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高中语文高二期末自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安徽省安庆市高中语文高二期末自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安徽省安庆市高中语文高二期末自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安徽省安庆市高中语文高二期末自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安徽省安庆市高中语文高二期末自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韩愈确立了散文创作的新范式,其古文创作扭转了六朝文章的创作方向,对中唐之后的散文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韩文气势雄伟,内容温厚,充满醇厚平和之美。苏洵评韩文“渊然之光、苍然之色”,宋代学者李涂也认为“退之虽时有讥讽,然大体醇正”,清人更是认为韩文“理有余趣,神有余闲”。本文就韩愈的“酬应投赠”之文,探讨韩愈古文的醇和之美。韩愈古文中有一部分“酬应投赠”之文,重在表达以“五伦”为核心的儒家伦常之情,其风格醇正典雅。“五伦”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它是儒家宗法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最基本和最稳定的社会关系。儒家伦常之情是一种根植于人的自然之情的理性情感,更是受理性节制和引导的具有普遍性的情感。韩愈善于把中国传统社会中基于“五伦”的这类普遍情感表现得深沉动人,这从思想本源上保证了他的文章县有强大的感染力量。翻检《昌黎先生集》,发现韩文无不以“五伦”为内美。《韩滂墓志铭》哀韩滂未成年而亡,怜其“清明逊悌以敏”的才德,饱含对晚辈的怜爱;《乳母墓铭》记韩愈“孤失怙恃”,乳母不忍离去,及乳母终老,“时节受庆贺,愈辄率妇孙列拜进寿”,表达了温柔敦厚之爱……这些根植于人的自然之情的理性情感,与中国人普遍具有的文化心理结构产生强烈共振,即使千载以后也依然令人怦然心动。韩愈能把中国传统社会中基于“五伦”的普遍情感表现得深沉动人,这与其在古文创作的探索中形成的既谨严又迂曲的表达密不可分。清代学者林云铭认为“韩文全在立意吞吐轻重,布局伏应起落,人不能及”并将韩文的章法优点概括为立意谨严和布局精巧。《欧阳生哀辞》就展示了韩文“立意吞吐轻重”的创造性。文章本应赞美死者、表达祭吊者的哀痛惋惜。可是欧阳詹客死异乡而且名位不振,其乡人诋其未能尽孝。韩愈于是调整写作思路,全文重点由表达吊祭者的哀痛调整为安慰欧阳詹之父母和为其死后声名进行辩护。文章突破一般哀吊文的模式,既成全了亲子之情又彰显了朋友之义。有人称韩文“驰骤跌荡,生动飞扬,曲尽行文之妙”,主要是指韩愈善用转折,造成文势顿跌,波澜起伏。其文妙处最在曲折,迂回蓄势之后骤然转折而飞扬肆恣,如大河之水遇物反复阻隔,一日夺路而出,便奔腾咆哮。韩愈在表达上的种种探索,离不开他对前代立章法度的继承和创新。方苞称其“序事之文,义法备于《左》《史》,退之变《左》《史》之格调,而阴用其义法”说的即是韩愈在文章法度上与《左传》《史记》的承继关系。谨严的立意、精巧的布局以及迂回曲折的表达方式,使其将古文中的“五伦”之情表现得既波澜起伏而又温柔敦厚。韩愈以儒家情感本体和新的文章法度重构了古文,使得昔日“酬应投赠”等应用性文体获得了生机和活力。《孟子·尽心下》中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韩愈的古文既“和顺积中”而又“英华发外”,既有庄严伟大的思想,又有堂皇卓越的表达结构,可以说是儒家审美理想的典型范式。普遍醇厚的感情、高明谨严的法度以及浩荡而渊深的醇和之美的创造,正是韩愈的古文之所以能够“惊心而动魄,垂世而行远”,历千年而不衰的真正秘诀。(摘编自陶水平、夏刚《论韩愈古文醇和之美的生成》)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确立了教文创作的新范式,其文内容温厚,气势雄伟,对中唐后的散文产生了重要影响。B.韩愈表达以“五伦”为核心的儒家伦常之情的文章,具有醇和典雅之美和强大的艺术感染力。C.韩愈的古文立意谨严、布局精巧、表达方式温柔敦厚,这些让韩愈文章情感的表达深沉动人。D.韩愈能以新的文章法度重构古文,让表达迂回曲折,这与其继承并创新前代文章的法度有关。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肯定了韩愈古文的成就,点明其古文的特点,并引用他人的评价,使内容更有说服力。B.作者分析了韩愈古文《欧阳生哀辞》的写作思路,目的是论证韩愈古文创作具有飞扬肆恣的特点。C.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分述部分分析了韩愈“酬应投赠”类文章的情感内涵和表达特点。D.在论证过程中,作者多次列举韩愈的作品,并对其进行分析,这使得读者更易于理解文章的观点。3.下列对韩愈作品的表述,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文章观点的一项是(

)A.《祭十二郎文》将抒情与叙事相结合,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表现出对兄嫂及侄儿深切的怀念,感人肺腑。B.《后二十九日复上宰相书》在转折对比中,把周公求贤之心渲染得淋漓尽致且深沉博大,同时又通过变化字法、句法让本篇文章具有起伏顿挫之美。C.《祭女挐女文》突破祭文常见的僵化模式,记叙韩愈被贬途中四女儿因病而夭之事,用质朴的文字和逼真的细节写出了作为父亲的无限追思与遗憾。D.《答崔立之书》写出韩愈家境贫寒,渴望考取功名,但是屡试不中,他抨击了当时的评价标准,心中的悲愤之情喷薄而出,并在文章结尾表达志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文本一:白嘉轩①重新出现在白鹿村的街巷里,村民们差点认不出他来了,那挺直如椽的腰杆儿佝偻下去,从尾骨那儿折成了一个九十度的弯角,屁股高高地搬了起来;他手里拄着一根截短了的拐杖,和人说话的时候就仰起脸来,活像一只狗的形体;抬头仰脸跟人说话时,那双眼睛就尽力往上翻睁,原来鼓出的眼球愈加显得突出,眼白也更加大得耀眼;两个嘴角相反地朝下扯拉,阔大的嘴巴撇成一张弯弓,更显出执著不移近乎倔拗的神气。他在街巷里用简短的语言回答着一个个关切问询着的男女,仅作短暂地驻足,几乎不停步地移动拐杖,跟着拉牛扛犁的鹿三走出村巷。已是秋末冬初,白日短促到巧妇难做三顿饭的季节。太阳坠入白鹿原西部的原坡,一片羞怯的霞光腾起在西原的上空。白嘉轩双手拄着拐杖站在地头,瞅着鹿三一手捉着犁杖一手扬着鞭子悠悠地耕翻留作棉田的地块,黄褐色的泥土在犁铧上翻卷着;鹿三和牛的背影渐渐融入西边的霞光里,又远远地从霞光里迎面奔到他眼前来了。白嘉轩手心痒痒腿脚痒痒喉咙也痒痒了,想攥一攥犁杖光滑的扶把儿,想踩踏踩踏那翻卷着的泥土,想放开喉咙吆喝吆喝牲畜了。当鹿三再犁过一遭在地头回犁勒调键牛的时候,白嘉轩扔了拐杖,一把抓住犁把儿一手夺过鞭子,说:“三哥,你抽袋烟去。”鹿三嘴里大声憨气地嘀嗒着:“天短得转不了几个来回就黑咧。”最后还是无奈放下了鞭子和犁杖,很不情愿地蹲下来摸烟包。他瞧着嘉轩把犁尖插进垄沟一声吆喝,连忙奔上前抓住犁杖:“嘉轩,你不该犁地,你的腰……”白嘉轩拨开他的手,又一声吆喝:“得儿起!”犍牛拖着犁铧朝前走了。白嘉轩转过脸对鹿三大声说:“我想试火一下。”白嘉轩只顾瞅着犁头前进的地皮,黄褐色的泥土在脚下翻卷,新鲜的湿土气息从犁铧底下泛漫潮溢起来,滋润着空乏焦灼的胸膛,他听见自己胳膊腿上的骨节咯吧咯吧扭响的声音。他悠然吆喝着简洁的调遣犍牛的词令,倒像是一种舒心悦意的抒情。他一直到棉田的尽头掉过犁头,背着霞光朝东头翻耕过来的时候,吼起了秦腔:“汉苏武在北海……”三个来回犁下来,白嘉轩已经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身体毕竟是虚了,可那卧睡炕上三个月的枯燥郁闷的生活也终于结束了。晚饭后在厅房东屋老娘的住室里,白嘉轩临时决定召集一次家庭成员的聚会。白嘉轩说:“我的腰好了。”他侧转头瞅着两个媳妇说:“我在炕上窝蜷了整整一百零七天,你俩——大姐二姐都受了苦尽了孝心都好。”两个儿媳得到了家庭长者的夸奖却感到惶恐,争相表白这完全是做晚辈的应尽的孝道等等。白嘉轩摆摆头就打断她俩的话:“你们还不知道我一辈子最怯着啥?我不怯歪人恶人也不怯土匪贼娃子,我不怯吃苦不怯出力也不怯迟睡早起,我最怯最怕的事……就是死僵僵躺在炕上,让人侍候熬汤煎药端吃端喝倒屎倒尿。”白嘉轩说到这里停顿一下,然后郑重地说出想告诉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话:“我说前头这些话的意思,就是说,从明天开始,你们再也不用围着我转了。你们各人该做啥就去做啥,屋里人该纺线的纺线,该织布的织布,该缝棉衣的缝棉衣,外边人该做的地里活就尽着去做,孝文②你跟你三叔犁完花(棉)田接着翻稻地。牛犊你喂槽上留下的牲口,叼空儿推土晒土,把冬天的垫圈土攒够,小心捂一场雪。地一下冻就赶紧套车送粪。把这些活儿开销利索,轧花机就要响动了。一句话,原先的日子咋过从明日开始还咋过。我嘛——好咧!”白嘉轩被土匪砸断腰杆以后笼罩在庭院屋室里的悲凄慌乱的气氛已经廓清,劫难发生以前的严谨勤奋的生活和生产秩序完全恢复。整个四合院犹如那架置了一个夏天和秋天的轧花机,到了冬天就咔嗒咔嗒地运转起来了。这时候,一个致命的打击接踵而来,白嘉轩发觉了孝文的隐秘③。这个打击几乎是摧毁性的。……惩罚孝文的举动又一次震撼了白鹿原。惩罚的方式和格局如同前次,施刑之前重温乡约族规的程序由孝文的弟弟孝武来执行。白嘉轩仍然在台阶上安一把椅子坐着,孝武归来及时替代了不争气的孝文的位置,也及时填充了他心中的虚空。孝武领诵完乡约和族规的有关条款,走到父亲跟前请示开始执行族规。白嘉轩从椅子上下来,跷下台阶,从族人让出的央道里走过去,双手背抄在佝偻着的腰背上。白嘉轩谁也不瞅,端直走到槐树下,从地上抓起扎捆成束的一把酸枣棵子刺刷,这当儿有三四个人在他面前扑通扑通跪倒了。白嘉轩知道他们跪下想弄啥,毫不理睬,转过身就把刺刷扬起来抽过去。孝文一声惨叫接一声惨叫,鲜血顿时漫染了脸颊。这个儿子丢了他的脸亏了他的心辜负了他对他的期望,他为他丧气败兴的程度远远超过了被土匪打断腰杆的劫难,他用刺刷抽击这个孽种是泄恨是真打而不是在族人面前摆摆架式……(节选自陈忠实小说《白鹿原》第十七章,有删改)【注】①白嘉轩,白鹿村的族长。②白嘉轩有三个儿子,分别取名为孝文、孝武、孝义。③指已婚的孝文和田小娥在破窑洞私会的事。文本二: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高兴了,唱激越豪放的“快板”,高兴得像被烈性炸药炸了一样,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哀哀欲绝的“慢板”,揪心裂肠的唱腔却表现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来。美给了别人享受,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每每村里过红白喜丧之事,那必是要包一台秦腔的,生儿以秦腔迎接,送葬以秦腔致哀。似乎这个人生的世界,就是秦腔的舞台,人只要在舞台上,生,旦,净,丑,才各显了真性。恶的夸张其丑,善的凸显其美。恶的使丑里化作了美的艺术,善的也使他们获得了美的教育……便有了惩恶扬善的价值。(节选自贾平山散文《秦腔》,有删改)4.下列对两个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开头对白嘉轩被打断腰杆后的肖像、动作、神态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写,这是为了突出他可怜可悲的形象,营造悲凄哀伤的氛围。B.两文都写到秦腔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文本一是通过白嘉轩耕地时唱秦腔的细节来体现的,文本二是通过抒情议论的方式直接表达的。C.文本一画线处连用三个长句,内容丰富,表意严密,语言节奏徐缓沉重,真切展现了白嘉轩对儿子孝文的极度失望以及内心的无比沮丧。D.文本一有传统文化色彩,“仁义白鹿村”村名的授名以及白嘉轩三个儿子孝文、孝武、孝义的命名,可视为儒家思想在乡间有所寄寓。5.金圣叹说:“吾最恨人家子弟,凡遇读书,都不理会文字,只记得若干事迹,便算读过一部书了。”请结合文本一第②自然段有关内容,赏析语言特色。

6.陈忠实说:“《白鹿原》与秦腔共有同一个灵魂。”请结合两个文本,从文本一的情节内容、人物形象、思想意旨三个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杜淹荐刑部员外郎邸怀道,上问其行能对曰炀帝将幸江都召百官问行留之计怀道为吏部主事独言不可臣亲见之上曰:“卿称怀道为是,何为自不正谏?”对曰:“臣尔时不居重任,又知谏不从,徒死无益。”上曰:“卿知炀帝不可谏,何为立其朝?既立其朝,何得不谏?卿仕隋,容可云位卑,后仕王世充,尊显矣,何得亦不谏?”对曰:“臣于世充非不谏,但不从耳。”上曰:“世充若贤而纳谏,不应亡国;若暴而拒谏,卿何得免祸?”淹不能对。上曰:“今日可谓尊任矣,可以谏未?”对曰:“愿尽死。”上笑。上谓侍臣曰:“吾闻西城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侍臣曰:“有之。”上曰:“人皆知笑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吏受球抵法,与帝王徇奢欲而亡国者,何以异于彼胡之可笑邪!”魏征曰:“昔鲁哀公谓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纣乃忘其身。’亦犹是也。”上曰:“然。朕与公辈宜戮力相辅,庶免为人所笑也。”蔡国公杜如晦疾笃,上遣太子问疾,又自临视之。甲申,薨。上每得佳物,辄思如晦,遣使赐其家。久之,语及如晦,必流涕,谓房玄龄曰:“公与如晦同佐朕,今独见公,不见如晦矣!”夏,四月,已卯,诏以:“隋末乱离,因之饥饿,暴骸满野,伤人心目,宜令所在官司收瘗。”关内旱饥,民多卖子以接衣食;已巳,诏出御府金帛为赎之,归其父母。庚午,诏以去岁霖雨,今兹旱、蝗,赦天下。诏书略曰:“若使年谷丰稔,天下义安,移灾朕身,以存万国,是所愿也,甘心无吝。”会所在有雨,民大悦。(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问其行能/对曰/炀帝将幸江都/召百官问行留之计/怀道为吏部主事/独言不可/臣亲见之/B.上问/其行能/对曰/炀帝将幸江都/召百官问行留之计/怀道为吏部主事独言不可/臣亲见之/C.上问其行能/对曰/炀帝将幸江都/召百官问/行留之计/怀道为吏部主事独言不可/臣亲见之/D.上问其行/能对曰/炀帝将幸江都/召百官问行留之计/怀道为吏部/主事独言不可/臣亲见之/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称怀道为是”中的“是”意思是“正确的”,与“斯是陋室”(《陋室铭》)中的“是”字含义不同。B.“……剖身以藏之,有诸?”中的“诸”是兼词,相当于“之乎”,与成语“付诸东流”中的“诸”含义不同。C.“必流涕”中的“涕”意思是眼泪,与诗句“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中的“涕”含义相同。D.“因之饥饿”中的“因”意思是“于是,就”,与“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中的“因”含义相同。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善于思考。他从胡商割肉藏珠,联想到官吏贪腐,帝王不能节制欲望带来的危害,要求近臣与君王同心合力,相互辅助。B.唐太宗有情有义。大臣杜如晦生病,他派太子去探望;去世后,他亲临吊唁、赐物;很久之后,太宗提到杜如晦时总是会流泪。C.唐太宗爱护百姓。他痛惜隋末天下大乱给百姓造成的苦难,还下令拿出皇宫的钱财赎回关内老百姓因旱灾而变卖的子女。D.唐太宗心怀天下。他因连年灾害,大赦天下,下诏书称即使以己身代替百姓承受灾情,也毫不吝惜,只希望五谷丰登,天下安宁。10.把下列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仕隋,容可云位卑,后仕王世充,尊显矣,何得亦不谏?

(2)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孔雀东南飞》序言)

11.唐太宗是如何鼓励杜淹进谏的?请简要概括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拟古[明]钱宰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以向东奔流的长江开篇,起笔宏阔,以“不息”点明“来者”的状态。B.诗人以白日、西山、晨光勾画出日落日出的自然常态,为卒章议论作铺垫。C.“春花瘁复荣”与白居易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有异曲同工之妙。D.最后四句叙议结合,以大自然的循环无终极,抒发对人生渺小短暂的感叹。13.这首诗在平常可见的自然之景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读书人要有远大的理想,为中华崛起、民族复兴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在《论语·泰伯》中,曾子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贾谊《过秦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弱民”的具体措施:派遣将士、守卫要塞,盘问行人。

(3)李白在《蜀道难》中,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描绘古木荒凉、鸟声悲凄,对读者造成心理冲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

15.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本届展销会邀请到了安徽、浙江、上海等地知名企业,湖笔、宣笔、徽墨、宣纸、歙砚等文房四宝济济一堂。B.高压之下,“四风”问题有所收敛,但仍有少数党员干部置中央的令行禁止于不顾,我行我素,恣意妄为,不知止,不收手。C.《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回,活画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腐儒形象。D.人生难免要受些委屈和伤害,与其耿耿于怀郁郁寡欢,倒不如坦坦荡荡泰然处之。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些光须就是星系。其中的大部分挤作一团,群集在一起,不停地在茫茫大宇宙的黑夜里飘荡着。B.一行人上了船刚坐好,这船便如一支没羽箭似的,很迅速地在曲曲折折的河道里向下游长潭射去。C.每项设计都烙上了鲜明的民族文化印记,彰显出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成为了靓丽的中国名片。D.新“诗词大会”在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中加以放大并找寻创作切口,为观众带来一场诗意盛况。1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李华与张红闹别扭,摒弃前嫌时,李华说:“让我们握手言和,结为秦晋之好吧。”B.请放心,我会准时光临宴会,送上我对你们这些即将走上高考考场的学子的祝福。C.初次参与高端的班主任论坛,幸蒙贤兄抛砖引玉,让我得以从容。D.这是鄙人拙作,深觉见识浅陋,冒昧烦请先生雅正。18.有关文言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乐》久已失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又称作“六经”。另也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传:古时以来,专指人物传记。B.宫调:古代音乐有宫、商、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