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诗词五首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1页
26诗词五首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2页
26诗词五首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3页
26诗词五首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4页
26诗词五首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6诗词五首第1页26诗词五首饮酒(其五)/陶渊明春望/杜甫雁门太守行/李贺赤壁/杜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第2页饮酒(其五)

陶渊明第3页饮酒(其五)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第4页作者介绍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伎俩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满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官场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生活。长于诗文辞赋,多田园诗。其诗文多歌颂优美自然景色和淳朴农村生活。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第5页背景《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事实上是借“饮酒”题目,写对世事人生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格调最为闲雅有致。第6页饮酒(其五)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建造房舍在喧嚣扰攘尘世,却没有车马喧嚣。问我为何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以为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云气与黄昏景色十分好,有飞鸟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真正意义,想要辨别清楚,却却不知如何体现。不受尘俗烦扰能挣脱尘世干扰原因闲适淡泊隐居生活(名句)物我合一南山美好晚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第7页主旨这首诗写诗人挣脱世俗烦恼后感受,及南山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取得无限乐趣,体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安贫乐道和悠然自得心境。第8页我会背第9页第10页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第二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至德元年(756年)八月,杜甫(时44岁)从鄜(fū)州(目前陕西富县)前往灵武(目前属宁夏),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成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三月,身处沦陷区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名作。

第11页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战事已经延续了六个月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住簪子了。春望所见,满目凄凉。移情于物,感时伤别。战火不停,怀念亲人。焦虑哀愁,忧国思家。(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国都,指长安。值,相称。●●●●●长安城●●怅恨离别为国家时局而感伤。第12页两种解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联一般有两种解释:(1)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2)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第13页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看到了“国破山河在”惨景,对于亲人团聚守望和期盼。主旨:描写破败国都,草木蔓生,花也落泪,鸟亦惊心,体现感时忧国,思家念亲之情。第14页雁门太守行

李贺第15页雁门太守行

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yān第16页雁门太守行

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敌军攻城气势如黑云翻卷,城墙仿佛将要坍塌;铠甲迎着太阳光,如金色鳞片般闪闪发光。秋色里,响亮军中号角震天动地;边塞上将士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第17页创作背景有关此诗系年,有两种说法。一作说法是,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23年)。当年唐宪宗以张煦为节度使,领兵前往征讨雁门郡之乱(振武军之乱),李贺即兴赋诗鼓舞士气,作成了这首《雁门太守行》。另一种说法,据唐张固《幽闲鼓吹》载:李贺把诗卷送给韩愈看,此诗放在卷首,韩愈看后也很观赏。时在元和二年(823年)。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常务理事朱世英则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某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以为此诗也许是写朝廷与藩镇之间战争。李贺生活时代藩镇叛乱此伏彼起,发生过重大战争。如史载,元和四年(823年),王承宗叛军进攻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823年),他身先士卒,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第18页雁门太守行

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比方,夸张,渲染敌军兵临城下担心气氛、危急形势,城内将士严阵以待。从视觉和听觉写战斗剧烈,壮美边塞风光。潜师夜袭,一场苦战。“易水”二字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荆轲《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借用典故,体现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英雄气概,抒立誓死报国忠君之志。第19页赤壁

杜牧第20页

赤壁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咏史诗)——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地方,在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但诗人所咏赤壁是湖北黄冈赤鼻矶,诗人借题发挥,表白自己对历史事件见解。第21页杜牧(803~852),晚唐出色诗人,字牧之。为人刚直,不逢迎权贵,在仕途上不很得意。其文学创作有多方面成就,尤长于七绝,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以济世之才自负,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有《樊川文集》。杜牧介绍第22页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英雄无用武之地抑郁不平告诫统治者不要有侥幸心理(叙事:兴感之由)jǐ(议论:感慨咏叹)赤壁

杜牧主旨:借周瑜和曹操故事,体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抑郁不平之气。第23页渔家傲/李清照第24页“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第25页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第26页写作背景此词作于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作者经历了靖康之乱,举家南逃,备尝家破人亡与颠沛流离之苦。第27页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天蒙蒙,晨雾蒙蒙,云海波涛翻滚。银河流转(天快亮了),千帆如梭逐浪飘。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居住地方),天帝传话,恳切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我回答天帝说:路途漫长又叹日暮时不早。学作诗,枉有妙句人称道,却是空无用。(我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风啊!请千万别停息,将这一叶轻舟,载着我直送往蓬莱三仙岛。广阔、壮美海天一色图幻想境界:梦中见到天帝孤单无依、奋力挣扎苦闷和对现实强烈不满追求幸福自由光明愿望第28页小结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景象及与天帝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不满与失望,对抱负境界追求和向往。全词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情景交错惯常格局,以故事性情节为主干,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用典巧妙,景象壮阔,气势磅礴,音调豪迈,充足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一面。第29页一阵阵感伤风“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凄凉寂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惜花伤春)“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声声慢》(悲凉愁苦)“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武陵春》(孤苦凄凉)“这次第,怎一种愁字了得!”第30页大智大勇——不同样李清照靖康二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掳走徽、钦二帝,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乱。北方局势愈来愈担心,李清照着手整顿遴选收藏准备南下,当李清照押运15车书籍器物,行至镇江时,镇江守臣弃城而去,而李清照却以其大智大勇在兵荒马乱中将这批稀世之宝,于建炎二年(1128年)春押抵江宁府。彼时以宋高宗为首妥协投降派,借口时世危艰,回绝主战派北进中原,一味言和苟安。李清照十分不满,

屡写诗讽刺,

曾有“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诗句,后有震撼人心《夏日绝句》。第31页不同样风

大气磅礴豪放不羁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第32页真正伟大心灵

豪迈与婉约并存稼轩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沙场秋点兵”酣恣淋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