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光训文三自爱国运动中的中国形象_第1页
丁光训文三自爱国运动中的中国形象_第2页
丁光训文三自爱国运动中的中国形象_第3页
丁光训文三自爱国运动中的中国形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丁光训文三自爱国运动中的中国形象

经过三次爱国主义运动,中国基督教成为一个由中国基督教自治、自养、自传的宗教团体,使中国教会具有中国形象,使基督教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特征相协调,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基督教的“信息”。正如习仲勋同志于1986年对我国基督教领袖的肯定和鼓励:“基督教已成为我国基督徒自办的宗教事业,希望我国基督教界朋友们继续坚持三自爱国的正义立场,不断巩固和扩大基督教徒在三自基础上的团结,为办好中国基督教自治、自养、自传的教会而努力。”(丁光训,《丁光训文集》,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年,第357页)1998年丁光训主教发起的神学思想建设,提高了广大信徒的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国家意识,也增强了社会责任,通过神学思想建设来带领中国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这进程之中丁主教期待着办好教会与祖国的大国形象相称:即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发展三自爱国运动,期待着按三自原则办好中国教会,期待着后宗派时期中国教会的健康合一,期待着中国教会为普世教会做出“中国的”贡献,期待着“符合新约原则的中国教会将以其无比的荣美屹立在东方地平线上”(《丁光训文集》,第379页)。办好教会是丁主教发起神学思想建设的原因和愿景,因此,丁主教一直不遗余力地践行“中国教会中国化”,为的是促进中国基督教更好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鼓励民间公民,促进三自爱国运动丁主教曾说三自成就很大,三自任务未了,要巩固、要保卫、要扩大、要深化三自爱国运动的成果。丁主教于1980年在南京的中国基督教第三届全国会议的开幕词中说:“三自爱国运动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帮助我们分清是非,爱国爱教,使我们做良好的信徒,同时也做良好的公民。三自必须继续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鼓励信徒加强政治学习,鼓励信徒同全国人民一道,为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作出贡献,为祖国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贡献,为实现台湾回归祖国作出贡献,为反对霸权主义、反对侵略、保卫和平作出贡献。”(《丁光训文集》,第300页)为了巩固和发展三自爱国运动,丁主教鼓励道:“我们要教导全国信徒,特别是青年信徒,在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帮助下,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为祖国的历史和进步感到自豪。我们要帮助他们遵循基督的教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抵制国内外种种不健康思想的腐蚀,在家庭里,在邻居中,在生产和工作的岗位上,都作美好的见证,结出美好的果子,为主发光,为祖国发光。”(《丁光训文集》,第300页)愿景三自与教会按三自原则办“好”中国教会,落脚点是在“好”上。我们要把三自落实到办好教会,用办好教会来宣传三自,来说明三自的正确性、必要性。“建立教会,提高教会素质,使教会为神所悦纳,为众民所喜爱,更为信徒所喜爱,这应当成为三自和基协的中心工作。”(《丁光训文集》,第335页)为此,丁主教一直注重保存和发展中国基督教的“自我”,这样的“自我”不是西方教会传教地图上的一个点,也不是西方教会的复制品,而应当是一个有“中国形象”的自我,这样才能名正言顺地向我们的同胞传达基督教的信息(《丁光训文集》,第118页-119页)。丁主教对中国教会有个远象:“三自从来不是为三自而三自的。三自爱国运动在发起之初所看到的远象,就是基督的一个治得很好,养得很好,传得很好的教会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主使我们看见,为要在中国把信徒们建立为主的身体,我们就必须效法使徒时代教会的榜样,服从神在圣经中的启示,吸取教会历史的优良传统和严重教训,让圣灵指引我们走出一条适合中国的、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来。”(《丁光训文集》,第301页-302页)丁主教的愿景是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那怎么“办好”中国教会?“好”的标准又是什么呢?丁主教提到了大家都同意的“七个应当”和“两个好的标准”。“七个应当”即办好教会“应当按三自原则,按爱国爱教原则,应当遵照圣经教导和教会传统,应当尽量尊重广大信徒愿望,应当重视并提高妇女信徒在教内的地位,应当勤俭节约,应当尽量鼓励平信徒的参与,应当实行民主管理”(《丁光训文集》,第357页)。这“七个应当”确实是办好中国教会的原则和有效途径,可以达致办好教会的“好”,丁主教对“好”的理解有两层意思:(一)“信徒满意”和(二)“得众民的喜爱”,即一是得到广大信徒的喜爱和拥护,二是得到广大人民的认可和同情(《丁光训文集》,第375页)。丁主教的这“七个应当”和“两个标准”应成为我们建设教会的标准和参照,常常提醒我们所服侍的教会是否让“信徒满意”,同时又“得众民的喜爱”。丁主教希望广大教牧人员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做好教牧工作,因办好教会是爱教也是爱国的表现:“不断提高自己的神学和灵性水平,勤勤恳恳做好教牧工作,让群羊灵性上得到饱足以致能够积极投身祖国四化建设……要办好—这是主的托付,是信徒对教会的盼望,也是祖国对其一切事业的要求。我们祖国的各项事业像一个家庭里的许多孩子,要每个孩子都成长得好,这个家庭才好。教会也是祖国各项事业之一,祖国期望我们把教会办好。办好教会是爱教,也是爱国。”(《丁光训文集》,第335页)愿景:扩大团结面维护基督教团结面丁主教从信仰的情怀和国家的大局意识来看待未登记聚会点问题。从信仰的角度而言,丁主教“尊重圣经教导,承认耶稣基督为主的,都是主内弟兄姊妹,要互相尊重,好好团结,凡事用爱心说诚实话,好好协商”(《丁光训文集》,第380页)。丁主教对基督教两会之外尊奉耶稣基督为主的广大信徒和他们的领导人,不是采取敌对歧视的态度,而是取主内一体的态度(《丁光训文集》,第369页)。丁主教尊重“凡承认耶稣基督为主的”,珍惜教会的合一,要基督教两会扩大团结面,做好未登记聚会点工作。从国家的大局意识而言,丁主教说:“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有些宗教信徒不得不秘密信教和秘密聚会,总不是好现象,总不能说明宗教信仰自由。经过登记,地下就转到地上,就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公开聚会,周围群众以及政府可以放心,信徒可以安心。”(《丁光训文集》,第370页)丁主教呼吁:一是坚持团结,真心实意和不折不扣做到信仰上、礼仪上、神学上互相平等和互相尊重,同时各派也要坚持团结,不过分突出自己的特点(《丁光训文集》,第223页);二是发扬圣经中的伦理道德信息,和我国重视道德的固有文化相携手,消除道德无用论在教内的影响(《丁光训文集》,第380页)。从教会普世性的内涵来认识丁主教要我们中国教会和普世教会保持合宜的关系,但要摆脱它的殖民地性质,同时更要留意我们自己的民族性。“一个教会只顾自己是不够的,也是不好的。普世教会向各个教会提供灵性滋养。一个教会如果意识不到它源于普世教会,不与普世教会发生联系,那么它的自我必定会枯竭。普世性和特殊性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丰富;在时间上贯穿历史,在空间上遍布全世界的教会最终进入耶稣基督里的丰富。因此,今天我们不但不回避,而且欢迎国际的和普世的交往、对话、分享。”(《丁光训文集》,第120页)丁主教提醒我们不能否定或轻视我们的民族性,“基督教信仰没有要求我们否定或轻视我们的民族性,而是要我们很好地承认我们的民族性”(《丁光训文集》,第296页-297页)。相反地,“一个民族的教会越在本民族中扎根,它越具有个性,它也越能丰富普世教会的公性内容”(《丁光训文集》,第321页)。即“一个独立自主的中国教会才真正能有益于国际教会,也才真正能从国际教会得益”(《丁光训文集》,第384页)。丁主教提醒我们要思考何为教会的普世性:“我们不要把教会的普世性仅仅理解为一个地域概念。地域概念只表达了它的广度,它还有一个深度,那就是让复活升天的基督的荣耀,透过各个地方教会和民族教会的棱镜反射出来,使基督得到更大的光辉。”普世教会就在一个个具体的教会里面,离开了一个个地方的、具体的、个别的教会,也就没有普世教会。因此,丁主教认为“中国教会越能在三自道路上走得好,就越蒙恩,对普世教会灵性财富的贡献也就越大”(《丁光训文集》,330页)。因此,丁主教鼓励同工“应当提倡那种敢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使神学思想向世界现实开门,该认同的就认同,该存异的就存异,既有必要的融通,又有应有的保留。这样就不但为中国基督教带来了同人们交谈的可能,而且也培育了中国基督教的神学根基,发展了中国基督教的特点,充实丰富了教会公性的内容”(《丁光训文集》,第320页)。丁主教不但希望我们要解放思想、敢于思考、敢于创新,为中国的基督教神学培育基础,而且希望我们更进一步从教会普世性的内涵来看待我们中国教会的三自爱国道路。这也是丁主教教导我们的要辩证看待基督教的普世性和地方性之间的关系,提醒中国教会和普世教会要有合宜的关系,但更提醒中国教会要同祖国人民的事业相结合,和祖国人民在一起,植根于中国文化,建设一个中国“自我”的基督教,才有可能对世界基督教做贡献。如丁主教的提醒:“我们肯定基督教的国际性,但是我们中国基督教要摆脱它的殖民地性质,不做外国基督教的复制品,同祖国人民的事业不再游离、疏远以至对抗,而和祖国人民走在一起,植根于中国文化,形成为一个中国的自我,一个中国的实体,才谈得上对世界基督教有所贡献。”(《丁光训文集》,第297页)丁主教立足于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实际和处境,指出“我们是在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参书3∶4)”,期待“让圣灵引领我们,让我们彼此帮扶,为中国教会和世界教会走出一条新路来”(《丁光训文集》,第346页)。丁主教从终极的角度展望:“中国基督徒愿望自己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耶稣基督的教会形成一个自己的队伍,进入新耶路撒冷,而不是作为其他教会传教地图上的一个点。”(《丁光训文集》,第41页)神学思想是中国基督教界的基丁主教看到我国知识界近几十年来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并研究基督教,但国内基督教界缺乏相应的与知识界对话的能力。中国教会很需要一支专业的、多层次的、受人尊重的基督徒知识分子队伍。这些基督徒知识分子应当进入各自的专业队伍,在那儿和同行交朋友,进而切磋信仰,同时提高专业水平,在国际上放出异彩。这些专业包括艺术创作和表演,以及作为社会科学分支的宗教研究,中国基督界应当在其中做出贡献。丁主教非常期待中国基督教界的知识分子能“形成一个强大的有独到之见、能言之成理的神学知识分子队伍,在国际神学界作为来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祖国的基督徒发表见解”(《丁光训文集》,第371页-3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