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习情境二教学课件PPT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503ae52bfcf05f522cc5085f9de86f/38503ae52bfcf05f522cc5085f9de86f1.gif)
![测量学习情境二教学课件PPT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503ae52bfcf05f522cc5085f9de86f/38503ae52bfcf05f522cc5085f9de86f2.gif)
![测量学习情境二教学课件PPT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503ae52bfcf05f522cc5085f9de86f/38503ae52bfcf05f522cc5085f9de86f3.gif)
![测量学习情境二教学课件PPT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503ae52bfcf05f522cc5085f9de86f/38503ae52bfcf05f522cc5085f9de86f4.gif)
![测量学习情境二教学课件PPT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503ae52bfcf05f522cc5085f9de86f/38503ae52bfcf05f522cc5085f9de86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量学习情境二教学课件PPT第1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习情景二控制网的建立学习单元1小地区控制测量第2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任务描述能利用三种导线进行导线测量能利用水准仪进四等水准测量掌握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学习单元1小地区控制测量第3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进行三种导线的外业观测
2)能进行三种导线的内业计算
3)能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计算
4)能进行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第4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咨讯(信息获取)任务介绍老师布置任务,介绍导线测量和四等水准测量的步骤,内业计算方法和有关限差要求。学生获取基本信息
决策确定工作任务学生根据任务,选择合适的方法完成测量任务。教师做的工作:为学生准备材料,与学生交流,讨论学生提出的决策。
计划计划工作任务学生根据现场踏勘情况将测量计划讲给老师听,在此基础上独立编制导线和四等水准施测方案。教师做的工作:老师做为咨询者的身份出现,过程中老师要经常获得项目的反馈,与学生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
实施工作任务实施学生分组进行施测,老师做为咨询者的身份,接受咨询并指出学生实施中的问题。
检查评价任务检查评价学生计算导线测量和四等水准测量的限差,在确定观测结果合格后,在进入内业计算。老师为学生提供答案,并对整个过程做全面的评价,老师考核分过程考核、结果考核)。第5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1控制测量概述1.控制测量的概念控制网:在测区范围内选择若干有控制意义的点(称为控制点),按一定的规律和要求构成网状几何图形,称为控制网。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第6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控制测量:测定控制点位置的工作,称为控制测量测定控制点平面位置(x、y)的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测定控制点高程(H)的工作,称为高程控制测量。控制网有国家控制网、城市控制网和小地区控制网等.第7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1控制测量概述(1)国家控制网: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国家控制网。它是全国各种比例尺测图的基本控制,并为确定地球形状和大小提供研究资料。国家平面控制网,主要布设成三角网,采用三角测量的方法。国家高程控制网,布设成水准网,采用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第8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国家三角网:2.1控制测量概述一等三角网二等三角网第9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1控制测量概述国家水准网:第10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1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2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1控制测量概述(2)城市控制网:在城市地区,为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进行市政工程和建筑工程放样,在国家控制网的控制下而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城市控制网。城市平面控制网一般布设为导线网。城市高程控制网一般布设为二、三、四等水准网。直接供地形测图使用的控制点,称为图根控制点,简称图根点。分测定图根点位置的工作,称为图根控制测量。图根控制点的密度(包括高级控制点),取决于测图比例尺和地形的复杂程度。第13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1控制测量概述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的密度一般不低于下表的规定。测图比例尺1:5001:10001:20001:5000图根点密度(点/km2)15050155地形复杂地区、城市建筑密集区和山区,可适当加大图根点的密度。第14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1控制测量概述2.小地区控制测量:在面积小于15km2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小地区控制网。建立小地区控制网时,应尽量与国家(或城市)的高级控制网连测,将高级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作为小地区控制网的起算和校核数据。如果不便连测时,可以建立独立控制网。第15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在全测区范围内建立的精度最高的控制网,称为首级控制网;直接为测图而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图根控制网。小地区高程控制网,也应根据测区面积大小和工程要求采用分级的方法建立。在全测区范围内建立三、四等水准路线和水准网,再以三、四等水准点为基础,测定图根点的高程。第16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2导线测量外业工作1.测量导线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用直线连接而构成的折线图形,称为导线。构成导线的控制点,称为导线点导线测量就是依次测定各导线边的长度和各转折角值,再根据起算数据,推算出各边的坐标方位角,从而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ABx123CDx第17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2导线测量外业工作(1)闭合导线从已知控制点B和已知方向BA出发,经过1、2、3、4最后仍回到起点B,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这样的导线称为闭合导线。ABx3412第18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2导线测量外业工作(2)附合导线从已知控制点B和已知方向BA出发,经过1、2、3点,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点C和已知方向CD上,这样的导线称为附合导线。ABx123CDx第19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2导线测量外业工作(3)支导线由一已知点B和已知方向BA出发,既不附合到另一已知点,又不回到原起始点的导线,称为支导线。ABx12第20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2导线测量外业工作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1)踏勘选点相邻点间应相互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的地方。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碎部测量。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其平均边长应符合技术要求。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第21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2导线测量外业工作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2)建立标志临时性标志永久性标志第22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2导线测量外业工作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2)建立标志导线点应统一编号。为了便于寻找,应量出导线点与附近明显地物的距离,绘出草图,注明尺寸,该图称为“点之记”。点之记第23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2导线测量外业工作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3)导线边长测量导线边长可用钢尺直接丈量,或用光电测距仪直接测定。(4)转折角测量导线转折角的测量一般采用测回法观测。图根导线,一般用DJ6经纬仪测一测回,当盘左、盘右两半测回角值的较差不超过±40″时,取其平均值。第24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2导线测量外业工作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5)连接测量:导线与高级控制点进行连接,以取得坐标和坐标方位角的起算数据,称为连接测量。ABDB131245βBβ1第25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3导线测量内业工作1.准备工作:应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绘制导线略图,各项数据标准图上相应位置。将校核过的外业观测数据及起算数据填入“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中,起算数据用下划线标明。第26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坐标正算和坐标反算(1)坐标正算:根据直线起点的坐标、直线长度及其坐标方位角计算直线终点的坐标,称为坐标正算。直线两端点A、B的坐标值之差,称为坐标增量,用ΔxAB、ΔyAB表示。坐标增量的计算公式为:第27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1)坐标正算:OyxABxAyADABxxByB∆xAB∆yAB第28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1)坐标正算坐标增量正、负号的规律如下表所示。象限坐标方位角α
ΔxΔyⅠ0˚~90˚++Ⅱ90˚~180˚-+Ⅲ180˚~270˚--Ⅳ270˚~360˚+-则B点坐标的计算公式为:第29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坐标反算根据直线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计算直线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称为坐标反算。按下式计算坐标方位角时,计算出的是象限角,因此,应根据坐标增量Δx、Δy的正、负号,按表决定其所在象限,再把象限角换算成相应的坐标方位角。第30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坐标反算例题: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试计算AB的边长及坐标方位角。解:计算A、B两点的坐标增量第31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3.闭合导线计算(1)准备工作:321x489.50m112.01m87.58m137.71m第32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计算角度闭合差
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为:式中n——导线边数或转折角数。实测的内角之和与理论值的差值,称为角度闭合差,用表示,即:第33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计算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β允的计算公式为:,说明所测水平角不符合要求,应重测。,说明所测水平角符合要求,可对所测水平角进行调整。若若第34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计算水平角改正数将角度闭合差反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水平角中,也就是每个水平角加相同的改正数vβ
,vβ的计算公式为:即将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角度中第35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计算改正后的水平角
改正后的水平角等于所测水平角加上水平角改正数,即第36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3)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推算其它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最后推算出起始边坐标方位角,它应与原有的起始边已知坐标方位角相等,否则应重新检查计算。第37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4)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调整计算坐标增量:根据已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第38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4)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调整xyO∆x23(-)∆y23(+)∆y41(-)∆y34(-)∆x34(-)xyOfsfxfy∆x45(+)423112∆x12(+)∆y12(+)431′第39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4)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调整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fs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
将fD与导线全长相比,以分子为1的分数表示,称为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即:第40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不同等级的导线,其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容许值K不同,图根导线的K为1/2000。若K≤K容;满足精度要求,可进行调整;若K
>K容;重测。第41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4)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调整调整坐标标增量闭合差调整的原则是将fx
、fy反号,并按与边长成正比的原则,分配到各边对应的纵、横坐标增量中去。第42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5)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各边坐标增量计算值加上相应的改正数,即得各边的改正后的坐标增量。计算检核:改正后纵、横坐标增量之代数和应分别为零。第43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6)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根据起始点1的已知坐标和改正后各导线边的坐标增量,按下式依次推算出各导线点的坐标:第44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点号角度观测值改正后角度方位角水平距离坐标增量改正后坐标增量坐标
°′″°′″°′″mΔx/mcmΔy/mcmΔx/mΔy/mx/my/m1234121024809785115842327935745112.0187.58137.7189.50200.00500.00
381500
Σ闭合导线计算表第45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点号角度观测值改正后角度方位角水平距离坐标增量改正后坐标增量坐标°′″°′″°′″mΔx/mcmΔy/mcmΔx/mΔy/mx/my/m12341210248097851158423279357453600036
-9-9-9-9112.0187.58137.7189.50200.00500.00
381500
Σ10248007851068423189357363600000闭合导线计算表第46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点号角度观测值改正后角度方位角水平距离坐标增量改正后坐标增量坐标
°′″°′″°′″mΔx/mcmΔy/mcmΔx/mΔy/mx/my/m12341210248097851158423279357453600036
-9-9-9-9112.0187.58137.7189.50200.00500.00
381500Σ10248007851068423189357363600000
115270021635543121236
381500闭合导线计算表第47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点号角度观测值改正后角度方位角水平距离坐标增量改正后坐标增量坐标
°′″°′″°′″mΔx/mcmΔy/mcmΔx/mΔy/mx/my/m12341210248097851158423279357453600036
-9-9-9-9112.0187.58137.7189.50200.00500.00200.00500.00
381500
381500Σ10248007851068423189357363600000
115270021635543121236
87.96-37.64-110.5660.13
69.3479.08-82.10-66.29闭合导线计算表第48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点号角度观测值改正后角度方位角水平距离坐标增量改正后坐标增量坐标
°′″°′″°′″mΔx/mcmΔy/mcmΔx/mΔy/mx/my/m12341210248097851158423279357453600036
-9-9-9-9112.0187.58137.7189.50200.00500.00200.00500.00
381500
381500Σ10248007851068423189357363600000
115270021635543121236
87.96-37.64-110.5660.13
69.3479.08-82.10-66.29-0.11+0.03闭合导线计算表第49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点号角度观测值改正后角度方位角水平距离坐标增量改正后坐标增量坐标
°′″°′″°′″mΔx/mcmΔy/mcmΔx/mΔy/mx/my/m12341210248097851158423279357453600036
-9-9-9-9112.0187.58137.7189.50200.00500.00200.00500.00
381500
381500Σ10248007851068423189357363600000
115270021635543121236
87.96-37.64-110.5660.13
69.3479.08-82.10-66.29-0.11+0.03+3+2+4+2
-10-1-1闭合导线计算表第50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点号角度观测值改正后角度方位角水平距离坐标增量改正后坐标增量坐标
°′″°′″°′″mΔx/mcmΔy/mcmΔx/mΔy/mx/my/m12341210248097851158423279357453600036
-9-9-9-9112.0187.58137.7189.50200.00500.00200.00500.00
381500
381500Σ10248007851068423189357363600000
115270021635543121236
87.96-37.64-110.5660.13
69.3479.08-82.10-66.29-0.11+0.03+3+2+4+2
-10-1-187.99-37.62-110.5260.15
0.069.3379.08-82.11-66.30
0.0闭合导线计算表第51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点号角度观测值改正后角度方位角水平距离坐标增量改正后坐标增量坐标
°′″°′″°′″mΔx/mcmΔy/mcmΔx/mΔy/mx/my/m12341210248097851158423279357453600036
-9-9-9-9112.0187.58137.7189.50200.00500.00200.00500.00
381500
381500Σ10248007851068423189357363600000
115270021635543121236
87.96-37.64-110.5660.13
69.3479.08-82.10-66.29-0.11+0.03+3+2+4+2
-10-1-187.99-37.62-110.5260.15
0.069.3379.08-82.11-66.30
0.0
287.99569.33250.37648.41139.85566.30闭合导线计算表第52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推算导线点坐标计算坐标增量和坐标增量闭合差并调整推算坐标方位角第53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4.附合导线计算(1)准备工作21ABDC187.62158.79129.33第54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计算角度闭合差根据起始边AB的坐标方位角及观测的各左角,推算CD边的坐标方位角。(+)附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fβ为:第55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调整角度闭合差如果观测的是左角,则将角度闭合差反号平均分配到各左角上;如果观测的是右角,则将角度闭合差同号平均分配到各右角上。或第56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3)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推算其它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最后推算出起始边坐标方位角,它应与原有的起始边已知坐标方位角相等,否则应重新检查计算。第57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计算坐标增量第58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
附合导线的坐标增量代数和的理论值应等于终、始两点的已知坐标值之差,即:纵、横坐标增量闭合差为:第59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的分配第60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5)推算导线坐标第61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点号角度观测值改正后角度方位角水平距离坐标增量改正后坐标增量坐标°′″°′″°′″mΔx/mcmΔy/mcmΔx/mΔy/mx/my/m2392915157443920449511494115187.62158.79129.33921.32102.75857.98565.30
450012
764448ΣA
B12CD附和导线坐标计算表第62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点号角度观测值改正后角度方位角水平距离坐标增量改正后坐标增量坐标°′″°′″°′″mΔx/mcmΔy/mcmΔx/mΔy/mx/my/m23929151574439204495114941152392909157443320449451494109
-6-6-6-6
10429218213541070339
187.62158.79129.33921.32102.75857.98565.30
450012
764448ΣA
B12CD75145007514500附和导线坐标计算表第63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点号角度观测值改正后角度方位角水平距离坐标增量改正后坐标增量坐标°′″°′″°′″mΔx/mcmΔy/mcmΔx/mΔy/mx/my/m2392915157443920449511494115751450023929091574433204494514941097514436
-6-6-6-6
10429218213541070339
187.62158.79129.33
-46.9421.46-37.94
181.65157.33123.64+3+3+2
-3-2-2921.32102.75857.98565.30
450012
764448ΣA
B12CD475.74-63.42462.62附和导线坐标计算表第64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点号角度观测值改正后角度方位角水平距离坐标增量改正后坐标增量坐标°′″°′″°′″mΔx/mcmΔy/mcmΔx/mΔy/mx/my/m2392915157443920449511494115751450023929091574433204494514941097514436
-6-6-6-6
10429218213541070339
187.62158.79129.33
-46.9421.46-37.94
-46.9121.49-37.92
181.65157.33123.64
181.62157.31123.62+3+3+2
-3-2-2921.32102.75857.98565.30
874.41284.37895.90441.68
450012
764448ΣA
B12CD475.74-63.42462.62-63.34462.55附和导线坐标计算表第65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已知:xA=843.40,yA=1264.29xB=640.93,yB=1068.44xC=589.97,yC=1307.87xD=793.61,yD=1399.19
A321BCD2454300213003022448302142130202000082.1777.2889.6479.84例题第66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略图起始、终止方位角计算测站左角β方位角边长D(m)增量计算值(m)改正后增量(m)坐标(m)测站观测值改正后角值ΔxΔyΔxΔyxy°′″°′″°′″A2240252843.401264.29AB-211417001141658640.931068.44B158195082.17-76.36+1+30.34-76.36+30.351-214659301465928564.571098.791125191877.28-44.68+1+63.05-44.68+63.062-213511301351128519.891161.85280304689.64+14.77+2+88.41+14.77+88.433-214538301453828534.661250.28346091479.84+55.31+1+57.58+55.31+57.59C-215800001575958589.971307.87C240912D793.611399.19DΣ70006307000620ΣD=328.93-50.96+239.38-50.96+239.43备注第67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321AB21300302244830214213082.1777.2889.6479.84xA=640.93,yA=1068.44xB=589.97,yB=1307.87思考题第68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当导线点的密度不能满足工程施工或大比例尺测图要求时,而需加密的控制点不多时,可考虑用角度前方交会加密控制点。A、B为坐标已知的控制点,P为待定点。在A、B点上安置经纬仪,观测水平角α、β,根据A、B两点的已知坐标和α、β角,通过计算可得出P点的坐标,这就是角度前方交会。
2.3交会测量第69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xyOxxDABA(xA,yA)B(xB,yB)DAPP(xP,yP)DBP2.3交会测量第70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计算已知边AB的边长和方位角根据A、B两点坐标(xA,yA)、(xB,yB),按坐标反算公式计算两点间边长DAB和坐标方位角αAB。计算待定边AP、BP的边长按三角形正弦定律,得:2.3交会测量第71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计算待定边AP的坐标方位角。计算待定点P的坐标。余切公式2.3交会测量第72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角度前方交会的观测检核从三个已知点A、B、C分别向P点观测水平角α1、β1、α2、β2,作两组前方交会。计算出P点的两组坐标。
当两组坐标较差符合规定要求时,取其平均值作为P点的最后坐标。BPAC2.3交会测量第73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角度前方交会的观测检核一般规范规定,两组坐标较差e不大于两倍比例尺精度,用公式表示为:M
——测图比例尺分母。式中2.3交会测量第74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前方交会法坐标计算表略图已知数据点号x/my/mA116.942683.295B522.909794.647C781.305435.018观测数据计算结果
注:测图比例尺分母M=1000。ⅠⅡxyABCP第75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注意事项:为了提高交会点的精度,在选P点时,应使交会角γ接近90°,一般应不大于150°或不小于30°。已知点和待定点必须按A、B、P逆时针方向编号,在A点观测角编号为α,在B点观测角编号为β。第76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1.三、四等水准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常作为小地区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和施工测量的高程基本控制。技术要求等级视线长度/m视线高度/m前后视距离差/m前后视距累积差/m红黑面读数差(尺常数误差)/mm红黑面所测高差之差/mm三等≤65≥0.3≤3≤6≤2≤3四等≤80≥0.2≤5≤10≤3≤52.4高程控制测量第77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选定测站,安置仪器视距≤80m前后视距差≤5m(目测或步测)三丝均能读数第78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观测与记录(8个读数)采用双面水准尺观测法,按“后、前、前、后”法读数。读后尺黑面读数:下丝(1),上丝(2),中丝(3)读前尺黑面读数:下丝(4),上丝(5),中丝(6)读前尺红面读数:中丝(7)读后尺红面读数:中丝(8)每次读数前都应精平(即:使符合水准气泡居中)满足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有关限差要求后方可迁站。第79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ABhAB前进方向观测顺序第80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个测站上的观测程序瞄准后视黑面尺,精平,读下丝、上丝和中丝读数,分别记入表2.15中⑴、⑵、⑶位置;从瞄准前视黑面尺,精平,读下丝、上丝和中丝读数,分别记入表2.15中⑷、⑸、⑹位置;瞄准前视红面尺,读中丝读数,记入表2.15中⑺位置;瞄准后视红面尺,读中丝读数,记入表2.15中⑻位置。第81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测站计算与检核视距部分后距(9)=[(1)-(2)]×100≤80m
前距(10)=[(4)-(5)]×100≤80m
后前视距差(11)=[(9)-(10)]≤5m后前视距差累计(12)=本站的(11)+前站的(12)≤10m
第82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高差部分后尺黑红面读数差(13)=K1+(3)-(8)≤3mm前尺黑红面读数差(14)=K2+(6)-(7)≤3mm黑面高差(15)=(3)-(6)红面高差(16)=(8)-(7)黑红面高差之差(17)=[(15)-(16)±0.100]=[(13)-(14)]≤5mm第83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测站编号点号后尺上丝前尺上丝方向中丝读数黑+K-红/mm平均高差/m高程/m视距下丝下丝d/Σd视距视距后视前视(1)(4)后(3)(8)(14)(18)(2)(5)前(6)(7)(13)(9)(10)后-前(15)(16)(17)1BM.1-TP.113291173后108057670+0.147517.43808310693前09335719+1+1.8/+1.849.848.0后-前+0.147+0.048-117.58552TP.1-TP220182467后17796567-1-0.443515401978前222369100-1.1/+0.747.848.9后-前-0.444-0.343-117.142第84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计算表2第85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5建筑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1.建筑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概述施工控制网的分类施工平面控制网:施工平面控制网可以布设成三角网、导线网、建筑方格网和建筑基线四种形式。施工高程控制网:施工高程控制网采用水准网。施工控制网的特点与测图控制网相比,施工控制网具有控制范围小、控制点密度大、精度要求高及使用频繁等特点。第86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5建筑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2.建筑施工场地的平面控制测量(1)施工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的坐标换算施工坐标系亦称建筑坐标系,其坐标轴与主要建筑物主轴线平行或垂直,以便用直角坐标法进行建筑物的放样。施工控制测量的建筑基线和建筑方格网一般采用施工坐标系,而施工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往往不一致,因此,施工测量前常常需要进行施工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的坐标换算。第87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建筑施工场地的平面控制测量(1)施工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的坐标换算y′x′yPy0xO′αxP′x0xPyyP′OP2.5建筑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第88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建筑施工场地的平面控制测量(1)施工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的坐标换算已知P点的施工坐标,则可按下式将其换算为测量坐标:2.5建筑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第89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建筑施工场地的平面控制测量(1)施工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的坐标换算已知P的测量坐标,则可按下式将其换算为施工坐标:2.5建筑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第90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建筑施工场地的平面控制测量(2)建筑基线建筑基线是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基准线,即在建筑场地布置一条或几条轴线。它适用于建筑设计总平面图布置比较简单的小型建筑场地。2.5建筑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第91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应根据建筑物的分布、施工场地地形等因素来确定。常用的布设形式有“一”字形、“L”形、“十”字形和“T”形。第92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ACBCBADOCBADABCD2.5建筑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第93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5建筑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2.建筑施工场地的平面控制测量建筑基线的布设要求建筑基线应尽可能靠近拟建的主要建筑物,并与其主要轴线平行,以便使用比较简单的直角坐标法进行建筑物的定位。建筑基线上的基线点应不少于三个,以便相互检核。建筑基线应尽可能与施工场地的建筑红线相连系。基线点位应选在通视良好和不易被破坏的地方,为能长期保存,要埋设永久性的混凝土桩。第94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5建筑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2.建筑施工场地的平面控制测量建筑基线的测设方法根据建筑红线测设建筑基线(由城市测绘部门测定的建筑用地界定基准线,称为建筑红线。
)2d2d2QB31d1ACPd1第95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5建筑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2.建筑施工场地的平面控制测量建筑基线的测设方法根据附近已有控制点测设建筑基线(在新建筑区,可以利用建筑基线的设计坐标和附近已有控制点的坐标,用极坐标法测设建筑基线。)BD1D2D321A3β2β3β1第96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5建筑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2.建筑施工场地的平面控制测量建筑基线的测设方法a3′3bδ21′1β′2′δδ第97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根据附近已有控制点测设建筑基线(在新建筑区,可以利用建筑基线的设计坐标和附近已有控制点的坐标,用极坐标法测设建筑基线。)测设的基线点往往不在同一直线上,且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与设计值也不完全相符,因此,需要精确测出已测设直线的折角β′和距离D′,并与设计值相比较.第98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5建筑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2.建筑施工场地的平面控制测量(3)建筑方格网GEDHBCOFA由正方形或矩形组成的施工平面控制网,称为建筑方格网,或称矩形网。建筑方格网适用于按矩形布置的建筑群或大型建筑场地。第99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5建筑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3.施工场地的高程控制测量(1)施工场地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建筑施工场地的高程控制测量一般采用水准测量方法,应根据施工场地附近的国家或城市已知水准点,测定施工场地水准点的高程,以便纳入统一的高程系统。在施工场地上,水准点的密度,应尽可能满足安置一次仪器即可测设出所需的高程。高程控制网可分为首级网和加密网,相应的水准点称为基本水准点和施工水准点。第100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5建筑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施工场地的高程控制测量基本水准点基本水准点应布设在土质坚实、不受施工影响、无震动和便于实测,并埋设永久性标志。施工水准点施工水准点是用来直接测设建筑物高程的。为了测设方便和减少误差,施工水准点应靠近建筑物。第101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习单元1多层建筑施工测量
5.1.1基础知识学习5.1.1.1水平桩为了控制基槽的开挖深度,当快挖到槽底设计标高时,应用水准仪根据地面上±0.000点,在槽壁上测设一些水平小木桩,称为水平桩。水平桩的上表面离槽底设计标高为一固定值。为了施工时使用方便,一般在槽壁各拐角处、深度变化处和基槽壁上每隔4~5m,测设一水平桩,达到施工要求。水平桩是控制挖槽深度、修平槽底和打基础垫层的依据第102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习单元1多层建筑施工测量
5.1.1基础知识学习5.1.1.2吊锤球法所谓吊锤球法即将较重的锤球悬吊在楼板或柱顶边缘,当锤球尖对准基础墙面上的轴线标志时,垂球线在楼板或柱顶边缘的位置为楼层轴线端点位置,画出标志线,同样地可投测出其余各轴线。也可利用龙门板上的轴线钉拉绳,两轴线交点处挂锤球,在垫层上进行标记;同样方法标记出轴线另外一点;经校核后用墨线弹出墙体中心线和基础连线。第103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习单元1多层建筑施工测量
5.1.1基础知识学习5.1.1.3经纬仪投测法墙体砌筑到二层以上时,为了保证建筑物轴线位置正确,通常把经纬仪安置在轴线控制桩上,精确整平后,瞄准基础墙面上的轴线标志,用盘左、盘右分中投点法,将轴线投测到垫层或楼层边缘或柱顶上。将所有端点投测到垫层或楼板上之后,用钢尺检核其尺寸,相对误差应符合规范要求;经检查合格后,才能在楼层板上进行细部轴线的弹线及下道工序的施工,此法即为经纬仪投测法。第104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习单元1多层建筑施工测量
5.1.1基础知识学习5.1.1.4皮数杆皮数杆是指在其上划有每皮砖和灰缝厚度,以及门窗洞口、过梁、楼板等高度位置的一种木制标杆。砌筑时用来控制墙体竖向尺寸及各部位构件的竖向标高,并保证灰缝厚度的均匀性。皮数杆的作用主要是控制墙体中的标高如:窗台、门洞顶,梁底等。在绘制皮数时,应根据各控制标高确定灰缝厚度(8~12mm之间调节),因此,皮数杆对于水平灰缝平直度和灰缝厚度都能起到控制作用。皮数杆示意图见下图5.1.1.1。第105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习单元1多层建筑施工测量±0.000-0.090±0.000-0.800图5.1.1.1皮数杆示意图第106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习单元1多层建筑施工测量5.1.1基础知识学习5.1.1.5房屋基础墙房屋基础墙是指±0.000以下的砖墙。图5.1.1.2基础墙示意图第107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习单元1多层建筑施工测量5.1.2教学内容实施5.1.2.1基础工程施工测量1.基槽抄平开挖基槽时不得超挖基底,要随时注意挖土的深度,当快挖到槽底设计标高时,应用水准仪根据地面上±0.000点,在槽壁上测设水平桩,使水平桩的上表面离槽底的设计标高为一固定值h/。根据水平桩上表面距槽底设计标高的固定值h/、槽底设计标高h及±0.000的位置,利用水准仪视线高法测设出水平桩的位置。第108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水平桩的测设方法为:在地面适当地方安置水准仪,在±0.000标高线位置上立水准尺,读取后视读数a;计算测设水平桩的应读前视读数b,;在槽内一侧立水准尺,并上下移动,直到水准仪视线读数为b时,沿水准尺底在槽壁打入一小木桩。水平桩主要作为挖槽深度、修平槽底和打基础垫层的依据。设置水平桩示意图见下图5.1.2.1。第109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习单元1多层建筑施工测量
a
b=a+2.000m±0.000-2.5000.500m图5.1.2.1设置水平桩示意图
第110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习单元1多层建筑施工测量5.1.2教学内容实施5.1.2.1基础工程施工测量2.垫层中线的投测基础垫层打好后,根据轴线控制桩或龙门板上的轴线钉,用经纬仪或用拉绳挂锤球的方法把轴线投测到垫层上,并用墨线弹出中心线和基础边线,作为砌筑基础的依据。(1)拉绳挂锤球法轴线投测在龙门板的轴线钉上拉线,在两线交点处挂锤球,同理在轴线的另一端挂锤球,两锤球尖连线即为中线,然后用墨线弹出连线。垫层中线拉垂球法如下图5.1.2.2所示。第111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习单元1多层建筑施工测量龙门板拉绳垂球图5.1.2.2垫层中线拉垂球法第112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习单元1多层建筑施工测量5.1.2教学内容实施5.1.2.1基础工程施工测量2.垫层中线的投测(2)经纬仪轴线投测将经纬仪安置在一个轴线控制桩上方(如图5.1.2.3所示),照准相应的另一个轴线控制桩,其视线即为轴线方向,往下转动望远镜,便可将轴线投测到基槽或基坑内,然后用墨线弹出。当引测到较远的地方时,要注意采用盘左和盘右两次投测取中数法来引测,以减少引测误差和避免错误的出现。第113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图5.1.2.3轴线控制桩示意图学习单元1多层建筑施工测量第114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习单元1多层建筑施工测量5.1.2教学内容实施5.1.2.1基础工程施工测量3.基础墙标高的控制房屋基础墙的高度是用基础皮数杆来控制的。皮数杆制作时应根据砌体高度、砖或砌块的厚度、灰缝厚度来设计,施工时必须与现场水平标志结合使用,防止出现因没有正确使用皮数杆而出现砌体高度误差较大甚至“片层”(即砌体交圈时层数不同)的现象。立皮数杆时,先在立杆处打一木桩,用水准仪在木桩上测出±0.000标高位置,然后把皮数杆的±0.000线与木桩上±0.000线对齐,并用钉钉牢。见图5.1.2.3所示。第115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习单元1多层建筑施工测量木桩图5.1.2.3基础墙皮数杆第116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习单元1多层建筑施工测量5.1.2教学内容实施5.1.2.1基础工程施工测量4.基础面标高的检查基础施工结束后,应检查基础面的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然后和设计高程比较,容许误差为±10mm。第117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习单元1多层建筑施工测量5.1.2教学内容实施5.1.2.2.墙体施工测量1.墙体定位将经纬架设在轴线控制桩或轴线钉上,将轴线投测到基础面或防潮层上,用墨线弹出墙中线和墙边线,往下转动望远镜,把墙轴线延伸并画在外墙基础上,作为向上投测轴线的依据。检查外墙轴线交角是否等于90˚。如下图5.1.2.1所示。把门窗和其他洞口的边线也在外墙基础上标定出来。第118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习单元1多层建筑施工测量图5.1.2.1墙体定位轴线控制桩轴线控制桩轴线控制桩轴线控制桩墙中心线轴线第119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习单元1多层建筑施工测量5.1.2教学内容实施5.1.2.2.墙体施工测量2.墙体各部位标高控制墙体施工中,墙身各部位标高通常也是用皮数杆控制。在墙身皮数杆上,根据设计尺寸,按砖、灰缝的厚度画出线条,并标明±0.000、门、窗、楼板等的标高位置。墙身皮数杆的设立与基础皮数杆相同,使皮数杆上的±0.000标高与房屋的室内地坪标高相吻合。在墙的转角处,每隔10~15m设置一根皮数杆。第二层以上墙体施工中,第120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为了使皮数杆在同一水平面上,要用水准仪测出楼板四角的标高,取平均值作为地坪标高,并以此作为立皮数杆的标志。由于框架结构是指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形成框架,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墙体的砌筑因此,框架结构的民用建筑,可采用在柱面上画线,以代替皮数杆。第121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习单元1多层建筑施工测量图5.1.2.2墙体皮数杆的设置木桩墙身皮树杆窗口过梁5101545防潮层第122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习单元1多层建筑施工测量5.1.3教学实训5.1.3.1将轴线测设到基础并标记5.1.3.2轴线向上投测(悬吊垂球法)
5.1.3.3制作并安放皮树杆第123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习单元2高层建筑标高和轴线传递
由于高层建筑的建筑物层数多、高度高、建筑结构复杂、设备和装修标准高,特别是高速电梯的安装要求最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物各部位的水平位置、垂直度及轴线位置尺寸、标高等的测设精度要求都十分严格。总体的建筑限差有较严格的规定,因而对质量检测的允许偏差也有严格要求。如,层间标高测量偏差和竖向测量偏差均要求不超过+3mm,建筑全高(H)测量偏差和竖向偏差不应超过3H/10000,且30m<H<=+60m时,不应超过+10mm:60m<H<=90m时,不应超过+15mm:90m<H时,不应超过+20mm。特别是在坚向轴线投测时,对测设的精度要求极高。第124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习单元2高层建筑标高和轴线传递
5.2.1基础知识学习5.2.1.1内控法内控法应于于高层建筑中或建筑物密集的建筑区,轴线投测时,在建筑物底层室内测设轴线控制点,用垂准线原理将其竖直投测到各层楼面上,作为各层轴线测设的依据。室内轴线控制点的布置视建筑物的平面形状而定,对一般平面形状不复杂的建筑物,宜布设成L形或矩形。第125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习单元2高层建筑标高和轴线传递
5.2.1.2激光铅垂仪激光铅垂仪是一种专用的铅直定位仪器。适用于高层建筑物、烟囱及高塔架的铅直定位测量。激光铅垂仪的基本构造如图5.2.1所示第126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习单元2高层建筑标高和轴线传递
图5.2.1铅垂仪第127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习单元2高层建筑标高和轴线传递
5.2.2教学内容实施5.2.2.1桩基础施工测量在软土地基区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常用桩基,其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种,一般都打入钢管桩或钢筋混凝土方桩。其一般特点是:基坑较深,且位于市区,施工场地不宽畅;建筑物的定位大都是根据建筑施丁方格网或建筑红线进行。由于高层建筑的上部荷载主要由桩承受,所以对桩位的定位精度要求较高,第128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般规定,根据建筑物主轴线侧设桩基和板桩轴线位置的允许偏差为20mm,对于单排桩则为10mm。沿轴线测设桩位时,纵向(沿轴线方向)偏差不宜大于3cm,横向偏差不宜大于2cm。位于群桩外周边上的桩,测设偏差不得大于桩径或桩边长(方形桩)的l/lo;桩群中间的桩则不得大于桩径或边长的1/5。为此在定桩位时必须依据建筑施工控制网,实地定出控制轴线,再按设计的桩位图中所示尺寸逐一定出桩位,实地控制轴线测设好后.务必进行校核,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桩位的测设工作。第129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习单元2高层建筑标高和轴线传递
5.2.2教学内容实施5.2.2.1建筑施工控制网一般都确定一条成两条主轴线。因此,在建筑物放样时,按照建筑物柱列线或轮廓线与主控制轴线的关系,依据场地上的控制轴线逐一定出建筑物的轮廓线。对于对于目前一些几何图形复杂的建筑物,如“s”形、椭圆形、扇形、圆筒形、多面体形等,可以使用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进行建筑物的定位。第130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具体做法是:通过图纸将设计要素如轮廓坐标、曲线半径、圆心坐标及施工控制网点的坐标等识读清楚,并计算各自的方向角及边长,然后在控制点上安置全站仪(或经纬仪)建立测站,按极坐标法完成各点的实地测设。将所有建筑物轮廓点定出后,再行检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第131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习单元2高层建筑标高和轴线传递
5.2.2教学内容实施5.2.2.1轴线定位之后,即可依据轴线测设备桩位或柱列线上的桩位。桩的排列随着建筑物形状和基础结构的不同而异。最简单的排列是格网形状,此时只要根据轴线,精确地测设出格网的四个角点,进行加密即可测设出其他各桩位。有的基础则是由若干个承台和基础粱连接而成。测设时一般是按照“先整体、后局部,先外廓、后内部”的顺序进行。测设时通常根据轴线,用直角坐标法测设不在轴线上的桩位点。第132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学习单元2高层建筑标高和轴线传递
5.2.2教学内容实施5.2.2.1测设出的桩位均用小木桩标示其位置,且应在木桩上用中心钉标出桩的中心位置,以供校核。其校核方法一般是:根据轴线,重新在桩顶上测设出桩的设计位置,并用油漆标明,然后量出桩中心与设计位置的纵、横间两个偏差分量,若其偏差值在允许范围内,即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桩的平面位置测设好后,即可进行桩的灌注施工。此时需进行桩的灌入深度的测设。一般是根据施工场地上已测设好的的+0.000标高,测定桩位的地面标高,通过桩顶设计标高及设计桩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智能座舱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
- 知识产权与专利情报课件
- (高清版)DB37∕T 3046-2017 苦楝栽培技术规程
- (高清版)DB37∕T 2982.2-2017 海洋牧场建设规范 第2部分:调查与选址
- 《植物旳向性运动》课件
- (高清版)DB23∕T 3890-2024 公路工程蜂格护坡技术规范
- 《管理角色认知》课件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慕课版 双色版 第3版) 课件 第3章 创业与创业政策
- 2025至2031年中国带混床除盐系统设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基站控制单元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公务员面试应急应变题目大全及解析
- 学校年级组长工作计划
- 2023年广州市青年教师初中数学解题比赛决赛试卷
- 对折剪纸课件
- 膝关节痛风的影像学诊断
- 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要求模板
-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国防
- 2023-2024人教版小学2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 浙江省炮制规范2015版电子版
- 小学《体育与健康》体育基础理论知识
- JJG 144-2007标准测力仪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