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让传统教学插上梦想的翅膀_第1页
信息技术让传统教学插上梦想的翅膀_第2页
信息技术让传统教学插上梦想的翅膀_第3页
信息技术让传统教学插上梦想的翅膀_第4页
信息技术让传统教学插上梦想的翅膀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技术让传统教学插上梦想的翅膀河南省伊川县实验中学东校区李守艳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现古今中外的客观事实,使经验相对贫乏的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很真实的认识教材中涉及的事物,它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信息技术运用给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丰富了教学形式,优化了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乐园。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将多种信息如文字、图形、声音、影像等,有机结合起来,一直是个难题,而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能够在有限时间空间内展现古今中外的客观事实,使经验相对贫乏的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很感性的认识教材中涉及的事物,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寻找学生学习的最佳切入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导入新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兴趣是一切工作成功的先决条件,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希望在一节课的开头就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教学《桥之美》时,在导入部分向学生展示乌镇石桥、苏州宝带桥、山区风雨桥的图片,营造桥之美的氛围,从直观形象上给学生以感染,回忆画家吴冠中对“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的感悟和赞叹。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进入了学习情境,客观上促使学生急切盼望阅读课文,并为学生下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作了铺垫。二、利用信息技术再现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降低学习难度。语文教材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其中许多还很抽象,单靠一支粉笔和一张嘴,学生听起来乏味,学起来枯燥,教学效率很难提高。远程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充分发挥其再现性的特点,把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跨越时空的事物、不易演示的实验通过动画、录象、投影的形式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显示屏幕上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声色兼备,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非常有利于中小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与构建,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这实际上是把学习主体(学生)、学习内容(课文)、学习目标、学习媒体(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四者有机统一起来。例如学习《安塞腰鼓》一课,先连续播放粗犷豪放的演出画面,让学生看到“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们,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的擂鼓狂舞”,感受黄土高原上人们旺盛的活力,体会腰鼓的火爆热烈风格。那能“使冰冷的空气变得燥热,使恬静的阳光变得飞溅,使困倦的世界变得亢奋”的鼓声,确实有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通过引导学生倾听鼓声,学生的情绪迅速升温,继而激动兴奋起来,再来朗读课文,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又如《斑羚飞渡》一课中,最激动人心的场景——老斑羚要用自己的身体为小斑羚做“踏板”,这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飞渡,是课文的关键情节。在组织学生阅读的基础上,使用FLASH制作的课件,动画展示斑羚悲壮的“飞渡”一幕。小斑羚顺利飞渡之时,正是老斑羚跌落深谷的那一刻,小斑羚连续不断的成功飞渡,伴随着老斑羚令人心碎的“咩咩”声,学生的心灵为老斑羚无私的牺牲精神所震撼,很显然这种惊心动魄的效果是单纯用口头语言描述无法达到的。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生品析词语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能否迅速而准确的捕捉并正确理解关键词语是学生阅读能力高低的直接表现,而课文经常出现一些单凭教学语言很难表达清楚的关键词语。为了突破这些难点,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理解词语并学会正确运用,从而逐步提高阅读能力。例如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时,有这样的一句“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这“朗润”一词之含义仅搬词典中的解释,学生感到茫然。此时课件展示山“朗润”前后的图片,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又如语文教材中有一篇目《说“屏”》,为理解各类屏风的作用,让学生观看一段古代屏风的样式和作用的录像,学生顿悟今天已经销声匿迹的屏风在古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四、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知识积累。现代信息技术的突出优势是网络,充分利用网络,我们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得学习所需要的各方面知识,也可以为阅读教学提供广泛而丰富的信息源,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的信息库有机结合起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这等于充分开发了语文教学资源。教师培养学生从网络中获取素材,进行改造、重组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新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意在课内外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符合现代语文教学观的良好设想如何落到实处呢?我校的设想是每月指定一本名著进行精读,要求学生按周次循序渐进阅读,并作好读书笔记。在此基础上,我校在教师博客上建立了各部名著的研读网页。如建立《水浒传》研读网页,内容可包括:《水浒传》全文,《水浒传》电视剧本,大量研究水浒诸方面尤其是文学成就的论文,相关诗词、俗语、成语、歇后语,还有供学生交流的读书心得体会的水浒论坛。建立名著研读网页,可极大地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阅读内容,并且以交互形式促进了学生的心得交流,效果是明显的,也是其它媒体所无法取代的,为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名著阅读探索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五、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延伸。阅读教学仅靠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文之外的拓展延伸十分重要。例如在学习了《故宫博物院》这篇按空间顺序进行游览,由南到北,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突出了故宫建筑群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艺术风格。课件出示一处景点(如自己的校园一角),要求学生也采用这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