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坝安全监测的设计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目录1安全监测的重要性及失事举例2安全监测的设计2.1混凝土坝的监测设计2.1.1变形监测 2.1.2渗流监测2.1.3内部监测2.2土石坝的监测设计 2.2.1渗流监测2.2.2变形监测3观测仪器3.1垂线坐标仪、引张线仪3.2差阻式仪器4自动化系统的设计1安全监测的重要性及失事举例 大坝建造在地质构造复杂、岩土特性不均匀的地基上,在各种荷载的作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其工作性态和安全状况随时都在变化。如果出现异常,又不被及时发现,任其发展,其后果不堪设想。 国内外大坝失事的实例不少。1975年8月暴雨洪水导致板桥水库和石漫滩水库失事,造成大面积水灾和人员伤亡,京广线也被局部冲毁,损失巨大。1993年8月27日沟后水库失事,造成水库下游13km处的恰卜恰镇500人伤亡,直接经济损失1.53亿元。 如果事先运用有效的观测手段对这些工程进行监测,就能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就能避免灾难。1962年安徽梅山连拱坝右岸基岩发现大量漏水,右岸13#垛垂线坐标仪,观测三天内向左岸倾斜57.2mm,向下游位移了9.4mm,且右岸各垛陆续发现大裂缝,经过分析是右岸基岩发生错动。在垂线坐标仪监测下放空水库进行加固处理,避免了一场溃坝事故。1985年6月12日在长江三峡的新滩,发生大滑坡,2000万m3堆积体连带新滩古镇一起滑入江中。可是险区居民全部提前安全撤出,无一伤亡,这全靠安全监测所作出的准确预报。 大坝失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世界上300多座大坝失事的原因分析,认为35%是泄洪能力不足,在勘测、设计中洪水计算和防洪能力方面存在问题,大部分失事是洪水以外的工程原因,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可以用监测方法及早发现的。为了保证大坝、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及社会的安定,我们国家对水库大坝的安全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来加强水库大坝运行期的安全管理。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DJ336-89),能源部,水利部,1989年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178-2003),国家经济贸易位员会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1991年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办法,电力工业部,1997年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工作管理规定,电力工业部,1997年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设备基本技术条件(SL268-2001),水利部,2001年2大坝安全监测的设计 岩土工程的安全监测设计应该看成整个工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建筑物的等级确定监测项目,监测设计必须与所有其他工程设计一样统一安排。监测设计贯穿于工程设计、施工以及整个工程寿命期内,合理的监测设计可以获得作为工程安全状况的正确评估,还可以改进大坝的设计、指导大坝的施工,使未来的设计、施工和运行更合理、更安全。 大坝安全监测工作一般分以下几个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应提出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观测项目及其所需要的仪器设备的数量和投资估算(一般约占主体建筑物总投资的1~3%)。初步设计阶段。应优化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测点布置、观测设备及仪器的数量和投资概算。招投标设计阶段。应提出观测仪器设备的清单、各主要观测项目及测次;各观测设施安装技术要求和投资预算。施工阶段。应根据监测系统设计和技术要求,提出施工详图。承包商应编制施工规程,做好仪器设备的安装、埋设、调试和保护、电缆走线、施工期观测及施工期观测资料分析,及时指导大坝施工,并应保证观测设施的完好率及观测数据连续、准确、完整。工程竣工时,应将观测设施和竣工图、埋设记录、施工期观测记录、以及整理分析等全部资料汇编成正式文件,移交管理单位。正常运行阶段。应根据正常运行阶段的监测设计,进行正常的合特殊巡视检查与观测。对监测系统的设施进行检查、维护、校验、更新、完善,定期委托科研院所等专业机构对监测资料进行整编、分析、作出工程性态评价,提出监测报告和安全预报意见。2.1混凝土坝的监测设计 在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178-2003)中按照大坝的级别对各个监测项目的设定有明确的规定(见附表1),对新建大坝各个观测项目规定了观测周期。各个监测项目应该相互协调和同步,变形监测、渗流渗压监测和应力应变温度等监测仪器仪器宜在同一重要观测坝段上布置,以便相互校核和补充。 观测断面的选择和观测仪器的布置应该根据工程规模、建筑物等级、结构特点及监测目的确定。仪器布置应该选择有代表性的坝段进行,所谓有代表性的坝段,一般指最大坝高坝段或观测成果易于与设计比较的坝段。当地基存在地质问题时,如软弱夹层、泥化夹层,监测重点应是基础和与基础结合的混凝土坝内的坝踵、坝址部位。 重力坝可以选取溢流坝段或非溢流坝段作为重点观测坝段,对地质复杂的工程可增设一个坝段,作为次要观测坝段,其他作为一般观测坝段;拱坝拟选择拱冠梁和拱座作为重点观测坝段,对于高拱坝还可以在1/4拱、3/4拱处各选择一个坝段作为次要观测坝段;对于支墩坝一般选择一个坝高较大的支墩作为重点观测坝段,对于重要和基础地质情况复杂的工程,可以增设观测坝段,并作为次要观测坝段,其他作为一般观测坝段。2.1.1变形监测 混凝土坝的变形监测项目主要有坝体变形、接缝、裂缝,以及坝基变形、滑坡体和高边坡的位移等。在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中规定了各个监测量的精度要求和符号约定,各个项目测量时应该尽量同步。2.1.1.1变形监测的精度和符号变形监测的精度一般按照表1要求。变形量的正负号遵守如下规定1水平位移:向下游为正,向左岸为正,反之为负。2垂直位移:下沉为正,上升为负。3倾斜:向下游转动为正,向左岸转动为正,反之为负。4接缝和裂缝开合度:张开为正,闭合为负。5高边坡和滑坡体位移:向下滑为正,向左为正,反之为负。表1变形监测的精度项目位移量中误差限值水平位移(mm)坝顶重力坝支墩坝±1.0拱坝径向±2.0切向±1.0坝基重力坝支墩坝±0.3拱坝径向±0.3切向±0.3坝体垂直位移(mm)坝顶±1.0坝基±0.3倾斜(″)坝体±5.0坝基±1.0坝体表面接缝和裂缝(mm)±0.2近坝区岩体和高边坡(mm)水平位移±2.0垂直位移±2.0滑坡体(mm)水平位移±3.0(岩质边坡)±5.0(土质边坡)垂直位移±3.0裂缝±1.02.1.1.2水平变形监测的设计 1水平位移变形监测方式选择和测点的布置 顺水流方向和垂直坝轴线方向的水平位移,可以用垂线―引张线或视准线方式观测。垂线直线―引张线方式配置适当的自动化测量仪器就可实现自动化测量,并且可以和人工观测并存。视准线方式一般用于人工观测。直形重力坝或支墩坝坝体和坝基水平位移宜采用垂线―引张线方式观测,引张线可以分段布置,分段中间要设垂线。如果坝体较短,条件有利,坝体水平位移可采用视准线法观测。拱坝坝体和坝基水平位移宜采用导线法观测,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用垂线方式测量水平位移。拱坝和高重力坝近坝区岩体水平位移,应布设边角网,监测岩体的变形。 水工建筑物位移标点的布置,应该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规模、施工、地质情况以及采用的观测方法而定,以能全面掌握建筑物及基础的变形状态为原则。通常垂直位移与水平位移标点设在同一观测墩上。 垂线测点的设置,首先应该选择地质或结构复杂的坝段,其次是最高坝段和其他有代表性坝段。拱坝的拱冠和拱座应设置垂线,较长的拱坝还应在1/4拱和3/4拱处设置垂线,各高程廊道与垂线相交处应设置垂线观测点。 水平位移测点,应尽量在坝顶和基础廊道设置。高坝还应该在中间高程廊道设置测点,每个坝段宜设置一个测点。 2工程实例 倒垂线正垂线倒垂线正垂线图1典型正、倒垂线布置垂线测点 垂线测量的是坝体顺水流方向及垂直水流方向的坝体水平位移,有正垂线、倒垂线之分。正垂线就是在建筑物顶上悬挂钢丝,在基础廊道内设挂重及垂线测点,利用倒垂线可以测量坝顶到基础廊道的相对位移,设备简单,安装方便。倒垂线是指从坝顶或坝体基础廊道钻孔到坝基相对不动点,将钢丝锚固在孔底,在坝顶或基础廊道设浮桶及垂线测点,利用正垂线可以测量坝顶或基础廊道的绝对位移。 垂线的中部坝体廊道内也可以设垂线测点。垂线长度不宜大于50米,否则垂线容易受空气对流而震动,不易回到平衡位置,造成测量误差。正倒垂结合时宜在同一个观测墩上衔接,否则正倒垂之间的坝体变形应设因瓦尺或量具仪观测。正垂线设计正垂线重锤应设止动片,阻尼箱内应装防锈、粘性小的抗冻液体,其内径和高度应该比重锤直径和高度大10~20cm。重锤重量一般按下式确定:W>20(1+0.02L),式中:W--重锤重量,kg;L—垂线长度,m。垂线钢丝宜采用强度不锈钢丝,直径应保证极限拉力大于重锤重量的2倍,宜适用Φ1.0mm~1.2mm的钢丝,一般垂线钢丝直径不宜大于Φ1.6mm。垂线安装完成有效孔径应不小于85mm。观测站宜用钢筋混凝土观测墩,观测站宜设防风保护箱或修建安全保护观测室。倒垂线设计倒垂线钻孔深入基岩深度应该按照坝工设计计算结果,达到变形可以或略处,缺少该项计算结果时,可取坝高的1/4~1/2,钻孔深度不小于10m。倒垂线孔内宜埋设壁厚5~7mm无缝钢管作为保护管,内径不宜小于100mm,垂线安装完成有效孔径应不小于85mm。垂线浮体组宜采用恒定浮力式,浮子的浮力一般按下式确定:P>250(1+0.01L)式中:P—浮子浮力,N;L—测线长度,M。垂线钢丝宜采用强度不锈钢丝,直径应保证极限拉力大于重锤重量的3倍,宜适用Φ1.0mm~1.2mm的钢丝,一般垂线钢丝直径不宜大于Φ1.6mm。4引张线的设计引张线的设备包括端点装置、测点装置、测线及其保护管。 端点装置可采用一端固定、一端加力的办法,也可以采用两端加力的方法。 测线愈长引张线所需要的拉力愈大。长度为200~600m的引张线,一般采用40~80kg的重锤张拉。重锤重量按下式计算H=S2W/(8Y)式中:S—引张线长度,m;W—引张线钢丝单位重量,kg/m;H—水平拉力(重锤重量),kg;Y—引张线悬链线直径,mm。引张线钢丝宜采用强度不锈钢丝,直径应保证极限拉力大于重锤重量的2倍,宜适用Φ0.8mm~1.2mm的钢丝。引张线保护管一般用Φ110~160mm的PVC管。5视准线的设计视准线应离障碍物1m以上。工作基点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墩,测点设观测墩,墩上埋设强制对中底盘要求水平,配活动占标,高于地面1.2m。为了保证观测精度,视准线的长度不能过长,一般按如下控制:重力坝和支墩坝300m拱坝300m滑坡体800m2.1.1.3竖直变形监测 竖直变形是指坝体铅直方向的变形,即坝体沉降。沉降测点可以和水平位移测点结合布置,可与视准线的水平位移测点布置在同一个测点墩上。 坝体廊道和坝面的沉降变形可以使用精密水准测量,如需要实现自动化测量,可以采用利用连通管原理设计的静力水准仪系统。 测点保护装置测点保护装置遥测引张线仪引张线体(图三)引张线系统框图引张线浮托装置人工比测装置引张线固定端引张线固定端遥测引张线仪引张线体(图三)引张线系统框图引张线浮托装置人工比测装置引张线固定端引张线固定端静力水准原理静力水准原理
2.1.2渗流监测 大坝及其基础的渗流监测,是安全监测的主要项目。坝基扬压力是坝体外荷载之一,是影响大坝稳定的重要因素,坝体扬压力主要是指溷尼姑水平施工缝上的孔隙水压力。如果孔隙水压力过大,说明施工面上结合不良。坝基渗流量突然增大,说明坝基破碎带处理或灌浆效果不佳,两岸混凝土与基岩接触不良。若坝体渗流量突然增大,可能是坝体混凝土出现裂缝所致。总之,渗流监测必不可少。2.1.2.1扬压力监测布置坝基扬压力监测的布置。 扬压力观测应该根据建筑物的类型、规模、坝基地质条件和渗流控制的工程措施等设计布置。一般应该设纵向观测断面1~2个,每个坝段不少于1个测点,如地质条件复杂,则应适当增加测点。横向观测断面至少2个,依据坝的长度而定,横断面间距一般50~100m。以重力坝、重力拱坝及支敦坝为例,横断面上测点的布置以能绘制扬压力分布图形为准,一般5~6个,帷幕前一个测点,帷幕后一个测点,排水幕线上一个,排水幕后2~3个,测点一般布置在坝段中心线或支敦中心线上。簿拱坝一般不测扬压力,仅在排水幕上布置测点,检验帷幕灌浆效果,测点也一般每个坝段设一个点。 坝基扬压力监测一般埋设U形测压管,测压管用Φ1~2寸钢管引到观测廊道,必要时也可以埋设渗压计。排水幕处的测压管一般布置在排水孔之间,但决不能用排水孔作测压管观测孔。排水孔一般深入坝基深处,而扬压力观测孔一般在建基面下1.0m。坝体扬压力的监测布置观测混凝土坝坝体的渗透压力,宜采用渗压计(或称孔隙水压力计),观测断面一般设在水平施工缝上。每个截面上的测点宜在上游坝面到坝体排水管之间,或在该截面高程上最大静水压力的是分之一处,而且在廊道上游面排水管中心线上观测。2.1.2.2渗流量监测布置 渗流量的布置应该结合枢纽布置,对渗流的流向、集流和排水设施统筹规划,然后进行渗流量的观测设计。渗流量观测一般采用单孔排水量和量水堰观测,或者采用容积法观测。布置时应该注意将坝体渗流量和坝基渗流量分开观测,坝体渗流排水多流入排水沟内。因此,可以在不同高程的廊道设置量水堰观测不同部位的渗流量。坝基渗流量应将河床坝段和两岸坝段分开观测,可以采用单孔渗流量计。大坝总渗流量可以通过集水井用容积法观测。2.1.2.3绕坝渗流监测布置 测点布置应该根据地形、枢纽布置和绕坝渗流区岩体渗流特性而定。在两岸的帷幕后顺帷幕方向布置两排测点,测点布置在靠坝肩处较密,帷幕前可以不知少量的测点。扬压力观测纵向布置扬压力观测纵向布置量水堰的结构HH(2~5)H堰板(三角堰梯形堰矩形堰)(3~5)H且>1.5m水尺水流量水堰布置2.1.3混凝土坝内部观测 混凝土坝内部观测一般指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等项目,它应当与变形、渗流监测等项目结合布置,组成一个大坝的完整的安全观测系统。 混凝土坝内部观测一般选择典型坝段作为观测坝段,进行全面观测,同时针对某些特殊情况在其他坝段布置一些适当的仪器进行某些项目的观测。观测坝段选择的原则,在整座大坝的各个坝段中从坝体结构、坝基地质条件和坝高等方面来看具有代表性的坝段。例如选择高度最大或基岩最差的坝段作为观测坝段,也可以在非溢流坝段和溢流坝段各选择一个坝段作为观测坝段。 观测坝段选定后,在坝段内选定个垂直于坝轴线的横断面称为观测断面,一般选择通过坝段中心线的断面。 为了监测坝体和坝基的应力状态及坝体和坝基抗滑稳定,一般布置以下三类内部观测仪器。坝体工作状态的影响因素或荷载的观测温度是影响大坝位移的主要因素,也是施工期间浇筑混凝土和进行坝缝灌浆的重要控制参数,基础约束区混凝土的温度控制不好,就容易引起不易发现的贯穿性裂缝,因此在观测坝段需要进行监测。温度计在观测断面上一般成网格形布置,测点的间距一般为8~15m,坝面附近的测点间距可小些,上游坝面布置水温计,下游坝面布置混凝土表面温度测点及导温系数测点。坝体应力状态的观测坝体应力状态的观测重点是靠近底部的基础观测截面,因为距离坝底愈近,水荷载和自重引起的应力愈大,因此基础观测截面的应力状态在坝体强度和稳定控制方面起关键作用。但为了避开基坑不平和边界造成的应力集中,基础观测截面距坝底不宜小于5m。重力坝的应力分布受到坝体施工方法的影响,同仓浇筑的混凝土基础观测截面的应力是连续分布的,应变计组的布置按平面变形问题考虑,可以布置4向或5向应变计组,其中4向应变计组构成的平面与观测基面重合。坝体接缝和坝基基岩变形观测基岩变位计坝体基岩变位计坝体基岩变位计基岩变位计布置图坝基底部的坝踵和坝趾分别埋设2支以上基岩变形变位计对于坝体抗滑稳定性有监测作用,坝踵垂直向布置的基岩变形计可以同时监测上游坝踵是否因为拉应力引起基岩裂缝张开或坝底和基岩脱开。2.2土石坝的监测设计 土石坝的安全监测,必须根据工程等级、规模、结构形式,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设置必要的监测项目及其相应设施,定期进行系统的观测。土石坝施工期以监测填筑坝体的孔隙水压力和变形为主保证坝体填筑的稳定,运行期以监测坝体浸润线和渗流量以及下游坝坡位移为主,以确保坝坡稳定。2.2.1渗流监测 安全监测项目的选择以确保工程安全为前提,优先保证重点部位的监测。加强土石坝渗流和外部变形观测,同时辅之以一些特定项目的监测。渗流量监测在大坝下游坝趾建量水堰,是常用的方法。这需要作截水墙以汇集渗水,对于建在深冲积层上的土坝更必须这样做,否则大部分渗水从下部的冲积层漏走了。截水墙在施工期进行坝基处理时就进行,减少一些重复工程量和后期施工时的困难。由于土石坝所在范围广,渗流量监测容易受到降雨的影响。坝体浸润线观测浸润线观测断面宜选择在最大坝高处、合龙段、地形或地质条件复杂处,一般不少于3个,并尽量与变形、应力应变观测断面相结合。在每个横断面内从坝顶往下游坝坡布置3~5个测点,观测水位,绘制浸润线。浸润线观测的可以采用测压管方式或埋设渗压计方式。一般如下原则选择:1作用水头小于20m的坝,渗透系数大于或等于10-4cm/s的土体中,渗透压力变幅小的部位,宜采用测压管方式。2作用水头大于20m的坝,渗透系数小于10-4cm/s的土体中,观测不稳定渗流过程以及不适宜埋设测压管的部位(如上游铺盖或斜墙底部、接触面等),宜采用埋设渗压计方式,其量程应与测点水压力相适应。绕坝渗流观测在大坝与两岸山坡连接处,沿坝脚线,从坝顶到下游布置渗流压力测点。2.2.2变形监测 变形监测的项目,主要有坝的表面变形,内部变形,裂缝及接缝等。变形监测的正负号规定与混凝土坝类似。2.2.2.1表面变形监测表面变形的横向观测断面通常选在最大坝高、合龙处、地形突变处、地质条件复杂处,一般不少于3个。每个横向观测断面一般不少于4个标点,通常在上游坝坡正常蓄水位以上1个,正常蓄水位以下可根据需要设临时测点,坝顶下游坝肩布置1个,下游坝坡半坝高以上1~3个,半坝高以下1~2个(含坝脚一个)。测点的在坝轴线方向上的间距,一般坝长小于300m时,宜取20~50m,坝长大于300m时,宜取50~100m。表面竖向位移及水平位移变形一般共用一个测点。某土坝的坝体测压管浸润线观测某土坝的坝体测压管浸润线观测观测垂线观测垂线浸润线测点等势线均质土坝等势线观测布置均质土坝等势线观测布置测压管结构示意图测压管结构示意图水库水库校核基点工作基点位移标点视准线土坝视准线观测布置位移标点三角网工作基点三角网工作基点位移标点校核基点土坝三角网水平位移观测布置2.2.2.1内部变形监测 为了了解土石坝在施工和运行期间坝体内的固结和沉降(垂直位移)情况,结合其他有关观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其稳定性和有无变形裂缝,作用施工控制和工程安全运行的依据。 土石坝坝体内部的固结和沉降,一般采用在坝体内逐层埋设横梁管式沉降仪,电磁式沉降仪,干簧管式沉降仪,水管是沉降仪等方式。沉降观测沉降观测应该与坝体其他各种位移观测、坝体内孔隙水压力的观测配合进行。内部变形观测的布置应该根据工程的重要程度,结构形式,地质,地形,坝长以及施工方法等确定,一般应在原河床、最大坝高、合龙段、代表性地质、特征地质处。每根沉降管的测点间距,应根据坝身填料特性,施工方法而定,一般为2~5m。沉降管最下一个测点应置于坝基表面,同时测量坝基的沉降量。 水管式沉降仪,测点的布置,一般沿坝高横向布置3排,即1/3坝高处,2/3坝高处,1/2坝高处。测点测点(不锈钢环)硬质聚氯乙烯塑料波纹管(Φ外7cm,Φ内5.8cm)岩石管口保护电磁式沉降仪示意图通气管通气管排水管连通水管测点水管式沉降仪原理图大坝内部水平位移监测水平位移是指垂直坝轴线方向和平行坝轴线方向的位移,大坝在上游水压力作用下,可能向下游方向位移,也可能是由于坝基或坝体的抗剪强度降低,产生的侧向位移,这样的侧向位移可能引起坝体横向开裂,以及两岸脱离,形成不利于坝体安全的渗流通道。因此,在这些可能产生较大位移部卫安装位移计,观测大坝在施工和运行期间坝体内部的位移情况,结合其它观测项目综合分析,判断坝坡的稳定性,坝内有无隐蔽性裂缝,作为施工和运行安全运用的依据。坝体内部水平位移观测,一般沿可能产生有害位移的方向,在坝体内部埋设引张线式水平位移计、测斜仪、电位器式位移计(TS位移计)、正倒垂等等设备观测。常用的引张线式位移计适宜水平埋设,一般在靠近坝体顶部的左右岸区,分层设在最大坝高断面的粗粒料区,分设高程约为1/3、2/3、1/2坝高处。尺尺锚固板重垂坝体钢丝引张线式位移计原理图探头探头管线初始位置lsinθ∑lsinθ测斜仪工作原理3观测仪器3.1垂线坐标仪、引张线仪国内现己普遍使用的遥测垂线坐标仪有两种,一种是电容感应式垂线坐标仪,其优点是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测量速度快。缺点是:①测值不直观,必须通过模拟量换算;线性范围小,超过线性范围后精度迅速降低;而且一侧极板受水滴、潮湿影响时即产生很大误差。②测量电路复杂,电缆传输模拟量,传输电路中联接点多,防潮性能差,易受干扰和雷电流影响而导致故障,因而故障率高。③测量装置无互换性,无精确测量基准,维修或更换后资料不能连续。④无自校功能,某些部位发生故障后仍输出错误测值;⑤“中间极”必须套在垂线钢丝或引张线钢丝上,并用导线引出,安装时扰动垂线,测量时也带入误差。普遍使用的另一种仪器是步进电机式垂线坐标仪,具有测值直观,测量范围大而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该种仪器的最优产品为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的STC-50型垂线坐标仪,具有如下优点:(1)仪器和垂线钢丝无任何接触,无论安装和测量都不干扰垂线位移。测值直观,精确可靠,测量精度不因量程加大而降低。(2)有2根永久固定在测点上的不锈钢基准杆,作为测量和自校的基准,能始终保持测值连续性和校验测值正确性,在仪器维修或更换后能保持资料连续。(3)在跟踪垂线的探头上有两对红外光照准器,相互备用,保证每次测量都能取得测值,使仪器可靠性大为提高。同时采取了多种密封防潮措施,使故障率大大降低。(4)测量装置和仪器均具有互换性,输出为数字量,测量电路的抗干扰抗雷电流能力强,可靠性高,不易产生故障。(5)测量系统具有自检能力,能显示故障部位,便于维修,部件和电路更换方便,故障易于排除。(6)机械加工精密,工艺优良,电路和接插件均有多重防潮密封措施,且有控温加热元件保持干燥。垂线坐标仪主要技术指标为:测量范围:X50mm,Y30mm分辨力:0.01mm测量精度:±0.lmm环境温度:-10~+50℃环境湿度:≤95%RH引张线仪主要技术指标为:测量范围:30/50mm分辨力:0.01mm测量精度:±0.lmm环境温度:-10~+50℃环境湿度:≤95%RH3.2钢弦式渗压计实现坝体渗流监测自动化的仪器有压阻式、差阻式、电感式和钢弦式等几种类型。由于压阻式仪器的长期稳定性较差,损坏率高,难以长期应用于大坝安全监测;差阻式渗压计稳定性好,但是灵敏度低,尤其是在低水位监测的情况下不适用;电感式仪器稳定性差,故障率高,在国内许多工程中使用效果不好;钢弦式传感器可将测压管中水位变换为频率量远传,其灵敏度高,安装方便,已在国内外工程中大量使用,国产钢弦式渗压计由于生产工艺方面的原因,质量较差,特别是长期稳定性方面不理想。美国Geokon公司原装生产的GK-4500S型钢弦式渗压计,该仪器具有灵敏度高,长期稳定性好,温度影响小等优点,已在国内几十座大坝上使用,效果良好,但价格较高。由美国进口机芯及配件在国内组装的DG-4560s型钢弦式渗压计具备了GK-4500S型的性能,而价格介于国产和原装进口钢弦式渗压计之间,已在国内大量使用,效果良好,DG-4650型钢弦式渗压计,其技术指标为:测量范围:0~50PSI分辨力:0.025%F.S准确度:±0.5%F.S线性度:<0.5%F.S3.3差阻式仪器1932年美国人卡尔逊研制成功差阻式仪器,其原理见下图所示,当受到外界的拉压而变形时,仪器内部两根张紧钢丝R1、R2的电阻发生差动变化,钢丝电阻Rt=R1+R2及Z=R1/R2能反映仪器所在处的应力、变形的大小。 差阻式仪器在混凝土坝内部观测应用非常广泛。波纹管波纹管方铁杆弹性钢丝中性油差阻式应变计结构引出电缆接线套筒弹簧差阻式仪器的种类仪器名称型号规格应力应变仪器应变计DI-10DI-25DI-25DLDI-25DMDI-25BDI-15GYDI-25GY无应力计配DI-25配DI-10钢板计配DI-10测缝计CF-5,12CF-25CF-40CF-5,12GYCF-25GYCF-40GY裂缝计配CF-5,12钢筋计KL-20,22,25,28,32,36,40KL-20,22,25,28,32,36,40GY渗压计SZ-2,4,8,16SZ-4A应力计WL-30,60温度计DW-1DW-1GY土压力计YUB-2,4,8,16渗流渗压扬压力计YZ-1,5,10变形仪器位移计WY-100G三向测缝计SX水管式沉降仪CJT-1基岩边坡仪器基岩变位计配CF-5,12多点变位计BWC-1锚索测力计MS-1(100吨)锚杆应力计配KL系列4自动化系统早在二十世纪60年代后期,国外已开始研制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设备,日本首先在梓川的三座坝上实现了监测数据采集自动化[1]。70年代后期意大利在Talvacchia双曲拱坝上利用模拟计算机和垂线坐标仪实现了变形监控[2],在Chotas坝上安装了集中式数据采集系统[3],经过改进在Ridracoli坝上安装分布式系统为主体的混合式系统[4]。现在发展了GPDAS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更为广泛应用。美国在80年代初期开始大坝监测自动化工作,1981年美国垦务局在Monticello拱坝上安装了集中式数据采集系统,总结经验后认为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更好,从1981年起在FlamingGorge等四座拱坝上安装了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取得了成功[5],此后即普遍应用了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从国外大坝监测自动化发展过程来看都是由集中式数据采集系统向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发展,目前有代表性的国外产品如意大利ISMES研究所的GPDAS系统,美国GEOMATION公司的2300系统和SINCO公司的IDA系统都是分布式系统,后二者都已在我国有所应用。我国的大坝监测自动化工作起步虽晚,至今也近30年了。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解决了差动电阻式仪器的高精度远距离自动化集中测量问题,80年代中期已有两种类型的遥测垂线坐标仪的大坝上使用,通过国家“七五”攻关计划的实施,研制成功了集中式数据采集系统。90年代已有近30座大坝安装了一些遥测仪器或采用集中式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大坝监测自动化。我单位研制的DG-94型分布式大坝安全自动监测系统在1996年3月通过了水利部主持,水电两部门的专家参与的鉴定会,鉴定意见认为该系统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差动电阻式仪器监测和变形监测方面还有所突破,1997年荣获水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迄今为止仍是大坝监测自动化方面唯一通过部级鉴定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自动化系统,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水平。已在水利和电力部门的60多座混凝土坝和土石坝中广泛应用,运行良好,均已取代人工观测,成为大坝安全监控的现代化手段。该型系统经过DG-94型、DG-95型、DG-97型发展到DG-2000型,功能和性能更为优越。DG型分布式大坝自动监测系统由五部分组成,即大坝监测仪器、测量控制装置、中央控制装置,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及通信和电源线路等组成。其中大坝监测仪器,测量控制装置和中央控制装置组成大坝监测数据采集网络,主要功能是实现大坝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对包括监测数据在内的大坝安全信息进行存储和管理,为大坝安全运行提供安全评判和监控依据。4.1DG型系统的功能和性能4.1.1监测功能(1)数据采集方式数据采集系统具有六种不同监测数据采集方式,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可靠性。①中央控制方式:由监控主机(现场数据采集计算机)发出命令,测控装置接收命令、完成规定的测量,测量完毕将数据暂存,并根据命令将测量数据传送至监控主机内存储;②自动控制方式(即无人值班方式):由各台测控装置自动按设定的时间和方式(可由人工按需设定)进行数据采集,并将所测数据暂存,同时自动传送至监控主机内存储。该方式主要用于日常测量;③特殊条件下应急控制方式:在汛期或其它特殊情况下,电源和通讯完全中断时,各测控装置能依靠自备电源继续进行自动化巡测,可维持运行一周,所有测值全部自动存储,等待故障修复后提取。④人工测量方式:作为一种后备方式,当监控主机或通讯线路发生故障时,在通讯线路恢复前,采用便携式计算机或键盘显示器进行数据采集或提取自动测量数据;在测控装置发生故障时,采用便携式检测仪进行人工数据采集;⑤网络化测量方式:本系统具有网络化管理功能,在添加一些计算机终端等设备后,有关领导和专家可在主管领导办公室、总工室、水工管理部门等一切相关部门的计算机上进行数据采集、资料查询等;(2)数据采集方法监测数据的采集方法有:巡测、定时巡测、选测、人工测量。采集周期根据工程要求,运行人员可在监控主机上设定或修改起始测量时间和定时自动测量周期。4.1.2显示功能能显示大坝及监测系统的全貌、网络连接图、仪器测点布置平面和剖面图,各种监测数据过程线等,显示报警状态,显示所有监测数据、监测成果,显示有关系统信息,若接投影仪可实现大屏幕显示。4.1.3存储功能系统所有实测数据分二级存储:测控装置具有存储器和掉电保护模块,能暂存所测数据,存储容量不小于128KB,存满后自动覆盖,在系统断电的情况下保证不丢失数据;监控主机接受所有测控装置的监测数据,自动检验、存储,对超差数据自动报警,检验后的数据存入数据库中。4.1.4数据通讯功能数据通讯包括现场级和管理级的数据通讯。(1)现场级数据通讯功能:现场测控装置和监控主机之间,采用RS-485实现双向通讯。(2)管理级数据通讯功能:信息管理主机可通过电话线或光缆或微波等与现场数据采集计算机之间通讯,实现双向通讯。4.1.5数据管理功能监控主机具有监测数据监视操作、输入/输出、显示打印等一般管理能力,存储系统所有监测数据,对测控装置传输来的原始测值进行初步处理,供运行人员进行浏览、检查、绘图、打印等,并有数据越限报警功能。可调度各级显示画面及修改/设置仪器的参数、修改/设置系统的配置、进行系统测试、系统维护等,完成系统调度、过程信息文件形成、入库、通讯等任务。4.1.6系统自检功能系统具有自检功能,可对数据存储器、程序存储器、CPU、实时时钟、供电状况、电池电压、测量电路及传感器电路等进行自检,能在监控主机上显示系统运行状态、故障部位及类型等信息,以便及时维护系统。任何硬件和软件的故障都不危及系统设备和人身安全。4.1.7系统防雷、抗干扰功能大坝所处地理位置,易受雷击或强电磁场影响。系统通讯方式可以采用光缆和电缆相结合、所有暴露在外的电源电缆、通信电缆、信号电缆等除采用钢管保护外,还采用了独特的外堵内防技术,即电缆输入口和机箱采取隔离加等电位防雷技术、测控装置采用防雷器件,对接地要求低,效果显著。在系统的供电线路、传感器到测控装置的入口等重要部位均设有防雷设备,采取了三级防雷保护措施,确保系统在雷击和电源波动等情况下能正常工作。电源、通讯和传感器输入口可防1500W雷电感应。4.1.8系统供电功能系统所有设备采用220V交流电,MCU还有自带免维护的铅酸充电电池作后备电源,在系统供电中断的情况下,备用电源自动启动,在每天测量两次的条件下,能保证测控装置连续工作一周,以保证数据测量的连续性。4.2系统性能指标:①系统平均无故障各种时间系统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10000小时;②测量周期系统自动定时测量周期可根据工程要求,操作员可在测控装置、监控主机、管理主机等计算机上设定或修改,测量周期设定范围为1分钟~1个月;③系统容量可连接仪器测量模块数量:256台(可扩至1024台);④系统工作电源系统工作电源为:电压:220VAC±20%;周波:50±1Hz;⑤系统防雷传感器、电源和通信:1500W;⑥系统接地系统接地电阻:〈10Ω;⑦系统工作环境a.计算机房环境温度:10℃~30℃;环境湿度:≤75%Rh;b.测控装置环境温度:—30℃~60℃;环境湿度:≤100%Rh。4.2DG型系统主要设备(测控装置)DG型分布式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性能和指标满足《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和《大坝安全自动监测系统设备基本技术条件》(SL268-2001)的要求,并满足《招标文件》所要求的技术指标,同时,该系统的系列产品包括测控装置已获得生产产品许可证。该系统由MCU-1/2/3M型测控装置(由各类智能数据采集模块按实际需要组合而成)、各种不同的通信介质和基于Windows9X/2000/NT平台的数据采集软件、信息管理软件组成,能采集差阻式、步进式、电感式、钢弦式、电位器式等各类传感器,根据所接入监测仪器的数量和种类,配置不同类型的测量模块。实践证明DG型分布式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是一个既先进、可靠,又经济、实用的自动化系统,完全满足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的要求。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大坝监测分所生产的DG-2000型分布式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它由监测仪器、测控装置、监控计算机以及各种电缆等组成。测控装置是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的关键设备,是分布式数据采集网络的节点装置,它决定了系统的规模、功能和性能,DG-2000型分布式大坝安全监测系统中的测控装置为MCU-1M型或MCU-1M型测控装置,它由密封机箱、智能数据采集模块、电源模块、人工比测模块和防雷模块等组成,各功能模块布局合理、标志清楚、维修方便,还有温控加热除湿装置。该装置用于系统中各种类型监测仪器(传感器)的数据测量、存储和传输,安装在监测仪器附近,适合于在恶劣的水工环境下长期使用,可靠性高,平均无故障时间大于20000小时。MCU-1M型测控装置有1个智能控制数据采集模块,MCU-2M型测控装置有2个智能控制数据采集模块,每个智能控制数据采集模块可接入的仪器类型和数量见表1。表1:智能数据采集模块的种类、可接入的仪器类型和数量序号名称型号通道数备注1差阻式仪器采集模块R16M164/5芯差阻式仪器或温度计2步进式仪器采集模块S1M1步进电机式垂线坐标仪或引张线仪3步进式仪器采集模块S4M4步进电机式垂线坐标仪或引张线仪4钢弦式仪器采集模块V16M16各类钢弦式仪器5电压式仪器采集模块E16M16各类电压、电流量输出仪器6环境量仪器采集模块H3M11浮子式仪器、雨量计和差阻式仪器7环境量仪器采集模块FRV11浮子式仪器、雨量计和钢弦式仪器8气象站仪器采集模块M7M77种气象站仪器,如风速、风向、气温、气压、雨量、蒸发、湿度等MCU-1/2/3M型测控装置技术指标如下:(1)差动电阻式仪器测量模块R16M 测点数量:16支五芯或四芯差动电阻式仪器测量范围:电阻值:0~120Ω电阻比:0.8000~1.2000准确度:电阻值:0.02Ω电阻比:0.0002分辨力:电阻值:0.01Ω电阻比:0.0001测量速度:5秒/支(2)钢弦式仪器测量模块 V16M测点数量:16支钢弦式仪器(频率+温度)测量范围:频率:400~6000Hz温度:-50~150℃准确度:频率:±0.01%F·S温度:±0.5℃分辨力:频率:0.01Hz温度:0.1℃测量速度:4秒/支(频率+温度)(3)步进式仪器测量模块S1/4M测点数量:1/4通道(垂线仪或引张线仪)测量范围X:0~50mm,Y:0~30mm准确度:±0.1mm分辨力:0.01mm测量速度:4~655秒/支测量时间:45s/point;(4)电压式仪器测量模块E16M测点数量:16通道测量范围±2V准确度:±0.1%F·S分辨力:0.01%F·S测量速度:6秒/支(5)环境量仪器测量模块H3M/FRV 测点数量:2支浮子式水位计+1支雨量计+8支差阻式仪器/8支钢弦式仪器测量范围:同浮子式水位计、1支雨量计和差阻式仪器/钢弦式仪器准确度:水位计:同浮子式水位计雨量计:同雨量计差阻式仪器:同差阻式仪器测量模块R16M钢弦式仪器:同钢弦式仪器测量模块V16M分辨力:水位计:1cm雨量计:同雨量计差阻式仪器:同差阻式仪器测模块R16M钢弦式仪器:同钢弦式仪器测模块V16M测量速度:5秒/支(6)气象站仪器测量模块M7M 气象站仪器测量模块的技术指标可参见气象站仪器。(7)通讯接口:CAN总线、RS-485、RS-232-C、无线、光纤、微波、电话线等通讯方式可选(8)通讯波特率:1200bps可调(9)存储容量:128KB带掉电保护(10)工作电源:220VAC±15%,50Hz或太阳能电源可选,配12V4AH蓄电池(11)工作环境:温度:-10~60℃(-30~60℃可选)湿度:≤98%Rh(12)设备防雷:传感器:1500W电源、通讯:1500W(13)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20000小时4.3系统配套软件系统配套的软件是以Windows2000/NT/Me/98为系统平台的一套图视化的窗口软件,具有全图形化操作、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等特点,它承担着水库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的管理工作,系统管理软件由DG型数据采集软件、DSIM型信息管理软件和MDAP型数据分析软件组成,这些软件具有以下功能。4.3.1数据采集软件数据采集软件是Windows2000/NT/Me/98环境下一套图视化的窗口软件,所有监测点均可显示在布置图上,每个测点都与数据库相连接,同时布置图上的每一个测点又与现场测控装置的对应仪器相通,因此操作和选择屏幕布置图上的测点或采集模块就可以完成对该测点或模块的数据采集、换算、处理、入库等全部过程。对自动采集的数据自动入库;对人工测量的数据,提供了一个人机界面窗口,可键盘输入进库。数据采集软件可用于单机采集和网络采集,如果计算机被设计为WindowsNT局域网的一个节点,则局域网(甚至广域网)上的任意一台计算机均可以控制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并把采集的数据传送到本地计算机上。采集软件功能主要包括:系统管理、数据采集、数据管理和数据通讯等。(1)系统自检功能各测点测值超过设计工程师设定的限值,则给出不同级别的报警,软件具有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在线监控和分级报警、系统自检、自诊断功能,能对系统各部位运行状态自检、自诊断,并实时输出自检、自诊断结果及运行中的异常情况,作为硬拷贝文档。(2)数据通讯功能实现监控主机(现场数据采集计算机)与各台测控装置、监控主机与管理主机(信息管理计算机)之间的双向数据通讯。通过网络连接或MODEM,可实现远程数据传输和系统远程控制。(3)数据采集功能数据采集软件实现数据采集,具有两种运行方式,即:中央控制方式(应答式),由数据采集软件下达命令,网络节点上的所有测控装置进行巡测或选测,测量完毕后将数据根据命令存储在监控主机中;自动控制方式(自报式),测控装置(MCU)按内部设定时间间隔自动进行测量,测量完毕后将数据存储,并自动将存储数据传送到监控主机中存储。在系统电源和通讯线路中断时,测控装置将按特殊自控方式运行。(4)数据管理功能将原始监测数据储存在监控主机的数据库中,可按要求对存储数据进行初步处理,供运行人员浏览和检查。具有完善的临时和历史测值的数据库管理功能。测值数据可显示、查寻、检索、绘制过程线、拷盘、打印。(5)报警功能对现场各种异常情况、报警事件进行分析、归类,指出其发生的时间、报警内容,判断发生故障的原因、故障地点,能以相应的屏幕文字、字体颜色或声音方式发出报警信号,并生成报警事件总汇表,根据设计工程师或运行人员确定的各测点的限值,发出不同级别的报警功能。(6)图形界面操作平台为Windows98/NT/Me/2000,数据采集软件能形象显示大坝的全貌及图形化显示监测数据,显示实时数据及历史数据的趋势图,实时打印现场各种数据,保证监测资料的完整性和连续性。4.3.2信息管理软件DSIM大坝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具有对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采集的监测数据及其它有关大坝安全的信息进行自动获取、存储、加工处理和输入输出,并且为数据分析软件提供完备的数据接口,以便利用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和各种大坝安全信息对大坝性态作出分析判断,能按部颁《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和《土石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办法》对水库大坝监测资料进行整编分析,生成有关报表和图形,做好大坝安全运行和管理工作。由于该软件界面友好、可移植性强、功能全、运行稳定,因此得到用户的广泛好评。主要功能如下:(1)测点管理安全监测系统中各种监测项目中埋设或安装接入自动化系统的监测仪器测点均为管理对象。测点属性是指该测点的所有特征数据包括测点点号(自动监测系统中的专用编号)、测点设计代号、仪器类型、仪器名称、测值类型、监测项目、安装位置、仪器生产厂家、测点物理量转换算法及计算参数、测点数据入库控制、数据极限控制以及测点数据图形输出控制等。设置测点算法设置数据入库时段控制设置数据极限控制修改或扩充测点属性可修改扩充的测点属性如下:仪器类型,仪器名称,监测量初始值,监测项目,安装位置,仪器生产厂家。数据、属性自动跟踪测点的修改:测点的属性是通过数据库中相互关联的表来实现的,使测量数据、算法(将监测数据转换成监测物理量)、入库控制及报表将自动地跟踪修改,使系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如:数据库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要修改某测点的点号或设计代号,通过测点管理修改点号或设计代号,所有该测点原来设置的属性、监测数据、报表数据将自动跟踪到修改后的点号或设计代号上去,不会造成混乱。(2)远程控制系统可通过串口利用电话线、光缆、微波等通信媒体或网络对系统进行远程控制,实现数据采集软件上的所有功能,并可对数据采集软件中的历史数据进行提取。用户可在工作基地或其他地方通过远程控制软件实现远程监控。(3)数据输入①自动输入可通过自动化系统数据采集软件直接获得或通过数据采集软件的数据库定时提取监测数据并入库。数据入库受测点入库时段和数据极限控制。②人工输入如有一些监测项目未纳入自动化监测系统,这些监测项目及实现自动化监测之前的人工监测数据可人工输入,可输入监测数据,也可以直接输入监测物理量。直接输入监测物理量是为了适应人工监测点变为自动化测点后,人工输入该点自动化以前的历史数据。③全自动物理量转换和数据过滤无论是自动输入还是人工输入数据,在入库的过程中自动完成监测数据至监测物理量转换并存储。(4)数据输出通过输出向导可以输出测点数据图表,数据模板(特殊的数据输出集合)和报表。①测点列表测点列表中的测点是可选的,通过测点列表过滤器设置的过滤条件,可在测点列表中设置所需的测点,大部分测点属性都可以作为过滤条件,可以将需要的一部分测点过滤到测点列表中,这样可以加快测点信息的获取速度,测点列表的过滤条件自动地被记忆在系统中,在下次重新进入系统时,系统自动在测点列表中加入选择的测点②多窗口输出测点数据图表按照向导的提示可输出测点任意时段的数据图表,输出图表的数据窗口有以下特点和功能:通过输出窗口中附带的快捷键,可以方便地在图形和表格之间切换。可以按需要控制图形的数据输出项、上下限。在图形输出时,鼠标在图形中移动时,在状态条中动态显示鼠标所在点的数据值和时间,为观察数据提供了方便。在表格输出时,可以在线修改、删除数据(登录的用户必须有修改数据的权限才可以使用该功能)。可以通过输出窗口所带的快捷键,可方便地将窗口设置为实时数据窗口,用来监测大坝关键数据。所有的表格和图形均可输出打印。可以输出多个需要的数据窗口,便于进行数据间的比较与分析。可以在输出的时间段上,重新进行物理量的转换,方便因仪器更换导致系统参数改变,分时段进行物理量转换。③输出某时段中的所有测点数据该功能用于全面检查测点数据,也可以在输出的时间段上,重新进行物理量的转换,这样可以方便批量更换仪器。④输出测点列表中的测点综合信息以表格形式显示测点属性,为快速浏览系统测点的综合信息提供了方便。(5)通过输出模板输出数据①通过数据管理的输出向导输出报表日报(原始监测数据、日最大、日最小和日平均)月报(监测数据日平均、月最大、月最小和月平均)年报(监测数据月平均、年最大、年最小和年平均)系统信息的报表:提供测点布置信息、测点计算信息等系统信息。报表数据可以转换为Word或Excel文件。为二次处理数据提供了方便。②自动创建多点数据输出模板并输出系统创建多点数据过程线输出模板,将不同测点的不同数据(原始测值或物理量转换的数据)综合到一个输出模板中,可以设置模板的名称、标题,坐标上下限,可设置测点数据的颜色、线宽、数据图形标志,设置好的模板可以存储起来供以后使用。窗口输出的图形可以打印输出。(6)巡查信息管理人工巡视检查信息用以弥补仪器监测的不足,每次巡视检查获得的信息可用人工输入,以便资料分析和大坝安全评定时查询和输出历史巡查记录。(7)大坝安全文档管理有关大坝安全的文档包括文字资料和工程图表可按大坝安全注册要求建立,除作为档案保存外也便于进行资料分析和大坝评审时调阅。其主页设计可以修改、增加文档,用Windows中Internet浏览器可以方便地浏览或打印输出文档。(8)备份管理备份管理提供数据和系统信息的备份与还原功能。①数据备份和还原将任意时间段的数据备份出来,在系统需要时还原进系统(例如恢复系统、数据软盘传递等情况)。②系统信息的备份与还原该功能可以将有关系统的信息全部备份下来。系统信息包括测点属性、系统中使用的仪器、测点监测项目、安装位置、仪器生产厂家、测点物理量转换算法及参数、输出模板设置等信息。在完成一批测点的算法和参数设置后,立即做一个系统信息备份,该备份有助于以后自动恢复系统。(9)系统安全管理具有系统设置权限的用户可以填加和删除系统用户,给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不同的用户以自己的口令和密码登录系统后有不同安全级别的操作权限。(10)软件自动升级数据库应用软件具有自动创建和升级这一功能,在软件升级时自动创建新的数据库结构,并将原来的系统信息和测量数据的备份自动还原进入新建的数据库。4.3.3MDAP数据分析软件信息管理系统中已为数据分析提供了非常简明的测量数据表,所有的测量数据都在一个表中,通过这样的测量数据表,数据分析软件可以很方便地获取数据。数据分析系统得到的分析结果还可以反馈到数据库中,利用该接口,就可以实现通过数学模型来监控工程安全性态。具体包括单点或多点数据浏览及过程线绘制、各监测物理量之间的相关分析和统计模型建模,主要特点和功能如下:(1)软件设计时采用容错技术,发生错误操作时,不致使运行程序遭到破坏。(2)软件内有口令设置,可使无关人员不能进行系统操作,提高软件的安全性能。(3)对变形、渗流、渗压、应力应变和温度等各类工程安全监测仪器和监测项目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分析;(4)自动对各监测点的不同监测值或物理量转换成果进行粗差检验和剔除;(5)渗压进行位势分析和坡降计算;(6)对任一效应量与环境量或其它原因量进行相关分析;(7)使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统计模型;(8)提供各种可选的分析因子(如水压、温度[气温、水温]和时间因子等)供用户任意组合选用;(9)提供简便、快捷的在线模型监控方法;(10)提供丰富的图形和报表功能,使整个分析过程窗口化、分析结果图形化;(11)具有各种分析图形的无极缩放功能,用户可在上述分析处理成果基础上结合信息系统提供的人工巡视检查信息、工程文档资料、工程安全鉴定资料进一步分析,对工程安全状态作出全面评判,制定工程安全运行和供水调度的正确决策,并可通过远程通讯及时上报分析、评审成果和决策。
附表1混凝土坝安全监测项目分类表序号监测类别监测项目大坝级别1231巡视检查坝体、坝基、坝肩及近坝库岸●●●2变形1)坝体位移●●●2)倾斜●○3)接缝变化●●○4)裂缝变化●●●5)坝基位移●●●6)近坝岸坡位移○○○3渗流1)渗流量●●●2)扬压力●●●3)渗透压力○○4)绕坝渗流●●●5)水质分析●●○4应力、应变及温度1)应力●○2)应变●○3)混凝土温度●●○4)坝基温度●○5环境量1)上下游水位●●●2)气温●●●3)降雨量●●●4)库水温●○5)坝前淤积●○6)下游冲淤●○7)冰冻○注:1有●者为必设项目,右○者为可选项目,可根据需要选设。2坝高70米以下的1级坝,应力应变为可选项附表2土石坝安全监测项目分类表序号监测类别观测项目建筑物类别123一巡视检查巡视检查(含日常、年度和特别三类)●●●二变形表面变形;内部变形;裂缝及接缝;岸坡位移;混凝土面板变形●●●●●●○○○○●三渗流渗流量;坝基渗流压力;坝体渗流压力;绕坝渗流●●●●●●●●○○四压力(应力)孔隙水压力;土压力(应力);接触土压力;混凝土面板应力●○●●○○○○五水文、气象上、下游水位;降水量、气温;水温;波浪;坝前(及库区)泥沙;冰冻●●○○○○●●○●●○六地震反应地震强震;动孔隙水压力○○○七水流泄水建筑物水力学○注(1)有●者为必设项目,有○者为一般项目,可根据需要选设。(2)对必设项目,如有因工程实际情况难以实施者,应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缓设或免设。
预应力砼箱梁预制施工方法一、概述后张法预应力砼预制箱梁,单幅桥面宽B=1275米,跨径30.08米、30.16米,梁高1.6米,梁间距2.55米,单箱边梁顶宽2.375米,中梁顶宽2.20米,底宽1.00米,单片梁吊装重量87吨,单幅桥面横桥向由5片梁组成。全桥共五联,为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二、施工方法箱梁的预制场地安排在0#号台后面的的路基范围内,箱梁预制后,用轨道平台车运至架桥机内,用架桥机架设。1、预制预应力箱梁施工流程图
预制箱梁施工工艺框图砼拌制砼拌制测量控制底模调整侧模整修钢筋制作安装预应力管道钢筋制作顶板钢筋绑扎浇注混凝土混凝土养生钢绞线张拉安装内模移梁检查底板混凝土附着式振捣安装侧模绑扎底层腹板钢筋波纹管制作内模加工压浆垫保护层张拉设备标定随梁试块试压制取砼试块配合比试验钢绞线下料穿入封锚水泥浆配合比试验 2、预制场设置2.1、预制场设置:各修建12个箱梁制梁底座,详箱梁预制场地布置图。2.2、模板制作箱梁预制台座采用固定式制梁台座。台座下部由混凝土基础、梁端混凝土底座组成。底座为C25混凝土,底座面板采用水磨石,底座四周用角钢围固。在靠近梁端2m范围的底座下,加深、加宽混凝土基础,防止张拉后梁体起拱,重力集中压裂底座端部。底模上每隔1m留一个对拉杆预留孔。箱梁的制梁台座应坚固、无沉陷,台座各支点间距适宜,以保证底模平整度不大于2mm。箱梁预应力张拉以后,梁体中部拱起,在预施应力过程中,整个梁体的质量就由均匀分布于底板上的均布荷载转移为支承于两端的集中荷载。因此梁端部的底板、底座均应加强,不得有沉降,满足其预应力箱梁支点受力的要求。底模两端应设活动底模,保证箱梁能够起吊移位。侧模:采用厂制定型钢模,钢模加工时应制作胎具,并整体组拼后一次施焊成形。制作3套钢模板,各模板接缝处使用海棉橡胶条塞紧以防漏浆。内模:采用依图纸设计尺寸制作的组合钢模,钢模之间的连接钢带和面板之间的夹角要做成锐角或钝角形式,以便于拆模。内模底模板顺梁方向应隔块安装,以利浇注时下落砼到底板。立内模时,对张拉顶板束预留孔处做单独处理。模板安装顺序:安装底模→安装侧模→涂脱模剂→贴接缝止浆胶带→安装钢筋骨架→吊装内模→绑顶板钢筋→安装端模。为了箱梁的外观光滑、整洁,线型流畅,模板制造应满足下列要求:(1)具有必须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保证结构的设计形状,尺寸和模板各部件之间相互位置的准确性。(2)尽可能采用组合钢模或大块钢模,提高模板的适应性和周转率。(3)模板板面光滑平整,接缝严密,确保混凝土在强烈振动下不漏浆。(4)便利制作、装拆容易、施工操作方便,保证安全。(5)考虑到施加预应力后混凝土会压缩,梁的底模板铺设时加长1/1000L(L为梁长)。箱梁内模顶部与侧模为铰接,两侧的上下块模板间为斜面联结,两侧模板间用带有正反丝扣的撑杆支撑,便于拆模。为了保证现浇桥面板及沥青铺装层的厚度,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在制梁台座的底模设置反拱,其拱度值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数值为2.4cm,在跨度范围内按圆曲线的变化进行设置。3、钢筋工程3.1、材料(1)Ⅰ、Ⅱ级钢筋分别符合GB13013-91和GB1499-98的规定。凡钢筋直径≥12mm者,均采用Ⅱ级(HRB335)热轧螺纹钢,凡钢筋直径<12mm者,采用Ⅰ级(R235)钢。钢板应符合GB700-88规定的Q235钢板。(2)钢筋的选用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钢筋进场后,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并设立识别标志。检查其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对所有进场钢筋进行抽样检查,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并将抽样检查结果报告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后方可使用。3.2、钢筋制作与安装(1)、钢筋使用前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使用的钢筋要平直、无局部弯折现象。按设计图纸弯折成型。(2)、钢筋加工严格按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成型。骨架钢筋的焊接应满足设计要求,并保证骨架不变形,在同一平面上。主筋接头采用双面焊接搭接,其搭接长度应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搭接接头由专人施焊,通过焊接实验经监理工程师在场检查合格,才能实施。(3)、钢筋在钢筋车间预制成型,首先绑扎底板钢筋,然后再绑扎腹板钢筋、顶板钢筋。钢筋的接头应错开布置。(4)、内外侧护栏的锚固钢筋应预先埋入,并注意预留泄水管位置。(5)、为了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规定厚度,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水泥砂浆垫块,用埋设其中的铁丝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分散布置。(6)、安装顶板、翼板钢筋时,在边梁上同时安装防撞栏的预埋钢筋,并准确、牢固定位。(7)、支座上板的锚固螺栓和钢筋应固定牢,保证泄水孔及其预埋位置的准确性。钢筋与模板间设置垫块,垫块与钢筋扎牢,确保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8)、每片预制箱梁底板设置4个Φ100mm通气孔,若通气孔的位置与普通钢筋发生干拢,可适当挪动普通钢筋的位置。3.3、绑扎底板与腹板钢筋(1)、钢筋在加工棚内严格按设计加工,现场人工绑扎成型。绑扎自下而上依次进行,并采取可靠的临时加固措施,保证钢筋骨架的刚度和稳定性。(2)、钢筋调直、连接、切断、弯曲均采用机械加工,加工好的半成品分类挂牌堆放。钢筋骨架绑扎成型在相应的台座上进行。绑扎前在台座底模顶面标出主筋、箍筋、横隔板、变截面位置及骨架长度。钢筋绑扎完毕核对无误,即可进行下道工序。为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在钢筋骨架外侧捆扎曲面水泥砂浆垫块(曲面朝外)。3.4、绑扎顶板钢筋 模板安装后绑扎顶板及翼缘板钢筋,安装负弯矩波纹管。4、预应力管道安装4.1本工程波纹管采用内径为φ55mm、φ90mm的波纹管。预应力钢束的成孔采用金属波纹管,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波纹管,波纹管在安装前应通过1KN径向力的作用下不变形的试验,同时应作管水试验,以检查有无渗漏现象,确无变形、渗漏现象时始可使用。4.2波纹管的连接,应采用大一号同型波纹管作接头管,接头管长300mm,但接缝数量尽可能保持最少。波纹管连接后用密封胶带封口,缠绕紧密,避免混凝土浇筑时水泥浆渗入管内造成管道堵塞。4.3安装波纹管时,严格按设计坐标进行安装,确保管道位置准确,不发生位移、变形,每隔1m加设一道定位钢筋,并用铁丝绑扎固定,避免管道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移位。并控制好波纹管的平弯、竖弯曲线,接头不漏浆,管道不受损伤。4.4波经纹管如有反复弯曲,操作时应注意防止管壁破裂,同时应防止临近电焊火花烧伤管壁,若有微小破损或小孔洞及时修补并得到监理工程师的认可。5、预应力箱梁浇注混凝土前的检查5.1浇注混凝土前,将模型内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清洗干净,涂优质脱模剂,经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注。5.2为了保证预留孔道的准确,端模板应与侧模和底模紧密贴合,并与孔道轴线垂直。5.3梁内预埋件不能漏埋,位置应准确,特别是锚垫板应与端头模板紧密贴合,不得平移或转动。且锚头垫板的端面应与钢束垂直。5.4垫板处的加固钢筋网尺寸和位置,预应力孔道的外径和各段的座标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牢固固定。顶板负弯矩处的孔口处应封堵严,防止灌注混凝土时,砂浆进入孔内。5.5预应力箱梁的梁长检查、顶板宽度、腹板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顶板的拉杆、侧模的斜撑、契块必须牢固可靠。浇注前振动设备检查。6、混凝土施工6.1箱梁混凝土以龙门吊提升转运输送入模。采用插入式振导器和附着式振导器结合振捣。6.2浇筑顺序:箱梁砼按一定的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在下层砼初凝前浇筑完成上层砼,但不得出现纵向施工缝。箱梁混凝土分层浇筑时的顺序为:底板→腹板→顶板。顶板上的预留拆模小孔,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10Mpa以上时,拆模后封口。6.3箱梁混凝土的浇注方向采用从一端循序进展至另一端,纵向分段水平分层的方式。在将近另一端时,为避免梁端混凝土产生蜂窝等不密实现象,则改为从另一端反向投料,而在距该端部4m~5m处合拢。6.4腹板浇注时,分层下料、振捣,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cm,上下层浇注时相隔不宜超过1小时(当气温在30℃以上时)或1.5小时(当气温在30℃以下时)。上层混凝土必须在下层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方能浇注,以保证混凝土有良好的密实度。6.5分段长度宜取4m~6m,分段浇注时必须在前一段混凝土初凝前开始浇注下段混凝土,以保证浇注的连续性。混凝土进行中不得任意中断,因故必须间歇时,间歇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凝结时间、混凝土的水灰比及混凝土硬化条件确定。段与段之间的接缝为斜向,上、下层混凝土接缝互相错开,以保证混凝土浇注的整体性。6.6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要设专人跟踪检查模板,及时处理漏浆。混凝土浇注完毕,及时进行整平、收浆,其顶板应表面平整,不露筋。6.7为使现浇桥面板与预制箱形梁整体结合,预制箱形梁的翼缘板表面必须拉毛处理,拉毛处理应满足设计要求。并用麻袋覆盖混凝土表面,洒水养护,保证混凝土质量。7、混凝土的养护及拆模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淋水养护。对箱内箱外及预应力孔道内灌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每天洒水次数视环境湿度与温度控制,洒水以能保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准。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即可拆除梁体内、外模板。拆模时用撬棍或钩子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防止撬坏混凝土。拆下的模板经清理、调整、涂脱模剂后倒用。冬季施工采用蒸气养护。8、预应力施工8.1、预应力钢材及预应力锚具进场后,应分批严格检验和验收,妥善保管。8.2、待箱梁混凝土强度达到90%以上后方可进行张拉预应力钢绞线,采用两端张拉,伸长量和张拉力双控的方式。以张拉力为主,以引伸量进行校核,张拉时,钢束实际引伸量与计算引伸量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8.3、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采用两端同时张拉。8.4、张拉设备的选用张拉采用穿心式千斤顶。根据设计计算出张拉控制应力,来选择张拉设备。张拉设备必须进行标定,标定合格后方可使用。8.5、张拉准备设置张拉操作台和防护板。制作钢支架,张拉前把钢支架紧靠在梁两端,千斤顶用导链挂在钢支架上,并在距离千斤顶1.5-2.0m处安设防护板,以防锚具夹片弹出伤人。8.6、张拉张拉工作是箱梁甚至整座桥梁工程的重点,应予以高度重视,派结构工程师专门负责,保证张拉质量。①先安装工作锚环,然后用钢管将夹片轻轻打入锚环,使夹片均匀,尾部平齐。完毕后安装限位板、千斤顶及工具锚。在进行以上工作时,调整垫圈、垫板及千斤顶位置,使孔道、锚具和千斤顶三者之间轴线一致。③锚固当实际伸长值同理论伸长值相差不超过6%,每束钢绞线断丝或滑丝不超过1丝和每断面断丝不超过该断面钢丝总数的1%,张拉合格后进行锚固。④记录报告每次预应力张拉均进行现场记录,如:油压表、油泵、千斤顶的鉴定号,张拉各阶段的伸长值及相应的拉力;以及时间、天气、张拉责任人等各种情况。8.8、各束张拉的先后顺序是:N1、N3、N2、N48.9、箱梁预应力的张拉时,油泵加油应均匀,不得突然加载或突然卸载。在张拉时,千斤顶后面不能站人或从其后面穿过,以防万一。张拉时如果锚头处出现滑丝、断丝或锚具损坏,应立即停止操作进行检查,并作出详细记录。当滑丝、断丝数量超过容许值时,将抽换钢束,重新张拉。8.10、张拉实测引伸量不应超过设计计算的±6%。当张拉力达到100%σy,引伸量能满足设计要求,持荷5分钟,封锚;当张拉力达到100%σy时而引伸量小于设计要求时应查明原因后进行超张拉,超张拉控制应力为103%σy,加大持荷时间,封锚;8.11、预应力钢束的张拉工艺:(1)钢绞线的下料用砂轮机切割,切口侧要20号铁丝绑扎以免松散,并应梳理直以免缠绕。(2)锚具与千斤项必须配套使用,使用前锚具应作抽样检测,张拉时两端同时张拉,采用应力控制与延伸量同时控制。(3)锚具垫板必须与钢束轴线垂直,垫板孔中心与管道中心一致,安装千斤顶必须保证锚圈孔垫板中心严格对中,防止滑丝,断丝现象。(4)张拉程序如下:0→10%σy→20%σy→60%σy→100%σy持荷5min→σy锚固。在进行初张拉时(10%σy为初应力),在钢绞线上划线,作为测量钢绞线伸长量的参考点,检查钢绞线有无滑丝现象,并检查孔道轴线与锚具和千斤顶是否在一条线上。(5)钢束张拉完毕后,严禁碰撞锚具和钢绞线,钢绞线剩余长度用砂轮机切割切断。9、移梁与存放箱梁吊装可在临时支座中心处采用绑扎吊装,箱梁在移动、吊装过程中要保持主梁轴线垂直,严防倾斜,注意横向稳定。用龙门吊将梁片移出预制区放入存梁区内。存放时,注意下列事项:(1)、存梁场地整平、压实、不积水。(2)、梁片要按起吊及安装次序堆放,并有适当通道,防止越堆吊运。(3)、所有梁片标以不易擦掉的记号,并准确记录混凝土浇筑、张拉的时间及日期。(4)、梁片放置在垫木上,吊环向上,标志向外,层与层之间以垫木隔开,各层垫木的位置在吊点处,上、下层垫木必须在同一条竖直线上。10、孔道压浆施工工艺孔道压浆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10.1、浆体配比设计的基本原则(1)改善水泥浆的性质,降低水灰比,减少孔隙、泌水,消除离析现象。(2)降低硬化水泥浆的孔隙率,堵塞渗水通道。(3)减少和补尝水泥浆的在凝结硬化过程的收缩变形,防止裂缝的产生。10.2、浆体特性要求(1)流动度要求:拌和后的流动度为小于60S。(2)水灰比:0.38,为满足可灌性要求,一般选用水泥浆水灰比应在0.26~0.4之间。(3)泌水性:小于水泥浆初始体积的2%;四次连续测试结果的平均值小于1%;拌和后24h水泥浆的泌水性应能被吸收。(4)初凝时间:6h(5)体积变化率:0~2%(6)强度:7天龄期强度大于40MPa10.3、施工步骤(1)准备工作:连续装好真空灌浆施工工艺所需的各部件。(2)试抽真空:将灌浆阀、排水阀全部关闭,将真空阀打开,启动真空泵抽真空,观察真空压力表读数,即管内的真空度,当管内的真空度维持在0时(压力尽量低为好),停泵1分钟时间,若压力能保特不变即可认为孔道能达到并维持真空。(3)搅拌水泥浆:搅拌水泥浆之前,要求加水空转数分钟,将积水倒净,使搅拌机内壁充分湿润。搅好的灰浆要作到基本卸尽。在全部灰浆卸出之前不得再投入未拌和的材料,更不能采取边出料边进料的方法。(4)装料:首先将秤量好的水(扣除用于熔化减水剂的那部分水)、水泥、膨胀水泥、粉煤灰倒入搅拌机,搅拌2分钟;将溶于水的减水剂倒入搅拌机中,搅拌3分钟出料。水泥浆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案】部编语文三上6 秋天的雨【国家级】一
- 2025届小升初语文总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附答案解析
- 基础护理护理操作规范
- 《汽车租赁系统》课件
- 医疗个人先进事迹汇报
- 小学二年级数学100以内三数加减混合运算质量练习模拟题大全附答案
- 相关概念第二部分社会工作的内涵和实践领域社会保障社会
- 《电子商务效率》课件
- 养老现状及趋势智慧养老技术概论
- 共话新时代放飞青活动
- 国家太空安全
- 生态护林员日常巡护记录本、生态护林员工作职责
- 小记者第一课我是一名小记者
- 2024年总经理聘任书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大单元集体备课
- 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生物安全培训》课件-2024鲜版
-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与生态智慧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农林大学
- 慢阻肺健康知识宣教完整版课件
- 神奇的大脑PPT课件
- 增值税预缴税款表电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