年,万石君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103(御史大夫张欧)老病笃,请免。于是天子亦策罢,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103《汉书·百官公卿表下》:(元光四年)九月,中尉张欧为御史大夫,五年老病免,食上大夫禄。(19下万石君和张欧以老病免时,均破例赐食上大夫禄。假如上大夫不是切实的位阶,享有固定俸禄的话,这样的表述就难以理解。以上数例表明,西汉时期不仅存在切实的大夫位,而且秩二千石和六百石、比六百石分别对应上大夫位和下大夫位然而,秦汉时在二千石和六百石之间还存在比二千石、千石、比千石、八百石、比八百石等秩级。这些秩级与“位”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呢?文献中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根据以下记载或许可以作些推测。《百官公卿表》: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绶,光禄大夫无。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铜印黑绶,大夫、博士、御史、谒者、郎无。其仆射、御史治书尚符玺者,有印绶。比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黄绶。(19上秦汉印绶分三个等级:秩比二千石以上银印青绶,秩比六百石以上铜印黑绶,比二百石以上铜印黄绶。汉代自景帝中六年规定六百石以上者享有乘车的特权,车制分两个等级:二千石以上和千石至六百石。《汉书·景帝纪》景帝中六年五月诏曰:夫吏者,民之师也,车驾衣服宜称。吏六百石以上,皆长吏也,亡度者或不吏服,出入闾里,与民亡异。令长吏二千石车朱两而《续汉书·舆服志上》“皁盖车”条:中二千石、二千石皆皁盖,朱两结合前揭《汉书·司马迁传》颜师古注引臣瓒说“汉太史令千石,故比下大夫”,虽然臣瓒说太史令千石有误,但是,千石位下大夫应该有据。因此,可推测:比二千石位随二千石,也为上大夫,千石以下至比六百石位下大夫需要指出两点:第一,秦汉时期的公卿大夫士专指士人官僚,宦官不在此列。司马迁事迹可证明这一点。司马迁原为太史令,秩六百石,后因李陵事受宫刑,“为中书令,尊宠任职”第二,秦及西汉时期狭义的公卿大夫专指中央直属各级官署六百石以上长官,即所谓外朝官(二)惠帝及帝帝时期的“礼议政部”上文已揭示,秩六百石位大夫以上吏具有某些特权,如“有罪先请,秩禄上通”、“陪外廷末议”。事实上,吏六百石以上的特权远不止于此。以往一些学者对此已有论述前揭《汉书·景帝纪》景帝中六年诏表明,吏六百石以上者在汉代被称作长吏秩六百石是有资格参加贺正、大丧特别是朝议等朝廷活动的最低一级官吏。《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载汉高帝七年叔孙通制定贺正朝仪:“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99正因为如此,汉代的外朝是由六百石以上至丞相构成的。由于秩六百石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故汉代这一级官职设置最多,一般部门的长官均定为六百石秩(参见表1),其目的应是为了让朝廷与这些部门能够建立直接联系。六百石以上吏在司法、赋税、徭役上享有很多特权。如前揭例1《汉书·宣帝纪》表明,吏六百石位大夫者享有“有罪先请”的特权制诏御史曰:年七十受王杖者比六百石,入官廷不趋,犯罪耐以上毋二尺告劾,有敢征召、侵辱者比大逆不道。建始二年九月甲辰下。诏书规定年七十受王杖者待遇比照六百石吏《汉书·惠帝纪》载,惠帝即位后向天下施恩惠,其中两项是针对六百石以上吏的:爵五大夫、吏六百石以上及宦皇帝而知名者有罪当盗械者,皆颂系……今吏六百石以上父母妻子与同居,及故吏尝佩将军都尉印将兵及佩二千石官印者,家唯给军赋,他无有所与。(2其一,六百石以上吏和爵五大夫者、宦皇帝而知名者,犯罪后应带刑具的,特批有不带刑具的优待权六百石以上长吏在职秩的迁转上也较少吏有更多的特权和机遇。下面的例子虽然是东汉的,但其精神主干大致可视为西汉的延续。《后汉书·质帝本纪》载,质帝本初元年令“千石、六百石、四府掾属、三署郎、四姓小侯先能通经者,各令随家法,其高第者上名牒,当以次赏进”(6时尚书有缺,诏将大夫六百石以上试对政事、天文、道术,以高第者补之。酺自恃能高,而忌故太史令孙懿,恐其先用,乃往候懿。既坐,言无所及,唯涕泣流连。懿怪而问之,酺曰:“图书有汉贼孙登,将以才智为中官所害。观君表相,似当应之。酺受恩接,凄怆君之祸耳!”懿忧惧,移病不试。由是酺对第一,拜尚书。(48它表明重要官职空缺时,通常是在六百石以上长吏中进行选拔。汉代还多次对六百石以上吏赐五大夫或以上爵,而且五大夫以上爵对秩六百石的吏方始赐予六百石以上吏之子则享有接受国家正式教育、优先入仕的特权。《后汉书·质帝本纪》载,质帝本初元年夏四月,“令郡国举明经,年五十以上、七十以下诣太学。自大将军至六百石,皆遣子受业,岁满课试,以高第五人补郎中,次五人太子舍人”(6以上关于秩六百石以上者地位和权益的考察,可能只是现实中的一部分。但是仅依靠这些考察,我们已能得出如下结论:以秩六百石为界,汉代的官僚分为两个大的阶层,居于六百石以上的长吏,官高禄厚,具备参加朝廷议政的资格,并因此成为统治集团的核心成员,享有各种特权,这种特权不仅惠及己身,还延及家庭成员特别是子嗣;居于六百石以下的少吏则官卑禄薄,不能享受长吏所有的特权。秩六百石之于汉代官僚体系的分层地位就仿佛五大夫爵之于二十等爵。秩六百石之所以具有如此重要的分层作用,绝非偶然,正如宣帝黄龙元年诏所表明的,是因为“吏六百石位大夫”,国家将秩六百石确定为大夫的最低一级——下大夫,从而使其具有了重要的分层界标意义。秩六百石所具有的特殊地位是通过“位大夫”而获得的。为什么不是秩决定位,而是位决定秩?因为从本源上来说,位的出现早于秩。西周初期大概已经建立了卿大夫士系列的雏形秦汉时期大夫位的存在,以及其所享有的各种特权,表明这一时期禄秩系统虽然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但是,位系统并没有因此消失,它仍然作为禄秩系统的坐标体系而存在,是构架当时官僚政治社会的基本制度系统。不仅如此,位系统在秦汉时期还获得了新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公卿位的确立和完善上。三、《二年律令秩律》解决的切入点从上一节的考察可以看到,秩六百石位大夫的位新出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秩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材料和可能,我们就以此作为切入点。(一)景帝在二千石上的秩级《秩律》所反映的西汉初期吕后二年的官秩情况,与《百官公卿表》记载的成帝绥和元年时的官秩序列有很大不同●御史大夫,廷尉,内史,典客,中尉,车骑尉,大(太)仆,长信詹事,少府令,备塞都尉,郡守、尉,中二千石:御史大夫二千石:内史、詹事、郡守比二千石:郡尉这一差异表明汉王朝在吕后二年至成帝绥和元年间的某一个时点曾经对官秩系统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改革,而关于这次改革的情况以及改革前的官秩对应状况,《百官公卿表》完全失载。如上所述,《秩律》中没有秩中二千石,御史大夫、廷尉等秩皆为二千石,由于文献中关于中二千石和二千石官的记载较多,因此也成为我们探讨此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其一,《史记·孝文本纪》:孝景皇帝元年十月,制诏御史:“……其为孝文皇帝庙为《昭德》之舞,以明休德。然后祖宗之功德著于竹帛,施于万世,永永无穷,朕甚嘉之。其与丞相、列侯、中二千石、礼官具为礼仪奏。”(10这是文献中秩中二千石出现的最早时间,由此可知景帝即位时已经存在中二千石秩级了,那么,在二千石之上增设中二千石的秩级应发生在景帝即位之前。其二,《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载:文帝六年,淮南王谋反,文帝令丞相张仓等审理此案,张仓等议:“丞相臣张仓、典客臣冯敬、行御史大夫事宗正臣逸、廷尉臣贺、备盗贼中尉臣福昧死言:……长当弃市,臣请论如法。”制曰:“朕不忍致法于王,其与列侯二千石议。”“臣仓、臣敬、臣逸、臣福、臣贺昧死言:臣谨与列侯吏二千石臣婴等四十三人议,皆曰‘长不奉法度,不听天子诏,乃阴聚徒党及谋反者,厚养亡命,欲以有为’。臣等议论如法。”(118大臣第二次上疏中提到“吏二千石臣婴”。《百官公卿表下》文帝八年条,有“太仆婴薨”。此“太仆婴”即汝阴侯夏侯婴。《史记·夏侯婴列传》载:“婴自上初起沛,常为太仆”,“高后崩,代王之来,婴以太仆与东牟侯入清宫,废少帝,以天子法驾迎代王代邸,与大臣共立为孝文皇帝,复为太仆。八岁卒,谥为文侯。”(95贾谊《新书·等齐》的下段文字不仅可以证明上述判断,而且揭示文帝时的官秩改革是在贾谊建议下实施的:天子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诸侯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而尊无异等,秩加二千石之上。天子列卿秩二千石,诸侯列卿秩二千石,则臣已同矣。人主登臣而尊,今臣既同,则法恶得不齐?天子卫御,号为大仆,银印,秩二千石;诸侯之御,号曰大仆,银印,秩二千石,则御已齐矣。御既已齐,则车饰具恶得不齐?贾谊说,汉列卿(包括太仆)和诸侯列卿文帝官秩改革时,对郡守的秩级仍维持二千石不变。《史记·酷吏列传》:“济南瞯氏宗人三百余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于是景帝乃拜都为济南太守。至则族灭瞯氏首恶,余皆股栗。居岁余,郡中不拾遗。旁十余郡守畏都如大府。”(122前文已揭,《秩律》中秩二千石的职官在《百官表》中被分解为三个秩级,那么,这一格局是否是在文帝改革时一次完成的呢?前文已对天子诸卿、诸侯列卿和郡守进行了考察,下面将对其余职官情况展开讨论首先,关于内部历史《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载景帝即位,以晁错为内史,“宠幸倾九卿”(101《茂陵书》不《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茂陵书》詹事秩真二千石。”《史记·孝景本纪》司马贞《集解》引瓒曰:“《茂陵书》詹事秩二千石。”(11对第四阶段的考察结果(建昭)三年夏,令三辅都尉、大郡都尉秩皆二千石。(9由此可反证,此诏出台前,郡无论大小,其都尉秩都相同。既然元帝时令三辅和大郡都尉秩为二千石,那么普通郡都尉秩应当低于二千石,因此,《百官公卿表》中郡尉秩比二千石至少在元帝建昭三年前已确定。将以上考察结果归纳如下:西汉前期官僚系统最高一级为未标称石数的丞相、太尉,其次为二千石,御史大夫与中央诸卿、诸侯列卿、地方郡守尉均为秩二千石。文帝时,年轻有为的政治家贾谊对于这样一种中央与诸侯国、地方郡长官地位无别的现状十分忧虑,遂建议文帝进行改革。文帝采纳贾谊建议,对官秩系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调整,提高中央列卿的秩级,以此树立中央王朝的权威和地位。改革主要针对官僚系统的上部,将原来秩二千石官分为三个秩级:第一,在秩二千石之上增设中二千石一级,以安排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列卿。当时内史沿袭先秦旧制,地位仍十分重要,属卿之列,因此在这次改革中也升为秩中二千石,大约在成帝时由内史转化的三辅被降秩为二千石,与一般郡守秩级同。第二,诸侯列卿、郡守、詹事的秩级保持不变,仍为二千石。第三,郡尉的秩级很可能也在此次改革中降为比二千石。(二)子治的意义上一节的考察表明,汉初列卿秩为二千石,文帝改革时才将其增秩为中二千石。而本文第二部分则通过传世文献证明汉代上大夫秩为二千石,文献中未见到例外的例子。假如以上两者均为事实,那么,势必导出如下结论:即直至文帝改革,秦汉王朝的卿与上大夫秩均为二千石。这一情况并非没有可能。先秦时期诸侯国的“卿”即不是独立的位阶,卿指大夫之执政者,就其位来说则属上大夫,故有“上大夫卿”的说法。《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孙希旦《集解》:“上大夫卿者,言上大夫即卿也。”一曰:孟献伯拜上卿,叔向往贺,门有御,马不食禾。向曰:“子无二马二舆何也?”献伯曰:“吾观国人尚有饥色,是以不秣马;班白者不徒行,故不二舆。”向曰:“吾始贺子之拜卿,今贺子之俭也。”向出,语苗贲皇曰:“助吾贺献伯之俭也。”苗子曰:“何贺焉!夫爵禄旂章,所以异功伐,别贤不肖也。故晋国之法,上大夫二舆二乘,中大夫二舆一乘,下大夫专乘,此明等级也。且夫卿必有军事,是故循车马,比卒乘,以备戎事。有难则以备不虞,平夷则以给朝事。今乱晋国之政,乏不虞之备,以成节,以絜私名,献伯之俭也可与?又何贺!”从三人的对话可以看出,孟献伯虽拜为上卿,但是其位仍为上大夫,享受上大夫的车马规格——二马二舆。因此,西汉初期卿与上大夫同秩很可能沿袭的是战国秦的体制,亦即诸侯国制。两周时,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观念上,都存在天子之制与诸侯国制的等级差别。如《周礼·春官·典命》载周天子和诸侯百官命数:“王之三公八命,其卿六命,其大夫四命。及其出封,皆加一等。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亦如之。凡诸侯之嫡子,誓于天子,摄其君,则下其君之礼一等;未誓,则以皮帛继子男。公之孤四命,以皮帛视小国之君,其卿三命,其大夫再命,其士一命。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各视其命之数。侯伯之卿大夫士亦如之。子男之卿再命,其大夫一命,其士不命。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各视其命之数。”《国语》中已有天子三公九卿的说法:“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日中考政,与百官之政事,师尹维旅、牧、相宣序民事……诸侯朝修天子之业命,昼考其国职,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使无慆淫,而后即安。卿大夫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夕序其业,夜庀其家事,而后即安。”春秋战国以来发展起来的天子之制理论,对战国后期的现实政治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当然这一理论在战国后期的迅速发展本就是现实政治的产物。《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载:(秦昭王)四十八年十月,秦复定上党郡。秦分军为二:王龁攻皮牢,拔之;司马梗定太原。韩、赵恐,使苏代厚币说秦相应侯曰:“武安君禽马服子乎?”曰:“然。”又曰:“即围邯郸乎?”曰:“然。”“赵亡则秦王王矣,武安君为三公。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于此矣。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虽无欲为之下,固不得已矣。秦尝攻韩,围邢丘,困上党,上党之民皆反为赵,天下不乐为秦民之日久矣。今亡赵,北地入燕,东地入齐,南地入韩、魏,则君之所得民亡几何人。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于是应侯言于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听之,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正月,皆罢兵。武安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73苏代说“秦王王,武安君必为三公”,当时秦王已僭越制度,自称王,因此苏代所说“王”应当是指秦王统一天下为天子。三公则显然指天子之相。秦统一天下、建立帝国后,则出现了将丞相称三公的事例。《史记·李斯列传》:“李斯子由为三川守,群盗吴广等西略地,过去弗能禁。章邯以破逐广等兵,使者覆案三川相属,诮让斯居三公位,如何令盗如此。”(87但是,从吕后二年时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列卿与郡守、郡尉、詹事等上大夫一样同为秩二千石可以窥知,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虽然“建皇帝之号”从贾谊《新书》说“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有迹象表明文帝在即位前就已经是王制(天子之制)理论的信奉者和追随者。文帝即位元年三月诏中有“九卿”之语:上从代来,初即位,施德惠天下,填抚诸侯四夷皆洽欢,乃循从代来功臣。上曰:“方大臣之诛诸吕迎朕,朕狐疑,皆止朕,唯中尉宋昌劝朕,朕以得保奉宗庙。已尊昌为卫将军,其封昌为壮武侯。诸从朕六人,官皆至九卿。”而此前的汉帝诏中未见到“三公九卿”的提法,因此,将御史大夫称三公大概也始自文帝时。前揭《汉书·枚乘传》,枚乘即称御史大夫晁错为三公。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称御史大夫为三公的例子以往学者已经注意到,关于三公,传世文献存在两种不同的说法。《百官公卿表》在开篇时即说:周官则备矣。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是为六卿,各有徒属职分,用于百事。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盖参天子,坐而议政,无不总统,故不以一职为官名。又立三少为之副,少师、少傅、少保,是为孤卿,与六卿为九焉。记曰三公无官,言有其人然后充之。舜之于尧,伊尹于汤,周公、召公于周,是也。或说司马主天,司徒主人,司空主土,是为三公。(19上两种说法在现存传世文献中均能见到,笔者将其做成表2,以便浏览。由此可以看到,三公为天子之相说是与九卿相配伍的,它又在《韩诗外传》中与三公为司马、司徒、司空说(三司说)构成一个体系(早期未必如此)。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说(三太说)则与六卿相配和。大体上,今文经持天子之相、三司说,而古文经持三太说至此,我们可以大致梳理一下天子三公九卿说的演化过程以及与战国以来现实政治之间的关系脉络:从战国时期各国普遍实行宰相和卿大夫制度,可以推测三公为天子之相理论是天子三公九卿说与现实制度结合的产物。正如《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和《李斯列传》所反映的,这一理论反过来也对现实政治产生着影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丞相称三公、立于百官之上、而不排在禄秩序列之中就是很好的证明以三公九卿为核心的王制理论,在战国后期直至西汉末经历了各家之说在激烈论争中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大约从西汉文、景时起今文经家提倡的三司说和古文经家倡导的三太说开始兴起。两说中,无论是从其学说流行的程度,还是与现实的契合度来说,今文经都占了上风。其结果除了今文经家很多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