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吉语印看汉代财富思想
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参与社会活动的最重要目的是实现财富。诚如《史记·货殖列传》所云:“富者,人之性情所不学而俱欲也。”可见,追求对财富的大量占有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最主要动力。西汉王朝建立初期,经过连年的战争,社会经济到了“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代吉语印同记录职官或姓名的官印、私印不同,其内容往往是体现人们追求美好愿望生活的语词,或是祈求自己能够发财致富,或是祈求生活得吉祥如意、健康长寿等。作为反映历史史实重要载体的印章,所记录的内容比传世文献更加翔实可靠。当时,人们把带有吉祥寓意的语词刻于印章并随身佩带,其目的就是期望早日实现自己的愿望。在传世的历代印谱中就收录了不少体现人们祈求财富的汉代吉语印。但是过去学术界对汉代吉语印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文字的释读方面,缺乏深层次的挖掘;经济史方面的学者在对汉代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研究时,大多依赖传世典籍所载,并没有涉及汉代吉语印的内容;或者吉语印只是作为传世文献的补充材料偶尔出现在学术论著之中。到目前为止,对汉代吉语印背后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予以挖掘和探讨的学术成果尚不多见。所以,对汉代吉语印的有关内容进行一番系统整理,并结合传世文献和考古资料进行全面讨论,可以为我们了解汉代人们追求财富的心理与形态提供有力的参考。一、两汉马的养殖体系上古时期,庶人的财富,不以土地的多寡为标准,因为份地并非他们所私有,而且份地面积的大小有一定,不能成为财富多寡的标志。只有牲畜的多寡才成为衡量财富的尺度,这一点说明,牲畜在社会生活中已成为一般等价物,取得了极为确定的财富形态。首先,“匹”是计量布帛的单位,《说文·匚部》云:“匹,四丈也。”《汉书·食货志》云:“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从史料记载我们可以发现,汉代纺织业非常发达,在京师设有东、西织室,政府派专官负责经营和管理,而且还兼营染炼等。《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以供给养,有六丞。属官有尚书、符节……、东织、西织。”据《汉书·食货志》载,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出巡朔方,封禅泰山,用以赏赐用的布帛达百万匹。同时,民间个体纺织业也很兴盛,农村均以纺织业为副业,《汉书·食货志》云:“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一月得四十五日”。《西京杂记》载,“巨鹿陈宝光妻善织蒲桃锦、散花绫,六十日成一匹,每匹价值万钱。”《汉书·游侠传》云:“明年,单于上书愿朝,河平四年正月,遂入朝,加赠锦绣缯帛二万匹。”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曾出土大量的纺织品,其中绝大多数是丝织品,有绢、纱、绮、锦、绣等,有的是整幅的丝织品,有的已加工成衣服、裙子、包袱、鞋袜等,数量巨大。其次,“匹”也是计算牛马的单位。早在先秦时代,牛在社会生活中已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随着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牛的养殖日益得到广泛的重视。云梦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中专门设有《厩苑律》,对牛的饲养管理与奖惩制度做了详细的规定:“以四月、七月、十月、正月胪田牛。卒岁,以正月大课之,最,赐田啬夫酉(酒);……殿者,谇田啬夫,罚冗皂者二月,其以牛田,牛减絜,治(笞)主者寸十。有(又)里课之,最者,赐田典日旬;殿,治(笞)卅”等。《秦律杂抄》亦云:“牛大牝十,其六无子,赀啬夫、佐各一盾。”西汉建立以后,随着“重农抑商”政策的执行和牛耕的进一步推广,耕牛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盐铁论·刑德》云:“盗马者死,盗牛者加。”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的《田律》亦云:“诸马牛到所,皆毋敢穿穽,穿穽及置它机能害人、马牛者,虽未有杀伤也,耐为隶臣妾。杀伤马牛,与盗同法。”根据典籍所载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官府对耕牛的饲养和管理是非常严格的,从另一个侧面也证明了牛是当时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汉代养马业也很发达,这是因为马除了用来耕种土地和承载以外,还是一个国家军备力量是否强大的标尺。所以,马政的兴废往往是一个封建王朝强盛或没落的晴雨表,因此,汉政府专门设有养马的“苑”,并鼓励民间养马。汉政府为了区分马的良驽、生年、所有权、所属的监苑牧场,同时也为了便于统计和繁育良种,广泛使用“烙马印”,也就是用印章在马的屁股上烙烫上记号。流传到今天的“灵丘骑马”等官印就是其代表。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相马经”篇,对马的喂养和管理都有详细的规定。汉代社会重视养马,不仅仅是为了满足频繁战争的需要,而且因为马也是交通运输的主要承载者和农业生产的畜力,《盐铁论·未通》所载的“农夫以马耕载”就是明证。《平准书》云:“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汉书·西域传》亦云:“国多马,富人至四五千匹。”这些史料所载足以反映汉代养马业的兴盛。所以,由于牛马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使之成为人们渴望拥有的财富之一。因此,印文“巨高万匹”和“巨宋万匹”的意思也完全可以理解为:高氏、宋氏家族渴望拥有千万匹的牛马。“石”是重量单位,十斗为一石,重一百二十斤。《尚书·五子之歌》云:“关石和钧,王府则有。”孔颖达疏曰:“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制》亦云:“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在货币财富不太发达的时代,以粮食为代表的实物资料就成为人们渴望拥有的财富,“万石”和“日入千石”就充分体现了当时人们的这种心理。同时,秦汉时期,“石”常常用来计算官秩的品级,从而成为计量官俸的单位,甚至成为区分不同等级职官的代名词。《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曰:“汉制,三公号称万石,其俸月各三百五十斛谷。其称中二千石者月各百八十斛,二千石者百二十斛,比二千石者百斛,千石者九十斛。”在很多情况下,“万石”、“千石”直接代表了官职。如《史记·傅斯蒯成列传》云:“得王、柱国各一人,二千石以下至五百石三十九人。”《史记·汲郑列传》亦云:“太后弟武安侯蚡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蚡不为礼。”上引文献中的“二千石”、“五百石”显然是指为官者的品级。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到西汉中期,许多富商大贾拥有钱财“巨万”,富可敌国,达到“蓄积足恃,粟多而财有余”二、“巨万”、“大万万金”的内涵在生产力相对较低的时代,人们渴望对财富的追求往往以物质财富的占有为标准。当物质基础达到一定的高度,人们就开始转向对货币财富的追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资料的日益丰富,为人们追求最大限度的货币财富提供了基础。吉语印中的“千金”、“日入千金”、“千万”、“八千万”、“巨雍千万”、“巨董千万”、“宜财”、“来富”、“大富”以及“常富”等就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在汉代,计算货币一般称黄金一斤为一金。《史记·平准书》裴骃集解引臣瓒曰:“秦以一镒为一金,汉以一斤为一金。”可见,千金即黄金千斤,但“千”、“万”等数字在古代不是实数,而是概数,用以泛称数量之大。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描写汉代的富庶时,使用了大量的“千”字,如“千金”、“千石”、“千匹”、“千斤”等,这些“千”字虽然不是对财富数量的实指,但寄托了人们祈求财富的美好愿望。“内”在金文中经常读作纳,而且在古文字中,内、纳、入经常通用。所以,“日内千金”可以读作日入千金或日纳千金,意思就是一天就能收获成千上万的财富。《史记·货殖列传》云:“南阳孔氏大鼓铸,规陂池,家致富数千金。”《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云:“齐临淄十万户,市租千金。”索隐曰:“市、租,谓所卖之物出租,日得千金,言齐人众而且富也。”《汉书·杨胡朱梅云传》云:“杨王孙者,……,家业千金,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由此可见,汉代确实有不少富商大贾一天就能收获很多的财富。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财富的追逐之心是很强烈的。“日入千金”就体现了人们这种渴望拥有财富的心理。1983年,考古学界在平朔露天煤矿的古代遗址中发掘出土一枚铸有铭文“日入千金”四个字的吉语钱。印文“负”有恃、凭仗之意。《说文·贝部》云:“负,恃也。从人守贝所恃也。”《周礼·夏官·大司马》云:“负固不服,则侵之。”郑玄注:“负,有恃也。”同时,“负”有赔偿的意思。《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仓律》云:“其不备,出者负之;其赢者,入之。”《韩非子·说林下》云:“宋之富贾有监止子者,与人争买百金之璞玉,因佯失而毁之,负其百金。”王先慎集解引孙诒让曰:“负其百金者,谓偿其百金,负犹后世陪(赔)也。”所以,“负百金”就是赔偿百金的意思。因此,该印可能为商人或放高利贷者所用的信物。上举诸印均为一些很大的数字,用来形容财富之多,当为虚指,不是具体的数字。《左传·闵公元年》云:“万,盈数也。”《后汉书·班彪传上附班固》云:“周庐千列,徼道绮错。”李贤注:“千列,言多也。”陈直先生认为,两汉时期家产有八千万,即称巨富,此乃当时之俗语。汉印中有很多“巨”字长条印,除以上所列举之外,我们能够见到的还有“巨王千万”、“巨蔡千万”、“巨苏千万”、“巨张千万”、“巨高千万”、“大徐千万”等四十多方长条印,“巨”字后面均为姓氏,这种“巨某千万”或“某巨千万”的印制形式是汉代吉语印所独有的现象。《史记·平准书》云:“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索隐曰:“巨万,犹言万万也,形容数目大,也作‘钜万’。”古代称亿为大万,即巨万。《汉书·刘向传》云:“功费大万百余。”应劭注曰:“大万,亿也。大,巨也。”可见,“巨万”和“大万”含义是相同的,都是用来形容数量的巨大。所以,上面所引各方汉印意思相近,都是指某一家族拥有千千万万的财富。《史记·货殖列传》云:“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汉书·食货志》云:“庶人富者累巨万。”我们认为这些长条印的含义,更侧重于体现当时人们追求财富的心理,即指某一家族祈望自己能够拥有千千万万的财富。《说文·宀部》云:“富,厚也。”《易·系辞上》韩康伯注曰:“广大悉备,故曰富有。”《论语·学而》郉昺疏曰:“多财曰富。”所以,“富”往往用来形容财物之多。“富者,人之性情所不学而俱欲也”就是这种思想的完整体现。因此,以上所列各方汉印意思相近,均有祈望自己发财致富并且能够长久富有之意。汉代典籍中有很多这方面内容的记载,《史记·货殖列传》云:“宛孔氏之先,……,连车骑,游诸侯,因通商贾之利,……,家致富数千金。”《汉书·地理志》云:“南阳好商贾,召父富以本业。”颜师古曰:“召父,谓召信臣也。劝其务农以致富。”《淮南子·精神训》云:“至贵不待爵,至富不待财。”《论衡·命禄》亦云:“勉己勤事以致富,砥才明德以取贵。”同时,汉代瓦当中,也经常标有“大富”等吉祥语词。三、日利—祈求拥有最大数量的“财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体现了人们逐利思想的本质。两汉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为人们追逐财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即使在“重农抑商”政策挤压的情况下,汉代的工商业活动仍然顽强地生存下来,并得到很大的发展,也为人们的逐利活动提供了条件。吉语印中的“贾利”、“即大利”、“巨大利”以及“长功日利”就是当时人们逐利行为的外在体现。印文“利”当是利润、财利之意。自古以来,人们一直把“利”放在一切经营活动的首位,求利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动力。如《管子·禁藏》云:“其商人通贾,倍道夜行,夜以继日,千里不远,利在前也。”又:“凡夫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故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止;深渊之下,无所不入焉。”《吕氏春秋·介立》云:“今世之逐利者,早朝晏退,售唇干嗌,日夜思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云:“人皆‘好利’而‘恶害’,皆挟自为心也。”《汉书·季布栾布田叔传》亦云:“今监御史公穿军垣,以求贾利。”历代统治者虽然大多尊士抑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也主张少言财利,但“利”在人们心中是难以忘却的东西。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更是把“利”看成是洪水猛兽,他认为“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倾下,不以教化提防,不能止也。”同时,司马迁把人们的求富活动分为“本富”、“末富”和“奸富”三等,他认为从事工商业而致富的“末富”活动是正当的、无可指责的。四、秦汉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足发展:财富的追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类对财富的认识和追求源于对自然与社会的实践。在生产力不太发达的“井田”、“王田”时代,人们对财富的追求侧重于对以粮食、牛羊等为代表的物质资料。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工商业的发展,人们心目中的财富含义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最初单纯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开始转向对货币、财利的渴望。可以这样说,秦汉时期是中国社会和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转型期,是经济迅速发展、生产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2023年甘肃省酒泉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2024年湖北省孝感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2022年青海省西宁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2024年广东省韶关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颁奖晚会发言稿
- 个人借条范本整合
- 霸气押韵的班级口号
- 湖北省省直辖行政单位(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质量测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广东省阳江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阶段练习(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采矿学课程设计_图文
- 装饰办公室工作总结
-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六版
- 物业接管验收必须具备的条件
- 六年级上册英语教案unit 5 What does he do人教
- 井盖及踏步97S147(97S501-1、2)
- 口内病例分析
- 压力管道内审记录(共5页)
- 堵盖与胶贴在车身堵孔方面的应用
- 清单计价规范附录附表详解PPT课件
- 光刻胶知识简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