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诗歌鉴赏意象意境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_第1页
中考诗歌鉴赏意象意境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_第2页
中考诗歌鉴赏意象意境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_第3页
中考诗歌鉴赏意象意境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_第4页
中考诗歌鉴赏意象意境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之意象意境第1页

学习目标1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及其区分。2初步鉴赏诗歌意境3理解考查模式4掌握答题步骤第2页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周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全词体现了作者如何思想感情?你是如何感受到?第3页客观景物

雁千嶂长烟落日

孤城浊酒羌管霜

渲染出塞外边地荒寒、真实再现戍边将士对家乡怀念,更体现出作者壮志未酬

,不能建功立业愁苦。

第4页即诗人思想感情。“意”即客观物象。“象”意象:就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感客观物象(事物、景物、人物)。解读意象:第5页月(残月、明月、新月、孤月、冰镜、蟾兔、玉盘)——是思乡代名词斜阳——给人以凄凉、沮丧、失落之感西风——往往体现伤感、不平、惆怅等情感。莲——由于“莲”与“怜”音同,借以体现爱情。梧桐——是凄凉悲伤象征。柳絮——表送别离愁红豆——比方男女爱情或朋友友谊松——松树是傲霜斗雪典范。竹——竹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着一种高洁品行。梅——梅花在寒冷中最先开放,不畏寒冷,品格高洁,傲然独立、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等。菊——坚强品格,清高气质。常见意象第6页双鲤、鸿雁——代书信鸿雁——经常引发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伤感。杜鹃——凄凉、哀伤象征。鹧鸪——鹧鸪鸣声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联想和满腔离愁别绪。蝉——寒蝉是悲凉同义词。采薇——指隐居生活折桂——比方科举及第击楫——指报效国家、收复失地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悲伤与激情。第7页意即作者情感。境即诗中所描绘图景。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让人产生想象境界。解读意境:第8页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意象: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意境:描绘了一幅雄浑壮阔边塞图景第9页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意境:描绘出了一幅冷落、衰败、萧瑟、凄凉深秋晚景图第10页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是一首通过一组意象有机组合而成为优美意境杰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此散曲营造了一种游子思归而不得、触景生情凄凉悲清意境;为了完成此意境营造,作者构筑了“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等意象,把这些名词意象直接连缀,产生悲凉气氛就是意境。第11页思想感情:

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

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

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忧国忧民

闲适恬淡之情等意境(气氛):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第12页1、意象是一种个表意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能够感知,实在,详细;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意象体现或诱发,是要体悟、抽象,是一种气氛。2、意象或意象组合组成意境,意象是组成意境伎俩或途径。

"意象"与"意境"有着包容和被包容关系,意象无穷张力形成了意境整体上无穷魅力,意境形成包括了许多客观存在物象。它们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互相依赖关系。意象与意境区分:第13页意象与意境区分:

意象:细小、详细单位意境:范围大而抽象,是由一组意象组合而成,意象包括在乎境中。第14页请圈出下列诗句中意象,并在背面括号里指出其代表思想感情。1.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端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3.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李白《静夜思》5.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柳永《雨铃霖》(杨柳代表惜别怀远之意)(酒代表别离之情)(杜康酒代表消愁)(明月代表思家)(寒蝉代表悲凉,长亭代表惜别)第15页6.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7.梧桐更兼细雨——李清照《声声慢》8.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白云代表漂泊,浦为送别之地,为离愁别绪代名词)(梧桐是凄凉悲伤象征。)(猿叫凄清,杜鹃啼血,表悲伤凄凉之情,体现环境凄清、悲凉)(羌笛发凄切之音,成为征戍将士思乡和戍边幽怨象征)第16页请概括下列各诗意境:

落日怅望

马戴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惧平昔颜。

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周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孤寂冷清)(清新明丽)(雄伟壮阔)第17页

二、常见考查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如何意境?体现了诗人什么样思想感情?2、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何画面?起到了什么样效果?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景物?抒发了诗人如何情怀?4、清选择角度,简要分析作者体现情感办法。第18页【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主要景物(意象),用自己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合适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发明,语言力求简洁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气氛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精确地体现景物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详细。例如光答“体现了作者感伤情怀”是不行,应答出为何而“感伤”。第19页

规范格式:A:该诗抓住(采取)……(意象列举)等意象,给我们描绘了……画面,营造了……气氛,从而较好地体现了作者……思想感情。B:

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营造了……气氛(描绘出一幅……图画)

,体现了……感情。第20页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通过“一岁四行役”奔波流离之后,临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如何景物?体现了诗人如何感情?请简要分析。第21页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经历了唐代由盛到衰过程。因此,与诗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是对国家忧虑及对老百姓困难生活同情。故他诗被称作“诗史”。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杜甫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杜预。青年时期,杜甫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共同谈论诗,两人结下深厚友谊。三十五岁此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取得右卫率府胄曹从军小职。安史之乱(安禄山与史思明)爆发后,他流亡颠沛,竟被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杜甫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