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天气和气候章复习 第1课时 课件(共38张PPT)_第1页
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天气和气候章复习 第1课时 课件(共38张PPT)_第2页
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天气和气候章复习 第1课时 课件(共38张PPT)_第3页
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天气和气候章复习 第1课时 课件(共38张PPT)_第4页
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天气和气候章复习 第1课时 课件(共38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天气和气候章复习第1课时优秀课件(共38张PPT)(共38张PPT)

天气与气候Ⅰ

章复习

课标要求

1.天气

①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②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③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①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②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③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课程标准

重点及难点

1.风向与风级的判读。

2.概括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知识网络

快问快答

1

攻克难点

3

试题精练

4

头脑风暴

2

章节知识大赛

任务一:识读天气符号

任务二:了解卫星云图

每组成员认领题目后,进行组内头脑风暴,每次选出一人回答问题,答对记一分,答错不得分!(注意:每个小组答题的人不能重复)

快问快答

01

任务三:本章知识汇总

任务一:识读天气符号

要点梳理

对应的天气符号依次是: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_;

K______________。

冰雹

常见天气符号

A

D

E

F

C

B

G

K

多云

暴雨

台风及其中心

霜冻

任务二:了解卫星云图

绿色或棕色代表________;

蓝色代表________;

白色代表________。

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_______。

陆地

海洋

云区

越厚

卫星云图

要点梳理

任务三:本章知识汇总

空气质量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用______________表示。

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_____________;以一月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_____________;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_____________。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___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____。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______________。

一年中,北半球气温,通常大陆上_______最高,_______最低;海洋上_______最高,_______最低。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______________。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________。

空气污染指数

气温日变化

7月

午后2时

日出前后

气温月变化

气温年变化

气温日较差

1月

2月

8月

气温年较差

0.6℃

要点梳理

任务三:本章知识汇总

地面气象观测中测定的气温是离地面________米处的气温,观测仪器放置在_________中,箱门多朝_____开。

在我国,人工观测记录气温一般每天在北京时间_____时、_____时、_____时、_____时各进行一次。

世界“雨极”是______(国)的___________;世界“干极”是________(国)的_______________。

8

1.5

百叶箱

14

20

2

印度

乞拉朋齐

阿塔卡马沙漠

智利

任务二:概括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任务三:概括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规律

任务一:风向与风级的判读

根据第一轮的得分从高到低轮流作答,每次一人,答对的给本小组记一分,答错的不得分,并由下一组接替答题!

(注意:每个小组答题的人不能重复)

头脑风暴

02

任务一:风向与风级的判读

要点梳理

风向与风级

各组内展开讨论并选出一位代表发言。

总结风向与风级的判读方法。

任务一:风向与风级的判读

要点梳理

风向与风级

风杆表示风气流吹拂延伸的方向。

风杆标记有风尾或风旗的一端(外侧),表示风向。

凤尾或风旗按顺时针方向,垂直于风杆延伸。

风尾长横为风力两级,短横为风力一级。顶端绘制长横,短横绘于内侧。

8级-12级,用风旗表示风级。

任务二:概括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要点梳理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各组内展开讨论并选出一位代表发言。

概括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任务二:概括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要点梳理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等温线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在同纬度地带,等温线在陆地和海洋弯曲程度不同。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北半球等温线比较曲折,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

要点梳理

任务三:概括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规律

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各组内展开讨论并选出一位代表发言。

概括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规律。

要点梳理

任务三:概括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规律

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一般1000mm以上,有些地方甚至超过2000mm

一般500mm以上

东岸降水多

西岸降水少

沿海降水多

内陆降水少

任务一:等值线(如等温线)图读图技巧

任务二:绘制降水柱状与气温曲线图

03

以下问题为重难点攻关,每项任务均有3分钟组内讨论时间,组员记录观点,选出代表,每组依次轮流回答问题,答对的给本小组记一分,答错的不得分,并由下一组接替答题!(注意:每个小组答题的人不能重复)

攻克难点

重难点解析

重难点任务一:等值线(如等温线)图读图技巧

某地气温分布图

各组内展开讨论并选出一位代表发言。

对比A、B两地气温高低。

对比A、B两地的温差范围。

重难点解析

重难点任务一:等值线(如等温线)图读图技巧

某地气温分布图

凸高为低:

B点附近等温线向28℃等温线一侧凸出弯曲,既数值较高一侧凸出。

则B点气温低于附近两侧气温。

既B点气温24℃。

凸低为高

<24℃

重难点解析

重难点任务一:等值线(如等温线)图读图技巧

某地气温分布图

A、B间温差:

(1-1)×4℃0℃温差公式:

两地间温差=(n±1)×d℃。

n:两地间等温线条数。

d:两条相邻等温线间的等温差。

重难点任务二:绘制降水柱状与气温曲线图

重难点解析

各组内展开讨论并选出一位代表发言。

总结归纳降水柱状与气温曲线图的绘制规则与要求。

重难点任务二:绘制降水柱状与气温曲线图

重难点解析

1

4

7

10

月份

-10

0

10

20

30

气温/℃

1

4

7

10

月份

0

100

200

300

400

降水/毫米

降水柱状与气温曲线图绘制要求:

仔细观察本地气温、降水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图中下半部绘制降水柱,上半部绘制气温曲线。

一般情况下,左侧坐标为气温坐标,右侧坐标为降水坐标。

结合数据最大值与最小值,确立纵坐标数值。

降水柱状与气温曲线图绘制要求:

将气温、降水数据在图中做好标记。

降水绘制柱状图。

气温结合图名要求,折线图直接连点即可,曲线图则需要平滑圆润折线。

04

本轮为抢答题,当教师念完题目发出指令以后方可抢答,第一个站起来的获得答题权,答对给本组加上相应分数,答错的扣除相应分数。

试题精练

常见天气符号

考点一

易错题精练

1:下列天气符号代表的天气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组合合理的是()

A.野外露营B.减少外出C.室外踢球D.出海捕鱼

【解析】根据常用的天气符号可知,A是暴雨,不适合野外宿营;B表示沙尘暴,不适合外出;C表示雷雨,不适合室外踢球;D表示台风,不能出外捕鱼。所以正确的是B。

【答案】B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考点二

易错题精练

2.秋天是多彩的季节,《国家地理》杂志评选出了全球十大赏秋地。十大赏秋地大部分在()

①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②北半球热带地区

③﹣10℃~0℃等温线之间

④0℃~10℃等温线之间

A.①④B.②③

C.②④D.①③

【解析】读图可知,大部分的赏秋地所处的纬度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因为中纬度地带四季分明,同时从图中的等温线可以看出,大部分赏秋地分布在0℃到10℃之间。

气温的变化和分布

考点二

易错题精练

读北半球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3.北半球的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A.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B.从北向南递减

C.从内陆向沿海递减D.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解析】从图中等温线可以看出,北半球等温线大致沿纬度变化,气温从南向北递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答案】D

降水的变化

考点三

易错题精练

4.下列关于乙地降水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全年降水均匀B.降水集中在冬季C.降水集中在夏季D.年降水量稀少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一年中的每个月的降水都比较均匀,当地为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A

降水的变化

考点三

易错题精练

5:读图,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

量逐月累计曲线图(逐月累计:连以前月

份的数目合并计算),该地降水量少的季

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解析】该地为北半球亚热带地区,5-9月份累计水量增量较少,说明该地夏季降水量少;10~次年4月份,累计水量增量较多,说明冬季降水丰富。

【答案】B

降水的分布

考点四

易错题精练

6.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在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比西岸降水少

B.南极洲地面上覆盖着巨厚的冰层,降水多

C.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D.在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的降水量少于内陆

【解析】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南极洲地区降水稀少;在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部地区降水少。

【答案】C

陕西省中考真题

2023

链接中考

读五月某日中国四城市天气符号图,完成下列题。

1.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判断下列城市居民活动合理的是()

A.乌鲁木齐居民外出时戴口罩

B.北京小亮与同学在户外打羽毛球

C.西安居民出门携带雨具

D.广州居民在树下避雷雨并接打手机

【解析】乌鲁木齐是沙尘暴天气,居民外出时戴口罩;北京的天气是西北风六级,不适宜在户外打羽毛球;西安天气是晴,居民出门不需要携带雨具;广州天气是雷电,居民不应在树下避雷雨并接打手机。

【答案】A

陕西省中考真题

2023

链接中考

2.下列做法不能改善四城市空气质量的是()

A.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大气污染

B.不计一切扩大工业规模,增加经济收入

C.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D.倡导绿色出行,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解析】空气污染指数指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受人类活动的影响。ACD选项的做法都能够改善空气的质量。而不计一切扩大工业规模,增加经济收入,则忽略的对空气质量的改善。

【答案】B

广西中考真题

2023

链接中考

读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题。

3.该地位于()

A.北半球陆地B.北半球海洋

C.南半球陆地D.南半球海洋

【解析】解:结合图示来看,该地1月气温最低,7月气温最高,应该是北半球的陆地。

【答案】A

辽宁省中考真题

2023

链接中考

读葫芦岛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6.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气温年较差。据此估算,该市气温年较差大约为()

A.-5℃B.16℃C.20℃D.30℃

【解析】读图可得,该地最热月气温大约是25℃,最冷月气温大约是-5℃,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30℃。

【答案】D

辽宁省中考真题

2023

链接中考

读葫芦岛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7.葫芦岛市降水主要集中于()

A.4、5月B.7、8月

C.9、10月D.12、1月

【解析】从气候资料来看,该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降水集中在7、8两个月。

【答案】B

链接中考

8.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

分布规律是()

A.从北向南递减

B.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

C.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D.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

山东滨州中考

2023

【解析】读图可知: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根据题意。

【答案】D

链接中考

山东济宁中考

2023

读“某地某年月平均气温统计表”。

9.四位同学根据表中数据分别绘制了一幅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其中最准确的是()

ABCD

月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