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清水江流域片区乡镇污水处理工程环评报告_第1页
黎平县清水江流域片区乡镇污水处理工程环评报告_第2页
黎平县清水江流域片区乡镇污水处理工程环评报告_第3页
黎平县清水江流域片区乡镇污水处理工程环评报告_第4页
黎平县清水江流域片区乡镇污水处理工程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生态环境部制建设项目“三合一”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稿)项目名称: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清水江流域片区乡镇污水处理工程(高屯街道污水处理厂)建设单位(盖章):黎平云上生态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20年10月《建设项目“三合一”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论,确定污染防止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 -13-三、环境质量状况 -16-四、评价适用标准 -20-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24-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30-七、环境影响分析 -32-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54-九、排污许可及入河排污口论证 -56-十、结论与建议 -63-附图3:项目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图;附件2:黔东南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调整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清水江流域附件3:黔东南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清水江流域片区附件4:黔东南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同意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清水江流域;附件5:黎平县自然资源局《关于对黎平县城乡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PPP项目高屯附表1: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施工期环境监理一览表。-1-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清水江流域片区乡镇污水处理工程(高屯街道污水处理厂)建设单位黎平云上生态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贵州省黔东黎平县德凤镇曙光大道侗乡茶城9栋4楼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557312建设地点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高屯街道高屯社区立项审批部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D4620)(平方米)1069.99绿化面积(平方米)378.2总投资(万元)5.33其中环保投资(万元)2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09%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21.5一、建设项目由来随着黎平县县城和各乡镇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的不断增长,城镇的排水量日益增大,为加快黎平县城镇的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对于实现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保证区域环境质量,黎平县政府根据《“十三五”贵州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拟在所属的敖市镇、大稼乡、德化乡、坝寨乡、大稼乡、罗里乡、孟彦镇、高屯街道等8个乡镇建设污水收集及处理设施,并取得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调整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清水江流域片区乡镇污水处理工程可行性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令第682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相关条例,本项目需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据查国家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及2018年修改单,本项目属于第三十三类“水的生产及供应业”中的“96、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中的“其他类”,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黎平云上生态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特委托贵州绿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该-2-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立即开展了详细的现场调查、资料收集工作,在对本项目的环境现状和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后,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有关规定,编制本环境影响报告表。二、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本项目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高屯街道高屯社区,项目中心地理坐标为0'5.018",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周边关系:本项目周边主要敏感点为管网工程周围范围内的高屯社区居民点;污水处理厂主要敏感点为东北侧20m~200m处的高屯社区1#居民点、北侧120m~400m处的高屯社区2#居民点、西侧30m~400m处的高屯社区3#居民点。项目周边主要的地表水体为东北侧420m的高屯河。项目周边关系详见附图2。三、建设内容(1)项目名称: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清水江流域片区乡镇污水处理工程(高屯街道污水处理厂);(2)建设单位:黎平云上生态污水处理有限公司;(3)项目性质:新建;(4)建设地址: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高屯街道高屯社区;(5)总投资:项目总投资为1195.33万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6)建设工期:12个月;(7)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污水处理厂1座,处理规模350m3/d,配套建设管网22.163km及相关设施。2、污水量预测及规模确定(1)污水来源本项目污水主要来自高屯社区居民生活污水。(2)服务年限本项目服务年分近期和远期。近期按2020年考虑,远期按2030年考虑,本次设计服务年取2020年。(3)污水预测参数选择①居民综合生活用水定额:100L/人.d;-3-②污水形成率按80%取值;(4)污水收集率本项目污水收集率为95%,减轻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5)污水预测结果2020年,项目总污水量为621.98m3/d,其在污水产生量情况表详见表1-1。表1-1污水产生量一览表单位:m3/d序号项目2020年030年①服务人口(人)620011000②平均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L/人.L)③平均日居民生活用水量(m3/d)620④公共建筑用水量(m3/d)(③×20%)264⑤工业企业用水量(m3/d)(③×12%)74.458.4⑥可形成污水的最高日用水量(③+④+⑤)818.41036.8⑦形成污水量(m3/d)(⑥×80%×95%)621.981324.44⑧污水处理设计规模(m3/d)700高屯街道规划镇区范围内地形地势变化较大,如建设1座污水处理厂,需多次提升,耗能较大,管理维护也不方便。因此,根据项目可研报告,高屯街道建设两座同规模污水处理厂,单座规模近期350m3/d,远期700m3/d,并预留远期用地。3进、出水水质①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预测根据项目可研,污水性质主要为有机污染物。本项目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预测见下表1-2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预测表项目BOD5CODcrTNNH3-NTPpH水质250200403036~9②污水处理厂处理标准及去除率(GB18918-2002)中的一级标准A标准后排入高屯河。污水厂出水水质见下表1-3。表1-3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一览表单位:mg/L水质指标BOD5CODcrTNNH3-NTPpH≤50≤5≤0.56~9(1)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根据项目规划,污水管网收集和输送系统按近期2020年污水量进行统一布置设计,-4-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防止雨水进入污水管网,占用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项目污水管网总长22.163km。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量详见表1-4。表1-4项目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量一览表序号名称型号规格材料单位数量1污水管D159×4.5压力钢管米9412污水管D219×6压力钢管米4373污水管De310HDPE双壁波纹管米66714污水管De220HDPE双壁波纹管米5污水管De160HDPE双壁波纹管米129886污水检查井Φ1000D300圆形砖砌座3127污水检查井Φ700D300圆形砖砌座4068泵站一体化排污泵站(一)座19泵站一体化排污泵站(二)座1泵站一体化排污泵站(三)座1现状路破除及修复m29018(2)污水处理厂建设内容根据项目规划,污水处理厂采用“AA/O+微絮凝+重力流石英砂过滤器”工艺,项目污水处理厂主要组成详见表1-5。表1-5污水处理厂主要工程建设一览表工程名称单项工程名称建设规模备注主体工程格栅及调节池6.7×9.4×5.0m钢筋混凝土结构一体化AAO污水处理设备A套设备:16.0×2.8×3.0mB套设备:12.0×2.8×3.0m2套,A套设备处理能力200m3/d,B套设备处理能力150m3/d中途提升泵站5.0×3.0×4.0m钢筋混凝土结构储泥池3.0×3.0×1.5m钢筋混凝土结构石英砂过滤器石英砂均质滤料,粒径成品碳钢结构重力石英砂过滤罐综合生产设备间10.6×7.0×4.8m包含厂区配电间、加药间及值班室公用工程给水用水量175.2m3/a来自自来水供水管网排水雨污分流,尾水排放量为350m3/d排入高屯河配电间2m2市政电网提供环保工程AA/O+微絮凝+重力流石英砂过滤器工艺处理能力350m3/d尾水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及其修改单一级A排放标准后排入高屯河设备运行合理布局、相应的消声、吸声、减震措施-5-生活垃圾经环卫部门收集至黎平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污泥5.75t/a,设置不小于5m2的防雨堆棚进行临时贮存,最终运至黎平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废机油设置危废暂存间暂存,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5、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项目职工总人数为4人,主要对污水处理站运行情况进行巡视,不在厂区食宿。6、处理工艺比选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进水→格栅、调节池→A2O生化池→竖流沉淀池→中途提升泵站→重力流石英砂过滤器→消毒→计量→就近排入高屯河。(1)污水处理工艺比选:本次对污水处理核心工艺SBR、A2/O、MBR法和人工湿地进行了比选。详见下表:表1-6污水处理工艺比选一览表比较项目SBRA2/OMBR法人工湿地技术适用情况应用较多,各种小、中、大规模污水处理厂应用较多,各种小、中、大规模污水处理厂应用较多,各种理厂应用较多,各种中、小规模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出水水质较好可除磷N、P去除率高出水水质稳定占地大,覆盖困难占地小,覆盖方便工程直接投资一般一般较低一般运行成本费用一般一般较高一般施工难易程度构筑物少,构造简单、周期短构筑物少,构造简单、周期短单、周期短构筑物少,构造简单、周期短运转操作间歇进水,可实现自动控制,但维护管理不方资大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可实现供氧量和回流比的自动调节杂连续进水,控制简单设备维修难易及工作量工序多、控制复杂、难于控制各阶段状况维护管理较简单护量大工序少,维护简单项目从脱氮除磷效果。占地面积。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水量水质变化的适用性、实际规模需求、厂址的地形限制等各项因素综合考虑,本报告推荐采用A2/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2)消毒工艺比选:目前常用的污水消毒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化学消毒法和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有加氯消毒、臭氧消毒等;物理消毒法有紫外线消毒。详见表1-7。-6-表1-7消毒工艺比选消毒剂优点缺点适用条件液氯效果可靠、投配设备简单、投量准确、价格便宜氯化形成的余氯及某些含氯化合物低浓度时对水生物有毒害,当污水含工业污水比例大时,氯化可能生成致癌化合物适用于大、中规模的污水处理站二氧化氯消毒效率高,不会生成有机氯化物,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可去除嗅、去色,操作管理简便易引起爆炸,费用较高,不能贮存,必须现场随时制取使用适用于边远地区,购液氯等消毒剂困难的小型污水处理站漂白粉投配设备简单、价格便宜同液氯缺点外,尚有投量不准确,溶解调制不便,劳动强度大适用于消毒要求不高或间断投加的小型污水处理站臭氧消毒效率高,并能有效降低污水中残留的有机物、色、效果影响很小,不产生难处理的或生物积累性残余物投资大、成本高,设备管理复杂适用于出水水质较好,排入水体卫生条件要求较高的污水处理站次氯酸钠用海水或一定浓度的盐水,由处理厂就地自制电解产生消毒剂,也可买商品次氯酸纳需要有专用次氯酸钠电解设备合投配设备适用于边远地区,购液氯等消毒剂困难的小型污水处理站氯片设备简单,管理方便,只需定时清理消毒器内残渣及补充氯片。基建费用低要用特制氯片及专用消毒器,消毒水量小适用于医院、生物制品所等小型污水处理站紫外线是紫外线照射与氯化共同作用的物理化学方法,消毒效率高紫外线照射灯具货源不足,技术数据较少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站综合上述比较,采用加入氯片消毒方式,设备安装简易,运行安全,成本低,杀菌效果明显等优点,故本项目出水采用加入氯片消毒方式(3)污泥处理方案污泥处理工艺每一步都是以减少污泥体积为主要手段,而以实现污泥稳定化为目的。本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拟遵守应选用技术成熟,耗能低的技术路线原则选择。目前被广泛应用主要有以下两种处理工艺:方案一、污泥浓缩→厌氧消化→机械脱水→卫生填埋方案二、污泥机械浓缩→机械脱水→卫生填埋从近几年国内外有消化池的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看,小规模的污水处理厂消化设备很难运行,消化池所产生的沼气量远低于设计值,沼气发电设备不能连续运行,所提供的-7-能量无法维持消化池的正常运行。不适宜小规模的污水处理厂,因此设计选择了方案二,污泥经储泥池储存脱水后外运统一处理,更节省污水处理厂的能耗与运营成本。单项目主要设备详见下表。表1-8主要工艺设备表序号名称规格及型号单位数量备注一、调节池及格栅1铸铁镶铜方闸门B×H=300×300配套启闭机套22潜水搅拌机Φ260mm,N=0.85kW台23手推车(栅渣)V=2m³台24回转式机械格栅b=20mmB=0.6mN=0.75kW台1一用一备5回转式机械格栅b=3mmB=0.6mN=0.75kW台1一用一备6自藕式潜污泵台2一用一备7硬密封闸阀DN100个28对夹式止回阀DN100个2二、一体化AAO污水处理设备11套一体化AAO污水处理设备A,设备尺寸:16.0m×2.8m×3.0m,处理能力:200吨/配套混合液回流泵(Q=16.6m3/h,H=6m,N=0.75kW)。21套一体化AAO污水处理设备B,设备尺寸:12.0m×2.8m×3.0m,处理能力:150吨/配套混合液回流泵(Q=12.5m3/h,H=6m,N=0.75kW)。三、中途提升泵站及储泥池1中途提升泵台2一用一备2硬密封闸阀DN100个23对夹式止回阀DN100个2四、石英砂过滤器1石英砂过滤器单台直径D=1.4m;过滤速度:10m/h,配套虹吸系统、进出水管、栏杆等。套22个,互为备用五、巴氏计量槽1巴氏计量槽钢材质套12管式紫外消毒器套13出水堰板4m套1六、综合生产设备间1一体化溶解加药设备套12管道混合器mm个1四、公用工程-8-(1)供电系统污水处理厂供电按2级负荷要求供电,电源为10KV,考虑当地的供电现状,由高屯街道10KV变电站供电,厂区内设变配电房一间,变压器为室外台式安装。低压配电室向各动力及照明负荷供电。主要动力设备采用放射式供电,照明采用杆式供电。(2)给排水系统①给水:厂区给水由乡镇自来水供水网管提供,项目新鲜水为员工生活用水等。根据现在场地内建筑用水的情况,水压及水量完全满足污水处理厂内办工生产等需要。②排水:污水处理厂内采取雨污分流制,分设雨水和污水两套管渠系统。厂区产生的生活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废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排放,雨水管渠汇集雨水后就近排入水体。(3)消防系统本工程在正常生产情况下,一般不易发生火灾,只有在操作失误、违反规程、管理不当及其它非正常生产情况或意外事故状态下,才可能由各种因素导致火灾发生。因此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或减少火灾发生造成的损失,根据“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由于处理厂主要建筑物只有管理房等,其他均为储水构筑物及一体化设备,因此在管理房内设置手提式灭火器。同时制定组织机构及职责,制定生产全过程的防火安全措施,明确重点防火部位,建立明火管理制度,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消防器材使用操作训练。建立防雷防静电和电路设备防短路检查管理制度。五、产业政策、平面布置及相关相符性分析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项目属鼓励类项目中的第二十二类“城市基础设施”中的第9条“城镇供排水管网工程、管网排查、检测及修复与改造工程、非开挖施工与修复技术,供水管网听漏检漏设备、相关技术开发和设备生产”及第四十三类“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中的第15条“‘三废’综合利用与治理技术、装备和工程”。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高屯街道高屯社区,本项目尾水受纳水体为高屯河,高屯河内无珍稀濒危保护鱼类、无鱼类三场分布、无集中式饮用水取水口,污水处-9-理厂的厂址占地面积为1069.99m3,占地类型为荒地,不涉及基本农田,项目占地范围内无古树、珍稀植被等存在。本项目的选址结合《贵州省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技术指南(试行)》的厂址选址的符合性分析见下表所示。表1-8选址符合性分析一览表序号选址原则要求本项目选址基本情况符合性1厂址符合乡镇总体规划,并考虑远期需求,宜具有扩建的空间项目地选址符合当地城乡规划要求满足要求2厂址要与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相适应,要便于污泥的处理与处臵,并尽可能不占农田和少占农田。项目地选址用地为荒地,不占用农田满足要求3厂址应位于集中给水水源的下游,处于于乡镇和工厂厂区夏季主风向的下风向。不涉及水源保护,排污口下游无取水口等存在,站点产生恶臭不大,对周围影响不大满足要求4厂址应充分利用地形,优先选择可利用重力流进厂的厂址方案。应合理利用自然地形条件,减少工程费用和运行成本。项目占地较小,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进行设计。满足要求5污水处理后直接排放水体的,厂址宜靠近水体。污水处理后要利用的,厂址宜靠近利用点。项目排入水体为高屯河。满足要求6厂址应设在地质条件良好的地方。除采用稳定塘外,厂址不宜设在易受水淹的低洼地带。靠近自然水体的,必须满足防洪要求。项目区地质环境为中等复杂,评估区内未见明显的地质灾害发育,地质灾害风险性小满足要求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本项目的选址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是合理可行的。3、与“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150号),其中明确要求,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简称“三线一单”)约束,且环境保护部《关求不断强化“三线一单”在优布局、控规模、调结构、促转型中的作用,项目与“三线一单”的规划符合性分析如下:①与生态保护红线符合性分析根据《贵州省生态保护红线的通知》(黔府发〔2018〕16号),贵州省生态保护红线区具体包括:I.水源涵养功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面积为14822.51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8.42%,主要分布在武陵山、大娄山、赤水河、沅江流域,柳江流域以东区-10-域、南盘江流域、红水河流域等地,包含3个生态保护红线片区:武陵山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维护片区、月亮山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维护片区和大娄山—赤水河水源涵养片区。II.水土保持功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面积为10199.13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79%,主要分布在黔西南州、黔南州、黔东南州、铜仁市等地,包含3个生态保护红线片区: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水土保持与水土流失控制片区、乌江中下游水土保持片区和沅江—柳江流域水土保持与水土流失控制片区。III.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面积6080.50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45%,主要分布在武陵山、大娄山及铜仁市、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等地,包含3个生态保护红线片区:苗岭东南部生物多样性维护片区、南盘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维护与石漠化控制片区和赤水河生物多样性维护与水源涵养片区。IV.水土流失控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面积3462.86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97%,主要分布在赤水河中游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乌江赤水河上游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都柳江中上游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黔中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等地,包含2个生态保护红线片区:沅江上游—黔南水土流失控制片区和芙蓉江小流域水土流失与石漠化控制片区。V.石漠化控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面积11335.78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43%,主要分布在威宁—赫章高原分水岭石漠化防治区、关岭—镇宁高原峡谷石漠化防治亚区、北盘江下游河谷石漠化防治与水土保持亚区、罗甸—平塘高原槽谷石漠化防治亚区等地,包含3个生态保护红线片区:乌蒙山—北盘江流域石漠化控制片区、红水河流域石漠化控制与水土保持片区和乌江中上游石漠化控制片区。本项目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高屯街道高屯社区,经与生态红线范围对比,本项目建设不在生态红线范围内。②与环境质量底线的符合性分析根据环境质量状况章节得知,项目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地表水体高屯河满足地表水环境III类标准,地下水满足地下水环境III类标准、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2类标准,各环境质量现状良好。本项目为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期主要污染为尾水排放及噪声影响。收纳的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尾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及其修改单中的一级A标准后排入高屯河;设备噪声经过减震、厂房隔声及距离衰减后在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水污染物及噪声的排放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11-不会明显降低当地环境质量,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③与资源利用上线的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从事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运营过程中用水主要由现有供水系统供应,用电由当地电网供应,项目消耗资源相对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项目用地为建设用地,同时已取得黎平县自然资源局核发的选址意见书,同意项目建设,故项目的建设不会突破当地资源利用上线,符合资源利用上线要求。④与“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的符合性分析根据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清单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黔环通〔2018〕303号),我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严格空间管制、总量管控和环境准入要求,建立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绿色通道类(绿线)、从严审查类(黄线)、禁止审批类(红线)等三大清单管理制度。本项目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准入从严审查类(黄线)和绿色通道类(绿线)清单”中的三十三、水的生产和供应夜96、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其他),属于绿色通道类(绿线)项目。同时,项目选址、规划、平面布置、生态保护红线等均符合环保要求。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贵州省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清单管理办法(试行)》。因此,本项目不属于环境功能区划中的负面清单项目。综上所述,项目总体符合“三线一单”的规划准入要求。4、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项目平面布置遵循了厂区平面设计原则,考虑了进水方向、排放水体位置、工艺流程特点及厂址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布置;考虑了流程合理、管理方便、经济实用;考虑了建筑造型、厂区绿化及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等因素。根据高屯街道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设计,污水处理厂大门位于北面,一体化AAO污水处理设备位于中部,格栅池以及调节池位于南面,消毒池位于西南侧,附属用房位于东侧,在一体化AAO污水处理设备的侧风向上,从环保角度来看,本项目平面布置较为合理。-12-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1)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本项目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高屯街道高屯社区,项目建设性质为新建项目,项目区目前均为空地,不存在原有污染情况。(2)区域主要环境问题现区域主要问题为高屯街道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固废等环境问题。-13-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黎平县位于东经108°31′~109°31′,北纬25°41′~26°08′之间,地处黔、湘、桂三省 (区)交界及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过渡地区。东南面与湖南靖州县、通道县及广西三江县交界,西南面与贵州省榕江县、从江县毗邻,东北与贵州省剑河县、锦屏县接壤。高屯街道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下辖的一个街道。位于黎平县东北部,距县城17公里,东界湖南靖州县,南邻德凤镇,西抵敖市镇,北与锦屏县接壤,境内有机场,黎靖、黎锦等公路贯穿其境,交通四通八达。是黔东南州有名的边陲重镇,是黎平对外开放的黄金口岸。本项目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高屯街道高屯社区,项目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9°9'54.671",北纬26°20'5.018",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2、地形、地貌、地质黎平地处云贵高原向湖南、广西丘陵过渡地段,最高峰老山界海拔高1589米,最低处南江河谷海拔137米,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全境多山,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中部半发育形成了黎平特有的科斯特地貌,孕育了以黎平天生桥为代表的八舟河系列景观。黎平县在区域地质构造单元上属于华南褶皱带江南古陆西侧。项目区域内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地层发布较为连续。区域主要出露地层为青白口系江群清水江组(Qbq)及第四系(Q),地层特征由老至新分述如下:青白口系江群清水江组(Qbq):为浅灰、深灰、灰绿等色变凝灰岩、变余沉凝灰岩、变余砂岩、变余粉砂岩及板岩等组成不等厚互层,以具有较多凝灰质岩石为特色,第四系(Q):分布于河谷低地和山体表面植被覆盖区,主要有两种岩性。冲积层:沿河分布,构成河床、河漫滩,以砂砾层、砾层为主,有时见砂土层,厚度约2~4m。坡积层:普遍分布于山体表面,尤其是缓坡地带,基本岩性为灰色-褐黄色壤土、粘土质粉砂,下部有碎石层,厚度约2~5m.。3、气候、气象,地处黔、湘、桂三省(区)-14-交界及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过渡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左右。一月最冷,平均4.5℃,极端最低气温-9.8℃。全县年平均降水量1325.9毫米,最多年份1690.4毫米,最少年份1093.1毫米,年均蒸发量1255.9毫米。黎平县主导风向为NE风。(1)地表水黎平县江河径流总产水量约26.60亿立方,水力资源理论储藏量达80210千瓦,其中长江水系42820千瓦,珠江水系37390千瓦,可开发电能为31720千瓦,占理论蕴藏量39.5%,其中长江水系16060千瓦,珠江水海15660千瓦。河网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0.78公里,高于全省平均值0171公里。权限年平均降水量1325.9毫米,最多年份1690.4方米。站地面水10.7%。黎平县较大的河流有六条,河流总长3480公里,占地43平方公里,其中长江水系较大的河流有:孟彦河、八舟河、洪州河,珠江水系有南江河、双江河、育洞河。与本项目有关的河流为项目东北侧420m处的高屯河。高屯河属长江流域沅江水系清水江的二级支流,亮江的一级支流。高屯河发源于小里村东南方向的五龙山,河源高程约1163.2m,河流自东北向西南方向流经苗田、猫耳塘村,在猫耳塘村处折向西流,流经潭溪村后折向北流,流经富家塝村、姜家屯、小里村、田坝脚、中黄村等村寨后,在中黄村西寨处汇入亮江,汇口高程约387m。高屯河全流域集水面积98.3km2,主河道kmm下游较平缓,流域形状系数0.104,流域呈狭长形。根据《关于贵州省水功能区划有关问题的批复》(黔府函〔2015〕30号),高屯河的水环境功能区划为III类水体,高屯河主要现状服务功能为工农业用水。项目区域水系(2)地下水评价区地下水主要为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含水岩组下的碳酸盐类含水岩组。大气降水直接渗入是形成地下水的主要来源。排泄途径主要为沿孔隙、裂隙向相邻含水层渗流,裂隙水渗流成溪,溪水随地形情况多呈现树枝状分布,多分布于山涧沟谷间,地下水的相对最低排泄基准面为高屯河。地下水位受季节影响较大,评价区域未见有地下水出露、-15-无地下水井泉。5、土壤、植被林业是黎平的传统产业,森林覆盖率78%。早在清朝乾隆四年(1739),黎平开始人工造林,乾隆四十二年(1777),黎平境内“两岸杉木映印,一江巨筏长流”。木材畅销江淮两广。2006年,全县有林地面积370万亩,森林覆盖率65%,活立木蓄积量1415万立方米,位居全省10个林业县之首,有24种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1220种野生中草药材;野兽种类为52属675种。以产杉木为主,故有"杉木之乡"之称,属贵州省十大林区县之一,森林覆盖率达58%,主要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油茶、山核桃、油桐、麻栎、楠竹。黎平中草药资源十分丰富,药用植物有桔梗、金银花、三颗针、勾藤、半夏、独脚莲、三百棒、续断、杜仲、栀子、黄柏、山楂、乌梅、通草、竹莎、金边小黄草、竹节人参、中华秋海棠、中华雪胆等数百种。近几年人工引种栽培的有天麻、杜仲、川贝、茯苓、玉竹、太子参、沙参、牛夕等。本项目拟建厂址周围的评价区内没有珍稀动植物和受特殊保护的自然及人文景观。-16-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一、环境功能概况根据贵州省环境功能区划,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属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及2018年修改单二类区;高屯河属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III类水体;项目周边200m范围内有村民住宅,属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故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二、环境质量现状根据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于2020年6月5日发布的《2019年黔东南州环境状况公报》,黎平县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2018年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限值要求。表3-1黎平县2019年环境质量空气区域达标统计表地点二氧化硫(µg/m3)二氧化氮(µg/m3)可吸入颗粒gm3)细颗粒物(µg/m3)一氧化碳(µg/m3)臭氧(µg/m3)黎平县年平均浓度4838230.999年均值标准60407035//区域达标情况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达标黎平县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6项指标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及2018年修改单二级标准,属于达标区。本项目属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高屯街道高屯社区,同时项目周边无大型排污企业,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较好。因此,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2018年修改单二级标准。地面水:项目尾水排入高屯河。为了解受纳水体高屯河的水环境现状,贵州中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20年9月28日-30日连续三天对高屯河进行了监测,监测报告见附件4。项目监测断面设置见表3-2,项目监测指标、监测数据见表3-3。-17-表3-2地表水监测断面位置监测/方案点位编号水体名称检测点位设置原因W1高屯河项目排污口高屯河上游200m处对照断面W2项目排污口高屯河下游500m处控制断面表3-3地表水检测结果一览表检测点位W1、项目排污口高屯河上游200m处参考标准及达标情况采样日期2020.09.282020.09.292020.09.3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序号检测项目单位检测结果Ⅲ类单项评价1水温℃20.2————2pH量纲7.677.577.536~9达标3溶解氧mg/L≥5mg/L达标4悬浮物mg/L————5五日生化需氧量mg/L≤4mg/L达标6化学需氧量mg/L≤20mg/L达标7氨氮mg/L达标8总磷mg/L0.040.060.05≤0.2mg/L达标9高锰酸盐指数mg/L≤6mg/L达标粪大肠菌群MPN/L2.8×1022.6×1022.9×102/L达标石油类*mg/L0.01L0.01L0.01L≤0.05mg/L达标流量m3/h15840————流速m/s0.5————检测点位W2、项目排污口高屯河下游500m处参考标准及达标情况采样日期2020.09.282020.09.292020.09.3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序号检测项目单位检测结果Ⅲ类单项评价1水温℃19.89.5————2pH量纲7.587.637.676~9达标3溶解氧mg/L≥5mg/L达标4悬浮物mg/L988————5五日生化需氧量mg/L2.02.0≤4mg/L达标6化学需氧mg/L9≤20mg/L达标-18-量7氨氮mg/L达标8总磷mg/L0.080.090.07≤0.2mg/L达标9高锰酸盐指数mg/L≤6mg/L达标粪大肠菌群MPN/L2.0×1022.3×102/L达标石油类*mg/L0.01L0.01L0.01L≤0.05mg/L达标流量m3/h16200————流速m/s0.25————1.采样方式:瞬时采样;2.检测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用方法检出限+“L”表示;3.“*”表示该项目本公司无资质,分包给有资质的单位:湖北求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171712050428)。由上表可知,高屯河监测断面的监测因子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水环境质量好。地下水:根据现场踏勘及调查,本项目场地内无地下水出露点,无不良地质现象。项目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目前该区域声环境噪声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态环境本项目所在地为农村生态环境,区内生态系统由于受人类活动长期影响,在依赖于自然生态条件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是一种半自然的人工生态系统,目前农业生态系统基本稳定,环境质量整体尚好。区域受人为因素干扰影响相对较大,但具有一定的自然生产能力和受干扰后的恢复能力。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区域无“野生动物”和“贵州省重点保护动物”。-19-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4。表3-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保护目标坐标方位距离保护规模保护级别(环境功能)水环境高屯河东北420m《地表水环境质量标Ⅲ类地下水管网、污水处理厂所在水文地质单元、地下含水层《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2017)III类标准大气环境高屯社东经:109.165917北纬:26.336031东北20~200m80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及2018年修改单二级标准高屯社东经:109.163428北纬:26.336352北120~400m1600人高屯社东经:106.162302北纬:26.333616西30~400m320人声环境高屯社东经:109.165917北纬:26.336031东北20~200m80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高屯社东经:109.163428北纬:26.336352北120~200m600人高屯社东经:106.162302北纬:26.333616西30~200m120人生态环境管网沿线施工区域的植被和耕地-20-四、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PM10、PM2.5、NO2、SO2、O3、CO、TSP等指标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2018年修改单二级标准,NH3、H2S参照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执行标准值见表4-1。 表4-1大气污染物的浓度限值(摘录)单位:μg/m3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O2年平均6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2018年修改单二级标准24小时平均1小时平均500NO2年平均4024小时平均1小时平均200PM10年平均7024小时平均PM2.5年平均3524小时平均75O31小时平均200CO(mg/m3)24小时平均41小时平均TSP年平均20024小时平均300NH3一次值0.2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一次值0.01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项目地表水体高屯河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具体项目及标准限值详见表4-2。-21-表4-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项目单位标准限值标准来源pH无量纲6~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标准CODmg/L≤20BOD5mg/L≤4DOmg/L≥5氨氮mg/L总磷mg/L≤0.2总氮mg/L高锰酸钾指数mg/L≤63、地下水质量标准项目所在地区域地下水质量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III类标准,具体项目及标准限值详见表4-3。表4-3地下水质量标准项目单位标准限值标准来源pH无量纲6.5~8.5《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III类标准总硬度mg/L≤450硝酸盐mg/L≤20亚硝酸盐mg/L硫酸盐mg/L≤250菌落总数CFU/mL总大肠菌群MPNb/100mL≤3.0耗氧量(CODMnmg/L≤0.0054、声环境质量标准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具体项目及标准限值详见表4-4。表4-4声环境质量标准适用区域单位昼间夜间标准来源周边区域环境dB(A)6050《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22-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大气污污染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中的无组织排放标准;营运期产生的NH3、H2S执行《贵州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DB52/864-2013)(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臭气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及其修改单中表4中的限值要求(二级)。表4-5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监控限值标准号标准名称排放标准污染物浓度限值要求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无组织TSP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mg/m3NOxSO2≦0.40mg/m3GB18918-199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臭气浓度≦20(无量纲)DB52/864-2013贵州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无组织NH31mg/m3H2S0.05mg/m32、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施工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灌,执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旱作类标准;运营期污水处理厂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及其修改单一级A标准。质标准》(GB5084-2005)单位:mg/L(除pH外)污染物名称作物种类标准来源水作旱作蔬菜pH5.5-8.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COD(≤)200100a,60bSS(≤)BOD5(≤)60粪大肠菌群数(≤)400040002000a,1000b表4-7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单位:mg/L,粪大肠菌群数个/L、pH无量纲项目pHCODBOD5氨氮总氮TP动植物油标准值6~9505(8)0.51项目粪大肠菌群数石油类标准值13、噪声排放标准厂界环境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23-类标准,建筑施工期间执行《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具体项目及标准限值详见表4-8。表4-8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限值时段单位昼间夜间标准来源施工期dB(A)7055《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营运期6050《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年修改单;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相关标准。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营运期污水处理及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少量的恶臭气体,为无组织排放废气。因此,本环评建议不设置空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污水处理厂建设前区域污染物排放量为CODcr:31.94t/a、BOD5:19.16t/a、SS:25.55t/a、氨氮:3.83t/a、TP:0.38t/a、TN:3.83t/a,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排放量为CODcr:6.39t/a、BOD5:1.28t/a、SS:1.28t/a、氨氮:0.64t/a、TP:0.06t/a、TN:1.92t/a。由于项目处理后排入高屯河,因此本环评设置设置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CODcr:6.39t/a、氨氮:0.64t/a。-24-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一、项目工艺流程图(1)项目施工图5-1项目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2)管道施工图5-2管道施工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建设流程说明:管道铺设施工期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施工准备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有施工放线、施工路线内地下构筑物清查和开拓施工带等;第二阶段为管线铺设阶段,主要工作内容为开挖管沟、顶管施工、铺设管道、管道拼接、土方回填等;第三阶段为工程收尾阶段,主要工作内容为清管试水、管道区域地貌恢复、全线试水、竣工投产等。(3)污水处理厂-25-图5-3项目营运期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工艺简述:A2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生物硝化及反硝化工艺和生物除磷工艺的综合,该工艺主要过程是污水通过粗格栅和细格栅去除污水中一定漂浮物,减轻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防止阻塞排泥管道,而后进入A2O生化反应池处理,在生化池内厌氧和好氧状况同时存在,可有效的改善传统活性污泥法运行状况,使二级处理出水水质更加稳定,提高BOD5去除率,然后进入沉淀池进一步沉淀后经氯片消毒排放二、主要产污环节及污染物分析1、施工期主要产污环节及污染物分析项目预计施工期为6个月(项目施工以每个月20天计,则项目施工时间为120天),项目施工高峰期人数为10人/d,项目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人员均不在场所内食宿。施工期主要产污环节如下:(1)废气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气主要来自施工扬尘、施工机械、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以及装修喷漆产生的有机废气;1)施工扬尘①车辆行驶扬尘在施工期间,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量占扬尘总量的60%以上,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在完全干燥的情况以及同样的路面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在同样的车速下,路面越脏,扬尘量越大。②挖掘作业扬尘-26-在管沟布设土石方开挖过程中,若遇到晴朗干燥天气,加上风力作用,会产生大量扬尘,属于无组织排放,且呈线性分布等特点,对沿线居民点有一定的影响。③堆场扬尘施工阶段扬尘的另一个主要来源为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由于施工需要,一些建筑材料需要进行露天堆放,一些施工作业点的表层土壤在经过人工开挖后,临时堆放于露天,在气候干燥且有风的情况下没回产生大量的扬尘。2)车辆尾气本项目为管网的建设,施工过程中燃油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运行时会产生少量的废气,如推土机、挖掘机、运输卡车等,含有CO、NOX、THC等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空气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一般车辆在减速行驶时尾气的排放量以及污染物质的排放浓度均较小,具有排放点分散、无组织、排放量小等特点。3)装修废气在装修过程以及投入使用后一段时间内,建筑以及装修材料将逐渐向周围环境释放出污染物,从而对室内、室外环境空气造成污染。室内、室外环境污染主要由游离甲醛和苯污染物等。(2)废水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少量施工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及管线试压废水。①施工废水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车辆冲洗产生的冲洗废水,产生的废水浊度高,悬浮物量大。对于这部分的施工废水,可修建临时沉淀池进行处理,处理后用于道路等降尘用水,不外排。另外,建设方应在施工场地周边做好雨水截排工作。管网施工过程主要产生的基坑水、雨季淋溶水,主要污染物为SS。因此,在管道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废水引排工程,在管线两侧按要求修建截排水工程,防止雨水冲刷对管槽的影响;同时对基坑积水,项目方可根据施工位置,合理布置临时沉淀池,将积水抽至临时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做到不外排。另外,做好土石方的堆存管理,防止雨水冲刷造成二次污染。②生活污水本项目施工期最高峰施工人员以10人,均不在场内食宿,以每人每天用水30L计-27-生活污水产生量为0.255m3/d,即30.6m3。主要污染物COD:250mg/L、SS:180mg/L、NH3-N:30mg/L。施工现场因地制宜,建造简易化粪池临时处理设施,对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并定期委托当地村民清掏用作农肥。③管线试压废水管道每一段安装完成后,都要进行水压实验,水压实验是检查供水管道施工质量合格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试压废水水量和管径、试压压力、试压时间等油罐,要求在管道分段时采用清管器进行清管,确保管道末端排水的水无泥沙等杂质。试压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场地抑尘。(3)噪声噪声是建筑工地最严重的污染因素,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噪声、施工作业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转和各类车辆的运行,不可避免地将产生噪声污染,根据类比,项目施工机械等噪声级详见表5-1。表5-1施工期主要噪声值一览表单位:dB(A)序号施工机械测量声级1挖掘机9012压实机13铲土机1(4)固体废物本项目施工期间固体废物主要源于管网铺设、填埋需地表挖掘产生的少量废石弃土、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①生活垃圾若按施工高峰期人数10人次/d,生活垃圾日产生量为0.5kg/d,则施工期间5kg/d,则施工期间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2t,生活垃圾及时清运。②建筑垃圾污水处理厂拟建场地地势开阔平缓,仅在部分地方需要少量开挖和回填,可基本保证土石方平衡。雨污管网施工过程中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10t。产生的建筑垃圾集中收集后运至当地政府指定的建筑垃圾场堆存。③土石方项目厂区平整过程中将产生少量土石方,产生量约为370m3。产生的土石方集中收集后运至当地政府指定的建筑垃圾场堆存。(5)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28-①建设实施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土地利用开发过程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破坏植被、水土流失、破坏原地貌景观等。本项目施工过程的最主要环境问题是由于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造成的生态危害。水土流失对景区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主要有:破坏土地资源、耕地质量下降、影响水体水质等。建设区由于项目的建设可能破坏植被、改变土壤结构、引起水土流失,若没有采取有效地水土保持措施,因降雨所侵蚀掉的泥沙会进入南面较近的小溪沟,将会加大水体的含沙量,使水体中SS浓度增高,水体透明度下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取土区是水土流失的敏感区域,其特点是开挖取土后造成土体裸露面积大,流失时间长,且露出又多是下底层,有机质含量少,渗透能力差,下雨极易产生径流。因此,取土区是项目建设最主要的水土流失源。因此建议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委托专业评估机构编制相应的编制水土流失分方案及植被恢复方案,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待施工结束及取土结束后,地面得到硬化、裸露地面进行植被恢复,水土流失也将随之消失。②建设实施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工程建设的施工活动对陆生植被的影响,主要有开挖、剥离、交通运输、人员流动、占地等。开挖、剥离等活动的结果,绝大多数情况下也是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的先导活动,开挖、剥离等破坏的植被,也相当于后来的占压,只有其中的临时占地部分将来有望得到恢复。另外,交通运输、人员流动可能会导致少量植被破坏。本次建设工程中占地主要为农田,工程施工结束后,临时占用的农田进行复垦,重新恢复。施工占地将对植被产生直接的破坏作用,导致了被占用部分植物种群和物种多样性发生变化,从而使群落的生物多样性降低,局部部分植物物种可能会消失或数量减少;其次,工程施工形成的迹地、裸地有利于悬钩子、蔷薇等耐旱喜光植物的生长和定居,其种群数量和个体数量急剧增加,形成优势种群。但本项目评价区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植物种类较少,物种多样性指数不高。沿线多为村庄、土地,森林植被均为人工植被,人为干扰极大。根据调查,沿线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特点是:乔木层物种单一,乔木层多样性指数较低;灌木层物种组成比较丰富;草本层优势种较为突出,其它种类分布不均。由于拟建管线沿线群落植物种类均为区域常见和广布种,且沿线绝大部分地区为农业生态区和林业生态区,而林业生态区中以人工林占优势,植被的次生-29-性较强,因此工程施工对沿线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相对较小。(6)管道施工对城镇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在雨污管网的施工期间将破坏原有路面工程和绿化设施,造成表土裸露,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负面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破坏景观,噪声、扬尘对居民造成影响,造成交通阻隔,给市民出行、商铺经营带来不便,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和城市交通。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可避免,不利影响将随施工持续相同的时间。施工结束后,不利影响将随之消除,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后,可以为生态和人民生活带来长远利益。(7)对社会环境和交通的影响分析施工期间道路沿线的施工会产生土石方,这些土方废渣堆放在道路上,会对附近居民、学校、医院等商业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本项目运输需要大量的车辆,在白天进行,势必影响镇区交通,使镇区交通更加拥挤;项目在施工期间土方、管材等的临时堆放,会使施工路段交通变得更加拥挤,增加了司机对喇叭的使用频率,使交通干线噪声值超标;雨天施工土石方、弃渣、建材等经过雨水冲刷以及车辆的碾压,使道路变得泥泞不堪,影响城市的景观和整洁。同时,也会造成镇区交通拥挤、堵塞等交通安全隐患、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但是在本项目结束后,全部土石方得到有效处置,因此对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是短暂的,可恢复的。管网建设涉及镇区,管网范围内地下管线较多,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沿线的各种管线发生干扰,一旦管线遭到破坏发生事故则会影响市民正常生活。应采取以下减缓措施:①按照有关征地补偿办法,对被征用土地的村民进行合理的补偿。②本项目对管线设计进行优化,管网均沿城市街道铺设或沿河道铺设,避开村庄和房屋。管网建设采用灵活的分段施工方式,在施工期间铺设各类临时通道,并设指示牌,尽可能的将临时受影响程度减少到最低限度。③为避免管线遭到破坏,发生事故而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在施工中要参考各种管道的详细资料,尽可能躲避地下管线。不可避免地要迁移管线时,也应根据相关规定,采取先通知后拆的原则,尽量减小对基础设施的影响。2、运营期主要产污环节及污染物分析本项目管线工程完成投入使用后,由于管线严格密闭,而且在正常运输条件下,管道不排放任何污染物,因此在正常运行状态下,污水收集工程基本无“三废”产生。本项目产污环节主要为污水处理厂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30-t/t/t/t/t/tt/t/t/t/t/t/项目污水收集管网和污水处理厂本身就是以生活污水处理为主的污染治理设施,在污水的收集和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过程中,除少量格栅收集的残渣收集与临时堆存过程中产生的少量滤液和水处理污泥机械脱水过程中产生的少量滤液外,主要就是职工生活污水及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外排的废水。①生活污水根据员工人数估算,以每人每天消耗生活用水量120L计,项目职工共4人,则厂区生活用水量为0.48m3/d,以排污系数0.85计,生活污水产生量为0.408m3/d。生活污水CODcr:350mg/L,BOD5:300mg/L,SS:200mg/L,氨氮约35mg/L,全部进入污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满足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且水量较小。因此,可忽略生活污水对处理设施进水水质、水量的影响。②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污水处理厂进水和出水指标详见前文表1-2~表1-3。污水处理厂的尾水经消毒处理后排入高屯河,尾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本项目日处理污水量为350m3/d,即127750m3/a。项目进水指标为CODcr:TN:15mg/L,出水标准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由于项目污水处理厂运行本身产生的污水量较小,本次评价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水量全部按照设计水量进行计算,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质水量情况详见表5-2。表5-2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水量情况一览表排放量t/a主要污染物CODCrBOD5NH3-NSSTPTNmg/Lamg/Lamg/Lamg/Lamg/Lamg/La12775025031.94303.8320025.5530.38303.83127750506.391.2850.641.280.50.061.92(2)废气在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由于伴随微生物、原生动物、菌股团等生物的新陈代谢而产生恶臭污染物,主要成分为H2S、NH3,还有甲硫醇、甲基硫、甲基化二硫、三甲-31-胺、苯乙烯乙醛等物质,主要来源于格栅、污水提升泵、沉砂池、生化池、污泥浓缩池等单元,其中生化池、污泥浓缩池均为封闭式结构,恶臭的污染物主要以NH3-N、H2S为主。根据美国EPA(环境保护署)对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物产生情况的研究,每去除1g的BOD5可产生0.0031g的NH3与0.00012g的H2S,根据计算可知,本污水处理厂在对BOD5的去除量为17.88t/a,经过计算可知,污水处理厂的NH3产生量为0.055t/a、H2S的产生量为0.002t/a。(3)噪声污水处理厂在运行过程中,对外界能够产生影响的噪声源为:污水提升泵、污泥泵及潜水泵等,据类比调查发现,污水提升泵房内的噪声源强在70dB(A)以内,潜水搅拌机噪声源强在60-70dB(A)之间,潜污泵在噪声源强在70dB(A)以内。污水处理厂内噪声较大的设备均设在室内,经防噪、基础减震、隔声等措施处理后,噪声控制在《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范围内。主要设备噪声源表5-3主要设备噪声源强序号名称噪声值/dB(A)备注1潜水搅拌机80-90污水提升泵房2潜污泵60-70污水提升泵房3脱水机80-85污泥房4鼓风机85-90风机房5运输车75-90/6提升泵60-70污水提升泵房(4)固体废物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固废主要为格栅阻隔下来的栅渣、沉砂池产生的砂砾、无机污泥及少量职工生活垃圾。根据有关资料,处理每万吨污水将产生约0.8t栅渣,含水率70%。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101-2005),每万吨污水约产生0.45t污泥,污泥含水率80%。项目机械设备较多,设备维护过程中会产生少量废机油,产生量约0.05t/a。则本项目固废产生情况如表5-4。表5-4污水处理厂废物产生情况序号种类数量含水率(%)处置措施1格栅渣及砂砾10.22t/a70运至环卫指定点2生活垃圾46t/a3污泥5.75t/a4废机油0.05t/a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32-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处理后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施工期施工运输、堆场等扬尘施工机械尾气少量少量装修装修废气少量少量污水处理厂NH30.055t/a0.055t/a0.002t/a0.002t/a水污染物施工期施工施工废水15m3/d沉淀收集后回用,不外排施工人员生活污水30.6m3污水处理厂设置临时化粪池收集后用作农肥;管网沿线设置移动环保厕所收集后就近用作农肥试压试压废水150m3经沉淀后设置试压废水回收罐,循环使用营运期废水(127750t/a)COD250mg/L,31.94t/a50mg/L,6.39t/aBOD5mgLtaNH3-N30mg/L,3.83t/a5mg/L,0.64t/a200mg/L,25.55t/amgLtaTP3mg/L,0.38t/a0.5mg/L,0.06t/aTN30mg/L,3.83t/amgLta固体废物施工期建筑施工生活垃圾0建筑垃圾0土石方370m30营运期格栅格栅渣及砂砾10.22t/a0污泥脱水无机污泥5.75t/a0职工生活生活垃圾1.46t/a0设备维护废机油0.05t/a0噪声施工期项目施工期间噪声主要为各种施工机械运行产生的机械噪声以及运输车辆交通噪声,噪声强度在83~90dB(A)。营运期项目运营期噪声主要是潜水搅拌机、污水提升泵、潜污泵等设备噪声噪声源强在65~85dB(A)。-33-主要生态影响(不够可加附页):一、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占地的影响本项目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高屯街道高屯社区。工程实施对所用地内的地形地貌等地质特征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原有的空地地将变为建设用地,导致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和生态调节能力的降低,主要表现在人工建筑构筑环境形成,人工景观突出,绿化覆盖率下降,导致环境生态质量下降等影响。由于本工程占地面积很小,并根据相关规定对村民进行补偿。临时占地因只在施工期占用,加上施工时间较短,施工结束即归还,在采取复耕、绿化措施后生态环境可逐步恢复。因此,在合理布局用地,搞好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占地生态影响较小。(2)水土流失影响水土流失主要体现在管线施工过程中开挖的土石方的临时堆存,项目管道施工敷设采取边开挖、边回填的方式。因为本工程具有分段施工、施工战线长的的特点,开挖弃土如果无组织堆放、倒弃,如遇暴雨冲刷,则会造成水土流失,影响周边环境。二、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项目运营期间,不再进行新的施工活动,原有施工场地通过地面硬化,复绿等措施,沿线管道覆土回填,恢复原有生态功能,水土保持机制重新建立,被施工破坏的植被得到有效的恢复,从而使项目建设区的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因此,本工程运营期对评价范围内的陆域生态环境不再产生新的影响。另外,本项目属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就是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项目。项目建成投用后,通过对生活污水的有效收集和集中处理,可较好地改变长期以来生活污水无处理设施和无序排放的状态,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和土壤环境可能产生的污染,同时对改善项目区内的环境卫生环状况,确保污水的集中收集、有效处理和达标排放,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4-七、环境影响分析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项目预计施工期为6个月(项目施工以每个月20天计,则项目施工时间为120天),项目施工高峰期人数为10人/d,项目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人员均不在场所内食宿。施工期间主要的环境污染因数如下: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气主要来自施工扬尘和施工机械、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1)施工扬尘①污水处理厂工程扬尘影响分析施工期间构筑物建设、厂内管道铺设;建筑材料运输、材料露天堆放及裸露的施工区表层浮土在风里的作用下较易形成风力扬尘,运输车辆的行驶等过程中都会产生扬尘,造成该区域颗粒物浓度增高。本项目最近的周边村民较远,但项目施工对其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运输车辆将对沿线居民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为控制扬尘对周围居民的影响,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施工计划施工,通过对现场洒水,及时清运弃土弃渣及建筑垃圾,运输过程采取封闭运输,可减少70%的扬尘排放;妥善保管施工材料,尽可能的减少粉料露天堆放,必要时对施工材料进行覆盖,通过上述措施处理后,粉尘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其影响随着施工期结束而结束。②雨污管网工程扬尘影响分析管线施工具有线性特点,扬尘影响范围较广。管网铺设沿线居民敏感点较多,且与管线距离较近,管线施工过程将导致沿线空气中悬浮物浓度增大,尤其在天气干燥、风速较大时影响更显著。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主要集中在管沟施工阶段,如大量的土石方挖掘、临时堆存、调运、回填等;建筑材料的运输、建筑弃土弃渣的堆放及运输车辆行驶等过程都将产生扬尘,多呈低矮排放的特点,容易造成沿线TSP浓度的暂时增高。在气候干燥有风的情况下,产生的扬尘影响较大。管线施工扬尘影响范围在其下风向约150m以内,由于施工扬尘多为低矮排放,对沿线首排居民的影响较大,本项目施工路线较长,沿线敏感点较多,管网施工过程如不采取降尘措施,将对沿线居民造成不利影响。在对施工现场及堆场采取洒水,及时清运弃土弃渣等措施,可大大的减少扬尘对沿线居民的影响,必要时可设置围挡,可显著减少-35-施工扬尘对周围目标的影响;同时,可通过合理设置施工方案,分段施工,尽可能减少施工时间,减少土石方开挖后的堆存时间,临时堆存过程中可对土石方进行压实、覆盖,防止松散的土石方随风起尘,对管沟及时回填。由于项目采用分段施工的方式,对附近居民的影响仅在该段施工时发生,当该段施工完成后,对沿线环境及居民的影响随之结束。(2)机械及车辆尾气本项目包含雨污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施工过程中燃油施工机械,如推土机、挖掘机、运输卡车等运行时,含有CO、NOX、THC等污染物产生。由于项目施工期燃油动力机械设备使用量不大,因此其尾气排放量不大。另外,施工期运输车辆和部分施工机械在怠速、减速和加速时产生的污染最为严重,故当施工机械进入施工现场时,应尽量确保正常运行时间,减少怠速、减速和加速的时间。另外建设单位应尽量使用低能耗、低污染排放的施工机械、车辆。同时,在污水处理厂工程施工区域周边地势空旷,便于尾气的扩散,无组织排放后对该区域影响较小。(3)装修废气污水处理厂内墙装修产生的油漆、涂料废气。废气中主要污染物包括游离甲醛、二甲苯、甲苯、溶剂汽油、丁醇、丙酮等。项目装修阶段时间较短,工程量小,且由于工程所在地空气稀释能力强,其作业点多集中在室内且分散,因此,装饰工程产生的有机废气对场界外的影响不大。同时为了提高室内空气环境质量,装修材料应应满足关于《室内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GB18580-2001~GB18588-2001及GB6566-2001)等十项国家标准要求。提倡使用无苯环保型稀释剂、环保型油漆,减少污染物质的排放。2、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少量施工废水及职工生活污水。①施工废水雨污水管网施工过程主要产生的基坑水、雨季淋溶水,主要污染物为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