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一言以蔽之释思无邪_第1页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释思无邪_第2页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释思无邪_第3页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释思无邪_第4页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释思无邪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释思无邪

《论语政治》写道:“儿子说300首诗。一个字可以隐藏,意义是无限的。”。”汉.郑玄:蔽,塞也。汉.包咸:蔽,犹当也。思无邪,归于正也。梁.皇侃:云“一言以蔽之”者,一言谓思无邪也。蔽,当也。《诗》虽三百篇之多,六义之广,而惟用思无邪之一言以当三百篇之理也。唐.韩愈:蔽,犹断也。包以蔽为当,非也。宋.朱熹:蔽,犹盖也。……故夫子言《诗》三百篇,而惟此一言足以尽盖其义,其示人之义亦深切矣。程子曰:“‘思无邪者’,诚也。”宋.蔡节:三百篇之《诗》虽有美刺之不同,然皆出乎情性之正也。夫子以“思无邪”一言尽盖三篇之旨,可谓深持诗人之心矣。明.蔡清: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固所以使人思无邪也;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亦所以使人思无邪也。清.项世安:思,语辞也。用之句末,如“不可求思”、“不可泳思”、“不可度思”、“天惟显思”;用之句首,如“思齐大任”、“思媚周姜”、“思文后稷”、“思乐泮水”,皆语辞也。说者必欲以为思虑之思,则过矣。……。程树德:……“思”字乃发语辞,非心思之思,当从项说。“邪”字当作“徐”解,《述要》之说良确……。杨伯峻:[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黄怀信:[释]“蔽”,遮蔽,引申谓概括。“邪”,谓歪邪、不正。[训译]《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概括它,叫“思想没有邪念”。辑者案:对此语的理解,分歧很大。杨伯峻译文很有代表性,是通常一般的普遍理解,人们每当评价《诗经》时,多用此意。(注:从“汉.郑玄:蔽,塞也。”至“……人们每当评价《诗经》时,多用此意。”皆引自高尚榘主编的《论语歧解辑录》内容,因篇幅过长,引用时笔者省略掉一些重复的观点,此注明。)本文认为:“蔽”应释“概括”,当从杨伯峻、黄怀信之说;“思”应作“发语词,无实义”解,凡是释“思想”之意不确;“无邪”应作“纯正、中和、雅正”解,凡是释“无虚徐”之意不当。整体可解释:“《诗经》,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雅正’。”如我们所知“雅正”是孔子对《诗经》的主旨内涵所作的最概括性评价,既包括《诗经》的思想情感,也包括《诗经》的语言和音乐,其指向是综合而非单一的。一、“淫诗”“思无邪”孔子认为,就总体而言,《诗经》的思想情感是雅正的。诗歌是表达思想情感的。《尚书·舜典》有:“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但也有人提出异议,程树德认为:“惟三百篇仍有淫诗,而曰‘思无邪’,颇难自圆其说。”《郑风·将仲子》:“莆田郑氏曰,此淫奔者之辞。”《郑风·叔于田》:“或疑此亦民间男女相说之词也。”《郑风·遵大路》:“淫妇为人所弃,故於其去也。”《郑风·有女同车》:“此疑亦淫奔之诗。”《郑风·山有扶苏》:“淫女戏其所私者。”《郑风·萚兮》:“此淫女之词。”《郑风·狡童》:“此亦淫女见绝而戏其人之词。”《郑风·褰裳》:“淫女语其所私者。”《郑风·东门之墠》:“识其所与淫其之居也。”《郑风·风雨》:“淫奔之女,言当此之时,见其所期之人而心悦也。”《郑风·子衿》:“此亦淫奔之诗。”《郑风·扬之水》:“淫者相谓。”《郑风·出其东门》:“人见淫奔之女而作此诗。”《郑风·野有蔓草》:“男女相遇于野田草露之间,故赋其所在以起兴。”《郑风·溱洧》:“此淫奔者自叙之词。”朱熹在《郑风》传后补曰:“郑卫之乐,皆为淫声。然以《诗》考之,卫诗三十有九,而淫奔之诗才四之一。郑诗二十有一,而淫奔之诗已不翅七之五。卫犹为男悦女之词,而郑皆为女惑男之语。卫人犹多刺讥惩创之意,而郑人几于荡然无復羞愧悔语之萌。是则郑生之淫。有甚于卫矣。故夫子沦为邦,独以郑声为戒而不及卫,盖举重而言,故自有次第也。诗可以观,岂不信哉。”笔者认为,所谓“淫诗”之说并不能对《诗经》思想情感之“雅正”的论断造成实质性影响。首先,即便“淫诗”说成立,那么,“淫诗”在《诗经》中所占的比例也非常之小。正如朱熹所序,卫诗三十九首,“淫诗”才四分之一,还不到十首;郑诗二十一首,“淫诗”所占的比例大概七分之五,即前面所列十五首左右。《郑风》《卫风》是“淫诗”的集中营,两者加起来还不到二十五首。而《诗经》除六首笙诗外,还有三百零五首,“淫诗”所占比例之小是很明显的。而孔子对《诗经》“思无邪”的评价在当时是被相当推崇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可以辅证此说:“《诗》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其次,朱熹的“淫诗”之说,实在值得商榷。笔者以为,至少在孔子时代,这些“淫诗”不算是淫诗。第一,孔子从未提到过“淫诗”,在先秦的文献中,也无“淫诗”概念。当然,《诗经》的确存有一些刺淫之诗,例如《邶风·新台》:“国人恶之,而作此诗以刺之。”《鄘风·桑中》:“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爰采麦矣?沬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爰采葑矣?沬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首章可译为“在什么地方采女萝?在沬地叫乡的地方。心里想着谁呢?姜家的大姑娘真漂亮。跟我约会在桑林中,邀请我到上宫去,又送我到淇水上”,后面与前同。朱熹在《诗集传》言:“礼记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於慢矣。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清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对朱熹之说进行了修正:“《小序》谓刺奔,《大序》谓男女相奔,至于世族在位相窃妻妾,期于幽远,政散民流而不可止也。《集传》亦其说,而惟以为奔者所自作,则与《序》异。盖其意以为刺人之诗不应曰‘期我’,‘要我’,‘送我’又自陷其身於所刺中。是误读诗词而未尝深探其中旨耳。”据上分析,《诗经》中无淫诗,至少在孔子的时代不会认为《诗经》中有淫诗。而宋代的一些理学家过分强调心性的自我约束和修炼,他们认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要“存天理”而“灭人欲”,继而把一些正当情感视为洪水猛兽,因而他们把《诗经》里一些比较直露表达爱情的诗篇错认“淫诗”。因持有“淫诗”之见或是受“淫诗”之说的影响,导致人们误认《诗经》的思想并不完全是雅正。二、《诗经》的语言孔子认为,就总体而言,《诗经》的言语是雅正的。诗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前引《毛诗序》中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更能阐释“言语”这个问题。孔子所谓“思无邪”是不是也包括《诗经》的言语呢?《诗经》在艺术章法上以四言为主,朗朗上口,押韵整饬,自然优雅。毫无疑问,这正是“雅正”在语言艺术中的体现。在其他史料文献中也有关于“雅言”的记载。《论语·述而》篇有“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另据《诗·鄘风·定之方中》记载曰:“卜云其吉,终然允藏。”毛传曰:“建国必卜之,故建邦能命龟,田能施命,做器能铭,使能造命,升高能赋,师旅能誓,山川能说,丧纪能诔,祭祀能语,君子能此九者,可谓有德音,可以为大夫。”春秋战国时代,《诗经》是周王朝贵族子弟必须学习的科目,而在孔门四科中,也有言语一科。作为教材的《诗经》,其语言必须是雅正的,而学习《诗经》的一个目的,就是学习它雅正的语言,以便在外事活动中能够应对自如。因为那时的外交酬酢和谈判,常引用诗句来代替日常语言,即所谓的“引诗言志”、“赋诗言志”。上古时‘诗’与‘志’同音同义,《说文解字》:“诗,志也,从言寺声。”概而言之,先秦时期“诗言志”是相辅相成,互为同一,言语既讲究范式,又要求中和雅正。《论语·季氏》“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不学诗,无以言”。正因为诗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又是诗的载体,所以先秦人们才爱引用《诗经》中雅正诗句传递彼此的思想情感。因此,孔子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的论断应当涵盖《诗经》的语言在内。三、郑声“雅乐”与“郑声淫”孔子认为,就总体而言,《诗经》的音乐是雅正的。《诗经》时代,诗、乐、舞是合为一体的。《礼记·乐记》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言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神话,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惟乐不可以为伪。”综文献可知,无论是乐舞,是诗歌,亦或其他形式都是为言志,并且合于音律。故《诗》三百当为乐歌,是温柔敦厚的雅正之乐。《论语·阳货》言:“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那么是否和“《诗》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相冲突呢?笔者认为孔子所言“郑声淫”、“恶郑声之乱雅乐也”之“郑声”并不是指《诗经》中与《郑风》《卫风》相配套的音乐。此“郑声”是指孔子所处时代郑、卫之地所流行的音乐,因“郑声”“好滥淫志”,所以孔子才要“放郑声”,《郑风》《卫风》相配套的音乐与“郑声”是不同的概念。孔子主张以“雅乐”来治理邦国,教化民众,更希望统治者在礼乐制度的熏陶下而成为他所希冀的明主仁君足见一斑。其实“郑风”与“郑声”截然不同,“郑风”特指郑所属地民俗生活、风土人情的风歌言谣;而“郑声”绝非郑国属地的民俗生活中的歌谣,它是春秋之际主要流行于都市娱乐圈,仅供贵族阶级宴飨娱乐的迷离婉转的音乐,“郑风”所反映的民间谣曲被《诗经》采集收录而成为乐诗,虽不雅,但与雅乐不相冲突,是和而不同,然“郑声”一经出现则被视为“雅乐”的对立层面称谓“淫声”,所以“郑声”并不是《诗经》中记载的“郑风”。郑、卫之诗被编入《诗经》,它的音乐是经过太师整理或重新调配的。这个经过太师整理或调配的音乐,须得到周天子的认可,才能在朝野演唱,或用于宴享,或用于祭祀,然后传布至各诸侯国。太师还要用这个音乐来教育贵族子弟,以合礼制,所以这种音乐,绝不可能是“淫乐”、“俗乐”,而是朝廷的正乐、雅乐。再者,如果它是“淫乐”,孔子也不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