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科中国大学翻译专业排名_第1页
软科中国大学翻译专业排名_第2页
软科中国大学翻译专业排名_第3页
软科中国大学翻译专业排名_第4页
软科中国大学翻译专业排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软科中国大学翻译专业排名

浙江大学浙江省巡抚廖寿丰为创办求是书院呈报清廷的奏折,由光绪亲笔朱批求是书院求是书院浙江大学的渊源——求是书院创建于1897年。求是书院首届招收“举贡生监”(后称“内院生”)30名,学制5年。以后也招“经生”、“蒙生”,统称为“外院生”。书院注重“新学”,必修课设有国文、英文、算学、历史、地理、格致(物理)、化学等。延聘外籍教师,选派留学生。1898年选派4人,1900年选派18人。1901年起曾几度易名并一度停办14年之久。1912年奉命停止招生,当1914年最后一届学生毕业时,求是书院完全停办。国立第三中山大学1927年,国民政府通过北伐战争攻克杭州,在浙江高等学校校址成福建师范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前身校华南女子大学1907年,清朝帝师陈宝琛先生创办“福建优级师范学堂”。1908年,华南女子文理学院预科成立,选举程吕底亚女士(MissLydiaTrimble)为校长。学院预科先租赁仓前山倪厝弄的一处房子为宿舍。1911年12月,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在仓前山新校址奠基。1917年,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开始创办四年制本科专业,首先办教育系、1921年第一届本科生毕业。1921年,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决定向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申请学士学位的授予权。1922年9月28日,得到纽约州立大学董事会的临时承认证书。福建师范大学(6张)1931年10月9日,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向中央教育湖南师范大学国立师范学院国立师范学院于1938年创立,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976年由北宋潭州太守朱洞所创建的岳麓书院。1938年10月27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在湖南省安化县的蓝田镇成立国立师范学院,廖世承为院长,众多知名学者汇集于此,其中有钱基博、钱钟书、皮名举、孟宪承、陈传璋、高觉敷、储安平等著名学者,建院之初设立国文、英语、史地、数学、理化、教育和公民训育7个学系,学制五年。湖南师大校名字体1944年。学院西迁溆浦。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迁衡山县南岳镇。1949年底,国立师范学院并入湖南大学,从南岳迁址长沙岳麓山。湖南师范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院路校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由当时清华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院系合并而成的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科技大学。参与组建北京航空学院的八所院校的航空院系指的是:清华大学、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西北工学院(今西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华北大学工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西南工业专科学校(今重庆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的航空院系。1952年10月25日,在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和四川大学、北京工业学院航空系合并的基础上,成立了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科技大学——北京航空学院。1953年5月,在西北郊海淀区柏彦庄选定校址后,6月1日就在四周没有公路的一片农田及坟堆土洼上正式动工兴建,数千名建筑工人日夜奋战,半年之内就完成了6万平方米的建筑。同年10月全体学生及部分教职工即迁居新校,开始正常的学习与工作。计划中的基本建设任务到1957年基本完成,竣工面积平方米,修建道路平方米,完成投资3560余万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1964年春,周恩来总理出访亚非,深感国内外语外事人才之匮乏,遂提议新建一所外语学院。此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之肇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由周恩来总理亲自选址,亲自确定校名(沿用至今)。1964年3月7日,国家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申请筹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12日获得批准。5月,新华社外文干部学校并入。6月19日,建校方案拟定,由国家对外文委主管,主要培养外事干部,全校设立四个系:英语系、法语系、西阿语系、德日语系。7月11日,选定校址,将北京矿业学院东郊分院部分房屋和土地拨付二外使用。8月底,郭沫若先生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题写校名。9月1日,首批新生报到,本科生517人,专修科128人,14日上课。10月22日,陈毅副总理来校作关于外语学院办学方针的重要报告。10月24日,北二外举行成立庆典。历史照片1965年,学校设有英语系、法语系、西阿语系、德日语系、东欧语系(阿尔巴尼亚语、捷克语、波兰语、罗马尼亚语、保加利亚语、匈牙利语)、干训部五系一部。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前身是1941年9月在延安建立的民族学院。延安民族学院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从事民族工作的汉族干部为主要任务。中央民族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1949年12月根据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国家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共同纲领及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需要,做出了培养大批少数民族干部的指示。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北京建立一所新型大学——中央民族学院,抽调了一批当年在延安民族学院工作过的同志进行建院筹备工作。同年11月,周恩来总理主持政务院第60次政务会议,批准了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提出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和《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1951年6月11日,中央民族学院正式开学。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政务院副总理董必武在开学典礼上做了重要讲话。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工学院大连工学院1977年入学照片1949年4月,大连大学工学院创建。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学校独立为大连工学院。1960年10月,学校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1978年2月,学校被重新确定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1980年6月,学校成为教育部最早确定设立少数民族班、实行定向定点招生的重点院校之一。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4月,学校设立研究生院。大连理工大学1988年3月,学校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1949年—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学习和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在急需大批俄语人才的情况下,由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同志倡导,经中共中央华东局、上海市委决定,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第四部为基础,在上海创办一所培养俄语人才的学校,“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由此于1949年12月宣告成立,这是新中国成立伊始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校。上海市委任命多年从事俄语新闻和文学翻译出版工作、在文化界颇有知名度的时代出版社社长姜椿芳同志(著名俄语翻译家、出版家、中国百科全书事业的奠基者)为第一任校长,最初校舍位于宝山路(原国立暨南大学二院)。校园风光(9张)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1950年—1952年)陈毅市长多次亲临指导,要求学校领导把眼光放远一些,除俄语外,还要培养其他语种专业人才。西南交通大学在1895年前,中国铁路总工程师的位置是由外国人把持的,这时中国自己的铁路科技人员稀缺。首先提出在中国建立铁路学堂的是英国人金达,1891年,他与同僚薛福成说:在外国来华的路矿技术人员中,只有“开平所请之坚,系怡和代请;大冶所请之郭师敦,系金登干代请。此二人有成效,余皆混充。”1893年9月20日,已任北洋官铁路局总工程师的金达上书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从中国铁路发展的需要出发,建议开设学堂,培养中国自己的铁路工程师。清政府借口经费困难,决定缓办,仅准在天津武备学堂增招学生。光绪帝御笔朱批——西南交大出生证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筹修粤汉铁路时,湖南巡抚陈宝箴向主管此路的王文韶、张之洞提出建议:“初勘路时,暂可不用洋工程师”。同时,清政府大员王文韶等人均提出了建立铁路学堂的主张,兴办铁路教育已成为清廷议论的大事。复旦大学1905年,于右任、邵力子等原震旦公学学生脱离震旦,拥戴马相伯在吴淞创办复旦公学。6月29日,原震旦学院教师于《时报》登载《前震旦学院全体干事中国教员全体学生公白》,是为“复旦”校名之始。校名撷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两句中的“复旦”二字,本义是追求光明,表示不忘“震旦”之旧,寓含自主办学、复兴中华的意义。9月14日,复旦正式开学。复旦公学成立批文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复旦学生多数参加革命军;加上经费停发,校舍又为光复军司令部占用,学校一度停办。12月中旬,校长马相伯、教务长胡敦复在无锡士绅支持下,借李瀚章大公祠为课堂,昭忠祠为宿舍,筹备复学。1905~1911年,复旦公学培养出四届高等正科,毕业生共57人。1912年5月5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通告各省:大局初定,速令高等学校、专门学校开学。一时各校纷纷筹备复课,复旦则因校址无着,经费困难,束手无策。苏州大学历史沿革苏州大学的最早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SoochowUniversity,美国监理会创办的一所教会大学),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校门(2张)1950年,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1941年创办)、江苏省立教育学院(1928年创办)、中国文学院(原无锡国学专修学校,1927年创办)合并组建苏南文化教育学院。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东吴大学之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之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12月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接收东吴大学相关档案,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1982年,江苏师范学院复名苏州大学(SoochowUniversity)。1995年,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03年创办)并入苏州大学。1997年,苏州丝绸工学院(1903年创办)并入苏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1952年11月,中南行政委员会所属文化教育委员会召开高等教育计划会议,决定在武汉新建三所工科院校——华中机械学院、中南动力学院和中南水利学院。1953年1月,由中南行政委员会教育部发文,正式成立三院联合建校规划委员会,武汉大学支援建设华中工学院,武汉大学查谦教授任主任委员。1953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根据的指示,决定将筹建中的华中机械学院、中南动力学院合并为一校,撤销中南动力学院的建制,机电互补,命名为华中工学院。由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4所大学的机械系全部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以及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的动力部分、电机系的电力部分合并组成;设机械制造工程、金属切削工艺及其工具、汽车、内燃机、水力动力装置、热能动力装置(热力发电厂设备)、电机与电器、发电厂配电及电力系统8个本科专业,金工、铸造、汽车修理与维护、发电厂配电及电力系统4个专修科;同时,华中工学院筹备委员会成立,查谦为筹备委员会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创立前身新中国首任气象局长涂长望1921年,竺可桢在国立东南大学创建地学系,设立气象组(专业)。1930年,国立中央大学设立地理学系气象专业。(备注:1927年,国立东南大学与其他8所公学合并,并易名“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此后于1928年2月改名为“国立江苏大学”;4月5日起只称“江苏大学”;5月16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作出决议,“江苏大学”改称“国立中央大学”)1944年,设立气象学系。1949年,国立南京大学设立气象学系。(备注:1949年8月8日,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肩负使命1953年9月3日,涂长望局长在病中召开局长办公会,专题讨论、研陕西师范大学国立西北大学1944年,创办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知名教育家郝耀东先生出任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校长。1945年,建立国立西北大学文学院教育学系。1949年8月,根据西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命令,以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为基础,归并西北大学教育系,成立西北大学师范学院。1952年,西北军政委员会决定将西北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学院开始在西安市南郊吴家坟村附近选址建校,是年年底已基本建设完全。1954年,再次合并为西北大学师范学院。1954年8月,西北大学师范学院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刘泽如任校长,学校进一步发展扩建,国家、地方领导人曾多次来院视察。陕西省人民政府为进一步发展中等教育,在陕西省中等教育师资训练班的基础上,扩建成立了陕西师范专科学校。西安外国语大学1950年,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政治外交的需要,教育部决定在西北建立一所外语院校。1952年11月7日,西北大学俄语系、兰州大学俄语系、中国西北局党校俄文班合并为“西北俄文专科学校”,是为西安外国语大学前身。1954年8月,因西北行政委员会教育部撤销,中央有关部门发出《关于大区行政机构撤销后西北区高等学校管理办法的联合通知(草案)》,对西北俄文专科学校的隶属关系做了调整,自9月1日起,直属中央高等教育部领导。1958年7月,国家教育部调整了西北俄文专科学校的隶属关系,由国家教育部直属改为陕西省高教局领导。历史沿革图1958年11月,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同年,增设英语专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外国语学院广州外国语学院校门1964年3月,中共中央中南局、中共广东省委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广州创办一所高等外语院校,以适应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对外语人才的需要。7月,广州外国语学院筹备委员会成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办地-广州(54张)1965年7月25日,广州外国语学院正式成立,校址定在广州市东北郊瘦狗岭原广东石油学校旧址。9月,首届317名学生正式开学,共设2个系4个专业。1966年1月,广州外国语学院直属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管理。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爆发,学院停止招生。1969年10月,广州外国语学院下放广东省管理。1970年10月,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对广东高校实行“调、并、迁、改”,中山大学外语系、暨南大学外语系、外贸系以及广州外国语学校并广西大学广西有高等教育,始自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由巡抚黄槐森在桂林文昌门外创办的体用学堂。但广西有真正意义的现代大学,则始于广西大学。省立广西大学(1928年.梧州)1925年(民国十四年),以李宗仁、黄绍竑为首的新桂系统一广西,为培植建设广西人才,决定设立广西大学。1927年冬,省主席黄绍竑邀请本省籍留德工学博士马君武回桂筹办广西大学,正式成立省立广西大学筹备委员会,黄绍竑亲任委员长。1928年初,广西大学开始基建施工,历时半年。当地政府举行了盛大的开学典礼,马君武被聘为第一任校长。上任伊始,他就给广西大学提出了“复兴中华,发达广西”的立校宗旨。当时的广西高中毕业生很少,所以广西大学首届招收的均为预科生。虽是预科,马君武却从上海等地聘请了13名教授来校任教。校址设在梧州市河西区蝴蝶山,首开广西高等教育之先河。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9张)中国传媒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中央广播事业局广播通信技术人员训练班及1958年成立的北京广播专科学校。中央广播事业局决定于1954年开办“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培养掌握广播专业理论知识的技术人员。1958年,中央广播事业局直属的第一所高等专科学校——北京广播专科学校,在原训练班的基础上正式成立。1958年3月18日,中央广播事业局局长会议正式批准训练班与北京市林业局交换房地产,决定训练班从良乡12号发射台迁至城内南礼士路广播科研所(后为广播电影电视部南礼士路招待所);同年5月22日,中央广播事业局所办的技术函授学校移归训练班领导,给训练班注入了新的力量;同年9月2日,中央广播事业局直属的第一所高等专科学校——北京广播专科学校在原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的基础上正式成立;同年10月2日,北京广播专科学校正式开学。浙江师范大学1956年,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在杭州西子湖畔诞生。1958年6月,浙江省省委、省人委决定,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师范学院(校名待定)。后决定定名为“金华师范学院”,并迁往浙江中部城市金华办学。浙江师范大学正大门1959年10月底,浙江省省委、省人委正式下文,决定把学校定名为“杭州师范学院”。1962年8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杭州师范学院、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三校合并,改名为浙江师范学院。20世纪60年代中期“文革”爆发前夕,浙江师范学院开始步入了动荡和不安。浙江师范大学历史沿革图1965年8月上旬,省委作出新的具体决定:体育系、外语系并入杭州大学;教研部留在杭州改为省教育厅教研部(后重建成浙江教育学院,今浙江外国语学院);中文、数学、物理三系随校搬往金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召开全国贸易人事会议,决定于1951年成立培养商业干部的高等学校。1950-1959年的校园1951年7月,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高级商业干部学校成立,校部在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九条32号。1952年3月,经批准,与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建立隶属关系,学校开始受贸易部和教育部双重领导。7月,贸易部撤销,学校划归中央人民政府对外贸易部领导。此后,教育部划分为高等教育部和教育部,学校由对外贸易部和高等教育部双重领导。9月,学校迁至久鼓楼大街前马厂33号。1953年1月,高级商业干部学校改名为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9月,中央财经学院对外贸教研室的教师全部并入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10月,成为高等教育部委托对外贸易部管理的高等学校。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专科学校曲园新貌(12张)1954年,周恩来总理陪同尼赫鲁访问曲阜,亲自规划了曲阜师范大学的选址。1955年4月,教育部批准新建山东师范专科学校,校址设在孔子故里曲阜。同年9月,在济南暂借山东师范大学在济南经五路纬七路的原生物系校舍举行第一届开学典礼。山东师范专科学校时期,设有中文、历史、数学三个专修科。曲阜师范学院1956年5月,学校被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曲阜师范学院,同年9月迁址曲阜,开启了兴办本科教育的历程,校址由济南市迁至曲阜市静轩西路57路。1970年8月初,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山东大学的文科迁往曲阜,与曲阜师范学院合并。同年11月,曲阜师范学院改名为山东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省立教育学院1930年,湖北省教育厅厅长黄建中先生着手筹建湖北省立乡村师范学院,校址即今武昌的宝积庵。1931年,湖北乡村师范学院改立为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学院开办时,设两系一科,即农事教育系、乡村教育系和乡村师范专修科。1932年增设民众教育专修科,1935年又增设农事教育专修科。各系均为四年制本科,各专修科均为二年制专科。1936年上半年,受当局迫压,学院被迫停办。国立湖北师范学院1941年秋,学院正式恢复,选校址在恩施五峰山。1942年秋,湖北省政府通过参议会人士李四光等人请来西南联大陈友松担任院长;同年,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增设史地专修科、一年制师资短训班,招收音乐、体育各一班,开办附中、附小。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其前身是始建于1923年的中州大学和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在多次的社会变迁中,历经河南省立中山大学理科、省立河南大学理学院、国立河南大学理学院等时期。1949年5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决定在河大校园重建河南大学。6月,以中原大学500余名学员和河南行政学院400余名学员为基础,河南大学重新开学,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席吴芝圃兼任校长。1949年7月,省政府接回苏州的1200余名师生。1949年8月,平原省建立。应建设之急需,1950年10月,平原省人民政府决定建立一所大学,校名暂定为“平原大学”。1951年3月,经中央教育部批准,学校定名为“平原师范学院”。1951年11月23日,平原师范学院举行了盛大的开学典礼。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它开创了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先河。1898年,清政府制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京师大学堂分普通学与专门学两类,同时设师范斋和编译局等部门。以后历经“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等变故,京师大学堂屡遭摧残,以致停办。1901年,清政府重建京师大学堂,先设速成科,下分“仕学馆”和“师范馆”。师范馆首先招生,于次年12月17日开学,校址设在景山东马神庙。1904年,师范馆改为优级师范科。1908年5月,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校址迁往厂甸五城学堂,这是中国高等师范学校独立设校的开始。1912年5月,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改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学院1951年,哈尔滨行知师范学校分立为松江师范专科学校和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1952年,松江师范专科学校和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重新合并为松江师范专科学校。1953年,松江师范专科学校再次更名为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归教育部所属。1956年5月,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扩建为黑龙江师范学院;同年7月,教育部又批复同意将黑龙江师范学院更名为哈尔滨师范学院。1959年,黑龙江速成师范专科学校撤销,并入哈尔滨师范学院。1961年,黑龙江工农师范学院并入哈尔滨师范学院。1964年,哈尔滨艺术学院并入哈尔滨师范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文华书院1871年,美国圣公会在湖北武昌城内昙华林创办了文华书院(BooneMemorialSchool),与1885年英国循道会在武昌开办的博文书院(BowenCollege)、英国伦敦会在汉口创办的博学书院并称为武汉地区的三大教会学校。1890年增设高中,成为六年制完全中学。1901年翟雅各任院长之后,发展迅速。校史沿革1903年,文华书院成立大学部,这是华中师范大学校史的开端。1909年5月18日,书院在美国哥伦比亚特区注册,正式取得大学资格,校名为“文华大学校”。1911年1月15日首次公开进行毕业班学生学位论文答辩,16日在文华教堂首次举行毕业班布道会,17日首次授予九名毕业生文学学士学位,韦卓民为其中之一。河南大学1902年,河南大学堂在河南开封的开营门创建。开封贡院1903至1904年,中国最后两次会试在河南贡院举行,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在此划上句号。1905年,河南师范学堂(后改为开封师专)在开封前营门成立。1907年,河南法政学堂(后改为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在开封三圣庙街成立。1912年8月,河南都督张镇芳提议,河南临时议会议定:创建“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择定开封铁塔以南的“河南贡院”为校址。经陈善同举荐,委任林伯襄为校长。1912年,以林伯襄先生为代表的仁人志士在古城开封清代贡院旧址创办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河南贡院旧址辛亥革命后,河南都督张镇芳呈请教育部请求改办河南高等学校为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12年11月获准立案。大连外国语大学大连日语专科学校历史照片(3张)大连外国语大学前身为大连日语专科学校,始建于1964年,是在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下,为培养国家亟需的日语翻译人才而创建的高等学府。辽宁外语专科学校1970年,学校更名为辽宁外语专科学校。同年,学校英语系、俄语系成立。大连外国语学院1978年,学校升格为大连外国语学院。1986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学校英语系更名为英语学院。2005年,学校旅顺新校区开工。南京师范大学三江、两江师范学堂建立两江师范学堂学堂自1902年筹建,至1912年停办,历时近十年,尤其是在李瑞清主持校政后,亲赴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为学堂办了许多实事,使两江师范学堂规模得到较大发展,在校学生达千余人。李瑞清的办学宗旨是:视教育若生命,学校若家庭,学生为子弟,始终不渝。他亲自书写校训:“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在他主持下,学堂重视科学、国学、艺术,不仅延聘中外知名教师来校任教,还重视开设技能学科和实验,为学堂购置农场百余亩,耕牛数十头,供农学博物科学生实地试验之用;设置画室及工场等设备,供图画手工科学生使用;购置仪器、药品,设实验室,供理化科学生实验用。该学堂学生考试成绩为江南各高等学校之冠。为江南三省培养了第一批优秀中、小学教师。知名生物学家秉志、国学大师胡小石、陈中凡等就是两江师范学堂早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外国语学院历史沿革1941年3月,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成立,校址设在延安。1941年10月,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大队。1941年12月,因校名变更,更名为中央军委军事学院俄文科。1942年6月,改为中央军委俄文学校。1944年7月,改为延安外国语学校。1946年11月,学校迁往东北,更名为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1949年1月,改为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1953年1月,更名为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牌坊1835年11月,美国公理会传教士伯驾(PeterParker)在广州十三行开设眼科医局,并于1859年改称“博济(PokTsai)医局”。1866年,博济医局搬迁并正式命名为“博济医院”。1879年,博济医学堂改名为博济医院附设南华学堂。1886年孙中山以“逸仙”之名进南华学堂学医,并从事革命活动。1904年改称南华医学校,1930年改称岭南大学医学院,1936年又称孙逸仙博士纪念医学院,并合并了私立夏葛医学院。广东光华医学院1908年春,广东光华医学堂成立,由郑豪等人创立。该校分别于1912年、1928年、1929年、1952年更名为私立广东光华医学专门学校、广东光华医科大学、私立广东光华医学院和公立广东光华医学院。华南师范大学20年代初期,中国师范教育发展出现了严重的滑坡。原来南京、广州、武汉、成都、沈阳等地的高等师范学校都相继转为或并入普通大学,国内仅存的一所培养中等教育师资的国立北平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当时也正面临被取消的危险。1931年,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来中国考察后提出:“中国文化中心大学校数太多,应当减少以免浪费。在欧洲各国,中学教师所受的训练,根本与大学教育相同。此种任务应由大学中之文学院与理学院负担之。”1932年7月,国民党政府为压制学潮而命令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停止招生。同年10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改革我国教育之倾向及其办法》,再次提出:“大学以农、工、医为主,将现行师资教育一律取消。”华南师范大学(14张)1932年11月27日,《独立评论》第28号发表署名叔永的文章《教育改革声中的师范教育问题》,宣称取消师范大学“武汉大学1893年11月29日,湖广总督张之洞向清朝光绪帝上奏《设立自强学堂片》。他认为“盖闻经国以自强为本”、“自强之道,以教育人才为先”,故取“自强”二字。这座新式高等专门学堂位于湖北武昌三佛阁大朝街口。开办之初,设方言、算学、格致、商务四门。老武大的故事1896年,矿务、化学学堂并入自强学堂,后者增加自然、工程教育。方言一门逐步扩大为英语、法语、德语、俄语、东文(日语)5种语言。珞珈山水1902年10月,自强学堂迁往武昌东厂口,改名方言学堂。课程设有地理、历史、算术、公法、交涉等。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方言学堂因教育经费紧张被迫停办。1913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成立后,规划在全国设立六所高等师范学校,决定以原方言学堂的校舍、图书、师资为基础,改建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杭州师范大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五月,浙江巡抚张曾奉准以省城的贡院旧址改建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于光绪三十四年春校舍落成,四月开学,设优级师范选科、初级师范简易科和体操专修科,在全省范围招生,其中初级部430余人,高级部(优级选科)220余人。民国元年(1912),学堂改称学校。浙江两级师范学校的优级部停办,其公共科学生并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留下初级部继续办理。杭州师范大学下沙校区民国2年5月,省议会通过《筹设省立师范学校决议案》,将两级师范学校的初级部改为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民国12年(1923),根据教育部的指令,学校实行中、师合校制,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浙江省立第一中学合校,两校合称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校。民国17年(1928)秋,省立第一中学的第二部改成师范训练班,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期为1年。四川外国语大学1950年3月,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和刘伯承元帅的手谕,西南军区作出决定组建俄文训练团,俄文训练团由二野军大学员和一野西北军大俄文大队学员共两部分组成。四川外语学院三十五周年校庆(20张)1951年1月,西南军大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俄文训练团改为附设俄文大队,直属校部领导。1952年6月,根据政务院和中央军委的联合决定,俄文大队成建制转入地方,准备扩建为西南俄文专科学校。1953年5月,经过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俄文专修部一年的过渡准备,西南俄文专科学校正式成立。1954年10月,西南高等教育管理局随西南军政委员会的撤销而撤销,学校改属中央高等教育部领导。华东师范大学大夏大学大夏大学校徽1924年,厦门大学的300余名师生因为追求民主办校脱离厦大,来到上海,王伯群与欧元怀、王毓祥等人应失学青年要求,捐资创办大夏大学,校名取“光大华夏”之意。近代民主革命先驱、政治家、教育家王伯群是大夏大学主要创办人之一,在大夏大学先后担任董事长、校长,集多年努力,使学校发展成当时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大夏大学是中国最早实施导师制和通识教育的高校之一,良好的办学实力和声誉,使得学校获享“东方哥伦比亚大学”之美誉。大夏以“自强不息”为校训,倡导苦教、苦干、苦学的“三苦精神”。马君武、王伯群、欧元怀先后担任大夏大学校长。郭沫若、厉麟似、田汉、邵力子、何炳松、曾昭抡、李石岑、艾伟、吴泽霖、王蘧常、马宗荣、夏元瑮、谢六逸、吴泽、周昌寿、姚雪垠、程湘帆、邵家麟等著名学者曾在大夏大学任教。扬州大学扬州大学创校人:张謇扬州大学的办学源头可追溯到1902年由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建的通州师范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学校的两大前身原江苏农学院和扬州师范学院便是在其农科和文史科的根基上发展起来的,它们都来自通州师范学校这个“母体”,共同成为扬州大学的历史源头。1902年,张謇创办通州师范学校及通海农学堂。1904年,张謇为通州师范学校题写校训:“坚苦自立,忠实不欺”。1906年,农学堂附设到通州师范学校,成为该校农科。次年,农科本科正式开课。1910年,农科从师范中分离出来,发展成为农业专门学校。通州师范学校校门1919年,张謇将农业学校发展为私立南通农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学堂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为创办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世纪末,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签定屈辱的《马关条约》,之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有识之士痛感时局之危急,急起救亡图存,开办新学培养人才,是措施之一。北京师范大学1898年,清政府制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京师大学堂分普通学与专门学两类,同时设师范斋和编译局等部门。以后历经“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等变故,京师大学堂屡遭摧残,以致停办。1901年,清政府重建京师大学堂,先设速成科,下分“仕学馆”和“师范馆”。师范馆首先招生,于次年12月17日开学,校址设在景山东马神庙。1904年,师范馆改为优级师范科。广东财经大学广东财经学院198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广州市设立广东财经学院,隶属原国家商业部(现商务部)。学校于9月开始招生,由于选定的赤沙征地尚未完成,学校暂借广东省财贸干校校舍,位于三元里瑶台。1984年2月,广东财经学院从广东省广州市三元里瑶台迁往海珠区仑头办学。广东商学院昔日校园(2张)1985年6月,广东财经学院更名为广东商学院,由省高教局和省财办共同领导,并接受省商业厅指导。1986年7月30日,原广东省高教局批复同意原广东商学院与原广东省税务局签订《关于共同开办税务专业的协议书》,专门为广东税务系统培养专门人才。1992年,广东省政府七届常务会议决议通过在广东商学院基础上组北京语言大学1962年建校,时名为“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1965年1月9日,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定名为“北京语言学院”。1965年2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为北京语言学院题写了校名。1971年10月19日,根据北京市革命委员会的决定,“北京语言学院”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合并。1972年10月16日,又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复校。1974年,主席为学校题写校名。1986年,开始招收现代汉语专业对外汉语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1988年,学校首次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研究生。1996年6月13日,经国家教委(现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山东大学袁世凯上奏《山东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折稿》及光绪皇帝的朱批山东大学前身是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在济南创办的官立山东大学堂。建校以来,山东大学随着社会的变革,由晚清王朝、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两个历史阶段。期间曾几度更名,有过停办、重建、合校、搬迁的多次变革,曾在不同时期汇纳过各类大学,也曾分出过十多所高等院校。山东大学堂1901年,山东巡抚袁世凯上奏《山东省城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同时调蓬莱知县李于锴进行筹备。是年10月《折稿》获准,在济南泺源书院正式创办了官立山东大学堂。周学熙任管理总办(校长)。第一批招收学生300人,分专斋、正斋、备斋、分斋督课。聘请中西教习50余人,后增至110多人,美国人赫士为总教习。课程设置除经史子集外,还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外国语等20多门。学制初为三年,后改为四年。华侨大学华侨大学于1960年由国家创办于泉州,是一所为方便华侨青年回国升学而设的大学,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领导,首任校长由中侨委主任廖承志兼任,学制5年(医学系医疗专业为6年)。华侨大学老照片1963年,华侨集资兴建陈嘉庚纪念堂,1983年落成。纪念堂矗立在校园中心,成为学校的主建筑。1960年,华侨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招收学生,暂借福建师范学院上课。1961年秋,增设数学系应用数学专业和化学系化学专业,借集美华侨补习学校上课。校舍陆续建成后,迁回泉州。1962年,增设政治系政治教育专业、物理系物理专业、热带作物系热带作物栽培专业。1963~1965年,先后增设医学系医疗专业、土木建筑系工业与民用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学院清光绪二十七年七月(1901年),顺天府尹奏请设立西文东文学堂,八月初八被批准,在府内试办。九月,光绪皇帝批准顺天府尹的请求,降地安门外兵将局旧址拨给顺天府办学。顺天中学堂老校门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秋,顺天府学堂移设兵将局,正式定名为顺天中学堂。从京兆和顺天府各州县以及在京官员子弟中招收学生。开设修身、经学、中国文学、算学、历史、地理、博物、物力、化学、法制、理财、图画、体操、英文、法文、东文等课程,学制4年。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顺天中学堂改定为顺天高等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由顺天府学堂在原址改设(中学仍保留)。开设课程有人伦道德、经学、国文、德文、英文、拉丁文、算学、动植物学、物力、化学、兵学、体操等。学制4年。辛亥革命后,改称顺天高等学校。暨南大学暨往开来(74张)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时任两江总督的端方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允许“南洋各岛及檀香山、旧金山等处侨民”回南京读书,以“宏教泽而系侨情”。经过筹备,校址被选在南京薛家巷妙相庵。该处地居南京城中央,鼓楼之南,唱经楼之北,西北紧邻金陵大学。1907年3月23日,暨南学堂正式开学。首批学生21人,全部是爪哇归国的侨生,原籍大部分为广东。1907年8月28日,巴达维亚中华会馆董事潘立斋、梁映堂又护送10名侨生到达南京学习。1908年5月,南洋各岛第三批46名侨生抵达南京。暨南大学校本部地点-广州(51张)早期的暨南学子年龄一般在十三四岁,远离家乡和父母,远涉重洋,负笈祖国,年龄幼小,生活自理能力不足,加之来到语言习惯和生活环境相当陌生的地方,普遍会难以适应。华东政法大学昨日芳华(1879年-1952年)圣约翰大学校门圣约翰大学,原名圣约翰书院,1879年创建,是美国圣公会施约瑟主教于1877年筹建,将圣公会1865年设立的格雅书院和1866年设立的度恩书院合并后,在沪西梵皇渡路(今万航渡路)购地兴办的中国第一所现代教会高等学府。1894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