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远教学课件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1页
望月怀远教学课件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2页
望月怀远教学课件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3页
望月怀远教学课件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4页
望月怀远教学课件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有一句诗,千百年来为人传颂,有着独特艺术魅力。第2页望月怀远张九龄通过遥望明月怀念远方亲人,寄托相思之情。第3页1.知识能力目标:诵读诗歌,品味语言,体会感情学习作者扣住“望”和“怀”写景抒情写作特色2.过程与办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想象力,观赏诗歌雄浑壮阔意境美

学习作者扣住“望”和“怀”写景抒情写作特色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第4页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740)唐玄宗开元时宰相,是一位审时度势、锐意改革政治家。首倡唐诗山水田园诗派,是唐诗由初唐进入盛唐桥梁与标志。其诗作《感遇》十二首及《望月怀远》传诵久远。后人评价“独能超出一格,为李、杜开先”。第5页【资料补充】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唐中宗景龙初中进士,玄宗朝应“道侔伊吕科”,策试高第,位至宰相。在位直言敢谏,举贤任能,为一代名相。曾预言安禄山狼子野心,宜早诛灭,未被采纳。他守正不阿,为奸臣李林甫所害,被贬为荆州长史。开元末年,告假南归,卒于曲江私第,谥号文献。第6页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望月怀远张九龄

朗读第7页一、整体感知:1、请概括诗中描绘了一幅如何图景?月夜海上思亲图2、本诗感情基调是什么?由题目“望月怀远”可见是借助月亮怀念远人,体现怀念之情。第8页1、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乃千古名句,好在哪里?“生”字好在哪里?如何理解“共此时”?

2、颔联“怨”什么?为何“怨”?体现了诗人什么样情感?3、颈联“我”因相思而通宵难眠,就披上衣服起身到处寻觅。这时有何感受呢?“怜”有何意味?“露滋”有何意味?4、尾联“不堪盈手赠”体现作者如何愿望?“梦”什么?体现了如何情感?5、整首诗是如何扣住“望”和“怀”来写景抒情?试结合诗句分析。

二、自学思考,合作探究第9页合作探究1: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乃千古名句,好在哪里?“生”字好在哪里?“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种奇特字眼,没有一分点染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望月”。“生”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景象,富有动感。第10页如何理解“共此时”?“此时”,“我”在翘首望月,怀念着远方亲人,而伊人“此时”也在翘首望月,怀念着“我”。

通过明月寄托相思。“天涯共此时”有两层含义:一是诗人与远在天涯伊人共此一轮明月;二是融融月光洒满人间,天下离人此时都在望月怀远。“我”在怀念谁?能够是父母、妻子、亲人、朋友等,具有不确定性。(使诗歌产生了含蓄、蕴藉美感。)第11页合作探究2:颔联:“怨”什么?为何“怨”?体现了诗人什么样情感?“这通宵月色对一般人来说,能够说是漠不有关,而远隔天涯一对情人,由于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以为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种“怨”字。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第12页合作探究3:颈联:“我”因相思而通宵难眠,就披上衣服起身到处寻觅。这时有何感受呢?“怜”有何意味?“露滋”有何意味?整夜相思不能入睡,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这天涯共正确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光华,更难以入睡。“怜”:怜爱。夜已深了,气候更凉某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衣裳。“滋”:润湿。“露滋”承上暗合了“遥夜”、“竟夕”,写出了“望”“怀”时间长、情感深。这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实情实景。第13页合作探究4:尾联“不堪盈手赠”体现作者如何愿望?

月光是如此柔和恬静,非常可爱。“我”生发出希望捧一掬月色献给远人愿望,兼有渴望相聚之意。然而皎洁月光“照之有余晖,揽之不盈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又平添了深沉相思之苦。“梦”什么?体现了如何情感?

既然现实中不能与远人想见,那就回到卧榻上睡觉吧,在梦里也能与远人相会啊。体现深切怀念之情。第14页合作探究5:整首诗是如何扣住“望”和“怀”来写景抒情?试结合诗句分析。首联:第一句望月,第二句引发怀远之情。

颔联:望着这样一种漫长月夜,不禁心生其“怨”,“怨”更因怀远。

颈联:“怜”也是由“望”而生,和“露滋”均暗含“望月怀远”,以上两联写出了通宵望月而怀相思之苦。

尾联:望月而生暇思,“赠”月不成,还寝求梦,在梦里与远人相会,传达深切怀念之情。第15页四、诗歌小结这是一首望月怀人诗。由望月引发相思,竟通宵不眠,月光是引发相思原因,又是相思见证。诗人通过写主人公动作抒写怀念远方之人。全诗意境雄浑阔大,语言形象真切,感情真挚,情与景有机地交融在一起。第16页五、当堂检测阅读诗歌,按要求答题。(8分)端居①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本诗是作者滞留他乡、怀念妻子之作。(1)起句中“悠悠”二字精确生动,富故意蕴,试分析其体现效果。

(2)在后两句中,作者移情入景,使客观景物对象化,带上了浓厚主观色彩。试作简要赏析。

第17页(1)起句中“悠悠”二字精确生动,富故意蕴,试分析其体现效果。参照答案:“远书归梦两悠悠”,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情境下,无奈地发出一声长长叹息。“悠悠”二字形象地显出远书、归梦邈远难期,也传神地体现出希望皆落空时怅然若失情态。

第18页(2)在后两句中,作者移情入景,使客观景物对象化,带上了浓厚主观色彩。试作简要赏析。

参照答案:寂居他乡,平日很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更显出寓所冷寂。红树,则正是暮秋特有景象。青苔、红树,色调本来是比较明丽,但由于是在夜间,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