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专业知识讲座_第1页
法理学专业知识讲座_第2页
法理学专业知识讲座_第3页
法理学专业知识讲座_第4页
法理学专业知识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理学课件

主讲人:史凤林1/29第十三章

法律责任(综合讨论课之二)违法行为组成及其法律责任认定2/29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和要求1、知识培养目标与要求本节教学内容属于法理学(一)课程中实践课步骤,本节教学目标和要求有四:(1)巩固加深对法律责任、违法行为、违法组成等基本概念理解;(2)结合案例讨论,深入明确违法行为四个组成要件基本含义,尤其是它详细要求;(3)结合案例分析讨论,全面系统把握违法行为法律责任认定中法定步骤和关键点;(4)理解违法要件及要素在刑事、民事、行政、违宪责任中不一样表述方式。3/292、能力培养目标与要求

本节教学以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办法为主。通过案例分析导入——设疑思考——分层启发点拨——讨论分析——总结提炼——启发开展专项研究等步骤实现下列培养目标:(1)培养同窗们积极摸索、积极获取知识和信息、自觉提升自己专业素质能力;(2)巩固和凝练同窗们法律思维,提升利用专业理论处理法律实践问题能力;(3)锻炼同窗们精确、精炼语言体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4)引导帮助同窗们掌握对法律条文基本含义理解、分析能力,并对有些法条尤其要求进行法理上探讨;(5)引导帮助同窗们有步骤地开展法理学专项研究。4/293、职业道德教育目标

课后赠言:鼓励同窗们向谭嗣同、苏格拉底学习,树立坚定法律信奉,掌握精湛法律知识,凝练公正护法胆气,养成严谨法律思维,练就高超法律技能,不停提升法律职业道德水平,做合格法律职业人。

法韵精学报国心,求真至善风,落落谭苏子,堂堂法律人。

史凤林丙戌年冬作5/29(二)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办法1、教学重点及处理办法:对违法组成四个要件详细要求把握。采取案例讨论教学法和问题式教学法,突出教学重点。2、教学难点及教学办法:(1)违法对象与违法客体关系;(2)法律上一果多因关系及其责任认定;(3)违法动机、违法目标与主观过失、违法组成关系。采取案例讨论教学法和比较分析法,分散教学难点。6/29(三)学习与思考办法提醒1、本节关键概念“违法”分析讨论限定在广义范围,包括严重违法(犯罪行为),一般侵权违法行为(民事侵权、行政违法)和违宪行为。并且对每个要件分析都要注意辨别三类行为不一样表述。对本案分析根据大陆地域法律,以台湾地域法律为参照。2、紧扣违法行为组成要件基本含义和详细要求,结合案件事实,以合法性为标准认真分析。3、紧扣老师提出每一层假设命题,大胆思考、严密论证,做到逻辑与事实统一。4、在分析讨论时要注意培养我们学习法律课四位一体综合思维方式,即坚持法律专业知识、法律案例、法律要求(条文)和学科前沿问题相统一整体思维方式。7/29二、教学组织(一)案例讨论有关背景知识、关键概念和有关法条提醒1、有关背景知识(1)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由于行为人实行了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出现了某些法律要求事实致使责任主体依法应当承当特殊义务即违反第一性义务应当承当第二性义务或不利法律后果。(2)法律责任产生原因大体有三类: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法定事实出现。(3)违法行为概念。违法行为是指具有法定责任能力个人或者组织违反法律要求,不履行法定义务,侵犯他人权利,对社会造成危害行为。(4)违法行为种类广义违法行为包括四种:犯罪行为、民事侵权行为、行政违法行为、违宪行为。狭义违法行为包括两种:民事侵权行为、行政违法行为。8/292、关键概念(1)违法组成。违法组成是指法律要求组成违法行为多种主客观要件总和或体系。(2)违法行为组成要件。违法主体——指实行违法行为人,必须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违法客体——是指法律所保护而被违法行为侵犯破坏社会关系。违法客观方面——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律要求行为以及由这种行为引发损害事实。违法主观方面——是指违法主体对其所实行违法行为及其危害后果具有故意或过失心理状态。(3)必要要件和选择要件含义和区分9/293、有关法条比较(1)中国大陆地域有关诽谤行为和诽谤罪要求。①刑法第246条:“以暴力或者其他办法公然欺侮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处三年下列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才处理,不过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除外”。②民法通则第101条要求:“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严禁用欺侮、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名誉”。③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落实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意见第140条要求:“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欺侮、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行为”10/29(2)我国台湾地域有关诽谤行为和诽谤罪要求。

①我国台湾地域刑法第312条第1项要求:“故意散布于众,而指摘或传述足以毁损他人名誉之事者,为诽谤罪,处一年下列有期徒刑、拘役或500元下列罚金”;刑法第312条第2项要求:“对已死之人,犯诽谤罪者,处一年下列有期徒刑、拘役或1000元以上罚金”;刑法第312条第3项要求:“对于所毁谤之事,能证明其为真实者,不罚,但涉于私德而与公共利益无关者,不在此限。”;第314条要求:“本章之罪,须告诉乃论”。

②刑事诉讼法第234条要求:“刑法第312条之妨害名誉及信用罪,以死者之配偶、直系血亲、三亲等内之旁系血亲、二亲等内之姻亲或家长、亲属,得为告诉。”11/29(二)介绍案情——设疑思考1、介绍案情“诽韩(唐韩愈)案”

1976年10月间,有一郭寿华者以笔名“干城”,在“潮州文献”第2卷第4期,刊登“韩文公、苏东坡给与潮州后人观感”一文。指称:“韩愈为人尚不脱古人风流才子怪风气,妻妾之外,不免消磨于风花雪月,曾在潮州染风流病,以致体力过度消耗,及后误信方士硫磺下补剂,离潮州很快,果卒于硫磺中毒”等语,引发韩愈第39代直系亲韩思道不满,向“台北地办法院”自诉郭寿华“诽谤死人案”。

经法院审理,以为“自诉人以其祖先韩愈之道德文章,素为世人尊敬,被告竟以涉于私德而与公益无关之事,无中生有,对韩愈自应成立诽谤罪,自诉人为韩氏子孙,因先人名誉受辱,而提出自诉,自属合法”,因而判郭寿华诽谤已死之人,处罚金300元。郭寿华不服,提起上诉,经“台湾高等法院”判决驳回,该案遂告确定。

台湾学者杨仁寿先生以为:此号判决仍在“概念法学”阴影笼罩之下,审判者一味专注于概念逻辑,只知“利用逻辑”为机械操作,未利用智慧,为“利益衡量”才会闹此笑话。

12/29分析思考题(1)本案中违法主体是谁?其有没有责任能力?若本案违法主体是法人或社会组织(日报社或杂志社),其违法主体和责任主体分别是谁?(2)本案违法客体是什么?违法行为对象是什么?

(3)本案中违法客观方面要件包括那些?它们和违法组成有何逻辑关系?(4)本案中违法主观方面要件是否组成?其体现形式是什么?违法动机和违法目标分别是什么?(5)比较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域有关本案中诽谤违法行为组成要件法律要求有何区分?13/29

(三)提问讨论——深入分析——提炼总结1、违法主体要件提问:分析思考题中(1),本案中违法主体是谁?其有没有责任能力?若本案违法主体是法人或社会组织(日报社或杂志社),其违法主体和责任主体分别是谁?

设问:(1)若本案中郭寿华系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它能否成为责任主体?为何?(2)在司法实践中,违法主体与责任主体是否都保持一致?为何?14/29把握此要件需注意下列四点:(1)是否具有责任能力是行为人组成违法必要条件,即无责任能力就不组成违法;(2)判断行为人有没有责任能力详细标准有两个:一是违法行为人是否达成责任年纪,有没有识别和控制其行为能力;二是违法行为人有没有对应责任能力,即识别和控制该违法行为与后果能力,有时还需要判定(原平案子);(3)违法主体与责任主体不一定都能保持一致;(4)在不一样法律中,责任能力要求不一样,如刑事责任能力分三种。民事责任能力也分三种。

提炼总结:(1)本案违法行为人郭寿华系成人智力正常,有行为能力;(2)郭寿华作为本案违法主体,对其诽谤行为能识别和控制,具有责任能力。15/292、违法客体要件提问:分析思考题中(2),本案违法客体是什么?违法行为对象是什么?设问:(1)假如某种社会利益或社会关系未纳入法律保护范围,违法客体要件是否组成?(2)违法客体和违法对象有何区分?(3)本案违法对象是死者,这对违法组成有没有法律意义?

16/29把握此要件需注意下列四点:(1)违法客体是违法组成必要要件,即假如违法行为没有侵犯法律保护关系和利益,则不组成违法。(2)违法客体要件组成详细标准有两个,一是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必须纳入法律保护范围;二是违法行为侵犯了该社会利益或社会关系。(3)违反不一样法律,其客体不一样,违法行为性质也不一样。(4)违法对象虽不属于违法组成必要条件,但有些行为对此有尤其要求。

提炼总结:(1)本案违法客体是受害人韩愈名誉权,刑法和民法都有严禁性要求。(2)郭寿华公然侵犯之,因此违法客体要件成立。17/293、违法客观方面要件提问:分析思考题中(3),本案中违法客观方面要件包括那些?它们和违法组成有何逻辑关系?设问:(1)违法行为

①假如本案违法行为人郭某只有诽谤意图,而没有实行诽谤行为,是否组成违法?②假如本案违法行为人郭某文章中列举韩愈事实属于捏造或者虚构,郭行为是否组成违法?③假如本案违法行为人郭某文章中列举韩愈事实基本属实,郭行为是否组成违法?包括个人隐私和不包括个人隐私事实,组成违法有没有区分?18/29把握违法行为要件应注意两点:一是违法行为必须是实行行为,只有违法意图,不组成违法;二是违法行为有积极违法和悲观违法两种体现形式,但悲观违法应当以负有法定义务为前提。提炼总结:本案违法行为人郭某实际实行了诽谤违法行为,违反了法律禁为义务,属于积极违法行为。19/29(2)损害事实设问:①

本案中包括了几方面损害事实?诉讼中能够提出哪些诉讼祈求?②

损害事实是否属于违法组成必要要件?20/29把握损害事实要件应注意两点:①

损害事实属于选择要件,对于处罚性责任不考虑损害事实;但对于赔偿性责任必须有损害事实,并且是第一种组成要件,奉行标准是有损害承当责任,无损害不承当责任,损害事实大不大于要承当责任大小成正百分比关系。②判断有没有损害事实标准有三:一是损害事实体现形式是多元。二是损害事实必须具有客观确定性,而非虚构或主观臆造。三是损害事实必须属于法律保护范围,与违法客体相对应。提炼总结:①本案中郭某诽谤行为造成了韩愈及后人人身损害和精神损害成果,在本案中损害事实属于必要要件;在台湾地域该行为属于犯罪行为,而在大陆该行为属于民事侵权行为。②

本案损害事实客观真实。③

名誉权同步属于刑法和民法保护范围。21/29(3)因果关系①

哲学上因果关系和法律上因果关系有何区分?②

(难点)我院编写《法理学》教材中,本章作者以为法律上因果关系属于必然因果关系,不包括偶尔因果关系,大家如何理解?③

本案是否存在法律上因果关系,为何?22/29把握因果关系要件应注意三点:①

因果关系是认定为法组成和法律责任主要步骤,必不可少,刑法中称为犯罪行为与犯罪成果因果关系,其他法律中称为违法行为与违法成果因果关系,并且不一样法律中,对因果关系形式要求不一样。②

本章作者观点不精确,刑法中只认可必然因果关系,即犯罪行为与犯罪成果之间必须是必然因果关系;但在民法和其他法律中就不一样样了,偶尔和必然均应承当责任,只不过责任大小不一样罢了。③

因果关系具有复杂性,即包括一因多果(如本案),也包括一果多因(难点)。提炼总结:①

本案中郭某违法行为和韩愈及其后人损害事实之间具有法律上因果关系,应当承当法律责任。②

本案属于直接、必然因果关系。③

本案属于一因多果因果关系。23/294、违法主观方面要件提问:分析思考题中(4),本案中违法主观方面要件是否组成?其体现形式是什么?违法动机和违法目标分别是什么?设问:(1)主观要件对违法组成是否是必要要件?(2)违法动机与主观过失有何逻辑关系?(3)违法目标与主观过失有何逻辑关系?24/29把握主观过失要件应注意五点:①

主观过失是违法组成必要要件;②主观过失与违法动机是不等式关系,有违法动机不一定有过失和违法,无违法动机也也许有过失和违法,不过在故意犯罪中主观过失与违法目标是等式关系,有违法目标主观就有过失,无违法目标主观就无过失。③

主观过失有两种体现形式,不过不一样法律对其要求和对其称谓有所不一样,刑法中称为犯罪故意或过失,民法中称为侵权故意或过失,行政法中称为违法(狭义)故意或过失。④

主观过失大小与违法责任大小呈对等关系,尤其在混合过失责任中分清责任大小具有主要意义。⑤

在违约责任、无过失责任和因法定事实出现应当承当法律责任案件中,不考虑主观过失。提炼总结:

本案中郭某在主观上属于直接故意,但违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