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裤面料起白毛的改进_第1页
夏裤面料起白毛的改进_第2页
夏裤面料起白毛的改进_第3页
夏裤面料起白毛的改进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夏裤面料起白毛的改进

夏常服于军队的夏季制服装。穿着很长一段时间,穿着很多衣服,你可以取代很少一件穿着得那么多。因此,在凉爽、舒适和外观保持方面应严格要求。2007年武警部队服装调整改革时,07武警夏常服裤面料以原液着色的多异多重复合涤纶仿毛长丝为原料,利用长丝的异线密度、异截面、异刚度、异收缩率、异卷曲度等多异特性设计及皮芯复合的多重加工,形成突出的仿毛织物效果,并在生产加工中进一步将原来的芯丝“预取向丝(POY)—拉伸丝(DY)—拉伸变形丝(DTY)”三步法工序简化为“全拉伸丝(FDY)—DTY”加工工艺1提高织物表面的想法1.1织物组织结构设计原武警夏裤面料为多异多重复合仿毛涤纶长丝凡立丁(以下简称“涤丝凡立丁”)、平纹组织,为防极光采用了六齿型截面长丝。使用过程中,异形纤维易沿截面方向分裂,产生细小的纤维绒毛纤维异形度下降易使织物产生极光织物组织由平纹组织改用2/1斜纹组织,织物结构变松,纤维较之前更易产生滑动和变形,避免了织物与外界硬物碰撞时纤维因不可避让而产生的分裂和破坏,减少了起白毛的可能性。此外,由于结构变松,长丝在织物中相互滑移后的自动回复能力增强,与此同时,在定形和蒸呢环节增加定形效果1.2碳黑的用量为了节约着色剂中颜料的用量,色料中添加了一定比例的碳黑,起到增深作用。但碳黑在近红外和热红外波段都具有强烈的吸收性能,添加少量的碳黑就会使反射率大幅下降TiO2仿毛涤纶长丝薄协同织物的研制针对原武警夏裤面料起白毛现象与穿着热感问题,从涤纶长丝与织物组织结构进行技术改进,研制出新式武警夏裤面料,即多异多重复合仿毛涤纶长丝薄哔叽(以下简称“涤丝薄哔叽”),为了保证后期生产质量,需进行相关检测。2.1耐磨性能测试目前,武警服装相关的耐磨性测试方法主要有ASTMD3884—2013《织物耐磨性的试验方法(旋转平台,双头法)》与GB/T4802.1—2008《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圆轨迹法》2种,前者使用旋转平台、双头(RPDH)耐磨仪进行测试,磨料通常选用砂轮,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硬质金刚砂割断织物表面的纤维来考核耐磨性能,该测试主要针对坚牢度要求较高的作训、作战类服装面料;后者使用圆轨迹起球仪器,先用尼龙刷对织物进行起毛处理,再用织物磨料起球处理,该测试主要针对外观保持性要求较高的常服类服装面料。夏裤作为常服系列服装,很少发生磨破现象,故选用圆轨迹起球仪器作为起毛测试仪器,用尼龙刷对面料进行起毛处理,对起白毛性能指标进行测试。现行GB/T4802.1—2008是针对织物起毛起球性能制定的一项标准,根据视觉描述或者样照对比,进行评级,判定结果。其中,5级为“无变化”,4级为“表面轻微起毛和(或)轻微起球”,标准中的起毛定义为“织物表面纤维凸出或纤维端伸出形成毛绒所产生的明显表面变化”,而夏裤面料起的白毛实质上是细小的纤维绒毛,如果将此标准中的评级方式(观察方向与试样平面应保持90°±10°)直接应用到夏裤面料中,则很难观察到“白毛”,评定结果全部判为“合格”显然是不合理的,故应专门制订一种适用于考核夏裤面料起白毛程度的测试方法。2.1.1仪器测试及校核前期试验,参照GB/T4802.1—2008设置试验压力为590cN,用尼龙刷对试样进行摩擦起毛,发现起毛现象不明显,不利于后期面料质量的衡量,所以将压力调整为780cN,其他测试前的准备及仪器校核等均参照GB/T4802.1—2008相关要求。2.1.2试样检测和检测摩擦后的实物样存放一定时间后静电消失使因摩擦伸出的毛羽不再明显,若以实物样作为评判对比样,每次评定时利用静电使实物样毛羽重新立起的方法也不可行。故借鉴GB/T4802.1—2008评定方法,以拍摄的起毛样照作为评判依据,该方法是最普遍、合理和稳定的方法之一。现有的起毛起球试验评判多采用评级(5个等级)方式,考虑到本文制定的检测方法只需要判定一种面料合格与否,故设定1张样照作为判定合格与否的临界程度,优于这个程度的均满足生产要求。与起毛起球样照拍摄角度为正视布面不同,起白毛试验样照的拍摄角度是平视布面。对涤丝薄哔叽分别进行1500、2000、2500、3000、3500次摩擦试验,并进行微距拍摄,涤丝薄哔叽摩擦起毛照片如图1所示。对比发现,在摩擦2500次后,变化不再明显。根据实际穿着所能接受的最差起毛程度,从中选择1张哔叽起毛照片作为标准样照。本文试验所用试样为研发中所选定的标样,面料质量较好,所以在制定用于指导批量生产的标准时,应在此次试验基础上适当放宽要求,且在实际穿着中,摩擦物粗糙度一般比尼龙刷低,故标准中规定在批量生产检测时,试样摩擦次数相对标准样照对应的摩擦次数要稍少一些,保证在不影响穿着使用的基础上,企业能合理地大批量生产。为防止静电作用的衰减,试样摩擦完毕后,在不破坏表面状态的前提下,应迅速放入评级箱内,将试样的起毛程度(长度、密度等)与标准样照进行对比,立即判定。对比时试样纹路方向应与样照一致,当3块试样的起毛程度均不低于样照时,判定为合格,反之为不合格。2.2辐射投降试验2.2.1有机玻璃压板中热辐射本文专门设计制作了辐射降温测试装置,辐射降温测试装置示意图见图2。红外线灯泡处于测试装置的正中位置,挡光板在更换试样时起到遮光作用,有机玻璃压板正中有直径2cm的圆孔,用于固定织物试样且不影响红外灯对织物试样的热辐射。固定于模拟皮肤上的4个温度传感器均匀分布在正方形的4个顶角位置上,整体处于红外灯的正下方,以保证4个温度传感器接受热红外辐射的能量一致。测温系统测得的温度值精度为0.1℃,4个测温通道可自动记录,测温频率不低于0.5s。试验装置在(20±3)℃、相对湿度65%±5%环境中使用。2.2.2温度传感器温度安装在织物有效幅宽内的4个不同部位取样分别裁取5cm×5cm试样1块。打开热红外灯的电源,使挡光板脱离光路,15min后测得无试样覆盖的温度传感器温度稳定后(2min内的温度漂移小于1℃),记录每个传感器在没有试样覆盖时的平均温度值T试样放置完毕后,将挡光板移开,使热红外线射向试样。记录15min后4块试样覆盖下的平均温度值T,由此得到该织物的辐射降温值即T3比较试验3.1试验对比试验为评判面料的改进效果,对涤丝凡立丁采用相同的试验方法分别进行1500、2000、2500次的摩擦对比试验,涤丝凡立丁摩擦起毛照片见图3。与图1对比可以看出,涤丝凡立丁摩擦后毛羽较长、分布比较聚集,肉眼观察明显,而涤丝薄哔叽经摩擦后毛羽较短、分布均匀,肉眼观察不明显,说明面料的改进效果较好,起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3.2温度传感器测温利用图2装置,对无样品放置、放置涤丝凡立丁、放置涤丝薄哔叽3种情况进行对比测试,温度传感器测温结果见图4。可以看出,涤丝薄哔叽的升温曲线比涤丝凡立丁低7~8℃,且比无织物覆盖曲线有大幅度下降,说明去除色料中碳黑成分并添加TiO3.3抗紫外线性能对比适量的紫外线照射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利于免疫力提高,但是过量照射会使人皮肤发生病变,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皮肤癌依据GB/T18830—2009《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检验方法,对2种面料进行抗紫外线性能对比测试,面料抗紫外线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其中:UPF为紫外线防护系数,即皮肤无防护时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与皮肤有织物防护时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的比值;T(UVA)为紫外线UVA的透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T(UVB)为紫外线UVB的透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AV为平均值。GB/T18830—2009规定,纺织品UPF>40,且T(UVA)4抗紫外线性能得到提升(1)武警夏裤为部队夏季队列训练、执勤站岗等多场合穿着用服装,需要具备良好的外观礼仪性及舒适性。原夏裤面料起毛现象比较突出,且色料中碳黑的加入,使得夏季穿着不够凉爽,影响了舒适性,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以满足使用要求。(2)对涤纶长丝六齿型异形截面进行重新设计,将沟槽变浅,以防纤维原纤化使面料起毛,织物组织由平纹改为2/1斜纹组织,使织物结构变松,避免了织物与外界硬物碰撞时纤维因不可避让而产生的分裂和破坏,减少了起白毛的可能性。(3)取消原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