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人你若到斯巴_第1页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_第2页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_第3页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_第4页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第1页,课件共3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作者档案简介

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生于科隆一雕刻匠的家庭。二战爆发,伯尔被征入法西斯军队服役,1945年被俘,同年12月获释,返回科隆。1947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成为职业作家。作品短篇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篇小说《火车正点》《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鲁姆》,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等。评价德国作家。他对时代的广阔视野、结合典型的灵敏技巧和对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伯尔一生都在与人类的缺点进行斗争,在他身上体现了正气和德意志精神,正因为这一点,他被称为“德国的良心”。第2页,课件共3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伯尔自称最喜欢短篇小说这一形式。他的小说创作遵循批判现实主义传统,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德国战后发展各个阶段的重要现象,同时也采用了一些西方现代派手法。他擅长运用回忆、内心独白、象征、怪诞的联想等手法。在叙述故事情节时,时空概念颠倒跳跃,而塑造人物形象时则大量采用内心独白。1972年,伯尔由于“凭借他对时代的广阔视野,结合典型化的灵敏技巧,对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贡献”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第3页,课件共36页,创作于2023年2月chuōshìqièmóuzhòuzhòupánshānqiǎnɡbǎokǎitān第4页,课件共36页,创作于2023年2月整体认知“我”是谁?“我”到底受的是什么伤?“我”是不是在母校?请复述故事情节第5页,课件共36页,创作于2023年2月复述小结

“我”是一名德国士兵,受了战伤,但“我”始终想知道“我到底受的什么伤?”到最终伤口的包扎被解开,我才终于意识到:我失去了双臂和右腿。“我”又是一名中学生,“我”对“我”所在的位置进行了反反复复的内心斗争和确认,最终由“我”所写的铭文得以确认:这里是“我”三个月前学美术绘画的母校。

第6页,课件共36页,创作于2023年2月文本研读——小说三要素

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到底受的什么伤,究竟在什么地方。环境:战地医院,盟军攻入德国,夜晚,火光冲天,炮声不断人物:“我”,一个文科中学八年级的学生,参军三个月,现在成了伤兵

第7页,课件共36页,创作于2023年2月阅读课文1~15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小说一开始就设置了典型环境。作者把人物放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来表现,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文本研读——环境描写:第8页,课件共36页,创作于2023年2月提示:文学的真实往往在于细节的真实,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化的摧残,对人类文明的玷污。学校、医院两不相干,而此时已合二为一,学生变成战场上的伤兵,绘画的人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都深刻地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第9页,课件共3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第7段“随后见到的,仿佛也似曾相识:色彩斑斓、威风凛凛的希腊重甲胄武士,头上插着羽毛,看上去像只大公鸡”句中“似曾相识”“像只大公鸡”有何作用?提示:“似曾相识”让人悬念顿生,表明“我”对这里的一切都很熟悉,为下文写“我”怀疑自己是在母校作铺垫。“像只大公鸡”的比喻抹杀了挂像的严肃性,说明“我”并未真正领会挂幅画像的用意,具有讽刺意味。第10页,课件共36页,创作于2023年2月3.课文第14自然段中写到把美术教室变成了环境恶劣的手术室,说明了什么?提示:展示了一种巨大的反差:传播人类文明的教室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这种荒谬的结果正是作者所要揭示的主题之一。第11页,课件共36页,创作于2023年2月阅读课文35~45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4.第35段中“我”听到炮声的时候,认为炮声“令人宽慰,令人惬意”“深沉而又粗犷,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应如何理解“我”的这种想法?提示:由此可以看出“我”这个人物幼稚单纯的性格,以及对于战争的麻木和病态的心理。“我”只想为国捐躯而名垂青史,根本不知道战争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这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少年的精神状况,这也正是纳粹德国愚弄人民的结果。第12页,课件共36页,创作于2023年2月5.课文第37、38段中反复写“我什么也回忆不起来”“我能不回忆起什么来吗”“我回想不起什么来”“我什么也回想不起来……”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提示:反复说这些话,反映出的是“我”在受伤后的烦躁情绪和对自己的处境无能为力的无助心态。在半昏迷状态下“我”极力想确定自己是否身在母校这一疑问,但严重的伤势又使“我”无法清醒地作出判断,从中揭示出战争给人带来的巨大的肉体和心灵的创伤。第13页,课件共36页,创作于2023年2月阅读课文46自然段至文末,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6.文章以“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题目,文中又写学校教师命令学生反复学写“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句话,有何用意?提示:“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个典故源自希腊斯巴达人为保卫祖国而英勇牺牲的事迹。主人公的美术老师要求学生用六种字体将这段铭文写到黑板上,无非是用这一典故鼓励学生,让他们也要像斯巴达战士一样,为国家作出牺牲,但如主人公一样的青少年们并不明白,他们要为之付出生命的战争其实是非正义的。第14页,课件共36页,创作于2023年2月作者以铭文为题,并把它作为解开“‘我’是否在自己的教室里”这一悬念的关键情节,其目的是揭示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这一可悲现实。这也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是个人不幸和民族灾难的根源。第15页,课件共36页,创作于2023年2月探讨本篇小说标题的作用(1)解开了小说的一个悬念(2)是对“我”的处境的讽刺(3)是当时军国主义教育的见证(4)表达了反战的主题第16页,课件共36页,创作于2023年2月标题的作用解读:标题,通常被称作文章的“题眼”,即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即文章的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好的标题能透射文章的内容概要,能使人从这“眼睛”中窥探到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所以在阅读文章时,要弄清标题的作用。第17页,课件共36页,创作于2023年2月指津: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1设置悬念;2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3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4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人物矛盾冲突;5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应结合以上作用,依据具体内容作具体分析,从而组织出正确的答案。

第18页,课件共36页,创作于2023年2月文本研读——人物形象:

1.“我”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回到母校的?(在文中找出描写其状态的句子或段落)

文学的真实往往在于细节的真实,小说的细节描写真实,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让我们从小说中找出一些人物描写的细节来鉴赏。第19页,课件共36页,创作于2023年2月我是在受重伤的情况下被抬进医院的。第20页,课件共36页,创作于2023年2月讨论:(1)看到“我的手迹”,“我”为什么“震撼”“惊恐万状”“心剧烈跳动”?仅仅三个月,生活学习八年的学校已面目全非,难以辨认,自己伤势重得让自己难以回忆从前,可见战争的残酷和破坏何等触目惊心,更可见和平与战争、文明与野蛮的冲突何等触目惊心。第21页,课件共36页,创作于2023年2月(2)看到自己失去双臂和右腿,“我”为什么“猛地仰面躺了下来,不能支撑自己”?惨不忍睹的场面四肢仅存一肢、

残酷的现实青春不再潇洒英雄梦完结,年轻的学生再也不能对战争满不在乎,等待他的是残酷的现实。客观上揭示了战争的罪恶:

摧垮人类第22页,课件共36页,创作于2023年2月(3)结尾“牛奶”的含义是什么?认出门房比尔格勒对表现小说主题有什么意义?“牛奶”成为和平与学校的代名词。由悲惨的现实发出呼唤和平反对战争的声音,突出小说的主题。第23页,课件共36页,创作于2023年2月小说中的“我”对眼前的战争有怎样的认识?(1)他在战争中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2)面对自己的遭遇,他的心情如何?(3)对战争性质的认识,知道为了什么而战斗吗?第24页,课件共36页,创作于2023年2月(1)“我”失去了四肢中的三肢,心灵遭受巨大伤害。

(2)面对遭遇的不幸,“我”比较麻木。

(3)“我”为法西斯卖命,并不知道自己离开学校去参加战斗的原因。

第25页,课件共36页,创作于2023年2月

“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不满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这一形象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我”被蒙蔽的根源是什么?

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

第26页,课件共36页,创作于2023年2月军国主义教育图片展日本开展大规模战争前对小学生进行军国主义教育第27页,课件共36页,创作于2023年2月军国主义教育图片展日本开展大规模战争前对越前永平寺僧人也进行军事训练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后,日本出现了战争狂热第28页,课件共36页,创作于2023年2月拓展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过去了六十年,在这六十年间,曾对世界人民犯下战争罪行的法西斯国家对它们的历史是怎样看的呢?阅读下面两段史料,回答问题。第29页,课件共36页,创作于2023年2月1970年12月7日,大雪过后,东欧最寒冷的一天。对捷克、波兰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突然双膝下跪,并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勃兰特以此举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510万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

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统赫利同时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消息传来,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无不拍手称赞。1971年12月20日,勃兰特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第30页,课件共36页,创作于2023年2月这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这是一个心胸坦荡的民族!

这是一个从不逃避历史,勇敢承担责任的民族!

他们曾经犯过错误。

但是今天,他们的每一届政府都不厌其烦的向全世界真诚道歉!他们本国的法庭和警察帮着别的国家的人逮捕和审判本国的战犯!他们对每个受到他们伤害过的人都给予真诚的道歉和补偿!

从小学开始,他们就教育自己民族的后代:“我们日尔曼民族曾经侵略过别的国家,我们曾经对别的国家和民族造成过伤害。我们每个德国人都要对过去的行为负责。我们每个德国人都有责任不让历史重演。第31页,课件共36页,创作于2023年2月本文运用设置悬念的手法,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文中“我”的叙述给读者造成了怎样的悬念?这些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探究思路]第32页,课件共36页,创作于2023年2月[探究结论]“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醉药,一直处于半昏迷状态。给人造成了悬念:“我”到底受了什么伤?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本该在学校学习的学生怎么会成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我”为什么有点神志不清?一个个悬念推动情节的展开,读者也在团团疑惑中不断追问探索。第33页,课件共36页,创作于2023年2月这些悬念在小说的结尾得到落实,一是“我”发现自己3个月前写在黑板上的铭文,证明“我”身在母校;二是“我”被锯掉双臂和右腿,交代“我”伤势如何;三是“我”认出给过“我”水喝的消防队员是门房比尔格勒,找到昔日学校生活和今日悲惨处境的见证人。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使读者对事情的发展、变化、结果,对人物或事物的处境、结局产生关切心理,使文章情节发展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更能引发读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