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 12 0有限元分析完全手册》读书笔记模板_第1页
《ANSYS 12 0有限元分析完全手册》读书笔记模板_第2页
《ANSYS 12 0有限元分析完全手册》读书笔记模板_第3页
《ANSYS 12 0有限元分析完全手册》读书笔记模板_第4页
《ANSYS 12 0有限元分析完全手册》读书笔记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书笔记模板ANSYS12.0有限元分析完全手册01思维导图目录分析精彩摘录内容摘要读书笔记作者介绍目录0305020406思维导图手册有限元内容热力学有限元基础理论分析模型载荷单元实例小结问题设置图形求解数据过程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在内容编排上,本书基于ANSYS12.0的最新版本,重点介绍了有限元分析的理论基础,ANSYS12.0有限元分析流程、热力学分析、ANSYSWorkbench集成环境等内容。目录分析1.1有限单元法简介1.2ANSYS功能和特点1.3ANSYS12.0的安装和配置1.4ANSYS程序结构1.5ANSYS12.0用户界面基本组成1.6ANSYS12.0通用菜单010302040506第1章有限单元法和ANSYS简介1.7输入窗口1.8ANSYS12.0主菜单简介1.9工具条1.10输出窗口(OutputWindow)1.11图形窗口(GraphicsWindow)12345第1章有限单元法和ANSYS简介1.12个性化界面1.14小结1.13ANSYS12.0帮助系统第1章有限单元法和ANSYS简介1.1有限单元法简介1.1.1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思想1.1.2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模型1.1.3有限单元法的分析步骤1.2ANSYS功能和特点1.2.1ANSYS的发展历程1.2.2ANSYS的主要功能1.2.3ANSYS12.0版本的新特点1.3ANSYS12.0的安装和配置1.3.1ANSYS12.0的安装1.3.2ANSYS12.0的启动1.3.3ANSYS12.0的运行环境配置1.4ANSYS程序结构1.4.1ANSYS文件格式1.4.2处理器1.4.3图形输入1.4.4分析文件类型1.5ANSYS12.0用户界面基本组成1.5.1启动ANSYS12.0用户界面1.5.2对话框及其控件2.1分析问题2.2建立有限元模型2.3施加载荷2.4进行求解2.5后处理12345第2章ANSYS分析基本过程2.6分析过程中常用到的命令2.8小结2.7工字钢悬臂梁分析实例第2章ANSYS分析基本过程2.2建立有限元模型2.2.1建立和修改工作文件名或标题2.2.2定义单元类型2.2.3定义材料特性数据2.2.4创建实体模型2.2.5对实体模型进行格划分2.3施加载荷2.3.1定义分析类型和设置分析选项2.3.2施加载荷2.4进行求解2.4.1求解器的类别2.4.2求解检查2.4.3求解的实施2.4.4求解会碰到的问题2.6分析过程中常用到的命令2.6.1起始层命令2.6.2前处理命令2.6.3求解命令2.6.4一般后处理命令2.7工字钢悬臂梁分析实例2.7.1分析问题2.7.2建立有限元模型2.7.3施加载荷2.7.4进行求解2.7.5后处理3.1实体建模概述3.2导入CAD软件创建的实体模型3.3对输入模型的修改3.4ANSYS环境内直接建模方法3.5坐标系简介12345第3章建立实体模型3.6工作平面的使用3.7自底向上创建几何模型3.8自顶向下创建几何模型3.9使用布尔操作来构建复杂几何模型3.10小结12345第3章建立实体模型3.2导入CAD软件创建的实体模型3.2.1图形交换数据格式3.2.2IGES格式实体的导入3.2.3SAT格式实体的导入3.2.4Parasolid格式实体的导入3.2.5STEP格式的导入3.2.6导入SolidWorks中创建的叶片模型3.2.7导入UG绘制的轴承模型3.2.8导入SolidEdge中绘制的联轴器模型3.4ANSYS环境内直接建模方法3.4.1自上而下创建几何模型3.4.2自下而上建模几何模型3.5坐标系简介3.5.1总体和局部坐标系3.5.2显示坐标系3.5.3节点坐标系3.5.4单元坐标系3.5.5结果坐标系3.6工作平面的使用3.6.1定义一个新的工作平面3.6.2控制工作平面的显示和样式3.6.3移动工作平面3.6.4旋转工作平面3.6.5还原一个已定义的工作平面3.6.6工作平面的高级用途3.7自底向上创建几何模型3.7.1关键点3.7.2硬点3.7.3几何元素——线3.7.4几何元素——面3.7.5几何元素——体3.8自顶向下创建几何模型3.8.1创建面体素3.8.2创建实体体素3.9使用布尔操作来构建复杂几何模型3.9.1布尔运算的设置3.9.2布尔运算之后的图元编号3.9.3交运算3.9.4两个实体相交操作3.9.5两个实体相加操作3.9.6两个实体相减操作4.1格类型和应用场合4.2有限元格划分的主要指导思想4.3有限元格划分的基本方法4.4有限元单元属性的设定第4章有限元格划分与模型建立4.5有限元格划分的控制方法4.6实体模型的格划分4.7直接生成有限元模型4.8生成有限元模型实例4.9小结12345第4章有限元格划分与模型建立4.4有限元单元属性的设定4.4.1选择单元类型4.4.2单元设置4.4.3材料属性设定4.4.4单元坐标系设定4.5有限元格划分的控制方法4.5.1有限元格划分工具4.5.2选择自由或映射格划分4.5.3单元属性分配设置4.5.4单元尺寸控制4.5.5局部格划分控制4.5.6内部格划分控制4.5.7细化格控制4.5.8格质量控制4.5.9细小结构的格划分4.6实体模型的格划分4.6.1映射格划分方法4.6.2划分实体模型4.6.3有限元模型的修改4.7直接生成有限元模型4.7.1节点4.7.2单元4.7.3通过节点和单元生成有限元模型5.1概述5.3载荷的分类5.2载荷的初始设置第5章施加载荷5.4载荷的施加和操作5.6小结5.5实例第5章施加载荷5.1概述5.1.1载荷的定义5.1.2载荷施加的对象5.1.3载荷步、子步和平衡迭代5.1.4时间参数5.2载荷的初始设置5.2.1均布温度和参考温度5.2.2面载荷梯度5.2.3重复加载方式5.2.4设定载荷步选项5.3载荷的分类5.3.1自由度约束5.3.2集中力载荷5.3.3面载荷5.3.4体载荷5.3.5阶跃载荷5.3.6坡道载荷5.3.7其他载荷5.4载荷的施加和操作5.4.1利用表格来施加载荷5.4.2利用函数来施加载荷5.4.3修改载荷5.4.4删除载荷5.4.5其他操作5.5实例5.5.1单载荷步的施加5.5.2多载荷步的施加6.1求解设置6.2求解过程处理6.3实例6.4小结第6章求解6.1求解设置6.1.1新分析6.1.2求解控制6.2求解过程处理6.2.1求解概述6.2.2求解当前载荷步6.2.3根据载荷步文件求解6.2.4多载荷步求解6.2.5重新启动分析6.2.6预测求解时间6.3实例6.3.1恢复文件6.3.2求解7.1概述7.3列表显示计算结果7.2图形显示计算结果第7章通用后处理器7.5小结7.4综合实例第7章通用后处理器7.1概述7.1.1通用后处理器7.1.2时间-历程后处理器7.1.3结果文件读入通用后处理器7.1.4查看结果数据集7.1.5设置结果输出方式7.1.6设置图形显示方式7.2图形显示计算结果7.2.1结果查看器7.2.2查看和分析变形图7.2.3查看和分析等值线图7.2.4查看和分析矢量图7.2.5基于单元表的结果图形7.2.6载荷组合及其运算结果显示7.3列表显示计算结果7.3.1结果数据集汇总列表(DetailedSummary)7.3.2迭代汇总信息(IterationSummary)7.3.3排序列表(SortedListing)7.4综合实例7.4.1单载荷步求解结果查看7.4.2多载荷步求解结果查看8.1概述8.2进入时间-历程后处理器8.3时间-历程变量观察器8.4绘制时间-变量曲线8.5数据的输入和输出12345第8章时间-历程后处理器8.7小结8.6综合实例第8章时间-历程后处理器8.1概述8.1.1时间-历程后处理器的作用8.1.2使用时间-历程后处理器的基本步骤8.2进入时间-历程后处理器8.2.1交互方式8.2.2批处理方式8.5数据的输入和输出8.5.1数据的输入8.5.2数据的输出8.6综合实例8.6.1恢复文件8.6.2查看结果9.1静力学分析简介9.2平面应力问题分析9.3平面应变问题分析9.4轴对称问题分析9.5梁分析9.6桁架分析010302040506第9章静力学分析9.7壳分析9.9小结9.8接触分析第9章静力学分析9.1静力学分析简介9.1.1静力学分析类型9.1.2静力学分析步骤9.2平面应力问题分析9.2.1问题描述9.2.2问题分析9.2.3求解过程和分析结果9.3平面应变问题分析9.3.1问题描述9.3.2问题分析9.3.3求解过程和分析结果9.4轴对称问题分析9.4.1问题描述9.4.2问题分析9.4.3求解过程和分析结果9.5梁分析9.5.1问题描述9.5.2问题分析9.5.3求解过程和分析结果9.6桁架分析9.6.1问题描述9.6.2问题分析9.6.3求解过程和分析结果9.7壳分析9.7.1问题描述9.7.2问题分析9.7.3求解过程和分析结果9.8接触分析9.8.1问题描述9.8.2问题分析9.8.3求解过程和分析结果10.1结构动力学分析基本过程10.2模态分析实例10.3谐响应分析10.4响应谱分析10.5瞬态动力学分析10.6小结010302040506第10章结构动力学分析10.1结构动力学分析基本过程10.1.1模态分析10.1.2谐响应分析10.1.3瞬态动力学分析10.1.4谱分析10.2模态分析实例10.2.1问题描述10.2.2问题分析10.2.3求解过程和分析结果10.3谐响应分析10.3.1问题描述10.3.2问题分析10.3.3求解过程和分析结果10.4响应谱分析10.4.1问题描述10.4.2问题分析10.4.3求解过程和分析结果10.5瞬态动力学分析10.5.1问题描述10.5.2问题分析10.5.3求解过程和分析结果11.1非线性分析基本过程11.3材料非线性分析11.2几何非线性分析第11章非线性分析11.5小结11.4状态非线性分析第11章非线性分析11.1非线性分析基本过程11.1.1结构非线性分析11.1.2几何非线性分析11.1.3材料非线性分析11.1.4状态非线性分析11.1.5非线性分析步骤11.2几何非线性分析11.2.1问题描述11.2.2问题分析11.2.3建立模型11.2.4定义边界条件并求解11.2.5查看结果11.3材料非线性分析11.3.1问题描述11.3.2问题分析11.3.3建立模型11.3.4定义边界条件并求解11.3.5查看结果11.4状态非线性分析11.4.1问题描述11.4.2问题分析11.4.3建立模型11.4.4定义边界条件并求解11.4.5查看结果12.1热分析基础知识12.2热分析介绍12.3热—结构耦合分析12.4热—应力耦合分析实例12.5小结12345第12章热分析12.1热分析基础知识12.1.1热分析符号与单位12.1.2传热学经典理论12.1.3三种基本热传递方式12.1.4热分析材料基本属性12.1.5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12.1.6热载荷12.1.7稳态与瞬态热分析12.1.8线性与非线性热分析12.2热分析介绍12.2.1热分析简介12.2.2热分析的类型12.2.3热分析的基本过程12.3热—结构耦合分析12.3.1问题描述12.3.2问题分析12.3.3建立模型12.3.4定义边界条件并求解12.3.5查看结果12.4热—应力耦合分析实例12.4.1问题描述12.4.2问题分析12.4.3建立模型12.4.4定义边界条件并求解12.4.5查看结果13.1ANSYSWorkbench概述13.2ANSYSWorkbench安装和启动配置13.3静力学分析实例13.4结构动力学分析实例第13章ANSYS新界面Workbench环境13.6小结13.5热力学分析实例第13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