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登高》《念奴娇+赤壁怀古》讲义+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高中语文】《登高》《念奴娇+赤壁怀古》讲义+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高中语文】《登高》《念奴娇+赤壁怀古》讲义+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高中语文】《登高》《念奴娇+赤壁怀古》讲义+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高中语文】《登高》《念奴娇+赤壁怀古》讲义+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讲【诗歌】高中诗词探微:《登高》《念奴娇》

一、初高对比

【中考】

【2020北京中考真题】阅读《己亥杂诗(其五)》,完成下面小题。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写到了的自然之景,抒发了之情。

2.浩然《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与本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都写到了落花。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落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中考特点总结】部分省份考诗歌,一般为课内诗歌,篇幅短,题目简单

【高考】

【2020北京高考真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15题。

寄东鲁二稚子【1】

李白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2】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挨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注释:[1]这首诗作于金陵。[2]龟阴:地名,与后文的“汶阳川”都在鲁地

【高考特点总结】固定考查模块,课外诗歌,篇幅长,题型多

【高一】

【2020北京四中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中观残菊追怀眉山师伯浑①

陆游

空山菊花瘦如棘,倾倒满地枝三尺。阴风冷雨不相贷,烂草苍苔共狼藉。人虽委弃渠自香,讵②必泛酒登华堂③君不见仁人志士穷死眉山阳,空使后世传文章!

【注】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有才华,遭人嫉妒而不得用,终身隐居于眉山。②讵:岂、难道。③泛酒登华堂:重阳节,菊花常被拿来泡酒,在华美的殿堂上被人享用。诗歌中考高一高考范围一般为课内或不考诗歌课内或课外命题特点接近高考考课外难度高题型多难度************高一的命题特点已和高考接近

二、高中诗歌鉴赏要鉴赏什么

咏雪江雪张宗昌柳宗元

什么东西天上飞,千山鸟飞绝,

东一堆来西一堆;万径人踪灭。

莫非玉皇盖金殿,孤舟蓑笠翁,

筛石灰呀筛石灰。独钓寒江雪。

【高中诗歌能力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

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高中诗歌重难点体系】

内容

形象

核心考点

语言

手法

情感

内容概括题

炼字炼句题

重点题型

情感分析题

语言风格题

形象分析题

艺术赏析题

山水田园诗

边塞军旅诗

六大题材

咏史怀古诗

咏物言志诗

赠友送别诗

羁旅行役诗

三、读诗,究竟读什么?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一白居易读诗的根本是读懂情感

直接抒情

借景抒情

诗歌

间接抒情

借古讽今

托物言志

1.诗歌中的情景关系:以《登高》为例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作者背景】杜甫(公元712年2月12日~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时期线索】

(1)读书壮游时期(712一746)35岁之前雄心壮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月》)

(2)困居长安十年(746一755)35-44岁壮志难成

应制举落第,授官兵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

(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一759)45至48岁

北迁羌村(755)一一宁武投效(756)—陷贼居京(756)—潜逃凤翔(757)一

出仕左拾遗一因疏救房琯触怒肃宗贬华州司功参军(758)一弃官赴秦州(759)

《月夜》《春望》“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4)漂泊西南时期(760一770)48-58岁

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登高》

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出蜀途中。

【本诗背景】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

2.《登高》中的景与情

第1步:找意象,关注修饰第2步:描画面,体会意境第3步:找情感,读懂诗歌

第1步:找意象,关注修饰一意象,包含着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问:前两联使用了哪些意象?

答: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无尽的落叶、滚滚东逝的长江。

第2步:描画面,体会意境一将意象组合成的画面描绘概括出来,并点出画面特点

问: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答:风劲急天高远,猿猴啼声悲哀;水清浅沙白亮,鸟儿翻飞盘旋。树林深广,无边落叶萧萧飘下;江流浩荡,不尽水波滚滚奔来。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深秋江边图,营造了苍凉悲壮的意境。

第3步:找情感,读懂诗歌一找出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情感词,或提示情感的词语,并结

合前两步,概括诗歌情感。

问:请迅速找出本首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词语,并概括其情感。

答:悲、独、艰难苦恨、潦倒;表达了诗人悲哀孤独、艰苦潦倒的情感。

问:为何而悲?

答:离家多年,有家难归之悲;晚年多病,孤苦无依之悲;国事艰难,壮志难酬之悲;人生潦倒,销愁无途之悲

【翻泽】风劲急天高远,猿猴啼声悲哀;水清浅沙白亮,鸟儿翻飞盘旋。

树林深广,无边落叶萧萧飘下;江流浩荡,不尽水波滚滚奔来。

平生四处漂泊,总是面对秋色,感伤客居异乡;晚年疾病缠身,今日独自一人,登上高高楼台。

历尽家国艰难,深深感伤双鬓长满了白发,倍尝人生病困,只好放下手中浇愁的酒杯。

【练习1】【2021北京高一上期末】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和颔联共写了八个意象,抓住深秋景物特征,营造阔大明净的意境。

B.颈联点明诗旨,诗人在“悲秋”中慨叹羁旅漂泊、暮齿衰疾,自怨自艾。

C.尾联分承五、六两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更因病断酒,悲愁难遣。

D.本诗前四句景,后四句情,八句皆对,一气贯穿,只觉悲凉,不嫌呆板。

【答案】自怨自艾错,颈联诗人自伤身世,抒发了漂泊不定,老病孤愁的情感

【练习2】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下列各小题。

恨别①

杜甫

洛城②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③急为破幽燕。

【注】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所写。②洛城:洛阳。③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

【翻泽】我离开洛城之后便四处漂泊,远离它已有四千里之遥,匈奴骑兵长驱直入中原也已

经有五六年了。草木由青变衰,我来到剑阁之外,为兵戈阻断,在江边渐渐老去。我思念家乡,忆念胞弟,清冷的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冷落的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令人高兴的是听说近来司徒已攻克河阳,正乘胜追击敌人,急于要拿下幽燕。

【总结】《恨别》抒发了杜甫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杜甫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

【练习】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四千里”“五六年”这些数量词将个人的困苦经历与国家的艰难遭遇体现出来。

B.颔联描述诗人流落蜀地的情况。“草木变衰”与下句“老”相呼应,悲凉沉郁。

C,颈联中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诗人坐卧不宁,表现了无限情思。

D,整首诗写了个人的遭际,也写了国家的命运,侧重表现个人遭遇。言近旨远,辞约情丰。

【答案】D,“侧重表现个人遭遇”错

四、诗歌知识

1.诗歌体裁

四言古诗

古体诗五言古诗

七言古诗五绝诗

绝句近体诗七绝律诗五律七律排律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

散曲

戏剧

思考:这首诗属于哪种体裁?

A.五言绝句B.七言绝句C.五言律诗D.七言律诗

答案:D

诗歌题材

山水田园边塞羁旅

咏史怀古咏物言志

羁旅行役赠友送别

2,《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醉江月。

【作者背景】苏轼因其“文”,与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并称“唐宋八大家”。“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书法四大家”。

“绘画”工枯木竹石,是北宋文人画的开创者。“热爱厨艺,喜欢酿酒,研究医术,学习工程制造,精于农田耕作”。“能写能画能爱民,爱吃爱玩爱怼人。”

【咏史怀古诗】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借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

词牌名

古,词的题目,揭示该词所写的是词人游览赤壁,追念古人,体裁,南宋豪放词。题材,咏史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眼前景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干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翻译】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千古英雄人物。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干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手摇羽扇头戴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人生犹如一场梦,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小结】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9

【小结】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练习1】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下列各小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戴复古①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般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②,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①戴复古,南宋词人。其时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苟且求存,抗金少有胜利。②曹瞒:

曹操小名阿瞒。

【翻译】每经过一次赤壁矶就引发一次怀古心绪。想当年,周瑜意气风发,一心吞并环宇。

万骑临江,鼓声震天;在干艘列炬的拼搏中,那些潜居江中的鱼龙因为受到战火的影响都变

得怒不可遏。水面上卷起了长长的火龙,在鼓角声中,孙刘联军围困住了曹操。现在又怎样

呢?

江上渡口,江边小路,全是地形险要的战略要地,是当年众雄生死争斗的地方。今天我在此

凭吊古迹,自己得到的深切感受,胜过读历史书籍。东风吹,光景移,已经改朝换代无数次

了,历史的往事随江潮而远去。问道旁的杨柳年年为谁而春,为谁摇动金黄的枝条。

【练习】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相比,这首词起势同样不凡,同样气势雄伟,有先声夺

人的效果。

B.这首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对赤壁大战场面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把战争

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C.“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句,刻画出波澜壮阔的中流水战,气势磅礴,与“谈笑间、樯

橹灰飞烟灭”有异曲同工之妙。

D.“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由三国至今,改朝换代的事已经发生不只一次了,历史的往事已经随江潮而逝去。

E.下片的结处,词人向道旁杨柳发问,言下之意是,由于自己感时伤世,面对“春风杨柳

万千条”的美景,再也无心观赏了。

【答案】A项,这首词“起势平淡”,远不如苏词“气势雄伟”。选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B项,应是对“赤壁战争”的描写,苏词简略,此词描写具体生动。选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综合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秋兴八首(其四)①

杜甫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②驰。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注】①《秋兴八首》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广德年间,吐蕃、回纥不断入侵,京师震撼,并曾一度占领长安,代宗仓促幸陕。是时诏征天下兵,因宦官程元振专权,莫有至者。由此首开始,主题转向回忆长安。②羽书:羽檄,插着羽毛的军用紧急公文。

【问题】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闻道”一词强调事情并无依据;“似弈棋”写出长安局势如下棋一样,不甚明朗。

B第二句写诗人面对世事的变化莫测,感叹身逢乱世不胜悲叹,令人伤悲。

C颔联中“文武衣冠异昔时”运用比喻,写出长安世道的变迁,文武官员都换成新人。

D颈联是诗人杜甫对数年间唐王朝兵戈不息局面混乱的战净情势的总结和概括。

E.“鱼龙寂寞秋江冷”情景交融,写出了诗人在清秋之中感叹自己的飘零凄苦之情。

【翻译】听说长安政局变化很大(指长安先破于安史,后陷于土蕃,而反思国家和个人所经历的动乱与流亡,有说不尽的悲哀。

老一辈文武官员都换成新主。中央的典章、文物、制度都已废弃,在政治上自己已经是一个被遗忘的人了。

夔州的正北是长安、洛阳。土蕃曾陷长安,后回纥入寇,党项、羌又犯同州,浑奴刺寇周至,

尾联写在这国家残破、秋江清冷、身世凄苦、暮年潦倒的情况下,昔日在长安的生活常常呈现在怀想之中。

【答案】AC

【解析】A项“强调事情并无依据”错误,“闻道”应表明诗人不愿明说的态度,而不是强调事情无依据。B项,第二句“百年世事不胜悲”中“百年”此处既指自己一辈子,也指唐代社会。“不胜悲”是指国运民生和自己宦海浮沉身世所生的感慨。故B项正确。C项“运用比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