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东北三陵界址和范围考述_第1页
清朝东北三陵界址和范围考述_第2页
清朝东北三陵界址和范围考述_第3页
清朝东北三陵界址和范围考述_第4页
清朝东北三陵界址和范围考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朝东北三陵界址和范围考述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着中国270年(1644-1911)。其帝王陵寝,在河北省遵化县和易县,是两处规模宏大的陵墓群,即清东陵与清西陵。清王朝入关前,在盛京(今沈阳)建有福陵、昭陵,在赫图阿拉(满语,意“横岗”,今新宾县)建永陵。下面谈谈东北三陵的一些相关问题。一、昭陵公园界址清代东北三陵,最早称作兴京陵、东京陵、盛京陵;后来准称为永陵、福陵、昭陵为东北三陵,也称作辽东三陵、关外三陵等。关于这些陵寝,清朝文献有所记载:“国家肇基兴京(今辽宁新宾),京城西北十里为肇祖原皇帝(爱新觉罗·孟特穆)、兴祖直皇帝(爱新觉罗·福满)陵,共一山,称兴京陵(永陵)。盛京(今沈阳)城东南百二十里(辽阳市太子河东),为景祖翼皇帝(爱新觉罗·觉昌安)陵、显祖宣皇帝(爱新觉罗·塔克世)陵,共一山,称东京陵。盛京城东北二十里,为太祖高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陵,称福陵(俗称东陵)。盛京城西北十里,为太宗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陵,称昭陵(俗称北陵)。各设奉祀掌关防、副关防、茶尚膳、内管领等官,并各执事男妇人役,置牛羊圈设吏专饲牺牲,设庄园次供粢盛、菜蔬。”三陵界址和范围规制:清代东北三陵陵山的界址,是顺治十三年(1654年)确定的。雍正元年(1723年),始在三陵红墙外设红桩,距陵墙1里。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距红桩40步(1步5尺)乃至20步外,立白桩。距白桩10里外,设青桩,悬禁牌。永陵:界址周长2,288丈。设红桩74,每桩长1丈、径为1尺。距红桩外20丈(即40步)外,立白桩。同年,距白桩10里外设青桩36(长、径度皆同红桩),道光十八年(1838年)增100。东至加尔虎沟、西至杨家台(羊祭台)、南到哈尔山、北至护山北岭。四至各设界牌一座。福陵:界址周长2,960丈,设红桩271,距红桩10余丈外,设白桩261。距10里外,设青桩36(有的文献作40)。东为兴陵铺、西为毛军屯、南为三家村(即三家子)、北为长岭。昭陵:界址周长2,560丈。设红桩128。东距红桩10余丈,南、北、西各距20丈外,设白桩90。距白桩10里外,设青桩36(有作40)各桩皆长9尺、径6.7寸。东至二台子村、西小寒羊屯(韩阳屯)、南保安寺村、北到台子。东北三陵,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设白桩、青桩,距离顺治十三年(1656年)确定三陵界址,已经历了122年。这时,三陵禁地的畛域内,有许多旗、民村庄。如文献载:昭陵“查青桩界内,内仓纳粮之升科旗地,已有定数。”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设置白、青桩之后,其中旧有的旗、民房、耕地、坟,都一律撤迁封桩外;居民百姓也同时被全部驱逐出境。二、陵的官员、衙役额清朝对东北三陵的管理;有关统辖和管理三陵的官衙,有三陵总理事务大臣衙门、三陵承办事务大臣衙门、户·礼·工三股档房、管庄六品官衙门。以上各官衙总称为三陵衙门。另有三陵守护大臣衙门、三陵掌关防、三陵总管、福陵·昭陵四品官等。内三陵掌关防以下的三衙门,皆由守护大臣所督率。这一层次的衙门官员等,是直接管辖三陵的衙门和人员。由总理事务大臣衙门、承办事务大臣衙门,对各衙门统辖稽核。完成祭祀、保护、修缮任务。而总理事务大臣及承办事务大臣,是由盛京将军及盛京副督统兼摄,其属员也兼任三股档案房、六品官并守护大臣等。清代东北三陵,实际是由盛京将军和副都统兼管,由他们保护、管理三陵,向清朝皇帝负责。因此,清代东北三陵的尊严、显赫威势,在东北也就无与伦比了。清代东北三陵衙门官员、衙役额,以清末为例,统计如表一共计官员、衙役712名,再加上“旧额三陵壮丁各一千”三陵红桩外,守护三陵的八旗兵,按八旗左右翼,各在三陵前、后、左、右警卫。按左、右翼顺序:左翼为厢黄、正白、厢白、正兰四旗旗兵;右翼为正黄、正红、厢红、厢兰四旗旗兵承担。综合上述,可见为清代东北“皇陵”服务的人,既有官、又有兵,有人役、又有壮丁,十分齐全。清政府为了维护东北三陵的显赫威势和尊严不被侵犯,先后制定了关于东北三陵的禁例十数项。1.不得擅入陵内。“凡擅入太庙门及陵兆域门者,杖一百……未过门限者,各减一等,守卫官故纵者,各与犯人同罪。”“凡侵入太庙皇陵宫殿……处二年至四年有期徒刑。”2.陵区禁止建盖房屋。顺治十年(1653年)议准:“陵寝官员、兵丁、匠役所住房屋,有碍风水者,悉令迁移。”雍正九年(1731年),有关福陵的上谕:“再浑河以北(福陵在浑河北),凡系风水之地,所有草木不许擅动,至迁移房屋、禁止耕种地亩,著赏给房价、补还地亩。”3.不得开垦土地。雍正九年(1731年)明确规定:白桩内不许耕种。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在设桩的事例中讲:“禁止樵采耕收。”《大清律》载:“凡历代帝王陵……不许於上樵采、,耕种及放牧牛羊等群。违者板八十。”4、不许葬厝。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规定:“禁止樵采、耕牧及行走、葬厝等事。”5、不许设窑场烧造砖、瓦、石灰。乾隆四十三年,在设庄事例中规定:“青庄之内,禁止设窑烧灰。”6、严禁开采煤窑。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已规定,“盛京、锦州、宁远(今兴城)、义州(今义县)等属产煤处所,查明于陵寝风水实无关碍,准其召募旗、民给票开采,照例抽课。并令地方官随时严查。”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又有所发展:“至严禁开采煤窑一款,附近产金处所及兴京所属地方,皆宜加意禁防,俾护地脉,亦应如将军所请,将兴京、开原、铁岭、抚顺所属界内山厂,一概禁止,不准开采。”7、不得伐木采樵。乾隆十九年(1754年)早已规定,“永陵东山树木,不宜砍伐,严行禁止”。8、不得放牧牲畜。违禁者杖八十。9、不得采取土、石。10、不得在陵区内捕获牲畜。违者枷号二个月,或发配极边充军。11、不得在陵区内采取人参。违者处斩、绞刑,或近边充军等。清朝制定的有关东北三陵的禁例内容,充分暴露了封建王法的残忍和封建统治的淫威。三、福陵、昭陵异地清代东北三陵所属直辖官地为三陵庄园、窑柴官甸地、三陵余地三部分.三陵庄园,又称作三陵祭品地、三陵祭田、三陵官田等。也就是清皇室的东北祖陵——永、福、昭三陵举行祭祀典礼时,供献给谷、果、蔬菜等的祭田。福陵有果园2、昭陵果园1,每年输送李子、杏、樱桃、梨、山楂。三陵的瓜园2,每年四大祭节及忌辰时,输送瓜菜。根据上述内容可见:以供祭祀用的米谷(粢盛)、蔬菜的为庄园;另岁输李子、杏、樱桃、梨、山楂的为果园。另有“采蜜壮丁二百七十名,岁输蜂蜜。捕雉壮丁,岁输四大祭及忌辰生雉。鱼泊二十四处,捕鱼壮丁岁输鱼,每祭行取。”奉天所属各县境内的三陵庄园面积,在“承德县(今沈阳、抚顺两地区内)一万二千五百九十三亩五分,盖平县(今盖县)三百一十二亩,本溪县三十三亩四分六厘,铁岭一千九百九十亩,兴京(今新宾)县六百六十五亩,广宁(今北镇)县一千零六十八亩,合计一万六千六百六十一亩九分六厘。”窑柴官甸地:福陵的窑柴官甸地,在清季是抚顺所属的黄金屯昭陵窑柴官甸地,在后来沈阳县所属的黑林子、吴家荒、陈家荒、北陈家荒、永安桥一带地方,其面积约24,000余亩。三陵余地:称作禁荒、余地、隙地、余荒或夹荒等。所说的三陵余地,就是三陵禁地,也就是三陵禁地内可耕的开垦地。永陵余地:东到加尔虎沟、西杨家合、南哈尔山、北护山等范围内的土地。福陵余地:东兴隆铺、西毛军屯、南三家子、北长岭子范围内的土地。昭陵余地:东二台子、西小寒羊屯、南保安寺、北台范围内的土地。三陵余地,就是上述禁地界内可开垦耕地的总称。所以说是“可开垦的耕地”,因为是旗、民已垦耕过的土地,而变成了“禁荒”。永陵余地额:“由启运山上溯龙脉老岗,西自金厂岭、东至邯郸坡之高岭,约长一百数十里、南北约宽二、三十里至十余里不等,俱系有关风水之处,设立封堆九处,永远查禁。”仅永陵“青桩以内荒甸统计,上、中、下三则荒地,九千三百六十四亩二分。”福陵、昭陵所属官地:民国元年(1912年),“因中央财政困难,将奉省福、昭两陵官地,切实清理归作皇室经费。”经奉天都督派员将两陵所有官地清理完竣,“共有官地三万余亩。”尽管三陵余地数额不大精确(因为官地里包括余地),起码也有20多万亩。如果把三陵庄园、窑柴官甸地、三陵余地总合起来,占可耕地不下30万亩。这是封建专制皇帝的权威造成的。供应三陵的差役:“三陵壮丁原系投充,国初沙铁铸造军器等物,至后拨在陵寝当差……三陵壮丁各一千。顺治五年(1648年),设千丁品级佐领统之。”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供应三陵差役的具体情况如下:永陵:予备砖、瓦丁二百五十名,砖瓦折交银两丁一百六十名,共计二百八十八名。福陵:予备砖、瓦丁二百五十六名,催办砖、瓦丁三十二名,共计二百八十八名。昭陵:予备砖、瓦丁二百五十六名,催办砖、瓦丁四十名,共计二百九十六名。运送灰斤:永陵二百名、昭陵三十二名。运料:福陵、昭陵各六十四名。木植砍伐:永陵二百二十名,福陵九十六名,昭陵八十名。陵寝岁修的备应:永陵二百名。其他外郎、领催、贴写、楼军、听差、拔草、扫雪、守堡及庄园耕种:永陵三百二十名、福陵八百六名、昭陵六百十一名。供应差役:永陵共1,238名;福陵共1,254名;昭陵共1,083名。计达3,575名。其实,供应三陵的差役不止千丁以上,盛京户、礼、工部等官庄成千上万的壮丁,为三陵提供苏子、牛、羊、奶酒、奶酪、黄绿琉璃瓦、龙砖、林木、苇席、水果等,岂止千、万人?如奉天将军赵尔巽在奏摺中说:“再查部(户、礼、工、兵四部)属庄头、庄丁十余万人,供贡诸陵各祭祭品,兼应各项差徭。”三陵官地租差:果园租差分作夏差,(夏历)六、七月,交纳李子、杏、樱桃、梨、山楂。秋差:白梨、山楂,8、9月交纳。上述5果,各交2担(200斤)。按着果园的租额计算:每年李子约360个、杏约200个、樱桃约100个、山楂约1,200个。庄园(官庄)差粮:三陵官庄差粮,以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为例,年征总额和完解数目如表二窑柴官甸地租差:窑柴官甸地的负担,是“以资采买窑柴,烧造砖、瓦之用。”光绪十二年(1886年),福陵窑柴官甸地的租率:“抚顺厢红旗界内黄丹屯、麻线冲二处窑柴官甸,酌量地亩高窪,分为上、中、下三则征收窑柴。上则地每亩按年纳干柴薪一百斤、中则地九十斤、下则地八十斤。”三陵的窑柴官甸地,福陵是320多亩、昭陵24,000多亩,合计27,200多亩,尽管缺少永陵窑柴官甸地的亩数,如每亩按中则地租率征收窑柴,仅二陵就达2,448,000斤,已可见三陵需要窑柴之多!清末地亩捐(即警饷、地饷):三陵窑柴官甸地1日(清末为10亩),每月交纳1角,1年1元2角征课。昭陵窑柴官甸地1日,每年4角8分,分2季交纳。三陵官地的租赋,是由清官府三陵衙门征收,交仓务总局或有关司库,并不纳于盛京内务府管理皇产的司衙。显然,辽东三陵官地是属于官地,而不是“皇产”。其实三陵官地的租赋是三陵费用的一部分,并不是清政府的财政收入,这正体现了封建专制王权的特殊性。三陵从顺治十三年(1654年)确定界址,雍正元年(1723年)三陵红墙外设红桩,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设白桩、青桩,逐渐扩展陵寝范围。此至民初,东北“前清陵寝周围绵亘数十百里,禁止垦牧。”清代东北三陵埋葬的尸灰罐,还体现了当时满族风俗的特点——火化。从康熙朝起,才止废了火化,葬仪汉化,沿袭了汉族帝王的陵寝规制,建筑规模宏大、设置齐全。尽管东北三陵年代较早,但由于清历代帝王的补修,殿宇宫塘、古建筑群、石人石兽、龙砖彩瓦、碑楼、牌坊等,也一应俱全,规模庞大。三陵官地私垦:三陵禁地是禁止垦耕的,但私垦者嘉庆朝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