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专项复习-诗歌鉴赏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专项复习-诗歌鉴赏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信天游·寻觅
我在那青天上,寻觅远去的童年,
白云悠悠无言地走,留下蔚蓝的天;
我在那山沟里,追踪流逝的岁月,
风沙茫茫悄悄去,留下皱纹千线;
大雁听过我的歌,白云抚过我的脸,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落下红一片;
窑洞留下我的梦,信天游带着我的情,
天上星星一点点,思恋到天边。
(1)信天游多用比兴,用微小的事物来寄托情感,渲染气氛。本文中作者列举了哪些事物来传情达意?
(2)这首信天游题目为“寻觅”,联系全诗,说说作者寻觅的是什么?
2.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亲人见了亲人面,
欢喜的眼泪眼眶里转。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
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
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长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
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
(1)用简洁的文字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2)画线的诗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争抢”,《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解释为“争着抢夺;争夺”,是一个中性词语,诗句中使用“争抢”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莱,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关雎》选自《诗经·周南》。《诗经》中诗的标题一般取自该诗的第一句。
C.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赞美了一个文静、美丽、热爱劳动的姑娘,歌颂了一个贞洁、有德行的女子。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青年寤寐求之想要实现的愿望,也是他想象结婚时的热闹情景。
4.品味诗句“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中两个“悠”字的表达效果。
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涘。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5.这首诗每章开头均以“______”“______”起兴,渲染了______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宛在水中央”一句写出了伊人神韵飘逸,气质高雅的美好形象。
B.本诗主要叙写一位追求者在深秋的早晨,在长满芦苇的河边寻找意中人的情景。
C.伊人可以指意中人,也可象征“幸福”、“理想”、“事业”等一切真善美的事物。
D.全诗流溢着诗人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着追求,但求而不得的绝望之情。
7.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D.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2)诗的最后两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8.阅读诗歌,完成下面的题目。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本诗颈联运用了①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道出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的苦闷的哲理,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表现了诗人②_______________。
(2)请从炼字的角度,选择一个字赏析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9.这两首诗,是送别诗中的名作,被人们传诵到今。请说出两首诗歌在体裁方面的不同。
1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蕴涵着怎样的哲理?
11.王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落笔清新秀丽,整首诗充满了唯美的意境,落成之后便被人殷勤传唱,成为流传千古的名曲。请说说你对这首诗“诗情画意”的理解。
【甲】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乙】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12.下列是对这两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首诗同属于《诗经》中的《国风》部分;《诗经》也叫《诗三百》,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B.甲诗借景抒情,抒写一位男子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乙诗直抒胸臆,表达一位女子的相思之苦。
C.甲诗“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句话,运用反复的修辞,把主人公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及相思难耐之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D.乙诗“青青子衿”“青青子佩”两句,写主人公对恋人衣饰的赞美。
13.《诗经》经常使用比、兴手法,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进行创作。请先从甲诗中选取相关诗句体会比兴手法的运用,再以乙诗为例分析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甲】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乙】
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14.小新认为两首诗中的有些文字反复出现,太啰嗦了,可以删掉,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分别结合两诗的内容说说理由。
15.两首诗歌,都描写了对对方的思念之情。两首诗歌对这种情感的表现,描写内容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
江亭夜月送别①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注释】①此诗是他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
16.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送行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甲】诗“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希望友人摆脱离愁,不要因为离别而泪湿衣巾,应满怀信心地踏上新旅程,点出“送”的主题。
C.【乙】诗前两句以“烟笼”“月移”写送别后景色的深沉,使全诗笼罩在一片朦胧伤感的离别情绪中,寓情于景,景中见情,间接抒发了离情。
D.【乙】诗末句“寒”字仅写出诗人在“此夜”因夜深感觉到的肢体寒冷。全篇虽然不见“送”“别”字,也不见一个人,但诗人借写外界之景来传达豪迈乐观的积极情怀。
17.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甲】诗首联中的“望”字。
18.王勃这两首作品都是送别诗,但不落俗套。请仔细品读,试分析抒发的感情与方式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文简析。
参考答案:
1.(1)白云,蓝天,风沙,大雁,山丹丹花,窑洞。
(2)作者所寻觅的,既有对远去童年的追忆,也有对逝去光阴的感叹,更有对窑洞生活的追忆与不舍。
2.(1)写与延安亲人欢聚的感人场面。
(2)神态描写。此处无声胜有声,表现出双方情感交融的热烈情景。
(3)写出了孩子们的天真活泼,显示了亲人团聚时的高兴心情。
3.C4.两个“悠”字把主人公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及难耐的相思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5.蒹葭白露萧瑟冷落(萧索凄凉)6.D
7.(1)C
(2)运用典故;隐喻想出来做官而没有途径,言外之意就是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
8.(1)对偶、夸张乐观的心态和豁达的胸襟
(2)示例:“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雄伟景象。“望”字把目光从掌控三秦的煌煌京城,移向风烟迷蒙的巴山蜀水,充满深情厚意,也暗示友人赴任之地的遥远。
9.甲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五言律诗(五律或律诗,都可),乙诗(《送元二使安西》)是七言绝句(七绝或绝句,都可)10.蕴含真正的友谊不会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这一哲理(带翻译更好,不带翻译只谈哲理也合适)。11.渭城早晨的细雨,润湿了路上的轻微的浮尘,客舍旁边一片青翠,嫩柳色绿清新。劝您再喝一杯酒,向西出了阳光,再也没有老朋友了。(谈思想感情)表达了和友人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或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及对友人的真挚关切之情)。
12.D13.甲诗开头运用比兴的手法,以雎鸠和鸣起兴,雎鸠互相唱和的样子与“君子”“淑女”和乐相处的样子非常相似,以此引出对美丽贤淑姑娘的爱慕之情。或:“参差……求之一句”运用比兴的手法,以水中左右漂摇的荇菜为“比”的对象,引出“君子”对“淑女”的渴慕之心。
乙诗前两节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上下章节基本相同,只有“衿”“佩”“心”“思”“嗣”“来”不同,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
14.不同意。这是诗歌中重章叠句形式的的运用,达到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如《关雎》,反复用“窈窕淑女”,突出了女子的美好,用“参差荇菜”,突出了女子的勤劳。乙诗《采葛》中,用“一日不见”,突出思念之深。15.甲诗写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描写男子的动作、心理、梦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法的合法借款合同
- 2025机械产品加工合同
- 小学数学教育与领导力思维的培育
- 科技创新助力现代农场的成功转型
- 2024年汽车香片项目投资申请报告
- 2024年甲肝灭活疫苗项目投资申请报告
- 2025年机械设备租赁合同在哪里签订
- 林场林地租赁合同范本
- 2024年华师大新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上教版九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 课件(26张)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2025-2030年中国糖醇市场运行状况及投资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冬日暖阳健康守护
- 水处理药剂采购项目技术方案(技术方案)
- 2024级高一上期期中测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盾构标准化施工手册
- 天然气脱硫完整版本
- 山东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10月联考英语试题
- 不间断电源UPS知识培训
- 三年级除法竖式300道题及答案
- 人教版八级物理下册知识点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